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好孩子不任性》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好孩子不任性》一、教学目标1.认识任性的行为与规矩、礼貌、自律的关系2.理解合理的规矩和秩序维护对自身和集体的价值意义3.培养幼儿遵守规矩、尊重师长、自我控制的良好素质二、教学重点1.认识规矩和秩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2.认识任性行为对自身和集体的消极影响三、教学内容1. 规矩和秩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认识规矩和秩序的存在。
通过幼儿园生活中常见的事实和现象,结合一些图示教具,对幼儿进行解释并进行讨论。
2. 什么是任性通过故事、情景剧、手偶剧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任性的行为表现和后果,并引导幼儿感受少量任性现象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3. 好孩子的行为表现通过演示、游戏、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好孩子应该做到的规矩和秩序的根本,如:不打架斗殴,不乱扔垃圾等,让幼儿意识到好孩子也不是没有情绪波动,而是会用积极的方式控制情绪。
4. 自律的重要性通过分角色言谈、有情境的活动和引导等,让幼儿感知自控和自律的重要性和积极性体验。
四、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法2.活动引导法3.演示法4.互动游戏法五、教学时长本教案的教学时长为40分钟,分为以下环节:1.组织活动 (5分钟)2.思维导入,认知规矩和秩序 (10分钟)3.什么是任性 (8分钟)4.好孩子的行为表现 (10分钟)5.自律的重要性 (7分钟)六、教学策略1.拓宽幼儿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发现现象,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的趣事中感知好孩子的品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2.加强言语表述能力训练,比如口语表达练习、绘画表情等方法,让幼儿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发扬讨论合作的优势。
七、教学评估可以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来检验幼儿是否掌握了规矩和秩序,以及任性行为的消极影响等知识点。
同时,学生的听从、自控、尊重、参与等方面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教学中的提问、表现、记录等方式加以考察,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表现中的问题。
八、教学资源1.视频资源:《小熊维尼与花百合》《爱的教育》2.图片展示:规矩和秩序的图片等。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好孩子不任性》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好孩子不任性》一、教育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任性”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2.引导幼儿认识到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3.培养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任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培养幼儿正确对待自己情绪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认识到任性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2.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
四、教学准备:1.图片:有关幼儿任性行为的图片。
2.故事书:《小乌龟学礼貌》。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先向幼儿们问好,引导幼儿们回顾一下上一课的内容:“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2.引导幼儿们讲述巧遇把玩具让给别人的场景。
第二步:新知呈现(15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猜测图片所描述的场景,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2.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和行为,问他们是否觉得这种行为是“任性”的表现。
3.引导幼儿认识到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任性的事情呢?第三步:故事讲解(15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书名,并请一名幼儿将书展示给全班同学。
2.教师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们理解故事中小乌龟做任性事情带来的后果。
3.教师让幼儿们讨论故事中小乌龟学会合作与分享的过程,并引导他们找到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第四步:情境游戏(20分钟)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些情境游戏,例如:角色扮演小乌龟和其他动物,模拟情境让幼儿体验合作与分享的感觉。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并鼓励他们展示出分享的行为。
3.教师观察幼儿们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习了什么?为什么好孩子不任性?2.帮助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重要知识点,并强调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以幼儿喜爱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图片和情境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好孩子不任性”的道理。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好孩子不任性》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好孩子不任性》孩子的任性是令家长头疼的事情,而成人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造成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
孩子的任性,用威胁和打骂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方法能使幼儿暂时有所收敛,但会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使幼儿情绪愉快减少任性,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约束力。
本次活动教师通过采用幼儿喜爱的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说说、听听、讲讲中,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懂得任性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在应该怎样做?的环节中,不断提高自控能力。
以达到克服任性的教育目的。
【】1、我要吃冰淇淋看图讲述图片36张。
2、应该怎样?任性教学课件。
3、谁对谁不对教学课件、图片及笑脸娃娃、哭脸娃娃36张。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2、能学会初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使之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
【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任性,任性是不好的行为,应该改掉这一毛病。
难点是初步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使之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
【活动过程】一、通过看课件涛涛、娇骄、牛牛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事不好的行为。
1、幼儿看课件,提出问题。
三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是任性的孩子?2、教师小结: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欢的孩子。
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不管条件允许或不允许非要达到目的不可,任着自己的脾气去做,并不听从大人的劝告。
这样做是不对的。
是不好的习惯。
