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冻土问题

合集下载

地理高考关于冻土的题目

地理高考关于冻土的题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

2021届高考地理综合题训练:原因探究类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综合题训练:原因探究类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综合题能力提升训练:原因探究类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盐泉是高矿化度、高浓度地下水上升溢出地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泉。

囊谦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冰川广布,澜沧江上流多条支流斜穿而过,多断裂地质构造。

地质勘探发现囊谦地下100-200 米间为含盐地层,累计厚度21.25 米,该地盐泉众多,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浓度最高的盐泉,且其泉水含盐量有明显季节变化。

囊谦地区采用传统的手工晒盐法制盐,引盐泉入畦,使卤水经风吹日晒蒸发后自然结晶的方法来制盐的,经过引泉、制卤、灌卤、结晶、防水、归仓等步骤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囊谦泉盐质量优良,产盐历史悠久。

历史上,该地大多数盐场均为个体经营,依靠产盐成为玉树地区的经济和商业贸易中心,而如今囊谦盐场受工业机器制盐、专业技术劳动力流失等因素影响,盐业也逐渐走向衰落。

材料二囊谦气候数据材料三图5为囊谦县城及周边盐场位置图(1)分析囊谦盐泉众多的原因。

(6分)(2)结合材料二,推测囊谦地区一年中产盐量最高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6分)(3)请分析囊谦制盐业走向衰落的原因(6分)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水透明度是指湖水能使光线透过的程度,表示水的清澈情况,是水质评价指标之一。

影响湖水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有浮游生物量、泥沙含量、水体运动、入射光线等。

材料二:班公湖(图4)是西藏阿里地区的高原湖泊。

湖面海拔4240米,东西长约150多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达41米。

该湖湖水盐度东西差异大,夏季东部湖水垂直交换弱,水体透明度较高。

(1)判断班公湖湖水盐度的东西差异,并说明存在差异的原因。

(8分)(2)根据对流运动原理,分析夏季班公湖东部湖水垂直交换弱的原因(6分)(3)分析夏季班公湖东部湖水水体透明度较高的自然原因。

(8分)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利比里亚2018年人均GDP约为674美元(世界人均GDP约1.13万美元),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橡胶园,橡胶树主要分布在其西部沿海地区, 橡胶制品主要出口到欧美。

湖州、衢州、丽水2023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地理试题卷

湖州、衢州、丽水2023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地理试题卷

湖州、衢州、丽水2023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石环是高寒地区一种独特的冻土景观。

在冰缘地区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较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这种冻土地貌就是石环,下图为石环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石环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岩浆活动B. 流水搬运C. 风化作用D. 冰川沉积2. 在高寒地区的下列区域,易出现石环的区域是()A. 山地陡坡B. 高原边缘C. 山口、平缓的坡麓D. 山地冰川分布地区【答案】1. C2. C【解析】【1题详解】“在冰缘地区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较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这种冻土地貌就是石环。

”由此可知,石环是由于冻融作用形成的,属于风化作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石环是由于冻融作用形成的,高寒地区气温在0℃左右变化,形成大面积石环。

这些泥土和小的岩屑物长期保存说明没有较强的侵蚀作用,山口、平缓的坡麓容易出现石环,山地陡坡、高原边缘坡度大,侵蚀作用强,不易出现石环,C正确,AB错误;山地冰川分布地区全年气温低,且被冰雪覆盖,不易出现石环,D错误。

故选C。

【点睛】风化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不均匀膨胀与收缩,使岩石产生裂隙,崩解为碎块,这种风化仅改变颗粒大小与形状,不改变原来的矿物成分;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是植物根系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下图示意我国几种常规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地域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 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A. 总量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B. 品种分布呈现北煤南油C. 能源自给度高,进口需求低D. 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水力为辅4. 可缓解我国能源分布与需求矛盾的是()A. 建设高速铁路实施西煤东运B. 通过特高压向东中部输送电力C. 转移高耗能产业至西部地区D. 用核能等新能源取代常规能源【答案】3. A4. B【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是总量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A正确;品种分布煤、油资源都是北方较丰富,B错误;我国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C错误;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D错误。

