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强度和力学参数.ppt

合集下载

岩体力学-第一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PPT

岩体力学-第一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PPT
第一章 岩石的力学特性
本章内容:
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静力学瞬时和长期荷载荷载作用下); 岩石弹性参数确定;岩石的本构关系;岩石的破坏准则; 以及介绍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因素,常见岩石试验方法。
本章重点与难点:强度与变形特征 1.1 静力学特性 1.2 流变特性 1.3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1.4 破坏判据
c c1 0.778 0.222 h
d
1
2
2.5
3
h/d
13
点荷载强度指标(point load strength index):
P D2 c ——为h/d为2的试件单轴抗压强度
c 24 I s I s
I s ——点荷载强度指标,
普通材料试验机: 柔性试验机; 刚度较小; 不能控制荷载和变形; 只能做出岩石受力在达 到极限强度以前的变形 特征。
类型Ⅰ弹性的
类型Ⅱ 弹塑性的
类型Ⅲ 塑弹性的
类型Ⅳ 塑-弹-塑性的
类型Ⅴ 塑-弹-塑的
类型Ⅵ 弹-塑-蠕变的
4
类型Ⅰ:直线型; 包括玄武岩,石英岩,辉绿岩,白云岩和非常坚硬的石灰岩 类型Ⅱ:直线+弯曲下降; 石灰岩,粉砂岩,凝灰岩等致密但岩性较软的岩石 类型Ⅲ:下凹+直线 ; 花岗岩和砂岩等具有孔隙和微裂隙坚硬岩石 类型Ⅳ:S型直线陡且长,曲线较短 坚硬致密的变质岩,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类型Ⅴ:S型直线平且短,曲线长; 压缩性较高的岩石,片岩在垂直片理方向受压 类型Ⅵ:直线+弯曲; 盐岩
2P d2 d 2a
0.8 0.7 0.6 0.5
抛物线型压力分布 均匀压力分布 常位移条件压力分布 光弹试验
t
2P dh
P t 0.3 0.2 A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

四、岩石变形特性参数的测定
1、弹性模量E的确定 a、线弹性类岩石――σ ~ε 曲线呈线性关系,曲线上任 一点P的弹性模量E:
E
b
σ ~ε 曲线呈非线性关系
d 初始模量 : E 初= d
切线模量(直线段):
0
a 2 a1 E 切= a 2 a1
割线模量:
际受力状态而测定岩石在围压作用下的抗压强度、
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弹性模量、 泊松比及剪切模量分别为:
P ( 2) 3 A
50 3 Ee ( 4 ) 50 i
Ee G 6) ( 2(1 u )
50 3 E0 50 0
2、间接拉伸试验
A 劈裂法(巴西试验法)
圆盘试件:
2P t d t
方形试件:
2P t ah
式中:P—破坏时的荷载,N;
d— 试件直径;cm;
t—试件厚度,cm; a,h—方形试件边长和厚度,cm。
不规则试件(加压方向应满足h/a≤1.5 ):
t
P V 2/3
1 与 主 应 力 差 ( σ 1-
σ 3) 的关 系 曲 线 表 示 。
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
图2-6 三轴应力状态下大理岩的应力-应变曲线
围压对岩石刚度的影响
砂岩:孔隙较多,岩性较软, σ3增大,弹性模量变大。 辉长岩:致密坚硬, σ3增大,弹性模量几乎不变。
围压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图2-6 三轴应力状态下大理岩的应力-应变曲线
岩石力学的弹性变形
E K 3 1 2
弹性模量, E 泊松比, v 体积模量, K 剪切模量, G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解析

