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侦查学资料
各类刑事案件侦查
![各类刑事案件侦查](https://img.taocdn.com/s3/m/73c96dbf43323968011c92cb.png)
• 系列杀人案件,是指同一犯罪主体连续实施多 起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而形成的一串 杀人案件
• 侦查此类案件的方法,除参照个案杀人案的侦 查方法外,要注意抓住以下环节:
1、勘查现场,发现串案依据 2、串案分析,发现侦查线索和证据 3、在侦查措施的采用上应注意侦、控结合。
《刑事侦查学》
(一)以尸体现场为中心分析判断案情
1、认真勘查现场,获取痕迹物证
(1)尸体、伤痕勘验。对尸体勘验一 般分两步进行:一是尸表检验,二是 解剖检验 (2)血迹检验 (3)现场其它痕迹物证的勘验 (4)外围现场勘验。
《刑事侦查学》
2、分析死亡原因,判断死亡性质
• 这是决定立案侦查的前提依据,是解 决罪与非罪的问题,也是对有尸体现 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多有预谋、准备过程 3、犯罪痕迹、物证较充分 4、犯罪人往往用习惯手段连续作案。
《刑事侦查学》
第八章 各类刑事案件侦查
《刑事侦查学》
第八章 各类刑事案件侦查
• 教学目的:
• 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 刑事案件的特点,掌 握其侦破方法。
• 教学重点:
• 杀人、盗窃、抢劫案 件的特点及侦破对策 和方法。
《刑事侦查学》
第一节 杀人案件的侦查
一、杀人案件概述
(一)杀人案件的概念 杀人案件,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 生命的案件。
《刑事侦查学》
(二)查明因果关系,判断案件性质
• 杀人案件,作案人与被害人之间 一般都有因果联系;这种因果关 系能够反映出案犯杀人的动机、 目的,反映出案件的性质;所以 在杀人案件的侦查中,查明因果 关系是重要任务之一。
《刑事侦查学》
(三)依据犯罪条件,筛选重点嫌疑人
刑事侦查学教学参考资料
![刑事侦查学教学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e2846227d3240c8447ef9a.png)
《刑事侦查学教学参考资料》刑事侦查工作是一项“回溯性”、“专业性”、“艰辛而危险”、“受累还不讨好”、有时还会决定他人命运的工作。
刑事侦查是“刀把子”,是一柄“双刃剑”。
我国侦查的法定含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明确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对于侦查认识活动的内涵及侦查的原则:有观点认为侦查的本质是一种认识活动,这是一种寻找性认识、回溯性认识、间接性认识、对抗性认识、因果性认识、证明性认识、诉讼性认识;侦查的原则包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群众的原则、遵守法制的原则、迅速及时的原则、严格保密原则。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刑事侦查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及相关法律问题,具体有证据的发现和收集、案件侦破途径、策略和方法、查缉措施和战术、强制措施等等。
一、参考书目: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1995年5月版。
其他任何刑事侦查案例、刑事侦查理论研究方面的书籍。
二、参考文献:详见教学中的课件。
三、相关重要概念:·“喜”:“喜”是我国湖南省云梦县睡虎地第十一号墓所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封诊式》的主人的名字。
他的身份是秦时的一个下层官吏——令吏,后升任狱吏。
值得注意的是:在秦时现场勘验已形成制度,如果没有“现场”,“喜”这样的官吏无须勘验,由县令或县丞直接审理,只有需要进行现场勘验时,“喜”这样的下层官吏才会带上牢隶臣(官奴隶)去勘验现场,具体包括勘验现场、询问有关人员、写出现场勘查报告等工作。
·《洗冤集录》:该书出版于我国南宋年间,其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法医学家、世界法医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宋慈,时任湖南提点刑狱官。
这部著作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尸表检验的最早的系统法医学著述。
·仵作:是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的一种特殊身份的人员,开始仅仅在民间帮助他人办理丧葬事宜,后在宋代开始成为基层官府的专职尸体勘验人员,但其身份依然卑贱,如编入“贱籍”、其子嗣不得考取功名等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晚清乃至更久。
第一章 刑事案件侦查概述
![第一章 刑事案件侦查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3fa62f426fff705cc170af8.png)
第一编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理论第一章刑事案件侦查概述第一节基础概念一、刑事侦查学的概念在历史长河中,虽然作为国家职能之一的侦查工作早已存在,但刑事侦查学却只有百年的历史。
在这方面,最早的代表人物,应推奥地利人汉斯·格罗斯 (1847-1915)。
此公毕业于格拉茨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人当地检察机关工作,后又人格拉茨大学任教。
当时欧洲各国正兴起科学侦查。
1893年他第一次撰写并出版了《司法检验官手册》一书,书中一部分内容是论述犯罪现象,一部分内容是论述侦查策略方法和获取证据的技术方法。
格罗斯把多门学科知识融合在一个新的概念之中,并使用“ Kriminalistiks”这一个由他本人创造的新名词,来表示这个新的概念。
这个新名词很快为欧美各国学者所采用,并按发音被译成英文、法文和俄文。
他的那本《司法检验官手册》实际上是现代刑事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的发端。
西方国家学者把汉斯·格罗斯誉为“警察技术奠基人”、“物证技术奠基人”、“刑事侦查之父”。
(一)刑事侦查学的学科名称我国刑事侦查学的学科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还不统一,显得有些混乱。
通常的几种叫法是 “犯罪侦查学”、“刑事侦察学”、“侦查学”、“犯罪侦察学”、“侦察学”、“刑事侦查学”等。
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两个:一是学科名称的中心词问题,即“侦察”与“侦查”的问题;二是学科名称的限定词问题,即“犯罪”与“刑事”的问题。
1、学科名称的中心词我国刑事侦查学的学科名称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还不统一,显得有些混乱。
通常的几种叫法是 “犯罪侦查学”、“刑事侦察学”、“侦查学”、“犯罪侦察学”、“侦察学”、“刑事侦查学”等。
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两个:一是学科名称的中心词问题,即“侦察”与“侦查”的问题;二是学科名称的限定词问题,即“犯罪”与“刑事”的问题。
我们主张本学科名称的核心词用“侦查”一词。
因为,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察”与“查”的字义就不难看出两者的字义基本相同,它们都有查看、调查、勘查、查核、观察、查究之义,因而 “侦查”与 “侦察”的词义也应该是相同的,联系到“侦察”多数情况下与军事斗争有关的实际情况,更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己明确肯定了“侦查”一词,考虑到法律术语的严肃性与规范性,我们应采用“侦查”一词。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b23c5ec87f1922791688e83c.png)