2025届高三地理微专题二轮复习课件:冻土

2025届高三地理微专题二轮复习课件:冻土

冻土地貌组合
冰楔:在多年冻土区,地表水周期性注
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使裂隙不断扩大并为 冰体填充,剖面成为楔状,称为冰楔。
冰楔形成的条件: ①有深入到永冻层中的裂隙,并 为脉冰所填充。 ②冰楔的围岩是可塑性的,水在 裂隙中才能冻结、膨胀,围岩不 断受挤压变形,冰楔不断展宽。 ③需要严寒的气候条件,年平均 温度一般为-6~-3℃。
3.坡向、坡度的影响 坡向和坡度直接影响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阳坡日照时间长,受热多于阴坡, 因而在同一高度、不同坡向冻土的深度、分布高度和地温状况都不同,冻土的厚 度也不同。【根据观测,昆仑山西大滩不同坡向的山坡,在同一高度和同一深度 的阴坡地温比阳坡地温要低2~3℃,阴坡冻土的厚度也要大一些,冻土分布下界 高度较阳坡低100m)
多年冻土层从高纬度(左)向低纬度(右)的变化示意图
一般来说,活动层冬季冻结时可与下部的永冻层连接起来。
如果冬季气温较暖,活动层冻结时的深度达不到永冻层的顶部,这时在活动层与 永冻层之间就出现一层未冻结的融区。
如果来年夏季较凉,活动层的融 化深度较小,结果便在活动层下 部留下隔年冻结层。隔年冻结层 较薄,只有10cm左右厚度,它 可保存一年至数年。当某一年夏 季较暖,活动层融化较深,隔年 层即消失。
2.铁路通过季节冻土层地段,下列措施最经济有效的( ) A.设计冷冻系统,全年处于冻结状态
√B.打穿冻土层,将承重分散到基岩 C.设计遮盖系统,使路基避免阳光照射 D.利用冻土层,固结铁路桩基
材料:中俄石油运输管道——漠(河)大(庆)线,全长953千米,其中北部的512 千米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地理学者研究 发现多年冻土区的融沉、冻胀丘、冰锥等对管道的安全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冻胀 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 表变形隆起,称冻胀丘,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季 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

高考地理冻土知识点

高考地理冻土知识点

高考地理冻土知识点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冻土又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掌握冻土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应对高考地理题目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地理冻土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冻土的定义和分类冻土,指在长期低温条件下,地下或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壤的含水部分由于温度低于冰点而凝固的现象。

根据冻土出现的季节性特征以及冻土形成的原因、影响等因素,冻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季节性冻土:又称季节性冰冻土,是指在每年的寒冷季节,土壤温度低于冰点,形成冻土。

每年冻融循环。

主要分布在寒冷季风区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

2. 多年冻土:又称永久性冻土,是指在以寒冷季节为主的气候条件下,土壤温度长期低于冰点,形成长期存在的冻土。

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如北极地区、高山地区等。

3. 浸润冻土:又称液态冻土,是指土壤中存在液态水,在冻土界面之下重新冷冻并形成冻土。

浸润冻土主要分布在湿润气候带。

二、冻土形成的因素冻土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因素:低温是冻土形成的前提条件,气温低于0℃是冻土形成的基本要素。

2. 地形因素:坡度、高程等地形因素影响了冻土的形成和分布。

如高山地区、山地沟谷等地形多冻土分布。

3. 土壤因素:土壤的质地、含水量、渗透性等土壤因素影响了冻土的形成。

富含黏土和有机质的土壤更容易形成冻土。

4. 植被因素:植被覆盖对于冻土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植被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减缓冻土的形成。

三、冻土的影响和利用冻土的存在对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1. 土地利用:由于冻土对土壤渗透性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冻土地区往往不适宜开展农业活动。

2. 生态环境:冻土地区的植被生长周期短,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同时,冻土融化导致水分增多,容易形成湿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3. 经济发展:冻土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在工程建设方面,冻土是天然冷库,可用于储存冷藏物品。

高三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区域,图中竖线部分代表某种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读图回答:(1)该气候类型空间分布的南北界线并不与纬度完全吻合,请指出ABC段的分布特点及分析主要原因。

(2)航运和水能开发是河流开发的重要方向。

围绕其中一个方向,指出甲河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

(3)本区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但缺是图示区域最大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原因。

【答案】(1)A段向北(高纬)弯曲(1分),地处大陆内部,夏季温度高(1分),最热月10°等温线向北凸。

B段向南(低纬)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1分),沿岸千岛寒流影响(1分),地形多山海拔高,温度比同纬度低。

