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刘小琼)
调整贴敷时间
根据药物性质和病情需要,合理调整贴敷时间。一般成人 每次贴敷时间为4-6小时,儿童酌减。
如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贴敷,并 咨询医生意见。
04
注意事项
贴敷时间控制
根据药物性质和患者体质,合理控制贴敷时间,一般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4-6小 时,儿童酌减。
贴敷时间限制
穴位贴敷疗法需要一定的 贴敷时间,对于某些急性 疾病或需要快速缓解症状 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皮肤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贴敷药物 或胶布过敏,出现皮肤瘙 痒、红肿等反应。
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穴位贴敷疗法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 行针对性治疗。
05
常见问题解答
贴敷后皮肤出现红疹怎么办?
01
02
03
立即停止贴敷,观察红 疹情况。
如红疹较轻,可涂擦抗 过敏药膏;如症状较重, 应及时就医。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抓挠,防止感染。
04
记录贴敷药物及反应情 况,以便日后参考。
如何选择合适的贴敷药物?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贴敷药物。
了解药物的成分、功效及适用人群。
02
清洁时应使用温水和软毛巾,避 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以免 对皮肤造成损伤。
贴敷药物
药物应选用质量可靠、来源正规的产 品,并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正确使用。
贴敷时应避开皮肤破损、炎症等部位, 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或引起感染。
在贴敷前,应将药物置于选定穴位上, 轻轻按压使其与皮肤充分接触。
固定贴敷部位
贴敷后,应用胶布或绷带等物品将药物固定在穴位上,以免 药物移位或脱落。
穴位贴敷贴的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贴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穴位贴敷贴的注意事项*二、穴位贴敷的操作规范*三、穴位贴敷可以治疗小儿哮喘穴位贴敷贴的注意事项1、穴位贴敷贴的注意事项1.1、三伏贴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
但是也不必拘泥,整个伏天都可收到满意疗效。
1.2、敷贴对象: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1.3、禁忌人群:孕妇、1岁以下儿童、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
1.4、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1.5、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
2、穴位贴敷作用机理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
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3、穴位贴敷作用特点3.1、作用直接,适应症广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着功效。
3.2、用药安全,诛伐无过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
3.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仪器。
3.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
穴位贴敷的操作规范1、施术前准备1.1、术前准备:根据病情选用不同药物、药物以我院自制药膏为主,取适当的施术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1.2、消毒:穴位贴敷处一般不用特殊消毒,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一、概述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
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
除极少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
对于衰老稚弱者、病药格拒、药入即吐者尤宜。
二、适应证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退行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足底痛,阳痿,痛经等。
三、操作流程1、药物制备及准备:(1)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完成。
(2)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3)将上诉的药粉与等份的酒精、蜂蜜、甘油充分的混合,备用。
(4)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5)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6)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7)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2、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
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4)熨贴法: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
或先将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3、贴敷时间(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1-2天,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12-24小时。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以下是 7 条关于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 贴敷前,你得把要贴敷的地方清洗干净呀,就像你每天洗脸一样认真!比如说,如果要贴在肚子上,那可得好好擦擦,不然怎么贴得牢呢。
这一步可别偷懒哦!
2. 然后呀,拿起穴位贴,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嘿,这可不能像撕零食袋那么随意!就像对待一个珍贵的宝贝一样。
接着,准确地找到要贴的穴位,这可得看准咯,可别贴错地方啦。
想象一下如果贴错了会咋样呢?
3. 把穴位贴轻轻贴上去,别使劲按,温柔点嘛,就像给小宝宝穿衣服一样轻手轻脚的。
贴好后再检查检查,看看是不是稳稳当当的呀。
哎呀,要是没贴好掉了可就麻烦啦!
4. 在贴敷的过程中,你可别老去动它呀,让它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发挥作用。
这可不像是你摆弄玩具,不能一会儿摸摸一会儿碰碰的哦。
要是总去动它,效果不就不好了吗?
5. 贴敷的时间也得注意哟,不能贴太久,也不能贴太短!就好比煮鸡蛋,时间得恰到好处。
时间太长了,皮肤会不舒服;太短了,那效果可能也不明显啦。
你说是不是呢?
6. 等时间差不多了,要慢慢地把穴位贴撕下来,别生拉硬拽呀,那多疼呀!就跟和好朋友分别一样,要温柔点嘛。
要是太使劲把皮肤弄伤了咋办呀?
7. 贴完后呀,看看贴敷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异常,要是有点发红啥的,先观察观察。
可不能不当回事呀,这可是关系到你的身体呢!总之,穴位贴敷可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哟!
