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00894笔记整理_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归纳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档适用于考前复习查漏补缺和考场前快速回顾知识点使用目录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性能指标(速率、时延、利用率等) (2)✳计算机中KB与kb的换算 (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P8T12P8T16 (2)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2).PCI+SDU=PDU (2).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3).网络体系结构 (3).ISO/OSI参考模型 (3).TCP/IP参考模型 (4).OSI和TCP/IP差别 (4).五层参考模型 (5)*服务访问点P22T19 (5)*不同层的设备P23T25 (5)第2章物理层 (6)2.1通信基础 (6).基本概念(信源、信宿、信道) (6).通信方式 (6).数据传输方式(串行/并行) (6).同步/异步传输 (6).码元、波特率 (6).影响失真的因素 (7).奈氏准则 (7).香农定理 (7).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的对比 (7).带宽 (7).基带信号/宽带信号 (7).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8).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9).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9).虚电路服务 (10)*虚电路分类P42T29 (10)2.2传输介质 (11).导向性传输介质 (11).非导向性传输介质 (11)2.3物理层设备 (11).中继器 (11).集线器 (11)第3章数据链路层 (12)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2).链路管理 (12).组帧(帧定界、帧同步、透明传输) (12).流量控制 (12).差错控制 (12)*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12)3.2组帧 (13).字符计数法 (13).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13).零比特填充法 (13).违规编码法 (13)3.3差错控制 (13).差错 (13).检错编码(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CRC) (13).纠错编码(海明码) (14)*海明距离与检错纠错P71T5 (15)3.4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5).流量控制 (15).可靠传输 (15).停止-等待协议 (15).后退N帧协议GBN (15).选择重传协议SR (15).信道利用率和信道吞吐率 (15)3.5介质访问控制 (16).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16).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多路复用技术) (16).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17).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18)3.6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18).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18).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传输介质与高速以太网 (19).网卡与MAC地址 (19).以太网的MAC帧 (20).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20).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AN (21)*放大器与中继器P111T4 (22)*重复硬件地址P112T9 (22)3.7广域网 (22).广域网基本概念 (22).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 (22)*PPP协议认证P120T6 (23)3.8数据链路层设备 (23).交换机 (23)第4章网络层 (25)4.1网络层的功能 (25).异构网络互连 (25).路由与转发 (25).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基本概念 (25)4.2路由算法 (26).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6).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26).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26).层次路由 (27)*路由回路的根本原因P142T5 (27)4.3IPv4 (27).IPv4分组 (27).IPv4地址 (28).私有IP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29).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无分类编址CIDR与链路聚合 (30).TCP/IP协议栈 (30).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30).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31).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31)4.4IPv6 (32).IPv6的主要特点 (32).IPv6地址 (33)4.5路由协议 (34).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 (34).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34).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34).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35).外部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36).三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36)4.6IP组播 (37).组播的概念 (37).组播地址 (37).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38)*组播路由避免路由环路P194T2 (38)4.7移动IP (38).移动IP相关概念 (38).移动IP通信过程 (38)4.7网络层设备 (39).冲突域和广播域 (39).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39).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39)第5章传输层 (41)5.1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41).传输层的功能 (41).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 (41)✳各层服务访问点 (41).无连接服务UDP与面向连接服务TCP (42)5.2UDP协议 (42).UDP数据报特点 (42).UDP数据报格式 (42).UDP校验 (42)5.3TCP协议 (43).TCP特点 (43).TCP报文段 (44).TCP连接管理 (45).TCP可靠传输 (46).TCP流量控制 (47).TCP拥塞控制 (47)第6章应用层 (49)6.1网络应用模型 (49).客户/服务器模型C/S (49).对等连接P2P模型 (49)6.2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49).DNS概念 (49).层次域名空间 (49).域名服务器 (50).域名的解析过程 (50)6.3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51).FTP概念与特点 (51).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51)6.4电子邮件E-mail (52).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52).电子邮件格式 (53).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5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53).邮局协议POP,Post Office Protocol (54).因特网报文存取协议IMAP (54)*POP3传输密码P265T7 (54)6.5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54).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54).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55)*HTTP1.0P273T6 (56)*HTTP请求报文中的Connection和Cookie P273T12 (56)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广义观点:计算机网络是能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设备,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高效和便捷。
想要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有必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
本文将为你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概念、网络结构和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由若干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共享硬件、软件资源,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2. 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型等。
不同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场景,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 OSI参考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标准化框架。
它由七个不同的层级组成,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4.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所采用的主要通信协议。
它是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两部分组成。
TCP负责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路由。
5.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网络中标识主机的数字,它是由四个十进制数组成,每个数字的范围是0~255。
IP地址可以分为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6. DNS(域名系统)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用于解析域名和IP地址之间对应关系的系统。