第一章侦查学绪论第一节侦查一、法律意义上侦查的概念:刑诉p106“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1、主体:公检法、军队、监狱、国家安全部门、缉私部门。
2、程序:刑事案件程序。
3、内容:(1)专门调查工作:搜查、询问、讯问、报告等(2)强制性措施:5种(剥夺or限制人身自由)二、学理上(美国学者:将自然科学应用到犯罪过程中称之为侦查)1、英美法系:同上2、大陆法系:运用自然、社会科学的只是理论来确定犯罪证据、识别罪犯的活动。
3、国内学者:在刑诉活动中,侦查机关为查明案情、收集犯罪证据,证实和抓获犯罪人,追缴赃款赃物,为公诉活动进行准备而依法采取的一系列专门调查方法和有关强制措施的一种诉讼活动。
三、有关概念的界分1、与侦察(1)侦察为军事术语,侦查为法律术语。
(2)侦察为预审前的行为,侦查是在预审后采取的(刑侦改革后已经取消预审)(3)侦察秘密性更强。
(4)侦察涉及范围广,侦查则具有特定对象。
(5)侦察搜集的材料不可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侦查可以。
2、与社会治安(1)联系:侦查是社会治安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打防结合,才可以遏制犯罪。
(2)区别: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司法(刑事)社会治安——《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3、与经济侦查四、分类(对象、手段、内容等)1、政治侦查2、特务间谍犯罪案件侦查3、普通刑事案件侦查4、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五、侦查的主体及管辖(一)管辖1、部门管辖(1)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刑事案件的公诉机关,对部分案件的侦查具有管辖权——————A必须管辖的案件:贪污贿赂案件、渎职侵权案件。
B可以管辖的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罪的案件;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
C吸收管辖:人民检察院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其他罪行而并案侦查的情形。
(2)军队保卫部门:侦查在军队的各类普通心事案件,12种。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338d200740be1e650e9a50.png)
• 大陆学者何家弘教授在《中国证据法学前 瞻》一文中写道:“目前,在一些科学发 达的国家中,‘科学证据’已经在各种司 法证明手段中占据首位,成为新一代‘证 据之王’。” • 3.提高侦查人员的素质。
• (二)科学技术在侦查对抗中的特有作用 • 1.感知人们的感官察觉不到的现象和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 •
1.对立性 2.秘密性 3.推理性 4.时机性 二、侦查的任务和意义 (一)侦查的任务 1.收集证据
• • • • • •
2.查明犯罪事实,确定犯罪嫌疑人。 3.采取必要的措施。 4.保障无罪的人不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侦查的意义 1.侦查是揭露和制止犯罪的重要手段。 2.侦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 用。 • 3.侦查是提起公诉和正确审判的基础和前提。 • 4.侦查是一项重要的法制活动。
• 五、刑事侦查学简史 • (一)东方侦查学的兴起与挫折 • 1.就实践而言,商朝就出现了中央和地方两级侦 查制度的萌芽。秦代侦查已经从审判中分离出来
• ,有了专司调查犯罪的人员。唐宋以后创 立跟踪、内线、化装侦查等一系列秘密侦 查措施,形成了较完善的讯问策略方法。 • 2.就理论而言,五代后晋时期,和凝、和 幪父子编写了:《疑狱集》,宋代郑克编 的《折狱龟鉴》,桂万荣编写的《棠阴比 事》等著名的三大侦查书籍。宋代宋慈编 写的法医学巨著《洗冤集录》被世界各国 公认为法医学鼻祖。
• 时要站在较高处进行。 • (3)现场中心照相。指反映犯罪现场中心 部位状态的照相。应尽量升高拍照点,力 求拍照角度与拍照对象垂直,以避免物象 变形失真。 • (4)现场细目照相。指反映现场上各种与 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状况的照相。要求 把被拍照对象的大小、形状和特征等按比 例地反映到画面里去。
刑事侦查学 全套课件[精]
![刑事侦查学 全套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eb9c4613bcd126fff7050b41.png)
要资料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二章 刑事侦查概述
第一节 刑事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 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事案件的侦查管辖 第四节 刑事案件侦查的形式
按“Esc”键返回章目录
第一节 刑事侦查的任务
一、查明犯罪事实,认定犯罪人 要确定是否发生了犯罪事实 如果发生了犯罪事实,必须判明犯罪分子实施 犯罪的有关情况
证活动
二、侦查询问的任务
(一)查明基本案情
(二)发现和甄别嫌疑线索
(三)收集诉讼证据
(四)审查嫌疑人
三、侦查询问的方式
(一)公开询问:走访询问与传唤询问
(二)秘密询问 :侦查人员进行的秘密询问与其他
人员进行的秘密询问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二节 侦查询问的方法
一、巧用询问语言 二、驾驭询问心理 三、稳定询问对象的情绪 四、消除询问对象的思想障碍 五、创造询问气氛 六、促使询问对象回忆情况
二、刑事案件的侦查管辖
(一)刑事案件侦查的部门管辖
机关 4.军队保卫部门 5.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6.监狱侦查机构 7.侦查部门管辖冲突的协调 (二)刑事案件侦查的级别管辖 1.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的级别管辖 2.检察机关刑事案件侦查的级别管辖 3.国家安全机关刑事案件侦查的级别管辖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六章 侦查实验
第一节 侦查实验的目的与规则 第二节 侦查实验的实施 第三节 侦查实验结果的评断
按“Esc”键返回章目录
第一节 侦查实验的目的与规则
一、侦查实验的概念 侦查人员为了查明刑事案件中的某种事实或现象 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而依据案件当时的条件, 将某种事实与现象重新再现的一种侦查措施
