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五版第三章课后练习题题目以及复习资料
成本会计学 第三章习题答案(2012)
![成本会计学 第三章习题答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046f0401e87101f69e319534.png)
第三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材料的消耗量材料的单位价格2、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或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3、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或基本生产成本4、管理费用5、制造费用6、重量比例分配法产品产量(产值)比例分配法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7、重要性原则直接性原则一致性原则8、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法二、单项选择题BABBB三、多选题BCD 2、AC3、AD4、ABCE5、BCE四、判断题1、5、7对,其它错七、计算题(一)练习定额耗用量比例法直接材料费用分配表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6800——乙产品175200贷:原材料——钢材292000(二)练习系数分配法借:基本生产成本——23厘米男鞋73125——24厘米男鞋111150——25厘米男鞋195000——26厘米男鞋175500贷:原材料554775(三)练习定额费用比例法燃料费用分配率=8245/(6000+2500)=0.97甲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用=6000×0.97=58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用=2500×0.97=2425(元)(四)练习生产工时比例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3940——乙产品45486——丙产品74214制造费用9000+9000×14%=10260管理费用10000+10000×14%=114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45000——职工福利20300(五)练习动力费用的分配动力费用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费用=9000×2.3=20700(元)动力费用分配率=20700/(5500+2500)=2.5875甲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费=5500×2.5875=14231.2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费=20700-14231.25=6468.75(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4231.25——乙产品6468.75制造费用9200辅助生产成本6900管理费用5060贷:银行存款41860。
成本会计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7615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a.png)
《成本会计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1.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A. 产品品种B. 产品批别C. 生产步骤D. 产品类别2. 品种法适用于()。
A.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B. 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C. 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D. 以上都是3. 在品种法下,成本计算期与()通常是一致的。
A. 生产周期B. 会计报告期C. 产品完工日期D. 产品生产日期4. 品种法下,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而且数量较多,应当采用的方法是()。
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B.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C. 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算D. 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5. 品种法下,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适用于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产品,采用的方法是()。
A.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B. 约当产量比例法C.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D.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6. 下列企业中,适合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
A. 造船企业B. 纺织企业C. 发电企业D. 精密仪器制造企业7. 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
A. 重要方法B. 最基本方法C. 主要方法D. 最一般方法8. 品种法的特点是()。
A. 不分批计算产品成本B. 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C. 既不分批又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D. 既分批又分步计算产品成本9. 在品种法下,若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发生的生产费用()。
A. 全部都是直接费用B. 全部都是间接费用C. 部分是直接费用,部分是间接费用D. 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10. 品种法下,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是在()。
A. 月末B. 季末C. 年末D. 不定期11. 品种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是按照()设置的。
A. 产品品种B. 产品批别C. 生产步骤D. 产品类别12. 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可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中,不存在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三章)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93e572a417866fb84a8ec3.png)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三章)习题一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988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60元。
甲产品本月投产15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本月投产14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5公斤。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50*10=15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40*15=2100(公斤)定额消耗量合计=1500+2100=3600(公斤)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88*60)/3600=49.8(元/公斤)3.分配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1500*49.8=74700(元)乙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2100*49.8=10458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4700——乙产品 104580贷:原材料——A材料 179280习题二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发生生产工人计时工资82000元。
A产品本月投产2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5小时;B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6小时。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计算A、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A产品的定额总工时=2000*5=10000(小时)B产品的定额总工时=1000*6=6000(小时)定额总工时合计=10000+6000=16000(小时)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82000/16000=5.125(元/小时)3.分配原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00*5.125=51250(元)B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6000*5.125=3075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1250——B产品 30750贷:应付职工薪酬 82000习题三一、资料1.某厂设有机修、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厂部管理部门,7月份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的发生情况为:机修车间35000元,运输车间4650。
