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结合国际形势,谈谈对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的认识
结合国际形势,谈谈对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的认识。
zkl形势与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让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
在他的讲课中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
下面谈一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美国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动摇的。
首先它的经济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它的军事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实力的优势。
这些都为美国的大国地位及奠定了基础。
欧盟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盟的发展是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抗衡,因为欧盟的东扩实质是在侵占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后继者不能控制整个东欧。
相反,欧盟抓住机会,利用欧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拢东欧,对俄罗斯形成威胁;欧盟的扩展也是在蓄势对美国抗衡,试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此前的欧洲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而现在欧盟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共同体和导弹防御体系。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国家。
俄罗斯的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说航空航天业,它拥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
只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电子、高科、轻工业、汽车、金融等,由经济带来的军事发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形势与政策
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认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这一形势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更有效地开展国际斗争,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应把国际形势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向大家讲清楚,使干部和群众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既要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主流及我国面临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增强信心,抓住时机,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同时也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不可预测性及我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二、如何辩证看待多极化和全球化问题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多极化趋势在各个层次和领域的发展,既反映出当代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也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它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但是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全球化不能自动促成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相反,它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强化由其主导的国际秩序。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全球化的发展也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表明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结合国际形势,谈谈对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的认识。
结合国际形势,谈谈对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的认识。
外交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策略也
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应该积极应对挑战,稳妥处理各种复杂
情况,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首先,应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希望
维护和平与稳定。
对此,我国可以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树立和平、合作、共赢的形象,坚持以和平合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增进与各国的互信关
系。
其次,应切实加强经济外交,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促进和加强
国际经济合作。
要通过谈判,与各国制定贸易协议,加强投资安全保障,扩大同各国的产
能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再次,应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建立战略性联盟关系,加强国际友谊,发挥外交的民心
疏解作用。
要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发挥地缘优势,保障本国安全稳定。
对于重要
战略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战略协作,谋求共同发展。
总之,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外交手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合作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还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主自信的外交路线,不断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这些都是我国在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重要使命。
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2011 年9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
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盛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摘要:对中国外交而言,国际关系正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转变,中国自身及其与外部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历经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开创中国模式,日益与世界融合,并被视为变化着的世界中最重要的变量。
身处这一历史转折期的中国外交战略,需要在自我角色定位、战略姿态和中长期目标等方面实现重大转进和提升。
中国未来国际战略要把握世界发展变化大势,找准自身定位,以新观念、大思路谋篇布局、应对挑战,以宏大战略视野、超越性思维,实现具有创立中国和平发展范式意义的战略转进。
未来十年中国的国际战略可以说就是实现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
不久前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和政策。
从国际战略角度讲,未来十年中国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大体可以概括为:把握世界发展变化大趋势,找准自身定位,以新观念、大思路谋篇布局、应对挑战,以我为主,扬长避短,用开创性思维破解难题。
