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

合集下载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 胆固醇水平。
第27页/共68页
四、血 脂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降低与心血管病有密切关系。近期国 内外有不少研究表明,应用他汀类等降脂药 物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28页/共68页
血糖浓度[mmol/L(mg/dl)]
糖尿病
全血
血浆
静脉
毛细血管
静脉
空腹
≥6.1(≥ 110) ≥6.1(≥ 110) ≥7.0(≥126)
或负荷后2小时 ≥10.0(≥180) ≥11.1(≥200) ≥11.1(≥200)
或两者
第23页/共68页
血糖浓度[mmol/L(mg/dl)]
全血
血浆
静脉
第10页/共68页
注:① 低危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高
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 ② 中危组: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
2个危险因素。 ③ 高危组: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
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 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高危组。
④ 很高危组: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 素或靶器官疾病,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 疾病。
第6页/共68页
随访与监控(1)
一旦开始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多数患 者需要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或剂量,直 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
第7页/共68页
随访与监控(2)
• 治疗后达到降压目标
*高危及很高危
1.3个月随诊1次 2.监测血压及各种危险因素 3.强化各种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
*中危及低危

老年患者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

老年患者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

老年人潜在不安全因素
2 误吸
由于老年人食管以下括约肌松 弛及呕吐反射较差,加之食管 排空作用的迟缓,神经系统疾 病所致的假性球麻痹均能造成 误吸,轻者引起呛咳,重者发 生吸入性肺炎;吸入较大异物 阻塞大气道可突然窒息,甚至 死亡。
老年人潜在不安全因素
3 窒息
老年人由于呼吸肌弹性降低, 肺功能下降,咳嗽反射能力降 低,纤毛运动减弱等导致肺部 的扩张力降低,充气不足,排 除异物或沉淀物的能力降低, 造成痰液阻塞窒息。
老年人潜在不安全因素
6 走失
有些老年患者由于脑 萎缩、痴呆等原因容 易发生走失现象。
老年人潜在不安全因素
7 猝死
俗话说:八十不留宿、 九十不留餐,老年人机 体各脏腑功能衰退,大 多老年人心脏功能欠佳, 再加长期卧床,猝死现 象不可不防。
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及时进行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防范措施
6、防走失 护理管理人员加强监管力度。
护士长每天巡视走失高危人群,及 时跟踪预防走失措施的落实情况, 检查各项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对宣教效果进行评价,纠正护理过 程中存在的隐患,从而减少和杜绝 走失事件的发生。
防范措施
7、防猝死
猝死同冠心病有着非常高 的相关性,因此患有冠心病等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是猝死的 高危人群,这个群体在控制病 情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生活 细节,决不能因为病情得到了 控制而疏忽大意,任何不谨慎 甚至是上厕所都有可能成为猝 死发作的诱因。
防范措施
7、防猝死 从凌晨到上午10点这一段时间都是心血管 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 因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 来时血压上升,心律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 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 几率。因此建议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 而老年人则要学会“赖床”,醒后尽量在床上躺 一会儿再起床;同时尽量不要在早晨锻炼。

