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去国怀乡{古义:离开国都今译:前往国家}
4、进亦忧,退亦忧{古义:入朝为官隐居乡野今译:向前移动向后移动}
5、沙鸥翔集{古义;鸟停息在树上今译:聚集}
6、微斯人{古义:没有今译:微小}
7、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译: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8、南极潇湘{古义:向南到达今译:地球的最南端}
9、浊浪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今译:全部去除掉}
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美丽的鱼。
芷:一种香草。
汀:小洲。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辉
岳:高大的山。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潜:隐没。
行:通行。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樯:桅杆。
楫:桨。
倾:倒下。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斯:这。
则:就。
有:产生。
心: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异:不同于。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以: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庙:宗庙。
1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况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尚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
7、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8、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阔大胸襟,跟一般的“迁客”不同。
②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③在最后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把上述警句放在显著的位置上?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1、提示见“内容理解”第8题。
2、①乃:于是; ②属:嘱托; ③观:景象; ④去:离开,谗:说坏话; ⑤偕:一起; ⑥归:归依
五、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2、属予作文{“属”通“嘱”,嘱咐}
(二古今异义:
1、越明年{古义:第二年。今译:今年的下一年}
2、属予作文{古义:写一篇文章。今译: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
3、第3、4段写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分段来写。
4、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作者发了什么议论?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的议论?
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与上文的迁客骚人对照,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作者对迁客骚人的批评,也是对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规劝。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从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怀抱。作者在文章末尾用这样的精神自勉,其中当然包含对好友的期望。
3、背诵句子:
①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洞庭湖月夜美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④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⑤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⑥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别?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看,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抒写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10、宠辱偕忘{古义:荣耀今译:偏爱}
11、备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今义准备
12、景古义日光至若春和景明今义景物、13、尝古义曾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今义品尝、微斯人,14、微古义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今义微小、(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国、①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②国家国恒亡;国都则有去国怀乡2、或、①有时而或长烟一空②或许或异二者之为3、居、①处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面山而居;②居住面山而居;停了居十日4、通、初极狭,①通过初极狭,才通人②顺利政通人和③通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旷、①开朗则有心旷神怡土地平旷,②宽广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因为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记,所以有必要先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事,也是对滕子京的赞颂,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当政者的不满。
2、第2段如何写景?"衔"、"吞"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特点概括地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又从时间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六个短句,既精炼,又有气势。"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5、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笔。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
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
第二段:
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包含。吞:吞吐。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振起全篇,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第一段: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超过,过了。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通:顺利。
和:和乐。
具:通“俱”,全,皆。
乃:于是。
增:扩大。
制:规模。
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记:记叙。
⑦迁客骚人因物而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二、内容理解:
(一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去:离开。
国:国都。
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畏:害怕。
谗:说坏话。
讥:批评指责。
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感:感慨。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内容主旨: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不要因坎坷灰心,先苦后乐,也同时警策自己学习“古仁人”。
(三问题思考:
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楼记》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2、重点字词: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的玉。
何极:哪有穷尽。
旷:开阔。
怡:愉快。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偕:一起。
临:迎着。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第五段:
尝:曾经。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堂:殿堂。
庙堂:指在朝廷。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是:这样。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其必:一定。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没有。
斯人:这样的人。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会:聚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览:看。
异:不同
第三段: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
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三、写作手法:
1、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2、大量使用骈句,兼以散句,语言凝练优美,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声调铿锵,富于音乐美。
四、课后题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