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干涉仪原理

合集下载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及应用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及应用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及应用一、原理介绍白光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表面形态的仪器。

它利用了光波的相干性原理,通过将光分为两个不同的路径,然后再使它们重新相遇,观察到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的形态。

白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Michelson干涉仪的工作原理,通过使用一束单色光束和一束白光束进行干涉而得到的干涉条纹,来测量物体的形状、薄膜的厚度等参数。

二、白光干涉仪的基本构成白光干涉仪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光源:白光干涉仪一般使用白炽灯、钠灯或氘灯作为光源。

这些光源会发出一种宽光谱的光束,使得可以获得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形成干涉条纹。

2.分光装置:白光干涉仪通常采用Michelson干涉仪的布局,其中的分光装置用来将光分为两个不同的路径。

常见的分光装置有像乐醇棱镜、分光镜等。

3.干涉装置:干涉装置是指将两束光束再次合并并进行干涉的部分。

常见的干涉装置如Michelson干涉仪中的半反射镜和平板玻璃。

4.接收装置:接收装置用来接收干涉条纹并将其转化成可观察的图像。

常见的接收装置有像鼠、CCD相机等。

三、白光干涉仪的应用白光干涉仪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快速测量物体形状:白光干涉仪可以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的形状。

通过记录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态,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的高度信息,从而实现对物体形状的快速测量。

这种应用广泛用于工业领域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测。

2.薄膜厚度测量:白光干涉仪可以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移动来确定薄膜的厚度。

当一束光经过薄膜后,在干涉条纹上会出现位移。

通过测量出位移的大小,可以计算出薄膜的厚度。

这种方法在光学薄膜制备和表面处理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3.表面质量评估:白光干涉仪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来评估表面质量。

利用干涉仪可以测量出物体表面的起伏、平整度等参数,从而得到表面的质量评估结果。

4.生物医学应用:白光干涉仪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白光干涉仪测量显示高度的原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白光干涉仪测量显示高度的原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白光干涉仪测量显示高度的原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测量显示高度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白光干涉仪作为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光学、材料科学、半导体制备等。

它通过干涉现象来实现对表面高度差异的精确测量。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白光干涉仪的原理,并解释说明其测量显示高度的原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白光干涉仪测量显示高度的原理进行了概述,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将详细讨论白光干涉现象以及干涉仪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将介绍使用和操作白光干涉仪时需要注意的设置、调整、测量步骤以及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将讨论白光干涉仪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技术局限性。

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将总结本文所述内容,并展望白光干涉仪在未来的改进与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清晰的了解白光干涉仪测量显示高度原理的资料。

通过阐述白光干涉现象、干涉仪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使用和操作方法,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白光干涉仪这一测量仪器,并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同时,对于白光干涉仪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技术局限性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引发读者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2.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2.1 白光干涉现象白光干涉是指当宽谱连续光通过两个光学路径,再经过重合时所产生的干涉现象。

这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相位差而导致的。

2.2 干涉仪组成与工作原理白光干涉仪主要由一个分束器、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待测物体构成。

简单来说,分束器将入射的白光分成两束相干的准平行光,然后通过调整反射镜使得两束平行光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待测物体。

反射镜将经过物体后返回的反射光重新汇聚,再次经过分束器。

接下来,利用一台增加了直流延迟信号电压的扫描仪对返回的平行光进行扫描,并用一个探测器记录振动条纹信号。

2.3 测量显示高度的原理白光干涉仪可以利用其原理和构造通过显示出截面图或者等高线来测试并观察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

白光干涉仪

白光干涉仪

各波長同調示意圖干涉波待測物表面 Nhomakorabea優點
白光干涉儀不需複雜的光路調整程序,操作簡易, 準確度高可達奈米解析度,垂直掃描高度可達 400um的顯微三維量測,可呈現平面粗糙度與膜 厚量測等數據,適合各種材料與微元件表面特徵 和微尺寸檢。
應用
待測物
True map
白光干涉儀原理
CCD 白光光源 干涉物鏡 分光鏡

