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历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合集下载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A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A华东师大版

某某高中历史阶段性测验卷A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条约是A《某某条约》 B《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A.求同存异 B.共同发展 C.求异存同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最早将两河流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是A.埃及人 B.希腊人 C.波斯人 D.罗马人4、想要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历史,最方便可信和较为可信的方法是A.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B.了解当地民俗民风C.参看《汉姆拉比法典》D.查阅相关历史书籍5、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A. 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B. 开始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C.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6、下列各物种均起源于美洲的是A.玉米,茶叶,番茄,大豆,烟草B.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C.玉米,花生,水稻,小麦,番茄D.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可可7、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XA. 维护邦联制B.加强中央权力C. 巩固联邦制D.保障各州权利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9、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决定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有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②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经济鼎立局面③第三世界的日益崛起④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0、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召开了新政协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12、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自-普陀区2014年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自-普陀区2014年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普陀区201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2014.4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和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1.“他是乌鲁克国王,他非人非神。

众神创造了他完美的身躯,并赋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无法具有的完美品质。

”该传说出现在A.古代埃及ﻩB.古代两河流域C.古代中国D.古代印度2.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繁荣与发展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们拥有世袭特权D.王室的日益腐败4.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ﻩC.墨子D.荀子5.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

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这一过程说明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肯定受到制约C.罗马法法律体系渐趋完善 D.平民取得罗马法的制定权6.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7.《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

上海市长宁、嘉定区2014年下学期高三4月二模考试 历史 (附答案)

上海市长宁、嘉定区2014年下学期高三4月二模考试 历史 (附答案)

