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组分调查报告
浅析风景园林理论在四川农大成都校区景观中的运用

校园景观的设计有着时代性、地域性、政策性的特 点,它是一个须努力经营、完善发展的动态景观,且规 划有一定的科学性,塑造能够促进交往、满足学生全面 发展需求的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已成为 一种普遍的共识和追求[1]。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 成都温江区,临近温江高速路口收费站,距成都中心城 区 16k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冬季最 低温几乎都高于 0℃,夏季最高温往往不高于 38℃,年 平均气温 15.8℃,年平均降雨量 973mm,平均日照时 间 1169h,平均相对湿度 83%。境内地势平坦,平均坡 度 3%,土质情况稳定。 1 成都校区风格定位 1.1 成都校区现代简约风格
校区南部有条不完全贯通全校区,但起有强烈控 制性作用的中轴线—— —银杏大道(见图 1),也相当于 是学校一条主要的景观轴线,轴线不仅具有交通动线、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NZ0069)。 作者简介:姜铖(1992-),男,四川宜宾人,硕士。
视觉动线、物质流及信息
流传播的实用功能,也是
机且具有内在条理性的语言。
3.2 校园功能分区为校园“骨架”
其实校园的功能分区是校园布局的重中之重,好
似“画虎难画骨”中对“骨”的体现,分区布置同时也是
在骨架上就明确了校园与校园之间的不同。大学就是
一个“社区”,它可能比外面的分区布置纯粹,但因为大
学在有限的场地中讲求功能、景观的复合性独特的象征精神
800m 跑道)组成,下半部分以贯穿中心的银杏大道作
为参照物,由北向南分别分布有图书馆及教学楼、教学
觼 訋 訒 訛
生态绿化
现代园艺
2019 年第 15 期
实验楼。因此,在功能分区
校园景观生态组分调查

校园景观生态组分调查校园景观生态组分调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1302 20137211 谭江华前言景观指数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广泛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景观生态学报》创刊之时。
由邬建国支持的“景观生态学和模型实验室”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针对景观指数与分析尺度、方向性和景观格局特征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2002年邬建国首次归纳出景观水平指数尺度效应的一般性规律,2004年,邬建国进一步总结了板块类型水平指数随尺度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此外,景观指数对不同景观格局特征也已经有大量研究。
Buyantuyev和邬建国对同一地区不同景观分类图如何影响景观指数也进行了研究。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在镶嵌体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过程。
Forman和Gordon在观察和比较各种不同景观的基础上,认为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底(matrix)是组成景观的3种基本结构单元。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结构;基底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提供了一种具体而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空间语言”,这一模式有利于我们考虑景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比较它们在时间上的变化。
研究景观的结构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
景观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应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
景观格局特征可以在3个层次上分析:○1单个斑块(individual patch)。
○2由若干单个斑块组成的斑块类型(patch type或class)。
○3包括若干斑块类型的整个景观镶嵌体(landscape mosaic)。
因此,景观格局指数亦可相应地分为斑块水平指数(patch-level index)、斑块类型水平指数(class-level index)以及景观水平指数(landscape-level index)。
温江校区环境调查

温江校区环境调查实验目的:掌握环境调查的内容及方法,具备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成都校区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现有用地面积366166平米(约合55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18347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2000平方米、科研实验楼34500平方米,综合楼15000平方米、学生、研究生宿舍154803平方米、食堂12700平方米、教师宿舍42000平方米,其它用房944平方米。
该校区目前主要为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研究生。
农大温江校区全部用于教学和科研,无实验田,农场及试验田位于崇州实验基地。
实验内容:一、温江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一)自然环境条件:温江区地理坐标北纬30°36′-30°52′,东经103°41′-103°55′;地处成都平原腹心,东邻青羊区、南毗双流区、西接崇州市、北连郫都区、都江堰市,面积277平方公里,东西宽18.5公里,南北长33公里,境状呈扫帚形。
农业用地23.3165万亩;建设用地16.5811万亩;未利用地1.5235万亩。
温江区地势平坦,各种自然条件在境内表现较为均一,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属全国日照低值区。
年均气温16.0℃,平均降雨量865.9毫米,年均日照时数991.1小时,年均风速1.2米/秒。
温江区河流均属岷江水系。
境内四条大河一一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区境地势一致,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积9.67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3.5%。
温江区水资源总量6.2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亿立方米;地下水1.70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42亿立方米,温江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40.94%。
温江区境内土壤母质单纯,均属第四系近代河流冲洪积物,多为变质灰色岩风化物,经岷江悬运搬迁沉积于平原区,具有明显的质地层次,矿质养分含量丰富,多发育为水稻土。