一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拐点:国际关系正在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转变。
一是世界力量格局演变进入多极时代。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经济体,美欧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主导地位大大削弱,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力量中心、决策中心和行动中心;世界经济、政治重心东移,权力重新分配。
二是主要国家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益深化的相互依赖,它们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竞争与合作交织,形成一种竞合(co-opeti on)关系。
三是世界发展严重失衡,这在全球、地区和国家等三个层面皆有表现,而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看,则表现为新旧矛盾叠加、交织、加剧,局部动荡此起彼伏,热点问题频出。
第十讲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4)“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 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 ---由我国的战略定位所决定。 ---由我国的战略定位所决定。 ---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是邓“棉里藏针”风格的体现。 ---也是邓“棉里藏针” (5)“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 ---即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即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6)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3 邓的二十八字方针:是中国外交战 略的指导方针
(1)“冷静观察”: 冷静观察” ===要全面地观察,放眼大局 ===要全面地观察,放眼大局 ===要联系地观察 ===要联系地观察 ===要发展地,辨证地观察 ===要发展地,辨证地观察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 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 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 事”。 -----邓小平 -----邓小平
(2)不结盟 ===中国不同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成同盟 ===中国不同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成同盟 关系。 邓:“我们不能坐到别人的车子上去” 邓:“我们不能坐到别人的车子上去” ===中国自己也不罗致中小国家在周围,自 ===中国自己也不罗致中小国家在周围,自 己当盟主。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坚持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坚持 同所有国家都交往
五
讨论
谈谈对中日关系的认识
四
战略策略的制定
1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1)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是什么? ---是什么? ---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 ----如何维护? ----如何维护? ===国家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国家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要坚持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爱国主义和国 ===要坚持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爱国主义和国 际主义的统一。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如今国际经济萎靡,经融危机还在持续,是第六年了,虽然在复苏,但十分缓慢,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
所以无论是政党还是个人,都应学会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学会分析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的特点、趋势及走向,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熟悉当前国际形势,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才能在毕业后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一、当今国际形势国际经济在复苏,但有一个特点就是低速复苏,有些持续萎靡,导致现在的国际走势分三种。
①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
②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
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二、大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有很多表现突出大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如:美国“东张西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监听门”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俄罗斯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等等。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1.国际形势展望:今年大动荡明年或更糟2011年已步入尾声。
回顾今年国际形势最突出、鲜明的特点,可以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来高度概括。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动荡和变革中走完这极不平静的一年,而笔者也毫不怀疑,2012年的世界局势,将会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中度过。
“开局不利”是中国人传统的忌讳,而2011年恰恰就在伊始之时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调整的苗头。
今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位年轻人自焚而首先爆发反政府、求变革的民主革命,“非洲之春”民主浪潮随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扩展,直接导致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国政府相继倒台。
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在北非、中东动荡变革过程中,一直起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权力,协助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直接对卡扎菲政权展开军事打击,首创了“背后遥控”颠覆他国政权的先例。
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大变革,不仅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格局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未来世界安全形势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后果更是难以预估。
在欧洲大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并非始于今年,但在今年却逐渐转趋恶化,不仅让欧盟一时束手无策,甚至也让全球经济备受牵连,成了欧债危机的“陪葬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说带有强烈“火药味”的北非、中东变革导致一些国家政治体制崩溃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发生在平和、稳定和成熟的欧洲大陆的一场债务危机,竟然也促发并导致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的相继垮台,这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以缓和,但主要欧盟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将导致欧债危机朝向更加不明朗的方向发展。