奈米級垂直掃描器
待測物
白光干涉技術以可見白 光為光源,光源發出的 白光通過干涉物鏡後, 在物鏡出口處的半透射 光學平面反射一半的光, 另一半光透射後照射在 量測物表面,量測物表 面的反射光又再次進入 干涉物鏡與元光學平面 的反射光產生干涉。

白光干涉原理是利用白光同調 性短不易產生干涉的特性,透 過頻率與振幅相近的光波,可 以形成如右上圖所示的低同調 性白光干涉波,而右下圖中顯 示物體表面起伏將影響相機影 像中每一像素點干涉波的發生 高度,依循此高度變化,求取 干涉零光程差位置,即可決定 出該像素點之待測物體高度, 進而求出待測物的整體表面輪 廓。
白光干涉儀
指導教授:朱志良 教授 研究生:林晉廷 劉丞哲
白光干涉儀

白光干涉儀(White Light Interferometers)為非 接觸式的3D顯微物體表面檢測儀器,主要是結合 傳統光學顯微鏡組與白光干涉組件,使得白光干 涉儀同時具備光學顯微檢測與白光干涉掃描物體 表面的功能,可進行顯微3D表面檢測、膜厚量測 與平面粗糙度量測等。

白光干涉仪是什么?

白光干涉仪是什么?

白光干涉仪是什么?白光干涉仪是一种光学轮廓仪,是一款用于对各种精密器件及材料表面进行亚纳米级测量的检测仪器。

它是以白光干涉技术为原理、结合精密Z向扫描模块、3D建模算法等对器件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扫描并建立表面3D图像,通过系统软件对器件表面3D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获取反映器件表面质量的2D、3D参数,从而实现器件表面形貌3D测量的光学检测仪器。

白光干涉仪的功能非常强大!1)一体化操作的测量与分析软件,操作无须进行切换界面,预先设置好配置参数再进行测量,软件自动统计测量数据并提供数据报表导出功能,即可快速实现批量测量功能。

2)测量中提供自动多区域测量功能、批量测量、自动聚焦、自动调亮度等自动化功能。

3)测量中提供拼接测量功能。

4)分析中提供调整位置、纠正、滤波、提取四大模块的数据处理功能,其中调整位置包括图像校平、镜像等功能;纠正包括空间滤波、修描、尖峰去噪等功能;滤波包括去除外形、标准滤波、过滤频谱等功能;提取包括提取区域和提取剖面等功能。

5)分析中提供粗糙度分析、几何轮廓分析、结构分析、频率分析、功能分析等五大分析功能,其中粗糙度分析包括依据国际标准的ISO4287的线粗糙度、ISO25178面粗糙度、ISO12781平整度等全参数分析功能;几何轮廓分析包括台阶高、距离、角度、曲率等特征测量和直线度、圆度形位公差评定等功能;结构分析包括孔洞体积和波谷深度等;频率分析包括纹理方向和频谱分析等功能;功能分析包括SK参数和体积参数等功能。

6)分析中同时提供一键分析和多文件分析等辅助分析功能,设置分析模板,结合测量中提供的自动测量和批量测量功能,可实现对小尺寸精密器件的批量测量并直接获取分析数据的功能。

白光干涉仪应用非常广泛!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及封装工艺检测、3C电子玻璃屏及其精密配件、光学加工、微纳材料及制造、汽车零部件、MEMS器件等超精密加工行业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科研院所等领域中。

可测各类从超光滑到粗糙、低反射率到高反射率的物体表面,从纳米到微米级别工件的粗糙度、平整度、微观几何轮廓、曲率等,提供依据ISO/ASME/EUR/GBT四大国内外标准共计300余种2D、3D参数作为评价标准。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1. 引言白光干涉仪是一种利用白光干涉现象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光学实验室、光学测量和光学显微镜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白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