(1分)C段向南(低纬)弯曲(1分),地处高原山地,温度比同纬度低。

(1分)D段向东北(高纬)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1分),D线以东受太平洋影响大,在季风环流影响下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1分)(2)突出特点:(2分)北半球寒极,世界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大陆性最强)形成原因:(3分)①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且年内季节变化大;②西距大西洋远东有山地阻隔太平洋,受海洋影响小;③海拔较高,高于同纬度中西伯利亚高原,故气温低;④盆地地形,冷空气易沉至盆地底部,加剧了寒冷程度。

且开口向北,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大。

(3)自然原因:(3分)①有大面积的高纬地区,热量条件差②有大面积的永久冻土,土地质量差③水热矛盾突出,从北向南热量渐增但地表径流渐少④主要大河从南向北流,水资源利用不好社会经济原因:(2分)①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②资源配置不好,国内市场集中在西部③交通相对落后,铁路线少,河运价值不大【解析】(1)此题要分段考虑纬度、地形、洋流、季风等因素影响气温、降水,从而影响气候分布。

(2)气温低,跟纬度、地形、受海洋季风影响等因素有关。

(3)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去分析,自然主要是气候、土地、水热不利之处;社会原因是劳动力、交通等因素制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分布和治理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分布和治理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分布与治理措施一、知识讲解土壤盐碱化:1、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其形成原因有:(1)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

(2)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3)在严重缺乏淡水的地区,如: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淡水资源不足,与农业生产发展供需矛盾尖锐,采用低劣质水灌溉是人为造成的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原因。

(4)无计划开垦荒坡地,滥砍乱伐,破坏植被,使裸露土壤的地表蒸发量增大,也易形成土地盐碱化。

2、盐碱地的分布: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3、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4)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二、例题分析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

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

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 过度樵采B. 水资源利用不当C. 过度开垦D. 过度放牧2. 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1. B 2. C【解析】1.由文字信息“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可知,水资源利用不当是当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卷)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品种,具有耐赛,耐饥、上膘快等适应环境的特点,以散户野牧为主。

与普通牛奶相比,牦牛奶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氨基酸,但牦牛产奶量仅为普通牛奶的二十分之一左右,牦牛乳品产业规模难以大幅扩大。

西藏某乳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从散户中收集牦牛奶,坚持藏区生产。

近年来,该公司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积极开拓高端市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牦牛的生长特点反映其生长区的牧草()A.供应充足B.生长期短C.品质好D.品种多2.制约牦牛乳品产业规模扩大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技术D.交通3.该乳业公司将牦牛乳品定位高端市场的主要优势是()A.市场需求大B.品牌知名度高C.产品品质好D.产品稀缺度高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采用了“桩筏基础”建设方式:先打下深达86米的基桩,而后浇筑6万立方米混凝土加固,形成6米厚的混凝土筏板。

大厦建有全天候新能源发电设备,每年可为大厦提供1.19百万度的绿色电力;外墙创造性地使用高透光双层玻璃幕墙,两层玻璃幕墙间留有一定空间,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降低建筑热传导,每年可节约25%的能源消耗,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上海中心大厦采用“桩筏基础”建设方式的主要因素是()A.地质B.水文C.气候D.地形5.上海中心大厦发电设备利用的新能源是()A.风能B.太阳能C.水能D.潮汐能6.大厦玻璃幕墙采用双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噪音B.增强光照C.保障安全D.保温隔热蓄洪区是指利用低洼地区分蓄超额洪水的地区。

启用蓄洪区可以为上游减压,为中游缓险,为下游保安全,是牺牲局部利益,保证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安全的一项迫不得已的措施。

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境内的蒙洼蓄洪区于1953年设立,是淮河流域一座重要的蓄洪区。

目前,蓄洪区内共有人口约19.5万人,耕地面积18万亩,2020年是蒙洼蓄洪区第16次启用蓄洪。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的原因和防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的原因和防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一、知识讲解(1)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

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2)荒漠化的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整治模式: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3)治理措施和经验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

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二、例题分析早期的沙漠公路大都沿绿洲上的城镇布局。

近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腹地修建了数条南北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公路和防护林网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建设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决定性因素是A. 自然条件、科技水平B. 经济因素、科技水平C. 政治因素、自然条件D.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2. 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来自A. 风力侵蚀B. 风力沉积C. 地基沉降D. 物理风化3. 为减轻流沙对沙漠公路的破坏,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 在公路两侧挖沟阻沙B. 在公路两侧喷洒塑胶固沙C. 在公路两侧建玻璃挡风墙D. 拓宽公路两侧的防风植物带【答案】1. B 2. B 3. D【解析】1.现代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建设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需要克服苛刻的沙漠环境,需要防暑防风防沙等等,这就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科技,因此,建设该公路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科技水平,选B。