它能够将用户输入的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从而实现网络上的域名解析。
7. HTTP和HTTPS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是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基础。
HTTPS 是在HTTP 的基础上加入了安全套接层(SSL/TLS)进行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的安全版本。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知识网络是知识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
能够实现个人、组织与组织外部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人们透过知识网络进行信息合作与交流。
目标是把技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有效结合。
可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前者强调组织内部员工间与组织间的知识交流,后者强调组织外部的知识来源,包括社区、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竞争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一)1.计算机科学基础1.1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1.2数据的表示·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1.3算术运算·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1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CPU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存储器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I/O接口、I/O设备和通信设备2.2软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类型、配置·操作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管理软件的功能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3.1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信号、信道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模型的构成·数据传输基础知识·数据编码的分类和基本原理·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3.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构成·协议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各层的功能·TCP/IP协议的概念及IP数据报的格式、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媒介的性能特点·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主要功能和特点·PSTN、N(B)-ISDN、X.25、DDN、FRN、ATM、xDSL、VSAT等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的性能特点3.3局域网技术基础·IEEE802参考模型·局域网拓扑结构·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以太网的分类及各种以太网的性能特点·以太网技术基础、IEEE802.3帧结构、以太网跨距·交换型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特点4.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4.1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因特网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务,以及我国的因特网现状·通过PSTN、ISDN、ADSL和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和特性·WWW、主页、超级链接、HTML的概念及应用·电子邮件、FTP、T elnet、BBS、ICQ、网络新闻组、网络传真、网络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应用4.2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特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基本应用·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基本应用、KDE环境和Linux操作命令4.3应用服务器基础知识·DNS服务的基本原理·WWW服务的基本原理·FTP服务的基本原理·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原理5.网络管理基础知识5.1网络管理基本概念·网络管理的概念、功能、网络管理标准和网络管理模型·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概述、管理信息库、SNMP操作5.2网络管理系统基础知识·网络管理系统概念·Sniffer的功能和特点6.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网络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控制技术·防火墙基本原理·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漏洞扫描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网络防病毒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CA中心建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容灾系统·应急处理常用方法和技术7.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机构·常用的国内外IT标准8.信息化基本知识·信息化概念·有关的法律、法规9.与网络系统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概念·无线个人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无线广域网的标准·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和扩频技术,IEEE802.11·新一代网络管理系统·新一代网络技术(Ipv6,3G)·网络10.专业英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英文词汇·能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简单英文资料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11.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构建·组网设计·组网技术选择·组网设备选择及部署·设备配置和管理·划分VLAN12.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概念、组成、设计及依据的标准·综合布线基础环境准备·线缆及相关硬件的选择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流程13.小型计算机局域网服务器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的规划配置·DNS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FTP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代理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14.Web网站的建立、管理维护以及网页制作·Web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使用HTML和相关软件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如选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或Dreamweaver等)·JSP、ASP、XML等动态网页编程技术的基本概念15.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的配置、安全、性能、故障、计费进行监督和管理·简单网络故障的分析、定位、诊断和排除·小型网络的维护策略、计划和实施·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潜在问题分析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二)一最主要的三种网络(1)电信网络(电话网),负责话音通信,也就是打电话、接听电话。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自考)
计算机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1.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电子管(又称真空管)是1913年发明出来的,起初用于雷达等电子设备中。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半导体晶体管于1948年由贝尔实验研制出来,晶体管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发热少、耗电少、寿命长、价格低,特别是工作速度比电子管更快。
普遍采用磁芯存储器作内存,采用磁盘与磁带作外存,使存储容量增大,可靠性提高。
汇编语言取代了机器语言,开始了FORTRAN和COBOL等高级语言。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集成电路的体积更小,耗电更少,功能更强。
另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三代计算机的典型机型有IBM360系列和PDP11系列等。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取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出现了微处理器,从而产生了微型计算机。
微型机的优点是使其得以迅速发展。
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1巨型化。
用于天气预报、军事计算、飞机设计、核弹模拟等。
2微型化。
微型机已从台式的发展到便携机、膝上机、掌上机。
3网络化。
计算机的联网形式形成了巨大的浪潮,它使计算机的实际效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4智能化。
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类似人的智能。
1.1.2 微型机的发展简史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机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一种,它主要特点是体积小、价格低、使用方便。
开发微型计算机的先驱是两名青年工程师,美国Intel公司的霍夫和意大利的费金。
凡由集成电路的中央处理器,人们习惯称之为微处理器。