我的观点结论:穴位贴敷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步,才能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我们的健康服务呀!。
简述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是注意时间、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剧烈运动等。
1、注意时间:穴位贴敷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是2~4个小时或是6~8个小时,患者在贴敷的时候应咨询好医生贴敷的时间,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贴敷去除,以防贴敷的时间过长,对局部的皮肤造成刺激。
2、注意皮肤护理:贴敷的过程当中是不可以碰水的,当天也不可以洗澡,可以在贴敷去除之后使用温毛巾擦拭身体,防止局部的组织受凉。
3、避免剧烈运动:穴位在贴敷的过程当中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以防皮肤出汗对局部造成刺激,使贴敷过早脱落。
此外,贴敷的时候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可以摄入刺激性的食物。
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所在栏目:穴位养生分享:1189次核心内容: 穴位贴敷疗法穴位养生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医学称为发泡疗法。
若将药物贴敷于神腧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一)药物的选择①多为辛窜开窍、通经活络之品,即刺激性较强的一些药物,如冰片、察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韭之类。
②多为厚味力猛、有毒之品,且多生用,如生南星、生半夏、甘遂、巴豆、斑蛰等。
③补药多为血肉有情之物,如动物内脏、鳖甲、卿鱼等。
④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
醋调贴敷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贴敷药,则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虽用缓药,可激其性;水调贴敷药,专取药物性能;油调贴敷药,可润肤生肌。
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
(二)操作方法①蒜泥贴敷将大蒜 (紫皮蒜为佳)捣成泥状,取3-5g贴敷在穴位上。
敷鱼际穴上治疗咽喉肿痛;敷合谷穴上治疗扁桃体炎;敷养老穴上治疗牙痛;敷涌泉穴治疗咳血、A血;用大蒜擦脊背治疗肺结核。
②斑鳌贴敷斑鳌对皮肤刺激作用强,发泡大,将斑鳌浸于醋中,10天后擦抹患处,或斑鳌适量研末,以甘油调和敷于穴位或患处。
用于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癣证。
③白芥子贴敷将白芥子研末,水或醋调为膏状,每次用5-10g贴敷穴位上,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细末lg,放置直径为5cm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穴位上。
发泡作用显著,用于治疗阴疽、哮喘、肺结核空洞、膝关节肿痛等。
④毛茛叶贴敷毛茛又名老虎爪草。
取其鲜叶揉烂,敷于穴位或患处。
初感局部热辣、充血,隔夜即发生水泡。
如以小块敷于寸口或内关、大椎,可治疗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可敷于局部。
中药穴位贴敷要注意什么
中药穴位贴敷要注意什么
中药穴位贴敷要注意什么
一、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
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为主,忌生冷、甜食、油腻、海鲜等易致敏及刺激食物;戒牛肉、烧鹅、鸭、花椒、大小茴香、狗肉、羊肉等温燥之品;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及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要睡眠充足和情绪乐观。
贴药治疗不宜空腹进行、不宜剧烈运动,多注意休息。
二、治疗前清洁背部,以防感染
在敷药处出现热、凉、麻、痒、蚁行感或轻中度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出现小水泡或小水泡已破,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大水泡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三、贴敷时间
贴敷时应穿透气性好的宽松衣衫。
每次贴敷时间应在1至4个小
时。
如无不适,建议成人每次可贴2至4个小时,小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贴敷时间最好短于1个小时。
四、慎用人群
合并有艾滋病,结核病或者其他感染者;合并有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支扩、恶性肿瘤、慢阻肺急性期;禁忌症:貼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感染者;对貼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咯黄浓痰、咯血者;孕妇都不宜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聆听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 汗、胸痛、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 黄疸、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月经不调、 痛经、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 遗尿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禁忌症
贴敷时间
➢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不超过8小时,小儿贴药时间为0.5~2小 时。
➢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 力,全麻术后病人特别注意观察,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 自行取下。
➢ 妥善处理过敏皮肤。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 点 也可以并拢手指放于肚脐上方,肚脐与胸骨下端 连接线与手指 相交的地方为中脘穴 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慢性肝炎、 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辅助消化等。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
操作流程图
注意事项
➢敷药前评估患者, 清洁皮肤,随调配 随敷用,防蒸发; ➢治疗期间加强巡 视,如有痒热痛感 为正常,局部灼热 痛痒难忍,及时揭 去药膏,报告医生。 ➢敷药后注意固定, 以免药物移动或脱 落。 ➢室内通风,注意 防暑,适当活动, 但不要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饮食要清 淡,避免烟酒、海味、 少食辛辣刺激食品、 冰冻食品、豆类及豆 制品,
避免进食温热易发食 物(如羊肉、狗肉、 鸡肉、鱼虾、螃蟹 等),