例如,法、德两国尽管在维护欧元区稳定的原则立场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对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援助问题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甚至公开拒绝了法国支持的发行欧盟统一债券的主张。
同样,欧盟另一个主要大国英国,更断然拒绝加入欧盟财政联盟体系,导致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对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问题的理解
对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问题的理解当今世界,尽管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主要的潮流和趋势,但在个别地区和国家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着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进程。
我国周边:在亚太地区就有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等“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少数国家坚持“冷战思维”阴影的作用和影响之下,海峡两岸间长达40多年之久的敌对状态至今仍然存在,从而导致两岸关系至今仍处于低迷的状态之中。
这同时也与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现状、台极力加强与我周边国家改善安全关系有直接的联系,并成为当前制约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症结之一。
更有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等等。
国际形势方面: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也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继续显现,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众多全球性问题的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
此阶段对中国,对国际未来的发展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探底企稳,但与此同时,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负面作用也正在显现,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流入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通胀压力,冰岛的巨额赤字导致政府下台,以及迪拜债务危机,这些都警示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稳固,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当今国际战略环境下,谈谈你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系的看法。500字
当今国际战略环境下,谈谈你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系的看法。
500字1. 引言1.1 概述当今国际战略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全球重要的大国,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地缘优势,其外交政策和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安全挑战和需要采取应对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在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中的地位和与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
首先,文章将分析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经济实力和地缘优势。
其次,我们将关注中国外交政策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会考察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并探究中国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策略。
1.3 目的通过对中国在当前国际环境中地位和关系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复杂而多样化的互动关系,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在合作与竞争之间寻求平衡,并共同塑造和维护国际秩序。
通过这些讨论,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战略,并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2. 当今国际战略环境下的中国:2.1 经济实力和地缘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拥有庞大而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制造基地。
此外,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并与许多主要海上贸易通道相连,使得中国具备重要的地缘优势。
2.2 外交政策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致力于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合作。
此外,中国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2.3 安全挑战和应对策略: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安全挑战,而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和网络安全等。
【论文资料】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一、对当前国际环境的思考我认为当前国际环境的基本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
2、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
3、国际反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主义问题仍然严重。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
1、和平与发展是365000时代的主题20世纪可以说打了一个世纪的战争:有人统计,3650天中,只有23天没有战争。
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有一战(一战死了2000万);二战(二战死了9000万);苏美冷战;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其次是中国境内的战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中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美朝战争;中美越战争;中越战争;中印战争;珍宝岛战争。
最终,人人思安、人人思治、人人思和,迎来了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
2、局部动荡十分剧烈。
(1)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因战争导致的流血和死人依然存在。
每天有近100人死伤。
2009年1月50000 14日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已死亡42242211人。
现在估计可能有近500人。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没有下降,而年年在增加。
(2)三股恶势力蔓延全球:民族矛盾;阿拉伯国家的民族矛盾和仇恨始终未缓和。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
(3)宗教问题;恐怖暴力活动。
(4)还有:伊朗的核问题非常尖锐。
朝鲜核实验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老的安全威胁不断,新的安全威胁又上升。
(5)如洗钱、非法移民、难民、诈骗银行、种族冲突、海盗、粮食和能源短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转基因食品、毒品走私、金融危机、电脑病毒、债务危机等问题。
贫富差距加大。
(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
1、世界多极化趁势十分明显。