3岩石力学性质及强度解析

一些典型的破坏形态
岩石的变形特性,根据其破坏特征,可以分为弹 性、弹塑性、塑性、粘性等(粘性又可分为粘弹性 和粘塑性)等。
§3-2 岩石的变形特性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能够恢复的性质。
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出后变形 不能恢复的性质。 脆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物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能力
瓦威尔西克(Wawer Sik,1968)对岩石开始宏观破坏 后的性态做了仔细研究,所得结果如图所示。
类型1:试件仍有一定的强度。要使试件进一步破坏,试验机必须进 一步作功,这种类型为稳定破坏型。应力-应变曲线的破坏后区斜率 为负。这种类型为稳定破坏型;(孔隙率大的沉积岩和部分结晶岩) 类型2:试件受力达到其极限强度以前储存的弹性变形能就足以使试 件完全破坏,不但不需要试验机进一步作功,还要逐步卸载,才能作 出破坏后区应力-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的破坏后区斜率为正。 这种类型为非稳定破坏型;(细粒结晶岩)
小 结:
1.无论岩石在什么状态的应力条件下( 压、拉、剪、弯、扭),其破坏形式基本上只 有两种:拉伸和剪切。 2. 三向等压>三向不等压>双向压>单向 压>剪切(包括扭转)>弯曲>单向拉伸;
3.从试验数量来看,单向压缩试验、 圆盘劈裂试验最多。
岩石的破坏形式
就其破坏本质而言,岩石破坏有以下三种类型: 1、拉破坏 2、剪切破坏 3、塑性流动破坏
1 与 主 应 力 差 ( σ 1-
σ 3) 的关 系 曲 线 表 示 。
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
图2-6 三轴应力状态下大理岩的应力-应变曲线
围压对岩石刚度的影响

岩体力学第7讲 岩石强度理论

岩体力学第7讲 岩石强度理论

σ 1 = σ 3 tan 2 θ + σ c
2.8.1 库仑强度准则
σ 1
σ 1 = tan 2 θ + σ c
σ 1 − σ 3坐标系统中库仑准则的
完整强度曲线。 所示, 完整强度曲线。如图 7-6所示,极 限应力条件下剪切面上正应力 σ 和 表示为: 剪力τ 用主应力 表示为:
σ c
O
arc( tan2 θ)
L
σ 3
Φc
D
A
σ 1
O
σ 3
B
σ σ 1
图7-6
σ- σ-τ坐标下库仑准则
2.8.1 库仑强度准则
若规定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剪切面(指其法线方向) 若规定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剪切面(指其法线方向)间的夹角为 θ (称为岩石破 断角),则由图7 可得: ),则由图 断角),则由图7-6可得:
2θ =
故:
π
由: 有: 或:
cos 2θ = − f
2σ = σ 1 1 − f
f 2 +1
f 2 + 1 + σ 3 1 + f f 2 + 1
2σ = σ 1
f 2 +1 − f
f 2 +1 +σ3
f 2 +1 + f
f 2 +1
由于 f 2 + 1 > 0 ,故若 σ > 0
2.8.1 库仑强度准则
岩石发生破裂(或处于极限平衡) 取值的下限确定: 岩石发生破裂(或处于极限平衡)时 σ 1 取值的下限确定: 考虑到剪切面( 的条件, 值条件下, 考虑到剪切面(图 7-6 )上的正应力 σ > 0 的条件,这样在 θ 值条件下,由方 34)式得: 程(7-34)式得:

第3讲 岩石的力学性质-强度性质

第3讲 岩石的力学性质-强度性质

11
3.实验原理
消除方法: ①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 母片;涂黄油在端部)机)
12
4.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1)承压板端部的摩擦力及其刚度(加垫块的依据) (2)试件的形状和尺寸 形状:圆形试件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好加工 尺寸:大于矿物颗粒的10倍; φ50的依据 高径比:研究表明;L/D≥(2.5-3)较合理 (3)加载速度 加载速度越大,表现强度越高) 我国规定加载速度为0.5~0.8MPa/s (4)环境 含水量:含水量越大强度越低;岩石越软越明显,对 泥岩、粘土等软弱岩体,干燥强度是饱和强度的2-3倍。 温度:180℃以下不明显:大于180℃,温度越高强度 越小。
34



2)实验加载方式:
a. 真三轴加载:试件为立方体,加载方式如图所示。 应力状态:σ1>σ2> σ3 这种加载方式试验装置繁杂,且六个面均可受到由加 压铁板所引起的摩擦力,对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因而实 用意义不大。故极少有人做这样的三轴试验。

b.伪三轴试验:,试件为圆柱体,试件直径25~150mm,长 度与直径之比为2:1或3:1。轴向压力的加载方式与单 轴压缩试验相同。 但由于有了侧向压力,其加载上时的端部效应比单轴加 载时要轻微得多。 应力状态:
a.试验者和时间:意大利人冯· 卡门(Von· Karman) 于1911年完成的。 b.试验岩石:白色圆柱体大理石试件,该大理石 具有很细的颗粒并且是非常均质的。 c.试验发现: ①在围压为零或较低时,大理石试件以脆性方式 破坏,沿一组倾斜的裂隙破坏。 ②随着围压的增加,试件的延性变形和强度都不 断增加,直至出现完全延性或塑性流动变形,并 伴随工作硬化,试件也变成粗腰桶形的。 ③在试验开始阶段,试件体积减小,当达到抗压 强度一半时,出现扩容,泊松比迅速增大。

