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消化系统包括两部分——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 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管道。

消化腺: 分泌各种消化液的腺体. 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壁内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和粘膜下腺等。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有导管通消化管,如肝、胰和唾液腺等。分两部分: 1.口腔前庭; 上下唇、颊和齿弓之间的腔隙.

2.固有口腔; 齿弓以内的腔隙.

1.口腔底:为口腔底壁,大部分被舌占据。口腔底的前部由下颌骨以及表面的粘膜构成,粘膜表面在舌尖下方有一对乳头,为舌下肉埠,是下颌腺管(马)或舌下腺管(牛)的开口处,猪无舌下肉阜。

2.舌(Lingua) 由舌骨、舌肌和舌粘膜构成。舌肌属横纹肌,肌纤维走向不一,所以舌的运动灵活。舌粘膜表面有多种乳头,丝状乳头(马)和锥状乳头(牛)起机械作用,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为味觉乳头,乳头内有味蕾(味觉感受器),可辨别食物的味道。

3.舌可分为舌尖,舌体和舌根3部分:

舌尖:为游离部。

舌体:与口腔底相连接的部分。

舌根:为舌的后部。

3)齿的分部:

齿冠:露在口腔内的部分。

齿根:埋于齿槽内的部分。

齿颈:被齿龈包围的部分。

(4)齿的结构:齿由齿质、釉质和齿骨质(粘合质)构成。齿质位于齿腔周围,坚硬,呈黄白色。在齿冠部分的齿质外面被覆有光滑而坚硬的乳白色釉质,起保护作用。齿的外层为齿骨质,位于齿根和臼齿齿冠釉质的缝隙内。齿根的末端有孔通齿髓腔,齿髓腔内的血管、神经与结缔组织一起称为齿髓(Pulpa dentis)

齿的咀嚼面上有一个凹陷叫齿坎(黑窝)。老龄家畜的齿髓腔在咀嚼面上出现称齿星。

2.齿龈(Gingivae)

为被覆于齿颈及邻近骨表面的粘膜,呈粉红色,在临床上很重视对齿龈的检查。齿龈与齿根的骨膜紧密相连,并随齿深人于齿槽内,使移行为齿槽骨膜,将齿牢固地嵌于齿槽内。齿龈无粘膜下层。

2.下颌腺

牛:较发达,呈淡黄色,小部分被腮腺覆盖,背侧窄,

腹侧宽大,位于下颌间隙。腺体下缘达下颌间隙

与对侧腺体几乎相接,呈V字形,腺管开口于舌

下肉阜。

3.舌下腺

牛:位于舌体和口腔底部的粘膜深部,淡黄色。分为

短管舌下腺和长管舌下腺,腺管分别开口于口腔

底和舌下肉阜。

一) 咽(Pharynx)

1.咽的位置:位于口腔和鼻腔后部,喉的前上方,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交叉的共同通道。分鼻咽部,喉咽部和口咽部(咽峡),

一、消化系统包括两部分——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 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管道。

消化腺: 分泌各种消化液的腺体. 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壁内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和粘膜下腺等。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有导管通消化管,如肝、胰和唾液腺等。分两部分: 1.口腔前

庭; 上下唇、颊和齿弓之间的腔隙.

2.固有口腔; 齿弓以内的腔隙.

1.口腔底:为口腔底壁,大部分被舌占据。口腔底的前部由下颌骨以及表面的粘膜构成,粘膜表面在舌尖下方有一对乳头,为舌下肉埠,是下颌腺管(马)或舌下腺管(牛)的开口处,猪无舌下肉阜。

2.舌(Lingua) 由舌骨、舌肌和舌粘膜构成。舌肌属横纹肌,肌纤维走向不一,所以舌的运动灵活。舌粘膜表面有多种乳头,丝状乳头(马)和锥状乳头(牛)起机械作用,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为味觉乳头,乳头内有味蕾(味觉感受器),可辨别食物的味道。

wei

2.多室胃:

牛、羊的胃为多室胃或复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前3个胃又称为前胃,粘膜面无腺体。仅皱胃为有腺胃,也称真胃。

(1)瘤胃(Rumen) 的形态、位置、结构:

最大,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0%。瘤胃呈,左右稍压扁的椭圆形,占据腹腔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的一部分。前端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腔前口。左侧面与脾、膈和腹壁相邻称为壁面,右面瓣胃、皱胃、肠、肝、胰等器官相邻称为脏面

肠~~~~~~

很长,管颈较小,黏膜形成许多环行皱褶和微细的肠绒毛,突入肠腔中,以增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

2. 空肠(Jejunum)

(1)牛: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侧,形成无数肠圈,环绕在结肠盘的周围,形似花环状。其外侧和腹侧隔着大网膜和右侧腹壁相邻;背侧为大肠;前方为瓣胃和皱胃,少部分空肠往往绕过瘤胃后端而至左侧。十二指肠(Duodenum) (1)牛、羊的小肠较发长,牛为27-49米(平均40米),羊为17-34米(平均约25米)。

十二指肠,长约1米(在羊约0.5米),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自幽门起,向前上方延伸,至肝的脏面形成一“乙”弯曲。由此再向上向后伸延至髋结节前方,然后折转向左并向前形成一后曲(髂曲)。由此继续向前(与结肠末端平行)伸延至右肾腹侧与空肠相接3. 回肠(Heum)

(1)牛:较短,约50厘米(羊约30厘米),自空肠的最后肠圈起,几乎呈直线地向前上方伸延至盲肠腹侧,开口与回盲结口,此处黏膜形成一回盲结瓣。盲肠(Caecum)

(1)牛:大肠长6.4-10米(羊7.8—10米),管径比小肠略粗,管壁的外纵行肌不形成纵肌带,因而亦无肠袋。

盲肠长50-70厘米(羊约37厘米),呈圆桶状,位于右髂骨部。其前端与结肠相连,两者以回盲结口为界;盲端游离,向后伸达骨盆前口(羊则常伸入骨盆腔内)结肠(Colon)

(1)牛:起始部的口径与盲肠相似,向后逐渐变细,顺次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①升结肠最长,又可分为初袢、旋袢和终袢三段。②横结肠很短,为由右侧绕过肠系膜前动脉而至左侧的一小段肠管。横结肠转而向后延续为降结肠。

③降结肠为横结肠的直接延续,沿肠系膜根的左侧面,向后延伸达骨盆前口处形成“乙”状弯曲,然后转为直肠(2)马:结肠可分为大结肠和小结肠。大结肠长3m左右,在腹腔内的自然形状,形成一个双层盘曲的马蹄形肠襻,占据整个腹腔的下半部,按照走向,可分成四段三曲,即:右下大结肠胸骨曲左下大结肠骨盆曲左上大结肠膈曲右上大结肠。

(1)牛:直肠长约40厘米,粗细较均匀。腹膜部向后常达第一尾椎腹侧;腹膜外部周围有较多的脂肪。

肛管与肛门;直肠后端变细形成肛管。肛门在尾根腹侧,不向外突出。

(2)马:直肠(Rectum)长30~40cm,位于盆腔荐骨的腹面,直肠前段肠管较细,外面有浆膜被覆;后部膨大称直肠壶腹,该段后部无浆膜被覆,借助疏松结缔组织和肌肉连于盆腔背侧壁。

肛门(Anus)为消化管的末端,其周壁有内、外括约肌,以控制肛门的开张和关闭。(一) 肝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