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1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二、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到平等泛爱,而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成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克不及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克不及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分歧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其实不难。

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

弟子规全文第一章第二章

弟子规全文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章《弟子规·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就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得教诲而编成得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得六门课与辅修得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与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得人,向她学习,这些都就是很重要非做不可得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得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得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得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您得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您做事得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得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得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她们温暖,夏天要让她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她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得地方要固定,选定得职业或立定得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得道理了、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就是父母所喜欢得东西,一定要尽力替她们准备好;凡就是父母所讨厌得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

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就是难能可贵得!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此处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黄香的典故)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

弟子规第一段原文

弟子规第一段原文

弟子规第一段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一、字词解释1. 弟子规2. 圣人训3. 首孝悌(tì)“首”是首先的意思。

“孝”指孝顺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尊敬、赡养父母等内涵。

“悌”指敬爱兄长,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尊重、友爱。

4. 次谨信“次”是其次的意思。

“谨”是谨慎、小心,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要慎重。

“信”是诚信、守信,说话做事要讲信用。

5. 泛爱众“泛”是广泛的意思。

“爱众”就是要广泛地爱护众人,对大众要有爱心,不局限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6. 而亲仁“亲”是亲近的意思。

“仁”指有仁德的人,要亲近那些有仁德、品德高尚的人。

7. 有余力,则学文在做到了前面所说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道德行为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这强调了品德修养优先于知识学习的理念。

二、段落大意三、教育意义1. 品德修养的引导它明确地为儿童指出了品德修养的先后顺序和重要内容。

从家庭中的孝悌开始,培养对家人的敬爱之情,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2. 社会交往的准则谨信、泛爱众和亲仁等内容为社会交往提供了准则。

在社会中,谨慎言行、诚实守信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广泛地爱护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强调品德与知识的关系“有余力,则学文”这一观念纠正了只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倾向。

它提醒人们,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学识,如果品德败坏,也难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只有在良好的品德基础上学习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弟子规完整版

弟子规完整版

弟子规完整版弟子规完整版——蔡礼旭一、《弟子规》全文第一章:入则孝第二章:出则悌第三章:谨第四章:信第五章:泛爱众第六章:亲仁第七章:余力学文dì zǐ guī弟子规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zǒng xù【总叙】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 én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入则孝】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 é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读: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弟子规》全篇

《弟子规》全篇

1弟子规,圣人训。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2首孝悌,次谨信。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3泛爱众,而亲仁。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4有余力,则学文。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5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

6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7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应该恭敬的聆听。

8父母责,须顺承。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9冬则温,夏则凊。

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

10晨则省,昏则定。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况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11出必告,反必面。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

12居有常,业无变。

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13事虽小,勿擅为。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14苟擅为,子道亏。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15物虽小,勿私藏。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16苟私藏,亲心伤。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17亲所好,力为具。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

18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

19身有伤,贻亲忧。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20德有伤,贻亲羞。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21亲爱我,孝何难。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1-28)徒孝第一父母呼,应立即,父母命,行勿迟,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事无大小,悉心为。

弟悌第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飞觥,或醉卧,难言欢,心易伤。

防微杜渐,小节胜大节,柔能克刚,水能灭火。

先学第三师友所交,乃学之始,童蒙之时,学业四终。

读诗书,明史礼,精神疏通,性自端庄。

黄发垂髫,必读圣贤书,缺月无闻,不看文章句。

勤学第四问则撰笔,问不止则为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死学无补于己,宜解笺墨,以时增益。

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思过第五昨夜夢境,犹历历在耳。

醒来怀念,仍思苦哉!指其不远,谓自非人。

深衷自省,如登高山,自见小大;如观明镜,自明是非。

愧非圣贤,悔无德行。

相机立志,改过自新。

修身第六人有四肢,根本在躯。

躯有四时,保养在身。

春宜多睡,夏宜多息,秋宜多行,冬宜多食。

按时进食,勿待饥饿;虽饱必戒,勿至饱满。

行必规方,言必信践;穿必整洁,发必齐面。

齐家第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诲,须先遵。

家有常礼,出入以时,上下有分,长幼有序。

使我日益,增广辉烈。

治国第八君为臣纲,臣为君纪。

爱人以德,天下归仁。

霜降千里,早荷含露。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管窥蠡测,鉴别人情;立身以立言,传家以身后。

