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合同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总则

1.为规范公司对采购合同的管理事宜,做好采购合同的编制、签订、执行、修改等工作,使

其符合采购管理的要求及公司的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对采购合同管理的相关事宜。

采购合同的编写

1.供应部是采购合同的对口管理单位,负责公司采购合同的编制、签订、执行、控制等管理

事项。

2.公司一次性采购物品金额高于元,必须签订采购合同;外地采购(XX市外)必

须签订合同。

3.采购合同的编写程序。

1)选择供应商。必须是公司认可合格供应商。

2)进行谈判。供应部应与合适的供应商展开谈判,谈判内容包括采购物料的价格、数量、

质量、供货方式、货款支付等方面的谈判,并根据谈判所形成的方案选择对公司

最有利的供应商。

3)拟定草案并评审。供应部应根据谈判所形成的方案拟定采购合同草案,高价值原料、

单批量价值≥40万元报送集团法律顾问审核后,按公司签批流程上OA进行签批。

4)拟写正式的采购合同。供应部应根据各相关部门、法律顾问及各级领导的意见对采购

合同草案进行修订,并据此形成正式的采购合同。

4.正式的采购合同必须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合同签订双方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

2)采购物品的单价、总价。

3)采购物品的数量与规格型号。

4)采购物品的品质和技术要求。

5)采购物品的履约方式、期限、到货地点。

6)采购物品的验收标准和方式。

7)付款方式和期限。

8)售后服务和其他优惠条件。

9)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5.采购合同的条款内容必须齐备、明确、具体,表达必须严谨。

采购合同的签订

1.与公司签订采购合同的供应商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并以其自己的名义签订采购合同,如果

委托别人代签,供应部应审验其委托证明。

2.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其他任何形式的合同视为无效合同。

3.对于金额在40万元以下的采购合同,可以采用传真的方式进行签订,即公司将合同拟订

好后传送给供应商,供应商进行盖章签字后回传,公司盖章签字后发给供应商回执,视为合同成立。

4.签订后的合同由供应部保管。

采购合同的执行与控制

1.合同签订后即具有了法律约束力,供应部应及时向供应商发送订货单,使供应商及时准备

公司所需的物品。

2.供应部应配合使用部门做好采购物料的进厂验收工作,当所采购的物料不符合合同所约定

的质量要求时,供应部应积极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

3.供应部应建立合同履约的管理台账,对双方的履约进程逐次、详细地进行书面登记,并保

存好能够证明合同履约的原始凭证。

4.对于供应商需要按照样品或图纸加工的物料,如果存在加工过程周期长、变数多、监控过

程比较复杂的现象,要求供应商提供进度安排,供应部根据进度安排与供应商进行联络,进行积极的协商,确保物料能够及时运送到公司。如果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将延缓公司的生产,供应部应减少在供应商处的采购数量并与其他供应商联系,增加采购数量。

5.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供应部要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将供应商视为公司的战略发展伙

伴,便于在生产旺季加大物料采购时能够及时供应,在生产淡季时能够缩减或取消物料采购的数量。

6.供应部应本着经济型的原则做好物料的采购进度控制工作,既保证仓库中的采购物料库存

最低,同时还能保证采购物料满足生产的需求。

采购合同的修改与终止

1.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供应商的原因造成无法按量供应的采购物料,供应部经调查核实,

可与供应商签订新的采购物料的数量规定,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进行执行。

2.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原材料价格或市场行情出现上涨或下

跌,)供应部可与供应商进行协商,签订新的供货价格的条款,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执行。

3.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因不可抗力导致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供应部经过核实后,可与供

应商进行协商签订双方的延期交货规定,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执行。

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合同终止。

1)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继续执行,双方同意取消合同。

2)因市场环境或需求的变化一方提出取消合同,由双方协商解决赔偿事宜。

3)出现违背合同条款的状况。

4)逾期没有履行合同约定的。

5)发生符合合同条款中合约解除的事项。

合同纠纷的处理与合同管理

1.当公司与供应商所签订的合同出现纠纷时,采取如下处理方法。

1)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请第三方协调解决。

3)由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4)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附则

1.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2.本制度自XXX办公会议审议后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