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西医执业医师核心考点讲义之中西医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学》考点汇总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学》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0ab3d165a8102d276a22ff7.png)
20XX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儿科学》前言所占分值:50分左右学科特点:1.相对简单,得分较易2.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容多有相似之处(1)利(2)弊大纲变化新增内容呼吸系统疾病:新增“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常见心理障碍:新增“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营养性疾病:新增“小儿肥胖症”感染性疾病:新增“手足口病”中医相关病证:新增“遗尿”、“汗证”新增一个单元——内分泌疾病,包括一个疾病“性早熟”删减内容呼吸系统疾病:删减了“急性支气管炎”;循环系统疾病:删减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删减了“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年龄分期标准古代医籍对小儿年龄分期划分比较详细的是《寿世保元》,其中指出:“夫小儿半周两岁为婴儿,三四岁为孩儿,五六岁为小儿,七八岁为龆龀,九岁为童子,十岁为稚子矣。
”现代儿科学一般将其分为七个阶段。
各期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即“怀胎十月”。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围生期又称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
3.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4.幼儿期1~3周岁称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3~7周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
6.学龄期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
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开始到18~20岁。
近年来,小儿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A1型题】1.婴儿期是指A.出生28天后到满1周岁之前B.1周岁至满3周岁C.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足28天D.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E.6~7岁至11~12岁【正确答案】A各年龄期特点及与预防保健的关系1.胎儿期胎儿期完全依靠母体而生存,以组织与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其主要特点,尤其妊娠早期是机体各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高频考点(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高频考点(2)](https://img.taocdn.com/s3/m/6489b80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c.png)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高频考点(2)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高频考点第二节小儿营养与喂养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物质代谢旺盛,需要营养相对较多,而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小儿营养与喂养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满足需要,又要适应消化能力。
尤其在婴儿期,更为重要。
一、小儿营养需要(一)热量的需要热量对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十分重要。
主要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供给。
蛋白质产生热量,碳水化合物产生热量,脂肪产生热量。
小儿热量的需要相对较成人多。
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
以后每啬3岁每日每公斤体重约减少。
小儿机体对热量的需要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基础代谢所需是指在清醒而安静状态下,维持人体功能的最低热量需要。
婴幼儿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占总热量的50%~60%。
婴儿每日约需。
2.生长发育所需为小儿热量的特殊需要。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需要热量越多。
婴儿时期约占总热量的25%~30%。
以后逐渐减少,到青春期生长发育又加快,所需热量又增多。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所消耗的热量称食物特殊动力的作用,可因各种食物的性质、成分而不同。
蛋白质消耗的热量较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消耗的热量较低。
婴儿期约占总热量的8%~10%;年长儿占总热量的5%。
4.活动所需用于肌肉神经活动所需的热量。
此项热量所需与机体活动强度,持续时间和活动类别有关。
新生儿只有吸吮、啼哭,需要量较少;以后随年龄增大,活动量加在而不同,约占总热量的15%。
多动、好哭比安静的小儿需要的热量可高出几倍。
5.排泄损失的热量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一部分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主要为脂肪和蛋白质,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0%。
以上五个方面的总和为机体所需的总热量。
小儿时期热量分配的特点是,生长发育所需较多,而活动所需较少。
(二)水的需要不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细胞组成的重要成分。
