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1)
《认识平行线》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观察几个实际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从中抽象有两条直线组成的几组表示位置关系的直观图形,让学生认识平面内直线的“相交”和“不相交”,进而描述平行线的概念。
教材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一些互相平行的例子,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用直尺和三角尺画一组平行线。
“试一试”让学生利用自己学会的方法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从而提高学生画平行线的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是平行线的概念和画平行线。
二我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和从场景中抽象出的三组直线有点少,不便于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
所以我又添加了一组不垂直相交的直线,一组斜着平行的直线。
这样为学生的分类提供了足够的典型材料。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我准备了一个正方形盒子,通过实物观察,化抽象为直观,使抽象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
在画平行线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供总够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主探索画平行线的方法,让学生的做法在讨论汇报中不断完善。
三案例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具准备:小棒、展示板、三角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媒体出示场景,激发学习兴趣:这几幅场景同学们见过吗?找一找,这里有直线吗?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1.媒体出示从场景中抽象出的五组直线师:你会给这样的图形进行分类吗?师: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归纳出你们小组的意见,开始.师:刚才有同学说3号图形是“交叉”的两条线碰到一块儿,有谁知道“交叉”用数学语言怎么说?对,在数学上我们数学家爷爷给他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交”.2.把线段想像成直线再分类,进一步从本质上理解“相交”和“不相交”.由此而认识平行线.3.学生充分活动后,展示分类的结果,说明分类理由.从学生理由中形成“相交”“不相交”的概念.从而归纳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相交和不相交。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2)
《认识平行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的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设计理念: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求知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参与程度。
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设计思路: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结构特点,再结合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情境、实践探索与合作等要素,我形成了本课的教学策略。
运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为喜羊羊修路情境回归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羊羊今天来也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喜羊羊说,最近村子里发生了一件事,灰太狼在草原上修了一条直直的路,为了方便同学们看,老师将灰太狼修的路用直线A表示出来,喜羊羊也想修一条直路,可是它还没有想好把路修在什么地方,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2.请打开设计纸1帮帮喜羊羊吧。
(比比谁设计的快。
)3.老师收集设计图并展示。
(小朋友们真聪明,看,你们的修路方案可真多。
)二、探索新知。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八单元第八课,教学内容为“认识平行线”,是一堂针对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程。
在教学之前,我先对学生进行了一下调研,发现有些同学对平行线的概念还不太清楚,有些学生对平行线的特点也不太熟悉。
因此,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特点,并能运用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首先,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平行线?会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对角度的理解。
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让他们慢慢接触平行线的概念。
2. 分组探究其次,我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平行线的探究。
每组学生分工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填写一张表格,记录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
同时,我作为课堂指导者,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
这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 教师讲解接下来,我通过PPT形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
通过引入新概念的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理解平行线的特点。
同时,我还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平行线的存在,并解释了平行线的特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行线。
4. 课堂练习最后,我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平行线的掌握。
我编写了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答题,我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已经比之前更加深入,能够运用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三、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导入环节、分组探究、教师讲解和课堂练习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
但是我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分组探究环节中,我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虽然学生都能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但是对于一些理解不深入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在分组探究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并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培养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绘制平行线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探索和发现平行线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2. 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教学难点1. 平行线的绘制方法。
2. 解决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1. 探索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索和发现平行线的特征。
2. 讲授法: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绘制方法。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线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平行线?平行线有什么特征?2. 探索平行线的特征(10分钟)1. 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纸上绘制两条直线,并观察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发现,当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时,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3.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绘制方法(10分钟)1.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讲解平行线的绘制方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先绘制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的一侧选择一个点,通过这个点绘制一条与原直线平行的直线。
4. 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绘制平行线,并检查他们是否正确。
2. 让学生解决一些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如找出平行线和垂直线,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5. 小组合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一些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
