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预处理技术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教案与习题)
2 of 42
2.1大数据采集架构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2.1.2 常用大数据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最传统的方式是企业自己的生产系统产生的数据,除上述生产系统中的数据外, 企业的信息系统还充斥着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日志式的活动数据、事件信息等,越来越 多的企业通过架设日志采集系统来保存这些数据,希望通过这些数据获取其商业或社会价 值。
$sudo apt-get update
Apache Kafka需要Java运行环境,这里使用apt-get命令安装default-jre包,然后安装Java运行环境:
$sudo apt-get install default-jre
通过下面的命令测试一下Java运行环境是否安装成功,并查看Java的版本信息:
02第二章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技术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胶体双电层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荷密度
负电荷分布
-
正电荷分布
吸附层 扩散层 吸附层 扩散层
s
距固体表面距离
滑动面
d
de
0
图14-1 胶体双电层的构造
(一) 凝 聚 Coagulation
凝聚:胶体粒子在中性盐促进下脱稳相互聚集成 大粒子(1mm)
生物分离技术
第二章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内容
提取生化物质的第一步,分两部分: 发酵液
胞外 上清液/滤液
预处理
固液分离
胞内 富集细胞
发酵液成分很复杂,包含菌(细胞)体,胞内 外代谢产物,及剩余的培养基残分等。 不管人们所需要的产物是胞内还是胞外,都首 先要进行培养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开,才能 进行后续操作: 对于胞外产物,可先将菌体或其他悬浮杂质去 处,才能从澄清的滤液中提取代谢产物。 对于胞外产物,首先富集菌体,再进行细胞破 碎和碎片分离,然后提取胞内产物。
预处理的目的
预处理的目的: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 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
⑴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 子的尺寸,降低液体黏度。 ⑵ 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机离 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是液 相);
二 预处理-加热
第二章 生物材料预处理技术
• 酶解法
杂质DNA的去除法: • 核酸酶水解 • 超声波破碎 • 离子交换层析或亲和层析
12
应用实例:发酵液的预处理
一、降低发酵液黏度—加热法
• 将发酵液温度升高到80℃,保温即可将其黏度降 低数十甚至数百倍 二、凝聚沉降分离悬浮物—凝聚剂法 如明矾凝聚法(测产品澄清液浊度)
–双电层(以及带同种电荷)
(图见下页)
–水化层
• 预处理应破坏料液的胶体的稳定性。
3
正电荷分布
负电荷分布
图1 胶体双电层结构
4
一、 凝聚和絮凝技术
(一)凝聚技术
凝聚技术原理:中性盐作用下,中和胶体粒子表面电 荷和脱去其水化层而使胶体粒子沉淀。 中和电荷:一般,菌体或细胞带负电荷,其周围吸附 正电荷,加入中性盐后,阳离子会中和负电荷,减少了 胶体间斥力,胶体粒子由于热运动碰撞而聚集沉淀。 去水化:中性盐离子的水化作用而破坏胶体粒子的水 化层,使胶体粒子能相互碰撞而凝聚沉淀。
5
常用的凝聚剂 金属离子凝聚能力比较
Al 3+ >Fe 3+ >H + > Ca 2+ > Mg 2+ > K + > Na + > Li +
常用的凝聚剂中性盐
Al2(SO4)3·18H2O(明矾)明矾净水原理
AlCl3.6H2O、FeCl较小,分离仍较困难。
水溶性 • 絮凝剂的用量 • 料液的pH值 • 搅拌速度和时间:变速搅拌
9
常用的絮凝剂 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类:用量少(10-6级)、絮凝体粗大、效 果好,速度快,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聚乙烯亚胺衍生物类。 聚丙烯酸类阴离子絮凝剂和聚苯乙烯类衍生物。 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聚合铜盐,聚合铁盐。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壳聚糖,葡聚糖,明胶, 海藻酸钠等 微生物絮凝剂 主要为糖蛋白、黏多糖、纤维素及核酸等高分子物质。 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
Microsoft Word - 第二章 数据预处理
由于数据库系统所获数据量的迅速膨胀(已达 或 数量级),从而导致了现实世界数据库中常常包含许多含有噪声、不完整( )、甚至是不一致( )的数据。
显然对数据挖掘所涉及的数据对象必须进行预处理。
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改善数据质量,并最终达到完善最终的数据挖掘结果之目的呢?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 )、数据集成( )、数据转换( )和数据消减( )。
本章将介绍这四种数据预处理的基本处理方法。
数据预处理是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尤其是在对包含有噪声、不完整,甚至是不一致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时,更需要进行数据的预处理,以提高数据挖掘对象的质量,并最终达到提高数据挖掘所获模式知识质量的目的。
