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习体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

习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在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作者将《十二经气圆运动图》作为学习的基础,在研读该图的过程中,感觉此图的记忆包含许多中医基础理论,将这些理论搞清楚了,该图也就搞清楚了。

1、五行相生相克

这个不多说了

2、三阴三阳的互为表里关系:

少阳←→厥阴

阳明←→太阴

太阳←→少阴

3、脏腑的互为表里关系:

肝合胆

心合小肠

心包合三焦

脾合胃

肺合大肠

肾合膀胱

4、十二经走向: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

手之三阴,自头走手,主降

足之三阳,自胸走足,主降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

5、天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胆肝小肠心胃脾大肠肺膀胱肾

6

足阳明胃戊土

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评论相关评论

qihuangai (2007-6-12 09:05:12)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体会,权当抛砖引玉。

由之 (2007-6-18 13:06:41)

顶一个。pdf电子版有很多错误。可能有整段的缺失。

无动于中 (2008-1-19 20:17:53)

这个图里面的知识点的确很多。

从外到内,依次相生。遗憾的是,还没有看出气血沿经络的流注顺序。

QUOTE:

4、十二经走向: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主降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主降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

[本帖最后由无动于中于 2008/1/19 19:40 编辑]

十二经气圆运动图.jpg

无动于中 (2008-1-19 21:22:17)

--

[本帖最后由无动于中于 2008/1/24 10:13 编辑]

无动于中 (2008-1-21 17:08:05)

上面的图基本上是按照原书上的顺序画的,感觉有点别扭。就又按照气血流注顺序重新画了一幅图。

想象一个人双手举起站立,则从下到上依次是:足,胸,头,手,再用两副图分别表示阴阳两面,如下图所示。

各经运行方向以左右两侧的箭头所示(顺时针方向),每一经气所主方向以黑色箭头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1.头为诸阳之汇,胸为阴阳上下交合之处。

2.手三阴的流注方向与所主(升/降)方向相反,其余各经的流注方向与所主方向相同.

3. 整体看,该图依然像个炼丹炉,只是功能层次与楼上的那个图的分布不太一样,收敛和运化处在最外层了。

[本帖最后由无动于中于 2008/2/22 12:59 编辑]

十二经圆运动图

无动于中 (2008-1-23 11:50:32)

yu想当初,李可老先生对此书可谓寄予厚望,认为是:

成为当代继承发展中医学的入门向导,成功阶梯。传承经典之路,为古圣继绝学,为后世创新篇,保存了古中医学火种,厥功甚伟。

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书”,久历临床考读之,更是醍醐灌顶,格外亲切。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反思一生医事之成败,顿觉今是而昨非!

彭子遗书的问世,将唤醒国魂与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与迷阵,开创中医复兴的新世纪!

然而,此书自出版之后,鲜有介绍读书心得之类的文章出现,实在是有悖李老厚望。不过也许是大家都在家发奋狂读、读书入了迷,无暇来网上转悠,但愿如此啊。

本人刚开始读之。其中也有很多一时不能理解的地方,但是已经深深被作者的慈悲的胸怀、朴素的语言、执着的精神所感染。作者说过,文采越精彩的医书,医理越差。本人不敢对此言妄加评论,但,大道至简,人所共知。

今天想到书的题目: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名《实验系统古中医学》)。从内容上说,书中强调用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医。为何用了“圆运动”做定语。恐怕不是其中画了几个圆吧这个圆,应该就是指太极图,圆运动也就是指太极旋转之法了,这是道医常常强调的方法(估计这也是作者将书名从实验系统改为圆运动的原因)。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此中医的生理也。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不升降而已。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去运动轮的升降,与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由轮而轴,是为先天,由轴而轮,是为后天。河图所以表示先天后天的生理的运动,病理医理,都在其间矣。

彭氏强调“中气”的作用,“中气者,脾胃二经中间之气也。”河图之理以土居中,上下左右,无土不成。故内经之理,仲景之学,独重中气。土

为万物之母,在人身为后天之本,生命之根。故五脏六腑以脾胃为核心,十二经气机升降变化,以中气为轴心。五行学说,不是简单的生克平列图,而是“土为中心”论。一切外感、内伤,无非中气受损。治病便是治中气!

中气即人身之本气,人能患病,无非是本气虚弱而自病,绝非邪气进入人体而致病。终于让人明白了”治病必求于本“的真正内涵。本者,本气也。

因此,作者已经是站在“一气”,”真气“的层面上论医论药了。书中不常用阴阳来分析问题,而是强调圆运动的正常旋转,即太极常转。

更重要的是,作者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具体为”人是大气生的“,更简单形象,更易于理解。,而且说明了主次关系:

天人合一,只是强调了天人一体,没有说明主次关系,人定胜天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啊

人是大气生的,则明确指出了主次关系,人与天遵从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人时时刻刻要受到大气的影响,人要顺天时,承天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