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公开课)

合集下载

热力环流教案公开课

热力环流教案公开课

热力环流教案公开课大气的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这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其形成原理是由于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

具体过程如下:A地受热(温度较高),A地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温度较低),B、C两地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在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A地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这种现象可以用热升冷降和热低压冷高压的原理来解释。

因此,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非常重要。

结论四: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正好相反。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不相同,空气在水平方向上会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因此,高空的空气会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形成热力环流。

近地面的空气则从B、C两地流回A地,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

结论五:大气的水平运动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需要强调的是,高压与低压是相对于同一高度的周围地区气压而言的,但不同高度上的高压数值不一定比低压数值高。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

等压面在高压处凸起,在低压处下凹。

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

常见的热力环流有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

海陆风的形成是因为海水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

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

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因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城市风是由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城市内部温度较高,形成高压,周围地区形成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课堂练:1、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4-2-3-1.2、白天陆地受热,夜晚海洋受热。

3、热力环流过程箭头图略。

课后作业:将陆地换成山顶,海洋换成山谷,情况会怎么样呢?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换成冬季,情况又会怎样?板书设计:一、热力环流的概念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不同,空气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2、大气的水平运动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3、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实际上,不同地区受到的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

高考地理微信专题:热力环流(公开课上课PPT课件)

高考地理微信专题:热力环流(公开课上课PPT课件)

【例1】(2019·浙江卷)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
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
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B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2)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D )
备战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36讲
局地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Biblioteka 气温与气压的关系 及热力环流
考点二
气温在垂直方向 上的分布及变化
考点三 热力环流
考点四 山谷风
考点五 热岛效应
考点六 海陆风及湖陆风
考点七
其它热力环流形式(穿堂 风、冷岛效应、冷湖效应)
考点一 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及热力环流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C )
A.4℃
B.12
C. 16℃
D. 18℃
高考典例
【例2】(2010·全国1卷)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 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气温相对较高,形成上升气流,易 成云致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例8】(山西太原2019届高三4月模拟)山谷 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 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 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 则相对较弱。静稳天气下,下图中山前地区的 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 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2:_热力环流【公开课】

2.1.2:_热力环流【公开课】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假设地球的表面性质均一(那么以下A、B、C 三地的大气如何运动?
气压低 气压高
膨 胀 上 升
气压低
收 缩 下 沉
由于 地面冷热 不均而形 成的空气 环流,叫 做热力环 流。 一般用4 个箭头就 可以画出
收 缩 下 沉
气 压高 B 冷
气压低 A 热
气 压高 C 冷
冷热不均使空气产生垂直运动, 使水平方向上的空气密度不一致, 从而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
高压
冷 高压
热 低压
高压
低压
热 低压
冷 高压
下图是沿海某地区一天中某个时刻大气环流情况图,你 知道它是白天还是夜晚吗,为什么?
陆地
海洋
山谷风
白天:谷风
夜晚:山风
高 压
低 压
山 山 坡
坡 高 压
山 坡 低 压
谷地
谷地
3、城市风
气 流 上 升

郊 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市 区
郊 区
---热力环流
知识铺垫
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质量 气压:
C B A
垂直方向上: 气温总是下高上低
(对流层、一般情况)
气压总是下高上低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等 压 面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 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 做等压面。
海 拔 升 高 气 压 降 低
气压高低比较 ③ > ② >① ① ② ③
B
A
C
受热均匀



地面



B冷
A热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C冷
大气的垂直运动
地表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公开课)

热力环流(公开课)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常见的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
壁式空调
暖风片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F C E D
高空等压面Biblioteka AB 热冷
地面
1、判断AB处的冷热状况?
2、补充ABCD处的环流? A>B>D>F=E>C
3、比较ABCDEF气压值的大小?
2002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取消统购粮后的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 定拿出1/3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 1、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 ) A.农村 B.市区 C.郊区 2.造林重点区对上海市的主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D.净化空气
在“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 ② ④) 1000米 海拔 地面 1000米 海拔 冷 热 冷 ① 1000米 海拔 地面 冷 热 冷 ②
1000米 海拔 地面
地面
热 冷 热 ③
热 冷 热 ④
1C
2D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
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 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丁>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 则甲、乙、丙、丁四地的 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 乙 丁 丙 甲 B丁 丙 甲 乙 丁 C乙 甲 ,丙 丁 D乙 甲 丙 丁 乙
热力环流
《火烧上方谷》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一、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哪里?
太阳辐射
2.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均匀 吗?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什么?
地面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公开课1PPT课件