1978年开始出现16位微处理器;1981年起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构成的32位微处理器问世;1993年,Intel又研制出奔腾芯片。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硬件系统的核心。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954年终端器诞生后,人们才逐渐把终端与计算机连接起来。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以单机为中心的通信系统、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及以高速和多媒体应用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是指互联起来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联”意味着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能够按照网络协议进行通信。
连接是物理的,由硬件实现。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和互联网(Internet)。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资源、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组成。
4.1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
4.2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NetWare、UNIX、Linux等。
5、接入互联网的方法:PSTN、ADSL、卫星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Wi-Fi接入。
6、在互联网中,每一台主机必须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在整个网络中必须是唯一的。
IP,含义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7、域名:就是用人性化的名字表示的主机地址。
域名使用的字符包括字母、数字和连字符,而且必须以字母或数字开头和结尾。
整个域名总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
在实际使用中,每个域名的长度一般小于8个字符。
8、我国国家域名的国家代码是cn。
目前有3个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负责北美地区,APNIC负责亚太地区、NIC负责欧美地区。
9、域名采用层次结构,每一层构成一个子域名,子域名之间用圆点隔开,自左至右分别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
10、域名分类:第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共7个;第二类是地理顶级域名,共有24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码;第三类顶级域名,也就是所谓的新顶级域名。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894笔记整理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第一代:1946年从ENIAC开始,电子管。
(2009/2010/2012单选)⏹第二代:1956年,晶体管。
(2011单选)⏹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目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的分类⏹按计算机原理分类:电子数字式计算机;电子模拟式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
⏹按用途分类:通用机;专用机。
(2011填空)⏹按规模分类: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
数据的单位与存储⏹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
(2012填空)⏹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1位数(Bit)(2010填空)⏹通常将8 Bit编为一组,叫做一个字节(Byte)(2009填空)⏹ASCII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2009单选)数据和信息的概念⏹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表达含义。
(2013判断)⏹信息处理的本质就是数据处理,其主要目标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2012判断) 数制计算⏹数制转换(2012/2013简答)◆十进制(0,1,2,3,4,5,6,7,8,9)◆二进制(0,1)◆八进制(0,1,2,3,4,5,6,7)●八进制的1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3位数:0=000、7=111◆十六进制(0,1,2,3,4,5,6,7,8,9,A,B,C,D,E,F)●十六进制的1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4位数:0=0000、F=1111⏹数制的算术运算◆加法运算(2009/2010/2011简答)◆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数制的逻辑运算◆逻辑加法(“或”运算)◆逻辑乘法(“与”运算)◆逻辑否定(“非”运算)◆逻辑加异或运算(“半加”运算)。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大学计算机基础》章节知识点汇总
《大学计算机基础》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答:19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至今,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致辞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这一时期了出现了管理程序及某些高级语言。
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操作系统,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及巨型计算机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并向微型化、巨型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2、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1)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实现人工无法完成的数据处理工作。
(2)大容量存储设备的记忆能力使得世界空间变大了。
(3)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技术进入到信息技术领域。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拉近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
(5)计算机在决策系统的使用,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
3、简述摩尔定律(1)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 ore)提出来的。
(2)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3)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4、电子计算机的系统结构5、ROM和RAM(1)ROM(只读存储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只能从ROM读取数据,不能写入,ROM内的信息是在制造时用专用设备一次写入的常用来存放重要的系统程序或数据内容是永久性的,在关机或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目前常见PROM、EPROM、EEPROM、MROM(2)RAM(随机读写存储器)CPU运行期间既可从RAM中读取信息,也可向其写入信息,断电后,所存信息会丢失又分为SRAM(静态)和DRAM(动态)6、软件和硬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同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复习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四特点: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
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计算机发展经历5个重要阶段:1大型机阶段。
2 小型机阶段。
3 微型机阶段。
4客户机/服务器阶段。
5互联网阶段。
计算机现实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手持设备。
计算机传统分类:大型机,小型机,PC机,工作站,巨型机。
计算机指标:1.位数。
2.速度。
MIPS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MFLOPS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
Byte用B表示。
1KB=1024B。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
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
4 带宽。
Bps用b5 版本。
6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
计算机应用领域:1 科学计算。
2 事务处理。
3 过程控制。
4 辅助工程。
5 人工智能。
6 网络应用。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1 芯片。
2 板卡。
3 设备。
4 网络。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1。
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
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经典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
3.分支预测。
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7 固化常用指令。
8 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增为64位)。
9 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
10 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
11 内建能源效率技术。
12 支持多重处理。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64位处理机。
奔腾系列为32位。
复杂指令系统CISC。
精简指令技术RISC。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学习重要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笔记重要点概括)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根据表示计算机信息逻辑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代。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美国宾州大学诞生,取名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
