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北、西南《中国地理》(华中师大考研笔记)
![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北、西南《中国地理》(华中师大考研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971cb222af90242a895e58a.png)
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
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原的一部分,称为淮北平原。
淮阳山地:包括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及其东延的江淮丘陵。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地两侧气候土壤、植物均有明显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鄂东沿江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巢湖及皖江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组成。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m以下。河网
83(二)水资源特征平均年水资源总量5954×10m,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7%。水资源的
特征为:(1)水资源丰富。(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3)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4)水旱灾害。
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
(一)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有少量耐寒的常绿乔木树种。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叶林分布在北部或 1
西部边缘山地:本区西部为一系列较高的山地,自北向南有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和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
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 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 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20课时 认识跨省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20课时 认识跨省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https://img.taocdn.com/s3/m/16bf5428941ea76e59fa0412.png)
(1)读图说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 是 沿长江分布 。目前,沿江经济带正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说出长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哪些 有利的条件 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淡水产品,旅游资源等; (2)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船过长江三峡要经 过五级船闸蓄水、放水(图3),使船闸水面与上游水面保持一 致。写出在长江三峡修建多级船闸的原因 位于二、.三级阶梯交
消瘦”,茶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把羊引进茶园,节省了人力
又保持了水土,分析人工锄草导致土壤肥力“消瘦”的原因
。
人工锄草破坏草原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5)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根据
A 图4判断下列生态问题及其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1.读下图,青藏高原上独特的地表景观是( C )
A.林海茫茫
B.沟壑纵横
C.雪山连绵
D.黄沙遍野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2~3题。
2.三江源地区( C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沼泽具有调蓄作用
二、青藏高原
2.生态环境保护(以三江源地区为例) (2)地位: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 (3)存在问题: ①表现: 冰川萎缩、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
地理知识口诀“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概况”
![地理知识口诀“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bda91481eb91a37f1115cb9.png)
地理知识口诀
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地理概况
长江中下游,秦淮南岭间。
六省一市记,湘鄂赣和皖,江苏浙江沪,沿江多平原;河汊纵横错,湖荡星罗繁。
江口崇明岛,第三大岛焉。
丘陵和山地,广布长江南;江南丘岭著,井庐黄衡山。
淮河综合治,灾域产粮棉。
(2)气候与农业等
气候亚热带,温润地区属;冬温零度上,一年二、三熟。
梅雨春夏间,伏旱七月八。
红壤宜茶园,油茶和杉木。
平原面积阔,河网又密布;水田种水稻,小麦亦兼顾。
棉花与油菜,太湖“丝绸府”。
淡水鱼产区,湖北和江苏。
(3)矿产
矿产有多种,有色金属丰:
大冶与铜陵,德兴盛产铜;大余锡矿山,钨锑各闻名;两淮徐州煤,鄂磷湖南锰;马鞍山大冶,武马铁矿供。
(4)工业、交通和城市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最重;沪宁苏无常,南通工业城;秦山核电站,苏绣杭锦名。
中游分三区,鄂西武湘中。
“黄金水道”赞,长江干流称;支流湘赣汉,运河南北通。
铁路交通网,干线须记清。
东西有三条;汉丹和海陇;上海至贵阳,杭株枢纽中。
京沪广焦柳,南北干线纵。
江苏连云港,宁波浙江省。
南京金陵宁,历史称名城;革命烈士墓,紫金中山陵。
武汉鄂省府,钢铁享盛名;铁路枢纽地,“九省通衢”称。
上海长江口,全国最大城;
陆海江航运,交通工业重。
苏州园林美,杭州山水胜。
中国地理知识讲解: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doc
![中国地理知识讲解: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doc](https://img.taocdn.com/s3/m/0b8eef7b58f5f61fb6366625.png)
中国地理知识讲解: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为您整理推荐“中国地理知识讲解: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国地理知识讲解: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1.范围和位置该区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2.地形与重要农业区本区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水热资源充足,号称“鱼米之乡”,是我国稻米、棉花、油菜和蚕丝的重要产区。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气候和土壤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生长期长,作物多一年两熟,有利于农业发展。
但降雨不稳定;伏旱严重,对农业有影响。
梅雨和伏旱问题:梅雨不稳定,易产生旱涝问题。
伏旱严重,抗旱任务重。
红壤是本区的土壤,铁、铝成分较多,属酸性土壤,有机质少,上质粘重,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加以改良。
4.亚热带林业资源该区是亚热带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重要产区,经济林以茶叶、油桐、油茶和柑桔为主;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主。
5.淮河的治理淮河解放前水患频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淮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大别山区的梅山水库、桐柏山区的南湾水库等已发挥了效益。
位于安徽的愣史杭灌区是淮河流域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浙江有新安江水电站、湖南有拓溪水电站。
6.矿产和主要工业江四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产铜;江西大余产钨;湖南博瀚教育锡矿山产锑;湖南水口山产铅锌。
宝山、武汉、马鞍山是重要的钢铁基地。
位于长江边上大型的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7.水陆交通发达本区交通运输的主要特色是,发达的水陆交通占优势地位,南京、武汉、宜昌、长沙、南昌是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
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是这个地区几个重要港口,是通往华南以及世界各地的门户。
8.城市密集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河港与海港、综合性工业基地。
2019中考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2019中考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cecb30f01dc281e53af07c.png)
2019中考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
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https://img.taocdn.com/s3/m/48be7535b7360b4c2e3f6470.png)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1.范围和位置该区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2.地形与重要农业区本区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水热资源充足,号称“鱼米之乡”,是我国稻米、棉花、油菜和蚕丝的重要产区。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气候和土壤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生长期长,作物多一年两熟,有利于农业发展。
但降雨不稳定;伏旱严重,对农业有影响。
梅雨和伏旱问题:梅雨不稳定,易产生旱涝问题。