四川农业大学环评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李远伟目录第一章总则--------------------------------------------------------------------------------31、项目由来--------------------------------------------------------------------------------32、编制依据--------------------------------------------------------------------------------4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54、项目评价--------------------------------------------------------------------------------75、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8 第二章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概况-------------------------------------------------------------111、自然环境--------------------------------------------------------------------------------112、社会环境--------------------------------------------------------------------------------113、环境质量概况----------------------------------------------------------------------------11 第三章项目概况---------------------------------------------------------------------------121、工程项目名称及性质----------------------------------------------------------------------122、建设项目工程内容------------------------------------------------------------------------1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 第四章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19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192、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及评价------------------------------------------------------------------203、噪声环境质量调查及评价------------------------------------------------------------------22 第五章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2、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与评价------------------------------------------------------------------243、噪声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244、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26 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28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293、施工对植被的影响------------------------------------------------------------------------304、施工生活污染环境影响--------------------------------------------------------------------315、弃土、弃渣环境影响----------------------------------------------------------------------31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与污染控制对策---------------------------------------------------------321、环境保护规划----------------------------------------------------------------------------322、运营期污染控制对策----------------------------------------------------------------------383、施工期污染控制对策----------------------------------------------------------------------40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43 1、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43- 1 -2、主要建议-------------------------------------------------------------------------------43 附件1:地理位置图-------------------------------------------------------------------------44 附件2:外环境关系图-----------------------------------------------------------------------45 附件3:监测布点图-------------------------------------------------------------------------46 附件4:问卷(公众参与调查表)-------------------------------------------------------------47第一章总则1、项目由来四川农业大学是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雨水利用景观设计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雨水利用景观设计在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市面积的急剧增大导致地球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原有下垫面构成被大大破坏,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气候条件不断恶化[1],并带来了一系列水文效应[2]。
气候变化、城市化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使得水循环过程发生较大改变[3]。
其中“雨岛效应”导致城市极端降水事件概率增加,城市下垫面硬化带来的雨水径流激增效应,使得城市内涝频发。
近年来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4]。