热力环流公开课1PPT课件
2、课内活动:学生阅读课文、观察课件演示、小组讨论、代表总结、课 堂活动等。
3、课后活动:通过对“火烧上方谷“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学会调查、查 找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整理等学习方法
三、说过程
学 习 流 程
导入新课 原理分析 深化演绎 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三、说过程


总结日常生活中热胀冷缩
市风理等知问识题。的探讨 ,将所
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分 析
1.教学重点、难点:
1 地表冷热不均造成热力环流的形成
过程。
2 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
的弯曲方向。
3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
海陆风、城郊环流形成。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确定理念、依据:首先,“兴趣是第一老师”
下垫面性质
合 作 探 究
城区、郊壮观景象
案例探讨三
三、说过程 城市风的形成——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合 作 探 究
工业区、绿化带、卫星 城应该如何布局?
三、说过程
巩固练习
1.下列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D )
学 以 致 用
2.想在图中布局化工厂,最合适的位置应选在
(A )
CD
B
A
三、说过程
甲村庄受到的污染,白天与夜晚相比,何时更严重?

的例子:

热水袋受热胀大,水烧开时
锅盖上跳,水银体温计的原
理。
三、说过程
实 验 结 果
热毛巾包住 的瓶子:
烟雾往上流 出
冷毛巾包住 的瓶子:
烟雾往下流 出
三、说过程
1、冷热不同地区空气在垂 原 直方向上将怎样运动? 理 2、空气密度和质量大的地 分 方密度大还是小? 析 3、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公开课

热力环流公开课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编制人:向晴教研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使用时间:2013- 11-6 班级:高一3班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学.....案.....装.....订.....线...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运用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示意图,说明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并学会判读、绘制风向。

学习重点:1.通过观察实验,绘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绘图并解释热力环流的例子:海陆风。

3. 绘图分析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受力状况,并解释其风向的形成原因。

学习难点:绘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绘图分析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受力状况,并解释其风向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运用《解密》这档节目的形式开展教学,总共分为5个部分进行展开,层层深入。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第一课时)开场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解密》之“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学习过程】一、《解密》之《自主探秘》——[自主学习](一)热力环流(1)受热均匀时:在图a中,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和运动(2)受热不均时:①大气的垂直运动:在b图中,A地受热,空气——;B、C两地冷却空气这是由于地面形成的大气垂直运动。

②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变化: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大气密度,气压比同一平面,形成压;B、C两地空气下沉,大气密度,气压比同一水平面,形成压。

上空:A1大气密度气压比同一水平面,形成B1、C1大气密度,气压比同一平面,形成压。

③大气的水平运动:画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方向。

气流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压流向压。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影响风的作用力有以下几个:①风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力方向始终垂直于________,由_____指向________;该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等压线越密集,说明风力越____(大/小)。

②风形成后就会受到_____________的影响;该力方向始终垂直于风向,北半球___偏,南半球____偏。

热力环流公开课PPT

热力环流公开课PPT

思 考
除了海陆之间,我们的实际生活还有哪些地方会出现 热力环流呢?
山谷风
城市风
【课堂总结】
1. 近地面气压大于对应高空气压 2.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受冷收缩下沉; 3. 气压高低的比较只在同一水平面进行;
4.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5. 通过等压面的弯曲判读气压高低的规律: 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 同水平面: 等压面凸向低空为低压。 6.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
(1)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 ﹣丙之间的热力环流。 (2)图①中,甲地空气 (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 气压 (高于或低于)乙地。
【跟踪练习】 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3)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天或夜间)。 (4)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不均形成的。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卧蚕眉
热 力 环 流
热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
【预习反馈】
热力环流
大气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基本概念 1. 等高面
2. 气压
3. 等压面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热力环流实验,运用热胀冷缩原理,判断大气垂直 运动的方向,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判断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
[小组实验展示]
【跟踪练习】 “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 花卉等作物。右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题。 1.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右上图中示意的 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 )
【跟踪练习】 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请同学们观察热力环流模拟实验,在下图中记录实验中烟雾的飘动方向:

热力环流优质公开课

热力环流优质公开课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单位:百帕
1020百帕
1000百帕
980百帕
960百帕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形成的等压面如下: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
等压线:气压值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压面的特点
向上弯曲:凸高为高(凸向高处为高压)
高压




