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
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
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与豪放派的不同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婉约,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转和谐,语言圆润清有一种柔婉之美。
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欧阳修、秦观、周邦李清照( 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 著名的女词人)等。
豪放派豪放派,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王安石、苏轼、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 苏辙都曾用“豪放” 一词衡文评诗。
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 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是苏轼。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以后遂相沿用。
婉约派诗代表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处。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李清照( ),今山东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 ), 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 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能诗,留存不多,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区别意象意境表达方式
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区别意象意境表达方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中的意象与意境之美宋词,作为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千年。
婉约派与豪放派(精)
豪放派的发展及代表词人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
范仲淹写《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 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 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 段即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 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 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
豪放派的发展及代表词人
豪放派
特点 豪放派的发展及代表词人
豪放派特点
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因其词作的题材、
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 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 家称为“异军”、“别宗”、“别 派”。
豪放派特点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
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 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 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 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 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 婉曲为能事。
婉约派特点
可歌性 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 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 温庭筠 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 天才的作家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 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 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 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婉约词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豪放派特点
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苏派、辛派、 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 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 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 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松等 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由于豪放词 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某些 豪放词篇遂有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 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些亦是无庸讳 言的。
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
张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
发展。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
弃疾外,还有叶梦得、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
批杰出的词人。他们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的阵容,统治了整
个词坛。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
《蝶恋花》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021/10/10
9
谢谢观赏
2021/10/10
10
2021/10/10
7
特点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 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 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王世贞的《弇州山 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 “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 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 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2021/10/10
5
婉约派
2021/10/10
6
简介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 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 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 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 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 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 筠和李煜)。
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
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
辛弃疾李清照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
辛弃疾李清照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辛弃疾和李清照则是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词人。
辛弃疾擅长豪放派的词作,而李清照则以婉约派的作品闻名。
两位词人的风格鲜明,各有千秋,本文将分别从辛弃疾和李清照的作品入手,探讨他们在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首先,我们来研究辛弃疾的豪放派词作。
辛弃疾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词作充满了对忧国忧民、壮志豪情的表达。
辛弃疾的作品多以抒怀志士之情,慷慨悲愤之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的激情与豪情。
例如,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些奔放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使辛弃疾的词作充满力量和热情,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辛弃疾的作品中还体现了他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抗。