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美国一极;欧盟一极;俄罗斯一极;阿拉伯国家一极;非洲一极;中国一极。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舞台,拥抱国际化。
然而,国际化并非易事,需要企业抓住机遇,避免风险,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规划,才能实现长远稳定的国际化发展。
本文将从全球化背景下谈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一、去中心化战略全球化正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在推进,对于一个国际化企业而言,去中心化的战略非常关键。
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跨越地域和文化障碍,建立跨国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链整合。
例如华为公司,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坚持本地化经营、本地化创新、本地化服务,构建了全球范围内的研发、销售、服务等功能,并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了日益紧密的关系。
二、创新驱动战略在全球化竞争中,创新驱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例如小米公司,通过不断扩大产品线、引进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刷新市场,不断吸引用户,打造出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
三、品牌建设战略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品牌建设是企业的生命线。
中国企业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增强品牌知名度、形象、价值和影响力,提高对消费者、社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带动企业持续发展。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将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重塑为品牌形象,在海外媒体上进行持续曝光,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文化融合战略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需要对文化进行全方位适应与融合。
企业必须熟悉当地文化、价值观和商业规则,在其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处理,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例如联想集团,在其收购 IBM 个人计算机业务时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采取AVI 模式(Acquisition, Venture, Integration),吸引了更多国际化人才加入联想,加速了联想的国际化进程。
五、合作共赢战略在全球化竞争中,合作共赢战略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1.国际形势展望:今年大动荡明年或更糟2011年已步入尾声。
回顾今年国际形势最突出、鲜明的特点,可以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来高度概括。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动荡和变革中走完这极不平静的一年,而笔者也毫不怀疑,2012年的世界局势,将会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中度过。
“开局不利”是中国人传统的忌讳,而2011年恰恰就在伊始之时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调整的苗头。
今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位年轻人自焚而首先爆发反政府、求变革的民主革命,“非洲之春”民主浪潮随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扩展,直接导致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国政府相继倒台。
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在北非、中东动荡变革过程中,一直起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权力,协助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直接对卡扎菲政权展开军事打击,首创了“背后遥控”颠覆他国政权的先例。
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大变革,不仅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格局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未来世界安全形势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后果更是难以预估。
在欧洲大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并非始于今年,但在今年却逐渐转趋恶化,不仅让欧盟一时束手无策,甚至也让全球经济备受牵连,成了欧债危机的“陪葬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说带有强烈“火药味”的北非、中东变革导致一些国家政治体制崩溃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发生在平和、稳定和成熟的欧洲大陆的一场债务危机,竟然也促发并导致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的相继垮台,这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以缓和,但主要欧盟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将导致欧债危机朝向更加不明朗的方向发展。
例如,法、德两国尽管在维护欧元区稳定的原则立场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对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援助问题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甚至公开拒绝了法国支持的发行欧盟统一债券的主张。
同样,欧盟另一个主要大国英国,更断然拒绝加入欧盟财政联盟体系,导致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关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认识
关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认识新世纪之初,国际安全形势正发生着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打不起来,要安全、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不懈追求。
但另一方面,世界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相伴相生,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
国家安全内涵的认定,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安全、国际安全两个层次。
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的安全相联系,但并不等于其简单相加。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国家是阶级工具,因此国家安全首先是一国统治阶级(表现为政府)的安全感受问题。
但是,国家又不仅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还是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公共福利的建设者。
正因为此,我们才称现代国家为民族国家。
从领域来说,国家安全涉及到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
因此,要制定一个比较正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并不是说在21世纪我们主要的就是搞经济安全战略或者文化安全战略,也不是说我们还是要备战,搞纯粹的军事安全战略。
所谓的安全战略是一个有效的协调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的战略。
一方面,这种战略重视国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为国家的不断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这种战略重视现实的国际利益冲突的可能,通过外交和军事的手法减少国家发展的阻力,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际安全战略为国内安全服务,国内安全战略最终保障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是一个关系到各部门、各阶层的一个系统工程,和国家发展战略成为相并列的两大国家战略。