三、破案战役 对刑事犯罪进行集中打击的一种破案方式, 是侦查机关针对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甚至全 国范围内某些刑事案件相对突出、严重危害 社会的特点,集中力量,统一部署,以已经 发生的刑事案件为对象,在一定时期内有计 划、有步骤地深挖、围捕犯罪分子的集中行 动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https://img.taocdn.com/s3/m/9a426530ee06eff9aef8078e.png)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一、学习刑事侦查学的意义导言二、刑事侦查学的学科体系一、学习刑事侦查学的意义是侦查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研究刑事案件的理论起点是侦查人员全面审视案件的理论基础案例一案件性质:杀人死者情况:女性;裸体;割头剖腹现场勘查结果:提取少量物证现场异常情况:女尸阴部的油菜杆现场分析结果:1、死者与作案人矛盾很深2、死者与作案人关系亲密案例二案件性质:抢劫杀人死者情况:苹果园老板;锐器致死现场勘查结果:未发现明显搏斗痕迹;提取到苹果一个;烟头四支现场分析结果:熟人作案;图财害命•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学科体系包括:刑事侦查基础理论、刑事侦查措施、刑事案件侦查方法三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应将侦查程序、侦查谋略和各国侦查比较也作为侦查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理论体系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同一认定理论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辨证唯物主义侦查中的运用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刑事侦查学的历史基础工作体系刑事特情刑嫌调控阵地控制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刑事技术侦查刑事犯罪调查研究侦查协作侦查程序体系受案立案收集证据侦查终结侦查破案侦查对策体系犯罪现场勘查预审侦查指挥谋略侦查专门手段侦查措施第一章刑事侦查学概述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刑事侦查学的基础理论参考书目•《犯罪侦查》[美]韦恩W.贝尼特等著,但彦铮等译,ISNB7-5014-2274-5/D.1083,2000年9月第1版,群众出版社出版;•《刑事侦查学》公安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编,ISBN7-5014-2108-0/D918,1999年12月第1版,群众出版社出版•《侦查学原理》王传道编著,ISNB7-5620-2049-3/D.2009,2001年6月第1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节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一、刑事侦查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2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2](https://img.taocdn.com/s3/m/e6bf58f7700abb68a982fbcc.png)
第十一章杀人案件侦查第一节杀人案件概述一、概念杀人案件,是指犯罪行为人凭借一定的物质和能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
二、死亡类型非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自然死亡、意外事故和自杀身亡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他杀三、杀人案件的分类(一)杀人动机和目的不同政治性杀人私仇报复杀人奸情杀人强奸杀人婚恋、家庭纠纷杀人图财杀人其他动机杀人:练胆、转椅视线、杀人灭口、甩包袱、封建迷信等(二)尸体是否完整全尸案件碎尸案件白骨案件灭尸案件(三)杀人手段、工具不同根据犯罪行为人杀人的手段和所凭借的犯罪工具的不同情况,可分为枪杀、锐器杀人、钝器杀人、投放危险物质杀人、爆炸杀人、放火杀人、电击杀人、驾车杀人、徒手杀人等。
(四)死者身份是否明了根据受理案件时死者的身份是否明了,可分为死者身份明确的案件和死者身份不明的案件(即通常所说的无名尸体案件)。
(五)尸体是否被发现根据受理案件时尸体是否被发现,可分为已发现尸体案件和未发现尸体案件(也有人称为无尸体案件、失踪人案件)。
四、杀人案件的特点(一)多有与杀人犯罪相联系的特定预谋过程犯罪预谋的内容包括:杀人手段的选择及犯罪工具的准备,了解和掌握实施杀人行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选择杀人地点和杀人时机,选择靠近被害人的方式、方法,排除实施杀人行为的障碍,等等。
(二)犯罪行为具有致命的强度犯罪行为人对杀人方式的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利于实现犯罪目的。
二是有利于逃避侦查和打击。
三是自身的体力、技能和占有工具的条件。
四是犯罪的空间环境和接近犯罪对象的方式。
(三)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大多存在着既有的利害关系大多数杀人案件,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既有的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
杀人案件的发生,正是这种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发展演变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图财杀人、精神病患者杀人、变态人格杀人、性变态杀人案件所占比重的增加,这一特点的普遍意义越来越小。
对一些杀人案件的侦查,如果过分依赖因果关系的排查,就可能使侦查陷入僵局。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3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3](https://img.taocdn.com/s3/m/81fe2faaa0116c175f0e484e.png)
一、犯罪现场勘查课程简介
导言
二、我国犯罪现场勘查的发展史
犯罪现场勘查内容体系
犯罪现场勘查总论部分
犯罪现场勘查分论部分
现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场
场 勘 查 现现 现 的 场场 场
场 场 勘 组 访勘 分
概 保 查 织 问验 析
述护
概 述
与 指
挥
现 场 搜 索
犯 罪 现 场 勘 查 记 录
• 两个现场提取的指纹输入指纹自动识别 系统进行特征放大编辑处理 认定部分指 纹系同一人所留。
• 根据蚊帐上“扬中市跃华皮革制造有限 公司”字样胶带 发现该公司有工人也叫 “朱建平”,其于8月13日与同事宗继军 一同辞职回家,下落不明。至此,犯罪 嫌疑人朱建平和宗继军被成功锁定。
彭文教授对全国犯罪现场勘查大 练兵比赛的总结
• 后排座位上一只矿泉水瓶子上显出指纹 三枚。
• 最后技术人员对车内进行了“502”胶熏 显
• 技术人员在车内提取了40余处血痕送到 扬州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检验,均为被 害人血迹。
• 对两个矿泉水瓶瓶口进行DNA检材处理, 为非一人所留。
• 尸检结果:刺破心脏,导致被害人因心 脏循环衰竭死亡
• 死者 镇江市江天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沈宝 安。
动
现 针对这类现场必须要将现场上的变
场 动排除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思
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重
考 大变化为标准。
该分类在实践中 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
对勘验的方式方法和对现场
考 分析的准确性有直接的影响
在实践中是否可以只重视 原始现场不重视变动现场?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60f3a5b7360b4c2f3f644a.png)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刑 事 侦 查 学
基 本 理 论 体 系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刑事侦查学发展史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同一认定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刑 事 侦 查
基 础 工 作 体
系
刑事犯罪情报资料调查研究 刑事犯罪嫌疑人员调查控制 刑事犯罪调查研究 侦查阵地的控制 刑事侦查协作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4、严禁刑讯逼供,捍卫社会主义人权的原则