《高等岩石力学》课件

《高等岩石力学》课件
用于模拟岩石在三轴压力下的力学行为,包括应力应变关系、破裂模式等。
岩石声波测试仪
用于测量岩石的声波速度,评估岩石的完整性、孔隙 度和弹性参数。
岩石CT扫描仪
通过X射线扫描岩石,获取岩石内部的结构和孔隙分 布信息。
岩石力学实验方法
直接拉伸试验
测量岩石在拉伸载荷下 的应力-应变关系,了解 岩石的抗拉强度和变形 特性。
《高等岩石力学》ppt课件
目 录
• 岩石力学基础 • 岩石力学性质 • 岩石力学实验 • 岩石工程稳定性分析 • 岩石工程防护与加固 • 高等岩石力学应用案例
01
岩石力学基础
岩石力学定义
总结词:基本概念
详细描述:岩石力学是一门研究岩石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破裂、破坏和流 动等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行为和地质环境等多个方面。
单轴压缩试验
测量岩石在单轴压缩下 的应力-应变关系,了解 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变形 特性。
三轴压缩试验
模拟岩石在实际地质环 境中的受力状态,测量 岩石在三轴压力下的应 力-应变关系。
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强度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岩石的抗压、抗拉和抗剪 强度,评估岩石的稳定性。
变形特性分析
分析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了解岩石的弹性、 塑性 Nhomakorabea破裂特性。
地下水监测
通过监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评估地下水对岩体的影响和破坏程 度。
06
高等岩石力学应用案 例
岩石工程设计案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高等岩石力学在岩石工程设计中的应 用。
介绍某大型水电站岩石高边坡设计,如何运用高等岩石力学的 理论和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并设计出合理的支护结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2)上凹型(塑-弹性岩体)
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岩体及裂隙岩体 (3)上凸型(弹-塑性岩体)
结构面发育且有泥质充填的岩体。
(4)复合型:阶梯或“S”型(塑-弹-塑性岩体)
20结21/8构/17面发育不均或岩性不均匀的岩体。
23
(二)剪切变形特征:
(a)沿软弱结 构面剪切
(b)沿粗糙结构面、 软弱岩体及强风
化岩体剪切
(c)坚硬岩体 受剪切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小,破坏位移 大;峰后强度损 失小。
2021/8/17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较大,峰值强 度较高;峰后有 明显应力降。
峰前变形斜率大,
峰值强度高,破坏
位移小;峰后残余 强度较低。
24
(三)各向异性变形特征:(P101蔡)
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特性随方向不同而 表现出差异的现象称为岩石的各向异性。
2021/8/17
2
§3.1 概述
岩体=结构面(弱面)+结构体(岩石块体) 结构面:断层、褶皱、节理……统称
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因素:
结构体(岩石)力学性质、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 结构力学效应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水和地应力的作用)
2021/8/17
3
§3.2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地质学、复习、了解)
36
孔隙静水压力作用
(三)力学作用:
孔隙动水压力作用
当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中存在孔隙地下水时, 未充满孔隙的地下水使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
p
σα有效应力,σ 总应力,p 孔隙静水水压力
当地下水充满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时,使有效 应力减小:
p
2021/8/17
σα,σ ,p : 含义同上
37

