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中的政府与经济发展关系

行政管理中的政府与经济发展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在行政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然而,政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影响,而是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首先,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市场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等措施,改善生产力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经济发展的潜力。
然而,政府的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的干预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和市场失灵。
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的产生,阻碍了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另一方面,政府的决策和政策执行可能受到利益集团的干扰和影响,导致政策的失效和经济发展的阻碍。
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需要保持公正、透明和高效,以确保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此外,政府与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治理环境和公共服务,而政府的有效性和能力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可以提供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资源,支持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
同时,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和社会稳定,为政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然而,政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政府的角色和职责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政府需要更加注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鼓励创新和创业,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政府还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应对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政府需要在行政管理中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政府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政府的干预和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组织和运行管理的过程,它涉及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各种活动,如决策制定、资源配置、服务提供、监督执法等。
经济政策则是指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旨在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行政管理为经济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行政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具体政策和规章制度,为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和制度基础,保证政策的顺利落地。
制定行政管理规范,规定行业准入条件和监管措施,以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经济秩序。
行政管理在经济政策中起到了重要的实施和执行的角色。
经济政策通常需要通过行政管理力量来实施和推动。
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行政管理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大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促进经济增长。
产业政策需要行政管理机关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推动产业发展。
就业政策需要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职业培训、劳动保障等服务,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之间还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经济政策制定需要考虑行政管理的可行性和效果,行政管理的执行又需要依靠经济政策来推动和支持。
二者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在实践中需要进行平衡和协调。
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行政管理部门的能力和资源,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来支持和促进经济政策的实施。
在推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时,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加大税收征收管理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和指导,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行政管理为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和法律基础,同时也是经济政策实施的具体力量。
二者之间通过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相互支持,通过相互制约和影响实现良性互动。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以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与相互影响。
行政管理是指负责组织和协调社会资源的机构和人员,以达到公共目标,并保障社会稳定有序运行的一系列行为。
而经济政策则是指政府为达到经济发展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通过调控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社会发展等目标。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行政管理是为实施经济政策提供支持和保障的一种手段和机制。
行政机关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监管经济活动,促进资源配置和优化,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等,从而为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行政管理对经济政策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行政机关在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除了承担政策制定者的职责外,还需要负责政策具体的执行和监督。
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将直接影响着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行政机关需要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严格高效的执法措施,加强协调合作,增强管理效能,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
经济政策对行政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直接影响到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和职责分工。
不同的经济政策将导致行政机关在资源配置、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作重心和方向发生变化。
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革也将对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能配置和人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只有行政机关不断适应和顺应经济政策的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相互配合与共同推进,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行政管理需要与经济政策相结合,既要依托政策来指导和规范行政行为,又要借助行政手段来推动和实施经济政策。
只有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也需要与社会各界密切沟通和协调合作,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合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是现代社会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政管理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组织系统,其作用是规范和管理国家和地方的各项事务,促进国家和地方的健康发展。
而经济政策则是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进行浅析。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在发展初期,行政管理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建立行政机构和法律法规,推动社会的良好运行。
而在经济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措施,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在发展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行政管理的作用逐渐转变为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管等方面,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而经济政策的作用则逐渐向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质量、提升品位等方面转变,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际化进程中,行政管理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形象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经济政策则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推动国际投资合作、加强对外经济援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在国际化进程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家走向世界的发展。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在各个领域和发展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际化进程中,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家走向世界的发展。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应该在国家发展中大力推进,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持。
【文章2000字,可以进一步扩展或者添加内容】。
对经济和行政管理的思考——论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3 、 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政府要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承担 好各项管理 和服务职能 。