成本会计第三章学生练习题
![成本会计第三章学生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591e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f.png)
本钱会计第三章学生练习题题目1某公司在2024年1月购置了一台机器,花费100,000元。
该机器的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可以生产10,000个产品。
在2024年期间,该机器生产了2,000个产品。
请答复以下问题:1.该机器的折旧费用是多少?2.每个产品的折旧费用是多少?解答:1.该机器的折旧费用可以通过折旧公式计算:折旧费用 = (购置本钱 - 预计残值) / 预计使用寿命其中,购置本钱为100,000元,预计残值为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
折旧费用 = (100,000 - 0) / 5 = 20,000元该机器的折旧费用为20,000元。
2.每个产品的折旧费用可以通过将折旧费用除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得到:每个产品的折旧费用 = 折旧费用 / 生产的产品数量每个产品的折旧费用 = 20,000 / 2,000 = 10元题目2某公司在2024年1月购置了一批原材料,花费10,000元。
该批原材料预计可以用于生产1,000个产品。
在2024年期间,该批原材料被用于生产了500个产品。
请答复以下问题:1.该批原材料的直接材料本钱是多少?2.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本钱是多少?解答:1.该批原材料的直接材料本钱可以通过直接材料本钱公式计算:直接材料本钱 = 花费金额 / 预计可用于生产的产品数量其中,花费金额为10,000元,预计可用于生产的产品数量为1,000个。
直接材料本钱 = 10,000 / 1,000 = 10元/个该批原材料的直接材料本钱为10元。
2.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本钱可以通过将直接材料本钱除以生产的产品数量得到: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本钱 = 直接材料本钱 / 生产的产品数量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本钱 = 10 / 500 = 0.02元题目3某公司在2024年1月购置了一台设备,花费50,000元。
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预计可以生产20,000个产品。
在2024年期间,该设备生产了2,500个产品。
成本会计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304ec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6.png)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B;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ABCD三、判断题1、×;2、×;3、√;4、×;5、×。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C;5、D;6、B。
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3、ACD;4、ABCD;5、AC;6、ABC.三、判断题1、×;2、×;3、√;4、√;5、×;6、√。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B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4.ABCD5.CD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10. √四、计算题各种产品系数计算表产品本月实际产量材料消耗定额材料系数材料总系数工时消耗定额工时系数工时总系数A20015 1.53009.6 1.20240 B24012 1.22888.8 1.10264 C4801014808 1.00480 D36090.93247.60.95342 E30080.82407.20.90270合计16321596甲类产品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20000300001880068800本月生产费用146880383040255360785280合计166880413040274160854080完工产品总成本146880383040255360785280月末在产品成本20000300001880068800甲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直接材料加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A200375240337505760038400129750B 240360264324006336042240138000C 4806004805400011520076800246000D 360405342364508208054720173250E 300300270270006480043200135000合计16321596146880383040255360785280实际产量总系数总成本产品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C2. D3. A4.A5.B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 AC4. ABCD 三、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 [核算题1]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甲产品 年 月 产量:200件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5000 2632 3684000 12000 分配材料费用 2960029600 分配工资费用 90009000 分配福利费及动力费 36003600 分配制造费用7516.5 7516.5 月计29600 9000 3600 7516.5 49716.5 累计34600 11632396811516.561716.5减: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34600 11632 3968 11516.5 61716.5 单位成本173 58.1619.8457.5825 308.5825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乙产品 年 月 产量:160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4000 4386 614 6000 25000分配材料费用34400 34400分配工资费用15000 15000分配福利费及动力费5300 5300分配制造费用12527.512527.5 月计34400 15000 5300 12527.5 67227.5累计48400 19386 5914 18527.5 92227.5减:月末在产品成本9680 2154 657.11 2058.61 14549.72完工产品成本38720 17232 5256.89 16486.89 77677.78 单位成本242 107.7 32.86 103.04 485.49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产品名称产量(件)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合计单位成本甲产品200 34600 11632 3968 11516.561716.5308.5825 乙产品160 38720 17232 5256.89 16486.89 77677.78 485.49 合计—73320 28864 9224.89 28003.39 139394.28 794.0752第七章一、单选1、B2、B3、A4、A5、C二、多选1、ABC2、BC3、ABCD4、AD5、ABD三、判断1、N2、Y3、Y4、Y5、N6、Y7、Y8、Y9、Y10、Y四、核算(1)分批法批号:9310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甲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135006480486012月800091206840合计215001560011700完工产品成本215001560011700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76004200315012月420067205040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2月2100088806660合计2100088806660完工产品成本2100088806660(2)简化分批法生产成本二级账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89002110010680801012月20600332002472018540合计29500543003540026550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 1.20.9完工转出20400425002448018360余额910011800109208190产品:甲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540013500----12月76008000----累计数及分配率1300021500 1.20.9本月转出完工产品成本1300021500156001170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300215015601170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35007600----12月56004200----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丙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2月74002100088806660累计数及分配率740021000 1.20.9合计7400210008880666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480420017761332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轨迹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B;5、D;6、A;7、D;8、C。