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下,景观设计若能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统筹好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从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5],则会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所带来的“看海”现象和其他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校园作为城市的子系统,也备受洪涝灾害的困扰。
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笔者对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雨水利用技术发展和理论的研究、国内外校园雨水利用景观设计优秀案例的提炼和总结,分析适合本论文设计场地使用的雨水利用景观设计方式,并将理论和总结归纳的经验进行细致化、特优化、具体化的实践,分区域对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屋顶、停车场、景观广场、绿地、道路周边、建筑周边进行雨水利用景观设计,意在解决校园雨水排放问题,使校园灰色设施生态化、绿色化,并提高雨水资源利用价值,减少水资源浪费。
本研究中结合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城市规划、城市给排水、城市水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通过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和理论提炼出适合校园的雨水利用景观设计方式,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概况,采用实地调查、案例分析、软件绘图等方法,探索出适合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雨水利用景观设计。
景观规划实验景观格局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格局的分析报告------景观格局丰富度相关分析实验目的: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校园景观格局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整个校区的景观规划布局以及景观格局的分布,了解校园各个类型斑块的相关指数,尤其是绿地斑块的景观格局指数,来评价整个校园规划布局的合理性一、前言校园绿地环境建设作为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侧面,在更深层次上反映校园的精神与文化底蕴,为培养未来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绿地环境要符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因此,整个校园的各类型斑块形成的景观格局就决定了整个校园所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
只要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生态效益,就能够提高整个校园的氛围。
在一些研究显示,高校校园是集教学、科研、生活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
教学区是传播知识的主体区域,人口高度集中,要求环境的安静和宽敞。
其附属绿地应为遮阴度较弱、隔音效应较好的乔灌草层。
各教学区中需有一定的开阔空间,便于人口的流动,可选用草本层;在连接各教学楼的道路绿地中,需保证道路具高度的通达性,选取乔草层为佳;生活区是休息健身区,既要有相对安静的环境,也需设置开放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视觉欣赏的需求,其附属绿地应选取降噪效应好的空间层次,让开放性绿地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组合。
并且,整个高校以植物造景为主,走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实验目的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校园不同景观组分的调查及景观指数计算,掌握和了解景观数量特征的常规计算和分析方法。
三、实验调查方法及内容1.1.调查方法利用卷尺和皮尺人工测量校园空间斑块及廊道的周长、面积等指标。
记录板记录相关数据,照相机记录下物种。
1.2.调查内容1.测量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教学区、宿舍区、其他建筑区的绿地、花坛、绿池以及其他荒地的长度、宽度、周长等。
2.测量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宽度、周长等。
浅谈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生公寓区园林绿化设计方案

2 概 况
四川 农 业 大学 成 都校 区位 于 温江 , 成 都 中心 距
城区 1 m, 6k 其公寓景观用地规模 约 32 m 。属 .9h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四季分 明, 夏无酷 暑 , 冬无严
寒, 平均气 温 1. ℃ , 均 降雨 量 92mm, 均 日 59 平 7 平
文章编号 :0 3— 5 8 2 1 )3— 17—0 10 5 0 (0 2 0 0 0 5
A e i i a y Dic s i n o h sg o o a o Pr l n r s u so n t e De i n Pr p s lf r m
La s a i n t e S u e tDo m t r e fCh n d nd c p ng i h t d n r i o y Ar a o e g u Ca p s o ihu n Ag iu t r lUn v r iy m u fS c a rc lu a i e st
nvri ni g sol o u n te rq i meto ut nbe d vl meta d te e p ai i syi Wej n hud f so h eur n fss ial ee p n n h m hs e t n a c e a o s
s o l e t e h r o iu o x s n e o u n n e e v r n n .B s d o e g n r lp a n n f h ud b a h m n o s c e it c fh ma s a d t n i me t a e n t e e a l n i g o e h o h t e c p s te l n s a e o e s d n o mi r r a s o l e d s n d frc n t c n dv r i e h a u , d c p f t e td r ty a e h u d b e i e o sr t g a“ ie sf d m h a h t u o g o ui i
四川农业大学 景观规划实习报告