例如:对于一个负责进行公司销售数据分析的商场主管,他会仔细检查公司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内容,精心挑选与挖掘任务相关数据对象的描述特征或数据仓库的维度( ),这包括:商品类型、价格、销售量等,但这时他或许会发现有数据库中有几条记录的一些特征值没有被记录下来;甚至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还存在着一些错误、不寻常( )、甚至是不一致情况,对于这样的数据对象进行数据挖掘,显然就首先必须进行数据的预处理,然后才能进行正式的数据挖掘工作。
所谓噪声数据是指数据中存在着错误、或异常(偏离期望值)的数据;不完整( )数据是指感兴趣的属性没有值;而不一致数据则是指数据内涵出现不一致情况(如:作为关键字的同一部门编码出现不同值)。
而数据清洗是指消除数据中所存在的噪声以及纠正其不一致的错误;数据集成则是指将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合并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数据转换是指将一种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另一种格式的数据;最后数据消减是指通过删除冗余特征或聚类消除多余数据。
不完整、有噪声和不一致对大规模现实世界的数据库来讲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不完整数据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有些属性的内容有时没有,如:参与销售事务数据中的顾客信息;( )有些数据当时被认为是不必要的;( )由于误解或检测设备失灵导致相关数据没有记录下来;( )与其它记录内容不一致而被删除;( )历史记录或对数据的修改被忽略了。
第二章:原料的预处理制药分离工程
二、细胞破碎评价及应用案例
细胞破碎评价:
细胞破碎率:被破碎细胞的数量占原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比
S = N0 − N 100% N0
N0和N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类方式获得
应用案例:紫球藻细胞破碎方法研究
问题:紫球藻藻红蛋白为胞内产物,如何高产率的提取? 关键:采用何种有效的藻类细胞破碎技术? 工艺设计:对比反复冻融法和超声波细胞破碎法 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胞方法:
一、 清洗及净选
1. 原料的清洗
2. 原料的净选
滚筒式洗药机
风选机
二、切片与粉碎 (一) 基本要求
切片目的:为了保证煎药或提取质量和效率,或者有利
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粉粹目的:均化和解离
(二) 基本方法和工艺
切片:切、镑、刨、锉、劈五种类型 粉粹: 干法、湿法、低温和超细粉碎
主要设备: 切片:往复式和旋转式切药机 粉粹:机械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
96 29.7 90
65 27.8
-20 478 249 47.9 272 145 46.7 230 116 49.5
-30
478 139
71
278
86 69.2 230
64 72.2
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密度的细胞破碎率变化不大 而在同一密度下,温度对细胞破碎率的影响很大:随着冻融温 度的降低,细胞破碎率明显增大,-20℃ 时破碎率在50%左右 ,-30℃时破碎率达到70%左右
将三种不同密度的紫球藻藻液分别在-10℃、-20℃、-30 ℃ 温度下进行冻融,采用每次冷冻8 h,37 ℃温水浴中融解5 min 超声波法破碎细胞方法: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占空比(%) 0 20 50 50
输出功率(W) 135 140 150 150
第二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
3、化学变性沉淀法 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因素有:极端pH、 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生产常用的方法: (1)调pH使蛋白质变性沉淀 如在抗生素生产中,常将发酵液pH调 至酸性范围(pH2~3)或碱性范围(pH8~9)使 蛋白质凝固,一般以酸性下除去的蛋白质 较多。
(2)加入有机溶剂、碱金属中性盐、表面活性剂等, 使蛋白质粒子的双电层破坏,而沉淀。 (3)加入化学试剂 pH<PI,与一价阴离子形成沉淀; pH>PI,与一些阳离子形成沉淀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与阴离子(三氯乙酸盐 等)形成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与阳离子(Ag+、Cu2+、Zn2+、 Fe3+、Pb2+)形成沉淀。
2、絮凝 (1)机理:絮凝剂主要起架桥作用,即一 个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的许多链节分 别吸附在不同的胶粒表面上,产生桥架联 接时,形成了较大的絮团。
絮凝剂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 其相对分子量可达数万至一千万,具有长 链状结构,其链节上含有许多活性官能团。 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或氢键的作用, 强烈地吸附在胶粒的表面。 絮凝剂的结构要求: 一方面要求其分子必须含有较多的活性 官能团,使之能和胶体粒子结合; 另一方面要求有长链的线性结构,以便 同时和多个胶体粒子结合。
三、调整pH法(常用方法) pH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解质 和电荷性质,适当调节pH值可改善其过滤 特性。 原理: (1)等电点沉淀法 大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在酸性范围内 (pH4.0-5.5),利用酸性来调节发酵液pH 使之达到等电点,可除去蛋白质等酸性两 性物质。