成本会计第三章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a90e0d90c69ec3d5bb7518.png)
①900 ④125作业 三、 帐户 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2000
180 160
余额:1660
综合作业
会计分录: 3日:①借:原材料 500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4500 ②借:低值易耗品____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0 贷: 低值易耗品____在用低值易耗品 9000 ③借:制造费用____低值易耗品摊销 180(9000×(-2%)) 贷:材料成本差异 180
综合作业
1、 B材料按定额费用分配法分配: 乙产品:B材料的定额费用=300×3×10=9000(元) 丙产品:B材料的定额费用=200×1.5×10=3000(元) B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10)/(9000+3000)=2 所以: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9000×2=18000(元)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000×2=6000(元) 2、 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成本差异=75000×(-1%)=-750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成本差异=22500×(-1%)=-225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B材料成本差异=18000×2%=360(元) 丙产品应负担的B材料成本差异=6000×2%=120(元)
综合作业
会计分录: 10日: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7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7000 15日:借: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6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6000 20日: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2500 贷: 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2500 同时: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125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1250
成本会计第五版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五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4e1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0.png)
成本会计第五版习题答案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等方面。
对于学习成本会计的学生来说,习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成本会计第五版》中的一些习题进行解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与体系1. 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是计算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并提供有关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信息。
2. 成本会计的基本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成本会计的基本体系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三个方面。
其中,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计算和记录;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成本的发生和变动,实现企业成本的控制目标;成本分析是指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解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章:成本核算1. 什么是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在成本核算中,需要计算和分配成本的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部门、项目等。
2. 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是什么?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包括成本要素的识别和计量、成本的分配和分配基础的确定、成本的总账和明细账的建立等环节。
第三章:成本控制1. 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成本控制报告的编制等。
2.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什么?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通过控制成本的发生和变动,实现企业成本的控制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章:成本分析1.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成本比较分析、成本变动分析、成本弹性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
2. 成本分析的应用范围有哪些?成本分析的应用范围包括产品定价、生产决策、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等方面。
通过对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
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等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第三章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章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32ca4852458fb760b5664.png)
一、单选题1、领用某种原材料550千克,单价10元,生产A产品100件,B产品200件。
A产品消耗定额1.5千克,B产品消耗定额2.0千克。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元。
A.4000B.1500C.3200D.200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分配率=550×10/(100×1.5+200×2.0)=10200×2.0×10=4000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采用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答疑编号10645735】4、某车间领用某种原材料2100千克,单价1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21000元,该车间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220件。
甲产品消耗定额4.5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5.0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元。
A、9450B、1155C、9000D、1200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分配率=21000÷(200×4.5+220×5)=10.5(元/千克)则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0×4.5×10.5=9450(元)【答疑编号10645781】二、多选题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下列方法中,会导致8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本月完工产品负担的方法是()。
《成本会计学》第三章-习题
![《成本会计学》第三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1060be6c85ec3a87c2c5d0.png)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
7.在辅助生产的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正确的是()。
A.直接法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
8.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
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辅助生产车间
4.在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少的情况下,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
5.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加强企业内经济核算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互分配法
C.顺序分配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
21.ABCD 22.AB 23.ABD 24.BD25.ABD 26.AD 27.BD 28.ABCD 29.AB
30.ABCD 31.ABC 32.BC 33.AB 34.CD 35.ABCD
三、判断题
1.X2.X3.X4.V5.X6.V7.X8.X9.X10.X11.V12.V13.