景观规划实习报告以黄龙溪古镇为主的资源环境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6.6目录1.黄龙溪古镇 (2)1.1古镇基本概况 (2)1.1.1古镇地理 (2)1.1.2古镇历史 (3)1.1.3古镇特色 (4)1.2古镇旅游资源环境 (4)1.2.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4)1.2.2人文旅游资源多元 (5)1.2.2.1 历史文化及习俗 (5)1.2.2.2 人文景观 (9)1.2.2.3 古迹和建筑风貌 (11)2.宽窄巷子 (11)2.1 基本概况 (11)2.2 历史沿革 (11)3.浣花溪公园 (11)3.1基本概况 (11)3.2 文化内涵 (12)4.实习总结 (12)5.参考文献及附录 (14)景观规划实习报告——以黄龙溪古镇为主的资源环境分析摘要:2016年6月21日,在景观规划课程老师的带领下,本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成都市宽窄巷子、浣花溪公园及黄龙溪古镇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野外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在黄龙溪古镇对历史及文化习俗、人文景观、住宿餐饮、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古迹和建筑风貌、交通状况客调查、建筑测量、商店铺面、土著居民的生产生活等12个指标进行调查,意在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对地区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理性的深入了解,同时也是把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融合。
本实习报告结合各小组的调查成果,着重对黄龙溪古镇的旅游资源环境进行分析,对宽窄巷子及浣花溪公园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字:黄龙溪古镇,宽窄巷子,浣花溪公园,资源环境本次景观规划课程实习选择在成都市宽窄巷子、浣花溪公园及黄龙溪古镇。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绿化分析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校园绿化分析报告班级:环艺一班姓名:钟娟学号:20125153进行校园绿化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校园绿化现状,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为师生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校园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对于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建设文明校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区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收费站侧,占地面积600余亩。
该地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气温15.9℃,平均降雨量972㎜,平均日照1168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4%且校区内地势平坦平均坡降3%。
二、校区调查校内有水杉、银杏、等珍稀植物100余种,共计1709株。
有草坪及地被植物4366.04㎡,绿化面积达27455.52036 ㎡,景观总面积521774.1417㎡。
三、校区绿化分析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校区景观中的绿化划分为七大类:教学区绿化,生活区绿化,娱乐区绿化,绿地区绿化,水域区绿化,道路绿化,其他区绿化设计。
其中道路景观绿化面积最大,绿地景观绿化次之,水域设施景观绿化面积最小,其他景观的绿化指数相比之下差距不大。
①教学区绿化教学区绿化包括了教学楼、图使馆及实验楼等周边的绿化区域,学校是以建筑为主体的空间环境,在建筑物附近绿化要考虑室内通风采光的需要,所以在离建筑物5米以外的地方才种植大乔木,靠近墙基的地方种植了些低矮的树种。
例如,低矮的蕨植物、颜色好看的鸡爪槭、紫荆花、玉兰花、含笑之类的二级灌木,其高度没有超过首层窗户。
且为满足学生课间休息,在楼附近留出小型活动场地,进行地面铺装。
实验楼的绿化同第四教学楼的植物一样常绿植物且植株不高,不同的是实验楼还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所以在选择树种时,综合考虑通风、防火、防爆及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进行植物配置。
②生活区绿化生活区包含了公寓、食堂这一区域,食堂周围没有太多有特色,植被面积较少,周围植物配置不是很合理,建议在食堂周围多做一些绿化的设计,如果能有一些景观小品之类的可以更好了即增加美观又可以增强食欲。
成都景观调研报告

成都景观调研报告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光临。
本次景观调研报告将对成都市的主要景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成都市的自然景观以其独特的川西风光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成都市西北部,是一片集峡谷、瀑布、湖泊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以其美丽的彩池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而闻名于世。
在调研中,发现九寨沟的旅游设施较为完善,但存在一定的游客拥挤问题。
建议增加游客分流措施,以减少拥挤感,提升游客体验。
其次,成都市还有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如宽窄巷子和武侯祠。
宽窄巷子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清代街巷,保留了传统的四合院和老成都的建筑风格,非常吸引人。
调研中发现,宽窄巷子的旅游服务较好,但在节假日期间也存在拥挤的问题。
建议增加人员引导和游客交通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畅游。
在调研中还发现,成都市的现代景观也发展迅速,如IFS国际金融中心和成都东站。
IFS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集购物、娱乐和办公为一体的综合体,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和商务人士。
调研中发现,IFS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较好,但需要更多的便捷交通连接。
建议增加地铁线路和公共交通站点,以满足游客和商务人士的出行需求。
最后,成都市还有一些特色景点,如熊猫基地和锦里古街。
熊猫基地是全球最大的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调研中发现,熊猫基地的旅游服务较好,但游客数量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建议增加熊猫基地的警务力量,加强游客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
综上所述,成都市的景观资源丰富多样,但在旅游服务和游客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升成都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游客体验,建议加强景区的设施建设,增加人员引导和游客交通管理,并加强安全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推动成都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组分调查分析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组分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组分调查报告班级:环规(规划)10-1 姓名:学号:前言景观是一个涵盖了风景园林、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的概念。