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023-2026
ONE
KEEP VIEW
WENKU
WENKU
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 险因素
WENKU
WENKU
WENKU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05
CATALOGUE
目 录
•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 主要危险因素 • 次要危险因素 •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定期复查
预防措施
康复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健康管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戒 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WENKU
W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WENKU
WENKU
REPORTING
精神压力
总结词
长期的精神压力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次要危险因素。
详细描述
精神压力会导致人体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升高 、心跳加速,长期下来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此 外,精神压力还会影响人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进一 步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PART 04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控制危险因素
01
详细描述
男性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通常更加不健康,例如吸 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等,这些因素会增加心脑血 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男性通常缺乏足够的运动和保 健意识,也不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遗传因素
要点一
总结词
遗传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次要危险因素之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该疾病。这是因 为遗传因素会影响人体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增加心脑血管 疾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TC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减弱;红细 胞表面负电荷减少,血粘↑ TG ↑直接提高血粘度,血浆凝固性↑; 82%心梗患者有TG↑ LDL 、VLDL↑: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 险因素,使胆固醇在细胞内堆积,动 脉斑块形成。 HDL 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可清 除血管内胆固醇。
3、高血糖(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耐 量异常)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当代危害人民健 康慢病、大病,而且是可控制不可治疗。 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引起心、脑、肾、 眼、神经系统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直接 影响人身健康及寿命。
10、精神心理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心身疾病。紧张、 焦虑、抑郁、悲伤等都可引发心脑血管 疾病。
11、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 1)C反应蛋白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同型半胱氨酸 导致H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独立危 险 3)纤维蛋白原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12、颈动脉斑块及狭窄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管腔狭窄或 闭塞均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心 脑血管事件发生。
6、吸烟 是公认的危险因素 吸烟较不吸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6倍, 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吸烟升高纤维 蛋白,促使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硬化,可 使血管特别是冠状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 加,血液氧含量减少,心跳加快。心脏负 荷加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香烟中的焦油对呼吸系统损害严重。 吸烟者60岁以后70%以上患有血管及 肺部疾病。 吸烟对生殖系统、糖尿病也有影响。 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2、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 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 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 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 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 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 脑血管病两大类。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指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的、 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因素。对 CVD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是CVD预防和治疗的 重要基础,是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一 CVD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1
降血脂药物首先推荐他汀类。他汀类药物是
循证医学的丰硕成果 ,以颈动脉超声为评价手 段的斑块消退试验显示 ,他汀类降脂的强化干 预能够减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 展。特别是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应服药。他 汀类药物除降脂外 ,还稳定粥样斑块、改善内 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的增殖与移行 ,防止血栓 形成。
1.4
避免大量饮酒或酗酒 建议应逐渐减量至戒酒 ,避免戒断症状。
1.5
吸烟 建议吸烟者应该戒烟 ,提倡公共场合禁止 吸烟 ,以减少被动吸烟。
1.6
高脂血症 对无心脑血管事件 ,但高脂血症者 ,应积 极降脂治疗;血脂正常 ,但已发生心脑血管事 件或高危高血压、糖尿病者 ,应用他汀类药物 及改变生活方式治疗。调节血脂和防止动脉 粥样硬化: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必 要时选择降脂药物 ,并定期复查血脂。
2.13饮酒过量
轻、中度饮酒对卒中有保护作用,而过 量饮酒使卒中风险升高。
2.14
TIA 与 CVD 相似 , 出现言语不清、肢体运动 无力、视力障碍、意识不清等。持续时间短 , 大部分症状持续时间小于15 min,一般不超过 1 h,不用治疗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人们容易忽 视。
TIA

1.11 阿司匹林 ASA应用 ASA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的疗效基本得到肯定。 ASA 具有很好的抗血小板聚集和在缺血性 CVD 的预防方面 有积极作用。掌握好适应证 ,其获益大于风险。在预防缺血 性 CVD 时, 多主张采用小剂量(75-150mg/ d),不仅可以获 得理想的效果,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不超过 100 mg/ d为宜。 但在 TIA 发作或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量可为 100~300 mg/ d。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总结及实践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总结及实践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方案
高危人群
加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中危人群
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辅以必 要的药物治疗。
低危人群
以健康教育为主,提高自我保 健意识和能力。
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孕妇等,根据具体 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04
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个案一
患者A,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 的调整,成功降低了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了心脑血管病 发作的风险。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确定了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出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筛查等多方面的防治措施。
验证了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验证了上述防治措施在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 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 治措施总结及实践
汇报人:XX 2024-02-03
目 录
• 引言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 防治措施总结 • 实践经验分享 •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总结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 治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背景
心脑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 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加强防治知识宣传
利用媒体、社区等渠道,广泛宣传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公 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统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评估防治措施的总体效果。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1辽东学院医学院辽宁丹东118001;2丹东市中心医院辽宁丹东118002)1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1.1年龄和性别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病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5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会增长1倍。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无节制地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脑血管病的发病日益趋向低龄化。