营养的输送,代谢的进行,排泄与分泌,体温的调节,呼吸氧化过程等,均需要水的参与才能完成。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儿科学高频考点速记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儿科学高频考点速记](https://img.taocdn.com/s3/m/ad978e06102de2bd97058888.png)
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 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白膜 糖皮质激素 添加辅食的原则 小儿生理特点 身高(cm )=7×年龄+75 估算公式为: 6(kg )+月龄×0.25(kg ) 新生儿期 1~3 周 压(mmHg )=收缩压×2/3。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儿科学高频考点速记1. 岁称为幼儿期。
2.小儿的发病率高。
3.7~12 月龄婴儿体重: 。
4.2~12 岁身高(长)的。
5. 儿童时期正常血压可6.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7. 有:①从少到多;②由稀到稠;③由细到粗;④由一种到多种; ⑤天气炎热或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8. 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基本方法,被认为是儿科辨证最为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
9.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 221μm o l /L (12.9mg/,早产儿超过 256.5μm ol/L(15mg/dL )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
10. 小儿感冒发生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常兼寒、热、暑、湿、燥邪等。
11. 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是哮喘的基本病变,由此引起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
12. 全身应用 13. 病毒性心肌炎以 作为儿童危重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应尽早使用。
为发病主因,瘀血、痰浊为病变过程中 的病理产物,耗气伤阴、血脉阻滞为主要病理变化14.鹅口疮临床特征主要为口腔黏膜上出现 15. 小儿腹泻病病毒性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选用 16.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17.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前 1~3 周有 。
。
。
等前驱感染。
18. 病毒性脑炎为 19.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病位常涉及 所致。
四脏。
2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象为 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
性贫血。
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 小细胞低色素 心、肝、脾、肾感受温热邪毒(疫毒) 上呼吸道或皮肤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外感风热、湿热邪毒 收缩压(mmHg )=2×年龄(岁)+80;舒张 用公式推算: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蛋白尿 症状;多形性皮疹;颈淋巴结肿大。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重点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498a2ddd3383c4bb4cd2aa.png)
绪论●《颅囟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
书中提出了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北宋钱乙,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医家《小儿药证直诀》后世称为“儿科之圣”●陈复正《幼幼集成》,将繁杂的指纹望诊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并以三关测轻重,即“风轻、气重、命危”,至今为临床所采用第二章儿科学基础围生期(围产期):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
(胎儿晚期、分娩过程、新生儿早期)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
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体重计算公式:①≤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时体重+0.7*月龄②1~12月龄婴儿体重(kg)=6+0.25*月龄③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2*年龄+8颅骨囟门闭合时间:①前囟:约在1~1.5岁时闭合②后囟: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小儿的生理特点: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清吴鞠通概括小儿脏腑“稚阴稚阳”)②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之体《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稚阴稚阳:说明小儿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地生长发育,充实完善所谓“纯”:指小儿未经情欲克伐,胎元之气尚未耗散所谓“阳”:以阳为用,说明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断乳年龄:当婴儿长到8~12个月时可以完全断乳●中医望闻问切——望诊(尤为重要)脉诊:小儿病脉不必细分28脉,而以浮、沉、迟、数、无力、有力六种基本脉象之纲,以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脱水性质:①等渗性脱水②低声性脱水③高渗性脱水第三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征: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④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上感相当于中医的“感冒”兼证①夹痰——肺脏娇嫩②夹滞——脾常不足③夹惊——神气怯弱,心肝有余中医病因病机p68肺炎:相当于中医的“肺炎喘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点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a4aa9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3.png)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点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与肝、胆胰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腹泻病是儿科常见多发病,由不同病因引起。