从传统景规划设计的发展看来,它的实践领域主要设计风景保护区、城市公园、住宅社区、乡间村庄等等。
众所周知,景观规划设计是整个人文生态系统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是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
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关系就是廊道、基质和斑块之间的关系。
对景观生态格局的调查分析是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景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及建设的基础。
景观调查呈现出三点新的发展趋势:(1)科学化。
即由手工地图和“千层饼”模式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转变;(2)广泛化。
即整个地区跨地区全国国际范围内进行;(3)现代化。
手段上由手工的观察和访问,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到现代化的照相机、录音机、绘图仪、电话、计算器、电脑、DV等。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根据了校园内的具体情况,分专业班级对成都校区的景观组分进行调查,最后汇总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我校成都校区不同景观组分的调查及景观指数计算,了解景观,认识景观现象的本质和设计规律。
根本上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景观的有关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推动环境景观的发展。
二、校区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收费站侧,占地面积600余亩。
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600余人。
浅谈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建筑风格

浅谈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建筑风格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川农”,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之一。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占地面积600余亩。
沐古风、创新业,古蜀新梦信可寻。
从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在川西诞生的那天起,学校就被赋予“兴中华之农事”之重任。
一百多年后,历史的再次选择,让学校重新回到这片“江水至此始暖”的沃土续写新的篇章。
作为学校“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来浅析川农的建筑风格吧。
学校南北走向为空间主轴,垂直于主轴的各条主干道平行分布,贯穿了行政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宿舍区等不同性格的建筑。
“川农因地震而美丽”,所以在学校的建筑风格上除了教书育人外还要更多的表现人文关怀。
学校正门呈半圆形、,一教行政楼、二教行政楼以及三教行政楼呈弧形敞开在半正门两侧,犹如一个开放的怀抱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们。
弧线设计使坚硬的建筑和谐并立,丰富多样的植物绿化更显生机勃勃。
一教行政楼外部呈z字形,以浅黄、白、灰为主色,简洁而不失优雅;内部办公室会议室采光良好,格局新颖。
进入楼内便是一个通高三层的大厅,方便进出,视野开阔,同样呼应了川农兼收并蓄的风格。
整体来看,一教既有现代建筑的简约,又凸显教育建筑的庄重。
二教实验楼分别由八层的主体、四层中间楼层和背向正门的三层报告厅构成,整体呈T形环抱正门。
二教整栋楼建筑面积很大,巧妙利用了梯形递减的形式,弧形的楼面和近圆形的报告厅,避免了给人过于庞大的感觉。
主色调采用灰、蓝配以橘色,与一教行政楼遥相呼应。
在建筑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出现了房屋湿度过大等问题,作为实验楼仍有不足。
面向正门的三教实验楼也采用了六层主楼与四层副楼的搭配,同样呈弧形,与一教、二教共同筑成川农宽广的怀抱。
景观专业成都调研报告 关于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调研报告 精品

景观专业成都调研报告关于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调研报告第三届农博会,历时共5天.主题国为泰国,作为中泰建交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
主题市为雅安市,以进一步支持灾后农业产业重建.此次农博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带动了成都甚至四川经济、农业和会展产的的发展.
促进了各地、各国的农业技术与文化的交流.
一总体情况:
1、背景农业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根本,人民在这片土地创造的财富与智慧与我们中国人民的瑰宝,即便现在的中国早已进行经济转型,但是广大的农村任然以农业为经济支柱,有着广阔的市场.
且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农业也在不断地创新、革新着.四川成都处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正是耕种业的集中地区,适宜开办农业展会,但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心,是信息与技术的交流汇集之处,更适宜举办这次的新型、特色的农业展会.
2、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单位:农办、农业部、全国工商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承办单位:省委农工委、四川博览局、成都市人民政府、省投促局、农业厅、商务厅、省委台办、省工商联、省供销社.协办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住建厅、林业厅、文化厅、省外事侨务办、省质监局、省食药局、省旅游局、省侨联、省粮食局、省中医药局、省政府金融办、四川保监会、成都市农委、成都市投促委、成都市博览局充分利用了政府号召力与资源,提高了展会知名度
为这次展会的成功开办奠定了基础.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四川省委农工委、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
3、参展者及原因嘉宾层次和客商数量决定农博会的规格和规模,农博会拟邀请参会嘉宾和参展客商2万人以上,从我市
第三届农博会筹委会了解到,我市参会企业有62家,涵盖了我市主要生态农业产业.