低压
向下弯曲:凹低为低(凹向低处为低压)
凸高凹低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3.大气的运动分 和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和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说说的 。
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
地 面
上升
下沉

பைடு நூலகம்
地面
高空
1100hpa
1060hpa
1020hpa
冷却
冷却
受热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A
B
C
低压
热力环流过程
垂直方向: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山顶: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气压较低
山麓:海拔较低,空气较浓稠,气压较高
空 气 柱
空气柱
气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空气柱的总量,空气柱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单位百帕(hPa)
气压比较:A > B > C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地 面
等压面
假设某一理想区域,地表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空气自近面向高空密度逐渐减小,此时,空气不流动。
空气运动基本原理(垂直方向)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受冷:收缩下沉
A
B
C
B’
A’

热力环流(公开课)

热力环流(公开课)

压向低处弯曲。
空气对流实验:
A
B
C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
蜡烛靠近两支点着的香。
思考:图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高压
低压
高压
A
2、规律总结
E
D
F






冷却 B
受热 A
冷却 C
1、近地面,气温和气压通常有何关系?
2、同一垂直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有何差异?
3、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凸凹方向有何关系?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4、5 。
⑵ 3、5两点, 5 点气压高, 3 点气压低 ⑶ A、B两点, B 点气流上升, A 点气流下沉
⑷ 用“ → ”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⑸ A、B两点, B 点受热, A 点冷却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
排列,依次为 __A_>B>D>C __ 。
3、热力环流的表现——山谷风
山谷或盆
请大家画一画山风和谷风的形成?地地区多
夜雨
增温快
增温慢
(热源) (冷源)
降温快
降温慢
(冷源) (热源)
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
1、据图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若在郊区建有大气污染工厂,应布局在A 还是B?为什么?
上升气流
A 郊区 B
市区
B 郊区 A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 般白天感到空气潮 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你知道是为 什么吗?
3、热力环流的表现——海陆风
白天,近地面风从哪里吹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冷 热不均
气流上升或 下沉运动
水平方向 上产生气 压差异
大气在水平 方向由高压 流向低压
三、等压面图的判读 高凸低凹
练一练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右图中,弧线为等压线,虚线表示水平面。读图回答:
海 海风 海洋升温慢 风
(相对为冷源)
夜晚,近地面风又从哪里吹来?


夜晚陆地降温 陆风
快(冷源)
海洋降温慢 (热源)
陆 风
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
1、据图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若在郊区建有大气污染工厂,应布局在A 还是B?为什么?
A 郊区 B
市区
B 郊区 A

热Leabharlann 冷一、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练一练
(1)A、B两点,气压
H
较低的是__B_点,气
C
D 温较高的是__B_点。
(2)C、D两点中,气
压较高的是__D_点。
(3)请在图中画出大气
A
B
的运动方向。
(4)图上A、B、C、D四点当中,气压由高到低
排列,依次为 __A_>B>D>C __ 。
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 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 垂直高度上:热上升,冷下降;

近地面气压情况与高空相反


近地面气压值永远大于高空

•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流向低压
• 等压面高度: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高压 C
低压 D
等压面
2000米
低压 A 受热
B 高压 地面 冷却
(1)C、D气压高低比较? C﹥D
热力环流
1、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高 低压 空
高压
低压
地 高压 面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E
D
F






冷却 C
受热 A
冷却 B
1、近地面,气温和气压通常有何关系?
2、同一垂直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有何差异?
3、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凸凹方向有何关系?
(2)A、B哪受热,哪冷却?
(3)在A、B、C、D之间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3)把A至D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B__、__A__、__C_、D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 般白天感到空气潮 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你知道是为 什么吗?
4、热力环流的表现——海陆风
白天,近地面风从哪里吹来?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够自 己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 2、理解气温与气压、等压面等的变化规律。 3、理解和掌握热力环流的前提下能够用事实 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
自主学习
1、大气运动有哪些方式? 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分析
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气压:该地单位面积垂直方向上延伸到大气
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
B
A
B
A
等压面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 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海 拔 升
990 百帕 995(hPa)

气 1000

降 低
1005
等压面
B
A
C
地面受热均匀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空气对流实验:
A
B
C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 蜡烛靠近两支点着的香。 思考:图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