平天下第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教之诰曰严。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常恶乎世之无道,恭己正南,又何嫌于尧、舜?三事第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天生鸟翔,麟游万里,无人不有容颜之美也。

去我十恶第十一鄙夷淫佚,戒奢侈泛滥。

小人斗气,忌诟谤讥讽。

窃盗狼藉,不足与人交;妄言恶语,孤立而自伤。

非分之财,勿取也;践约之道,勿失也。

出言有章,句读清晰;合衣有度,载饮有仪。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道德启蒙读物。

本文将为您呈现弟子规的全文,并提供相关解释。

第一章: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解释:这一章首先教导弟子要尊敬父母,孝顺慈爱;其次要谨慎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让弟子明白,只有修身齐家,才能为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奠定基础。

第二章:弟子的行为宗庙社稷,言必信,行必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解释:这一章强调了在祭祀王室神社和国家神社时,一定要言行一致,兑现承诺。

再次重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章:父母的教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当父母呼唤时要迅速回应,当父母吩咐时要立即行动,父母的教诲要虚心听取,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

第四章:友与己朋友远,兄弟少,明以修身,愿以养德。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朋友要慎选,人生真正能相信的朋友寥寥无几,因此要注重修身养德,让自己成为值得交往的人。

第五章:言行慎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解释:这一章提醒弟子,对于不礼貌的行为不要看、听、说和做。

第六章:节制饮食饮食有度,饱而避饥。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要有节制的饮食习惯,饭要吃得饱,但不要贪婪,避免饥饿肚子。

第七章:守身有节孝则顺,友则信,守身有节,言语有序。

解释:这一章强调,孝顺要顺从父母,友谊要忠诚守信,守身要有节制,言语要有秩序。

第八章:心灵修养衣貌足恭,所以动容。

容止端正,所以动容。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要端庄恭敬地穿着,以此来调整内心,展现大方得体的容貌和姿态。

第九章:读书学习凡让之道,得众之道。

解释:这一章告诉弟子,学习时要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章:守约守时执约以信,亲戚所序,勿解以己,亲戚所亲。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要信守承诺,按照与亲戚朋友所定的规定行事,不要凭个人意愿去解释、违背他人的要求。

第十一章:整洁自律若内信谦,外敬问让。

弟子规1

弟子规1

阮咸晒衣 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年轻的时候家 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很平常,可是他在有钱 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当时有个 风俗,就是每年七月初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 箱子打开,把箱子中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晾晒。 据说这样衣服不会被虫子咬。 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在晒衣服,阮咸把自 己的衣服也晾出来,这些人见阮咸晾晒自己的 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 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 耻辱,人活着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见人善shà n ,即思齐, 纵zònɡ去远,以渐跻jī。 见人恶è ,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jǐnɡ 。
唯wé i德学,唯wé i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lì 。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qī 。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 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 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 当自我激励,奋发图强,赶上别 人。要是外表穿着不如别人,或 者饮食不如他人,就不必放在心 上,更没有必要难过自卑。
见人善shà n ,即思齐, 纵zònɡ去远,以渐跻jī。 见人恶è ,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jǐnɡ 。
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 要立刻想到向人家学习看齐,虽 然目前和人家相差很多,也要 下定决心去做,只要努力,就会 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 不良的行为,要立刻反思自己, 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 就要立刻改掉;没有,以后要警 惕。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见贤思齐
东晋时期,有兄弟俩,一个叫孙潜,一个叫孙放, 两人都是机智聪慧、勤奋好学的人。他们时刻都想着 学习别人的善行,这从他俩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孙潜,字齐由。为什么叫齐由呢?原来在古代有一个 叫许由的贤士,尧帝把自己的帝位让给他,他感到才 浅徳薄,就推辞不受。孙潜觉得应该向这种谦让的精 神看齐,所以取名“齐由”。 孙放,字齐庄。我们都知道,庄子是古代著名的思 想家,孙放觉得自己应该向庄子学习,所以取名“齐 庄”。兄弟二人见贤思齐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今天学 习的。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解释】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49、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解释】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50、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解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51、彼说长 此说短不关己 莫闲管
【解释】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自私自利,切记不要去评说;
67、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68、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解释】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69、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45、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
46、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解释】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47、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解释】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48、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72、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解释】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
73、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解释】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74、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解释】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弟子规》全集加注释