广义的同一认定:是指以解决是否同一问题 为目的的一种判断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三)因果关系原理
刑事案件的因果关系,反映了刑事 案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制约 的关系。各种刑事犯罪现象之间、刑事 案件构成要素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就 是刑事案件的因果规律。因果关系原理 就是研究这种规律的理论。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刑程 事序 侦体 查系
受案、立案 侦查破案 侦查讯问 侦查终结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刑对 事策 侦体 查系
犯罪现场勘查 侦查措施 侦查手段 刑事讯问 侦查指挥和谋略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各侦 类查 案体 件系
盗窃案件侦查 抢劫案件侦查 诈骗案件侦查 ……
刑事侦查学
第一编
基础理论与侦查程序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第一节 刑事侦查学发展史 第二节 刑事侦查学概述 第三节 刑事侦查概述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总论
第一节 刑事侦查学发展史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eba7c596a1c7aa00b42acb37.png)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第二节 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一、刑事侦查的概念
刑事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刑事案 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 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侦查学的概念
侦查学是研究刑事案件规律特点及其 侦查对策的一门应用社会科学。从学科定 位而言,它是法学的分支学科。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三、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刑事案件的规律特点和 刑事侦查对策。刑事案件规律特点与刑事侦查对 策是一个整体,二者相辅相存,密不可分。
四、侦查学的体系
所谓完整的体系,是指组成这门学科的各部 分相互联系的总和。侦查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
(一)理论研究
(二)应用对策研究
(三)比较研究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刑事侦查学
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 刑侦教研室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第一章 绪论
《刑事侦查学》
第一章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学的概
念、研究对象和体系,了解刑事案件的概 念、构成要素、发案规律和刑事犯罪活动 的规律特点,了解侦查工作的任务、方针 和工作原则,侦查机关的工作机制。 教学难点:
(四)发展研究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五、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调查法 (二)经验总结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科学实验法 (五)比较研究法 (六)移植借鉴法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第三节 刑事侦查的任务、方针和原则
一、刑事侦查的任务
(一)侦查破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活动
刑事侦查学重点
![刑事侦查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a686f76294dd88d0d26b94.png)
名词解释1.刑事技术:是指为了发现、提取、固定、测验物证和防范控制犯罪而采取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的总称。
2.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在侦破案件和防范犯罪的过程中,依法采取的各种侦查活动与方法。
3.侦查方法:是指根据刑事案件的一般规律和各种不同刑事案件的特点,各项侦查措施和技术手段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运用,是侦查措施和刑事技术在侦查过程中的有机结合。
4.刑事侦查:是指侦查机关的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依靠法律规定实施的勘验检查。
5.刑事技术鉴定:是指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鉴定人就案件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的科学检验鉴别活动。
6.检材:是指被寻找客体所形成的反映现象,或者是被寻找客体自身的一部分。
7.同一认定:是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熟悉客体某些特征的人,通过自身的能力或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在研究和比较先后出现的两个反映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是否出自同一个或是否属于同一整体所作出的判断。
8.刑事照相:是以照相光学、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根据刑事侦查的特点和要求,运用专门的拍照方法来记录、显示、固定、检验与犯罪有关的客体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
8.1现场方位照相:以整个现场和现场周围环境为拍摄对象,反映犯罪现场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事务关系的专门照相。
8.2概貌照相;以整个发案现场或现场有关地段作为照相内容,使现场内部的整体情况得到反映的照相。
8.3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用于反映发案现场局部与案件有关的主要客体特征、状况及相互关系的照相8.4现场细目照相:照相现场上发现的与案件有关的各种痕迹、物品。
9.步法特征:是指在足迹中能反应的在人整体运动规律制约下的运足和迈步定型动作规律的形态特征的总称。
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
9.1步态特征:是指人们在行走时由于作用力方式、大小不同,所反映的步态姿势和各种习惯动作特点。
9.2步幅特征:是指脚印所反映人行走时左右足相互协调和制约的痕迹特征。
10.撬压痕迹:是指工具以杠杆原理破坏客体时,在承受客体的接触部位上所产生的变形。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7e75c94b2b160b4e767fcf34.png)
刑事侦查学09法学马家强仅仅就整理了一些重点内容,仅供考试参考,不推荐作为学习素材。
专题一:刑事侦查学的基本理论一、什么是刑事侦查?刑事侦查是指公、检等侦查机关以刑事案件为目标,依法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法,收集、审查、核实、运用证据,以查明案情、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专门活动。