2.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白光干涉仪基于干涉现象,利用光的波动性实现测量。

其原理主要包括: - 2.1 光的干涉现象 - 2.1.1 两束光的干涉 - 2.1.2 干涉的条件 - 2.2 空气薄膜干涉 - 2.2.1 干涉条纹的形成 - 2.2.2 干涉条纹的解释3. 白光干涉仪的组成白光干涉仪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 3.1 光源 - 3.2 分束器 - 3.3 干涉装置 - 3.4 透明体 - 3.5 探测器4. 白光干涉仪的工作过程白光干涉仪的工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4.1 光源发出白光 - 4.2 分束器将白光分成两束 - 4.3 一束光通过样品,另一束光不经过样品(作为参考光) - 4.4 通过干涉装置使两束光干涉 - 4.5 干涉产生的光经过透明体,进入探测器 - 4.6 探测器测量干涉光的强度变化 - 4.7 分析测量结果5. 白光干涉仪的应用白光干涉仪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材料表面形貌测量 - 5.2 膜厚测量 - 5.3 生物领域应用 - 5.4 光学显微镜中的应用6. 白光干涉仪的优缺点白光干涉仪作为一种测量仪器具有自身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1 优点 - 6.2 缺点7. 总结通过简要介绍白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我们对该仪器有了初步的认识。

白光干涉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在材料测量、生物医学以及光学显微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仍然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创新在白光干涉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上是对白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的简要介绍,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白光干涉仪。

白光干涉仪介绍课件

白光干涉仪介绍课件

分波前 干涉法
空间不同两点的光波作干涉源实现干涉。由惠更斯 原理,空间任一闭合面都可作为次级波源,远处的 光波是次级波源光波的干涉叠加。
惠更斯 原理
波面上的每一点(面元)都 是一个次级球面波的子波源
概述
分振幅法
分振幅
当一束光投射到两种透明媒质的分界面上, 光能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折射
实现方法
立方分束器、分光板、 薄膜分光镜、衍射光栅
无间隙 抗干扰
不发热
结构紧凑
衍射 光栅
衍射光栅干涉计量单元
电感式
计量PZT扫 描步距和 扫描位移
微位移计 量法
电容式
激光 干涉
位 移 传 感

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
栅干涉
各传 感器 对比
电感和电容式 位移传感器
激光干涉位移 传感器
测量精度高
较大的测量范围、较高的 分辨率和测量精度
测量范围小,不适合 在垂直扫描白光干涉 测量系统中
不同高度 的两个点
光强峰值 位置不同
峰值对应的 测量臂反映 高度差
核心内容 提取
白光干涉扫描技术
白光干涉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 能实现对表面形貌的三维测量。它通过扫描 定位被测表面各点的最佳干涉位置得到表面 各点相对高度,重构表面三维轮廓,实现对 物体三维形貌的测量。
单色光干涉
双光束干涉原理图(迈克尔逊干涉仪)
I (x, y) I1 I2 2 I1I2COS(1 2 ) 光程差 (1 2) 2
相位差
光强分布符合余弦规律
半 反 射 膜
两束光经反射折射后,同时到达分光镜上面的干涉板
从扩展光源S发出的光射向平行平面透明薄板P1。P1的后表面镀有半 反射膜,这个半反射膜把S射来的光束,分成振幅近似相等的反射光1 和透射光2,故P1称为分束板。光束1射向平面镜M1;光束2透过补偿 板P2射向平面镜M2。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 射镜,二者与P1上的半反射膜之间夹角为450,所以,1、2两束光被M1 和M2反射后又回到P1的半反射膜上,再会集成一束光射向E。由于这 两束光来自光源上同一点,因而是相干光,眼睛从E处向M1方向望去 ,可以观察到干涉图样。P2是补偿板,它的作用是使1、2两光束在玻 璃中经过的光程完全相同,为了使其材料和厚度与P1完全相同,制作 时从同一块精密磨制的平板切开而成。P2、P1平行放置。

白光干涉测距原理

白光干涉测距原理

白光干涉测距原理一、引言干涉测量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现象的精密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

白光干涉测距作为其中的一种,利用白光干涉原理来测量距离。

相比于其他测距技术,白光干涉测距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光干涉测距的原理、系统构成、优点、应用领域和结论。

二、白光干涉测距原理白光干涉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白光干涉现象来测量距离。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一点叠加时,如果它们的相位差是2π的整数倍,则会出现干涉加强,形成明亮的干涉条纹;如果相位差不是2π的整数倍,则会出现干涉相消,形成暗的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移量,可以计算出两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差,进而求得目标物体的距离。