这样的一个安全战略才是一个真正的“大战略“。
安全战略不应该只偏重于国内安全或国际安全的某一方面,更不应该成为只注重经济安全或者文化安全而忽略的直接关系主权安全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的战略。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其发展已日益依赖于世界。
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姓名:余朝飞软件学院软件工程03班2011年6月10日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看法一、国际战略坏境和格局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格局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国家的层面和从军事层面看。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
从国家层面看,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安危和兴衰;从军事层面来看,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和敌友关系。
不同的国家由于地位,实力,和其他的国家的相处的方式等有所差异,对国际战略环境就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如我国认为和平与发展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元素,然而有些国家则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举措。
自从两极战略格局解体后,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种新的国际战略格局,这是因为当今这个世界正处在一个特定的国际背景和条件下,因此当今这个世界还仍然处在新的战略格局形成的过渡时期。
当然世界不会一直以这样的状态存在下去,最终还是会以某种相对稳定的国际战略格局出现的,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当然具体是什么战略格局,这还需要根据未来这个世界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将来哪个国家会在这个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就需要他们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做出了什么事情。
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正在有所作为,以争取在未来的国际上占据着一个有利于自己国家发展的地位。
不过当今世界已经呈现出了一超多强的明显特征,即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强力国家和集团,他们在这个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相当的程度上关系着世界的局势和国际问题的解决。
现在国际上存在主要的两种对国际战略格局发展趋势的看法: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
根据字面意思的理解就可以找出两者的不同,单极表示一个国家或者集团,而多极世多个国家或者集团。
但是我认为从当前国际形势的现状和格局基本走向来看,多极化是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总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由世界强力国家的博弈的结果,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是刀子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战略格局虽然是冠以“国际”之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这个平等的地位参加其中的;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变化本质上是世界主要强国战略利益的调整和变化,这正是他们之间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冲突引起的国际改变;国际战略格局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些成为“极”的国家之间会有一种制约关系,力量相对平衡,世界总体就会相对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讲到外交和国际战略,就会提到时代主题。
因为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是根据当时的时代主题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时代主题呢?时代主题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有全局性的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也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很明显现在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那么为什么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其实二战结束以后,究竟是战争还是和平是国际社会都面临的问题。
但不管是当时各国的分析还是现在回望历史都很明确是和平。
因为二战刚结束,战败者: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
已经元气大伤,需要舔舐伤口。
而战胜国:苏联,美国,中国等,也伤筋动骨,需要收养生息,吸收战胜果实。
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
但过了几年同属于战胜国的苏联和美国国力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一山不容二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火药味越来越重。
处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国家就成了他们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毛主席讲的两个中间地带:第一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第二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
这个中间地带的中间指的就是苏联和美国之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当时那两个国家有多么强大。
很明显第一个中间地带是比较落后的,而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比较发达的,而美国和苏联是最发达的。
所以毛主席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第一世界是:美国,苏联。
第二世界是第二个中间地带那些发达的国家,而第三世界则是第一个中间地带那些不发达的或则发展中的国家。
中国也属于第三世界,刚刚进入发展期,国力不强,在国际上也没什么威望,而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比如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所以毛主席关于划分的三个世界提出了当时我国的重要外交政策:中国要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因为同样是较落后的国家,团结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实力却不够,所以还要争取第二世界发达的国家共同反霸。
结合中国梦谈谈我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结合中国梦谈谈我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梦想,国家也有国家的梦,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
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
要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梦,中国的外交政策应该怎么走呢,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现在中国外交形势与政策。
回首凝视,中华民族已然走过了五千年风雨兼程的路,但从没有像1840年到1949年这一百多年短暂的岁月留给我们整个民族的的记忆如此深刻,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里,这个古老国度遭受了太多深沉的苦难和发生了大多沧桑的故事。
国际国内形势的心得体会