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高出50%。

1.2遗传和性格临床发现,脑血管病有家族聚集倾向,而这类家族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比较高。

性情急躁、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要比平常人高出数倍。

2干预性危险因素2.1高血压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递增和血压控制不理想,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高发的最主要原因。

一般高血压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7倍。

高盐饮食也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长期高血压可促使脑动脉硬化,引起血管壁机械性损伤,胶原纤维暴露伴随二磷酸腺苷升高,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血小板聚集,血黏度增高,补体激活,释放超氧自由基等,损伤血管内皮,前列环素生成减少,血小板释放血栓素A2增加,导致脑血管收缩,脑血栓形成。

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的发生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呈直线关系。

研究表明[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提高控制率,以减少脑卒中等合并症的发生,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血压水平<140/90mmHg为宜。

2.2心脏病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血压水平,有心脏病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都要比无心脏病者高2倍以上。

心脏病变并发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心排血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出现脑低流量灌注,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

心房纤颤导致左心房内血流淤滞,心房肌收缩力下降,容易产生附壁血栓,如果栓子脱落,可能导致脑栓塞。

无论血压水平如何,伴有心脏病的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2.3糖尿病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急性期高血糖可加重脑损害和增高死亡率。

糖尿病患者有内分泌及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总结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总结
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但女性在绝经后风险也会增加。
家族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
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人群。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的交互作用会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 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
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如全谷 类、蔬菜、水果等。
补充适量的抗氧化营养素,如 维生素C、维生Leabharlann E等。适度运动锻炼01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02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等。
03
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 肉力量和耐力。
04
避免久坐不动,适当进 行伸展和放松运动。
04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
定期体检筛查
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 检测。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 CT等筛查。
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系 统检查。
及时发现并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 素。
03
防治措施-药物篇
降压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利尿剂
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减少血容 量,从而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缓心率、降低心肌收缩 力来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从 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ACE抑制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 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进
而降低血压。
调脂药物治疗
01
02
03
他汀类药物

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发表时间:2013-05-21T16:17:15.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韦凤萍[导读] 对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韦凤萍(广西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45001)【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我社区中心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诊断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老年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在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各项因素中,心脑血管疾病是居于第一位的。

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有效控制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为积极的预防措施。

结论对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日益突出,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宣教的不足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使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的加速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不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而且给全社会带来沉的经济负担[2,3] , 因此防治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己刻不容缓。

老年人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性痴呆等都是常见的疾病,其中危险性最大的为心脑血管疾病。

笔者根据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多、时间长、突然死亡等特点,仔细研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总结如下。

1.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1病因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常见的疾病种类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以及中风等。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在我国,由心脑血管病导致死亡的数量是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也是对老年患者威胁最大的原因,现今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提高公众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认识 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知识和方法 推广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益处和重要性 提供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咨询和服务
推广原因:心脑 血管疾病是导致 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早期发现 和治疗可以降低 死亡率和残疾率
推广对象:高 危人群,如老 年人、吸烟者、 高血压患者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MRI等检查, 了解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状况
风险评估模型:使用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 SCORE模型等工具,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收集基本信 息:包括年 龄、性别、 家族广方式:通 过健康教育、 宣传资料、讲 座等方式进行
推广
推广效果:提高 公众对心脑血管 疾病风险评估的 认识,促进早期 发现和治疗,降 低死亡率和残疾