在白光干涉测距中,光源通常采用白光,因为白光包含了可见光谱中的多种波长。

通过干涉仪的分束器将一束白光分成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分别经过不同的路径反射回来后再次在分束器上叠加。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在相同反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相位变化,因此会形成不同波长的干涉条纹。

通过分析这些干涉条纹,可以获得不同波长下的光程差信息,进一步求得目标物体的距离。

三、系统构成白光干涉测距系统主要由光源、分束器、干涉仪、探测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光源:采用稳定的白光光源,保证输出的光信号具有稳定的波长和功率。

常用的白光光源有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

2.分束器:用于将一束白光分成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

常用的分束器有棱镜、光栅等。

3.干涉仪:用于产生和检测干涉现象。

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干涉仪结构,如Michelson干涉仪、Mach-Zehnder干涉仪等。

4.探测器:用于接收和检测干涉条纹的光信号。

常用的探测器有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等。

5.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用于对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常用的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微处理器等。

四、优点白光干涉测距具有以下优点:1.高精度:由于干涉现象对光波的相位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白光干涉仪介绍

白光干涉仪介绍

白光 扫描 干涉
单色光干涉
白光 扫描 干涉
白光干涉
白光:光谱中包含整个可见光谱区域的光谱成分的光源
白光干涉时,各波长产生各自的干涉条纹
光程差为零,各波长零级条纹完全重合,光强最大
白光 扫描 干涉
白光与单色光对比
寻找零光程差 位置的依据
白光干涉的对比度随 光程差的增大而降低
工作时,干涉显微镜通过一个线性位置扫描器(常用PZT) 驱动以改变测量臂的长度,在扫描过程中记录每一个像素 点的光强值,由此可得到一系列的白光干涉光强值。
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请看后面软件介绍
白光扫描干涉技术
白光扫描干涉技术 正是利用这一特征实 现的。移动干涉条纹, 并扫描整个被测表面 时,对于被测表面上 的任意一个采样点, 其光强呈现图中的变 化趋势。
当光程差接近相等时,条纹对比度变化剧烈并呈非周期变 化性。该特性很容易与其他级条纹相区别,利用这一特性 实现对零光程差位置测量。这是白光扫描干涉测量的关键。
相当于用一系列间距非常小的平行虚平面切割被测 表面,两平面的交线处为光程差等于零的位置。当参 考镜做充分扫描直到不出现干涉条纹时,识别并记录 各点的最佳干涉点位置作为其相对高度值,所有点的 集合便重构了被测表面的三维轮廓。
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的组成: 光学系统、 微驱动装置及控制系统 调焦系统、 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
光路 图
干涉条纹仅出 现在有限空间 范围
作为干涉测量 仪器的基准
光程差为零 时光强最大
调整光程差, 确定位移量算 出各点相对高 度
显微 干涉 单元
垂直 扫描
距离高对应浅色区 距离低对应深色区
镜头
用物镜专 用的储存 盒
选择物镜的依据: 1、视场,确定测量的区域 2、光学分辨率,它能区分出的最小特征 3、倾斜度,它显示出怎样的曲面能够被测 量,特别是很粗的表面

白光干涉仪是干什么的

白光干涉仪是干什么的

白光干涉仪是干什么的?
干涉仪是利用干涉原理测量光程之差从而测定有关物理量的光学仪器。

两束相干光间光程差的任何变化会非常灵敏地导致干涉条纹的移动,而某一束相干光的光程变化是由它所通过的几何路程或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引起,所以通过干涉条纹的移动变化可测量几何长度或折射率的微小改变量,从而测得与此有关的其他物理量。

测量精度决定于测量光程差的精度,干涉条纹每移动一个条纹间距,光程差就改变一个波长(~10-7米),所以干涉仪是以光波波长为单位测量光程差的,其测量精度之高是任何其他测量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SuperView W1白光干涉仪结合精密Z向扫描模块、3D建模算法等对器件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扫描并建立表面3D图像,通过系统软件对器件表面3 D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获取反映器件表面质量的2D、3D参数,从而实现器件表面形貌3D测量的光学检测仪器。