保持 自身顺畅 , 高效运作 , 就要理顺内部关系 , 完善运转机制。 首先是中 央和地方 的关系 问题 , 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 ,
中国地 方行政 管理提 出了新 的要求 ,其模式是在长期 的计划 经济体 制 下形成的 , 这种行政管理 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 的大环境 中 , 就显 示出不
适应的状况 。 为适应如今经济发展的大潮 , 我们必须对政府行政管理的
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 , 要适应经济社 会不断发展 的需要 。 以转变地方各级政府 为重点 ,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完善经济 法 律 制度 , 健 全中国特色 的行政管理模式 。 1 、 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 政府职能 的范 围主要取决市场和社会需求 。经济和社会 有序运行 的关键 , 是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 资源 的基础性作用 , 政府则 主要运 用经济 和法律手段有效调控经济、 监 管市场 , 做到政市分 开、 政企 分开 、 政资分
长期以来 , 我们 习惯 于运 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 务 。 导致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结果缺乏法律保 障。现 有个别 法规和政策性文 件, 缺乏详细的责任条款 。弹性过大的条文表述和国家法律 、 法规和地
方法规之间 的不协调 , 也增加了实施中的矛盾。
二、 目前 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开、 政事分开。 2 、 设置规模适度 、 权 贵明确 、 结构优化 的行政= 初构
模式有强烈的认 知并加强推动政府职能 的转变 。
一
、
政府职能转变
在2 0 世纪之 前. 政府职能在经济建设主要集中以下几个反面 : 1 、 对社 会主义经 济的调 节 2 、 对社 会主义的市场监管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现代国家治理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为国家的长久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关系、行政管理在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作用以及当前中国的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浅析。
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主导的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配,而经济政策则是针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政府规定和措施。
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之间具有以下几种关系:1. 相互影响。
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政府会通过制定经济政策来引导和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转,而经济政策的执行也需要行政管理的支持和保障。
两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2. 目标一致。
行政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社会效益,而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虽然目标不同,但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稳定。
二、行政管理在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作用1. 组织协调。
行政管理在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它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整合资源,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2. 资源配置。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分配和配置,为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保障。
它可以通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为政策实施提供物质基础。
3. 监督检查。
行政管理对于经济政策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障政策的顺利执行。
4. 社会稳定。
行政管理在经济政策执行中,可以通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来支持经济政策的实施。
在当前中国,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密不可分,相互支撑、相互影响。
中国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保证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产业政策。
中国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例如减免税收、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等。
2. 财政政策。
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

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行政管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行政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经济运行的规范化作用。
行政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对企业和市场进行监管和管理的过程。
行政管理的规范化作用可以使经济运行更加公正和有序。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制环境和规则,行政管理可以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并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种规范化作用有助于提高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行政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引导资源向高效率和高附加值领域的配置。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调动和集中各方面的资源,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例如,行政管理可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资源向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型产业的配置,从而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行政管理还扮演着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角色。
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冲突。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及时和有效地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经济活动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规则和秩序。
同时,行政管理还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缓解社会矛盾和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然而,行政管理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公信力问题。
一些地区和部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存在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执行效果和社会的公信力。
行政管理的过度干预和执政能力不足也可能制约经济发展。
行政管理应当注重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避免过度干预和市场保护,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通过对经济法的学习,从宏观的发展看,我国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法学事业上取得了好的成就,经济法在现代的经济发展国民经济中取得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同时对现代行政管理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经济法的使命在于规范国民经济关系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管理组织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中国经济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关系的一个法律部门,因而要准确的把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对社会主义经济有一个准确共识是非常重要的。
1.经济法的实质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
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
这里所说“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
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贯彻执行。
这就是“国家因素”。
国家因素影响的范围,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
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重点为计划、预算、税收、金融、物价、工资、产业政策、对外经贸等。
微观方面,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对市场的具体事项的必要管理。
国家因素影响的方式,包括干预和参与。
干预,说的是间接调控和直接管理。
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且尽可能纳入法制程序。
直接管理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但也应当是依法行政。
干预又可分为积极干预与消极干预,前者指保护、鼓励,后者指限制、禁止。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篇一: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完成时间:毕业论文_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__诸葛亮____准考证号:110000000000________________职务(称):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20xx_年_02__月__25_日南京政治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制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考号:110000000000姓名:诸葛亮【内容要点】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已经成为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发展程度的标志,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的研究已成为金融专家、发展经济学家和各国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与重点研究的突出课题。