V14.X15.X16.X17.X18.X19.X20.V21.X22.X23.X
20.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其分配的顺序是( )。
A.先辅助生产车间后基本生产车间B.先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后对外部单位
C.辅助生产车间受益金额多少D.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金额的多少
2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二阶段的对外分配应()。
A.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16.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 )
成本会计第三章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73be108a1284ac8504342.png)
成本会计第三章答案【篇一:成本会计学(第五版)第三章课后练习题题目以及答案】,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料10千克,b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间消耗定额为:a料4千克,b料6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料1782千克,b料1717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料2元,b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费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
思考:原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比例分配较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有何优缺点?它们各自使用什么样的情况?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合计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95——乙产品5220贷:原材料 8715 2)借:材料成本差异174.3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9.9 ——乙产品 104.42、某企业设有供水、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下:要求:采用交付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思考:对该分配方法如何评价?采用该分配方法时为什么“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会大于原来的待分配费用额?(1)交互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运输劳务分配率==0.95 =0.5供水车间实际费用=19000+750-950=18800(元)运输车间实际费用=20000+950-750=20200(元)(3)对外分配。
(完整版)成本会计第三章要素费用的分配练习与答案
![(完整版)成本会计第三章要素费用的分配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ad8b2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1.png)
(完整版)成本会计第三章要素费用的分配练习与答案成本会计第三章费用归集与分配习题1、大新公司6月有关材料费用分配资料如下:(1)6月份生产A 产品25台,B 产品40台,C 产品5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000公斤,甲材料单价50元,三种产品单位定额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公斤、40公斤和10公斤;(2)B 产品直接耗用乙材料700元;供电车间耗用乙材料500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丙材料600元,销售部门耗用甲材料300元;管理部门耗用丁材料400元。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列示计算过程并填入下表1-1,),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表1-1 材料费用分配表共同耗用材料车间部门产品直接耗用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金额耗用原材料金额合计A 产品B 产品C 产品基本生产车间小计供电车间基本车间销售部门管理部门合计分录:2. 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原材料2000千克,单价2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25千克。
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3.假定大新公司某月生产A 、B 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耗用甲原材料7 48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 、B 产品分别为每件8千克和6千克。
4. 大新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42120元。
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1.2千克,乙产品1.1千克。
产量: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5假定大新公司本月生产A 、B 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好用乙材料2 000千克,每千克11.80元;共同耗用丙材料3 000千克,每千克9元。
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40元与50元,要求计算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
6、大新06年12月有关工资福利费分配资料如下:3月份应付工资总额34,000元。
成本会计第三章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67ce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c.png)
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
总结词
多种分配标准
VS
详细描述
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可以采用多种分配标 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按产品数 量、重量、体积等指标进行分配,也可以 根据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作业量指标进 行分配。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能够提高成 本核算的精确度。
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
总结词:动态调整
总结词
按作业归集
详细描述
按作业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归集,有助于分析生产过程 中各作业环节的成本构成,优化作业流程,降低生产成 本。
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
总结词
标准工时法
详细描述
标准工时法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工时来分配直接人工成 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成本分配的客观性和准确 性。
总结词
实际工时法
详细描述
制造费用的分配
总结词:持续改进
详细描述:随着企业生产活动的变化和成本核算要求的提高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也应持续改进。企业应不断审查和优 化分配方法,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更好地服务 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04
CATALOGUE
习题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 间的分配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汇总
制造费用的归集
总结词:分类管理
详细描述: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制造费用,企业应对归集的费用进行分类管理 。可以根据费用性质、用途或部门等标准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各类费用的 构成和变化情况,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制造费用的归集
总结词:定期审查
详细描述:为了确保制造费用归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应定期进行审查。通过定期审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归集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或遗漏,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成本会计学》课程辅导与练习及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程辅导与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17965bb4cf7ec4bfed081.png)
《成本会计学》课程辅导与练习第一章总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成本会计的各种职能中,( C )是基础。
A.成本预测B.成本控制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2.由于成本与( B )结合密切,因而,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
A.生产B.管理C.核算D.经济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D)。
A.事中控制B.事后计算C.事后分析D.事前规划4.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 A )计算成本。
A.制造成本计算法B.标准成本计算法C.变动成本计算法D.实际成本计算法5.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B )。
A. 成本与费用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B. 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C. 成本的发生期与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D. 成本在损益表上被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二)判断题1.费用是会计期间与收入相配比的成本。
(V )2.成本是为了取得某些财产或劳务而牺牲的某些经济资源,因此,成本都是有形的。
(X )3.会计系统的特征是记录支出成本而不是记录机会成本。
但是,在决策时应考虑机会成本。
(V )4.成本会计是为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提供成本信息。
(X )5.现代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成本管理。
(V )6. 即使企业所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其成本的含义是一致的。
(X )7. 随着产品的售出,其成本就转化为出售当期的费用,并与当期发生的其他费用一起,由当期营业收入予以补偿。
(V )8. 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是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
(X )(三)简答题1、成本的经济内涵(理论成本)是什么?2、成本如何分类?3、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4、成本会计的职能有哪些?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应掌握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熟悉费用的分类。
本章内容:一、费用的分类二、成本核算的主要账户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要素费用的核算(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核算(五)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难点提示: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练习题:简答题1、费用的简单分类。
毕金芳编撰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毕金芳编撰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84f713c1ec5da50e270fc.png)
毕金芳编撰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本\)期末考试复习题解析第一章总论001掌握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01.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002)。