(2)在膜过滤中,发酵液中的大分子物 质易于与膜发生吸附,调整pH改变易吸附 分子的电荷性质,减少堵塞和污染。 (3)细胞、细胞碎片及某些胶体物质等 在某个pH值下也可能趋于絮凝而成为较大 颗粒,有利于过滤的进行。
2 预处理技术
主要结构
罐体:主要用来培养发酵各种菌 体,密封性要好(防止菌体被污 染) 罐体当中有搅拌浆,用于发酵过 程当中不停的搅拌 有进气口,用来通入菌体生长所 需要的空气或氧气 罐体的顶盘上有控制传感器,最 常用的有pH电极和DO电极,用 来监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和 DO的变化控制器,用来显示和控 制发酵条件等等.
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
方法 1 加热 2 凝聚 3 絮凝 4加入盐类 5调pH值 6加入助滤剂 原理 效果 影响因素 实例
凝聚与絮凝
凝聚:胶体粒子(10-100nm)中性盐促进下脱 稳相互聚集成大粒子(1mm) 机理: a 中和粒子表面电荷 b 消除双电层结构 絮凝:大分子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 状,成形絮凝团(10mm)的过程 机理:架桥作用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称为混凝。 试比较凝聚和絮凝2种方法的异同点?
实训操作 1,3-丙二醇发 酵液的絮凝处理
发酵罐,工业上用来 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 置。其主体一般为用 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 圆筒,其容积在1m3 至数百m3。在设计和 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 密,合理。能耐受蒸 汽灭菌、有一定操作 弹性、内部附件尽量 减少(避免死角)、物 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 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 便于清洗、减少污染, 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 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2.1固态物料预处理(细胞破碎)
不讲,详见第三章。
2.2液态物料预处理
(本章重点内容) 悬浮液的基本特性 预处理目的 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
悬浮液的基本特性
缩性,粘稠,非牛顿流体,流变学复杂 悬浮状态稳定 固液分离比较困难
预处理目的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思考题:固体废物选择破碎机类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所需要的破碎能力; 固体废物的性质(如破碎特性、硬度、密度、形 状、含水率等)和颗粒的大小; 对破碎产品粒径大小,粒度组成、形状的要求;
供料方式;
安装操作场所情况等。
五、破碎比、破碎段与破碎流程 (1) 破碎比 破碎比=原废物粒度/破碎后废物粒度 破碎比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 表示方法有两种: 极限破碎比(在工程上常用)
低温破碎流程
液 氮 废物 预冷装置 液 氮 浸没冷却装置
分 选
皮带运输机
高速冲击破碎
低温破碎工艺流程图
低温破碎的优点 1、破碎后的同一种物料均匀,尺寸大体一致, 形状好,便于分离利用; 2、复合材料经过低温破碎后,分离性能好,资 源的回收率和回收的材质的纯度都比较高;并且 很容易分离出混在其中的非塑料物质; 3、使用的冷媒一般采用无毒无味无爆炸性液氮, 并且原料易得到; 4、对于极难破碎的并且塑性极高的氟塑料废物, 采用液氮低温破碎,能够获得碎块和高分散度的 粉末。
i i1i2i3in
破碎段数越多,破碎流程就越复杂,工程投资相对增 加,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一段或两段 破碎流程。
第二章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技术ppt课件
多糖—单糖。 淀粉---α-淀粉酶----单糖
三、去除高价金属离子的技术
1 离子交换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阳离子 土霉素、四环素发酵液通过122#树脂,去除 Fe3+ 2 沉淀法 加阴离子盐与高价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 草酸去除钙离子 三聚磷酸钠去除镁离子 黄血盐去除铁离子
混凝Leabharlann 絮凝的放大第二节 其他去除杂质的技术 一、去除杂蛋白的技术
亚铁氰化锌钾,四环类抗生素生产 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枯草杆菌发酵液 4) 加沉淀剂法 酸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一些阴离子 水杨酸盐、鞣酸盐、过氯酸盐等。 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一些阳离子 Ag+,Cu2+
二、去除杂质不溶性多糖的技 术
絮凝剂种类:
按活性基团在水中解离情况不同:
非离子型:中性多糖、聚乙二醇 阴离子型(含羧基):聚丙烯酸、海藻 酸 阳离子型(含胺基):去乙酰基几丁质、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优点: 用量少、絮凝体粗大、分离效果好、絮 凝速度快、种类多。 新型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糖蛋白、粘多糖、纤维 素及核酸),优点:安全、无毒、不污 染环境。
第二章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的原因与目的
目的物浓度低,杂质含量高 除去部分杂质,改变料液的物理性质 (pH\黏度等),使后续分离纯化工序能 顺利进行。
第一节 凝聚和絮凝技术
应用范围: 常用于细胞(菌体)细小且粘度大的生物液料的预处 理。 目的: 有效改变细胞、菌体、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 使其聚集起来,增大体积,以便于固液分离和降低粘 度。