二、在幼儿认识任性的基础上,通过谈话怎样做?以此提高幼儿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1、提问:你告诉三位小朋友应该怎样做?2、教师小结:在幼儿讨论怎样做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做一个听从劝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三、通过看图讲述《我要吃冰淇淋》使幼儿明确任性带来的不良后果。
1、幼儿每人一张图片分小组自由讲述,并学习概括故事的内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第十课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名为“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的故事,旨在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身边不同性格的人,培养友善合作的态度。
这个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小明和他的朋友小红之间的互动。
小红是一个非常任性的朋友,她总是随心所欲地做事,不大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故事通过小明和小红的日常互动,展示了小红的任性行为对他们之间的友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首先,小红的任性行为常常让小明感到困扰和委屈。
比如,小红在玩游戏时总是凭借自己的意愿决定规则,导致小明感到不公平。
在玩耍的过程中,小红经常会突然改变主意,让小明感到无所适从。
小红的这种任性行为不仅给小明带来了困惑和困扰,也给儿童之间的友谊带来了阴影。
其次,小红的任性行为影响了她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
由于小红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她的同学们不愿意和她一起合作或者与她交往。
小红的朋友越来越少,她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如果我们过于任性和自私,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最终我们将会失去身边的朋友。
在教案的第十课中,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任性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与任性的朋友相处。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小红会变得这么任性?”、“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任性朋友的友谊?”等等。
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任性行为,并学会换位思考和尊重他人的感受。
此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与任性朋友相处的问题。
学生们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假设有一个任性的朋友,其他组员需要尝试与之相处并解决问题。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体验到任性行为对友谊的影响,并学习到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技巧,例如倾听对方的需求、与他们进行平等交流等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好孩子不任性》教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好孩子不任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任性是不良行为,不利于自身成长。
2. 帮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
3. 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提高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任性行为的识别与分析2. 同理心的培养3. 表达需求的技巧4. 自我控制的方法5. 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任性的危害。
2. 情景模拟:设置相关情景,让幼儿体验并反思自己的任性行为。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4.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需求、自我控制。
5. 家园共育:家长参与教学,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故事课件,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情景道具:准备相关情景所需的道具,便于幼儿参与角色扮演。
3. 讨论卡片:制作卡片,上面写有与主题相关的问题,用于小组讨论。
4. 游戏材料:准备适合的游戏材料,便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5. 家长通知:通知家长参与教学,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任性行为的认识。
2. 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评估幼儿同理心的培养情况。
3. 观察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其表达需求、自我控制的能力。
4.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任性的故事,引发幼儿对任性行为的思考。
2. 讨论: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任性的认识和体验。
3.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任性行为带来的后果。
4. 引导反思:让幼儿思考如何改正任性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5. 互动游戏:设计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需求、自我控制。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任性行为的危害,学会改正任性行为。
小学心理健康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案教案简介:本节课以小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通过讲解和游戏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会与任性的朋友相处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情商和同理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任性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影响。
2.学会正确对待任性的朋友,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商,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图片。
2.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3.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案例故事。
三、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任性的朋友?他们的行为有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2.通过图片、故事或视频的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任性朋友,并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
3.重点强调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探究(20分钟):1.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面对任性朋友,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对待任性朋友时,你们有什么困惑或疑惑?- 你们认为与任性朋友相处有哪些好处和挑战?2.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陈述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观点。
3.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与任性朋友相处的困难和重要性,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实践(4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与任性朋友相处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尝试解决问题。
2.每个小组演练完毕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给予反馈和建议,共同探讨更好的应对方式。