国际债务危机和许多欠发达国家经济的相对停滞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走上成长道路的经验突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大规模动用国内金融资源和建立一个运转高效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本文先回顾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再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市场;规范;发展;金融改革目录0前言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41.1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41.2第二阶段:1988年—1993年51.3第三阶段:1993年—20xx年51.4第四阶段:20xx年—20xx年52我国金融市场规范与发展的现状52.1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62.2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业务多样化62.3风险监管力度和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62.4未来十年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五大挑战63我国金融市场规范与发展存在的问题73.1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亟待规范83.2主体结构失衡,政策性金融不完善83.3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联动93.4股票市场缺乏弹性,层次结构不合理94规范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94.1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市场稳定94.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平衡发展104.3加强金融风险控制,合理调节资本流动115总结116参考文献12前言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调控,而经济政策则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指导。
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就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进行浅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在国家治理中,行政管理是对国家事务的有序管理和有效执行,而经济政策则是为了调整和引导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行政管理通过政府机关和部门来实施,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而经济政策则是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是相互配合的,行政管理为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组织和执行保障,而经济政策的制定又为行政管理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关系还表现在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上。
良好的行政管理可以为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实施效果,从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可以为企业和市场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良好的经济政策也会对行政管理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合理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可以为行政管理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对国家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挑战。
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可能会出现过度干预市场的情况,导致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市场发展和创新活力。
一些政府部门在执行行政管理时可能也存在利益之争和权力寻租的问题,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而一些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可能会受到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干扰,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如何在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国家治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现代社会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关通过组织、协调、调控等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的过程。
经济政策则是指政府制定的为调整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两方面对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进行浅析。
1.调控功能
行政管理具有调控经济的重要功能。
通过建立健全的行政机构和运行体系,政府可以制定和执行各种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以实现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生产力发展等目标。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管理资源配置、市场监管、价格调控等手段,达到政府调控经济的目的。
2.监督保障
行政管理对经济政策的有效执行起着监督保障的作用。
政府通过建立行政机关和相关机构来对经济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执行效果和目标的实现。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避免经济政策失效或被滥用。
3.信息支持
行政管理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机构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经济数据和信息,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行政管理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手段,了解和把握社会经济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1.引导作用
经济政策对行政管理具有引导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来引导和激励行政管理机构合理运作。
经济政策可以通过激励措施、优惠条件等方式来引导行政管理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改革促进
3.决策指导。
经济与行政管理

经济与行政管理
经济与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时,利用行政管理机制来实现。
它包含了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手段,以便实现其经济目标和政策目标,并使经济结构优化、资源协调配置、市场秩序稳定,以及社会管理有效。
首先,要实现经济与行政管理,必须明确经济政策的方向。
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经济政策的总体方向,以达到其经济政策的目标。
明确的经济政策方向能够帮助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时制定更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以实现其经济政策的目标。
其次,要实现经济与行政管理,必须制定适当的行政管理措施。
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时,必须制定适当的行政管理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指令等行政管理措施来控制社会经济环境,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保持市场秩序,并实现政策目标。
此外,政府还可以利用行政执法手段,对不遵守法律法规或违反政策的行为进行惩处,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行政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政策实施的群体和个人给予奖励,以加强对政策的执行。
最后,政府还要加强对经济与行政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政府要不断评估和调整经济政策,以使其符合经济发展的新情况。
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行政管理的监督,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以达到政策要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经济与行政管理是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时利用行政管理机制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时,必须明确经济政策的总体方向,制定适当的行政管理措施,加强对经济与行政管理的监督和评估,以达到其经济政策的目标。
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

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摘要:一、专业概述1.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定义2.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二、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1.经济学基本理论2.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3.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区别三、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1.政府部门与公共事业单位2.企业单位3.非营利组织四、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人才五、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3.实践课程六、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发展前景2.面临的挑战正文: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济学基本理论是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则包括行政管理原理、公共政策、组织行为学等。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还与其他相关专业有所区别,例如企业管理专业更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而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则更关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以及非营利组织等领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政府部门与公共事业单位对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尤为旺盛,以满足国家对社会经济管理的需要。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外语、数学等;专业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实践课程则有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
面对未来,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对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