《预处理技术》课件
提高数据质量: 通过清洗、转换、 集成等操作,提 高数据的准确性、 完整性和一致性
提高数据分析效 率:预处理技术 可以减少数据分 析过程中的重复 工作,提高数据 分析的效率
支持决策制定: 预处理技术可以 帮助企业更好地 理解和利用数据, 支持决策制定
提高数据安全性: 预处理技术可以 保护数据隐私, 防止数据泄露和 滥用
数据可视化:将数据转换为易 于理解的图表和图形,便于分 析和决策
Part Three
数据预处理
数据清洗
目的:提高数据 质量,去除噪声 和异常值
方法:包括缺失 值处理、异常值 处理、重复值处 理等
工具:可以使用 Python的 Pandas库进行数 据清洗
应用:数据清洗 在数据分析、机 器学习等领域具 有广泛应用
特征变换
特征提取: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特征 特征选择:选择对模型性能影响最大的特征 特征缩放:将特征缩放到相同的范围,避免特征之间的差异过大 特征编码:将类别特征转换为数值特征,便于模型处理
特征降维
目的:降低特征维度,提高模型效 率
应用场景:图像识别、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模型融合:将多个 模型融合以提高预 测精度
模型更新:根据新 的数据对模型进行 更新和优化
Part Six
结果预处理
结果展示与解释
结果展示: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展示出来 解释:对展示的结果进行解释,包括数据的含义、数据的变化趋势等 结论:根据展示的结果得出结论,如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的异常情况等 建议:根据结论提出建议,如改进措施、下一步研究方向等
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清洗:去除异常值、 缺失值等
采样、样品制备和预处理
复检样品: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
复检用 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一个
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证,但易变质 食品不作保留。
4.采样的一般方法
随机抽样
代表性取样
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 初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所有初料的各个部分都 有被抽到的机会
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根据 样品随空间(位置)、时间变 化的规律,采集能代表其相应 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 (如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 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 期抽取货架商品等 )
10)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 不合格产品。
二、样品制备
(一)样品制备
按采样规程采取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多,颗粒太大, 组成不均匀。
必须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样品制备
1.样品制备的总原则
要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 、避免样品组成和 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
做微生物检验的样品,要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 备
(8)超声波辅助萃取(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UAE)
超声波发生器能发出高频振荡讯号,通过换 能器可以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 中,超声波在介质中疏密相间地向前辐射, 使介质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由 空化效应而形成超过1000个大气压的瞬间 高压,从而加速了溶剂萃取过程。
亚临界水与常温常压下的水在性质上有 较大差别,它类似于有机溶剂
水在250℃时介电常数为27,介于常温 常压下乙醇(ε=24)和甲醇(ε=33)之间
对中等极性和非极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 溶解能力
适用:处理各种固体和半固体样品中的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静态SBWE主要是通过控制加热的温度, 压力和时间等因素来到达最优萃取条件。
铁水预处理
一、铁水预处理概述
铁水预处理是指高炉铁水在进入炼钢炉之前预先脱除某 些杂质的预备处理过程。
分为普通铁水预处理和特殊铁水预处理两大类。
普通铁水预处理包括:铁水脱硫、铁水脱硅和铁水脱P。 特殊铁水预处理一般是针对铁水中含有的特殊元素进行 提纯精炼或资源综合利用,如铁水提钒、提铌、脱铬等 预处理工艺。
意大利 Taranto
0.01%占% 80.4 87.0 87.5
0.006%占% 36.4 240 4.7 48.8 240 4.9 62.5 240 5.3
12
喷Mg颗粒脱硫处理实绩
铁水罐容量(t) 铁水罐净空高度(mm) 喷吹罐容积(m3) 喷吹压力(Mpa) 喷吹流量(Nm3/min) 喷吹速度(kg/min) 处理前[S] Mg 单耗(kg/t) 温度降低(℃) 喷吹时间(min) [S]≤0.01% [S]≤0.005% [S]≤0.01% [S]≤0.005% [S]≤0.01% [S]≤0.005% 100 800 0.5×2 0.3~0.5 30~60 6~15 0.04% 0.2±0.05 0.46±0.03 10±1 12±1 5±1 7±1
搅拌能 低 高
氧气 比率 低 高
废钢比 低 高
建设投资 低 高
29
转炉脱磷主要目的:生产低磷、超低磷钢?