伏旱严重,抗旱任务重。
红壤是本区的土壤,铁、铝成分较多,属酸性土壤,有机质少,上质粘重,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加以改良。
4.亚热带林业资源该区是亚热带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重要产区,经济林以茶叶、油桐、油茶和柑桔为主;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主。
5.淮河的治理淮河解放前水患频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淮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大别山区的梅山水库、桐柏山区的南湾水库等已发挥了效益。
位于安徽的愣史杭灌区是淮河流域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浙江有新安江水电站、湖南有拓溪水电站。
6.矿产和主要工业江四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产铜;江西大余产钨;湖南锡矿山产锑;湖南水口山产铅锌。
宝山、武汉、马鞍山是重要的钢铁基地。
位于长江边上大型的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7.水陆交通发达本区交通运输的主要特色是,发达的水陆交通占优势地位,南京、武汉、宜昌、长沙、南昌是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
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是这个地区几个重要港口,是通往华南以及世界各地的门户。
8.城市密集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河港与海港、综合性工业基地。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食品等生产基地,早有“九省通衢”之称。
2019复习指导中考地理复习重点
![2019复习指导中考地理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afe3775f0e7cd18525361b.png)
2019复习指导中考地理复习重点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我国之最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纬度最低的省是海南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中国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着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煤矿: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
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
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
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
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
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
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印尼不丹,四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中国地形区特点: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地理长江知识点
![地理长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51f4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6.png)
地理长江知识点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总长约6397公里。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11个省市区,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
长江流域地理上分为三大部分: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唐古拉山脉开始,经过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份,流经宽阔的盆地和山地,形成了壮丽的峡谷和瀑布。
中游从重庆市开始,流贯湖北、湖南和安徽等省份,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地区。
下游从安徽省南部到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沿江发达的内河航运连接着上中下游各地。
著名的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成后改善了航运条件,防洪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为中国的电力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长江流域的气候多样,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和降水量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北方气温较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气温较高,四季如春。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在这个时候河水会上涨,容易发生洪水。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水力资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有助于发展水电、航运和渔业等产业。
沿江的农业发达,主要种植稻谷、小麦、油菜和水果等作物。
长江流域还有很多旅游景点,如三峡、巫山、黄山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光临。
长江流域的人口众多,约占中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沿江各地人口密集,城市发达。
上海、重庆、武汉等大城市都位于长江沿岸,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总的来说,长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扮演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的角色。
长江流域的美丽风景、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城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也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经过哪几个省
![长江中下游平原经过哪几个省](https://img.taocdn.com/s3/m/4644869b01f69e314232942b.png)
长江中下游平原经过哪几个省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局部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局部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简介长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 Middle and Lower〕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兴旺。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
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
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落差大,水力丰;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
富、配合好。
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
长江流域农业消费历史悠久,消费程度高。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长江中下游区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长江中下游区](https://img.taocdn.com/s3/m/bc9c295ba417866fb84a8eda.png)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
1、自然条件分析:
(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
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
春末夏初,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更为有利,如果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
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旱,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旺盛,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所以抗旱任务很重。
(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
2、农业特色:
(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
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
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
(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
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
(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
2019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2019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4bd7950029bd64783e2cd5.png)