他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历史的怀疑和对时局的不满。
在《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中,辛弃疾通过描写元宵佳节流传的古代传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愤慨和无奈之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这种悲壮的思绪和深沉的哲学思考贯穿了辛弃疾的作品,使他的词作更加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张力。
与辛弃疾的豪放派不同,李清照代表了宋词中的婉约派。
李清照的词作以柔婉、婉约为主,她的作品往往表达了对动人爱情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李清照的词作从情感和艺术形式上都更加细腻和温婉。
例如,她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中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汉家宫阙千门如洞,不扫樽前蕙帐风。
”这些婉约的意象和柔美的笔触,使李清照的词作充满了温情与细腻,给人以安慰与思索。
李清照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她对时光流逝的痛感和对人生变换的思考。
她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对时光脆弱和人事易变的领悟。
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中,她写道:“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云万里无悔,只有光阴莫虚度。
”这种对光阴流逝和自己心灵沉淀的思考,使得李清照的词作具有深沉和哲学性的内涵。
豪放派与婉约派对比
•
二、从题材上看
• 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 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 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而豪放派词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 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 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 ‚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山 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 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题材更为广泛。
•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 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 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 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 去。’公为之绝倒。‛
Hale Waihona Puke 一、从总体风格上看• 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豪放词侧重直 抒胸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婉约词合 于音乐,演唱个人情爱的内容,婉转柔美,轻歌 曼舞;豪放词则须关西大汉来高歌政治风云,大 谈治国安邦之道等。 婉约派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 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 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抒胸臆。
•
•
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针 对苏轼提出的‚自是一家‛说,李清照提 出词‚别是一家‛。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 认为词本是不同于诗歌的一种艺术形式, 如果不注重特殊的格律、音韵和音乐要求, 就会失去其独立性,沦为‚句读不葺之 诗‛,从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苏轼的‚自是一家‛
“自是一家“出自苏轼在其给朋友的一封信 《与鲜于子骏书》:“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 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苏轼文集》卷五三)。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 “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苏轼继柳永之后,对 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 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 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 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其后,受其影响,李清 照提出了“别是一家”说。
唐代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对比
唐代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对比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其中,唐代的文学风格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流派:豪放派(后世亦称“直抒胸臆派”)和婉约派。
这两种风格迥然不同,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1. 豪放派在唐代豪放派中,杜甫、李白、贺知章等著名诗人都是该流派的代表作家。
豪放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由奔放:豪放派强调个性与情感的自由表达,以率真直接、豪情壮志来展现内心世界。
作品常常充满激情、慷慨激昂,表达出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豪迈抒发。
•艳丽夸张:豪放派作品通常运用辞藻华美、形象生动的手法来描绘景物和表达感情。
同时,也经常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来突出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
•雄浑大气:豪放派作品常常具有宏伟的气势和广阔的胸襟,能够揭示历史变迁中人们面对的苦难、挫折和奋斗。
2. 婉约派与豪放派相对应的是婉约派,在唐代以王之涣、王昌龄、李商隐等诗人为代表。
婉约派注重情感细腻和意境营造,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温婉内敛:婉约派作品多以柔美、温柔的语言表达作者细腻的内心感受,不像豪放派那样直接张扬。
婉约派作品通常使用含蓄委婉的笔调,通过细微之处来展现诗人对生活中微妙情感的把握。
•艺术虚无:婉约派作家常借助虚幻与超越现实的手法来创造意境,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并引发共鸣。
他们追求美学上的理想化,倡导不拘泥于现实而自由陶醉于艺术创造中的状态。
•意境曲折:婉约派作品常常通过花间、楼阁和自然景致等多种手法来营造细腻的意境,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他们喜欢使用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复杂情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虽然豪放派和婉约派在文学风格上有明显差异,但它们都是唐代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流派。
无论是个性豪放、激情澎湃的豪放派,还是柔美温婉、意境丰富的婉约派,都为唐代文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对比研究
唐诗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对比研究概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被称为“诗的盛世”,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作。
其中,豪放派与婉约派是两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流派。
本文将以唐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豪放派与婉约派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学表达,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豪放派特点: - 豪放派注重个性张扬、奔放自由、直接坦率的情感表达。
- 作品内容广泛,既有歌咏自然山水的田园诗,也有描写纷争战乱或社会现实的抒怀诗。
- 以气势恢宏、豪迈激昂为特征,强调直抒胸臆、雄浑刚健。
- 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和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
代表作家: - 杜甫:杜甫以其慷慨悲壮、雄心壮志而闻名,他的作品在描绘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例如他的《登高》以雄浑激越的语言描绘了峰巅景色,表达了壮志豪情。