二、什么是侦查学→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刑事侦查学是在认识犯罪活动、侦查活动和二者互相作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揭露、证实犯罪、揭发确认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对策的一门应用科学。
综合起来就是如下观点→斗争说:研究与刑事犯罪作斗争的科学;对策说:研究刑事犯罪对策的科学;规律说:研究侦查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矛盾说:研究犯罪行为、侦查行为及二者矛盾规律和侦查对策的科学。
三、关于刑事侦查学的体系关于刑事侦查学的体系,目前存在不同的争论,大体包括三块论,四块论和五块论。
按照公安部范本教材,我们采五块论说。
五块论的具体内容:1、刑事侦查学的基本理论;2、刑事侦查基础工作;3、刑事侦查程序;4、刑事侦查对策体系;5、各类案件侦查方法。
五、刑事侦查学基本原理(一)物质交换原理,又称为“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当两个物体的表面在运动中相互接触的时候,总会发生一定的微量物质转换,即一个物体表面上的微量物质会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去。
侦查中发生物质交换的类型:(1)痕迹性物质交换(2)物品性物质交换(3)印象性物质交换。
(二)同一认定原理,是指某物质分解或分离的部分、形成的痕迹和遗留的映像,一定时间内,在本质特征上与某物质保持一致的理论。
侦查的同一认定是指:在侦查破案过程中,侦查人员运用技术手段、逻辑方法等,对同时存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检验,以确定它们的本质属性是否一致或本身是否同一的过程。
(三)因果关系原理:引起一定结果的现象叫原因;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必然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刑事案件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因果关系原理是揭示刑事案件中普遍联系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规律。
刑事侦查学复习资料
![刑事侦查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2b518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73.png)
刑事侦查学复习资料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案例分析法(侦破经验总结法、犯罪情势的调查法)、比较借鉴法、科学实验法。
第二章刑事侦查的任务和原则一、刑事侦查的定义刑事诉讼法第82条: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主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监狱侦查部门,军队自侦部门、国家安全机关侦查对象:刑事案件侦查与侦察的关系二、侦查的目的(任务)1为了追确及时查明案件真相(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2保障人权(查获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保障犯罪嫌疑人、无罪人、被害人的人权)3.预防和控制犯罪,最终达到消灭犯罪的目的三、刑事侦查原则 1.遵守法制原则 2.迅速及时原则3.实事求是的原则(凡是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证据都要加以收集,凡是能证明罪轻或罪重的证据都要加以收集)4.严守侦查机密的原则5.协作原则第三章现场勘查第一节犯罪现场的概念和分类一、犯罪现场的概念1.犯罪现场: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与犯罪有关痕迹和物证的一切场所。
P112产生犯罪意图--形成犯罪计划--实施犯罪活动 2.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
构成是指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形式,那么犯罪构成就是指犯罪现场的要素的组织形式。
具体构成要素:犯罪的时间(绝对法和相对法)、空间因素客观物质环境的变化因素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因素 3.犯罪现场的特征犯罪现场现象的暴露性和犯罪本质的隐蔽性犯罪行为的连续性和形成现场的阶段性同类案件现场的共同性与具体案件现场的特殊性 4.犯罪现场的分类: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在犯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来划分。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现场的保护状况来划分。
伪装现场和伪造现场:现场的真伪性质划分。
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实施犯罪活动的先后顺序划分。
其他划分方法“动”与“静”的现场“准”与“乱”的现场“生”与“熟” 的现场第二节现场勘查的任务和基本原则一、现场勘查的概念现场勘查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搜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揭露和证实犯罪,依法运用刑事调查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以及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所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实地勘验。
刑事侦查学知识点梳理
![刑事侦查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74aabea26925c52dc5bf8a.png)
• 审查起诉的内容 ① 嫌疑人身份审查 ② 犯罪事实审查 ③ 证据审查 ④ 有无遗漏或其他被告 ⑤ 有无免诉事由 ⑥ 有无附带民诉 ⑦ 侦查和强制措施的合法性
• 审查起诉的程序 1. 审查案卷 2. 讯问嫌疑人 3. 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4. 调查、核对证据 5. 补充侦查 • 审查起诉的期限= 1 month+ ½
• 侦查终结的处理(移送审查起诉
or 撤案)
• 侦查羁押的期间 1. 一般羁押期限=2 month 2. 特殊羁押期限 ① 案情复杂=+1 month ② 四类案件=+2 month ③ 重大犯罪=+2 month • 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 检察院侦查(自侦案件)
1. 侦查权限 2. 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 补充侦查 1. 补充侦查的感念 2. 补充侦查的种类和形式 ① 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② 自行侦查
month • 审查后处理=起诉 or 不起诉
• 提起公诉 1. 起诉的概念 2. 起诉的条件 3. 制作起诉书 4. 移送案卷 • 不起诉 1. 不起诉的概念 2. 不起诉的情形
① 法定不起诉 刑诉法第15条
② 酌定不起诉(起诉裁量权的概念)
③ 证据不足不起诉(证据不足→补充 侦查→仍然不足→决定不起诉 or 第2次补充侦查)
Lewis v US 1966
⑤ 警察圈套police entrapment Sherman v. U.S 1958 制造犯罪?