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简介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经济学和行政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各类组织中从事经济与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
专业课程1.经济学原理:该课程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行政管理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组织行为、决策理论、领导力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
3.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和职责,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内容。
4.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程,它主要介绍了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5.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在组织人力资源方面的能力。
就业前景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他们可以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各类组织中从事经济与行政管理工作,担任经济分析师、行政经理、人力资源专员等职位。
在政府机构方面,毕业生可以从事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财政管理、社会保障等工作。
在企事业单位方面,他们可以从事市场调研、投资分析、项目管理等工作。
在金融机构方面,毕业生可以从事风险管理、资产评估、投资顾问等工作。
在研究机构方面,他们可以从事经济研究、政策评估、社会调查等工作。
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以下是该专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个组织的重要战略。
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2.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重要议题。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表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表(主考院校:南京政治学院)序号经济管理专科段课程设置及学分行政管理专科段课程设置及学分课程名称学分课程名称学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4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23大学语文 (04729) 4 大学语文(04729)44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4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45 法学概论 (00040)6法学概论(00040)66公务员制度 (00317)4公务员制度(00317)47当代高科技与新军事革命* 5 当代高科技与新军事革命* 5 8军队政治工作概论* 6 军队政治工作概论* 6 9军事人才学* 6 军事人才学* 610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09) 6 政治学概论(00312)611企业管理概论 (00144) 5 行政管理学(00277)612财政学(00060)4 现代军事管理学* 513货币银行学 (00066)6军事法学* 5 14国防经济学* 6 国防建设概论* 6 15国民经济动员学* 6 军事应用文写作* 5合计7474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表(主考院校:南京政治学院)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及学分必考课程选考课程 序号 课 目学分 序号课 目学分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7)41 高等数学(一) (00020) 62 英语(二) (00015) 14 2 发展经济学 (00141) 63 市场经济概论*53 社会保障概论 (00071) 54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5) 6 4 市场营销策划 (00184)5 5 领导思想方法论*55 中国文化发展简史* 56 财务管理学 (00067) 6 6 军事社会学* 57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0) 6 7 军事经济管理学* 58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49) 69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43) 4 10 当代军人伦理学* 5 11 外军管理概论* 5 毕业论文合计必考课11门66注:选考课不得少于2门备 注 1.经济管理类、政治学类各专业及军需、财务、军队指挥专业专科毕业者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类别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类别经济与行政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经济理论基础和行政管理知识,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经济分析、政策制定与管理工作。
以下将从专业学科设置、学科特点和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专业学科设置: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等。
其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学科,主要研究国家经济运行和市场经济原理。
公共经济学则侧重于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政府干预的经济效果。
管理学涉及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法学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学科。
统计学则为经济与行政管理提供了数据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市场营销学则关注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营销管理知识。
二、学科特点: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具有以下几个学科特点:1.实践性强:该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获取实际操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综合性强: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
3.政策性强: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分析经济政策的能力,能够研究和制定适应经济发展的政策。
4.国际视野: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并具备国际合作的能力。
三、就业方向: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较为广泛。
主要就业领域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市场调研机构、咨询公司等。
就业岗位有市场经济分析师、行政管理人员、经济政策研究员、金融分析师、人力资源主管等。
其中,在政府机关工作如经济规划、投资促进、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从事宏观经济分析、政策研究制定和项目管理。
在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

专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摘要:1.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简介2.专业课程设置3.就业前景与方向4.发展趋势与建议正文:一、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简介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
它主要研究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实现国家经济政策和发展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熟悉行政管理实务,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经济分析、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
1.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法学基础等。
2.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财政学、税收学、政府采购管理、企业行政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国际贸易实务等。
三、就业前景与方向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需求。
他们可以在以下领域和岗位寻求发展:1.政府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制定和实施,以及行政管理工作。
2.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
3.社会组织:从事项目策划、执行和评估,以及行政管理工作。
4.科研院所:从事经济与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
5.教育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培训工作。
四、发展趋势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在未来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该专业应关注以下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1.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关注新兴领域,拓展专业研究方向。
3.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

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行政管理是指政府通过组织、协调和调控社会资源和行为,实施管理职能的过程;而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采取的经济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浅析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和调整经济结构,而行政管理则负责具体实施这些政策。
当政府决定通过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内需时,行政管理部门就需要负责具体的项目规划、招投标、施工管理等工作。
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着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从微观层面看,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也相互作用。
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包括经济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情况、政策实施效果等,这些信息和数据是决策的基础。
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日常监测和调研工作,可以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与此经济政策的实施也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协调。
当政府出台减税政策时,税务部门需要迅速响应,调整税收征收方式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
行政管理部门的高效运行能力直接影响着经济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