6. 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2. 强调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线-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行线-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2. 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3. 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平行线现象,如黑板边的线条、书本的对边等。
1.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 新课内容2.1 讲解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2 讲解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2.3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判断平行线的方法。
3. 实践活动3.1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并说明其应用。
3.2 进行“寻找平行线”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4.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线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4.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平行线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概念、特征和性质,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反思 说课稿-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
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垂直线: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平行线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平行线的概念。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3.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平行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平行》。
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旨在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首先,我会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平行线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平行线的概念。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在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平行线的性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平行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
2. 平行线的特征。
3. 平行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平行线的定义。
2. 平行线的特征。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
2. 操作法。
3. 讨论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直尺、三角板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如铁轨、书本的边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现象的共同点。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在数学上有什么特殊的名称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现象在数学上被称为平行。
二、探究平行线的定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
2. 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3. 教师总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三、探究平行线的特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纸上画出两条平行线。
2. 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两条平行线有什么特点?3. 教师总结:平行线具有以下特征:a. 在同一平面内。
b. 不相交。
c. 在同一平面内,与一条直线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也是平行线。
四、平行线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行线。
2.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了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部分学生对平行线的定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在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指导。
3. 在应用环节,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训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3)
《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和相关直线的位置,认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和平行线,能举出互相平行线的例子,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互相平行的直线,了解平行线间距离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能应用平行线的认识进行简单判断,体会抽象和简单的演绎,进一步积累图形的学习活动基本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几何与图形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独立画出平行线。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直尺、三角尺、课件。
教学环节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一、借助生活,建立平行借助生活,建立平行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直线和射线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线,(SMART淡入)电动门上有线、铁轨、电线塔架、游戏棒、单杠上都有线,如果从每个画面中选取两条线,就得到电子白板上这五组线,①×②﹦③④⑤‖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五组直线,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生分组交流讨论,师巡视参与其中。
小组代表利用SMART拖拽功能将五组线进行分类。
师:你说得挺有道理的,下面我们要交流的第一个问题是相交,你们认为什么叫相交?师:那就是说两条直线相交,必定有一个交点,以同学们的理解来分别验证①④③(在验证第③号的时候强调:直线可以延长)提问:指着②⑤问:按同学们刚才的分类标准,在这类中每组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对吗?下面我们要交流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叫平行?同学们都这样想吗?我们一起来看,播放利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软件录制的一段视频。
(代表某段铁轨的两条直线延长,再延长,继续延长下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怎么样?永远也不相交。
(板书:那像这样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就是互相平行的。
)并汇报分类标准。
生:相交就是两条直线碰在一起。
生:还有一个交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平行和相交丨苏教版
《平行和相交》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平行和相交》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课的知识点是:让学生知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掌握平行的概念,认识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会借助用三角板和直尺及其它工具画平行线。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结构上看,四年级学生大多是十岁左右,他们对事物充满热情,在学习中能独立思考,同时具备一些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空间与图形”其他相关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充分感受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有利于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体验“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乐趣。
(三)条件分析虽然平行在生活中很常见,但要画好一组平行线不容易,所以在教学画平行线时,需要学生拿出小尺,铅笔、橡皮等教具,和教师一起学画。