2020届高三地理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例题讲解

2020届高三地理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例题讲解

2020届高三地理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例题讲解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新疆罗布泊地区分布着成群的红柳沙包。

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

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

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夏季B.夏季、秋季C.秋季、冬季D.冬季、春季(2)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A.沙源丰富红柳的落叶特性B.沙源丰富地形阻挡C.土层深厚红柳的落叶特性D.土层深厚地形阻挡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红柳每年11月落叶,是北半球的秋冬季节。

因此,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秋季、冬季,C正确。

第(2)题,由材料可知,“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因此,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沙源丰富、红柳的落叶特性,A正确。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信息?答案红柳11月落叶;冬季受到沙子堆积;落叶层与沙层交替出现。

典例2结合图a和图b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a中景观的地点,是图b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a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2)C解析第(1)题,A对:由图a某地景观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草原地区,北部为高山,海拔3 700米以上,图b中甲地在海拔0~1 000米的山麓地带,附近有河流经过,可能为草原,北部为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山,符合题意。

B错:由图b可知,乙地海拔在0~1 000米,但是乙地离南侧天山较远,不处于山麓地带,因而不可能看到图a中的景观。

C错:由图b可知,丙地海拔在3 000~5 000米,不可能分布有草原景观。

地理冻土解析知识点总结

地理冻土解析知识点总结

地理冻土解析知识点总结冻土的形成过程:冻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冻土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多年冻土形成阶段: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气温长期低于零度。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并在地下层中形成冰层。

当冰层遇到非常低温的时候,会逐渐形成厚度较大的冻土层,这就是多年冻土。

2. 少年冻土形成阶段:少年冻土主要分布在气温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因为气温变化而结冰,从而形成冰层。

这种冰层会随着气温的升降而周期性地形成和消融。

3. 季节性冻土形成阶段: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在这种地区,气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寒冷季节,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形成冻土。

而在温暖季节,冰层则会逐渐融化。

冻土的分布特点:冻土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冷地区,其中以北极圈和高山地区的冻土分布最为广泛。

1. 北极圈的冻土:北极圈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其中包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加拿大的西北地区、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

这些地区的冻土主要为多年冻土,厚度较大,覆盖面积广。

2. 高山地区的冻土:高山地区的冻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冻土主要为季节性冻土,气温和季节变化较为显著。

3. 南极地区的冻土:南极地区的冻土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的部分地区,由于气温极低,厚度较大的多年冻土覆盖面积较广。

冻土的环境影响:冻土在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地质地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解析。

1. 生态环境影响:冻土层中的水分被冻结成冰,形成了冻土层的特殊土壤结构。

这种土壤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根系的扎根、土壤的养分循环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冻土层的融化会导致地表变得湿润,成为了湿地环境,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物种群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候变化影响:冻土层对气候的变化和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汝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

完成下面小题。

1. 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主要因素是()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2. 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 生长季较长B. 有机物积累多C. 土壤肥力高D. 物种多样性高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

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A. 冰川作用B. 流水作用C. 构造运动D. 风沙作用4. 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气温B. 降水C. 土壤温度D. 土壤水分5. 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A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C.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温带气旋龙卷是伴随温带气旋发育的剧烈上升涡旋,常出现在锋面气旋的暖气团一侧。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的高发区。

下图示意辽宁省温带气旋龙卷典型天气流场模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发育温带气旋龙卷的区域()A. 近地面气流旋转辐合B. 高空气流旋转辐散C. 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运动D. 高空风速小于近地面7. 对图示温带气旋龙卷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 暖锋北上B. 冷锋南下C. 暖湿气流输送D. 气旋水平移动8.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的高发区,主要是因为()①邻近海洋②西风较强③纬度较低④冷锋频发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冻土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冻土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一一冻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0c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

冻土可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

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且其多年冻结层之下常年存在液态地下水。

读图完成1〜2题。

1.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是A山脉隆起,山顶气温低,季节性冻土层厚B.河谷附近地区多年冻土层厚C.基岩山区海拔高,多季节性冻土D.山地降水增加,暖季地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增强2.河谷平原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水的直接补给来源是A.雨水B.河水C.冰川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答案】1. D 2. B【解析】1.山脉隆起,山顶气温低,多年冻土发育;河谷附近多季节性冻土;基岩山区多年冻土发育,所以ABC 错。

由于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为该地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