发病率高,尤其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
重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包括霍乱、痢疾和其它感染)和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和其他原因)腹泻。
诊断要点一、病史(一)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三)重者可有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四)严重者可伴中毒症状,如高热、频繁呕吐、面色灰白、神态改变和惊厥等。
(五)注意病因与诱发因素,如喂养不当、气候突然变化、体质因素和肠道内外感染等。
二、临床分类及分型(一)临床分类1、感染性腹泻:包括霍乱、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当病因明确时称某某肠炎,如轮状病毒性肠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炎等。
2、非感染性腹泻,一般不住院治疗,如食饵性腹泻、牛奶蛋白质过敏腹泻,乳糖不耐受腹泻,症状性腹泻,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所致腹泻等。
(二)病情分型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度、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症: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危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等)。
(三)脱水分轻、中、重三度(表1),按失水、失纳的比例分等渗、高热或低渗性脱水(表2)(四)酸中毒表现精神萎靡,唇周灰喑,唇樱桃红色,呼吸增快或深长。
(五)低血钾表现肌张力减低,心音低钝肠鸣音减少或消失。
腹饱胀,膝反射迟钝或消失,心电图见U波。
(六)病程分类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病程在2周至2月为迁延性,病程在2月以上为慢性。
表1 脱水的临床分度三、检查(一)体征1、脱水征,轻型无脱水征,中型、重型脱水征有皮肤干燥、弹性差,前囟及眼眶凹陷,粘膜干燥,哭泪少或明显减少甚至无尿。
中西结合儿科学知识要点 (2)
![中西结合儿科学知识要点 (2)](https://img.taocdn.com/s3/m/b4a776d4a58da0116c174992.png)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1.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儿科医生。
2.《颅囟经》是我国现存最终的儿科专著。
提出了“纯阳之体”。
3.北宋钱乙后世称其为“儿科之圣”。
4.明代世医万全系统的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等观点。
5.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也是一位儿科专家。
其所著《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了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例特点。
6、人痘接种法第二章儿科学基础一、小儿各年龄分期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
孕期保健必须从妊娠早期(前12周)开始2、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内。
发病率,死亡率高。
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
3、婴儿期:出生到满一周岁。
出生后6月被动免疫逐渐消失,易患疾病。
4、幼儿期:一周岁到满三周岁,生长发育最迅速。
5、学龄前期:三周岁到6,7岁入学前。
6、学龄期:6,7岁到12,14岁青春期前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的时期二、小儿体格生长1、体重体重测量最佳时间在清晨空腹排尿后,裸体。
出生时平均体重3kg≤6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0.7×月龄7到12月龄体重=6+0.25×月龄一岁至青春期=8+2×年龄(kg)2、身高出生时平均身长50cm,一岁75cm,两岁85cm 2至12岁身高=7×年龄+753、颅骨前囟,测对边中点连线为囟门大小,六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1至1.5岁闭合。
后囟,出生以很小或闭合,最迟6到8周。
颅骨缝,生后3到4个月闭合4、牙齿乳牙20颗,恒牙28到32颗。
约6月起(4至10月)萌发乳牙,12个月未出为异常,最晚2岁半出齐,两岁内乳牙数目为月龄减4或6。
5、血压收缩压(mmHg)=2×年龄+80,舒张压为收缩压2/36、变蒸学说:古代医家阐述婴儿生长发育规律32日为一变,两变为一小蒸,两小蒸为大蒸。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部分重点知识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部分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fb3de4700abb68a882fb17.png)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部分重点知识儿科学是执业医师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考点,所占比分也是很高的,但是基础差的考生是很难掌握这个知识点的,为了帮助考生们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重点知识让大家做一下参考。
一、绪论:1、围生期: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贫血、佝偻病。