2019年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汇总1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 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共 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 23 省,5 自治区,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 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 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 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 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 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 先行官”,农业是“ 基础”工业是“ 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分区-第三章-华中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讲义
![分区-第三章-华中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62eb8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2.png)
(三)盆地
1. 湘(潭)株(洲)盆地 2. 衡阳盆地 3. 吉(安)泰(合)盆地 4. 金(华)衢(州)盆地
山地
丘陵
河谷平原
30.3%
50%
19.7%
图3.1.1从山地到河谷平原的地形区面积比例
(四)丘陵
1. 湘西丘陵。在武陵山和雪峰山之间。 2. 湘中丘陵:南北在洞庭湖平原和衡阳盆地之间;东西在雪峰山和罗霄山之间。 3. 赣西丘陵:在罗霄山和赣江谷地平原之间。 4. 赣东丘陵:在武夷山和赣江谷地平原之间。
七 铁矿 湖北*大冶、*黄石、*鄂州铁矿 安徽的*庐江(巢湖西南)、马鞍山、*梅山(贵池东、黄山西) 八 锰矿 湖南湘潭
第七节 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一 发达的农业生产 二 工业门类齐全复杂 三 产业集聚与布局 1.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2. 长江沿岸经济带 3. 海西经济区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第三章 华中地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外加福建)
第一节 区域界限与行政范围 1. 区界 从盐城沿海向西,经张八岭-大别山-桐柏山,过南阳盆地南边(大洪山)-武当山,向南经
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南端,向东经雪峰山南端-接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大庾岭。穿过 武夷山南端,在东山岛入海。 2. 行政范围 苏中南、浙江、上海、皖中南、鄂、湘、赣、闽。 该区域属长江中游以下段(宜昌)各支流汇水盆地和浙闽短促外流河地区。
2019考前辅导中考地理核心考点跨省区域
![2019考前辅导中考地理核心考点跨省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4668927c59eef8c75fbfb369.png)
2019考前辅导中考地理核心考点跨省区域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普遍认可风成说。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黄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观的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
3、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见直立的陡崖。
4、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多空隙、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5、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6、黄土高原地面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垦、采矿、修路活动,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7、一般来说,地面坡度越大,坡面越长,降水越多,降水强度越大,地面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减产;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输送了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10、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多发自然灾害。
11、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并引发泥石流、滑坡、塌陷多种地质灾害。
12、黄土高原的治理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另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解决人地矛盾,也是根本的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工业。
13、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上海,东西狭长的“带状”区域。
14、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受地形、气候影响,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还有丰富的水能、森林、矿产、水产、耕地资源,资源丰富。
15、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16、长江是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
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长江的地理知识点_地理最难的知识点
![长江的地理知识点_地理最难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9525ad852458fb760b5621.png)
长江的地理知识点_地理最难的知识点长江的地理知识点长江的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县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湖口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江宽,江口有水流堆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最密集之地在华中和华东毗连长江两岸及其支流的平原,流域西部高原地区人口最为稀少。
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
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重要支流。
其中汉江最长,干流以北的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
干流以南的是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
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该流域是中国巨大的粮仓,产粮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水稻达总量的70%。
此外,还种植其它许多作物,有棉花、小麦、大麦、玉蜀黍、豆等等。
上海、南京、杭州、南昌、长沙、苏州、武汉、合肥、重庆和成都等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都在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所经省级行政区总共有11个,初中英语,从西至东依次为上游地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中游地区: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下游地区: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最后由上海市的崇明县流入东海。
其支流流域还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广西、河南、浙江、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长江的地理知识点:黄金水道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
长江是海路的延续,将内陆和沿海的港口与其他主要城市连成一个运输网,其中南京、武汉与重庆具主要作用。
长江通过大运河与可通航的黄河及渭水相通,大运河还与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联系在一起。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加之长江沿线的航道不断得到整治,进入21世纪,长江航运迅猛发展。
2021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7.95亿吨,超过欧洲的莱茵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航运最繁忙的通航河流。
2021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增至9.9亿吨,2021年一举突破10亿吨大关,达到11.23亿吨,是密西西比河货运量的2倍和莱茵河货运量的3倍。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五省二市.doc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五省二市.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c455bd6294dd88d0d26b6b.png)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五省二市中考地理复习的时候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大家记忆,考生在平时要经常温习地理知识点,这样在答题的时候才能轻松进行运用,下面为大家带来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五省二市,希望中考生能够认真阅读。
1.范围和位置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豫、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本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鲁西北平原组成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
该区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同期,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条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旱碱灾害。