- 白居易:白居易的诗作多关注世俗生活与个人情感,他以细腻婉约、诙谐幽默而著称。
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大自然中草木离别的描写,抒发出豪放派情感。
婉约派特点: - 婉约派追求温婉委婉、柔美含蓄的表达方式。
- 作品常以女性视角或女性主题为基调,强调内省、私密感受等主观体验。
- 注重音韵和修辞技巧,以优美流畅的语言展示情感。
- 多运用象征意义或寓意丰富的隐喻手法。
代表作家: - 元稹:元稹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婉约派诗人之一,他善于借物抒怀、通达于时。
比如《离思五首·其四》以豪放的形象描绘了离别之情,同时又抒发出婉约派的柔情和内敛。
- 李商隐:李商隐的诗作多以爱情和离别为主题,他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表达深入心灵的感受。
例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通过对离别时刻的凄凉描写,展现了婉约派独特的美感。
异同对比•内容与主题:豪放派着重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内容广泛;而婉约派则更加注重内省、私密感受和女性主题。
•表达方式:豪放派偏向于雄奇激昂、直抒胸怀;而婉约派则更偏向温柔委婉、含蓄细腻。
•修辞手法:豪放派常使用夸张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婉约派则更注重音韵和寓意丰富的修辞手法。
宋词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
宋词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一、发展演变婉约,是含蓄婉转之意。
在词史上婉转柔美的风调相沿习,由来已久。
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形成了以《花间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婉约派四大旗帜:“情长”(柳永)“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愁宗”(李煜豪放派: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第一阶段,预备阶段。
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
第二阶段,奠基阶段。
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
第三阶段,顶峰阶段。
苏轼之后,迅猛发展,集为大成,以辛弃疾为代表。
第四阶段,延续阶段。
许多词人继承辛弃疾的词风。
二、代表人物婉约:柳永(约987——1053)崇安(今属福建)人。
初名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低吟浅唱”中寻找寄托。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词作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
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的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居婉约派之首。
豪放派与婉约派
豪放派与婉约派引言文学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文学流派代表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点。
在中国文学史上,豪放派与婉约派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代表了不同主题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1. 豪放派豪放派是指一类以豪放、激昂和开阔的情感表达为主的文学流派。
该流派起源于唐代,由著名的诗人杜甫和李白等人所创立。
1.1 起源与发展豪放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社会风气宽松,文人雅士追求自由和放纵的生活方式。
杜甫和李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具有豪放、激情和奔放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豪放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是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他在诗歌和散文中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1.2 特点与代表作品豪放派文学以情感的张扬和自由奔放为特点,其特点包括:•激情丰富:豪放派文学作品充满了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示。
•奔放豪迈: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开阔、豪迈和追求自由的意境。
•按照自我意志为中心:作者倾注个人情感和心情,表达个性和思想。
豪放派的代表作品包括杜甫的《丽人行》和李白的《静夜思》等。
这些作品以情感激昂和形象生动为主,给人以豪放奔放的艺术享受。
2. 婉约派婉约派是指一类以婉约、柔和和含蓄的情感表达为主的文学流派。
该流派起源于宋代,由著名的文学家柳永所创立。
2.1 起源与发展婉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社会风气相对严肃,文人雅士追求温和、含蓄和优雅的生活方式。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婉约和柔和的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婉约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明清时期的文学家汤显祖和纳兰性德也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们在词作中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2.2 特点与代表作品婉约派文学以婉约、柔和和含蓄的情感表达为特点,其特点包括:•柔美婉约: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温婉、柔和和含蓄的意境。
•曲细纤巧:文学作品结构精巧,用词精细且含蓄。
•追求文艺的精神享受:注重修辞和韵律,给人以雅致和文雅的艺术享受。
(完整版)婉约词pk豪放词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 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浪淘沙 》)
婉约派四大旗帜
• “闺语”:李清照 • “别恨”:晏殊 • “情长”:柳永 • “愁宗”:李煜
• 岳飞 《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
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
思考和讨论:
1、你认为 “婉约派”和“豪放派” 差异的区 分点是词作还是词人,为什么?(请以 人物和作品为例说明)
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 派, 为什么?
注意:
1、豪放词人也写婉约的东西,婉约词人也会写 豪放的作品。
辛弃疾亦可婉,姜白石亦有豪。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其婉约处,恐怕秦少游、 柳永未必能过之。
• 下片写伤春之人。“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画面精美, 情意深婉。而从“手捻花枝”,接以“放花无语”,又“对斜晖”, 委婉含蓄,哀怨动人。
• 全词充分体现了少游词出于心性之本质的纤柔婉约的特点。读 懂了这些,下面的几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1【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 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 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
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
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
拾旧山河,朝天阙。
• 辛弃疾《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 梦
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
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完整版)豪放派与婉约派之间的区别
豪放派与婉约派之间的区别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宋词: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凤栖梧(柳永)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栏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婉约词和豪放词的区别
五、体现在语言上
婉约派因为铺叙凄婉哀伤之景,抒发缠绵悱恻之 情,他们旳语言富于色彩感、形象感,显得清新、漂 亮、精致、典雅,音调比较低沉、悠缓,节奏较为缓 慢,在音韵上流转如珠而有泉水叮咚之美。如“绿肥 红瘦”、“红衰翠减”、“人比黄花瘦”、“一丝柳、 一寸柔情”、“凄凄惨惨戚戚”等;
豪放派因为以诗为词,好发议论,他们旳语言富 于政论性、生机感,显得精确、跳荡、质朴、洒脱, 音调比较高亢、昂扬,节奏较为急促,在音韵上敲金 戛玉而有金石铿锵之美。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肝胆皆冰玉”、“仰天长啸,壮怀剧烈”、“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语言风格旳差别就明显地 显示出了两派词风旳差别。
四、从体现手法上看
两派具有共同点,这就是,托物寄意,即小喻大,比兴 象征是他们常用旳体现手法.