• 扣押书证、无证 1. 扣押的程序 2. 扣押物的保管与归还 • 鉴定 1. 鉴定的程序 2. 鉴定人的选定 • 辨认 1. 辨认的程序
• 通缉 1. 通缉的概念 2. 通缉的程序 • 侦查终结 1. 侦查终结的概念 2. 侦查终结的条件 ① 实体法上的要件 ② 证据法上的要件 ③ 程序法上的要件
刑事侦查学概论
![刑事侦查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7562ef3be1e650e53ea9902.png)
刑
(包括侦查记录技术、侦查勘验侦查
事
和鉴定技术)、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
侦
(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侦查策略
查
(有关谋略的内容)组成。
学
三黑、刑事侦查学的体系
主要组成部分是:
(一) 理论部分
刑 事
(二) 应用部分
侦 (三) 比较研究部分
查 (四) 发展研究部分
学
关黑于侦查学体系,应当明确三个问题:
一是侦查学所属的学科体系
事 1、人体测量法
侦
2、指纹鉴定法 3、笔迹鉴定法
查
(二)刑事侦查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
(三)刑事侦查学产生的标志 三、侦查学发展轨迹
(一) 国外侦查学的发展轨迹
(二)我国侦查学的发展轨迹
第黑四节 刑事侦查学原理
一、物质交换原理
物质交换:它是指两种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相
刑 互接触、摩擦和碰撞,从而导致两种物质接触
刑 事
二是侦查学学科自身的体系 三是侦查学教科书的体系
侦
查
学
第黑二节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验总结法; 刑 二、案例剖析法 事 三、调查统计法; 侦 四、科学实验法; 查 五、比较研究法
学
第黑三节 刑事侦查学发展简史
一、刑事侦查的历史源流
(一)中国古代的侦查
古代西方国家的侦查
刑
二、刑事侦查学的产生 (一)刑事侦查学的萌芽
事 面上的物质成分相互交流和交换的关系和变化 侦 状态。(埃德蒙.洛卡德.法国人)
查
上述不同物质成分的相互交换及引起的变化
学 就是物质交换现象。
根据这种现象形成的一种理论就叫物质交换
原理。
物黑质交换的类型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74a7559e6529647d272852c5.png)
刑侦一、同一认定概念:指具有专门知识、经验的人,通过案件中多次出现的物品、物质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是否来源于同一个客体的认识活动。
刑事侦查中的同一认定就是在侦查破案的过程中,具有侦察中需要的专门知识的人和了解侦查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侦查客体先后出现的特征是否同一作出的判断。
(一)同一认定原理概念:指某物质分解货分离的部分、形成的痕迹和遗留的映像,在一定时间内,在本质特征上与某物质保持一致的理论。
(1)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熟悉客体某些特征的人。
(2)同一认定的客体只能是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物品或场所(3)同一认定的目的是确定某一客体是否同一或是否原属同一整体物,也就是解决某一客体与案件的特殊联系。
(4)同一认定的方法必须是以对客体特征的比较为基础,比较客体特征是认定同一与否的唯一途径。
(5)同一认定属于判断型认识活动。
(二)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1认定客体的相对稳定性2认定客体的特定性(三)同一认定的种类外部形象特征同一认定、运动规律特征同一认定、物质成分特征同一认定、空间位置特征同一认定、气味特征同一认定。
二、逻辑理论(一)逻辑推理理论1直接推理2间接推理(演绎归纳)(二)逻辑证明理论(三)侦查思维的逻辑规律1同一律2矛盾律3排中律4充足理由律(四)侦查假设是指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根据现场勘查获得的各种信息和分析犯罪行为掌握的各类资源,运用侦查经验和逻辑推理知识,站在嫌疑人作案的角度分析案情,将还原作案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因素作为查证的对象,即对犯罪嫌疑人没有确切依据但有可能存在的行为动作提出假说、建立假说、进行模糊求证或试验证明,从而打破僵局,发现新的案件线索,为案件侦破指明方向的一种侦查方法。
侦查假设具有客观性、推测性、逻辑性、动态性的特点。
第二章刑事侦查概述一、刑事侦查的概念及特点(一)法定概念及特点概念:刑诉法106条第1款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
刑事侦查学-深刻复习资料
![刑事侦查学-深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e76b8576a20029bd642db8.png)
写在前面:本次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判断分析、简答和案例。
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成绩!刑事侦查学的对象刑事侦查学是一门研究侦查犯罪的措施、手段和方法的专门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由刑事技术手段、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的。
刑事技术手段, 是指为了发现、提取、固定、检验物证和防范控制犯罪而采取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的总称。
主要包括刑事、痕迹检验、枪弹检验、文书检验、笔迹鉴定、指纹鉴定、物证化验、外貌识别和人像鉴定,以及指纹档案管理和犯罪防范技术,等等。
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实施侦查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方法。
主要包括:现场勘查、侦查实验、询问、搜查、扣押物证、通缉、通报、讯问等项措,以及实施各项侦查措施应当采取的策略方法。
侦查方法,是指各项侦查措施和技术手段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运用。
三括侦查破案的一般方法和侦破各类案件的具体方法。
侦查,是指侦查机关为了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依法进行专门调查和实施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一、犯罪活动的基本规律犯罪与政治、经济文化犯罪与时间(时代、季节、特定时间)犯罪与地点犯罪与年龄犯罪与性别犯罪与侦查打击二、犯罪活动的基本特点犯罪活动的隐蔽性a犯罪时空的隐蔽性b犯罪手段的狡猾性c犯罪人犯罪前后身份的合法性犯罪活动的客观反映性a犯罪行为是犯罪意识的反映b犯罪痕迹是犯罪行为的反映c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是犯罪行为的形象反映和思维再现犯罪活动的复杂性a犯罪成员的复杂性(年龄、职业、犯罪经历)b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多样性c犯罪方式的多样性d犯罪结果的多样性三刑事案件的要素(一)犯罪时间指犯罪分子预谋犯罪到事实犯罪的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包括犯罪预备时间,实施犯罪时间,销赃毁证和逃避打击的时间等。