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行政管理与经济政策密切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行政管理的高效性和良好运行能力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行政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支持,鼓励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选题方向及参考举例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选题(一)1 、当前国企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研究2、国有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3、关于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对策4、论我国新形势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5、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方式6 、试论现代企业的管理与激励机制7 、我国现阶段的失业与就业问题研究8 、人口社会保障的筹资途径选择9 、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对策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1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消费模式12 、论科学的发展观13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 、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责15 、知识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16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17 、目前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8 、制度创新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19 、论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20 、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21 、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思考22 、论股份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23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分析24、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25 、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方式26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7 、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8、论私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29、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思考30、人民币升值后的利弊及风险防范3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创新32、人民币汇率问题现阶段社会环境下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33、试论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的利弊34、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35、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36、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及其解决办法37、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研究38、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研究39、浅论如何论铸造诚信社会40、诚信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41、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2、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43、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44、论如何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45、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46、家庭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局限与突破47、国企经营者报酬制度改革思路48、成长型企业如何变革管理49、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50、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51、我国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问题52、浅谈困难企业如何走出困境53、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初探54、创新国有企业经营者选用机制55、乡镇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创新56、乡镇企业重塑竞争力的新战略57、基于网络经济的企业战略选择58、乡镇集体企业经营者选择管理机制浅析59、对中国连锁商业经营管理形状的思考60、我国特许经营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61、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及其素质的培养62、试论中小企业制定战略的原则及选择模式63、我国家族企业发展路径分析64、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与企业诚信建设65、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66、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管理67、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与对策68、国有商业企业陷入困境的成因与对策69、企业忠诚顾客的培育模式61、家族企业的优势、劣势分析70、中小企业靠什么做大市场71、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状况研究72、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管理变革73、品牌老化问题及解决方法74、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及企业营销策略探讨。
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言:行政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的活动。
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管理体系,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重点讨论行政管理在激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实施政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
激发创新:行政管理在激发经济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角色。
行政部门通过设立行业规范和监督制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行政管理还能够提供创新驱动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政策、科技研发资金支持等,这些政策能够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动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提供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
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素质和健康水平,进而增强劳动力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行政管理还能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便利,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政策实施和制度建设:行政管理在政策实施和制度建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制定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等,引导经济发展方向。
同时,行政管理还负责执行经济政策,监督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行政管理还促进了制度建设,完善法治化的市场秩序,增加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提升投资者信心,推动经济发展。
改善营商环境:行政管理对于改善营商环境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政部门通过简化行政程序、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方式,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行政管理还承担着监管企业的职责,对不规范行为进行整治,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结论: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在激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实施政策和制度建设、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与行政管理[摘要]任何一种经济形态的社会都有一个管理问题,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人力资源,由于组织调配的不同,其结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向管理要效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行政环境、行政文化和行政体制,然后探讨了当前的经济政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最后作者分析了英国对外经济行政管理的实践与特点。
[关键词]经济;行政管理;特色研究Abstract :Any form of economy society has a management problems,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same human resources, due to the different organization, its result deployment will be different, so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o the manage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peopl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f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n discusses the current economic policy of administration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administration las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British foreign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Economy;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Characteristic research目录前言 (1)一、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行政环境、行政文化和行政体制 (1)(一)行政环境 (1)(二)行政文化 (2)(三)行政体制 (2)二、当前经济政策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一)财政政策 (3)1.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结构进行调节 (3)2.对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3)3.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发生影响 (3)(二)货币政策 (3)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均衡。