本次展会共有展位360多个,除成都以外,其余20个市(州)全部是特装展位.面积600~1550平方米.。
川农校园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

第六组 校园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Campus plant landscap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汇报人:曾斯怡指导老师:江明艳目录catalogue 1主要植物观赏特征Main plant ornamental features 3场地平面植物分析Site planar plant analysis 2植物应用形式分析Plant application form analysis1主要植物观赏特征Main plant ornamental features金桂木犀科木犀属金桂金桂常绿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
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
金桂适应性强,比较耐阴,花梗较短,并且鲜花的含水量高,多作为观赏乔木。
金桂主要种植于校区入口中心轴线上,以列植的方式共种植20棵,形成了鲜明的轴线景观,营造出了川农校区“桂花飘香”的书香氛围。
黄葛树桑科榕属黄葛树黄葛树高大落叶乔木,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
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
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
黄葛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根深杆壮,枝繁叶茂,生长快,寿命长,忍高温,耐潮湿,抗污染。
黄葛树主要位于两翼绿植组团核心,与其他的乔木配合丛植构成了层次丰富的植物组团。
水杉杉科水杉属裸子植物,稀有种,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
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雌雄同株。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树姿优美,为庭园观赏树。
水杉种植于校区的南北轴线上,以列植的方式种植。
由于川农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杉作为热带物种,由于天气和光照的原因,长势较为不好。
紫叶李蒲葵广玉兰蔷薇科李属棕榈科蒲葵属木兰科木兰属落叶小乔木,叶常年紫红色,著名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
多年生常绿乔木,基部常膨大,叶阔肾状扇形,果实椭圆形橄榄状。
是一种庭园观赏植物和良好的绿化树种,也是一种经济林树种。
常绿乔木,供观赏树种,花含芳香油。
景观格局分析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景观格局分析报告一、前言:景观是由不同类型、形状、大小的斑块在空间上镶嵌形成的,它们以基质为背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廊道连接。
景观格局是某个时空尺度上斑块的空间分布,是由各种物理、生物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的分析方法是用来研究景观组成结构和空间配置关系的方法,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
目前,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在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公园、城市绿地等我们调查内容位于老校区三号区域,包括宿舍楼1-5舍和第三行政楼等主要建筑及其周围环境景观。
区域中有较多绿化斑块,但总体绿化性状况适中。
斑块划分的大类有:学生宿舍,办公楼,绿化设施,绿化小品。
该地块包括的斑块主要有:学生宿舍,办公楼,绿化设施,绿化小品,公共设施五种,其中绿化设施细分为:乔草绿地、乔草灌绿地、灌木绿地、灌草绿地以及独立树,未发现水体以及未利用地。
二、实验目的:通过景观格局的分析,掌握运用常用景观指数的计算方法,分析所测区域的景观状况,并且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改进景观格局的建议三、实验方法、器具--方法:调查法、查询资料(图书馆)--器具:卷尺和皮尺、记录本、相机4.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1、类型的划分:斑块类型老校区(3号)区域景观斑块类型1、景观面积比:反映景观组分所占比例及土地利用的平衡性。
公式: k=A斑块面积比 k A 为景观组分k 的面积, A 景观总面积说明:上表表示每个斑块在整个地块中所占的比例,以百分数来记。
由表可知宿舍所占的景观面积较大,是主要的景观斑块。
绿地和小品的比例都较小,所以各景观组分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土地利用的平衡性一般。
2、多样性指数: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做占比例的变化。
由实验一可知(计算过程见实验一报告):0.97445H =3、优势度指数:反映一种或几种景观要素支配景观格局的程度。
由实验一可知(计算过程见实验一报告)max 1ln()ln(7)0.974450.97146nk k i D H p p D ==+=-=å4、景观均匀度指数:是指反映景观中各斑块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大学景观生态评价报告

大学景观生态评价报告一、引言在人类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大学景观既是学校的面孔,也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
因此,对大学景观的生态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大学的景观生态进行评价,以便为改善大学景观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方法和数据本次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收集了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和施工的相关文件资料,包括景观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以了解大学景观设计的初衷、目标和预期效果。
其次,实地调查了大学校园内的植物分布、景观绿化面积、生物多样性等数据,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景观生态评价结果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数据,对大学景观的生态评价结果如下:1. 植物分布和绿化面积:大学校园内植物分布较为均匀,绿地覆盖率较高,但存在着一些乱种乱植的情况。
建议对乱种乱植的地区进行整治和改进,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率。