3.教师在角色扮演结束后,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观察,给予肯定和指导。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对任性朋友,并给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总结(15分钟):1.总结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与任性朋友相处的重要性和学到的解决方法。
2.回顾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分享对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感悟和新的解决方法。
中班健康教案《好孩子不任性》
中班健康教案《好孩子不任性》第一章:认识任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任性的含义,认识到任性会影响与他人的相处。
2.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体谅他人。
教学内容:1. 讨论任性的表现和影响。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正任性。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任性的小兔子》。
2. 小组讨论:任性有哪些表现?任性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3. 角色扮演:模拟任性场景,引导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第二章:学会沟通教学目标:2. 引导幼儿理解沟通的重要性,增进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讨论沟通的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沟通技巧。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猫咪的沟通秘诀》。
2. 小组讨论:为什么沟通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沟通?3. 角色扮演:模拟沟通场景,练习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培养同理心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理解同理心的概念,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谦让。
教学内容:1. 讨论同理心的含义和作用。
2. 学习如何展现同理心。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熊同理心的力量》。
2. 小组讨论:同理心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有同理心?3.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同理心的重要性。
第四章:建立良好习惯教学目标:2. 引导幼儿认识到良好习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讨论良好习惯的含义和作用。
2. 学习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狗的好习惯》。
3. 生活实践: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好习惯。
第五章:学会感恩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懂得感恩,理解父母、老师和同伴的关爱。
2. 引导幼儿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教学内容:1. 讨论感恩的意义。
2. 学习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小羊的感恩之心》。
2. 小组讨论:为什么要感恩?我们应该如何表达感恩?3.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感恩卡片,送给关爱他们的人。
第六章: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孩子任性教案
幼儿园孩子任性教案背景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但独立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很多孩子出现了任性、不合作等行为问题,成为教师们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教育幼儿园孩子摆脱任性行为呢?问题1.什么是幼儿园孩子任性行为?2.造成幼儿园孩子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园孩子改掉任性行为?分析1. 什么是幼儿园孩子任性行为?任性行为是指孩子对自己所要求的东西非常坚持,在没有得到满足时会大声喊叫、哭闹、跳脚、打人或者杀鸡儆猴等行为。
幼儿园孩子任性行为多半表现为自我中心,在面对集体活动或者集体安排时表现出不合作或者抵触行为。
2. 造成幼儿园孩子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幼儿园孩子任性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生理因素: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发育阶段,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刚开始发展,特别是不良睡眠和营养不良会引起孩子情绪波动、行为异常,进而表现为任性等行为。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溺爱和纵容,往往会导致孩子无法承担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过度依赖他人,进而表现为任性行为。
•社会因素: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孩子接触的不仅是来自父母的善意,还会接触到来自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如各种媒体信息、校园暴力等,孩子对于这些消极信息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有限,表现为任性行为。
•心里因素:孩子的情感表达不如成年人成熟,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而且会因为心理压力、情感因素而出现任性行为。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园孩子改掉任性行为?教育幼儿园孩子改掉任性行为,需综合施策,从生理、家庭、社会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
•从生理方面进行干预。
鼓励家长善于观察、记录、分析孩子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就餐时适当让孩子自行选择菜品、限制饮食时间等。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可根据幼儿园孩子的个体情况,帮助孩子制定适当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达到舒适的生理状态。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任性的含义,认识到任性的危害,学会与任性的朋友相处。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同理心、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任性的含义及表现2. 任性的危害3. 如何与任性的朋友相处4. 案例分析5. 情景模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任性的含义、危害及与任性的朋友相处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同理心、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2. 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任性的含义及危害。
2. 新课内容:讲解任性的含义、表现、危害及与任性的朋友相处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任性带来的后果。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任性的朋友相处。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应对任性的朋友,分享经验。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任性的含义及表现2. 任性的危害3. 如何与任性的朋友相处4. 案例分析5. 情景模拟七、作业设计1. 列出任性的表现及危害。
2. 针对情景模拟中的案例,写出应对任性的朋友的方法。
3.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与任性的朋友相处。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并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关键。
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来导入。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关于任性的朋友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任性的含义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I.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任性,如何处理任性的朋友。