避免空调直吹,影响 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 皮肤反应的处理: • 有的病人外敷部位可能出现水疱、皮
肤瘙痒,这属于正常现象;若水疱较 小不必作任何处理,最好让其自然吸 收;若水疱已破,可局部涂碘伏
• 出现过敏全身反应或接触性皮炎者, 抗过敏治疗,勿再次贴敷
穴位敷贴的八项注意
穴位敷贴的八项注意作者:孙建华来源:《祝您健康》 2012年第8期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许多人想知道在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为此,江苏省中医院专家孙建华主任给予你具体的指导——1. 人群的选择首先要提醒大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采取穴位敷贴的方法。
有一部分人群不适宜:① 妊娠期妇女,中医认为穴位敷贴可能会动胎气,即敷贴所用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② 幼儿,首先敷贴的药物刺激很容易伤害幼儿娇嫩的皮肤;其次,孩子对于穴位敷贴的感觉难以表达清楚,特别是一两岁的孩子,不会讲话只会哭闹,等到家长发现后,可能穴位敷贴的局部皮肤已经出现了水泡。
③ 糖尿病病人,如果穴位敷贴的药物引起局部皮肤起泡破溃,往往很难愈合。
④ 感冒、发烧、咳嗽的病人以及肺炎、多种感染性疾病发作期的病人都不适宜采取穴位敷贴。
2. 皮肤的选择敷贴所选择穴位的局部皮肤本身有斑痕或者破溃,不适宜敷贴。
另外,对敷贴的药物,或者敷贴所用胶带过敏的人也不适合穴位敷贴。
要避免出汗,保持皮肤的干燥。
三伏天闷热容易让人出汗,患者赶到医院一身汗,要先休息几分钟,用干毛巾或纸巾把汗液擦干,用酒精在穴位敷贴的皮肤部位进行清洗,再进行敷贴。
敷贴以后,尽量少在户外活动,避免出汗,影响药物的作用。
3. 气温的选择夏季,在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中,环境温度要适宜。
如果环境温度太高,病人皮肤出汗,药物难以敷贴和固定。
因此,在敷贴操作过程中以及患者回到家后,环境温度都要尽量保持在25度左右,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反之,环境温度太低,人的气血运行受到抑制,毛孔闭塞,穴位敷贴的药物也很难渗透,不易达到疗效。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大自然气候的变化,激发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因此,要尽量远离空调。
4. 时间的选择① 敷贴的时间:每年的初、中、末三伏天的第一天治疗1次。
一年3次,连续3年,作为一个大的治疗疗程。
除此之外,其他时间也可以进行治疗。
但是,不可能敷贴三五天就可以把疾病治好,因为冬病夏治是治疗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疾病,很难通过某一种疗法短时间治愈。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刘小琼)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注意事项
敷药前评估患者,清 洁皮肤,随调配随敷用, 防蒸发; 治疗期间加强巡视, 如有痒热痛感为正常, 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及 时揭去药膏; 敷药后注意固定,以 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室内通风,注意防暑, 适当活动,但不要剧烈 运动。
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 及注意事项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胸外科
刘小琼
01 概念
02 穴位贴敷适应症
学习目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穴位贴敷禁忌症
04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流程
05 穴位位置评估
06 穴位贴敷疗法注意事项
概念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 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
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 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 一些急性病证。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痛、
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头痛、眩晕、口 眼斜、消渴、月经不调、痛经、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 夜啼、厌食、遗尿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禁忌症
贴敷时间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不超过8小时,小儿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全 麻术后病人特别注意观察,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妥善处理过敏皮肤。
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 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 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 豆类及豆制品, 避免进食温热易发食物 (如羊肉、狗肉、鸡肉、 鱼虾、螃蟹等), 避免空调直吹,影响治疗 效果。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穴位贴敷疗法简介 •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步骤 • 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 • 穴位贴敷疗法安全规范 • 穴位贴敷疗法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穴位贴敷疗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将药物敷于 人体穴位,通过药物刺激和穴位 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过敏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 即停止贴敷,并就医处
理。
皮肤破损
皮肤破损或感染的部位 不宜进行贴敷。
饮食禁忌
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辛 辣、刺激性食物,以免
影响疗效。
03 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
常见病症与适应症
01
02
03
04
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 疾病
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 系统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 妇科疾病
探讨了穴位贴敷疗法对患者自我保健的意义,包括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等方 面的作用。
对应病症选穴