2. 生物多样性:大学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包括各类鸟类、昆虫和植物。
然而,部分鸟类活动空间受到限制,需要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供应。
3. 水体管理:大学校园内存在一些水体,但管理不够完善,存在着污水排放和水质污染的问题。
建议对水体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水质环境,创造更加宜人的生态环境。
四、改进和建议综合分析了以上评价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和建议:1. 加强景观规划和设计:在未来的大学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适应性、生态需求和景观的生物多样性,注重植物的种植和配置。
2. 增加栖息地和食物供应:为了提供更好的鸟类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可以增加适宜的植被覆盖、建造人工巢箱等方式来吸引和保护鸟类。
3. 加强水体管理:通过加强对水体的管理和维护,减少污水排放和水质污染,以提升水体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
4. 整治乱种乱植地区:对于存在乱种乱植情况的地区,可以进行整治和规范,确保植物的合理分布和生长。
五、结论大学景观生态评价是对大学景观设计和管理的一次全面、客观的评判。
浅谈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生公寓区园林绿化设计方案

浅谈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生公寓区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王岱立;黄建【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2(033)003【摘要】The landscaping design of the student dormitory new campus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 niversity in Wenjiang should focus on the requi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mphasis should b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the campus, the landscape of the student dormitory area should be designed for constructing a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creating a comfortable, pleasant and diversiform living environment.%四川农业大学在温江新校区学生公寓园林绿化设计应着眼于学校可持续发展要求,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以校园总体规划为基础,进行学生公寓景观规划设计,以营造"多样化的交往空间",创造舒适、宜人、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
【总页数】5页(P107-111)【作者】王岱立;黄建【作者单位】达县林业局,四川达县635000;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本科08级,四川成都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相关文献】1.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意义及对策--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图书馆为例[J], 岑慧连;彭丽2.高校校园防灾避难功能探析——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例 [J], 陈心怡3.四川农业大学网球现状调查与研究——以雅安校区和成都校区为例 [J], 刘俊材4.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楼道空间媒介开发与应用——以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艺术楼为例 [J], 丁立;李上官;舒颖5.高校商业街经济管理现状分析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商业街为例 [J], 乔博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景观组分调查报告
班级:环规(规划)10-1 姓名:学号:
前言
景观是一个涵盖了风景园林、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的概念。
从传统景规划设计的发展看来,它的实践领域主要设计风景保护区、城市公园、住宅社区、乡间村庄等等。
众所周知,景观规划设计是整个人文生态系统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是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
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关系就是廊道、基质和斑块之间的关系。
对景观生态格局的调查分析是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景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及建设的基础。
景观调查呈现出三点新的发展趋势:(1)科学化。
即由手工地图和“千层饼”模式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转变;(2)广泛化。
即整个地区跨地区全国
国际范围内进行;(3)现代化。
手段上由手工的观察和访问,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到现代化的照相机、录音机、绘图仪、电话、计算器、电脑、DV等。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根据了校园内的具体情况,分专业班级对成都校区的景观组分进行调查,最后汇总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我校成都校区不同景观组分的调查及景观指数计算,了解景观,认识景观现象的本质和设计规律。
根本上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景观的有关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推动环境景观的发展。
二、校区概况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收费站侧,占地面积600
余亩。
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600余人。
目前,成都校区有4个学院、8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
校内有水杉、银杏、等珍稀