在侦查时间中指实施犯罪的时间意义:1.有利于排查犯罪嫌疑对象;2.有利于刻画犯罪分子;3.有利于采取紧急措施。
犯罪时间差——指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实施与他人(主要指被害人、案件发现人、侦查人员)的活动时间上存在的一种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这种相互交叉重叠就是时间顺序的先后,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多是利用周围无人,事主离去等有利时机,犯罪后又往往采取破坏,转移,伪装,掩盖等方法尽量使犯罪行为隐蔽而不被发现和揭露1.犯罪行为的实施与事主或者其他人在现场上的活动时间存在着时间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案件侦查判断1.刑事案件构成的形式前提是侦查机关和法院依法受理该事件,履行了立案手续。
(√ )2.根据尸体完损状态,杀人案件可分为知名尸体案件、未知名尸体案件、无尸体杀人案件。
(√)3.刑事案件侦查是一种回溯性的证明活动,证明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客观真实的事件。
(×)4.大刑侦格局必须以刑侦专业队伍为主体,公安机关各警种积极参与,各地区密切协作。
(√ )5.侦查思路一旦确定,要求每一个侦查主体在落实中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允许任意更改,更不允许拒绝执行。
(√ )6.对峙爆炸案件的侦查重点是现场处置,对犯罪嫌疑人应规劝、教育,软化其犯罪心理,促使其由对抗转向对话,从而放弃作案。
(√ )7.查证侦查线索的过程,可按照“先线索材料,后一般线索,再重点线索”的顺序进行。
(×)8.某宾馆服务员向公安机关反映,在该宾馆住宿的几名人员昼伏夜出,行动诡秘,出入宾馆携带物品反常,其阔绰的消费与身份不符。
经侦查人员调查,认定该伙可疑人员为系列入室撬盗保险柜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后查证属实。
根据侦查模式的不同,以上刑事案件属于“由案到人”侦查模式开展侦查的案件。
(×)9.在绑架案件侦查中,应以公开方式为主,秘密方式为辅,以抓获犯罪嫌疑人,解救人质为核心。
(×)10.一般而言,只有在采用任意性的侦查措施达不到预期的诉讼目标时,才可以采用强制性的侦查措施。
(√ )11.未纳入刑事诉讼程序的犯罪事件不能称之为刑事案件。
(√ )12.案情复析贯穿于侦查的全个过程,每次复析都要立足于对前次案情的分析评断。
(√ )13.刑事案件侦查是一种回溯性的证明活动,证明的对象是侦查人员依照证据和法律提出的假说命题。
(√ )14.从本质上来看,犯罪嫌疑人到案经过说明属于书证。
(×)15.为防止遗漏犯罪嫌疑人,摸底排队划定的范围越宽越好。
(×)16.绑架犯罪案件侦查中应遵循倚重谈判,指导谈判的原则。
(√ )17.侵财类案件共有的突出特点是有赃可控。
(√ )18.在侦查中,查清案件事实主要是指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定罪事实。
(×)19.为了方便调查,在初查阶段侦查机关可以对被调查人的人身权利进行限制。
(×)20.串并案分析是侦破系列杀人案件的主要侦查思路。
(√ )单选1.刑事案件侦查活动的起点是(A)。
A.立案B.受案C.采取强制措施D.现场勘查2.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退回的补充侦查的法律文书后,应当按照补充提纲的要求于()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B )次为限。
A.2,1 B.1,2 C.1,1 D.2,23.盗窃现场勘验的重点是(D)。
A.现场进出口B.被盗财物处所C.外围现场D.A B C都是4.对于共同犯罪,在不同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原则上应并案侦查,由(B )开展侦查活动。
A.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B.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地的公安机关C.次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地的公安机关D.主要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5.杀人碎尸案件侦查的首要环节是(C )。
A.查找碎尸现场B.调查现场物品C.查明被害人身份D.检验包装物6.以下哪个不是抢劫案件的特点(A)。
A.作案多临时起意B.团伙作案突出C.发案系列化D.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有过正面接触7.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应当坚持(C )的原则。
A.快速取证,快速破案B.长线经营,一网打尽C.预防为主,打防结合D.主动进攻,先发制敌8.以下关于爆炸案件中相关问题的观点,不正确的是(B )。
A.炸点是爆炸中心点B.现场被抛掷最远的物品在爆炸前离炸点也相应较远C.爆炸物品由炸药、启爆装置、包装物、伪装物、填充物组成D.爆炸时发出的火光、声响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何种炸药9.对于重大团伙犯罪案件,为了实施长期经营,在能够控制的情况下,经检察机关批准,可对团伙中的次要成员暂缓抓捕,此种破案方式称为( C )。
A.事后拘捕B.秘密抓捕C.破案留根D.依法拘留10.重点嫌疑对象的三要素是指时间条件、因素条件及( D )。
A.事实条件B.线索条件C.可疑条件D.证据条件11.公安机关对某一案件决定是否立案侦查,应当由(C)决定。
A.受理案件的侦查人员B.同级人民检察院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D.派出所所长12.下列哪种情况反映出杀人案件现场不是杀人的主体现场(D )。
A.在繁华场所抛弃尸块的B.尸体有开放性创口,现场无血迹的C.现场有拖拉尸体痕迹的D.A B C都是13.对于民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在完备相关法律手续、切实控制犯罪嫌疑人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下列哪种破案方式(B)。
A.依法拘留B.公开逮捕C.秘密抓捕D.破案留根14.对于共同犯罪,在不同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原则上应并案侦查,由( B )开展侦查活动。
A.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B.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地的公安机关C.次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地的公安机关D.主要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15.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首要原则是(D )。