二、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3、身高(长):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15岁:53—544、骨骼:①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儿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9f5c4ff56294dd88d0d26bab.png)
儿科学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一、小儿生长发育1、体重:1周岁内:1-6个月=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个月=6+0.5*月龄2岁-12岁:体重=年龄*2+82、身长:出生约50cm,第一年长25cm2-12岁身长=年龄*7+703、头围:新生儿34cm,1岁头围46cm,2岁约48cm4、胸围:出生时32cm,1-1.5岁胸围=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年龄+头围-15、囟门:前囟关闭年龄是:12-18个月6、新生儿期呼吸:40-45脉搏:120-140生长发育规律:头尾、近远、初级-高级、简单-复杂、粗细。
血压: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收缩压*2/36个月起乳牙开始萌生,,6-7岁更换恒牙。
二、小儿营养蛋白质10-15%脂肪25-30%――供给热量的重要来源糖50-60%――热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与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是:VitB三、小儿诊法小儿望神的重点是(察目),首选观察:眼神小儿形体望诊的顺序是:头囟、躯干、四肢、毛发、指甲四、小儿体液平衡1、小儿脱水程度:轻度:5%;中度:5-10%;重度:>10%2、补液(1)定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重度100-200 (2)定性:原则:先盐后糖。
低渗脱水:补2/3张含钠液等渗脱水:1/2张含钠液高渗脱水:1/3-1/5张含钠液(3)定速:重度脱水:首选快速应用2:1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输注速度宜稍慢小儿--肺常不足—咳嗽等—体现在—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脾常不足—呕吐、泄泻小儿—肝常有余—高热、惊厥望形体头方发少、囟门迟闭---佝偻病头大颈缩、前囟宽大---解颅。
观察目:两眼凝视或直或斜---肝风内动瞳孔散大、对光迟钝—病危瞳孔缩小---热毒内闭、中毒3岁指纹:正常---指纹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
风关—病轻气关—病较重命关---病病情危重。
小儿啼哭声正常:哭而有泪,哭声洪亮饥饿---哭声缠绵、口做吮乳状腹痛---突然大哭、声高而急,时作时止咽喉水肿---哭声嘶哑口疮--哭而拒食,伴流涎烦躁。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169e77be1e650e52ea9949.png)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重点疾病有新生儿黄疸、佝偻病,过敏性紫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鹅口疮,小儿腹泻、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病毒性脑炎,积滞,厌食,疳证,急惊风。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填空,简答,案例分析。
中医占70,西医占30.第一章绪论1.中医儿科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远古至南北朝)、形成期(隋朝至宋朝)、发展期(元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如果只有三个空,填前三者。
}2.最早明确记载“小儿医”的是战国时期的扁鹊。
3.西汉名医淳于意《诊籍》为我国最早见于文献的儿科病案。
4.《颅囟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提出了小儿为“纯阳之体”。
5. 儿科理论体系的标志: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的主要贡献:1)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重视儿科四诊,尤重望诊,总结出“面上证”、“目内证”;3)建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4)提出五脏补虚泻实纲领,尤重视温脾胃;5)方药运用,适应儿科特点。
6.北宋时期,治疗天花、麻疹分为两派:寒凉派、温补派。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擅用寒凉法。
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为痘疹用温补学派的创始人。
7.元·曾世荣——首倡惊风四证八候。
8.明·万全系统提出了“育婴四法”,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常虚的“三有余、四不足”的观点。
8. 明·陈复正《幼幼集成》将虎口脉纹辨证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风轻、气重、命危”。
9.清·吴瑭《温病条辩·解儿难》认为小儿体质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建立了“小儿稚阴稚阳”的学说。
第二章儿科学基础第一节年龄分期和生长发育1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辅导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d1c47b8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5.png)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辅导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
最大的年龄限制介乎十四至二十一岁之间,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界定。
下面是为大家搜索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辅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原那么上与成人相同,但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加之体格检查时常不合作,因而小儿神经系统检查也有其特殊性。
有的表现如伸直性跖反射,在成人或年长儿属病理性,但在婴幼儿却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
临床各种辅助检查中,年龄越小,不同年龄间正常差异也越大。