SuperView W1白光干涉仪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及封装工艺检测、3 C电子玻璃屏及其精密配件、光学加工、微纳材料及制造、汽车零部件、ME MS器件等超精密加工行业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科研院所等领域中,可对各种产品、部件和材料表面的平面度、粗糙度、波纹度、面形轮廓、表面缺陷、磨损情况、腐蚀情况、孔隙间隙、台阶高度、弯曲变形情况、加工情
况等表面形貌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

白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白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白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白光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进行测量的仪器,可用于测量光源的相位差、薄膜的厚度、光纤的长度等。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菲涅尔透镜的干涉装置和光栅的干涉装置两个部分。

以下将详细介绍白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介绍菲涅尔透镜的干涉装置。

该装置由一个平板玻璃和一个透明的半球面玻璃组成,半球面玻璃是一种菲涅尔透镜。

光线从顶部入射,经过透明的半球面玻璃时会发生折射,然后会在玻璃平面上发生反射。

由于玻璃的表面是平行于光路的,所以反射光线之间存在全息干涉。

这些反射光线会在不同角度上干涉,形成一圈圈同心的光环,我们称之为干涉环。

每个干涉环对应着不同的反射光程差。

在光栅干涉装置中,一个光栅被放置在反光镜上方,光栅是由一系列等间距的平行透明条纹组成的。

光线从光源经过光栅时会发生透射和反射,透射光线在光栅上产生多个衍射光束,形成一系列的衍射条纹。

当透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交叉时就会发生干涉,产生一系列干涉条纹。

每个干涉条纹对应的是不同的衍射光程差。

接下来是白光干涉仪的关键部分-平板。

平板是通过旋转平台控制其与光源之间的角度来产生干涉条纹。

当平板与光源之间的角度变化时,每个干涉条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这些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出光源到平板的相位差,从而得到光源的相位信息。

在实际的测量中,我们通常需要使用算法来分析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步进电机控制平板的旋转,并通过光电探测器来检测干涉条纹的移动。

然后,将探测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通过相位计算算法来计算出相位差的数值。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白光干涉仪使用的是自然光,而非单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因此干涉条纹不是均匀的等间隔光环或条纹,而是多色的,即彩色干涉条纹。

为了观察和分析这些彩色干涉条纹,我们通常使用干涉仪的目镜或显微镜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

总结起来,白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射入干涉装置的白光光束经过干涉后产生干涉条纹,根据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和彩色特性来计算出光源的相位信息。

白光干涉仪扫描原理

白光干涉仪扫描原理

白光干涉仪扫描原理
白光干涉仪的扫描原理主要是基于光学干涉原理。

白光干涉仪利用半反半透分光镜将白光分成两束,分别投射到样品表面和参考镜表面。

从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再次通过分光镜后合成一束光,并由成像系统在CCD相机感光面形成两个叠加的像。

由于两束光相互干涉,在CCD相机感光面会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的亮度取决于两束光的光程差,当两束光线经过的光程差增加时,干涉条纹的亮度会逐渐减弱。

在扫描过程中,白光干涉仪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来带动载物台沿设定的路径移动,从而使得参考镜表面和样品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当步进电机带动载物台移动到下一个干涉条纹的位置时,CCD相机将会拍摄到下一个干涉条纹的图像。

通过这种方式,白光干涉仪可以连续地扫描样品表面并记录下表面轮廓变化,生成3D图像。

白光干涉仪能测透明材料吗?

白光干涉仪能测透明材料吗?