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片,感受生活美。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和三角尺画出已经直线的平行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感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会画平行线。
难点: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根据本校的“三环、五模、六度”的要求,创设新型课堂。
让学生做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上,教师做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课堂前几分钟,教师进行简单导入,对于新知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分小组进行展示,充当小老师。
其中,可以随时发问下面的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加以提点,或者总结。
8.8认识平行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8.8认识平行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我今天要上的教案是8.8认识平行线,这是一节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是第二章第三节的平行线。
我会带领大家回顾一下直线和线段的特征,然后引入平行线的概念。
我们会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深入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难点是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主题:在一条直线上,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复习直线和线段的特征,接着引入平行线的概念,并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我会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示例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答案:1. 平行;2. 不平行;3. 平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比如查找一些关于平行线的实际应用案例,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分别是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平行线的概念是这节课的基础,学生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平行线,以及如何在一条直线上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
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掌握平行线知识的关键,因此我会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问题和示例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比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以及平行线与第三条线的交角相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教学难点:正确画平行线教学准备:图片、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直线的特征:直直的,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板书:直线)二、认识平行线;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摸一摸,并想象:将这个平面无限扩大。
这时有两根直线都游走在其中,这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会出现哪些情况呢?画一画(板书:两条)2、画一画,在同一张白纸上两条直线。
生拿出水彩笔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
3、展示,师选择不同情况贴在黑板上。
并标上号。
(1)说说所画直线在哪里?(我画的两条直线都在这个平面内———边说边演示)(2)指出:刚刚他们各自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各自的同一个平面内(板书:同一平面内)(3)比较——不在同一平面内:师演示:两根直尺(看作两条直线),一根在黑板上横放,一根在讲台上竖放。
4、揭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5、整理分类:你能根据每组直线的特征将它们分分类吗?说说你的理由!6、交流:相交(交叉,怎么交叉,交点)不相交(板书:相交、不相交)7、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交点)指出:看两条直线延长以后有无交点?8、揭示:在数学里面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互相平行)理解“互相平行”指图说一说,谁和谁互相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指图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9、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互相平行的线呢?同桌说,指名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2)
《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说明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并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在经历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互相平行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这是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段无限延长,就成了一条(射线),两端都无限延长,就是一条(直线)。
直线有什么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
(同时课件演示)(课件依次出示三张图片)认识吗?指名(电线塔架、铁轨、双杠)。
从图中能找到哪些直线?(独立思考,分别指名到前面指一指,同时课件演示),我们从每幅图上选取了其中两条直线(课件演示)。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直线的基本特征,为认识平行做好铺垫;通过电线架、铁轨和双杠的场景图抽象出三组直线,帮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受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同时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平行线1.仔细观察这三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出示第一组:这组直线相交吗?(指名多人,意见不一致)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同时通过操作,使他们看到把这两条直线延长他们就会交于一点。
进而体会直线是无限长的,但画图时不可能画出无限长的直线,延长是为了看清楚它的交点。
)出示第二组:这组直线相交吗?延长之后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铁轨的两边正在无限延长(相交了吗?)继续延长,相交了吗?无限延长下去,会相交吗?揭示概念:(课件演示)在数学上我们说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认识平行线-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8、认识平行线-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符号表示法。
2.通过观察、比较、描述和举例的方式初步理解平行线。
3.帮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了解平行线符号表示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和应用平行线符号表示法。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符号表示法。
并可以练习一些相关的习题。
2. 导入新知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然后问学生这两条直线有什么不同。
引出平行线的概念。
3. 概念讲解1.定义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2.符号表示法:•平行线用双竖线 || 表示;•若两条直线AB和CD平行,则可记作AB || CD。
4. 实例演示让学生手动画出两条平行线,并在纸上标出符号 ||。
然后让他们尝试口算如下例子。
例1:A、B、C三个点,其中C点在直线AB上,画出一条不与AB平行的直线P1,经过点C与直线AB相交于D点。
再画出一条经过点C且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P2,经过矩形ACBD 的另一对对边的交点O。
5.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一组练习题。
在讲解课后再进行检验。
6.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及符号表示法,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运算。
【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与平行线相关的练习题。
2.课后可以自己在纸上画出一些平行线,并尝试口算周长、面积等相关计算。
【板书设计】1.什么是平行线?2.平行线的符号表示法。
3.给出一些实例演示。
【反思】该课堂主要是介绍平行线的概念及符号表示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但是在后续合作教师的反馈中发现学生对于符号表示法的理解还有些欠缺,应该在课堂中多加练习和板书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2.掌握识别平行线的方法;3.运用平行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准备1.教师: 课件、黑板、粉笔、PPT、课件答案;2.学生: 教科书、作业本、练习册;3. 教学内容(1)认识平行线1.通过展示平行线的图像,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物体是否平行,找出平行的线段,拓展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3.向学生讲解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4.引导学生自学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对平行线的认识。