建立专业组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加强国内外专家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推动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知识和技能
评估生活习 惯:如吸烟、 饮酒、运动 等
评估疾病史: 如高血压、 糖尿病、高 血脂等
评估心理因 素:如焦虑、 抑郁、压力 等
评估其他风 险因素:如 肥胖、睡眠 质量等
综合评估: 根据以上信 息,评估心 脑血管疾病 的风险等级, 并给出相应 的建议和预 防措施。
评估前需了解患者的 病史、家族史、生活
提高健康意识:通过风险评估,可以 提高公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健 康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降低医疗费用:通过预防和早期发现, 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医 疗费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健康评估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健康评估
康复的需要。
运动和康复训练
运动评估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 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适合
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康复训练
针对存在功能障碍或残疾的老年 人,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其功能 和活动能力,包括关节活动度训 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
运动建议
为老年人提供运动建议,包括运动 方式、频率、时间和强度等,以促 进身体健康和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 。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了解老年人的糖尿病史、家族史、用药情况 等。
观察老年人的体型、体重指数、腰围等,评 估是否存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评估
检测老年人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等 指标,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
进行眼部检查、肾功能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等,评估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肿瘤评估
病史采集
上肢力量和耐力
上肢力量和耐力可以反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耐受力,也是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所 必需的能力。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是评估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之一,可以 通过认知能力测试进行评估。
感觉和知觉功能
老年人的感觉和知觉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 觉等,可以反映其神经系统功能状况。
病理学检查
• 组织活检:通过对皮肤、黏膜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 诊断某些肿瘤、炎症性疾病等。
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全面性
针对性
对老年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 全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估。
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相 应的评估方法。
动态性
主观性
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老年人身体状 况的变化。
重视老年人的主观感受,如疼痛、乏力等, 对其进行客观评估。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作者:张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随着老年性高血压发生率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得到大幅度增加。

老年性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时,需预防心力衰竭,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

而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由于老年患者肝脏和肾脏功能降低,会减少血容量,抑制交感神经敏感性,合并糖尿病后会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因此为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以此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271-0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进入到中老年之后,伴随着心脑血管的疾病变得越来越高发,对中老年群体产生了较大的生活影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

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复杂多样化的,既有先天的遗传所造成的,也有因为后天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所惯造成的。

本文主要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述。

1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1.1 身体机能的下降当人们到45岁之后,身体的技能已经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这些是无法避免的。

这种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1.2 先天的遗传由于很多的基本是存在于基因之内的,会随着家族的传承而传承下去。

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长期研究中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会通过基因而遗传给下一代的。

如,家族的长辈都有这类的疾病,那么下一代的子孙在进入中年或者老年之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远远的高于常人。

1.3 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来说,上述的前两种触发因素可以说都不是可控的,首先遗传肯定对于目前的医疗科技来说是不可控的,而年龄的增长更是无法控制的,而对于第三种的触发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来说,是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控制和避免的。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占我国单病种死亡的第1位和第2位[1]。

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是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患病率上升,超重和肥胖增多,不合理膳食、吸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等使我国心血管病形势更严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2]。

对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西方国家心血管病的病死率下降,其中40%~70%归因于危险因素控制[3]。

我国基层,包括社区和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对动脉硬化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识别有重要意义。

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也是心血管病防控体系的关键。

近年,国内外制定了多部相关专家建议、共识和指南[3],但针对基层医生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简洁、可操作的评估、干预方法和建议仍较少,目前的现状是普通人群对一级预防不重视,对二级预防管理不达标。

因此,本专家共识参照国内外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证据、相关专业学会指南而制定,旨在指导我国基层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工作,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意识,以危险因素控制为基础、以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现和识别为转折点,预防和阻断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1 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1.1 吸烟虽然中国居民吸烟率已呈下降趋势,但目前仍有3.16亿人吸烟,男性吸烟率高达52.1%。

同时有7.4亿人受二手烟危害,其中儿童约1.8亿。

主动和被动吸烟均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呈剂量依赖关系[4-5]。

2016年吸烟造成我国246万人死亡,我国面临的控烟形势严峻。

此外,我国有3.1%的人使用过电子烟,0.5%的人仍在使用[6]。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

