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抗震结构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供参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抗震结构设计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最后一段为(D)

A—次函数斜直线B平直线C二次函数抛物线D指数函数曲线

2.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讣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A)。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不致倒塌

3.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4.根据我国地震活动区的划分,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属于

(B )。

A、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B、喜马拉雅山脉活动区

C、华北地震活动区

D、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

5.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 )

A. VP > VS > VL

B. VS > VP > VL

C. VL > VP > VS

D. VP > VL> VS

二、填空题(每空I分,共10分)

1•竖向不规则类型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2.当土的卓越周期与建筑本身的自振周期相近时会发生类共振现象。

3.结构竖向布置的关键在于尽可能使竖向刚度、强度变化均匀,避免出现薄

弱层,尽可能降低房屋重心。

4.建筑物的高宽比值越大,建筑越瘦高,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5•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时,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

6.位移,速度,加速度,内力属于动力反应。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水平地震作用于重力之比(对)

(2)根据建筑功能使用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分类标准》将建筑分为屮类、乙类和丙类。(错)

(3)一般地,各个振型在地震总反应中的贡献将随着其频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错)

(4)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刚度和质量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对)

(5)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首先进入屈服阶段并且产生较大的弹塑性变形。

四、简答题(第1题4分,笫2题10分,第3题6分,第4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液化的判别

1)初步判别

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

1)突出屋面附属结构的内力调整:宜乘以增大系数3,但此增大部分不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

2)长周期结构地震内力的调整:满足匕曲>/1土Gj

j・i

3)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地震内力的调整:①高宽比小雨3的结构,各楼层地震剪力的折减系数计算②高宽比大于3的结构,底部的地震剪力按上述①的规定折减,但顶部不折减,中间各层按线性插入值折减

3.扭转振动原因

1)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或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着相位差,这些都属于外因

2)结构本身不对称,即结构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

4.水平地震的计算方法,以及各方法的适用范围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适用范圉:除下述结构以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1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食

2)底部剪力法

适用范围: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3)时程分析法

适用范围:特别不规则建筑、中类建筑,对这些建筑需要用时程分析法补充验算(多遇地震下)

五. 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20分,共30分)

1.已知下列条件,通过计算试判断土地类别。

表1.1 土层信息

表1.2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

解:由表1」可知,〃0=4・9m<>

= 0.0215

=233.3m/ s

査表1・2得该土场地类别为H 。

2. 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 度,

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I 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 框架柱的高为 5m,截面 bXh=400mmX400min,E=2.55X 105N/mm 2 阻尼比 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解:/ =组屮 X 0.4_ = 0.0256加

12 12

.EI 2.55 xl08x 0.0256 i =—

—= ----------------------------- / 5

〃? = G/g= 700/9.8 = 71.4(

T = 2 兀 JmlK = 2^^71.4/1310000 = 0.46s

表2. 1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地震影响

烈度

6

7

8

9 多遇地震

0.04

0.08(0.12) 0.16(0.24) 0.32 罕遇地震

0.50(0.72)

0.90(1.20)

1-40

查表2」,得% = 0.16

表2. 2特征周期值(S )

设计地震分 组

场地类别

I n m IV

第一组 0. 25 0. 35 0.45 0. 65 第二组 0. 30 0. 40 0. 55 0. 75 第三组

0・35

0. 45

0. 65

0. 90

查表22得人=0・3

= \.3\x\06KN/m

Ki

0.9 1.5 2.5 ------ 1 ------ 1 ---- 310 280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