故D项正确。

故选D。

2.由图中信息可知,河床与近岸区位季节性冻土,在夏季冻土融化,河流水可以补给地下水,进而可以补给多年冻结层之下的地下水。

在多年冻土层区域,地表水很难下渗到地下补给地下水。

河谷平原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水的直接补给来源是河水,B正确。

故选B。

为了研究陕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坡面与未冻土坡面受雨水侵蚀出现的产沙强度情况差异,某研究小组模拟相同降雨强度持续60分钟的降水对比实验,其产沙强度情况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季节性冻土坡面10〜20分钟阶段产沙强度迅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A.坡面细沟出现B.坡面径流减小C.坡面植被破坏D.坡面沟谷稳定4.未冻土坡面前25分钟产沙强度增长微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降水强度小B.坡面径流小C.地下径流小D.雨水下渗少【答案】3. A 4. B【解析】【分析】3.季节性冻土在10-20分钟阶段产沙强度迅速上升的原因,与冻融侵蚀有关。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1.读全国部分省区生态脆弱度统计表,推断山东省生态脆弱度值最接近:A.0.837B.0.456C.0.695D.0.580【答案】D【解析】山东省比河南距海洋近,水分条件优于河南,所以生态脆弱度,比河南小;但比安徽水热条件差,所以生态脆弱度比安徽大,对比四个数值,所以最接近0.580.故选D。

【考点】生态环境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曾经,这里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监测城市中连续三年排名倒数第一;曾经,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曾经,这里的河不敢见人,人不敢见河……这里就是山西省临汾市,它曾经因污染严重而被美国媒体列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面对严峻的形势,临汾开始大规模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取缔落后的生产工艺;同时实施荒山绿化、环城绿化、通道绿化、城区绿化、村镇绿化、厂矿绿化等造林工程。

如今,在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市民摘掉了口罩,城市摘掉了“黑帽子”,“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景回到人们的眼前。

材料二下图为临汾市城市名片及地理位置图。

(1)分析临汾市曾经“河不敢见人、人不敢见河”的原因。

(2)简述临汾市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可能诱发的其他环境问题。

【答案】(1)临汾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炭基地,由于不重视环保,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进入河流,使河水污染严重,河水变黑。

(2)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煤炭资源的破坏等。

【解析】依据临汾市地理位置与煤田分布的关系及临汾市工业结构,可整理出答题思路。

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多样,既有对地表的破坏而产生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又有对水体、植被的破坏而产生的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还有对大气的破坏而产生的酸雨等。

3.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周边地貌类型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断裂下陷【答案】B【解析】读图,从图中景观看,月牙泉周围是沙漠,沙漠是风积地貌,不是风力侵蚀,A错。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地质地貌原理(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地质地貌原理(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地质地貌原理1. 2019年2月21日,法国巴黎举行了第四届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会议,全球14个地质公园获得2019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资格,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地质公园成功入选。

图中()A.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B.彩色丘陵区的地质构造为背斜C.因对流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D.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其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答案 D解析据图可知,断层的位移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A错误;据图可知,彩色丘陵区沉积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部位,B错误;甘肃省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灾害少,C错误;据图可知,该地区的岩石主要是泥岩、砂岩、砾岩等,按成因均属于沉积岩,其地貌的形成主要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D正确。

石海(见下图)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堆积的大片巨石角砾,是岩石在水分或温度作用下形成的。

读图,回答2~3题。

2.推测与石海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冰川沉积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水的冻融3.最可能有石海分布的地点是()A.大兴安岭北部B.塔里木盆地C.海河入海口D.祁连山山麓冲积扇答案 2.D 3.A解析第2题,据材料可知,石海是岩石在水分或温度作用下形成的。

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气温的日较差较大,水的冻融作用频繁,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崩解破碎。

此外石海的形成还与地质、地形等因素相关,故选D。

第3题,石海发育不仅要岩石坚脆、存在很多裂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水热条件。

既要有一定的水分,同时温度变化要大,在0℃上下持续波动的时间要长。

故大兴安岭符合该条件,选A。

塔里木盆地水分条件差,海河入海口的岩石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岩石较细碎,离海洋近,温度变化小;祁连山山麓的冲积扇水热条件不满足,故均可排除。

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点。

下面左图为“燕山山前构造单元图”,右图为“Z地钻孔沉积物垂直剖面分布图”。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济源市沁园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济源市沁园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济源市沁园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完成下列各题1. 据图分析,图中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A. 北高南低B. 南高北低C. 南北两端海拔相近D. 中部高,南北两侧低2. 图中铁路路基最易受多年活动冻土层危害的地点是A. 拉萨B. 安多C. 五道梁D. 西大滩3. 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地区低的原因不可能是A. 太阳辐射强B. 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C. 夏季凉爽D. 降水量较少参考答案:1. D2. B3. C1. 根据图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年平均气温越低,说明海拔越高。