2014年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为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3.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1.下列四幅图片中反映了南亚次大陆古代文明成果的是A B C D2.雅典民主时期,“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古代雅典保障“‘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B.进行抽签选举C.实行公职津贴D.采取轮流执政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古代东方与西方几乎同时期的思想界巨人。两者思想的最大差异是A.重视理性思维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爱好知识D.恪守等级秩序4.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大克鼎被誉为“国之重器”。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B.西周青铜器数量比较少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5.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具体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私田被大量开垦D.诸侯重视教育6.丝绸是2000多年来中国的名片,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至唐朝全盛,“它把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里的“它”起点是下图中的7.宋代理学也被称为“道学”,对于这一名称,同学们发表各自见解。甲:宋代理学融合道教思想,故名道学。乙:宋代理学继承孔孟道统,因此得名。丙:宋代理学探寻宇宙本原,是为道学。丁:宋代理学思想与道教思想如出一辙。上述见解正确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8.《至正集》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它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9.《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这些权力被剥夺是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0.“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右图是有着欧洲“大学之母”之称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校徽。大学的创办反映了①城市复兴的需要②商品经济发展需要③市民活动的需要④反封建斗争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13世纪和14世纪德意志的大城市变成了一个个富庶开明的小共和国,这种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B.市民争夺司法权和行政权C.封建割据势力大于国王权力D.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13.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这种“扩张”对欧洲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B.开始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C.促进了君主专制的形成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4.萨维尔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农村人口减少》中,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结果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人口流动的频繁D.工厂机械化的冲击15.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发表的《常识》一书中说:“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这里的“分手”是指A.用武装斗争反抗英国统治 B.对英国政府采取外交孤立C.用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D.对英国政府实行经济封锁16.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 托克维尔在此所述“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不包括A.天赋人权说B.自由平等学说C.社会契约论D.科学社会主义17.近日,克里米亚半岛的政治局势备受世人关注。160年前,这里也曾发生了令欧洲大国卷入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成为某国社会转型的直接原因,这个国家是A.俄国B.法国C.德国D.英国18.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19.从文明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D.西学东渐,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备受冲击20.右图所提倡的思想主张是A.师夷制夷B.中体西用C.维新变法D.民主共和2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A.洋务清火汤B.新政补元汤C.宪政调味汤D.革命销魂汤22.“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这一诉求得到众多知识分子积极响应。下列对这一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A.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使光绪帝痛下“明定国是”诏C.冲破了“孔孟之道”的禁锢D.没能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23.下表所示为1750年至1900年,中国与英美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其中,造成这一时期中西制造业所占份额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A.市场需求B.原料来源C.生产目的D.生产方式2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艾。”文中“日新求进”的含义是A.变革思想观念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C.改革教育制度D.宣传社会主义理论25.现代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说:“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选项中属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深刻影响的是A.开展武装斗争B.确立共和政体C.反对君主专制D.传承民主精神26.在解救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罗斯福反危机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规范金融秩序,抑制通货膨胀B.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需求C.提供社会保障,缓和阶级矛盾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27.有学者认为:“冷战这一概念并不能涵盖战后世界历史,它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应该说‘冷和平’或‘核和平’可能更贴近于现实。”这位学者对冷战的重新定义是基于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对峙B.朝鲜半岛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C.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实际演变D.两个德国的统一和苏联的解体28.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曾这样评价尼克松—基辛格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关系走向了正常化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B.阐明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0.“只有从真正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中,才能对一个时代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判断。”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上海一位普通纺织女工从1965—2002年的家庭“豆腐帐”,其中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这本账簿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真正反映中国百姓的生活状态B.为研究城市化提供第一手史料C.有助于全面和连续地认识历史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刘邦在《大风歌》中既表达了创业的艰辛与豪迈,又蕴涵对守业艰难的隐忧。为此,他采取的治国方略是基于A.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B.夏、商、周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C.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D.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32.右图是关于马丁·路德改革的一幅图片,图中秤两端分别为天主教皇和《圣经》。它所表达的寓意为A.挑战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和教皇的贪婪盘剥B.打破《圣经》对人性的精神禁锢和思想压制C.否定天主教会特权,通过虔诚信仰救赎灵魂D.一本《圣经》的分量远大于天主教会的救赎3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D.议会与国王在权力上实现了分权34.1793年怀特尼发明了轧棉机,被视作“美国农业上头等重要的一项发明。”右图反映美国1792—1795年棉花出口情况。该发明的直接影响是A.使棉花产品出口更具竞争力B.使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地扩大C.使南方黑人劳动力数量激增D.对南方奴隶制带来巨大冲击35.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C.全球化将冲击本土文化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文学中的历史(13分)材料一:《水浒》中的林冲曾官居“八十万禁军教头”。材料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哪)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材料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宋真宗(赵恒)《励学篇》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神童诗》北宋汪洙编问题:(1)材料一中的“禁军”具体指什么?