《弟子规》全集加注释

弟子规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学习规矩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学习规矩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学习规矩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一,旨在教导孩子们学习规矩、懂得礼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弟子规全文:弟子规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敬,以孝为先,亲以有礼,尊以有诚。

2.农谣说:四时勤,五谷晚。

礼义廉耻,千字文。

行人稳,坐人安。

登山小,足音缓。

3.拜上天,称祖宗,对长宜,友以孝。

尊官爱国,与众仁,行尊让,态端庄。

4.孝当先,群以亲为尊;谏不入,决不可使从。

5.谨言节,预兆祸,听过失,事后悔。

众庶同,举大慈;勿伤心,道自随。

6.天地合,地生物,百事备,物以类聚。

家有常,业无变,恭敬顺,业就担。

7.幼入学,长如箭;耳顺则听,目明则见。

事顺则成,言和则信;心温则理,性静则神。

8.事凡成,独立否?水有源,木有本。

终身事,群实亩;身不动,心不安。

9.凡开口,皆敬语;见善言,由是生。

见不善,亦内省;出言有物,人称贤。

10.戒所欲,终身戒;戒欲速,戒欲迟。

戒先难,后易成;戒先易,后难止。

11.事外事,不劳神;惟礼义,乃人伦。

洞其意,达其情;所存善,日见其人。

12.鸟欲高,先振翅;人求名,先立志。

心不惮,耳不烦;取直道,千里足。

13.三思而行,再思所言;俏成俏败,嘿止爱言。

14.饭父问偕知效事,行孝举正必肖翁;15.覆酒不覆亲,1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7.人不听,不如自己尽心;莫企子,何必待他人。

18.暗度陈仓,入木三分;不怨人,自得其辱。

19.百岁乐,百岁病;福无重至,祸不单行;20.细惟虑,始出言,利欲忘,祸可远。

21.心不狎,神不劳;千里风,不到耳。

22.草木摇,摇则生;众口铄,焉能剜?23.体常清,静以定;泰然处,可以安。

24.人正当,言必信;衡有直,惟忠良。

25.圣人法,法度存;小人细,细则乱。

26.凡积善,皆有后;受人恩,不曾忘。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孝经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是儿童学习做人的第一篇教材,《弟子规》。

《弟子规》是古代中国教育家、思想家朱熹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本教育教训学生做人的著作。

本文将为您全文展示《弟子规》的内容。

一、勤学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勤学篇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勤学篇下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四、诚篇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

所恶于右,毋以交左;所恶于左,毋以患右。

此之谓内,可同崇德也。

五、诚篇上君子之道,二者同出,尔顺之者,豈惟人哉?六、诚篇下凡是不孙子,皆可棄也。

七、谨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民不可得而仰矣;获乎上矢不虞,不畏友知,不畏敌,民不可得而与争也;小人之过也,必有所诎藏焉,而民不可与而知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八、谨篇上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九、谨篇中凡百工,贵其事,必自专也。

十、谨篇下君子不夷不惠。

十一、修身篇刚毅木讷,近仁险巧,后世之人,惟此兴焉。

誓不两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二、修身篇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器不容,大音希声。

十四、修身篇下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十五、齐家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兄为弟隐,弟为兄隐;夫隐其妻,妻隐其夫。