(2)识别平行线1.教师讲解平行线的识别方法以及判断缺陷;2.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并练习;3.班级活动: 分组合作完成9页的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4.教师布置作业。
(3)运用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1.通过教师制作或使用PPT展示各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平行线思考问题;2.鉴别问题:通过判断问题所涉及的线段是否平行,引导学生识别出问题所涉及的平行线;3.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判断画图、推理、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问题;4.练习: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4. 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程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平行线的认识和识别仍存在一定困难。
在实践环节中,我增加了大量的生动案例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该知识点。
同时,我提高了实践环节的难度,挑战学生,并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取反馈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每个环节中如何正确理解知识。
我还不断督促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
5.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和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激励,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知识。
相信在我一步一个脚印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们将会成为更优秀、更成功的人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识别平行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
2. 识别平行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平行线的性质的初步理解。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行线。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平行线的定义和示例。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
2. 提问: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不相交,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平行线的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3. 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如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始终相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
2. 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图形中的平行线。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一定是平行线吗?2. 学生通过讨论和举例,得出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不一定就是平行线,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不重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对平行线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平行线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练习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认识平行线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认识平行线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平行线。
2.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性和探究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画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使学生深入了解平行线的定义。
2.帮助学生合理使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对平行线有初步认识。
例如,铁路上的平行轨道、街道上的平行线路等等。
2. 展示实际情景教师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情景:小明想要在一张画纸上画一条与边框平行的线段,但他不知道如何做。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点。
3. 观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思考如何画一条与边框平行的线段,然后让学生总结出画平行线的方法。
4. 制定规程学生们在思考和观察的基础上,将方法总结出来,制定出画平行线规程。
可以让学生将这个规程逐步完善,让它更加系统和科学。
5. 拓展应用在课堂的最后,适当拓展应用,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废纸张上面画并标出两组平行线。
五、课堂练习1. 做线段练习让学生用刚刚制定的规程画一条与边框平行的线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
这时教师可以巡视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绘图技能。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探究如何设计并绘制带有平行线的图形。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练习画出不同端点的平行线段。
2.练习在一张平面图中画出多组平行线。
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情景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并成功制定出画平行线的规程。
但是,本课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课堂练习还可以更多样化,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1)(Word最新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相识平行线丨苏教版,(1)通过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相识平行线丨苏教版,(1)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相识平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通知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3.经验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育学“空间与图形的爱好,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打算:教学课件、直尺、三角板、方格纸、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直观导入,初识平行。
课件出示例9三幅图。
谈话:这些是生活中的图片,相识它们吗?图中隐藏着很多的数学学问,你能从每幅图片上找到一组直线吗?假如找到了你能帮它们画在随堂本子上吗?生活动找直线、画直线,师巡察。
谈话:同学们视察的很细致,画的也很棒。
电脑老师也找到了三组直线,请看。
(课件演示)二、探究新知,相识平行。
1.分类,相识相交与不相交。
思索:你能依据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探讨沟通,谁来说说你的分法?生活动。
汇报沟通。
第一组直线依据直线无限长的特点,将直线延长,它们最终是相交的。
其次组和第三组直线无限延长后不相交。
课件演示。
相交不相交不相交2.视察思索,相识平行。
视察其次组和第三组直线。
问:这两组直线有什么特点?生:无限延长,永不相交。
揭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谈话:你想告知同学们这句话要留意什么?哪些话你认为是重点呢?要提示同学们留意。
生说课件重点标示“同一平面”“不相交的”。
理解“同一平面”。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体。
展示在正方体前面出示一组直线,这一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同一平面内展示在正方体上面和侧面各出现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8课《认识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8课《认识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线》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能够辨别平行线,并为后续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平行线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行线的特征和辨别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能够正确辨别平行线。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特征。