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故事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与任性的朋友相处的方法。
3.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尊重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II.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什么是任性,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 学会与任性的朋友相处的方法。
III.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故事书《任性的狮子和羊群》。
3. 角色扮演材料。
IV.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班上有没有任性的同学?为什么他们会任性?请举例说明。
2. 故事阅读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的故事,《任性的狮子和羊群》。
请学生朗读故事并回答问题:为什么狮子会任性?3. 课堂讨论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们谈一谈:为什么狮子的任性会影响到整个羊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4.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别扮演任性的狮子和被狮子难以忍受的朋友。
让学生们在不伤害狮子和朋友的前提下,想一想如何解决狮子的任性问题。
5. 总结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任性的朋友?请用三到五句话回答。
V. 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和家长谈一谈:你遇到过任性的同学吗?你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其他的方法?VI.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充实,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注重了实际生活中的学习应用。
2. 教学环节紧凑,学生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但是,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有些过于兴奋,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4. 教学反思(续)虽然学生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有些过于兴奋,但他们的表现也是出自热情和兴趣,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在本节课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到的是,虽然教学目标的达成较容易衡量,但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不断接触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况,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拓展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任性可不好
二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任性可不好教学目标:1. 了解“任性”的概念及其影响。
2. 了解合理表达需注意的社交技能。
3. 强化自我管理与行为规范意识。
4. 提高健康心理素养,培养负责任心态。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任性”的概念及其特点。
2. 理解任性行为的发展原因并学会进行规范控制。
3. 理解与社会交往中的合理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任性行为。
2.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培养负责任心态。
教学方式:互动式、情境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
教学内容:1. 什么是任性?2. 任性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3. 发展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4. 如何控制任性行为。
5. 合理表达技巧。
6. 培养自我管理与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
教具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
3. 与任性行为相关的生活案例。
4. 班级规则纸条或者“不可”的纸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5分钟)1. 讲师首先放映一段在学生电影院里的场景(《爱情公寓》中的一段),由学生自己品味发言,来引出主题。
2. 完成一个小练习,让学生说出某些常见的任性行为。
3.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从小明的任性行为中了解一个基本概念:什么是任性。
二、新课解说及探究:(60分钟)1. 几个责任规定的某些温馨班级规则,让学生自主挑选并宣读,阐述它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2. 小组探究:阅读某些案例,发射这位儿童的任性行为及其原因。
3. 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通过PPT了解不同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4.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任性”的感受,扩大情感内涵,利用互动方式推爆各种概念。
三、知识竞赛:(30分钟)把掌握的知识带入进一步的实践。
1. 分出两个小组,学生们合理分工,探究各自班里任性现象表现方式。
2. 学生发现任性情况后,排除掉该行为并推荐更好的行为方式。
(使用班级规则纸条或者“不可”的纸条)3. 拿学生提炼出的任性行为类型和表述进行整理,同学们来对比分析结果。
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案
3.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通过学习课文生字词,丰富词汇量,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文中的理解与宽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突破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体验情感,引导他们理解宽容是友谊的基石。
b.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学生对修辞手法往往停留在表面认识,难以深入理解其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实例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修辞手法带来的表达差异,从而深入理解其作用。
c.词汇的准确运用:学生可能会在词汇的运用上出现混淆,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突破方法:设计各种练习,如词汇填空、句子改写等,加强学生对词汇用法的熟练度,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朋友任性,让你们感到困扰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讨友谊中的理解与宽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好孩子不任性》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什么是任性,懂得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懂事的孩子。
【活动准备】1、一个手偶“妞妞”。
故事《任性的妞妞》。
2、《任性》PPT媒体课件。
3、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两封。
【活动过程】一、手偶表演故事,萌发幼儿兴趣。
1、教师手偶表演,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一天傍晚幼儿园放学了,爸爸来接妞妞回家。
妞妞看见幼儿园周围有许多卖好吃的店,就让爸爸买了牛奶和肉串。
走着走着,妞妞又看见了棉花糖,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吃棉花糖!”于是爸爸给妞妞买了好吃的棉花糖。
可是妞妞又看见了爆米花,又吵着对爸爸说:“爸爸,我还要爆米花!”爸爸说:“妞妞,你已经吃了牛奶和肉串,还买了棉花糖,不能再吃了!回家要吃晚饭的!”可是妞妞不听,把手里的食物扔到地上,大哭着喊:“我就要爆米花!我就要爆米花!我偏要买!你不给我买,我都扔了!”看见妞妞这个样子,爸爸特别生气。