结合当时全国总兵力约有一百多万的实际,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述现象?(4分)(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怎样的转变?(2分)导致该转变的原因有哪些?(5分)(3)依据上述分析,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2分)37.早期法律条文(13分)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审判,直至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对一切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问题:(1)上述古代法律条文,最可能是出自于古巴比伦的法律还是古代罗马的法律?请依据对条文内容的分析来说明判断理由。(11分)(2)该古代法律有何历史影响?(2分)38.最早征婚广告(12分)1902年6月26日和7月27日,在中国南北最开明的两份大型日报——天津《大公报》和上海《中外日报》上,相继刊载了由同一人求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全文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请即邮寄亲笔覆函,若在外埠,能附寄大著或玉照更妙。征婚广告登出后,在女性世界掀起了抨击指责的轩然大波。以下是其中的一封批评信件:所谓南清志士,究竟是何许人?为何隐名不报?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何也?既然征婚求偶,就该自报家门,介绍自己的品行职业。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西方男女订婚,都有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今此君开列对女方的三个条件,对自己的情况却讳莫如深,直将吾中华二万万女子视为随意摆布的姬妾。问题:你如何看待该征婚广告引起的争议?(12分)39. 20世纪的美国(12分)随着历史风云变幻,美国在20世纪的国际格局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请叙述这一变化过程。40.马戛尔尼来华的信息传递(25分)1792 年,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正使的庞大使团出使中国, 这是中英外交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官方交流。以下两则材料,反映出双方信息传递的差异。材料一:中方官员翻译稿英吉利总头目官管理贸易事百灵谨禀请天朝大人钧安,敬禀者我国王兼管三处地方,向有夷商来广贸易,素沐皇恩,今闻天朝大皇帝八旬万寿,未能遣使晋京叩祝,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今我国王命亲信大臣,公选妥干贡使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唯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材料二:英方所要表达的原意最仁慈的英王陛下听说:贵国皇帝庆祝八十万寿的时候,本来准备着英国住广州的居民推派代表前往北京奉申祝敬,但据说该代表等未能如期派出,陛下感到十分遗憾。为了对贵国皇帝树立友谊,为了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往来,为了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以上材料均选自《信息传递与中国传统官僚的政治心理》问题:(1)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两个文本的内容差异。(8分)(3)你如何理解中方官员的翻译?(15分)2014年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一、选择题:(1—30题,每题2分;31—35题,分值为0、1、1、3分)二、非选择题:36.(1)宋时驻守中央的军队。说明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军事方针,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拥兵对抗朝廷,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地方及边疆力量薄弱的局面。(4分)(2)从唐时的尚武到宋时的崇文。(2分)鉴于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教训,宋统治者进行改革。宋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并通过科举制提拔文人担任要职;形成文官体制。(5分)(4)文学作品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细节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等;但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作品,有虚构想象的成分,或带有作者的主观认识,需要进一步辨析。(2分)37.(1)古代罗马(1分)。判断理由:体现出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2分)——如保护债权人利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对一切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等(2分)。同时,又体现出古罗马奴隶制度下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利益诉求(2分)——如可将债务人杀死或卖身为奴的残酷性,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等(2分)。而《汉穆拉比法典》则全面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与上述条文所体现出的整体性法治精神不一致。(2分)(2)罗马法以期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2分)38. 史论(10分,见下)水平l:能透过材料表象,分析出矛盾是新旧并存、社会转型的本质反映。(9-10分)(能在水平2的基础上,自然分析出上述结论,则在水平2得分的基础上适当加1-2分即可;如果缺乏水平2的分析直接得出结论,则不得分)水平2:能结合史实从不同视角分析出征婚广告反映出当时即使是思想先进的青年,头脑中依然保留着传统士大夫的男子中心主义;批评的信件则反映出女子人权意识的觉醒。(4-8分)(分析出两个方面,每个方面赋分4分,其中史实2分,观点2分;整体把握上要注意史实的完整性、两则材料之间的关联性、论证的逻辑性、历史概念的科学性等)水平3:能运用多个史实,仅分析出清末婚姻观念进步的一面或保守的一面。(0-3分)(只有结论没有观点不得分;2个以上史实2分+结论1分;史实不足则适当扣分)组织(2分)(整体连贯,层次清晰,表述严谨,2分;其余则酌情给分)39.史实(10分,见下)1、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孕育了打破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的新的因素;同时,新技术、新兴工业和垄断资本等的出现,都为经济全球化创造有利条件。(2分)2、20世纪初的一战导致各国实力进一步发生变化,战后初期,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20年代末,美国的世界贸易居世界首位,资本输出仅次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2分)3、经过20世纪30-40年代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战后形成了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两级体制;在世界经济秩序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同时,美国引领的战后科技革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分)4、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级格局结束,随着俄罗斯、日本、欧盟、中国等的发展,世界向着多极化发展,美国在国际格局中霸主的地位逐渐下降;同时,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欧元等国际货币地位的提高,东盟等区域经济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性经济组织的作用发挥,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作用也逐渐下降。(3分)组织(2分)40.(1)中国正处于农业文明的最后辉煌时期,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开始时期。(2分)(2)中方官员并没有严格按照原意进行翻译,而是进行了夸大,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如“素沐皇恩”、“惶恐不安”等(2分:观点1分,史实1分);英方的原意体现出平等观念,中方的翻译体现出等级差异,如将英方称“夷”、以及“表慕顺之心”等(3分:观点完整2分,史实1分);英方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商业关系,而中方翻译稿则说是“带有贵重贡物”、“贡使”、“施恩远夷”等,体现朝贡关系(3分:观点完整2分,史实1分)。(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4分)水平1:能够从两个文稿的比较诠释中提出核心观点。(4分)·中国官员的欺骗行为,体现了对西方世界的无知,以及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与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政策的不同;是中国传统官僚忠君、明哲保身思想和朝贡贸易体系下封闭自大心态的反映。水平2:能依据材料就中方翻译提出表层观点。(2分)·中方翻译存在主观故意,是当时中国封建专制、闭关锁国的国情导致的。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1分)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0分)评分项二:史实(4分)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3分)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2分)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评分项三:论述(5分)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水平4:回避问题(0分)评分项四:组织(2分)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上海市2014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海市2014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海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第1-30题每小题2分,第31-3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若他(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若他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应赔偿一米纳白银……若他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应折价赔偿。