植物100余种,共计1709株。
有草坪及地被植物4366.04m 2,绿化面积达27455.52036 m 2,景观总面积521774.1417m 2。
三、调查数据
校园景观中的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划分为七大类:1、教学设施斑块,2、生活设施斑块,3、 娱乐设施斑块, 4 、绿地斑块,5 、水域斑块,6 、道路斑块 ,7、其他斑块。
实验过程中主要记录了斑块、廊道和物种的有关数据,灌木的造型(斑块、廊道)各种绿化的花卉种类数目。
四、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一)形状指数
利用斑块的周长与等面积达周长之比值表示斑块的形状指数,其公式为:
i i
A P D π2i = 其中,Di 表示斑块现状指数,Pi 表示斑块周长长度,Ai 表示斑块面积
A P
S π2=(以圆为参照的几何现状) A P S 25.0=(以正方形为参照的几何形状)
表1 景观形状指数
景观类型 周长(m ) 面积(m 2) 形状指数
生活设施景观 3113.99 32638.499 4.8636 教学设施景观 6764.5 192780.2032 4.3472 娱乐设施景观 4159.93 139475.3959 3.143 水域设施景观 1442.88 61079.5084 1.6474
绿地设施景观 9723.5482 27285.77236 16.6097
道路景观 15633.11 41245.697 21.7201
其他景观 1430.5959 27269.0659
2.4445
按斑块类型,将学校分为了七种景观类型,形状指数是指景观内斑块形状特点的指数,表1表明:道路景观的形状指数最大,绿地景观次之,水域设施景观的形状指数最小,生活、教学、娱乐、其他景观的形状指数相比之下差距不大。
(二)景观丰富度指数(R) :指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总数。
在比较不同景观时,常用相对丰富度(Rr)和丰富度密度( Rd)
max r m m R = A m R =d
其中 m 是景观中斑块类型数目,m max 景观中斑块类型数的最大值,A 是景观面积
表2 景观丰富度指数
景观类型 m m max A (m 2) R r R d
生活设施景观 10 11 32638.499 0.91 0.0003 教学设施景观 8 8 192780.2032 1 0.00004 娱乐设施景观 14 22 139475.3959 0.64 0.0001 水域设施景观 2 2 61079.5084 1 0. 00003 绿地设施景观 11 56 27285.77236 0.20 0.0004 道路景观 5 49 41245.697 0.102 0.0001 其他景观 7 4 27269.0659 1.75 0.0003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七类景观中,其他景观的丰富度为1.75说明该类景观中景观类型最多。
教学、水域设施景观的丰富度均为1,类型数次于其他景观。
道路景观的丰富度为0.102,最小,说明该景观中的景观类型是最少的。
(三)景观多样性指数(H)
∑=-=n 1)
ln(k k k P P H ∑=-=n 121'k k P H
1 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H
2 Simpson 多样性指数:H ′
P k 是斑块类型k 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
n 是景观中斑块类型的总数
表3景观多样性指数
景观类型 类型数 景观总数 多样性指数H H ′
生活设施景观 10 32 1.94 0.80 教学设施景观 8 28 1.90 0.83 娱乐设施景观 14 45 1.89 0.80 水域设施景观 2 4 0.55 0.37 绿地设施景观 11 196 2.43 0.76
道路景观 5 113 1.12 0.62 其他景观 7 26 1.92 0.80
表3表明:绿地设施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水域景观的多样性最小,且教学、生活、娱乐景观、其他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道路景观的多样性指数较小。
因此,该校校园景观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都基本一致。
因水域景观的斑块数最小,所以该景观类型的多样性最小。
(四)景观优势度指数(D):是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与实际计算值之差
∑=+=m k k k P P H D 1max )
ln(
表4 景观优势度指数
景观类型 多样性指数最大值 多样性指数实际值 优势度指数
生活设施景观 2.43 1.94 4.37
教学设施景观 2.43 1.89 4.32
娱乐设施景观 2.43 1.89 4.32
水域设施景观 2.43 0.55 2.98
绿地设施景观 2.43 2.43 4.86
道路景观 2.43 1.12 3.55
其他景观 2.43 1.92 4.35
表4表明:水域设施景观的优势度指数最小,最大的是绿地设施景观。
说明在该校校园景观中,绿地设施景观支配整个景观的程度最大。
(五)景观均匀度指数(E):是指反映景观中各斑块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ln()
ln(1max n P P H H E n k k k ∑=--=
E 趋于1时,景观斑块分布的均匀程度亦趋于最大
表5 景观均匀度指数
景观类型 多样性指数H Hmax 景观均匀度指数
生活设施景观 1.94 2.43 0.80
教学设施景观 1.89 2.43 0.78
娱乐设施景观 1.89 2.43 0.78
水域设施景观 0.55 2.43 0.23
绿地设施景观 2.43 2.43 1
道路景观 1.12 2.43 0.46
其他景观 1.92 2.43 0.79
从表5看出:绿地景观的均匀度指数最大,其次是生活设施景观,水域设施景观的均匀度指数最小,说明绿地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最均匀,其他景观均次之,水域设施景观组成成分最不均匀。
(六)景观形状指数
A E
LSI 25.0 E 为景观中所有斑块边界的总长度,A 为景观总面积。
当景观中斑块形状不规则或偏离正方形时,LSI 增大。
E=42268.5541m A=521774.1417m 2
LSI=14.63
五、结论
大学校园不仅只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它犹如一座小型城市,出入人员较为复杂,根据此次调研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校内内绿化草坪问题,一是增加休息设施,来解决草地因过度踩踏和坐压而被破坏的问题,并同时提高草坪利用率,吸引更多的师生。
二是采用一些花墙竹墙、群体树木等,营造出一些半围合空间,增加空间层次。
2.、关于空间层次单一问题,设计应重视环境的融合问题,在原有建筑轴线格局的基础上,加强视觉轴线的塑造,创造借景,创造出自由流通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统一的空间。
同时要注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树木植物分隔出来的隔而不断的软质空间。
3、小空间部分,可以多设置一些小型环境雕塑,利用铺地,树木,雕塑等使那些建筑之间的半围合空间丰富起来。
4、在校内提倡珍惜有限的植物,公寓前花台严禁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