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荷载统计和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统计和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统计和内力计算

荷载统计

一、恒荷载统计(标准值)

1.屋面(不上人屋面)

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4 KN/m2

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20=0.3 KN/m2

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0.3%找平0.04?14=0.56 KN/m2

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20=0.3 KN/m2

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0.08?14.5=1.16 KN/m2

结构层:100厚钢筋混凝土板0.1?5=2.5 KN/m2

20厚混合砂浆纸筋石灰面0.02?18=0.36 KN/m2

合计g k=5.58 KN/m2

2.楼面

10厚陶瓷地砖面层0.01?22=0.22KN/m2

10厚1:2.5水泥砂浆结合层0.01?20=0.2KN/m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20=0.4 KN/m2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0.1?25=2.5 KN/m2 20厚混合砂浆纸筋石灰面0.02?18=0.36 KN/ m2

合计g k=3.68 KN/m2 3.墙体自重

(1)外墙

240mm厚烧结空心砖及贴砖0.24?18+0.5=4.82 KN/ m2

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0.08?14.5=1.16 KN/m2

两面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0.01?17?2=0.34 KN/m2

合计g k=6.32 KN/m2(2)内墙

240mm厚烧结空心砖及贴砖0.24?18+0.5=4.82 KN/ m2两面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0.01?17?2=0.34 KN/m2

合计g k=4.66 KN/m2(3)女儿墙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0.1?25?0.24=0.6KN/ m2 240mm厚烧结空心砖及贴砖0.24?18+0.5=4.82 KN/ m2两面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0.01?17?2=0.34 KN/m2

合计g k=5.76 KN/m2 4.门窗自重

(1)铝合金门窗0.4 KN/m2

(2)木门0.2 KN/m2

(3)玻璃门0.2 KN/m2

5.构件自重

(1)梁自重:(横向框架梁)

教室:(300mm?600mm) 0.3?0.6?25=4.5 KN/m 10mm厚水泥砂浆0.01?17?[(0.6-0.1)?2+0.3]=0.221 KN/m

合计g k=4.721 KN/m 走廊:(200mm?400mm) 0.2?0.4?25=2 KN/m 10mm厚水泥砂浆0.01?17?[(0.4-0.1)?2+0.2]=0.136 KN/m

合计g k=2.136 KN/m

(纵向框架梁)

(200mm?350mm) 0.2?0.35?25=1.75 KN/m 10mm厚水泥砂浆0.01?17?[(0.35-0.1)?2+0.2]=0.119KN/m

合计g k=1.869 KN/m (2)柱自重:

(500mm?500mm) 0.5?0.5?25=6.25 KN/m 10mm厚水泥砂浆0.01?17?0.5?4=0.34KN/m

合计g k=6.59 KN/m

二、活荷载统计(标准值)

1.屋面和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不上人屋面:

q=0.5 KN/m2

k

雪荷载:0.2 KN/m2(取大值0.5 KN/m2)

(1)走廊楼面活载

q=2.5 KN/m2

k

(2)教室楼面活载

q=2.0 KN/m2

k

2.8.7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1.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1)计算单元

取③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为7.2m ,如下图所示。由于房间内布置有次梁,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图中的水平阴影线所示,计算单元的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作用于各节点上。由于纵向框架梁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因此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此跨无次梁

此跨无次梁主梁(三跨)

次梁

次梁

次梁

次梁

'

图2.26 各层梁上作用的恒载

图2.26 各层梁上作用的恒载

(2)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表横梁自重,为均布荷载形式。对于第8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分别为房间和走道板传给横梁的梯形荷载和三角形荷载,由上图所示几何关系可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分别为由边纵梁、中纵梁直接传给柱的荷载,它包括梁自重、楼板重和女儿墙等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1=[两个三角形板面荷载(屋面荷载直接传给纵梁)+一个梯形板面荷载(由次梁上传来)]+[一根纵梁自重+一根次梁自重]+女儿墙

自重)

(P2=[两个三角形板面荷载(屋面荷载直接传给纵梁)+一个梯形板面荷载(由次梁上传来)+两个梯形板面荷载(屋面荷载直接传给纵梁)]+[一根纵梁自重+一根次梁自重])

集中力矩

对5~7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包括梁自重和其上横墙自重,为均布荷载。其它荷载计算方法同第8层,结果为

计算同8层,直接代入计算结果

对2~4层

对1层

2)活荷载计算

'

图2.27 各层梁上作用的活载

图2.26 各层梁上作用的恒载对于第8层

同理,在屋面雪荷载作用下

对5~7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