师提问:(1)妞妞开始跟爸爸要了什么?(2)爸爸买了后他又想买什么?吵着又要买什么?(3)爸爸是怎么说的?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再吃了?(4)妞妞后来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5)小朋友,你觉得妞妞这样做对么?为什么?师小结:小朋友们想吃东西可以让爸爸妈妈买,但是不能像妞妞这样!妞妞不听从大人的劝告,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不管什么情况下非要达到自己目的,一旦没达成目的还要哭闹、耍脾气。
这种行为就叫做“任性”,任性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二、观察图片,探讨任性的坏处。
1、师:刘老师这里有四张照片,你们来瞧瞧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朋友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逐一出示,逐一探讨)(1)出示图一:冬天里,红红偏偏要穿夏天的短裙子。
师:你看见了什么?妈妈劝说她后,她是怎么做的?红红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她这样做对么?为什么?(任性会影响身体健康)师:红红这样做太任性了!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红红吗?(控制自己的情绪,听一听他人的劝告,劝告一定能够有帮助。
小学综合实践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案【小学综合实践】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案引言:在小学课堂中,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任性的同学,他们可能过于活跃,或者难以控制情绪。
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上往往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引导。
本教案将以小学综合实践为背景,探讨如何针对一个任性的朋友进行教育与引导。
教学目标:1.了解朋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善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品德素质,如宽容、关心他人等。
3.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课前准备:PPT,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使用PPT呈现一个短视频,讲述一个任性的朋友在与他人互动中遇到困难的故事。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并问学生他们认为这个任性的朋友应该如何做才能解决问题。
Step 2:讨论行为规范(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朋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善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你认为朋友间应该如何彼此尊重?- 当你和朋友意见不同,你会怎样应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邀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友善与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Step 3:角色扮演(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自由选择的组长。
每个小组将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讨论并呈现以下情景:情景1:学生A对学生B的意见持不同态度,学生B感到沮丧和生气。
情景2:学生A和学生B在某个活动中有不同的意见,他们需要合作并达成共识。
教师可以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引导学生展示友善、尊重和合作的行为,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
完成角色扮演后,鼓励每个小组就他们所扮演的情景进行讨论和反思,分享彼此的观点与感受。
Step 4:反思与总结(1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从角色扮演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强调以下几点:- 友善和尊重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 合作和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彼此的意见和观点可能不同,但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并通过合作来寻找共同点。
幼儿园教案:孤僻、任性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案:孤僻、任性的幼儿教育教案名称:孤僻、任性的幼儿教育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孤僻和任性的特点和影响。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内容:1. 孤僻和任性的特点和影响。
2. 如何与孤僻和任性的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方法。
4. 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故事书,用于引导幼儿了解孤僻和任性的特点和影响。
2.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模拟与孤僻和任性的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场景。
3. 游戏道具,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4. 绘画纸和彩色笔,用于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一些孤僻和任性的行为,让他们描述这些行为的特点和对他人的影响。
- 展示图片或讲述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孤僻和任性的特点和影响。
2. 交流与互动(10分钟):- 分发角色扮演道具,让幼儿分成小组,模拟与孤僻和任性的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场景。
- 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与孤僻和任性的幼儿进行沟通,如倾听、关心、理解等。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与孤僻和任性的幼儿相处。
3. 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15分钟):- 使用游戏道具,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的游戏,如拼图、传球等。
-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帮助、协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 鼓励幼儿分享游戏中的快乐和困难,讨论如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4.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我控制能力(15分钟):- 分发绘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快乐的场景,并用彩色笔填充颜色。
- 引导幼儿描述画中的快乐场景,鼓励他们用积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 提醒幼儿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教授一些简单的自我控制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孤僻和任性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 - 第十课 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第十课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和活动,让学生看到任性的危害,帮助学生克服任性的毛病,塑造良好的个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任性的危害;
难点:帮助学生客服任性的毛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很多优点,生活条件比较好,营养比较充足,脑子就比较聪明,知道的信息也比较多,但独生子女也有不足之处,有的同学比较娇气,比较任性,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的一课,题目是《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二)学文明理
(1)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然后找同学再朗读[档案馆]和[咨询台]两部分内容.