第四章 岩体原位测试(岩土测试技术) PPT课件

第四章 岩体原位测试(岩土测试技术) PPT课件

4. 安装完毕后,起动千斤 稍加压力或在传力柱
板间楔进楔形垫块,
系统结合紧密
顶 与垫 使整个
5. 加压与稳定标准
1)试验压力要分成5级施加 2)加压前要对千分表进行初始稳定读数观测 3)采用逐级一次循环法或逐级多次循环法 4)每级压力加压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分钟读一次 5)稳定标准:相邻两次读数差与该级压力的初始读数和上 一级压力的最后读数之差的比值小于5%
ds
0.0133d
2 s
计算系数k
抗震设防烈度 饱和砂土 饱和粉土
7° 8° 9° 92 130 184 42 60 84
ds为砂土层或粉土层中剪切波测试点深度(m);k为计算系数。 判别准则:若Vsj>Vscr,则可不考虑液化;否则,土层可能液化。
岩体原位强度测试考虑了结构面的影响,测试结 果符合实际
一、现场岩体直剪试验 沿预定的剪切面进行,可分为:
1)岩体本身的抗剪强度试验 2)沿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试验 3)混凝土-岩体胶结面的抗剪强度试验 常把岩体抗剪强度试验分为三种:抗剪断试验、 摩擦试验(又称抗剪试验)和抗切试验
试验方法有平推法和斜推法两种
平均剪切波速 (m/s) >500
250~500
140~250
≤140
2020/5/12
土动力学
3、计算场地的卓越周期
T n 4Hi
v i1 si
2020/5/12
土动力学
4、液化判别(如果15m内的土层有饱和粉土或砂土)
用剪切波波速临界值判别:
砂土:
Vscr k
ds
0.01d
2 s
粉土: Vscr k
4. 试点表面应垂直预定的受力方向 5. 承压板的边缘距洞侧壁应大于承压板直径D的1.5倍,至洞

第四章 岩石的强度

第四章 岩石的强度

第四章岩石的强度岩石强度是岩石的一种重要的力学特性。

是指岩石抵抗载荷(外力)而不受屈服或破裂的能力,是岩石承受外力的极限应力值。

岩石受力后会发生变形,一旦应力达到岩石的极限应力值,岩石就会发生破坏。

在岩石强度应力值之前,存在屈服点(应变明显增大,而应力不再需要明显增大时的应力),超过屈服点和达到极限强度(岩石破裂要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前,一般仍有一些抵抗应变而恢复原形的能力,但达到极限强度后岩石破裂,就完全失去恢复能力。

通常所讲的岩石强度,一般是指岩石样件的测量强度,它仅代表岩体内岩块的强度,不能代表整个岩体的强度。

但在涉及岩石强度的工程问题中,一般是针对岩体的强度,而岩体往往包含一些软弱的结构面。

几组软弱结构面可以将岩体分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岩块。

因此,岩体的强度取决于这些岩块强度和结构面的强度,岩块内微结构面的作用将直接反映到岩石的力学性质上。

岩石受力方式的不同,表现出的强度特性不尽相同。

如在张力、压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同种岩石会呈现出不同的强度特性。

因此岩石具有抗张、抗压和抗剪切强度等之分。

岩石受力条件的不同,可表现出变形、破裂、蠕变等现象,这些现象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岩石的强度是衡量岩石基本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是建立岩石破坏判据的重要指标,还可估计其他力学参数。

岩石的这些力学特性广泛用于建筑行业、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研究与预防、断裂构造研究等方面。

4.1影响岩石强度的主要因素1)岩石成分和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种类及含量、矿物颗粒大小、固结程度、胶结物种类、矿物形态与分布等均影响到岩石的各种强度。

固结程度高、硅质胶结、细粒、交错结构的强度大。

2)岩石中不连续面和间断面岩石中微裂缝、微小断裂、节理层理等的发育程度和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到岩石的强度,这些不连续或间断面会降低岩石在不同方向上的强度。

3)岩石孔隙度及流体性状岩石的孔隙度以及其中所含流体种类、饱和度、渗透率等因素以较复杂的关系影响着岩石强度。

岩体力学岩石的强度特性

岩体力学岩石的强度特性
消除试件端部约束旳措施 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母片;涂黄油在端部) 加长试件
4.影响单轴抗压强度旳主要原因
(1)承压板端部旳摩擦力及其刚度(加垫块旳根据) (2)试件旳形状和尺寸
形状:圆形试件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好加工 尺寸:不小于矿物颗粒旳10倍; φ50旳根据 高径比:研究表白;h/d≥(2-3)较合理
第三节 岩石旳强度特征
工程师对材料提出两个问题
1 最大承载力——许用应力[σ] ? 2 最大允许变形--许用应变[ε]? 本节讨论[σ]问题
强度:材料受力时抵抗破坏旳能力。
强度
单向抗压强度
单向抗拉强度
剪切强度 三轴压缩
真三轴 假三轴
一 岩石旳单轴抗压强度
1.定义:指岩石试件在无侧限旳条件下, 受轴向压力作用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承受旳 荷载。
Rc P / A
式中:P——无侧限旳条件下旳轴向破坏荷