新日铁Matsumiya博士回答:
▪
[P]含量控制:
▪ ▪ 转炉脱磷处理后: 0.018~0.020%; 脱碳转炉出钢: 0.015~0.018%.
▪
采用转炉脱磷-脱碳工艺的主要目的:
1. 提高生产和工艺控制的稳定性;
T. Ueki, et al., The 10th Japan-China Symposi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Iron and Steel, 2004, p116
第二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
二、发酵液的预处理(续)
调整pH(预处理中较常用方法): – pH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度和电 荷性质,调节pH可改善其过滤特性; 如调液pH值使蛋白质等达到等电点以除去;膜 过滤中,发酵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易与膜发生吸附, 调pH值改变易吸附分子的电荷性质,即可减少堵 塞和污染。 – 调pH时,选较温和的酸或碱,防止局部过酸、 过碱。常用草酸
选择和使用助滤剂要点
根据目的产物选择助滤剂品种;
根据过滤介质和过滤情况选择助滤
剂品种; 粒度选择:
– 与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尺寸相适应。
使用量选择: – 与悬浮液中固形物含量相等,过滤速 度最快。
二、发酵液的预处理(续)
加入反应剂:
– 加入某些反应剂(不影响产物),利 用反应剂和某些可溶性盐类发生反应 生成不溶性沉淀。 –作用:生成的沉淀能防止菌丝体粘结, 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沉淀本身可作 为助滤剂,并且能使胶状物和悬浮物 凝固,消除发酵液中某些杂质对过滤 的影响,从而改善过滤性能。
第二节 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固液分离的目的:
– 收集胞内产物的细菌或菌体,分离除 去液相; – 收集含生化物质的液相,分离除去固 体悬浮物; 固液分离的方法:离心分离、过滤、分 离筛、重力沉降、浮选分离。
不同性状的发酵液应选择不同的固液分离方法 霉菌和放线菌发酵液:过滤方法 细菌和酵母菌发酵液(未经预处理):高速离心。 细菌和酵母菌发酵液(进行预处理):过滤方法。
举例:如菌体较小的氨基酸发酵液,采用絮凝 和添加助滤剂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即可用板 框过滤机或带式过滤机进行菌体分离
一、影响固液分离的因素
发酵液中细胞或菌体、各种悬浮粒子的
大小和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达较高破碎率,可较大规模操作,大 分子目的产物易失活,浆液分离困难
物 超声破碎法 理 破 渗透压法 碎
反复冻融法
液体剪切作用
渗透压剧烈改变 反复冻结-融化
对酵母菌效果较差,破碎过程升温剧烈, 不适合大规模操作
破碎率较低,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破碎率较低,不适合对冷冻敏感目的产 物
干燥法
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 条件变化剧烈,易引起大分子物质失活
4. 加入助滤剂
助滤剂有 硅藻土、纤维素、石棉粉、珍珠岩、白土、 炭粒、淀粉等,最常用的是硅藻土。
助滤剂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过滤 介质表面预涂助滤剂,另一种是直接加入 发酵液,也可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助滤剂的微粒大小、粒度分布及添加量
2. 目标产物测定法
将破碎后的细胞悬浮液离心分离细胞碎片,测 定上清液中目的产物(如蛋白质或酶)的含量 或活性,并与100%破碎率所获得的标准数值比 较,计算其破碎率。
Rm:理论最大值,R:实验测得值。
3. 测定导电率
细胞破碎后,大量带电荷的内含物被释 放到水相,使导电率上升。导电率随着 破碎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⑥成分复杂,杂质较多。
这些特性使得发酵液的过滤与离心相当困难
一、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
1. 降低液体黏度 2. 调整pH 3. 加入反应剂 4. 加入助滤剂 5. 凝聚 6. 絮凝
1. 降低液体黏度
常用的方法有加水稀释法和加热法。加水 稀释法会加大后续过程的处理任务。
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与时间。首先, 加热的温度必须控制在不影响目的产物活性 变质的范围内;其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 会使细胞溶解,胞内物质外溢,增加发酵液 的复杂性,影响其后的产物分离与纯化。
因此,在预处理时,应尽量除去这些物质。
(一)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
1. Ca2+ ——草酸、草酸钠→形成草酸钙 沉淀(注意回收草酸)
2. Mg2+——三聚磷酸钠(Na5P3P10)→形成 三聚磷酸钠镁可溶性络合物