‛以上材料译自A.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 B.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C.古代印度的《罗摩衍那》 D.殷墟出土的甲骨文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实施民主政治,但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A.城邦贵族和平民 B.城邦成年公民C.城邦男性公民 D.城邦成年男性公民3.“汉承秦制”,汉初承得走样的是A.皇帝制度 B.中央官制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4.“诏不得以北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免居所官”。

从语意判断,该史料出自A.《魏书》 B.《汉书》C.《隋书》 D.《旧唐书》5.“莫道英雄起禁营,从前社稷赖屠城。

浮梁巧取江南郡,杯酒轻收肘腋兵。

”诗中的“英雄”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D.宋太祖6.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

”钱穆先生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核心着眼点是A.行政效率 B.监督力度 C.忠诚程度 D.勘乱能力7.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从职能上看,元朝的中书省大致相当于A.唐朝的尚书省 B.宋朝的枢密院C.明代的内阁 D.清代的军机处8. 以下疆域轮廓示意图中,明朝疆域图是A B C D9. 《元史•卷202》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 “官” 的管辖权属于A .宣政院B .腹里C .理藩院D .驻藏大臣10. 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且缘入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夷之情愈顺。

即厚往薄,所费不足当互市之万一。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科考试要求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科考试要求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科考试要求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科(上海卷)测试是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需要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2014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且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历史学科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涉及时空意识、史实理解、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具体考察目标为:1.时空意识1.1 将历史人物、时间、现象等置于特定的时期、地点1.2 运用有关时间、空间的各项技能(包括使用有关时间的各种术语;制作年表、时间轴;阅读地图)2.史实理解2.1 了解主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明成果等2.2 了解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2.3 了解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3.材料处理3.1 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3.2 识别材料中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认识3.3 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4.历史阐释4.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历史(包括比较、归纳、推理、移情、想象等方法)4.2 从不同的视角解释历史4.3 运用多种方式表述历史(包括:概述、叙述和论述)4.4 对历史作出恰当的评价(即逻辑上做到论点、论据与论述一致;价值观上体现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人类共享价值观的认同)。

三、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1.试卷结构按测量目标划分,时空意识和史实理解占40%,材料处理占30%,历史阐释占30%左右。

按课程内容划分,世界古代史约占10%,中国古代史约占30%,世界近代史约占3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30%;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均有所反映,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史实适当兼顾。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约占50%,非选择题约占50%。

2.考试方式和试卷总分考试方式为闭卷书面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四大题,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均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填空题,第四大题为综合应用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三大题和第四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5、第24、25、26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A)千克(B)特斯拉(C)牛顿(D)库仑2.下列各种射线中,属于电磁波的是()(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阴极射线3.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则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为()(A)mg sinα(B)mg cosα(C)mg tanα(D)mg cotα4.静电场的电场线()(A)可以相交(B)是闭合的曲线(C)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D)是点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5.如图,O点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小球在B、C间做无摩擦的往复运动。

若小球从C点第一次运动到O点历时0.ls,则小球振动的周期为()(A)0.1s (B)0.2s(C)0.3s (D)0.4s6.如图,一固定光滑斜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物体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

在此过程()(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C)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D)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小于mgH7.质量为2kg的质点仅受两个力作用,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16N和20N。

则该质点加速度的最大值为()(A)2m/s2(B)4m/s2(C)18m/s2(D)36m/s28.右图为一物体运动的s-t图像,在0到4s的时间内,该物体的位移为()(A)1m (B)2m(C)5m (D)6m9.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f(v)表示分子速率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贯通基本知识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贯通基本知识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贯通基本知识贯通历史基本知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历史素养,贯彻“三个有利于”的精神,今年的命题工作围绕“贯通历史基本知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展开。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引导学生以长时段的历史视野观察、分析历史现象的变迁今年的命题特别强调知识的“贯通”,学生不仅要记忆基本的史实,更要理解史实之间的关联并能对知识进行迁移。

如非选择题第36“议会令状”题、第37“传国玺”题、第39“文明的代价”题。

二、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强调时空意识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今年命题注重对时序感和空间感的考查。

如选择题第2题通过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考查佛教,第11题考查了学生完成时间轴的技能,第20题考查了同一时期不同空间的史实,还在非选择题部分设计了一道读取地图信息的试题。

今年的命题同样突出对史学方法的考查。

如选择题第3题、第13题考查了对于史料的证据意识,第15题考查了对于不同历史解释的理解。

非选择题第36题考查了“比较”的方法,第37题考查了“归纳”的方法,第38题考查了“推理”的方法,第39题和40题考查了叙述和概述的能力。

第40题第3小问则考查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历史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更要求学生将历史方法运用于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命题思想,引导学生发挥历史学习的主动性。

三、注重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考查今年的命题注重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考查,在政治史和思想史领域尤其突出。

整卷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的封邦建国制度、皇帝集权体制,西方的议会制度等,同时也涉及到中国儒学的官学化、新文化运动,西方的宗教改革、社会契约思想等。

通过3分选择题,对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辨析,在考查学生的同时引导教学对于这部分内容更准确的把握。

试卷不但涉及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明成果,还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如丝绸之路题、早期西学东渐题、中西文化论战题等。

2014上海虹口区高考历史一模试题(附答案)讲解

2014上海虹口区高考历史一模试题(附答案)讲解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2014.1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一古代法典规定:“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这一规定出自于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汉穆拉比法典》D 周公礼乐制度2.右边图例保存不善已有模糊,据你判断该图可能反映的是A 希波战争形势图B 丝绸之路沿线图C 佛教传播路线路D 西葡殖民东来图3.“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

”这种文字是A 因宗教不断发展需要圣书体B 因国家社会发展而出现甲骨文C 因生产力进步发明楔形文字D 因大河农业发展发明印章文字4.关心死亡,为来世——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