从描写景物来看
婉约派多用细腻、优美、柔和旳笔调,白描旳手法, 尽情地描摹;
豪放派则是驰骋巨锋,从大处落笔,粗线条勾勒。
• 婉约派词中旳景物一般都是春花秋月、梧桐细雨、 斜阳薄雾、烟柳红楼,显得清淡雅致、迷朦凄婉, 给人以空灵隽幽之感;
嚣之病,筋爪毕露,面目可憎。王国维说:“东坡之 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 之效捧心也”,我深然其论。要想处理这个问题,还 是我那句老话:读书、养气!
婉约词以巧、以柔胜。若不能守度,则柔如无骨, 风格卑下,如寒虫之号于西风。 写婉约词,尤要戒之旳是:千万莫堕入轻薄之恶道! 婉约词多写子女情长,最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点到 而止,莫要放纵。莫叫那些不好旳东西玷污了神圣旳 诗词。
豪放词与婉约词区别
感性认识:
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 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 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豪放派词人大多是有着一种英雄情结的人。他们 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有着比较远大的抱负。他 们也往往是一些情绪化的人,当理想和现实出现落差 ,就容易愤激。他们多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众疾苦 ,敢于抨击时政。如韩愈言:“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 他们大多是这样的一些敢怒敢恨的怒目金刚。
婉约派词人则多性格冲淡平和。他们大 多安于现状,对政治不很敏感。用一句人们 常说的话就是,这类词人往往“风云气少, 儿女情多”。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是他们 笔下经常性的题材。
三、从词的形式上看
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视音律为 法度,视 “珠圆玉润”、“无一字无来处”为法宝。 以周邦彦、贺铸为代表的“格律词派”更是登峰造极 。
而豪放派则不是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 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最突出的是苏轼,苏轼打 破了“词必协律”的陈套 。“横放杰出,自是 曲子中缚不住者”(见《复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
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
词风:豪放、粗犷。
典型意象: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杰、 高山大江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人民疾苦 、个人抱负等。
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 词风:婉约、柔美。 典型意象: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梧桐芭蕉、 杨柳细雨。 题材:单一,多写相思、离愁。
苏轼 三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审美比较
精 神 财 富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1 2 — 0 0 2 6 — 0 1
之 , 无不 及 。
宋代 是 词 的“ 黄 金 时代 ” 。这 一 时期 , 以柳 永 、 李 清 照 为旗 帜 的婉 约派 和 以 苏轼 、 辛 弃 疾为代 表 豪放 派代 表 两种 截 然 不 同词风 争雄 对峙 、 相 映 生辉 。 这里。 我们 从词 的 题材 、 形 式和 写人 绘景 、 抒 情 和表 现 手 法等 不 同风格 方 面 . 对 婉 约派 和 豪放 派冬 自词 风 作一 粗 浅 的 分 析 比 较 婉 约派 “ 樽 杯楼 庭 ” “ 花 间柳下 ” 题 材 的 狭 小 与豪 放 派 “ 塞 外 江天 ” “ 宇宙 山河 ” 题材 的 广阔 豪 放 派 与 婉 约 派 最 显 著 的 区 别 就 是 题 材 的 广 阔 和 狭 窄 词 本 来是 为合 乐演 唱 而作 的 . 起初 演唱 的 目的 多 为娱 宾遣 兴 . 演唱 的场合 无 非 宫廷 贵 家、 秦楼 楚馆 . 因此歌 词 的 内容 不 外伤 离送 别 、 男女 恋情 、 酣饮 醉歌 、 惜春 赏花 之 类“ 香软” 的词 风 婉 约 派从 开 山 鼻 祖 温庭 筠到 后 来三 百余 年 间“ 以婉 约 清丽 为宗 ” 的词 人 作品 . 词 风 香艳 裱 丽 . 堆砌 华 丽辞 藻 。 感 情 空洞 . 数量 浩繁 而题材 狭 窄 。 柳永《 雨 霖铃 》 写 一对 恋人 的 离别 . 不 同于 传 统 的 送 别词 中 红楼 深 院 、 春 花秋 月 的狭 小境 界 . 而表 现 出一 种烟 波 浩 荡、 楚 天 开
浅谈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
浅谈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词⼤略可分婉约与豪放。
然⽽这两⼤派别如何形成,各⾃有什么特点?讨论⼀下也很有必要。
我很孤陋,不知当代学界对此有没有专题的研究,我只根据我的理解“⾃定⽅圆”,讲错了请⼤家包涵并批评。
⼀、词的形成及豪放与婉约的分流 中国的诗,最初都是歌。
《尚书。
尧典》说:“诗⾔志,歌永⾔,声依永,律和声,⼋⾳克谐,⽆相夺伦,神⼈以和”,⾜以说明诗和歌的关系。
《诗经》都是⽤来演唱的,汉有乐府,唐有教坊。
总之,诗与歌,密不可分。
词从什么时候形成?有⼈说远在梁朝就有了,但不可确证。