A.快速取证,快速破案B.打早打小,露头就打C.长线经营,一网打尽D.预防为主,打防结合16.以下哪个不是抢劫案件的特点有(A)。
A.作案多临时起意B.团伙作案突出C.发案系列化D.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有过正面接触17.刑事案件侦查的特征主要有法定性、程序性、方法性、(B )。
A.灵活性B.证明性C.稳定性D.系统性18.以下关于爆炸案件中相关问题的观点,不正确的是(B )。
A.炸点是爆炸中心点B.现场被抛掷最远的物品在爆炸前离炸点也相应较远C.爆炸物品由炸药、启爆装置、包装物、伪装物、填充物组成D.爆炸时发出的火光、声响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何种炸药19.重点嫌疑对象的三要素是指时间条件、因素条件及(D )。
A.事实条件B.线索条件C.可疑条件D.证据条件20.案件情况不同,侦破工作的核心任务不同,如犯罪嫌疑人明确的,核心任务就是( B )。
A.缉捕犯罪嫌疑人B.收集犯罪证据C.查明犯罪同伙D.调查涉嫌犯罪事实21.下列有关系列刑事犯罪嫌疑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强奸案件犯罪嫌疑人多为累犯B.前几次犯罪地点,地缘关系较为明显C.流窜性盗窃案件串并案条件较差D.系列放火案件犯罪嫌疑人多无纵火前科22.下列对于杀人案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现场如有喷溅性血迹,特别是中速度或高速度者,应为第一现场B.家属主动清理现场的,则有可能为犯罪嫌疑人C.可从尸斑推定确切的死亡时间D.对于自杀还是他杀的判定,应综合整个勘验结果推断,不能仅凭法医检验意见23.在绑架案件侦查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A.犯罪嫌疑人如初次犯罪,则不可能杀害人质B.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让人质与其家属通电话,则撕票的可能性与绑架时间成正比C.如人质每次与家属的谈话内容均相同,则可能为犯罪嫌疑人事先录制好的录音D.犯罪嫌疑人和人质家属通话时间过长,次数频繁,或赎金降的较快,则可能为初犯24.对于共同犯罪,在不同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原则上应并案侦查,由(B )开展侦查活动。
A.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B.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地的公安机关C.次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地的公安机关D.主要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25.杀人碎尸案件侦查的首要环节是( C )。
A.查找碎尸现场B.调查现场物品C.查明被害人身份D.检验包装物26.下列叙述,哪种具有证据能力(D)。
A.殡仪馆中的运尸工人说:这个人死了三天了B.侦查人员在案发现场提取的打火机丢失,另找了一个同型号的打火机C.刑警队长说:该案应是流窜犯所为D.鉴定人说:经检验,犯罪嫌疑人李四尿液中含有吗啡代谢物27.下列有关犯罪手段的叙述,哪种较为正确( A )。
A.第一次犯罪时,犯罪手段参考价值较高B.第一次犯罪时,所留的痕迹、物证最少C.犯罪手段永远不变D.系列刑事案件中,犯罪手段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28.以下关于爆炸案件中相关问题的观点,不正确的是(B )。
A.炸点是爆炸中心点B.现场被抛掷最远的物品在爆炸前离炸点也相应较远C.爆炸物品由炸药、启爆装置、包装物、伪装物、填充物组成D.爆炸时发出的火光、声响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何种炸药29.在强奸案件侦查取证中,下述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A.被害人不同意进行人身检查的,可以强制检查B.全程录音、录像C.被害人为女性,最好由女侦查人员处理D.禁止做足以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实验30.非接触式诈骗案件侦查,关键在于启动和落实(D )。
A.立线侦查机制B.侦查招标机制C.激励与约束机制D.落地侦查机制解释1.刑事案件侦查刑事案件侦查,是指刑事侦查部门,对于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依照法定程序,履行立案手续,综合运用刑事科学技术、侦查措施与策略,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系列刑事诉讼活动。
2.无尸体案件无尸体案件,又称“失踪人被害案件”,是指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或直接获知的失踪事件,通过调查,有充分事实和理由推断失踪人已经被害但其尸体一时未能发现的杀人案件。
3.侦查思路侦查模式,是指侦查的标准式样,主要分为从案到人、从人到案及从人、从案同步开展三种。
4.侦查方向侦查方向,是指侦查工作的具体指向,即在具有某些条件或某些特征的人当中寻找犯罪嫌疑人。
5.侦查线索侦查线索,是指与刑事案件相关联的各种信息和情况。
线索带一定的指向性,是侦查行为的导引,是查明案件事实、发现和确定犯罪嫌疑人及其与案件相互关系的渠道和路径。
6.绑架案件绑架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威胁、欺骗等方式扣押、控制人质,并以伤害或杀害人质相要挟,向人质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勒索财物或提出其他要求的犯罪案件。
7.犯罪地犯罪地,即指犯罪行为的发生地,也包括犯罪行为预备地、犯罪行为实施地、犯罪结果发生地、销赃地等于犯罪活动有关的场所。
8.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并经司法机关立案的犯罪事件9.专案侦查专案侦查,是指侦查机关针对重大、特大刑事案件,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手段,组织专门力量,实行专案专办的一种侦查组织形式。
10.侦查模式侦查模式,是指刑事案件侦查的标准式样,主要有从事到人、从人到事、从人从事同步开展侦查三种。
11.侦查僵局在侦查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刑事案件经过一段实践的调查和侦查之后仍然毫无进展。
有的在发案时就无从下手,确定不了重点嫌疑对象;有的虽然确定了重点嫌疑对象,但难于获取足够的犯罪证据。
这种案件侦查的僵持局面称之为侦查僵局。
12.杀人案件杀人案件,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事件简答1.简述刑事案件侦查的任务。
答:1.搜集案件信息2.收集犯罪证据3.查明案件事实4.缉获犯罪嫌疑人2.简述识别假案通常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受害人”陈述的矛盾发现疑点2.从现场发现疑点3.检验“被害人”身上的伤痕,揭露假案4.通过侦查实验揭露假案5.核对财物保管情况、所有权关系,揭露假案6.全面调查报案人的情况,揭露假案3.简述杀人案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