国际国内形势的心得体会篇一:XX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XX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第1篇:XX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从XX年9月至XX年1月,我积极参加《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参加了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参加调查社会就业形势调查、组织班级就业大讨论团日活动等活动,总计2周时间。
下面我就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方面的活动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形势与政策后,加深我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形势与政策认识,使之达到一个全新台阶、新高度,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为我们今后面对世界的分析能力奠定基础。
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了解它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仍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八字方针。
时代发展极大程度影响着我们发展的道路,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认真学习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我们必须从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树立个人目标,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努力奋斗,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四有"的优秀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积极结合自身,我们应该抓住新的战略机遇。
只有国家的昌盛,才有个人的好发展。
同样在这个沧桑巨变的时代,如何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之而来的起了"中国威胁论"这一说,但这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保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要错过珍贵的和平年代。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国防、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国家安全,心得体会《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中国外交而言,国际关系正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转变,中国自身及其与外部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开创中国模式,日益与世界融合,并被视为变化着的世界中最重要的变量。
身处这一历史转折期的中国外交战略,需要在自我角色定位、战略姿态和中长期目标等方面实现重大转进和提升。
中国未来国际战略要把握世界发展变化大势,找准自身定位,以新观念、大思路谋篇布局、应对挑战,以宏大战略视野、超越性思维,实现具有创立中国和平发展范式意义的战略转进。
未来十年中国的国际战略可以说就是实现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
不久前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和政策。
从国际战略角度讲,未来十年中国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大体可以概括为:把握世界发展变化大趋势,找准自身定位,以新观念、大思路谋篇布局、应对挑战,以我为主,扬长避短,用开创性思维破解难题。
一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拐点:国际关系正在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转变。
一是世界力量格局演变进入多极时代。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经济体,美欧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主导地位大大削弱,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力量中心、决策中心和行动中心;世界经济、政治重心东移,权力重新分配。
二是主要国家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益深化的相互依赖,它们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竞争与合作交织,形成一种竞合(co-opetition)关系。
三是世界发展严重失衡,这在全球、地区和国家等三个层面皆有表现,而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看,则表现为新旧矛盾叠加、交织、加剧,局部动荡此起彼伏,热点问题频出。
恐怖主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这种失衡的一种反动。
四是安全问题呈现前所未有的广泛化、复杂化。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界限日益模糊,而且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交织。
五是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全球治理成为国际政治中日益重要而紧迫的议题。
六是国际政治呈现越来越多的社会性特点。
非国家行为体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社会信息化加快推进,明显改变着传统国家政治生态和国家间政治的特性。
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建立的国际体系受到根本性冲击,改革和重组国际体系的进程已经开始。
“复杂性”是认识全球化时代和多极化世界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最重要概念,它比以往具有更深刻的含义,不仅是对国际关系状态的描述,更是现代国际关系本质特征的表现。
认识这种本质特征的重要性如同我们认识“人的复杂性”,它包含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多样性、相互关联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未知因素。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根据意识形态来划分同质或异质国家、决定国家关系的政治属性和亲疏,已经是完全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
对中国外交而言,与以往处境最大的不同还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而是中国自身的变化及其带来的中国与外部关系的变化。
中国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主动与世界融合,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开创中国模式,已成为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日益被视为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中最重要的变量。
我们观察、讨论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的发展变化时,再不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向洋看世界”,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局中人,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主角之一。
处在重要历史转换时期的中国外交战略,需要在自我角色定位、战略姿态和中长期目标等方面实现重大转变和提升。
长期以来,中国的自我国际定位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国,并以此规定自己所扮演的国际角色和外交作为。
今天,尽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利益和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个地区。
有关地区和全球事务的重大决定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成为国际上认定的中国身份标签。
身份的多重性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国际角色的特点,而“日益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发展中大国”身份是中国外交的主要角色定位;应当继续不当头,不扛旗,但必要的领导性或引导性作用不应回避,而且这也是创立一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范式所需要的。