(2)说一说[档案馆]里边的小A是怎么任性的?
1
(3)议一议
师:你们知道任性是怎么形成的吗?
教师小结
(1)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家长比较溺爱.
(2)自身缺少约束,比如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3)还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与气质和神经类型有关.
(4)讨论.
师:任性是不是不能克服呢?怎样克服自己的任性呢?
教师小结同学的讨论,并提出如何克服任性:
(1)靠集体约束
(2)靠自我约束
(3)靠舆论压力和帮助
(二)活动明理
(1)按剧情要求,找两名女同学分别榜眼娟娟和妈妈,找一名男同学榜眼旁白.
(2)表演时要认真,特别是把娟娟的任性要表现出来,这样同学们才会对任性的危害有理解.
2
5、讨论
师:娟娟任性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此题可让同学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讲.
师:同学们为娟娟的主意真不错,如果你是娟娟,就要接受同学的建议.
3。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级上册 10 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教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级上册10.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其心理特点包括: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等特征。
因此本课程针对学生情绪变动、自控力弱而设置的。
教学目的:1、学会体验别人的情绪并懂得如何合理适当的表达情绪,2、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与父母、同学的人际关系,3、探索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价值观。
教学重点:认识到任性的坏处,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意愿。
教学难点:正确的掌握表达自己想法的办法,言出必诺管理自己行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四幅孩子任性表现的图片展示,看图片,说一说。
图一:男孩堵住耳朵,摇着头不停妈妈的话。
图二:男孩和爸爸吵了起来,很生气的样子。
图三:女孩因为爸爸妈妈没给她卖玩具生气不吃饭。
图三:女孩对妈妈说的话不理睬。
总结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就会像图片中的孩子一样对待父母,随意的发脾气和父母吵架,这说明在我们的心中住着一个朋友,他是一个任性的朋友。
二、认识表现前面很多同学都提到这些孩子太任性,那现在随着老师看下面一段故事(p47-48)文文今年九岁,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文文还有很强的表演能力。
她就是家里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爷爷都争着爱她、疼她。
文文自己也很争气,凡事只要大人教过一遍,就都能记住,而且做得特别好。
比方说自己叠被子这件事情,因为妈妈告诉过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所以她早晨起床后,叠被子的事情都是文文自己完成的。
可是文文有一个挺大的问题就是太任性。
什么事情都得依着她,如果不如她的意,她就会发脾气,又哭又闹,谁说都不管用。
爸爸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
尽管他们一再告诉她“你下次再也不许犯了”,可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天早上,妈妈着急要上班,在文文去刷牙的时候就把文文的被叠了。
这可不得了了!文文立刻不干了,大哭着说:“你为什么要叠我的被子?这是我的事情!”脾气越发越大,没完没了,眼看着妈妈上班也耽误了,那也不行!最后还是妈妈让步了。
中班社会活动:不做任性的孩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不做任性的孩子》教案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3、引导幼儿做一个健康的娃娃。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乐乐、娇娇、天天的故事》。
2、幼儿人手一份图片(上面画有关于幼儿任性的几种行为),笑脸贴纸。
3、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1、以"小客人"来做客为由,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乐乐、娇娇、天天,他们带来了他们的一些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通过观看课件:《洋洋、娇娇、天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行为。