2、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并称为“计算机之父”)。
A、奥地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主要贡献:提出了现代电脑的体系结构。
B、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主要贡献:创立通用计算机的理论,即“图灵机理论”。
3、电子计算机发展中经历的的四阶段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5、计算机的分类6、计算机的应用7、计算机的特点A.运算速度快。
B.运算精度高。
C、存储能力大(记忆容量大)D、逻辑判断能力。
E、自动控制能力。
8、数制及各进制的转换第二章一、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通常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它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一起。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
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它按照主频的节拍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指挥整机工作,即决定在什么时间、根据什么条件执行什么动作,使整个计算机能够有条不紊自动执行程序。
3.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读取数据和存储数据,读取数据称为存储器的“读”,存储数据称为存储器的“写”。
存储器4.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Input/Output)设备。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
四、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由其硬件组成部分的性能指标构成的。
综合衡量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中,一次存取、传送和加工的数据长度,标志着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和精度,所以说字长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重要入门课程。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归纳一下这门课程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是首先要了解的。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电子设备。
从早期的巨型机到现在的微型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
计算机的分类也有多种方式,按照性能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按照用途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如内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U 盘等)。
软件系统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等)。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常见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而编码则用于表示字符、数字等信息,如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第二章: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是我们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
了解其基本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桌面的认识,包括桌面图标、任务栏等。
掌握如何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个性化设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重点,要学会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如只读、隐藏等)。
Windows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工具,如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系统还原等,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维护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1 网络的定义1.2 网络的分类1.2.1 局域网(LAN)1.2.2 城域网(MAN)1.2.3 广域网(WAN)1.2.4 互联网(Internet)2. OSI参考模型2.1 OSI参考模型的概述2.2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2.2.1 物理层2.2.2 数据链路层2.2.3 网络层2.2.4 传输层2.2.5 会话层2.2.6 表示层2.2.7 应用层3. TCP/IP协议族3.1 TCP/IP协议族的概述3.2 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3.2.1 网络接口层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二:网络设备和编址1. 网络设备1.1 网络设备的分类1.1.1 网卡1.1.2 集线器1.1.3 交换机1.1.4 路由器1.1.5 网关2. IP地址和子网掩码2.1 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2.2 IP地址的组成和表示方式2.3 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三:网络传输协议1. TCP协议1.1 TCP的概述1.2 TCP的特点1.3 TCP的连接建立和终止1.4 TCP的可靠传输机制2. UDP协议2.1 UDP的概述2.2 UDP的特点2.3 UDP的应用场景四:局域网技术1. 以太网1.1 以太网的概述1.2 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1.3 以太网的帧结构和帧格式1.4 以太网的MAC地址和地址解析协议2. VLAN技术2.1 VLAN的概念和作用2.2 VLAN的实现方式和配置方法五:广域网技术1. PPP协议1.1 PPP的概述1.2 PPP的连接建立和认证过程1.3 PPP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 HDLC协议2.1 HDLC的概述2.2 HDLC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3 HDLC的工作模式和帧同步方法六:网络安全1. 网络攻击和防御1.1 网络攻击的分类1.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3 网络安全的防御措施2. 防火墙2.1 防火墙的概述2.2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 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七:网络管理和监控1. 网路管理协议1.1 SNMP协议1.2 MIB文件和MIB对象1.3 SNMP的工作原理和消息格式2. 网络性能监控2.1 网络性能监控的意义和目的2.2 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2.3 网络性能监控的指标和分析方法附件:1. 相关示意图和图表2. 实验数据和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传输的协议族。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2.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计算机通 信网络。 信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只能在终端和主机 之间进行通信,计算机之间无法通信。 世纪60 之间进行通信,计算机之间无法通信。从20世纪 世纪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多个主机互联的系统,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多个主机互联的系统,可以 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真正意义上的计 算机网络应该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的互联, 算机网络应该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的互联,是计算机 之间的通信, 之间的通信,即通过通信线路将若干个自主的计算 机连接起来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计算机 计算机” 机连接起来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 计算机”网 简称为计算机通信网络。 络,简称为计算机通信网络。它由通信子网和用户 资源子网(第一代网络)构成, 资源子网(第一代网络)构成,用户通过终端不仅 可以共享本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 可以共享本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还可共享通信子 网上其他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 网上其他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
1.2.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又称现代计算机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又称现代计算机网络。随着微型 计算机、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广泛应用,使用大型机 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 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 与中型机的主机 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网络结构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 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 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 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在Internet中,用户 中 计算机需要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Internet服务提 计算机需要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 服务提 供者( 供者(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 ISP)连入地区主 ) 干网, 干网,地区主干网通过国家主干网连入国家间的高 速主干网,这样就形成一种由路由器互连的大型的、 速主干网,这样就形成一种由路由器互连的大型的、 层次结构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即互联网络, 层次结构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即互联网络,它是第 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最详细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复习