(3)2.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3)3.对稳定物价具有重要作用 (4)4.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三、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 (4)(一)进一步转变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增强其宏观调控能力 (4)(二)政企彻底分开,加快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 (4)(三)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5)(四)加强市场执法监管部门,改进市场监管方式 (5)四、一个案例——英国对外经济行政管理的实践与特点 (5)(一)实行高度开放和自由化对外贸易体制。
(5)(二)实行统一、垂直的行政机构 (5)(三)极具力度的行政改革 (5)(四)实行宽松的投资政策 (6)参考文献 (7)致 (7)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不断完善,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革命浪潮的即将到来,传统行政管理无论在行政环境、行政体制、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方法以及对管理者素质要求等方面都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变化。
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当今行政管理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一、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行政环境、行政文化和行政体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及知识结构的变迁和发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业的行政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社会为行政系统提供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
认识行政环境的存在及其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发展规律,特别是它对于行政系统的作用和制约形式,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行政系统,更好地把握行政运行规律和利用行政运行机制,这对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乃至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一)行政环境行政是政府的功能和活动,它随环境变动而作求生存、求持续的适应与配合,并反作用于环境。
所以,行政可视之为“生态现象”或“生态系统”。
从生态适应及生态平衡到知识经济的角度研究行政行为与活动,是一种开放的研究方法,一种动态的研究途径。
知识经济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
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与其经济、科技与文化的竞争能力是分不开的。
过去我们很注重政治与军事的竞争能力,这是必要的。
而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资本技术与人才在快速流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有自己的民族精神、特有文化及竞争实力,否则就无法凝聚人才,即使培养出许多人才,也会在这个人才快速流动的时代里很快流失。
所以,对人才的管理也必须首先在环境、生态上进行变革、适应和创新,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对行政系统作整体的观察与精密的分析,从而正确地揭示现代行政生长和发展的规律,以便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行政过程与行政运行规律。
当前经济形势下以知识、信息为基础;软件知识产品迅速增加,并依赖高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迅猛增长。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在信息社会中,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其战略资源是人力资本,科学技术将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经济把物质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节约程度。
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
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在产业结构上,由科技研究开发业、咨询业和信息业构成;第四产业将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事科技开发、信息和咨询等知识服务的劳动力将得到迅速增长。
这些变化及发展将深刻地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平衡,并且给整个行政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行政系统必须不断地调整在结构、组织行为和外在形式。
也只有在坚持行政变革和改革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行政系统的功能永不衰减。
(二)行政文化人们的思想、感情、性格、行为等特征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行为自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熏和渲染。
行政文化可以表述为,政府官员或政府公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
凡是在行政系统中活动着的成员,都必须信守行政文化的共同准则,否则将受到来自行政系统的各种形式的制裁或约束。
行政文化如同其他文化一样亦具有模式性。
所谓模式性,是指因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性、生活习惯及经济发展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或特色。
行政文化更具有时代性。
不同的经济时代其特征表现显著不同:农业经济社会的行政文化是迷信的、封建的;工业经济社会的行政文化讲速度、求效益,厉行法制、保障公益;知识经济时代的行政文化则表现为重科学、重知识、重智慧、重创新能力、重高新技术。
行政文化是行政系统的“软组织”或“软结构”,它可以塑造人的行为和组织形象,从这种意义上讲,建立新的行政文化体系是行政改革成功与否及其能否发展的重要一环。
行政文化现代化,首先要实现行政观念现代化。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行政观念现代化的容包括现代的参与观念、思想沟通观念、积极激励进取观念、协同一致观念、整体效能观念、个人成就与自我实现观念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敢于创新的观念等。
(三)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职权的划分及其运行等各种制度的总称。
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行政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展示行政体制的特点,发掘影响行政体制的诸多因素,分析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于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高效化,推进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行政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行政环境中和行政体制下进行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行政体制将更加讲求科学化、多元化。
因为科学的行政体制有助于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科学的行政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畴,首要的是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合理确定职能的基础上,科学地设置职能齐全、运转灵便、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各级各类行政机构。
同时,科学的行政体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增强行政管理的生机和活力。
所谓科学的行政体制,就是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职权的明确而科学合理的划分。
若领导机关过于集中,而基层缺乏自主权,势必造成官僚主义,出现衙门作风。
可见,行政体制中的职权配置,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通过权力下放、多元体制,划清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职权围,层层建立行政责任制和实绩考核制,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行政管理活力的根本措施。
再者,科学的行政体制有助于造就更多更优秀的各类人才。
因为科学的行政体制,其中一项重要的容就是对行政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为政务活动家和行政管理家的大批涌现,为年轻优秀的行政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悄然兴起,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力推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和人员素质的进步,将有利于培养出各类创造性人才。
二、当前经济政策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依据客观规律而选择确定的指导财政收支活动和处理财政关系的基本方针和规则。
1.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结构进行调节保持合理的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财政政策能很好地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体现长期发展的要求。
我们应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利用一些财政杠杆,间接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2.对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产品由生产领域创造出来后进入分配领域,通过财政、信贷、工资、价格、企业财务等环节进行分配。
财政政策综合反映着信贷、工资、价格、企业财务等分配方式。
3.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发生影响当整个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财政可以通过预算、税收、补贴、国债等手段扩大总需求量或减少总供给量;反之,当整个社会的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时,政府可以运用财政政策减少总需求量或增加总供给量,以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
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均衡。
货币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量。
当社会总需求膨胀给经济运行带来危害时,国家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以使经济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