心脑血管病风险评估工具:
理想危险因素状态:腹围<90cm,胆固醇< 5.18mmol/L,HDL-C≥1.04mmol/L,血压< 120/80mmHg
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
一、生活方式干预
膳食营养干预(I B)
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体重,腹型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及 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推荐: 18.5kg/m2≤BMI<24kg/m2
心脑血管病风险评估:
评估工具:
网站()或“心脑血管 风险”手机APP评估工具 例如:40岁男性,现居北方,城市,腰围 80cm,TC 5.2mmol/L,HDL-C 1.3mmol/L,血压 145/80mmHg,未服用降压药,无糖尿病,不吸 烟、有冠心病家族史
生活方式干预
• 习惯久坐且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个体,在剧 烈运动前进行临床评估。(IIa B)
控制吸烟,吸烟与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戒烟,
避免被动吸烟(I B)
限制饮酒,适当饮酒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
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对饮酒者应严格控制(摄入 量≤100g/周,或男性<25g/d,女性<15g/d), 肝肾功能异常、高血压、房颤、怀孕、青少年不 应饮酒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
(2019)
18级全科宁珂妍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
人口增长 老龄化 城镇化
心血管疾病负 担逐年升高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率上升
不合理膳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
现状:
我国心血管防治形势严峻
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434.4万人,其中脑卒中死 亡209.8万人,冠心病死亡173.6万人。
效、联合不同作用机制药物
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

血压的各种指标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1

血压的各种指标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1
表1
PP—SBP—DBP,MAP—DBP十PP/3。
2)高血压诊断标准:SBP≥140 ≥90
mm
mm
Hg和(或)DBP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患者均无继发
性高血压。3)血压水平的分层根据《中国高血压防 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标准进行分类【一引。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Microsoft
visual
and 1.345
for SBP,1.343 for
MAP,1.219
variables
for DBP and 1.215 for PP in senile group.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ge stages.
The predictive values of the four blood
撼 抖 芷 懈 ■ 瞅 螵 牺

表3血压指标与8年随访心脑血管病死亡危险相关性


随访时间(年)
图1
随访8年期间不同血压水平心脑血管病死亡 事件年发生率比较(n=10 786)
注:SBP:收缩压;DBP:舒张压;PP:脉压;MAP平均动脉压。 RRl、P1:各血压指标每增加10 mm Hg,心脑血管病死亡相对危险 度及P值;RR2、P2:各血压指标每增加1个SD,心脑血管病死亡相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5月第15卷第5期Chin J Hypertension,May
2007,V01.1 5 No 5
・403・管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
路方红,杨建民,赵颖馨,刘振东,金世宽,孙尚文,王舒健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对远期心脑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某院近三年收治的82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选选择同期来某院的无心脑血管疾病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142例调查对象的家族病史、性别、生活习惯等基础资料,将是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定义和赋值,并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结果: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超过60岁、家族病史、合并高血压、高脂肪饮食、酗酒是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针对相应的高危因素要介入合理控制因素、保持良好心态、适量运动等干预措施。

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较多,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病也成为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为探寻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82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8.9±2.5)岁,心血管疾病53例,脑血管疾病29例,合并有高血压者59例,高血脂者72例,吸烟者44例,饮酒者20例,日常保持适量运动者53例。

选择同期来我院的无心脑血管疾病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1.3±2.1)岁,合并有高血压者19例,高血脂者16例,吸烟者34例,酗酒者13例,日常保持适量运动者37例。

1.2研究方法收集82例心脑血管老年患者和对照组的基础资料,具体收集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疾病、饮食习惯、体重、运动情况等,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将收集资料中可能的危险因素设定为自变量,将是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设定为因变量,对所有选取的自变量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OR值和95%可信限判断最具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1]。

试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

试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

试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发布时间:2021-05-07T14:41:58.5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作者:张腾[导读]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卫生院山东菏泽 274000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疾病,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

根据资料报道,每年世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1500万左右,占各种疾病死亡原因首位。