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10BASE-T :含义 什么是MAC地址-单播、广播、多播 最短帧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5 扩展的以太网
集线器 集线器与网桥的区别 网桥的工作原理 网桥与以太网交换机
第 四 章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无连接、尽最大努 力交付
4.2网际协议 IP –IP地址分为几类? IP地址的定义(4-1),A、B、C、D、E 五类地址的划分
第 5 章 运输层
5.9 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三 次握手、原理、工作过程
5.9 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
运输连接有三个阶段,即:连接建 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TCP 连接的建立都是采用客户/服务 器方式。
三次握手方法
三次握手方法(Three-way handshake) 解决的主要问题:假如A机向B机发出连 接请求,但请求报文丢失,而一个延迟的 重复的旧请求报文到达B,如果B接受此 请求,连接就会错误地建立起来。
3. 因特网组成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 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即Client/Server方式 对等方式(P2P 方式) 即 Peer-to-Peer方式
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分类
第 5 章 运输层
5.8 TCP 的拥塞控制
5.8.2 几种拥塞控制方法
工作原理 1. 慢开始--slow start 2. 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 3. 快重传--fast retransmit 4. 快恢复--fast rrecovery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第一章 概 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1.一般认为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1946 年。
2.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 , 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科学计算。
3.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 , 其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字长 _。
4.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 , 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电子器件。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6.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 , 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电子器件。
7.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 , 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8.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
9.计算机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是存储程序。
10.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基本字长。
11.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 主要取决于编制的软件。
12.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 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1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广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辅助设计是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和绘图。
1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 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1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 , 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军事。
16.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
17.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 , 这种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8.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信息处理。
19.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20.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CAD。
21.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人工智能2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23.所谓的信息是指处理后的数据24.时至今日 , 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 , 原理的提出者是冯·诺依曼。
(完整word版)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0089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基础(00894)一、基础部分(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分为:1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用电子管.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用晶体管。
3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①巨型化;②微型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
●计算机的性能特点:1 运算速度快;2 计算精度高;3 存储功能强;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 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与其它计算工具最本质的区别。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实时采集、检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判定,按最佳值进行调节的过程。
4、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教学。
5、人工智能●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1 物理上容易实现2 不易出错,可靠性好3 易于进行逻辑运算●计算机的分类:原理:电子数字式计算机、电子模拟式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用途:通用机和专用机规模: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数制计算:2、8、16转变为10进制(分别乘以2、8、16的位数)10转变为2、8、16 (分别除2、8、16) 8转变为2 (4 2 1) 16___2 (8 4 2 1) 8____16 (先变成二进制)●位权:对于多位数,处在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称为该位的位权。
例如,十进制第2位的位权为10第3位上的位权为100,而二进制数的第2位上的位权为2,第3位上的位权为4。
一般情况下,对于N进制数,整数部分,第i位上的位权是N i-1,而小数部分,第j位上的位权为N—j●二进制数算术运算:加法:0+0=0 0+1=1+0=1(进位) 减法:0-0=1-1=0 1-0=1 0-1=1(借位)乘法:0*0=0 0*1=1*0=0 1*1=1除法:0/1=0 1/1=1●会做练习册和辅导书上的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一章:概述1.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为进行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3.协议的三要素:@1语法@2语义@3同步4.网络中三种数据的交换方式与差别(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递(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递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4)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5)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6)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7)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两种方式中,更适合传输实时数据的是电路交换(8)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9)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lable-based),分组交换在传送连接之前不需要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