白光干涉仪能测透明材料吗?白光干涉仪作为一种常用的光学测量仪器,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白光干涉。

白光是由各种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干涉是波动现象中的一种,常见的干涉现象包括光的干涉条纹、薄膜干涉等。

白光干涉就是利用白光的干涉现象来分析材料的性质。

那么,白光干涉仪能否用于测量透明材料呢?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透明材料来说,其特点是能够让光线穿过并且不发生明显的散射。

透明材料的光学性质主要包括透射率、折射率、反射率等。

白光干涉仪可以利用透明材料的反射、透射等光学特性来实现测量。

它在测量透明材料时,一般会使用分束器将光束分为两束,一束垂直入射到待测透明材料表面上,另一束则绕过透明材料后与反射光相交,在干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及其变化,可以计算出透明材料的厚度或者折射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白光干涉仪测量透明材料时,要求透明材料比较薄且平整,以确保光线能够穿过并且不发生明显的散射。

其次,干涉仪的分束器、反射镜等元件需要具有较高的光学质量,以保证光线的质量和干涉的清晰度。

另外,实验环境也需要尽量减少干扰光源和背景光的干涉影响。

SuperViewW1白光干涉仪基于白光干涉原理,采用扩展型的相移算法EPS1集合了相移法PS1的高精度和垂直法VS1的大范围两大优点,单一模式即可适用于从超光滑到粗糙、平面到弧面等各种表面类型,让3D测量变得简单。

在测量透明材料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1、在玻璃制造过程中,利用白光干涉仪可以实现对玻璃板的表面平整度和厚度的测量。

I3C 电子•蓝宝石玻璃制品(光面)应用案例在手机玻璃屏幕上均匀选取若干个小区域,采用自动多区域进行测黄,获取其不同位域处的粗糙度进行综合评估。

2、在光学镜片制造中,白光干涉仪可以帮助判断镜片的质量和折射率。

从校平后的3D 图像及提取的副面轮麻曲线来看,半成品的蓝宝石玻璃光面上分布有许多1~2nm 的凸起,而从Sa 和ra 数值对比来看,该蓝宝石制品的租相度一致性较好,表面比较均I3C 电子•手机玻璃屏应用案例文传■0t 分析序号 SWSq(*wn) Sp(nm) Sv(nm) Sz(∏m) SO(Cm) 1 O 1013 4479 3椒 MS9 Λ807211Q24 4427 44S1 «.907 M173 2Q971123353班 1M39 0.773 4 S1 W22 153W1 19,954 0412 5 4 1O18M923.995 7.W04B 6 51OO1 14379 487 76 0.7W 77, Im14.940 4^0 9360 αasa $8皿34.W 482 8.989 0314 4Λ971 3.992 3404 7.9S7 6773 M<M1071 15^63 4481 19.934 0Λ5J∣Un9eO1OO 11871 0677 I1W 0.0WIQ1S&1734.10912Λ1 OS1OI光学•透镜类器件应用案例针对大尺寸的光学透镀类器件,无论是用于可见光波段还是红外光波段(材质、镀膜不同),均需要对曲率半径、粗糙度进行检测,部分工艺研究中还需要对表面瑕疵进行测量分析。

米勒白光干涉仪的构造

米勒白光干涉仪的构造

米勒白光干涉仪的构造
米勒白光干涉仪的构造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光源:产生白光的装置,常用的光源包括白炽灯、氘灯等。

2.分束器:将光源的光分为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线,一束经过
待测物体后成为待测光线。

分束器可以采用菲涅尔透镜、彩色分束器等多种形式。

3.反射镜:将分束器分成两束光线同时入射到干涉板上的关键部
分,其中参考光线经过反射后直接到达干涉板,待测光线则需要经过待测物体反射后再到达干涉板。

4.干涉板:是白光干涉仪中直接产生干涉条纹的部分。

干涉板选
用的一般是具有高度平行光波前的全息板等特殊材料。

5.检测器:用于检测干涉条纹。

此外,米勒白光干涉仪还包括准直透镜、分光镜等其他光学元件。

这种仪器的结构原理简单明了,应用范围广泛,在未来的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米勒白光干涉仪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白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白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白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白光干涉仪是一种使用白光进行干涉实验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干涉现象。

白光干涉仪由两个反射镜、一个分光镜和一个检测器组成。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白光的分光:白光经过分光镜后会被分成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束,每个波长对应着一种颜色。