指导语:乐乐、娇娇、天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是任性的孩子?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某样东西或想做某件事情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非要达到目的不可,一但目的没达到就大哭大闹,不听大人的劝告。
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欢的孩子。
3、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讨论,引导幼儿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对乐乐、娇娇、天天的行为进行讨论,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指导语:乐乐、娇娇、天天应该怎样做才对呢?教师在幼儿讨论怎样做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明白要做一个听从劝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2)教师读家长的来信,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任性行为。
指导语:在生活中,你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吗?爸爸妈妈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教师朗诵信的内容,鼓励幼儿仔细倾听,并正面引导幼儿,自觉做一个不任性的好孩子。
4、组织游戏:“谁是健康小娃娃”。
巩固幼儿对任性行为的认识。
指导语: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呢?请你给做得对的健康娃娃贴上一个“笑脸”。
教师出示图片,鼓励幼儿根据图片上的行为判断对错并贴上相应的笑脸。
小结:小朋友们渐渐的长大了,就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其心理特点包括: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等特征。
因此本课程针对学生情绪变动、自控力弱而设置的。
教学目的:
1、学会体验别人的情绪并懂得如何合理适当的表达情绪,
2、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与父母、同学的人际关系,
3、探索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价值观。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任性的坏处,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意愿。
教学难点:
正确的掌握表达自己想法的办法,言出必诺管理自己行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四幅孩子任性表现的图片展示,看图片,说一说。
图一:男孩堵住耳朵,摇着头不停妈妈的话。
图二:男孩和爸爸吵了起来,很生气的样子。
图三:女孩因为爸爸妈妈没给她卖玩具生气不吃饭。
图三:女孩对妈妈说的话不理睬。
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就会像图片中的孩子一样对待父母,随意的发脾气和父母吵架,这说明在我们的心中住着一个朋友,他是一个任性的朋友。
二、认识表现
前面很多同学都提到这些孩子太任性,那现在随着老师看下面一段故事(p47-48)
文文今年九岁,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文文还有很强的表演能力。
她就是家里的“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爷爷都争着爱她、疼她。
文文自己也很争气,凡事只要大人教过一遍,就都能记住,而且做得特别好。
比方说自己叠被子这件事情,因为妈妈告诉过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所以她早晨起床后,叠被子的事情都是文文自己完成的。
可是文文有一个挺大的问题就是太任性。
什么事情都得依着她,如果不如她的意,她就会发脾气,又哭又闹,谁说都不管用。
爸爸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
尽管他们一再告诉她“你下次再也不许犯了”,可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天早上,妈妈着急要上班,在文文去刷牙的时候就把文文的被叠了。
这可不得了了!文文立刻不干了,大哭着说:“你为什么要叠我的被子?这是我的事情!”脾气越发越大,没完没了,眼看着妈妈上班也耽误了,那也不行!最后还是妈妈让步了。
哭得抽抽答答的文文,把被子重新打开,自己又叠了一遍,才算完事!
总结
不听妈妈的话;和爸爸争吵;不好好吃饭;置气不理人;在地上打滚。
总体来概括任性的表现就是:
没有集体观念,没有组织纪律性,我行我素,自我中心
四、任性的危害
两只青蛙(活动一)的角色扮演,选取两组(剩下的人游戏)总结
爸爸妈妈和老师不喜欢,同班同学不和你交朋友,以后初中、高中、大学中难相处
五、大家说一说我们该怎么做?(p50-51)
如果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父母反对时,请问你该怎么做?
A、我行我素;
B、问清楚原因,区别对待;
C、其它做法
总结
我们不能_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