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 ,如感冒可选取大椎、风 门等穴位。
远近配穴
选取离病变部位较远或较 近的穴位进行配伍,以达 到更好的疗效。
局部取穴
针对病变部位附近的穴位 进行贴敷,以缓解症状。
贴敷方法
调制药物
调整药物厚度
将中药材研磨成粉,加入适量的姜汁 、蜂蜜等调制。
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厚度,以保持药效 持久。
医。
05 穴位贴敷疗法研究与发展 趋势
研究进展与成果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渊源
梳理了穴位贴敷疗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穴位贴敷疗法的现代研究
总结了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2. 穴位贴敷适应范围3. 穴位贴敷作用及机理*二、穴位贴敷操作方法*三、不宜穴位贴敷的人群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穴位贴敷注意事项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肤疾宁膏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皮肤过敏的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2、穴位贴敷适应范围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疟疾、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
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3、穴位贴敷作用及机理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敷贴用药与针灸疗法一样,以经络学说为依据。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循行出入的通道,无论病从外入,抑或病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而经络上的穴位则是经气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
运用敷贴疗法,将药物敷贴于皮肤穴位之上,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药气透到经脉,通过药物的刺激,从而达到改善经络气血运行的预防保健作用。
调理五脏、扶正祛邪药物敷贴于体表穴位,该穴位的组织结构、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等均发生相应变化。
某些中药能刺激穴位,使局部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穿过毛孔,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药理作用。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身体特定的穴位上贴敷一些药物或贴剂,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然而,在进行穴位贴敷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适当的穴位。
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在贴敷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穴位。
一般来说,贴敷在经络经脉的穴位上,效果会更好。
而且,贴敷的穴位不宜过多,以免过度刺激身体。
其次,保持穴位的清洁和干燥。
在进行穴位贴敷前,我们需要先清洁贴敷部位的皮肤,然后用干燥的毛巾擦干。
如果穴位贴敷在身体部位较为潮湿的地方,可以事先涂抹一些干燥剂,以防止穴位贴剂受潮。
第三,控制贴敷的时间。
一般来说,穴位贴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身体造成过度刺激。
一般情况下,每次贴敷时间在20-30分钟即可。
如果使用的是药物贴剂,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此外,要注意穴位贴敷的频率。
贴敷的频率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贴敷的间隔时间应在1-2天之间,以免对身体过度刺激或产生不良反应。
最后,贴敷时应确保贴敷部位没有过敏或损伤。
如果贴敷部位有伤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变,应暂停贴敷。
同时,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等,也需要及时停止贴敷并就医。
总之,穴位贴敷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但在进行穴位贴敷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穴位、保持穴位的清洁和干燥、控制贴敷的时间和频率,并确保贴敷部位没有过敏或损伤。
只有正确地进行穴位贴敷,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同时,如果在贴敷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贴穴位贴注意事项
贴穴位贴注意事项贴穴位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贴敷特定的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贴穴位贴有很多注意事项,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首先,选择正确的穴位十分重要。
穴位是人体上的特定点位,贴穴位贴就是贴在这些点位上,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
选择正确的穴位意味着选择与疾病相关的穴位,或者选择与身体不适相关的穴位来改善身体状况。
因此,在贴穴位贴之前,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确保选择正确的穴位。
其次,了解贴穴位贴的用法和禁忌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效和使用方法,贴穴位贴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每个穴位的作用和用法。
例如,有的穴位可以干扰疼痛信号,缓解疼痛;有的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乏力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贴穴位贴的禁忌,不适合贴穴位贴的人群和情况。
比如,孕妇、水肿、出血倾向等都是禁忌贴穴位贴的情况。
贴穴位贴时需要注意清洁和卫生。
在贴穴位贴之前,应用清水或酒精消毒穴位周围的皮肤,以确保贴上的穴位贴不会感染,同时也减少皮肤过敏的风险。
此外,也需要注意穴位贴不要弄湿,尽量保持干燥。
另外,贴穴位贴之后,也要定期更换新的贴片,以保持卫生。
贴穴位贴时,需要注意贴的时长和频次。
不同的穴位贴需要不同的时长和频次,应根据医嘱或者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贴穴位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分钟到1小时左右较为合适。
此外,贴穴位贴的频次也需要注意,不宜过于频繁,以免对穴位产生过度刺激。
最后,贴穴位贴时需要注意自身的感受和反应。
贴穴位贴后,应留意身体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使用。