(10)这种不先建立连接的连网方式,称为无连接5.OSI与TCP/IP网络模型各层(1)OSI的体系结构(OSI的七层协议):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2)TCP/IP的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6.网络分层的好处(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2)灵活性好(3)结构上不可分割(4)易于实现和维护(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7.计算机网络传输率,性能指标,时延的基本概念,时延的计算,时延带宽积(1)计算机网络的传输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2)性能指标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速率(2)带宽(3)吞吐量(4)时延(5)时延带宽积(6)往返时间RTT(7)利用率(3)时延的基本概念: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4)时延分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第二章物理层1.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1)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2)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2.三种常见的调制方式(1)调幅(AM):即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2)调频(FM):即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3)调相(PM):即载波的初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3.信道复用技术(1)信道复用技术分为:@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2波分复用@3码分复用(重点)(2)最基本的复用: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3)波分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4)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5)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4.CDMA的基础知识,发送数据的计算(1)码分多址(CDMA):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因此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2)CDMA一个重要的特点:这种体制给每一个站分配码片序列不仅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相互正交。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第2章
微处理器是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在这个芯片中包含有内 部寄存器组、运算器和控制器,它们通过CPU内部总线连接在一起,
3.微处理器性能
微处理器字长
微处理器一次所能处 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微处理器的外频
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与主 频相同。 外频是CPU与周边设备传输 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CPU 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即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
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 的重要基础与核心仍然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 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并准确 地传递出去; 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 智能处理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是CPU中可进行高速数 据交换的存储器,先于 内存与CPU交换数据, 对CPU性能有重大影响。
核心代号
核心代号是芯片生产商 给CPU设置的产品代号, 以便于区分和管理。
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是指组成芯片 的电子线路或元件的细 密程度,单位为微米 (μm)或纳米(nm)。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Alan Turing,1912 1954)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机”模型,探讨了现 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理论上证明了研制通用数 字计算机的可行性。 1945年,匈牙利出生的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1903 ~ 1958)提出了 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 这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范式,被称为“冯·诺依 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计算机称为存储程 序计算机,又称为通用计算机。长达101页的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简 称)方案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 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
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
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2、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补充实例)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
且它们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 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
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1) 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1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高速处理的工具或电子机器。
2信息定义及特征?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特征:依附性、传递性、普遍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
3信息三大技术:基础核心支柱?基础:微电子技术;核心:计算机技术;支柱:通信技术。
4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语言;2、文字;3、造纸术,印刷术;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5、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5电子计算机按什么划分及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和应用领域。
年份电子元器件软件应用领域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军事与科研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高级语言,操作系统数据与事务处理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多种高级语言,完善的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及过程控制第四代1971~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数据通信及社会各领域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7计算机按功能,规模性能和结构可分为?按功能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性能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按结构分为单片机、单板机、多芯片机、多板机。
8计算机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4、具有自动执行的功能。
9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人工智能;6网络通信;7网络视听。
10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有哪些?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11人工智能有哪两大常用的领域?模式识别和机器翻译。
12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英语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分为应用层、感知层、网络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第一代: 1946 年从 ENIAC 开始,电子管。
(2009/2010/2012单选)
第二代: 1956 年,晶体管。
( 2011 单选)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目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原理分类:电子数字式计算机;电子模拟式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
按用途分类:通用机;专用机。
( 2011 填空)
按规模分类: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
数据的单位与存储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
(2012填空)
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 1 位数( Bit )( 2010 填空)
通常将8 Bit 编为一组,叫做一个字节(Byte )( 2009 填空)
ASCII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2009单选)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表达含义。
( 2013 判断)
信息处理的本质就是数据处理,其主要目标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 2012 判断)
数制计算
数制转换(2012/2013简答)
十进制( 0,1,2,3,4,5,6,7,8,9)
二进制( 0,1 )
八进制( 0,1,2,3,4,5,6,7)
八进制的 1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 3 位数: 0=000、7=111
十六进制( 0,1,2,3,4,5,6,7,8,9, A,B,C,D,E,F )
十六进制的 1 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 4 位数: 0=0000、F=1111数制的算术运算
加法运算( 2009/2010/2011简答)
减法运算
乘法运算
除法运算
数制的逻辑运算
逻辑加法(“或”运算)
逻辑乘法(“与”运算)
逻辑否定(“非”运算)
逻辑加异或运算(“半加”运算)
十六进制二进制八进制二进制000000000 100011001 200102010 300113011 401004100 501015101 601106110 701117111 81000
91001
A (10 )1010
B( 11 )1011
C(12 )1100
D ( 13 )1101
E( 14 )1110
F( 15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