3.Fe2+ ——黄血盐(K4Fe(CN)6) →普鲁士蓝 沉淀
(二)杂蛋白的去除方法 1. 沉淀法 2. 变性法 3. 吸附法
有机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类和聚乙烯亚胺衍生物
根据活性基团在水中解离情况不同,可分 为三类:
①非离子型、 ②阴离子型(含有羧基) ③阳离子型(含有胺基)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优点
用量少,一般以mg/L计量; 絮凝体粗大,分离效果好; 絮凝速度快; 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缺点
第三节 凝聚与絮凝
采用凝聚和絮凝技术能有效改变细胞、 细胞碎片及溶解大分子物质的分散状态, 使其聚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提高过滤 速率。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粘度大的发 酵液的预处理。
一、凝聚
概念
凝聚——是指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破 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 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导电率的大小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处 理的条件、细胞的浓度、温度和悬浮液 中原电介质的含量等,因此,正式测定 前,应预先用其它方法测定标准曲线。
三、 细胞破碎的方法(按细胞所受作用)
分类
作用机理
适应性
高压匀浆法 液体剪切作用
可达较高破碎率,可大规模操作,不适 合丝状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珠磨法
固体剪切作用
2. 调整pH
此法是发酵工业中发酵液预处理较常用的方 法之一,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
如利用酸碱性来调节pH值使蛋白质等两性 物质达到等电点得以除去。又如过滤中,发 酵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易与膜发生吸附,通过 调整pH值改变易吸附分子的电荷性质,即可 减少堵塞和污染。
3. 加入反应剂
加入反应剂可和某些可溶性盐类发生反应 生成不溶性沉淀,如CaSO4、AlPO4等。 生成的沉淀能防止菌丝体黏结,使菌丝具 有块状结构,沉淀本身可作为助滤剂,并 且能使胶体物和悬浮物凝固,从而改善过 滤性能。
X-press法 固体剪切作用
破碎率高,活性保留率高,对冷冻敏感 目的产物不适合
化 酶溶法 学 破 化学渗透法 碎
酶分解作用 改变细胞膜渗透性
具有高度专一性,条件温和,浆液易分 离,溶酶价格高,通用性差
具一定选择性,浆液易分离,但释放率 较低,通用性差
1.物理破碎
高压匀浆法 珠磨法 超声破碎法 渗透压法 反复冻融法 干燥法 X-press法
对于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 要采用凝聚和絮凝双重机理才能提高过 滤效果,这种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 程,称为混凝。
第四节 细胞破碎
一、细胞壁结构和特点 二、细胞破碎率效果的检验 三、细胞破碎的方法 四、选择破碎方法的依据 五、破碎技术的发展方向
概念
细胞破碎就是采用物理、化学、酶或机 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壁和 细胞膜,设法使胞内产物最大程度地释 放到液相中。
3. 常用的絮凝剂
工业上使用的絮凝剂可分为三类:
1)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类 衍生物、聚苯乙烯类衍生物; 2)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合铝盐、聚 合铁盐等; 3)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糖类胶 粘物、海藻酸钠、明胶、骨胶、壳多糖、 脱乙酰壳多糖等。
3. 常用的絮凝剂
目前最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
性剂等。
不足之处
a. 加热法只适合于对热较稳定的目的产物; b. 极端pH值也会导致某些目的产物失活,且要
消耗大量酸碱; c. 有机溶剂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处理的液体数量
较少的场合。
3. 吸附法
加入某些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质而除去。 ①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采用黄血盐和硫酸锌的
协同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锌钾的胶状沉淀来吸附 蛋白质; ②在枯草杆菌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氢二 钠,两者生成庞大的凝胶,把蛋白质、菌体及 其他不溶性粒子吸附并包裹在其中除去。
一、凝聚