因此,对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与评价,均不能脱离相应年龄期的正常生理学特征。
(一)一般检查1.意识和精神行为状态可根据小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响来判断意识水平(即意识深、浅度) 有无障碍,由轻而重分为嗜睡、昏睡、半昏迷和昏迷等。
少数主要表现为谵妄、定向力丧失和精神行为异常等意识内容的减少或异常。
智力低下者常表现为交流困难、脱离周围环境的异常情绪与行为等。
2.头颅头围可粗略反映颅内组织容量。
头围过大时要注意脑积水、硬膜下血肿、巨脑症等。
头围过小警惕脑发育停滞或脑萎缩,但大约2%~7%的小头围儿童,智力仍可能正常。
注意囟门和颅骨缝,过早闭合见于小头畸形。
囟门增大伴膨隆、张力增高、以及颅缝开裂等均提示颅压增高,颅骨叩诊时尚可得“破壶音”。
对疑有硬膜下积液、脑穿通畸形婴儿,可在暗室内用电筒紧贴颅骨做透照试验,前额部光圈>2 cm,枕部>l cm,或两侧不对称时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3.皮肤某些神经疾病可伴有特征性皮肤损害,包括皮肤色素脱失斑、面部血管纤维瘤、皮肤牛奶咖啡斑或面部血管痣等。
(二)颅神经检查1.嗅神经反复观察对香水、薄荷或某些不适气味的反响。
嗅神经损伤常见于先天性节细胞发育不良,或额叶、颅底病变者。
2.视神经主要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
(1)视力:未成熟儿已能对强光表现皱眉或不安。
3 个月婴儿开始用双眼注视并跟随移动中的物体。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精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考点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精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59e5c85901020206409c80.png)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精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考点1 儿科学基础小儿年龄分期【难度】★★【考频指数】★★★★ 考点点拨:小儿年龄分期小儿年龄分期标准及各年龄期的特点:1.小儿年龄分期标准: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 28 天称为新生儿期。
围生期又称围产期,指胎龄满 28 周至生后 7 足天。
婴儿期:出生到 1 周岁为婴儿期。
幼儿期:1~3 周岁称为幼儿期。
学龄前期:3 周岁后至入小学前(6-7 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
学龄期:从6-7 岁至入小学至青春期之前(一般为女 12 岁,男13 岁)称学龄期。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 11~12 岁到17~18 岁,男孩自13~14 岁开始到18~20 岁。
2.各年龄期的特点:新生儿期:此期是胎儿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婴儿期: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青春期:此期主要特点为体格生长再度加速,出现第二个高峰,继而生殖系统发育渐趋成熟,性别差异显著。
【例题·A1 型题】1.出生28 天后至1 周岁属于A.胎儿期B.幼儿期C.婴儿期D.围生期E.新生儿期【答案】C【解析】出生 28 天后至 1 周岁为婴儿期。
2.以下小儿年龄分期中死亡率最高的是A.学龄期B.婴儿期C.幼儿期 D.新生儿期E.学龄前期【答案】D【解析】新生儿期小儿开始独立生活,是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
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考点 2 儿科学基础小儿体格生长指标【难度】★★【考频指数】★★★★考点点拨:小儿体格生长指标1.体重的估算公式:≤6 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
7~12 月龄婴儿体重:6(kg)+月龄×0.25(kg)。
2 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kg)+8(kg)。
2.身高的估算公式: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平均约 50cm;第1 年内增长最快,约25cm;第2 年增长稍慢,约 10cm;2 岁时身长约85cm。
2021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之中医儿科二
![2021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之中医儿科二](https://img.taocdn.com/s3/m/efab7add52ea551811a6878d.png)
核心考点班学习方法和备考策略一、考试趋势变化-----接近临床二、考试内容西医内科共9个单元1.常见病、多发病:4单元呼吸循环消化泌尿2.疑难杂症:3单元血液内分泌风湿(结缔组织病)3.专科: 2单元神经急救核心考点主要涵盖:呼吸(肺)、循环(心)、消化(胃、肝、胰、肠)泌尿(肾)呼吸系统解剖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呼吸系统临床特点重点考核常见疾病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特点常见疾病消化系统临床特点常见疾病胃(炎、溃疡、癌)肝(硬化、癌)肠(炎)胰腺(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慢性肾炎尿路感染慢性肾衰三、“中学西”学习方法直观记忆(50%降至→20%)分析理解(30%变化不大)综合应用(20%增至→50%)理解—记忆—综合四、如何做到高效?找规律讲道理循原则辨是非察同异找规律例题1.患者,男,30岁。
寒战、高热、胸痛、咳嗽、痰中带血3天。
听诊右肺中部可闻及湿啰音。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支气管炎B.肺结核C.支气管扩张D.胸膜炎E.肺炎『正确答案』E2.男性,70岁。
吸烟史40年,3月来出现咳嗽,以高亢的干咳为特点,伴有呼吸困难,最可能的诊断A.慢性支气管炎B.肺炎C.肺脓肿D.支气管哮喘E.肺癌『正确答案』E讲道理(1-2共用题干)3.患者,男,26岁。
节律性中上腹痛2年余。
每次饥饿时加重,进餐后缓解,夜间常痛醒,昨日大便发黑就诊。
体检:血压、脉率正常,中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包块。
(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溃疡B.十二指肠溃疡C.胃癌D.胃黏膜脱垂E.胃炎『正确答案』B(2)下列哪项检查对明确诊断最有帮助A.胃液分析B.血清胃泌素测定C.纤维胃镜检查加活检D.X线胃肠钡餐造影E.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正确答案』C(1-2共用题干)4.患者,男,35岁,腹痛、反酸10年。