应该是起源于唐正确。
唐教坊的乐师感到过于规整的五⾔七⾔的诗句难以尽情表达情感,于是,就在原诗的基础上予以增减字数,就形成了最初的长短句。
我见过⼀⾸据说是唐⼈改编的王维的《阳关三叠》: 渭城朝⾬,⼀霎浥轻尘。
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新。
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新。
休烦恼,劝君更进⼀杯酒。
⼈⽣会少,⾃古富贵功名有定分。
莫遣容仪瘦损。
休烦恼,劝君更尽⼀杯酒。
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故⼈。
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故⼈...... 如果此词确是唐教坊乐师改编,那么就可以推断,词就是这样产⽣的。
不必拘泥于词来源于民间的陈说。
1899年,敦煌⽯室发现了⼀⼤批唐代珍宝,其中就有著名的《敦煌曲⼦词》,其年代作者皆不可确考,⼿法也还有些稚嫩,⼤多是民间的作品。
可见,唐时,词这种⽂学形式在民间已经很流⾏了。
真正有年代可考并可信的,是唐代的张志和《渔歌⼦》,韦应物《调笑令》,⽩居易《忆江南》《长相思》,刘禹锡《忆江南》《潇湘神》等。
这些都是⾮常优美的真正的⼩词。
(传说为李⽩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不予采信。
) 词的成熟,是晚唐五代时的事。
五代⼈编了两本词集:⼀本是《尊前集》,我没见过原书,没有发⾔权,从略。
⼀本是《花间集》,这是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
其作者以蜀⼈为主(18个作者有14个与蜀有关),词有500余⾸,主要是供⼠⼤夫宴会间演唱的,故名《花间集》。
白居易与杜牧:唐代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诗歌风格比较
白居易与杜牧:唐代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诗歌风格比较介绍在唐代文学史上,白居易和杜牧都是备受赞誉的诗人,他们分别代表了唐代文学中的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本文将对白居易和杜牧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并探讨他们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
白居易:豪放派的代表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以其直率豪放、大胆开朗的个性而著称,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
白居易善于直抒胸臆,表达真实感情,他笔下描绘了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寄予自己对时事政治和人生的看法。
在诗歌创作上,白居易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用简练明快的语言直接打动读者。
他常常运用夸张、抒情、叙事等手法,结合形象的描绘和独特的修辞,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爱情、友情、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的真挚表达,打破常规的写作方式,给人以直接而深刻的印象。
杜牧:婉约派的代表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官员。
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白居易相比,杜牧更注重细腻、优美的语言表达和敏感细致的情感描写。
杜牧擅长以温婉而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他以秀丽雅致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将个人感情与外界环境相融合。
他善于运用典雅词藻、巧妙比喻和含义深远的意象,在有限空间内展现出无穷内涵。
杜牧笔下的景色如画,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静谧、柔美而略带忧伤的情调。
比较与影响白居易和杜牧代表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豪放派的白居易直接、直抒胸臆,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和社会观察见解著称。
婉约派的杜牧则追求细腻、优美的语言表达,他以自然景色为基调,着重于情感的内敛与细致。
这两种风格都具有独特影响力,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豪放派的直接表达方式启发了后来文学中情感真实、言辞大胆的写作风格;杜牧婉约派注重词藻和意境,对后世诗歌表现手法产生了积极影响。
无论是在唐代还是在后来各个时期,白居易和杜牧都被广泛传颂并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顾名思义,婉约派和豪放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
那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不同之处?这里,我觉得应该注意历代评论家、作家概括豪放派的开拓者和主要代表苏轼的词的创作特色时常用的一句话,即“以诗为词”(见《后山诗话》等)。
评价苏轼的褒贬双方都众口一词,可见此说是有道理的。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很赞同中国科学院编《中国文学史》的说法:“词的诗化,并不是取消词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体制和格律,而是意味着词的题材的扩大,作家个性更鲜明的呈现和语言的革新。