2. 光束的分割:分光镜会将不同波长的光束分成两束光线,一束称为参考光束,另一束称为待测光束。

3. 光束的反射:这两束光线在反射镜上产生反射,并被反射回分光镜。

4. 光束的合成:反射回来的光线再次经过分光镜后会合成为一个干涉图样。

由于白光由多种波长的光组成,因此会产生多个干涉图样,每个波长对应一个图样,整体呈现出彩色的干涉图样。

5. 干涉图样的检测:干涉图样被检测器接收到,并转换成电信号。

通过测量这些电信号的强度和相位差,我们可以推断出待测样品的光学性质和形态信息。

总的来说,白光干涉仪通过将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然
后将这些光束反射、合成和干涉,最终产生出彩色的干涉图样。

通过对干涉图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待测样品的光学信息。

白光干涉仪测量原理

白光干涉仪测量原理

白光干涉仪测量原理
白光干涉仪是一种测量光波相位差的仪器,其原理基于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相互产生干涉的现象。

白光干涉仪利用这一现象来测量光的相位差。

白光干涉仪的基本构造包括一个分束器、两个光路、一个反射镜和一个合并器。

分束器能将入射的白光分成两束光,经过光路到达反射镜后,再经光路返回到分束器处。

分束器将两束光再次合并,形成一个干涉图样。

当两束光波相位差为全波长的整数倍时(即相干),它们相互叠加时会形成明亮的干涉条纹。

而当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会形成暗亮相间的干涉条纹。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推算出两束光波的相位差。

白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是在两个光路中引入一个可调节的物体,如空气膜或玻璃片。

通过调节这个物体的位置,可以改变两束光波的光程差,从而改变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状。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高度或者折射率等物理量。

总之,白光干涉仪利用干涉现象来测量光波的相位差,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得到想要测量的物理量。

白光干涉仪原理

白光干涉仪原理

白光干涉仪原理干涉仪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光学检验的各个领域中了。

如光学系统评价、表面的粗糙度、面形和元件的微小偏移的测量都采用了干涉仪进行分析。

干涉仪是一种对光在两个不同表面反射后形成的干涉条纹进行分析的仪器。

它对分析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的光学部件主要由光源、分光器件、参考平面和检测平面(如图1所示)。

它是通过分光器件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束分成参考光束和检测光束。

当两束光波即波阵面合成在一起时,其合成后的光强的分布将由波阵面的振幅和相位来决定。

由于相位差的变化产生了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如图2所示)。

而相位差是由于两束光经过的反射路径后形成的光程差造成的。

通过分析这样的干涉图样我们就可以经过计算得出图样中的任何一点的光程差。

而光程差的出现是由于被检测表面的形状或倾斜与参考表面不一致。

那么当我们把参考表面做成一个接近完美的表面时,干涉图样所反映的就是被测表面的情况。

干涉仪探测物体表面的数据有它明显的优势。

其一,它是非接触测量,不会损伤被探测物体表面。

其二,它获取数据的信息量大,图样本身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有着极高的分辨率。

其三,测量范围大,它可以同时对一个很大表面进行并行的分析和处理。

当然,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因为是分析反射光,所以有足够的反射才能得到干涉图样进行分析。

这就对光源和被探测物体的材质提出了条件。

激光干涉仪干涉仪的设计方式有许多种。

但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各种光学元件形成参考和检测光路的方法。

Zygo GPI 型就是采用了一种常见的干涉方式制成的。

一般称为Fizeau干涉仪(如图3所示)。

这种干涉仪一般用来测量元件表面或光学系统的波相差。

它结构简单没有采用分光器件分光的方式。

由于所用激光的带宽很窄,因此它的相干长度很长可以在光程差很大的情况下得到干涉图样。

对待测物体放置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通常干涉仪采用He-Ne激光作为光源。

但其他激光光源也都可以应用在此系统中。

当然在选择好光源时其他光学元件和相关探测器的特性要与其匹配。

白光干涉仪原理

白光干涉仪原理

白光干涉仪原理
白光干涉仪使用的是光学干涉原理,其原理是在光程差相同的条件下,两束光线在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干涉程度取决于光程差的大小。

白光干涉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干涉仪。

白光干涉仪是一种通过将白光分成两束光线再合成,产生干涉图案来测量薄膜厚度、折射率等物理量的仪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可见光的波长不同,产生不同的干涉色带,进而得到要测量的物理量。