A——试件界面积
2.试件措施:
(1)试件原则:
圆柱形试件:φ4.8-5.2cm ,高H=(2-2.5)φ 长方体试件:边长L= 4.8-5.2cm , 高H=(2- 2.5)L
试件两端不平度0.5mm;尺寸误差±0.3mm; 两端面垂直于轴线±0.25o
(2)加载途径对岩石三向压缩强度影响
A、B、C三条虚线是三个不同旳加载途径, 加载途径对岩旳最终三向压缩强度影响不大。
(3)孔隙水压力对岩石三向压缩强度旳影响
孔隙水压力使有效应力(围压)减小 强度降低
有水
无水
3.单向压缩试件旳破坏形态
破坏形态是体现破坏机理旳主要特征; 其主要影响原因:①应力状态 ②试验条件 破坏形态有两类: (1)圆锥形破坏 原因:压板两端存在摩擦力,箍作用(又称端部效应) (2)柱状劈裂破坏 张拉破坏(岩石旳抗拉强度远不大于抗压强度) 是岩石单向压缩破坏旳真实反应(消除了端部效应)

岩体强度和力学参数.ppt

岩体强度和力学参数.ppt

mb , S, a
--岩体力学参数
GSI根据岩体所处的地质环境、岩体结构特性和表面特性来确 定。但以往在岩体结构的描述或岩体结构的形态描述中缺乏 定量化, 难以准确确定岩体的 GSI 值。为使其描述定量化 , 引入岩体质量 RMR 分级法定量确定岩体质量等级。根据 Z. T. Bieniawski研究认为 , 修正后的 RMR 指标值与 GSI 值 具有等效关系, 确定修正后的 RMR 指标值, 即得出 GSI值。 RMR 分级方法是采用多因素得分, 然后求其代数和 (RMR 值 ) 来评价岩体质量。参与评分的 6 因素 :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 岩石质量指标 RQD; 节理间距; 节理性状; 地下水状态; 节 理产状与巷道轴线的关系。在 1989年的修正版中, 不但对评 分标准进行了修正 , 而且对第 4项因素进行了详细分解 , 即 节理性状包括 : 节理长度 ; 间隙 ; 粗糙度 ; 充填物性质和 厚度; 风化程度。 实际应用中应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 础上, 进行岩体质量指标 RMR 的分析与评价 , 需结合矿区 实际, 在确定优势结构面组后 , 再根据结构面产状与巷道轴 线的关系来确定岩体 RMR 分级节理方向的修正值, 得出岩体 RMR 评分值 , 确定岩体质量等级。( 参 考 盛 佳 和 李 向 东 基 于 Hoek- Brown强度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岩体强度估算的经验办法
基于岩体弹性波传播速度的经验公式 1)1970 年,日本 Ikeda 提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与岩体纵波波速 2 及岩石纵波波速的关系 m
m i , V , , V cm p ci P -- 分别为岩体和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与纵波波
cm V p Vi ci p
GSI指标定量化第二种确定方法