因为国王的死并不是最终的结局。

因此埃及人A 建造金字塔B 建立法老集权体制C 利用纸草书写文字D 上下埃及实现统一5.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 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C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6.“这种先把市民权赋予易管理的城市,再推广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帝国别出心裁的扩张策略,他颠覆了征服者被同化的传统模式。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征服者同化了被征服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A 公民法的形成使罗马人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B 万民法的推行使罗马人走向大规模对外扩张之路C 公民法伴随着罗马人的扩张而不断对外传播D 万民法的实施是巩固罗马人扩张的政治需要7.“礼乐崩溃,举止失范,现实社会深深刺痛了他,他……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未能找到一位能实施他的等级秩序的政治理想的君主。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D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D华东师大版

上海高中历史阶段性测验卷D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13.1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 .祸福所倚,福祸所伏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 .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3.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 .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 .军机大臣在皇上心目中没有地位D .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6.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 A.上海 B.重庆 C.北京 D.武汉7.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

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

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928年。

这说明A.日本对中国的民众生活很感兴趣 B.日本想对中国的地理开展学术研究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9.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迅速恢复国民经济10.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1.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家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12.下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A. ①B. ②C.③D.④13.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14.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2014高考真题·(上海卷 历史)答案

2014高考真题·(上海卷 历史)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上海卷)1.【答案】C 【解析】四个选项之中,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均为专制国家,只有臣民的概念而没有公民的概念,公民这一概念是与城邦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城邦林立的古希腊有公民的概念。

故选C。

2.【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宗教兴起于印度,主要传播的路径为向中国、东南亚方向传播,由此判断为佛教。

犹太教兴起于西亚地区,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教兴起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均与地图所示地区不符。

故选B。

3.【答案】A 【解析】因为是传说,所以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直接证据,排除B选项;传说也有一定的根据并非完全凭空想象,排除C选项;题干所给材料主要侧重于农业而不是炎帝是否存在,排除D选项。

4.【答案】B 【解析】柏拉图在雅典学院讲课,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图中反映不出,排除A选项;从图中人物的服饰可以看出不是教会事务,排除C选项;读图无法看出《荷马史诗》这一信息,排除D选项。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符合欧洲中世纪的特点。

故选B。

5.【答案】C 【解析】儒学成为官学是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这一时期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由此儒学成为官学。

故选C。

6.【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马球的盛行,这与从西域地区广泛传入中国大量的马匹有关,A项正确。

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财富,但无法直接带来马匹,排除B选项;与南海诸国的交流也无此联系,排除C选项;唐代尚无海禁政策,排除D选项。

7.【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可知受到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而秦、西汉、唐均为统一的汉族王朝,加上“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可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少数民族政权。

故选D。

8.【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知,王安石要解决“生产少”的问题。

A选项中保甲法与生产无关,排除;C选项中的将兵法与军事相关,排除;D选项中的科举新法与生产无关,排除;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均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故选B。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婆罗门是人世的主宰,婆罗门和刹帝利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这一说法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美洲D、古代两河流域2、“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适应了古罗马()A、贵族的需求B、疆域的扩大C、文化的繁荣D、基督教的兴起3、世界性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D、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4、某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该教育机构是()A、雅典学园B、西汉太学C、中世纪大学D、京师同文馆5、下列图片反映中世纪城市经济生活的是()6、下列材料中能印证商朝历史是信史的是()A、《封神演义》B、殷墟甲骨卜辞C、剧本《妇好》D、《吕著中国通史》7、制定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的是()A、黄帝B、禹C、商纣王D、周公8、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9、中国古代从语言、姓氏等方面推动本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统治者是()A、北魏孝文帝B、松赞干布C、忽必烈D、努尔哈赤10、如果要了解唐史,可以选择下列哪一本书进行阅读?()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B、《绚烂的世界帝国》C、《分裂动荡的年代》D、《疾驰的草原征服者》11、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A、西周封邦建国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宋朝文官体制12、欧洲人对中国文献大规模的翻译和介绍始于()A、12-13世纪B、14-15世纪C、16-17世纪D、18-19世纪13、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发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2.草莓出现叶脉缺绿、叶片变黄等症状时,说明体内可能缺乏A.Ca2+ B.Mg2+ C.Na+ D.K+3.熊在冬眠之前往往会储存大量能量物质,该物质主要是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4.下列各图中。

能正确表示肽键结构的是5.人体红细胞浸在Y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吸水胀破,浸在Z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失水收缩。

已知人体红细胞内的液体浓度为X,则X、Y、Z的关系为A.X>Y>Z B.Y>X>Z C.Z>Y>X D.Z>X>Y6.豌豆种子在成熟时,圆粒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故能有效地保留水分;而皱粒种子因失水较多而皱缩。