具体地说,白光干涉仪中,一束白光被透过分光镜分成两束光线,一束通过反射镜反射,另一束通过透明薄膜后反射,两束光线再次通过分光镜合成。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不同,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位置和颜色可以反映出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等物理量。

白光干涉仪的原理比较简单,但是要精确测量物理量需要对光程差进行精细调整,同时要考虑光线的衍射和干涉效应,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光学知识才能正确使用白光干涉仪进行测量。

白光干涉原理

白光干涉原理

白光干涉原理白光干涉是一种利用光的波动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它是光学干涉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在白光干涉实验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干涉仪,例如杨氏双缝干涉仪和劈尖干涉仪等。

通过这些干涉仪,我们可以观察到白光干涉的现象,从而深入了解光的波动特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白光干涉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白光干涉的基本原理。

白光是由多种不同波长的光波组成的,因此它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在白光干涉实验中,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具有不同的相位差,因此会出现干涉条纹的色散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白光干涉。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白光干涉的实验现象。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当白光通过双缝后,不同波长的光波会产生不同的干涉条纹,从而形成一系列彩色的条纹。

这些彩色条纹的出现,正是由于白光的波长不同而导致的光程差的变化。

而在劈尖干涉实验中,同样会观察到白光干涉的现象,只不过是在劈尖的两个表面上发生的。

再者,我们需要了解白光干涉的应用。

白光干涉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光学显微镜、干涉仪、激光技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白光干涉技术,我们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和分析,从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一下白光干涉的特点和意义。

白光干涉是一种重要的光学现象,它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为我们深入了解光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通过对白光干涉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规律,为光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白光干涉是一种重要的光学现象,它揭示了光的波动特性,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光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白光干涉原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光学知识,推动光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白光干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进一步探索光学领域的奥秘。

白光干涉仪

白光干涉仪

白光干涉仪是一种对光在两个不同表面反射后形成的干涉条纹进行分析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不同光学元件形成参考光路和检测光路。

工作原理编辑播报
干涉仪是利用干涉原理测量光程之差从而测定有关物理量的光学仪器。

两束相干光间光程差的任何变化会非常灵敏地导致干涉条纹的移动,而某一束相干光的光程变化是由它所通过的几何路程或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引起,所以通过干涉条纹的移动变化可测量几何长度或折射率的微小改变量,从而测得与此有关的其他物理量。

测量精度决定于测量光程差的精度,干涉条纹每移动一个条纹间距,光程差就改变一个波长(~10-7米),所以干涉仪是以光波波长为单位测量光程差的,其测量精度之高是任何其他测量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白光干涉仪的主要功能:观察、分析、应用
特点:
1 、非接触式测量:避免物件受损。

2 、三维表面测量:表面高度测量范围为1nm ---200μm。

3 、多重视野镜片:方便物镜的快速切换。

4 、纳米级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可以达0.1nm。

5、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测量仅需几秒钟。

6 、扫描仪:闭环控制系统。

7、工作台:气动装置、抗震、抗压。

8 、测量软件: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强大而快速的运算。

应用领域:
1、半导体晶片
2、液晶产品(CS,LGP,BIU)
3、微机电系统
4、光纤产品
5、数据存储盘(HDD,DVD,CD)
6、材料研究
7、精密加工表面
8、生物医学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光強度值
解聯立方程式得到 為 位置的相位值,因為PZT每推動 會造成 的相位差,因此可求得到峰值位 置的間距
光的波動性
• 邁克森干涉儀
干涉條紋
a b c
光源 參考平面
a
b c
待測平面
光的同調性
1 2
1 2 3
0 同調性高
0 同調性低
七步相位移演算法
干涉強度最大的地方的光強度方程式
I ( z) I0 ( z)(1 g ( z)cos ( z)
考慮7個不同位置且相鄰位置間的相位差為
白光干涉儀原理
• 光的波動性。調性
– 白光同調性較低,產生干涉範圍只有幾微米,且只有相位0° 時有 最大干涉強度,因此可以準確的測定出物體表面高度。
• 由於光的波長為數百nm,經由七步相位移演算法計算光 的強度變化,可以使位置解析度達到nm等級(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