根据图示等值线递变趋势分析,图中年平均气温等值线中间气温最低,两侧较高,说明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中部高,南北两侧低,D对。

A、B、C错。

2.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图中铁路路基最易受多年活动冻土层危害的地点是安多,最易出现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现象,B对。

拉萨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0℃,A错。

五道梁气温低,没有反复冻融问题,C错。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西大滩气温范围0-2℃,D错。

3. 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地区低,可能是高原上太阳辐射强,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降温幅度小,不易形成多年冻土,A、B可能。

降水量较少,土壤水分少,土层不易冻结,D可能。

夏季凉爽,形成多年冻土温度应较高,C不可能,选C。

点睛:年平均气温越低,说明海拔越高,图中年平均气温等值线中间气温最低,两侧较高,说明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中部高,南北两侧低。

冻土(高三地理专题)(共48张PPT)

冻土(高三地理专题)(共48张PPT)

(3)该地冻土使当地植物因干旱而受伤害的季节是(
)
A.早春
B.盛夏
C.晚秋
D.初冬
解析:早春时,气温逐渐回升,植物的蒸腾作用逐渐加强,而此时由于
冻土的存在,土壤尚未解冻,根系吸收水分困难,会使植物因缺水而受
伤害。所以选A。
冻融
冻融是指土层由于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和升至零度以上而产生冻结和融化的一种物理地质作用和 现象,即冬季冻结,夏季消融。由于温度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 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冻土层发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过程成为冻融 。冻结状态坚硬、体积膨胀、阻隔地表水的下渗; 冻土融化,体积收缩,松软沉陷,土壤含水量增加。
6. 有关冻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多发
B. 土壤含水量大
C. 地温在 0℃上下波动
D. 我国雨季多发
7. 预防冻拔比较合适的措施是
A. 覆盖石块
B. 覆盖秸杆
C. 补水灌溉
D. 种植绿肥
8. 下列现象中与冻拔原理最相似的是
A. 东北地区深秋向阳侧树干开裂
B. 西北地区牧民转场放牧
C. 东北地区春季电线杆自然倾倒
素为
A.植被种类与多少
B.东中西地形差异
C.土体颗粒的组成
D.海洋性气候强弱
冻土形成条件
冻土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 冰沼土分布区属苔原气候,大部分地面被雪原和冰川所覆盖,年平均温在0℃以下,一般都在-10℃
至-17℃,冬季气温可低至-40℃,甚至-55℃,夏季温度也很低,7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10℃,全 年结冰日长达240天以上。 高山冻漠土年均温也很低,一般为-4℃至-12℃。 冻土区降水很少,欧洲部分为200—300毫米,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在100毫米以下,西藏冻漠土区因 地势高、远离海洋,降水更稀少,一般为60~80毫米,其北部更少,为20~50毫米,其中90%集 中于5—9月。 降水虽然少,但气温低,蒸发量小,长期冰冻,土壤湿度很大,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夏季土 壤—母质融化,砂土可达1~1.5米,壤土70~100厘米,泥炭土35~4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10 分)【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莱湖区 1950 年和 2010 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该地 60 多年来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简析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湖泊面积减少(2分);居住用地增加(2分);工农业用地增多(2分)。

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或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增加(2分);工业废水的排放,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

【解析】读图比较,2010年比1950年湖泊面积减少,聚落等居住用地增加,工农业用地增多。

湖泊面积减小,对气候的调节能力,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增加。

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考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

2.(10分)环境保护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

某企业为确保盐产品外运道路不为沙漠所侵吞,采用资金补助牧民种树护路的方式,从而拉开了“库布齐治沙模式”的序幕,现如今,该企业硫化碱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结合材料,说明库布齐治沙模式是“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模式。

(10分)【答案】植树种草,改善了生态环境(2分);发展盐业、药材和饮料加工、旅游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2分);延长了产业链(2分),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附加值),提高了牧民收入,(就业)(2分);社会可持续发展(2分)。

【解析】仔细读图,图中左边有人类活动场所,右边是主要产业。

生态表现为植树种草,治理荒漠,改善了生态环境。

经济体现为发展盐业、药材和饮料加工、旅游(景区)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民生从提高牧民收入,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