张腾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卫生院山东菏泽 274000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疾病,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

根据资料报道,每年世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1500万左右,占各种疾病死亡原因首位。

应用目前最先进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血管病幸存者。

事实证明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第一位原因,第一号杀手。

关键词:心血管病;中老年人;治疗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上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疾病都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继癌症之后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另一类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需要患者耐心和坚持的一种疾病,他需要患者长期不懈地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坚持自我调理饮食和生活起居,才能达到控制病情、减轻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的效果。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是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

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以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的常见病,尤其是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尤其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

心脏是脊椎动物最重要器官,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心脏由心肌构成,室间隔将其分成两个室腔,室腔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入心血液进入心房,心室射出血液。

左右心房间和左右心室间有间隔隔开,不相通,心房与心室间有瓣膜,瓣膜使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不能倒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
发表时间:2019-03-22T10:19:10.5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期作者:韦小龙
[导读] 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较多,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二干休所门诊部辽宁大连 11003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某院近三年收治的82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选选择同期来某院的无心脑血管疾病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142例调查对象的家族病史、性别、生活习惯等基础资料,将是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定义和赋值,并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结果: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超过60岁、家族病史、合并高血压、高脂肪饮食、酗酒是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针对相应的高危因素要介入合理控制因素、保持良好心态、适量运动等干预措施。

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较多,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病也成为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为探寻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82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8.9±2.5)岁,心血管疾病53例,脑血管疾病29例,合并有高血压者59例,高血脂者72例,吸烟者44例,饮酒者20例,日常保持适量运动者53例。

选择同期来我院的无心脑血管疾病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1.3±2.1)岁,合并有高血压者19例,高血脂者16例,吸烟者34例,酗酒者13例,日常保持适量运动者37例。

1.2研究方法
收集82例心脑血管老年患者和对照组的基础资料,具体收集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疾病、饮食习惯、体重、运动情况等,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将收集资料中可能的危险因素设定为自变量,将是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设定为因变量,对所有选取的自变量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OR值和95%可信限判断最具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1]。

1.3统计学分析
将先期收集的调查对象资料建立分析数据库,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调查对象的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依据统计值P<0.05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并根据95%可信限和OR值判断自变量是否属于危险因素。

2 结果
本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家族病史、合并高血压、高脂肪饮食、合并高血脂、BMI≥24kg/m2是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结果[%(n)]
3 讨论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家族病史、合并高血压、高脂肪饮食、合并高血脂、BMI≥24kg/m2是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血管弹性逐渐减弱,心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机率也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逐步增加。

家族遗传病史患者大多存在脂质代谢异常,而脂质代谢异常是血管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2],为此存在家族遗传病史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高于普通人。

不良生活习惯也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或酗酒等,另外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患者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这主要源于合并基础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正常的机体脂质代谢被破坏,此类人群的血管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机率增高。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会相互作用,其中年龄、家族病史等危险因素无法改变,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则可以预防,针对上述调查得到的高危因素,要针对性介入相应的干预措施,临床主要的干预措施包括合理控制因素、保持良好心态、定期
检查和适量运动等,高危患者要多选用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在保证患者合理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控制好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适量给予米糠、杂粮等粗纤维食物[3]。

适量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体力和免疫力,因此可指导患者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和代谢,降低患者体内脂质和胆固醇累积,血液循环加速亦能增加血管弹性和动脉硬化,但体育锻炼也切合患者自身身体状况,过大运动量会增加疲劳和降低免疫力。

不良心理情绪会引起患者烦躁和不安,进而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和睡眠质量,因此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负面情绪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同时患者还应进行定期病情监测,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对身体状态有个全面了解,从而可以提前介入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周皖舒,彭年春,时立新,等.贵阳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1(8):935-938.
[2]吕芳,赵玉生.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6,15(4):320-322.
[3]黄学,李恒娜,赵西芳. 2012-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4):6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