岩体力学-岩体的力学特性.PPT

岩体力学-岩体的力学特性.PPT

Xe变化在0-1之间变化; Xe值愈大说明结构面的连续 性愈好; 当Xe=1时,结构面完全贯通。 当Xe=0时,岩体完整。
9
迹长:在岩体中沿结构面延展 迹线的长度。
岩体按切割度Xe的分类表 用结构面的迹长来描述和评 价结构面的连续性,并制订 了相应的分级标准 名称 切割度Xe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1978)建议
III 级
IV 级
划分II类岩体结构 的基本依据 是岩体力学性质和 结构效应基础 坚硬结构面 破坏岩体的完整性, 与其他结构面形成 不同类型边坡破坏 方式。 16
结构面分级-4
级序 分级依据 地质类型 力学属性 影响岩体稳定性
分布随机,降低岩 块强度,是岩块力 学性质效应基础。 硬性结构面 若十分密集,又因 风化,形成松散介 质。
1.结构体的相对大小 2.结构体的块度 3.结构体的形状 板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锥状结构体
19
2.2 岩体静力学特性:
包括剪切变形和抗剪强度,以及法向变形;以剪切试验为研 究手段。 不连续面在剪切试验,包括室内剪切试验和现场剪切试验, 试验装置和简图 填充物对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 1 夹层厚度:随着厚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与法向应力的 大小有关 2 矿物颗粒:随着颗粒直径增大而增大,超过30mm,变 化不大 3 含水量:含水量增大导致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
K=n/L , d’ =1/K=L/n 线密度Kd:若取样线垂直结构面,则裂隙度被称为线密度。 间距d:同一组结构面法线方向上结构面平均距离。 Kd=n/L , d =1/Kd=L/n
11
多组结构面裂隙度K的计算: Ka=1/max =cosξa/da Kb=1/mb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sξb/db · · · · · · , Kn=1/mnx =cosξn/dn K=Ka+Kb+· · · +Kn

第六讲 岩体强度

第六讲 岩体强度

σ
σ (σ 1+σ 3)/2

1 3
2 2 3 1 sin 2 2

1 3
cos 2
(3-24)
要保证结构面稳定或处于极限稳定状态,必须使得式(324)的应力状态满足式上式(3-23)的强度条件。将上式 代入(3-23)式,整理后得:
1 cos sin( j ) 3 sin cos( j ) c j cos j 0
该公式由有效应力原理推导得出
结构面 破坏点
pw
cj tan j
3 ( 1 3 )(cos2
sin cos ) tan j
(3-38)
3.3.3 岩体强度的确定方法
• 岩体强度的确定方法:
– 现场直接测定法:
• • • • • 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抗剪强度测定; 三轴抗压强度测定。 准岩体强度计算方法; Hoek-Brown经验公式求算法;
3.3.2 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1. 结构面倾角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复杂应力状态下,把式(3-27)改为结构面的极限破坏准则:
1 3
2c j 2 3 tan j (1 tan j cot ) sin 2
(3-32)
现在根据式(3-32)来分析β 与Δσ(σ1-σ3) 之关系: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引起结构面破坏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应力状态或应力差(摩尔圆的直径),另一个是结 构面的倾角(β角)的大小。 这种分析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种是固定σ3,分析σ1与β 之关系;另一种是固定σ1,分析σ3与β之关系。(现仅分 析第一种情况)

在σ3固定值时:
– 当β趋于900时和趋于φj时,上式分母为零, σ1-σ3则 趋于无穷大,说明岩体的承载能力无穷大,岩体不会因 结构面的存在与否而破坏。 • 由于岩体的承载力不能是无穷的,它只能是达到岩石 的抗压强度时材料就破坏了。所以,此时σ1最大可以 达到岩石的抗压强度值,即岩体的强度就等于岩石的 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2 2 1 1 3sin 2 2
1 3 1 3cos 2
或改写成 整理得
m m cos 2 其中 m sin 2
2 C 2 tan j 3
式中
m