圆粒种子中因淀粉而保留的水分和皱粒种子中失去的水分分别是A.结合水、自由水 B.自由水、结合水C.结合水、结合水 D.自由水、自由水7.人和动物可以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以下结构能获取化学信息的是A.人的耳蜗 B.蛇的颊窝 C.人的味蕾 D.鱼的侧线8.表l中人体激素、来源和作用完全对应的是表lA.① B.② C.③ D.④9.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阐明了A.DNA的双螺旋结构 B.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DNA的复制方式 D.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10.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稳定的是A.大面积使用除草剂杀灭田间的各种杂草B.大面积栽种某小麦品种取代各本土品种C. 在矿山废弃地上大面积栽种本土植物D.大面积将湿地改造为良田并种植水稻11.图1是低光照条件下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及外界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气体。

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杨浦三模,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杨浦三模,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杨浦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014年5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以下史诗中,描写爱琴海附近海域发生战争的是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2.“秦皇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是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初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3.①屋大维以恺撒养子的身份,继承了恺撒的政治遗产。

②屋大维生前并未公开称帝,而是自称为“第一公民”或“元首”。

③他还保留了罗马共和国的机构和官职。

④但他仍然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如果说有致命的一击,那么一击是在1204年,那时帝国的范围仍然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了叙利亚门户,而不是1453年,那时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就像过于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

”这段话中出现的两个“帝国”指的是A.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B.都为拜占庭帝国C.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D.都为奥斯曼帝国5.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时,中国正处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6.中世纪后期,德意志汉萨同盟大多数成员都采用的《律贝克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每个城市都要加强防御海盗和其他破坏者,以使航海商人自由进行贸易。

”此处所谓“其他破坏者”主要包括A.国王 B.领主 C.农奴 D.市民7.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和参考答案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和参考答案

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答题前,务必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右图勾勒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其中与③和④相对应的分别是·····( ) A.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D.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2.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 3.古希腊人在许多方面都胜古罗马人一筹,除了·····························( ) A.哲学 B.文学 C.艺术 D.法律 4.13世纪左右,西欧确立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考纲整理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考纲整理

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科考试要求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科(上海卷)测试是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需要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2014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且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历史学科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涉及时空意识、史实理解、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具体考察目标为:1.时空意识1.1 将历史人物、时间、现象等置于特定的时期、地点1.2 运用有关时间、空间的各项技能(包括使用有关时间的各种术语;制作年表、时间轴;阅读地图)2.史实理解2.1 了解主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明成果等2.2 了解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2.3 了解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3.材料处理3.1 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3.2 识别材料中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认识3.3 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4.历史阐释4.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历史(包括比较、归纳、推理、移情、想象等方法)4.2 从不同的视角解释历史4.3 运用多种方式表述历史(包括:概述、叙述和论述)4.4 对历史作出恰当的评价(即逻辑上做到论点、论据与论述一致;价值观上体现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人类共享价值观的认同)。

三、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1.试卷结构按测量目标划分,时空意识和史实理解占40%,材料处理占30%,历史阐释占30%左右。

按课程内容划分,世界古代史约占10%,中国古代史约占30%,世界近代史约占3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30%;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均有所反映,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史实适当兼顾。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约占50%,非选择题约占50%。

2.考试方式和试卷总分考试方式为闭卷书面考试。

2014年上海会考历史考试大纲

2014年上海会考历史考试大纲

B《汉穆拉比法 典》
A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A 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 统治 A 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A 象形文字与纸草
B 种姓制度
A 佛教的创立、经典、传 播
A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 表 A 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 A 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 A来自城邦的基本特征 A“古典时代”
C 雅典民主政治
A《荷马史诗》 A 帕特农神庙 A 哲学与史学
A 罗马共和国的开始 A 罗马帝国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 500 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 城的“西罗马帝国”。 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 历史终结的标志。 公元 1 世纪,耶稣创立了基督教。经典被称作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世界古代史
A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A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是迄今为止被发 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汉穆拉比法典》意义:是汉穆拉比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 大成。 汉穆拉比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汉穆拉比法典》的地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的价值: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 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位置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 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 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 3500 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 态相像而得名。古代埃及人最初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具,后来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 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影响: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障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 创立: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相传佛教 创始人为悉达多。 经典:总称为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有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传播:公元前 3 世纪,佛教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 内的 40 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区。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 本特征。 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 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它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 100 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公元前 594 年的“梭伦改革”和公元前 508 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是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影响: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 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 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建成于“伯里克利时代”,是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也是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