库布齐治沙“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模式实际上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3.(10分)环境保护2013年3月,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 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城区湖泊水质较往年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如图)。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必刷经典选择题 专题8 生物与土壤(逐题详解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必刷经典选择题 专题8 生物与土壤(逐题详解版)

专题8 生物与土壤1.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基础是热量,大陆东岸由赤道到两极变化规律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大陆西岸由赤道到两极变化规律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①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基础是水分;由沿海到内陆自然带变化规律是森林-灌丛-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中纬度最为明显。

①水平自然带与气候有着对应关系,但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类型不一样,但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两种自然带。

2.垂直自然带①分异基础是热量和水分;随着海拔的升高水分和热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山地垂直自然带大致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①垂直自然带的丰富程度取决与山脉的相对高度和纬度,纬度相同,山脉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丰富;相对高度相等,纬度越低自然带越丰富。

①相同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于阴坡;相同自然带纬度越高分布的海拔越低。

①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3.雪线①山脉积雪的下线,称为雪线;雪线的高低受到温度、降水以及坡度的影响。

①阳坡的雪线高于阴坡,背风坡的雪线高于迎风坡;若一个山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则雪线较低,以迎风坡为准。

坡度越大雪线越高。

4.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①纬度低,气温高,气候水热条件较好;①兼有多种气候,气候类型多,生物种类多;①地形较为复杂,气候类型复杂,生物种类繁多;①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气候的垂直差异大,生物种类繁多;①地形较为封闭人类干扰小;①地域面积较广,纬度跨度较大等。

5.土壤特征①我国土壤的分布特点及性质:东北地区黑土,较为肥沃;华北地区棕色土壤,较为深厚,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肥力欠佳;黄土高原为黄色土壤,较为深厚肥沃,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东南丘陵为红色土壤,土层较薄,呈酸性,肥力较差;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水稻土,深厚肥沃,主要影响因素为人为原因;四川盆地为紫色土壤,富含钾元素,较为肥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高三地理热点之青藏铁路:三大措施保持路基冻土青藏铁路要穿越“千年冻土”区,必须攻克的难题之一是:只有设法保持该区域的冻土不受夏季高温影响,确保路基坚固、稳定.大家都知道:严寒的冬季,冻土是坚硬的,而外界气温升高时冻土会熔化,使路基硬度减弱,甚至变软,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因此,如何确保冻土的状态在夏季与冬季一样,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难题.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其中的三个关键措施都只运用了简单的物理知识.一是“热棒”:被称为不用电的“冰箱”.在冻土区,路基两旁插有一排碗口粗细、看上去像护栏的金属棒,这就是“热棒”.它们的间隔为2m,高出路面2m,插入路基下5m.棒体是封闭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态的氨,外表顶端有散热片.我们知道,酒精比水更容易变成气体,而液态氨变成气体比酒精还要容易.正是液态氨在“热棒”中默默无闻地工作,使它成了在夏季保持路基冻土的“冰箱”.二是“抛石路基”,被称为天然的“空调”.在冻土区修筑路基时,其土层路基的中间,抛填了一定厚度的碎石块,碎石之间的空隙不填实,并且与外界空气相通.这样的结构具有“空调”的功能,使得冻土层的温度基本不随外界气温变化,能有效地保持冻土的稳定性.三是“遮阳板路基”,又称旱桥:被称为隔热“外衣”.遮阳板路基,是在路基的边坡上架设一层遮挡太阳的板材,能有效地减弱太阳热对路基温度的影响.热棒工作原理在可可西里地区,在铁路和公路两旁可以看到很多竖立的“铁棒”,有关技术人员说,这其实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叫做“热棒”。

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热棒是青藏铁路在运营过程中处理冻土病害、保护冻土的有效措施。

据了解,热棒是一种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高效热导装置,5米埋入地下,地面露出2米。

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

在冬季,热管内工作介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带走管内热量;在暖季,热棒则停止工作。

独特的冷却地温的作用使热棒堪称“魔棒”。

热棒的结构大致为一个密闭空心长棒,内装有一些液氨,液氨沸点较低,在冬季土中热量使该液体蒸发,到顶部,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冷却后又液化回到下部,保持冻土冷冻状态不松软。

在夏季,液体全部变成气体,气体对流很小,热量向底部传导很慢。

中圣研制开发了中国人自己的冻土治理技术——低温热棒,成功解决了40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科学家和青藏铁路建设者的重大技术难题——青藏铁路路基多年冻土层夏季融沉、冬季冻胀的不稳定问题。