2.难点:让学生能够辨别平行线,并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图片、实例物品、平行线模型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直线和射线。
让学生回顾直线、射线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实例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哪些物品中的线条是平行线?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线的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平行线的定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要求学生辨别给出的图形中哪些是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8 认识平行线丨苏教版 (9)
课题:认识平行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平行线,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掌握画平行线的精简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平行线两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从而可以联想到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理解性质。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概念、性质。
认识在“同一平面内”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教学法、直观类教学法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常规组织。
2、导入教学: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阿衰吧,有一天,阿衰的同桌大脸妹又在欺负阿衰,阿衰只好逃跑,然后他跑到了学校的花园里,花园的小道呈“井”字型,(图形由PPT 展出)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阿衰会被大脸妹找到吗?相信同学们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今天课题——认识平行线。
导入新课,展示课题。
3、新课讲授:环节一:先朗读两遍平行线的定义,然后思考回答课前的问题,看看在什么情况下阿衰会和大脸妹相遇,什么情况下不会相遇。
得出结论,复习垂直线。
环节二:看看黑板上的几组图形,哪些是平行线,从而拓展出教室里有哪些平行线。
找到那些在我们身边的平行线之后,知道怎么画平行线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环节三: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和学会了画平行线,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先请十位勇敢的小朋友来做游戏的主人公,十位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五个人,先请其中一组的小朋友手拉着手排成一排,充当一条直线,五位小朋友可以站到教室的任何地方,但是注意要随时成一列队形。
另五位小朋友也排成一排,形成另一条直线,但是这一组的小朋友要想一下了,怎样站队才可以和之前的五位小朋友组成一组平行线呢,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评委,看看他们是不是成了“平行线”呢。
环节四:做完了刚刚的游戏,我们再来看看组成两组平行线的小朋友他们都是一样高吗?同学们身高不一样,但是组成了两条相同的直线,他们在游戏中的作用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正确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图片、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直线的特征:直直的,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板书:直线)
二、认识平行线;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摸一摸,并想象:将这个平面无限扩大。
这时有两根直线都游走在其中,这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会出现哪些情况呢?画一画(板书:两条)
2、画一画,在同一张白纸上两条直线。
生拿出水彩笔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
3、展示,师选择不同情况贴在黑板上。
并标上号。
(1)说说所画直线在哪里?
(我画的两条直线都在这个平面内———边说边演示)
(2)指出:
刚刚他们各自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各自的同一个平面内
(板书:同一平面内)
(3)比较——不在同一平面内:
师演示:两根直尺(看作两条直线),一根在黑板上横放,
一根在讲台上竖放。
4、揭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5、整理分类:你能根据每组直线的特征将它们分分类吗?说说你的理由!
6、交流:相交(交叉,怎么交叉,交点)不相交(板书:相交、不相交)
7、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交点)
指出:看两条直线延长以后有无交点?
8、揭示:在数学里面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互相平行)
理解“互相平行”
指图说一说,谁和谁互相平行?
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指图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
9、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互相平行的线呢?
同桌说,指名说。
小结:平行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那么在我们学过的图形中,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呢?
10、出示:P93 想想做做第3题,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生用手势表示,你觉得有几组就出几?生出完后指名指出哪几组?强调:两条直线为一组平行线。
三、做平行线;
1、小组合作:画一画,折一折,摆一摆
利用手中的工具,你能做一组平行线吗?
2、汇报并演示
指出:确保其互相平行
3、在方格纸上画平行线:利用平移知识画一画
4、在白纸上画平行线
(1)自由画,指名说
(2)自学课本P93中“你能用下面的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吗?”(3)指名说书中是如何演示画平行线的?师随即根据其所说进行演示。
强调:先要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边,用其中的一条画线,另一条紧贴着直尺,(直尺不能动),沿直尺平移,这样就不会有偏差了,移到一个合适的一个合适的位置,再画出另一条边,这样得到了一组平行线。
5、P93 试一试
分别画出每条直线的平行线。
四、总结: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线。
(板书:认识平行线)
齐读: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认识平行线》教学反思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所在的直线都是平行线,所以平行线的建立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平行线的概念中在同一平面内的理解和画平行线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看长方体中的两条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边以及让学生找教室地面和顶上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边帮助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线,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学会用两把尺子来画平行线。
反思本节课,我取得主要是下面几个这方面的原因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用好教材,根据内容重组教材。
教材安排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平行线一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尝试平行线的画法,但是也碰到不好解释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理解,要等到认识了垂直的线后才好解释。
所以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前提。
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能够把握本节课中哪些内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讨论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引导,由于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课堂上的引导做得恰到好处。
教师的语言也比较精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三、延迟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
在学生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作出不同的分类时,我都不发表态度,充分让学生展现不同的分法,阐述各自的理由,最后学生取得了一致的观点,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学到的知识更深刻。
四、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
本节课中多媒体用在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点处。
如理解平行线不管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就用课件展现延长的过程形象生动。
还有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的情况,用电脑显示更方便。
还用课件展现生活中互相平行的线等,丰富学生的表象,有助于概念的建立。
最后用电脑讲解平行线的画法,更清楚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