原理:发酵液(培养液)中细胞、菌体或蛋白质
等胶体粒子的表面都带有同种电荷,使得这些 胶体粒子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而不互 相凝聚。另外,这些胶体粒子和水有高度的亲 和性,其表面很容易吸住水分,形成一层水膜, 从而使胶体粒子呈分散状态。在发酵液(培养 液)中加入电解质,就能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 夺取胶体粒子表面的水分子,破坏其表面的水 膜,从而使胶体粒子能直接碰撞而聚集起来。
二、絮凝
概念
絮凝——指使用絮凝剂(通常是天然或 合成的大相对分子质量物质),在悬浮 离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 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二、絮凝
絮凝剂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 其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数万至一千万以上, 长链状结构,其链节上含有许多活性官能 团,包括带电荷的阴离子(如---COOH) 或阳离子(如---NH2)基团以及不带电荷 的非离子型基团。
(1) 高压匀浆法(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大规模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3. 细胞壁的结构与细胞的破碎
在机械破碎中,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细 胞壁的厚度和聚合物的交联程度是影响破碎 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细胞个体小、呈球形、 壁厚、聚合交联程度高则难破碎。
在使用酶法和化学法溶解细胞时,细胞 壁的组成最重要,其次是细胞壁的结构。
二、细胞破碎效果的检查
破碎率定义:被破碎的细胞的数量占原 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数,即
(2) 常用的凝聚剂
无机 盐类:
Al2(SO4)3.18H2O (明矾)、 AlCl3.6H2O、FeCl3 、 ZnSO4 、 MgCO3等
金属氧 化物类:
Al(OH)3、 Fe3O4 、 Ca(OH)2或石灰等
阳离子对带负电荷的凝胶凝聚能力的次序为: Al3+>Fe 3+ >H+> Ca2+> Mg2+ >K + >Na + >Li +
(11-22%) 蛋白质
磷脂
(6-8%)
蛋白质 脂类
(8.5-13.5%)
多层
多聚糖 (80-90%) 脂类 蛋白质
1.微生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细菌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于肽聚糖的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越致密,破碎的难 度越大; 酵母细胞壁破碎的阻力也主要决定于 壁结构交联的紧密程度和它的厚度;
*发酵液预处理的主要包括: ①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
②相对纯化。
2.1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 改变与相对纯化
微生物发酵液的特性为:
①发酵产物浓度较低,悬浮液中大部分是水; ②悬浮物颗粒小,相对密度与液相相差不大; ③固体粒子可压缩性大; ④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 ⑤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如易受空气氧 化、微生物污染、蛋白酶水解等作用的影响
由于霉菌细胞壁中含有几丁质或纤维素 的纤维状结构,其强度比细菌和酵母菌的 细胞壁有所提高。
2.植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成熟的植物细胞壁分为初生壁和次生壁,次 生壁是在初生壁上增厚的部分,次生壁形成时, 细胞不再增大。
初生壁与次生壁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纤维素。 纤维素分子又可进一步组装成微纤丝,微纤丝 再交织成网状,就构成细胞壁的基本骨架。
第二章 预处理技术
2.1 概述 2.2 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与相对纯化 2.3 絮凝与凝聚 2.4 细胞破碎 2.5 离心技术
2.1 概述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动物组织和器官要先除去结缔组织、脂 肪等非活性部分,然后绞碎,选择适当的 溶剂形成细胞悬液。
②植物组织和器官要先去壳、除脂,再粉碎, 选择适当的溶剂形成细胞悬液。
其中N0:原细胞数,N:破碎后残存 的正常细胞。N0和N的可通过直接测 定法、目的产物测定法和测定导电率 得到。
1.直接测定法
方法:样本适当稀释后,通过平板计数技术或 在血球计数板上用显微镜观察来实现染色细胞 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