该产品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和青藏铁路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被指定为青藏铁路冻害处理的唯一技术储备。

我公司是全国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棒工作组承担单位,组织起草热棒国家标准。

公司制定的热棒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热棒上部(放热段)装有散热片,热棒的下部(吸热段)直接埋入多年冻土中。

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层,在相当长的时间段,环境温度低于热棒吸热段周围冻土层温度,热棒中的液体物质吸收冻土中的热量,蒸发成汽体;蒸汽沿热棒中心通道向上流动至热棒上部,遇到较冷的管壁后,放出汽化潜热,冷凝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流回吸热段再蒸发。

如此循环往复,把自然界大气中的冷量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地基冻土中。

由于热棒单向传热的特点,夏天大气中的热量就不会通过热棒传到冻土中。

通过热棒的单向导冷作用,冬天在地下冻土层中储存大量冷量,在青藏高原凉爽而又短暂的夏季,使冻土不致融化,形成“永冻层”,提高了冻土的强度;可有效防止以冻土为路基的铁路、公路在运行时的融沉。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冻土地带的铁路、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固变电铁塔等工程建设。

若该地冻结期短,融化期长,热棒形成的冻结核,尚未在一个冬季来临之前就全部融化,那么就失去了热棒的应用价值,因此热棒的工程应用是有一定限制的。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8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8分)(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C,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年温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C时,冬季气温高,冰冻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易形成多年冻土。

(5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C,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的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

(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4分)(3)冬季。

(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3分)热棒倾斜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3分)2.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A.气压升高,气温下降B.气压降低,风力减弱C.风力增强,气温上升D. 风力增强,天气转阴(2)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洋流因素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3)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B. 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C. 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D. 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解析:1.读图可以看到,甲位于高压脊附近,45°纬线上经度1°的距离约是77千米,天气系统以每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30小时内移动约2°,此时高压脊已经过去,甲处位于高压系统西部边缘,等压线密集,所以风力强,气压下降,但气温上升。

所以C对。

A、B、D错。

2.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是我国东北地区,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大兴安岭的影响,是地形因素;东部呈东西走向,主要是受纬度因素影响,所以A对。

根据纬度判断,这里距海较远,洋流影响不到或是影响很小,等值线走向与海岸线延伸方向并不一致,所以海陆位置、洋流不是主要因素。

B、C、D错。

3.读材料可知,冻土区有永久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融化植物可以生长,永久冻土植物根系扎不下去,所以不可能扎根较深,高大挺拔,A 错。

图示区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少,是我国的湿润、半湿润区,并不干旱,B错。

由于冻土分布影响,河流河道弯曲,河谷不对称,C对。

下面有永久冻土层存在,地表水不易下渗,矿物元素淋失较少,D错。

1.C 2.A 3.C3.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冻土是东北地区冷湿环境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影响其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连续多年冻土带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北部B.岛状多年冻土多分布在森林茂盛的阳坡C.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连续多年冻土的南界南移D.连续多年冻土界线明显向南凸出是受山地的影响(2).冻土的存在,对东北地区景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冻土的存在,减轻了气候的寒冷程度B.冻土层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不易引起沼泽化C.冻土层抑制河流的向下侵蚀D.冻土层使地基更加稳固,有利于交通建设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解析:连续多年冻土界线受纬度因素同时也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大兴安岭山区向南弯曲,是山地地形,年均气温低造成的。

答案:D解析:冻土层的存在,结冰的岩层不利河流的向下侵蚀;是气候寒冷的表现;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表集水易造成沼泽化;冻土地基在建设时易发生软化,对交通建设不利。

答案:C4.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 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

图4示意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

据此完成两题。

(1).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片石通风路基是一种控制热量传输过程的工程措施。

观察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获知,片石层由较大的砾石组成,砾石之间有较大孔隙,孔隙充满空气,根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夏季,外界气温高于路基内部温度,形成温度梯度,外界热空气不易进入片石通风路基内部,阻止了路基与外界的热交换,减少了路基的热量积累,使路基在夏季也能保持较低温度,冬季,外界气温低于路基温度,路基外比重较大的冷空气下沉,进入片石通风路基的孔隙中,置换比重较小的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促使片石通风路基的热散失,使冻土保持较低温度,因此,选冬季。

5.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简图。

图中南北方向连接油田的线是阿拉斯加输油管道,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深入北极圈的输油管道。

有近一半的输油管道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有比较完善的抗地震措施,在平坦地带也采用“之”字形铺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