A.废品损失/停工B.产品销售费用C.筹集资金费用D.行政管理费用【解析】BCD是期间费用;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
2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理论成本”内容的是(002)。
A.生产中耗用的原材料B.生产中发生的废品损失C.生产中支付劳动者的工资D.机器设备的折旧费【解析】“理论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正常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C+V,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制定新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09.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005)=014 01.产品生产成本是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005)=002=014【解析】费用=日常耗费>成本=对象化的费用,误将管理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会导致当期利润增或减?误将非筹资活动发生的金融机构服务费、手续费、工本费、账户管理费等计入财务费用会导致营业利润减少。
×【解析】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三者混用不会影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减变动,但不能公允反映要素费用的经济实质和经济用途。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0132.1成本核算要求013掌握正确划分支出、费用、成本的界限=310.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以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015)13.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016)。
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C.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D.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解析】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成本核算要求之一,还包括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c4a0943323968011c9286.png)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四、教材练习题答案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成本会计学第3章课堂练习及答案
![成本会计学第3章课堂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4b77755270722182ef707.png)
-
800
168
200 112 6104
5198.08 40 259.92 5458
分配金额合计
-
5040 -Βιβλιοθήκη 5366.08 - 371.92 11562
Slide 14
参考答案
3.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784
基本生产成本
5040
制造费用
168
管理费用
11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104
一、费用的跨期摊销 二、费用的跨期计提
Slide 6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的特点(P55) 1.为基本生产、行政管理服务,不是主要生产部门。 2.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主要是为本企 业服务。 3.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往往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Slide 2
课后练习一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
材料4080千克,每千克3元,甲产品生产量 159件,单件消耗定额5千克,乙产品生产 量160千克,单件消耗定额3千克。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和定额费用比例 法分配原材料费用。
Slide 3
参考答案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59×5=795(公斤)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160×3=480 (公斤)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080/(795+480)=3.2 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795×3.2=2544 (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480×3.2=1536 (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2544×3.2=7632(元) 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1536×3.2=4608(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和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料10千克,B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间消耗定额为:A料4千克,B料6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料1782千克,B料1717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料2元,B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费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
思考:原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比例分配较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有何优缺点?它们各自使用什么样的情况?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
合计1800(千克)
B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
合计 1700(千克)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
(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
(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
合计349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
合计5220(元)
(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
(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
(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见表3—12)。
(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 乙产品 5220 贷:原材料 8715 2)借:材料成本差异 174.3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9.9 ——乙产品 104.4
2、某企业设有供水、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下:
要求:采用交付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表
辅助生产车间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9000元 20000元 劳务供应数量
20000小时
40000公里
耗用劳务数
量
供水车间
1500小时
运输车间 1000小时 基本车间 16000小时 30000公里 企业管理部门
3000小时 8500公里
项目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供水 运输 合计 供水 运输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劳务供应数量
(交互分配法)
思考:对该分配方法如何评价?采用该分配方法时为什么“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会大于原来的待分配费用额?
(1)交互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
=0.5
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
=0.524675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 合计 31572(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 合计 7428(元) (4)根据以上计算分配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见表3-13。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
供水车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运输车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耗
用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企业管理部门耗
用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分配金额合计
(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本题假设各项辅助生产费用均分别各受益单位负担)。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750
——运输9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950
——运输 750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31572
管理费用742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18800
——运输20200
3、某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有关资料如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项目机修车间供电车间费用合
计
数量(小时)费用数量(度)费用
待分配数量和费用
“辅助成产成本”科目金
额
“制造费用”科目金额
小计
机修车间耗用动力电
机修车间耗用照明电
供电车间耗用供水费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动力电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及供水费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及供水费
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出计算分配过程)并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思考:比较计划成本分配法与其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其有点何在?适用条件怎样?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机修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
机修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
合计24000(元)
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
合计27500(元)
(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机修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
(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机修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见表3—14。
(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
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直接燃料及动力)1200 基本生产成本——×产品(直接燃料及动力)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
——机修车间600
——供电车间2500 管理费用 9200
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27500 ——运输车间24000 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9380
——供电车间11580 贷:制造费用——机修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11580 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1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