上海市历史卷文档版(有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市历史卷文档版(有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薄中登记。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C. 古代希腊D. 古代中国2.下图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A. 犹太教B. 佛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3.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4.右图反映的情景式A.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B.中世纪大学教师在授课C.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D.民间艺人吟诵《荷马史诗》5.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6. 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

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洗浴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国家财富的增长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

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

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北齐8.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儿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布了A.募兵法和保甲法B.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C. 将兵法和均衡法D. 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9.将粘土上刻成一个个单字,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

印完一版,单字可以卸下以备再用。

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A.《史通》B. 《农政全书》C. 《农书》D. 《梦溪笔谈》1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A.江浙行省B. 宣政院C. 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11.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出应填上A.日本派出遣唐使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014上海普陀区高考历史一模试题(附答案)综述

2014上海普陀区高考历史一模试题(附答案)综述

普陀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和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 贴在指定位置上。

4.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必须做在答题卡上1•“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dhllC D2 •右图反映世界古代五大区域的文明,其中,最早建立统一国家并实行中央集权的是在A •两河流域 C .黄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3•《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化石器E 耒耦郑伯击之A. 武王克商B. 平王东迁 C .王室衰微 D .诸侯争霸4•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古代希腊和中国都有众多的“小国”。

相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古代希腊的“小国”具有的特点包括①建立之初就以小国寡民和自治为特征②僭主专制统治未能真正建立和发展③各国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基本一致④其公民往往积极参与公共政治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 .老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6.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

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A •习惯法一习惯总结一习惯一成文法B •法律理论一习惯一成文法一习惯法C. 成文法一习惯一法律总结一习惯法D •习惯一习惯法一成文法一法律总结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A •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B •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从右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开始废除井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 .①②③B .②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9•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婆罗门是人世的住在,婆罗门和刹帝利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这一说法出现在A 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C 古代美洲D 古代两河流域2.“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适应了古罗马A 贵族的需求B 疆域的扩大C 文化的繁荣D 基督教的兴起3.三大世界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A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C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D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4.某一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这一教育机构是A雅典学院B西汉大学C中世纪巴黎大学D京师同文馆5.下列图片反映中世纪城市经济活动的是ABC D6.下列材料中能印证商朝历史是信史的是A 《封神演义》B 殷墟甲骨卜辞C 剧本《妇好》D 《吕著中国通史》7.制定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的是A 黄帝B 禹C 商纣王D 周公8.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发生在A 春秋战国B 秦朝C 西汉D 东汉9.中国古代从语言、姓氏等方面推动本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统治者是A 北魏孝文帝改革B 松赞干布C 忽必烈D 努尔哈赤10.如果要了解唐史,可以选择下列哪一本书进行阅读?A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B 《绚烂的世界帝国》C 《分裂动荡的年代》D 《疾驰的草原帝国》11.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A 西周封邦建国制B 汉初郡国并行制C 唐朝三省六部制D 宋朝文官体制12.欧洲人对中国文献大规模的翻译和介绍始于A 12~13世纪B 14~15世纪C 16~17世纪D18~19世纪13.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士人却埋首于考据之学,其背景是A 中西交流中断B 商品经济繁荣C 清廷推行文化专制政策D 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14.由于立场的差异,对哥伦布到达美洲一事,下列哪一方面最有可能引起争议?A 前提条件B 航海过程C 具体路线D 后果影响15.“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量大独立的公司”。

上述现象反映了A 现代工厂的诞生B 垄断组织的出现C 世界市场的形成D 殖民体系的建立16.试图通过重新诠释儒学,来宣传变法维新的是A孟子B 朱熹C 康有为D 郑观应17.19世纪末,以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为由,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 美国B 日本C 美国D 德国 18.下图描绘的历史场景是A 公车上书B 五四运动C 改定新约运动D 一二·九运动19.试图以国际组织的形式来解决国际争端的首个世界性机构是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华约 D 北约20.下图是一副美国的政治漫画,图中的“骑士”喻指哪一位美国总统?向富人开战 A 华盛顿B 林肯C 柯立芝D 罗斯福21.在下列示意图中“?”处应填上A 凡尔赛体系B 华盛顿体系C 雅尔塔体系D 布雷顿森林体系22.下列命令是针对哪一事件作出的反应?A 四一二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23.下图中的行政机构出现在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组织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A解放战争时期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 “大跃进”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24.60年前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果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重返联合国C 中美建交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5.下列写作提纲中的“?”应填写A.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非选择题(共70分)(一)城市建设的变迁城市建设是上海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