1 2
1
1

3
3
,
m
1 2


裂隙岩体的霍克-布朗强度准则
霍克与布朗根据大量现场岩体强度实验资料分析结果在强度 准则基础上,修改与完善,形成的可用于裂隙化岩体的经验 性强度准则。 a
3 准则表述: m S 1 3 c b c 式中 -岩块的单轴抗压强度
c
参数S,a最好通过原位试验确定,无法进行原位试验时,三个 强度参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单位体积岩体中所含有的结构面个数(个/ m J-v
3
Nx, Ny , Nz --互相正交的三条测线上节理的条数
岩体表面状况(SCR)评分值
岩体表面状况(SCR)取决于岩面的粗糙程度,风化程度及节 理充填情况这三个因素的评分值之和
SCR R R R r W f
Rr , Rw, Rf
评分值
--分别为粗糙程度,风化程度及节理充填情况
岩体强度和力学参数确定方法探讨
王广领 141172039
目前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①1)工程地质类比法
②这个方法是目前工程界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各种岩石分级法属于此类。 通常根据本区存在的滑坡或处于稳定状态的边(滑)坡情况,确定本区的稳定 坡角,然后用于工程设计。另一方面是将研究区的情况与已建工程的地质条 件进行类比,根据已建工程的类似情况下采用的参数来确定所研究的工程应 该采用的参数。
mb , S, a
--岩体力学参数
GSI根据岩体所处的地质环境、岩体结构特性和表面特性来确 定。但以往在岩体结构的描述或岩体结构的形态描述中缺乏 定量化, 难以准确确定岩体的 GSI 值。为使其描述定量化 , 引入岩体质量 RMR 分级法定量确定岩体质量等级。根据 Z. T. Bieniawski研究认为 , 修正后的 RMR 指标值与 GSI 值 具有等效关系, 确定修正后的 RMR 指标值, 即得出 GSI值。 RMR 分级方法是采用多因素得分, 然后求其代数和 (RMR 值 ) 来评价岩体质量。参与评分的 6 因素 :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 岩石质量指标 RQD; 节理间距; 节理性状; 地下水状态; 节 理产状与巷道轴线的关系。在 1989年的修正版中, 不但对评 分标准进行了修正 , 而且对第 4项因素进行了详细分解 , 即 节理性状包括 : 节理长度 ; 间隙 ; 粗糙度 ; 充填物性质和 厚度; 风化程度。 实际应用中应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 础上, 进行岩体质量指标 RMR 的分析与评价 , 需结合矿区 实际, 在确定优势结构面组后 , 再根据结构面产状与巷道轴 线的关系来确定岩体 RMR 分级节理方向的修正值, 得出岩体 RMR 评分值 , 确定岩体质量等级。( 参 考 盛 佳 和 李 向 东 基 于 Hoek- Brown强度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1 3 1 tan cot sin 2
或者
1 1 cos 2 sec 1
2 C jcot
若不连续面的力学参数 C 和 不变,那么1 - 3 和 j 为 , ; , 1 3 1 3 2

3 1
关系
这说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不会发生沿不连续面的滑移,因此, 当 时,才可能出现沿不连续面剪坏的情形。
2
3 0 1 由 得 此时岩体的 4 2 1 强度最小为 2 Cj 3 tan 1 3 2 tan 1tan 2
⑥4)实验强度折减法
⑦参考文献;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探讨(刘丰收 侯清波 温秋生)
岩体强度确定方法
岩体强度是指岩体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抗压强度: 主要讨论 岩体强度 抗剪强度:
抗拉强度:对裂隙岩体抗拉能力很小且测试技术 难度大,故研究较少 岩体由岩块和结构面组成的地质体强度受岩块和结构面强度 及其组合方式(岩体结构)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岩体强度不 同于岩块强度,若岩体中结构面不发育,呈完整结构;则岩 体强度大致等于岩块的强度,若岩体将沿某一结构面滑动时,
③2)Hoek—brown判据
④3)正分析法和反分析法
⑤正分析法主要包括数值模拟法、模型试验法和断裂损伤力学方法等,反分 析法是利用实测的位移或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稳定状态,特别是处于极限稳 定状态的边坡和已经存在的古滑坡,假设其稳定性系数,采用各种计算方法 反算岩石的力学指标和变形参数。反分析法在岩土工程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求出岩体结构评分值和表面状况评分值就可从表中查出GSI值
霍克(2002)也对GSI进行细化,提出确定不同岩体 GSItrength Index)为地质强度指标,反映各 种地址条件对岩体强度削弱程度的一个参数,取值从0(极差 岩)到100(完整岩体)可以根据岩体结构特征和岩体表面状 况从表中直接读取。 当GSI>25时(非扰动岩体)
则岩体强度完全受该结构面强度的控制。 重点研究被各种节理、裂隙切割的裂隙(节理化)岩体强度 的确定问题

含有一个不连续面岩体的强度
若岩体中只含有一个不连续面,显然这种岩体的强度取决于 是否沿该不连续面发生剪切滑移,此时作用在不连续面上的 剪应力应满足库仑准则:
C tan j
对于平面问题,滑动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可用最大、 最小主应力 1 和 3 表示,及
GSI指标定量化第二种确定方法
Sonmez(1999)提出,即把岩体结构和表面状况进行定量化。
岩体结构评分值SR(Structure rating)是单位岩体中所含有 的结构面个数 的函数 J
v
Nx Ny Nz Jv L Ly L x z
Lx , Ly , Lz--互相正交的三条测线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