”我想基于此还加上音律的突破一条,从题材、形式(包括音律、语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试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不同词风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
至于两派词人各自身世经历、才学性情等对其词风形成的影响,限于篇幅,略去不谈。
一、题材:“樽前”“花间”与“塞外”“江天”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
纵观从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
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
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载熙《艺概》),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
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不朽名作。
到南宋辛弃疾,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此不赘言。
婉约派那么多词人,那么多词集,词作总数达数千首之巨,但即使是统统加起来,就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以及题材范围而言,恐怕还远不及苏轼一个人的三百多首词之广阔!二、形式:削足适履与革新突破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
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
视音律上的规则(如“五音”、“六律”)为法度,视语言上的清规戒律(如“珠圆玉润”、“无一字无来处”等)为法宝。
如前所述,本来他们的作品内容就陈旧贫乏,题材狭窄单调,便更是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以华丽的形式掩盖其空虚的内容。
甚至宁愿削足适履,也不肯越雷池一步。
就拿婉约派中成就最著的李清照来说吧,明明面对着国破家亡、穷愁潦倒的严酷现实,却抱定“词别是一家”的艺术偏见,生怕在词作中流露出一丝半点。
尽是“凄凄惨惨戚戚”,虽催人泪下,但缺乏一种激人奋起的力量。
这样就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而她同期的诗作(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却由于豪放雄健而为人所称道。
就是这样,内容限定了形式,形式又反过来框住了内容,婉约派词人们牢牢捆住了自己的手脚。
在这一点上,以周邦彦、贺铸为代表的“格律词派”更是登峰造极。
而豪放派则不是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
最突出的是苏轼。
为了反映广阔的生活面,苏轼打破了“词必协律”的陈套,使词从音乐的奴隶的地位解放出来。
但苏轼并不是完全不顾或不懂音律,而是由于他“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见《复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又“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见《历代诗余》引陆游语)。
苏轼充分发挥词这种独特语言文学样式的长处,利用长短句的错落形式,造成节奏的舒卷变化,用词造句也力求铿锵响亮;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诗人,精通音律,诗词俱佳,他曾“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见《历代诗余》引),足以证明苏轼的成功。
语言上,苏东坡也打破了婉约派的清规戒律,多方面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偶尔也运用口语,只要是能恰当的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任何词语他都敢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体现东坡个性的清新朴素、明快畅达的语言风格。
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蝶恋花》)等等,都明白如话,自然清新,生动准确。
可以说,正是因了苏轼的大胆革新,才使词脱离了音乐的羽翼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三、表现手法:“回环吞吐”与“冲口而出”谈到这一点,不妨引一段故事:秦少游自会稽入京------(东坡)又问别作何词,秦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坡云:“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秦问先生近著,坡云:“亦有一词,说楼上事。
”乃举“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晁无咎在座云:“三句说尽张建树封燕子楼一段事,奇哉!”(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引)这个故事很能说明苏轼与秦观,亦可推及豪放婉约两派在创作上的不同特色。
婉约派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写胸臆。