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两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胁农业生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全国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华北地区是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棉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邯郸、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主要沿京广和陇海铁路线分布。
5.丰富的煤炭、石油、海盐资源开滦、大同、阳泉、平顶山、京西是全国著名的煤矿。
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称。
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资源很丰富,重要的油田有:胜利、华北、中原。
渤海海滩盐场很多,总称长芦盐区,海盐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6.京津唐工业区本工业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带,是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动力基地、机械工业基地、无线电电子工业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
工业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主要有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京哈线等。
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线。
中考地理核心考点长江流域地区
![中考地理核心考点长江流域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74a44b9e02768e9950e73893.png)
中考地理核心考点长江流域地区
2019中考地理核心考点长江流域地区
【】下面就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2019中考地理核心考点长江流域地区,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1.长江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8%,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多种多样,为该流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长江水系总通航里程7万千米。
2.长江水利工程的利用:建成后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事业等巨大综合效益。
3.长江以我国的黄金水道著称,它所流经的180万平方千米土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腰带
4.长江干流沿线的主要城:上海、南京、武汉、九江、重庆、攀枝花。
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用水方便,交通便利,有了利于生产生活,商品交换和人们的交往。
矿产资源分布:(铁矿:马鞍山、攀枝花、大冶)(煤:大盘山、萍乡)
5.长江三角洲就是这条巨龙的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江人东海的出。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9fd14f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3.png)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长江沿江地带长江下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下游综合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以及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
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
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以及其它交通设备工业基地。
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战略构想。
长江流域地理特点: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2.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3.属于湿润地区,地理区域属于南部地区;4.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
长江流域主要工业带: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遍布多个工业基地,1.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2.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3.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4.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两个工业走廊:1.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2.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
2019级地理必背知识点
![2019级地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2b91140066f5335b81212b.png)
夹江县初中2019届中考地理读背、记考点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主要读背记知识点:1.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条经线和纬线。
经线是(相等)的,纬线的长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 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4.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而180°经线以东称(西经),以西为(东经);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0度和180度经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到160°E在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在西半球(即西经大多西半球除了小于20度,东经大多东半球除了大于160.);5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北纬越往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往南度数(越大)纬线指向(东西)方向;赤道以北北半球,赤道以南南半球,(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B点在_________半球5. 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从赤道上空(侧面)看,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点上空看为(顺时针)。
自转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差)。
6.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3月21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被称为春分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被称为夏至日;( 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被称为秋分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被称为冬至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范围和位置
该区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2.地形与重要农业区
本区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水热资源充足,号称“鱼米之乡”,是我国稻米、棉花、油菜和蚕丝的重要产区。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气候和土壤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生长期长,作物多一年两熟,有利于农业发展。
但降雨不稳定;伏旱严重,对农业有影响。
梅雨和伏旱问题:梅雨不稳定,易产生旱涝问题。
伏旱严重,抗旱任务重。
红壤是本区的土壤,铁、铝成分较多,属酸性土壤,有机质少,上质粘重,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加以改良。
4.亚热带林业资源
该区是亚热带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重要产区,经济林以茶叶、油桐、油茶和柑桔为主;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主。
5.淮河的治理
淮河解放前水患频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淮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大别山区的梅山水库、桐柏山区的南湾水库等已发挥了效益。
位于安徽的愣史杭灌区是淮河流域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浙江有新安江水电站、湖南有拓溪水电站。
6.矿产和主要工业
江四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产铜;江西大余产钨;湖南锡矿山产锑;湖南水口山产铅锌。
宝山、武汉、马鞍山是重要的钢铁基地。
位于长江边上大型的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7.水陆交通发达
本区交通运输的主要特色是,发达的水陆交通占优势地位,南京、武汉、宜昌、长沙、南昌是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
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是这个地区几个重要港口,是通往华南以及世界各地的门户。
8.城市密集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河港与海港、综合性工业基地。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食品等生产基地,早有“九省通衢”之称。
南京是历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