1周来症状加重,进食后疼痛明显,进食2-3小时能部分缓解。
(1)诊断首先考虑A.胃癌B.肠易激综合征C.慢性胃炎D.十二指肠溃疡E.胃溃疡『正确答案』E(2)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A.胃液分析B.胃肠钡餐C.胃镜D.结肠镜E.腹部B超『正确答案』 C5.A.无明显规律性B.疼痛-排便加重C.进食-疼痛-缓解D.疼痛-进食-缓解E.疼痛排便缓解(1)胃溃疡腹痛的规律是『正确答案』C(2)十二指肠溃疡腹痛的规律是『正确答案』D循原则6.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20年,1周前受凉后畏寒、发热、咳脓痰、气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构架
>>儿科学基础
>>新生儿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小儿常见心理障碍
>>造血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营养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病
>>小儿危重症的处理
>>中医相关病证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
细目一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
年龄分期标准
1.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即“怀胎十月”。
2.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围生期又称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
3.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
4.幼儿期
1~3周岁称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
3周岁后至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
6.学龄期
从6~7周岁入小学至青春期之前(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
7.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开始到18~20岁。
近年来,小儿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习题演练】
幼儿期的年龄段范围是
A.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B.从出生到满1周岁
C.1~3周岁
D.3周岁后至入小学前(6~7岁)
E.从6~7周岁入小学至青春期之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这类题考查的为各个时期的年龄分期,1-3周岁称为幼儿期。
各年龄期特点及预防保健
1.胎儿期
胎儿期完全依靠母体而生存,以组织与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其主要特点,尤其妊娠早期是机体各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如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便可影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各种畸形。
2.新生儿期
此时小儿开始独立生活,是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
由于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受内、外环
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此期小儿的发病率高,常有产伤、感染、窒息、出血、溶血及先天畸形等疾病发生。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强调合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
围生期包括了胎儿晚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生命遭受最大危险的时期。
3.婴儿期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特别高,但由于其消化和吸收功能尚不够完善,因此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半岁以后,因来自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应提倡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同时应做好计划免疫。
4.幼儿期
此期小儿生长速度稍减慢,但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故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增强,但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差,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断乳和添加其他食物须在幼儿早期完成,因此注意保证营养,防止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
5.学龄前期
此期生长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求知欲旺,模仿性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学龄前期儿童易患肾炎、风湿热等疾病,应注意防治。
6.学龄期
此期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的形态发育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控制、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增强,是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
发病率较前有所降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和龋齿,端正坐、立、行的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7.青春期
此期主要特点为体格生长再度加速,出现第二个高峰,继而生殖系统发育渐趋成熟,性别差异显著,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第二性征逐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