此可比较李清照《声声慢》与苏轼《念奴娇》便知。
如果说在词的题材内容的广阔上豪放派大大超出了婉约派,那么在艺术上,应该说两派各有长短。
具体说来,婉约派在形象的描绘刻画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能够达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这在丰富词的艺术表现方法上,不能不说是一大贡献。
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亦有成功之处,能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显得典雅工丽,然失之缠绵悱恻,无昂扬之气。
而豪放派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固然为婉约派所不及,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似稍逊于婉约派。
最后,引用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原本是对宋词流派的基本划分, 后来逐渐成了我们平常使用的一种文学术语, 它的意义已经越出了宋词的界域, 但追根寻源, 人们却可以发现, 这种划分并没有成为评价宋代词人的权威定论.‘豪放派’和‘婉约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宋词中到底有没有‘派’? 这仍是一个百冢争鸣、难归一统的问题.第一种意见完全否认宋词流派的存在.施蛰存曾指出: 婉约、豪放仅是作品风格, 而风格的形成取决於思想感情, ‘燕闲之作, 不能豪放, 民族革命激昂之作, 不能婉约.’宋人论词, 初无两派之分.所谓流派, ‘因有许多人向同一风格写作, 蔚为风气, 故得以为一个流派.东坡稼轩, 才情面目不同, 岂得谓之同派? ’我们无法开出一个豪放词的宗派图, 而吴文英徒众甚多, 隐然成派, 也不能说成是婉约派.何况婉约、豪放也不是对立面, 尚有既不豪放、又不婉约者在.清人郭频伽论词有12 品, 杨伯夔又加了12 品, 这24 种风格能够分别属於婉约和豪放两派吗? 这些都只能称作‘体’而不算‘派’.吴世昌则从北宋词的创作着眼, 指出北宋如‘塞下秋来风景异’、‘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这一类的豪放之作不满十首, 根本谈不上派.如果真有这一派, 试问有多少人组成? 以谁为派主? 写出了多少豪放词? 收印在什么集子里? 他们认为, 如果编写词史, 不宜再说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第二种意见与此针锋相对, 认为不但宋词有豪放、婉约两大派, 而且自《诗》、《骚》以下, 即已分派.如周楞伽指出: ‘汉魏风骨, 气可凌云, ……皆豪放派之祖.’‘江左齐梁, 职竟新丽, ……皆婉约派之宗.’所不同者, 仅当时无婉约、豪放之名, 而以‘华’、‘实’为区别之标准而已’.李白豪放, 杜甫婉约, 也是无可怀疑的.就宋代词人而论, ‘若东坡稼轩, 就其词作风格主导方面而论, 固皆词家豪放派也.’他们认为, 宋人即以婉豪分派, 俞文豹《吹剑续录》所载东坡词如关西大汉唱‘大江东去’, 柳永词如十七八女郎歌‘晓风残月’, 就是豪放和婉约两派的区分.明人张綎所谓‘少游多婉约, 子瞻多豪放’, 也是就此而言的.再则, 词写得婉约易, 写得豪放难, ‘故豪放之词更弥足珍贵, 即谓为词之正宗, 又何不可’.‘如果写《词史》必须大书特书词有豪放、婉约两派.豪放同以范希文为首唱, 而以东坡、稼轩为教主;婉约词则以晏元献为首唱, 而以屯田、清真、白石为教主.’第三种意见别立一说, 认为派有两种含义, 即指流派也指风格, 宋人虽分婉约、豪放,但都是指艺术风格而论.宋人倒是以‘雅’ (闲雅、雅正) 与‘郑’ (侧艳、俚俗) 来分派的.艳词不等於婉约词, 雅词更不是豪放词, 应当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强以豪放、婉约分派, 已非宋人原貌, 其目的也无非是为了抬高豪放派.这样做对词学研究很有害: 一来对许多大词人(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等) 评价很不够, 二来影响人们了解宋词真面目, 三来模糊了许多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并驱争流的事实, 四来不利於我们今天对作家作品作具体科学的分析.第四种意见实际上是对第二种意见的补充和发挥.他们认为, 流派的众多和风格的多样, 是宋词繁荣的重要标志.宋词粗分有婉约、豪放两大派, 但还可分得更细, ‘豪放派中, 苏之清旷, 辛之豪雄, 亦同中有异;婉约派中, 周、吴的质实, 姜、张的清空, 亦区别为二, 而周的疏密相间, 吴的缜密妍丽, 亦可细分.’他们认为, 豪放、婉约只是基本划分, 它们之间也在互相渗透, 互相影响, 而且还有游离於两派之外的作家.他们不同意第二种意见把豪放派作为词的正宗的提法, 认为应该充分肯定婉约派词人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第五种意见是折中型的.他们认为‘体’与‘派’在我国文学习惯上区别甚微, 称体者, 每可称派.一般看来, 体多指形式与体裁, 派多指风格和品流.从发展过程看, 往往先有体, 而后产生不同的派.他们认为, 宋词中的豪放、婉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豹鸿沟, 更不是互相对立和排斥的.同一词家之作品, 二者兼有者多矣, 没有必要也不可作硬性规定.事实上, 这些对流派存在与否的见解, 主要是针对‘五四’以来词学研究的一些偏激观点而发的.胡适、胡云翼等极力崇扬词中的豪放派, 他们把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称为宋词的主流, 而把以周、姜为代表的婉约派称为逆流.解放以后, 这种观点一直作为词学研究的流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