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发热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此外,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期望贴穴位贴能短时间内奇效,中医疗法是一个长期调理的过程。
总之,贴穴位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但使用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穴位,了解用法和禁忌,保持清洁和卫生,控制时长和频次,并注意自身的感受和反应。
贴穴位贴可以作为辅助疗法来改善身体状况,但在使用时还是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指导。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缓解疼痛
01
颈椎病:颈椎疼痛、 僵硬、活动受限
02
腰椎间盘突出:腰 部疼痛、活动受限
03
关节炎:关节疼痛、 肿胀、活动受限
04
肩周炎:肩部疼痛、 活动受限
05
肌肉劳损:肌肉酸 痛、疲劳
06
痛经:月经期间下 腹部疼痛
治疗感冒
孕妇禁用穴位贴 敷的原因:可能 导致流产或早产
孕妇禁用穴位贴 敷的部位:腹部、 腰骶部等
孕妇禁用穴位贴敷的注意事 项:避免使用活血化瘀、行 气破滞等药物
孕妇禁用穴位贴敷的替代疗 法:针灸、按摩等
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患者应避 免使用穴位贴敷, 以防加重病情。
心脏病患者在使 用穴位贴敷前, 应咨询医生意见。
睡眠质量差:穴位贴 敷可提高睡眠质量, 减少夜间醒来次数
4
睡眠时间不足:穴位 贴敷可延长睡眠时间, 提高睡眠效率
皮肤过敏
症状:皮肤红 肿、瘙痒、刺
痛等
原因:对穴位 贴敷药物或成
分过敏
处理方法:立 即停止使用, 并寻求医生帮
助
预防措施:在 使用前,进行 皮肤过敏测试,
确保安全
孕妇
孕妇禁用穴位 贴敷
避免贴敷在皮肤破损、炎症、 03
过敏等部位
贴敷后处理:贴敷后,应观
察皮肤反应,如有不适,应 05
立即停止贴敷,并咨询医生
02
贴敷时间:每次贴敷时间不 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小时
04
贴敷次数:根据病情和医生 建议,合理控制贴敷次数
谢谢
时贴敷
贴敷位置
01
穴位贴敷应选择正确的穴 位
02
贴敷位置应避开皮肤破损、 感染、过敏等部位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
1.主治功效:是指在一定穴位上贴敷药品,经过药品和穴位共同作用以诊疗疾病一个外治方法。
常见含有辛香走窜、温通活血、清热除湿、散结通络药品,借酒或醋渗透和传输作用,使肠腑蠕动增强,松解粘连,达成诊疗目标。
2.适应症:适适用于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证型之中风偏瘫、眩晕等多个疾病。
3.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品过敏者禁用。
(3)孕妇禁用。
(4)久病、体弱、幼儿和有严重心肝肾功效障碍者慎用。
4. 注意事项
(1)选准穴位,注意体位。
(2)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
(3)具体贴敷时间,依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通常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显著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4)贴敷药品后注意局部防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文章目录*一、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2. 穴位贴敷适应范围3. 穴位贴敷作用及机理*二、穴位贴敷操作方法*三、不宜穴位贴敷的人群
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1、穴位贴敷注意事项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肤疾宁膏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
和有无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皮肤过敏的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2、穴位贴敷适应范围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
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
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疟疾、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
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3、穴位贴敷作用及机理疏通经络、运行气血
敷贴用药与针灸疗法一样,以经络学说为依据。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循行出入的通道,无论病从外入,抑或病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而经络上的穴位则是经气运行通路
中的交汇点。
运用敷贴疗法,将药物敷贴于皮肤穴位之上,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药气透到经脉,通过药物的刺激,从而达到改善经络气血运行的预防保健作用。
调理五脏、扶正祛邪
药物敷贴于体表穴位,该穴位的组织结构、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等均发生相应变化。
某些中药能刺激穴位,使局部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穿过毛孔,
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药理作用。
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及
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
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贴敷前,应用温开水将局部洗净擦干,或
用酒精棉球擦净。
在第2次涂药前,需用消毒干棉球蘸上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第1次所涂敷的药物,擦干后
再涂上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药物贴敷时间及疗程视疾病与贴敷部位而定。
一般都是1天换药1次,有些药粉气味俱厚,不需水、酒或药汁调敷,直接将药粉填脐者,也可5~10天换药1次。
疗程:急性病多为3~5天,慢性病多为5~10天,两个疗程之间休息3~5天。
伏贴每次敷药2~3小时,共三次。
不宜穴位贴敷的人群1、孕妇,多数外贴药物对孕期妇女可能不安全。
2、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对橡皮膏过敏者应提前告诉医生,换用其他方式固定。
3、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者。
4、严重的荨麻疹患者。
5、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
6、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不能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