请你在下列材料中选取符合“上海:城市建设的变迁”这一主题的史料(填写字母)。

(6分)______、______、_______(每格2分)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真理标准大讨论 确立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 探索实践:①?②经济特区(二)制度的创设古往今来,不同区域出现过各具特点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将左侧的“制度”与右侧的“区域”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5分)区域制度城邦民主制 A 古代中国共和制 B 近代英国皇帝制度 C 古代罗马封建等级制 D 古代雅典君主立宪制 E 中世纪法国城邦民主制:_______ 共和制:__________ 皇帝制度:___________封建等级制:_______君主立宪制:________(三)伟人的活动重要历史人物以其活动影响着历史进程,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创造了历史。

以欧洲为例,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活动的主要空间相匹配(填写字母)。

(6分)希罗多德:________ 马基雅弗利:_______ 马丁·路德:__________ 彼得一世:________ 拿破仑:__________ 瓦特:________________希罗多德马基雅弗利马丁·路德彼得一世拿破仑 瓦特(四)危机与探索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展开了许多种形式的探索。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7分)(五)丝路的连接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通道,由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组成,堪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

观察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1840__①___战争⏹ 《南京条约》签订 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揭开了___③____运动序幕 ⏹ 甲午战争 ⏹ 《___②___条约》签订 ⏹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了__④__变法⏹ 严复发表译著__⑥__1900 192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清末新政⏹ __⑤__革命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发起__⑦__运动(1)指出地图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

(6分) 陆路: 海路:(2)列举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各一项。

(2分) 中国输出: 外国输入:(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堪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的理解。

(4分)(六)化敌为友20世纪以来,德国与法国的关系经历了历史性转变。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1)“耻辱的和约”指的是什么?在此之后,德意志民族是如何“复仇”的?(4分)(2)1945年后,德法两国是怎样走向合作的?(4分)复仇!德意志民族!今天,在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耻辱的和约。

不要忘记这件事!——《德意志报》(1919年) 德法合作的必要性已经融在了双方的基因密码中。

——德国联邦议会议长(2012年)(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德法之间何以能够做到化敌为友?(4分)(七)中国的形象中国的形象在不同时代的欧洲人眼中曾经截然不同。

(10分)材料一:中国人在道德和政治经济学、农业、生活必需的技艺等等方面已臻完美境地,其余方面的知识,倒是我们传授给了他们的;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的学生了。

——伏尔泰《哲学辞典》材料二:再次打击中国已势在必行……像中国、葡属美洲与西属美洲这类半野蛮的政府,十年八年,就要整治一下。

他们那些浅薄的头脑记不住这些教训。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警告是没有用的。

他们根本不在乎你说了什么,只有棍子打在他们肩膀上,他们才会屈服。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英国首相巴麦尊在国会的演讲(1)上述两段材料中的中国形象有何不同?(4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6分)(八)思想的引领古今中外,思想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春秋战国以来,儒、法、道三家对古代中国的治世之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7~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领了世界现代化潮流,为近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武器。

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社会主义运动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以上一例,谈谈你对“思想的引领”的理解。

(12分)(要求: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300~400字)2014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B AC C BD A A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C C D B C A B A D21 22 23 24 25D C C A D二、非选择题(共70分)(一)(6分)B、E、F(每格2分,多一个扣2分直至扣完为止,注意必须填写字母不得写文字,否则不得分)(二)(5分)城邦民主制——D 共和制度——C皇帝制度——A 封建等级制——E君主立宪制——B(每格1分,注意必须填写字母不得写文字,否则不得分)(三)(6分)希罗多德——E 马基雅弗利——D马丁·路德——C 彼得一世——F拿破仑——B 瓦特——A(每格1分,注意必须填写字母不得写文字,否则不得分)(四)(7分)①鸦片②马关③洋务(自强)④戊戌(维新)⑤《辛亥革命》⑥《天演论》⑦新文化(每格1分)(五)(12分)(1)陆路:从长安(西安)出发,经西域、中亚、西亚,抵达地中海东岸。

(3分,写经过河西四郡不得分,因为根据地图不一定经过全部四郡)海路: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南海、印度洋,抵达非洲东海岸或地中海东岸。

(3分,写明州、泉州、广州其中一个港口出发不得分)(2)中国输出: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丝绸、瓷器、茶叶等。

(1分,注意写陶瓷不得分)外国输入:写出宗教、艺术、科技、物品等具体名称一项(新航路开辟之前与之后的成果均可)(1分,注意简单写宗教、艺术、科技、物品不得分,必须写具体成果如:景教、菠菜、胡瓜即胡瓜若写钱币必须写明某国货币如拜占庭钱币)(3)时间长:从公元前2世纪起(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历时2000多年。

(1分)地域广:陆路与海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广阔地狱。

(1分)意义大:丝绸之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范。

这种交流繁荣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1分)(六)(12分)(1)《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2分,写《巴黎和约》、《凡尔赛条约》与错别字均不得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或二战中入侵法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