在这两年的外交事务中,中国的角色转换事实上已经发生,而更明确地以此作为顶层战略设计定位并增强其宏观指导性的自觉意识,对提升中国外交战略的主动性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上述大变局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展开的历史时期。
对这一大变局,我们可以做两个大判断:一是中国与主要国家之间直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二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
在此期间,一方面是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大调整、大变革,另一方面是包括所有大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都面临政治经济变革的重大挑战,或经历转型的困难过渡期。
重建平衡、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以及动荡和不确定性,交叉构成国际形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外部关系的某种紧张和矛盾冲突的加剧,中国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会有意无意地被国际社会渲染、放大,甚至更容易被作为争端的“主要矛盾方面”。
“中国威胁论”难免会被以各种方式不断炒作,进而会影响一些国家的对华政策。
中国的国际战略,必须对这一形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必须紧紧扣住“转变”这个关键词,必须以新的视角和站位来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展开创造性的思考、运筹并以之处置实际问题。
中国如要保持外交战略的主动,就必须站得更高,想得更大,看得更远。
中国的外交要求全球视野,高屋建瓴,中国变大,地球变小,并要求提升中国的国际战略定位,加强战略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
负责任的大国是中国必须积极树立的形象。
中国要分清战略定位和外交姿态的区别,在需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时应当仁不让,与他方交往言行举止、处事态度则要理性谦和。
就此而言,“谦虚谨慎”的提法比“韬光养晦”提法更为适当。
近年来,中国外交上主动塑造外部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但要实现具有创立中国和平发展外交范式意义的战略转变,尚需要更宏大的战略视野和超越性思维。
“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是中国近十年外交上的一条重要提法。
未来十年中国外交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超越“机遇期”提法。
所谓机遇期是借用西方“机会窗口”的概念,指总体国际形势对中国较为有利的一段时期。
“机者,动之微”也,指事态发展萌动之时。
即使称为“机遇期”,时间也不能太长。
长期的“机遇”其实就是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对中国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两者都不确定,并且可以相互转化,这就使“形势更加复杂”,包含着中国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
从全球化、多极化和中国崛起带来的世界政治结构性变化的视角,用更具先导性和战略主动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形态及其带来的“多种可能性”,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拥有深邃思想和开创性品质的基础。
三根据以上认识,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外交战略思考需要从模糊走向清晰,在哲学理念和务实行动之间搭建更为清楚的战略思想、观念、主张、学说、理论、目标和路径的连接。
建立在和平发展理念基础上的中国外交大战略,要求具有内外之间的思想统一性,这是在决策和行动的相关范围内,在外交战略的目标、方针和政策上形成统一认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内进行更加有效的舆论引导、对外进行更有说服力的政策宣示和沟通的必要条件。
要适应当今多元化、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增强政府统领性,以利于形成更广泛的共识。
与此同时,对国际战略思想和基本目标充分的公开宣示也必不可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外交战略首先要厚植战略根基,强化战略内生力。
中国外交战略的思想和逻辑基础来自和平发展的基本理论。
国际战略的根基在国内,在于和平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强大的内生力来自中国自身的特有条件: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众多而极其勤奋的人民,悠久灿烂且具有包容力的文化,日益增强的实力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以及较强决策力和执行力的国家体制。
中国不断增强的内生性动力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未来十年中国国际战略的厚实根基。
发展与安全两大战略并驾齐驱是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特点,“发展是硬道理”从中国走向世界,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在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问题的背景下,要坚持发展战略的主轴地位,安全战略就要有更系统的设计和更有力的措施,以求能为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战略要求经济发展战略和政治安全战略两条腿都要坚强有力。
长期以来,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比,中国国家政治与安全战略的研究明显偏弱。
在相关领导层和工作部门中,政治学知识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多停留在一些原则和空泛的概念上,过分相信经济因素对政治问题的影响,或习惯于用“以经促政”的思路应对、搁置政治难题。
这种情况与国内的改革进程以经济为中心、经济先行有重要关系,也与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从弱到较强的发展过程有关系。
现在则到了必须转变认识,加强国际战略的政治与安全战略顶层设计的时候。
过去中国实力地位明显弱势时,西方强国对华关系中政治和战略的博弈性处于相对较低的程度。
现在的形势大大改变,而中国外交由于缺乏全面清晰的顶层政治、安全战略设计,难以形成应对激烈博弈局面必需的内部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容易发生顾此失彼、甚至为局部利益而损害大局的情况。
此外,中国外交战略还要明确战略重点,发挥战略优势。
中国身处亚洲,作为中国外交“首要”的亚洲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使之上升为中国国际战略的中心。
亚洲已成为全球新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枢,我们应下大力气全方位开创中国—亚洲新纪元。
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相邻区域潜力,使国家作用与市场功能相配合,使中国沿边省区地方经济与周边国家自然联通合作关系。
经营亚洲战略需要中国更清醒地认识两方面问题:一是防止伴随中国迅速崛起而产生膨胀心态,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尤其要防止只顾追求一时和单方面效益而忽略统筹兼顾;二是亚洲国家,尤其是邻国对中国日益强大喜忧参半,既希望受惠,又存在防范心态。
中国发展周边关系、开展合作要着眼长远,以亲和力争取人心,努力消除各方疑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互动的历史性产物,中国和平发展的内在属性要求中国外交战略能够反映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并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着一种期望:中国和平发展的实现过程也是一种新的大国和平崛起的外交范式形成过程。
或者也可以讲,中国和平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一种基于其内生性动力而又能适应现实国际关系,即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外交范式的创建。
这可能表现为由追随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外交战略,逐步向贴近积极的建构主义思想和目标方向演进的创新性范式形成的过程。
随着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此应有更加深思熟虑的战略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