内隐其身,外隐其亲,亲隐其家,家隐其国。

凡在父母,犹在威仪。

十六、齐家篇上动静有常,守分安命。

十七、齐家篇下男子有泪不轻弹,虽则男子有泪不轻弹,虽烈如邱、尧舜,泪随韩愈而下,可不泯忧乎?十八、治国篇致君尧舜,未之有异也。

致孝悌也而后有天下。

弟子规1到8章

弟子规1到8章

弟子规1到8章《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2.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3.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4.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弟子规》第一课

《弟子规》第一课

第一课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注解]:《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问秀才李毓秀所作。

“总叙”共8句,对孔子在《论语》中的一段论述作了缩减,全书的内容就是以这段话为中心思想展开的,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基本生活规范。

[原文]:弟子①规②,圣人③训④。

首孝⑤弟⑥,次谨⑦信⑧。

[注释]:①弟子:指学生。

②规:规范,准则。

③圣人:指孔子。

④训:教训,教导。

⑤孝:侍奉父母为孝。

⑥弟:同“悌”,与兄弟友爱的意思。

⑦谨:小心谨慎。

⑧信:信用。

[今译]:《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言语行为中要谦虚谨慎,对人要讲讲信用。

[原文]:泛爱众①,而亲②仁③。

有余力④,则学文⑤。

[注释]:①泛:广泛。

泛爱众:博爱众人。

②亲:亲近。

③仁:有仁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④有余力:在品行修养之余,有多余的时间精力。

⑤学文:学习其它有意的知识。

当时特指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和各种经典。

[今译]:对大众要平等博爱,亲近品德高尚人,向他学习。

这些都是必须做的事,如果做了以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拓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规矩吗?规是画圆用的圆规,矩是画直线用的尺,没有圆规和尺作为工具,也就画不好直线,更画不成圆。

从规和矩的本身意思引申开来,凡是可以用来做依据和标准的,都叫规矩。

《弟子规》一书讲的就是古代学童要遵守的规矩,跟今天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用差不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不按照《弟子规》去做就是没有做人的本分。

没有德行的人,越有科学知识就越危险,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人。

《弟子规》这本书,都是圣人先哲的训诫,它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通过学习、落实《弟子规》,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形成优良的品德;然后好好学习其他更多有益的学问,成为有德有才的好孩子。

弟子规1-10

弟子规1-10

弟子规2 弟子规2
fù mŭ hū huă yìng wù huăn
父母呼, 父母呼, 应勿缓。
fù mŭ mìng lă xíng wù lăn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命, 行勿懒
fù mŭ jiào xū jìng tīng
父母教, 父母教, 须敬听。
fù mŭ zé xū shùn chéng
居有常, 业无变。 居有常, 业无变。
弟子规4 弟子规4
xiă shì suī xiăo wù shàn wéi
勿擅为 事虽小, 勿擅为,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苟擅为, 子道亏。 子道亏 苟擅为
xiă wù suī xiăo wù sī cáng
勿私藏, 物虽小, 勿私藏,
yí qīn yōu yí qīn xiū
身有 伤, 贻亲忧; 贻亲忧; 德有伤, 德有伤,
qīn ài wǒ
贻亲羞。 贻亲羞。
xiào hé nán
亲爱我, 亲爱我,
qīn wù wǒ
孝何难? 孝何难?
xiào fāng xián
亲恶我, 亲恶我,
孝 方 贤。
弟子规6 弟子规6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责, 须顺承。
弟子规3 弟子规3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冬则温, 夏则凊, 则温,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晨则省, 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ăn bì miàn
出必告, 反必面, 出必告, 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亲有过, 亲有过, 谏 使 更,

弟子规1

弟子规1
qīn suǒhào
lìwèi jù
qīn suǒwù
jǐn wèi qù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qīn yōu
déyǒu shāng
yíqīn xiū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qīnài wǒ
xiào hé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解释】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孝经》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释】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菩萨本愿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qīn yǒu gu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读后感关键词:2010-07-31 09:38:00.0 晴祖国的经典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走进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像《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更是受到很多家长的最爱。

而我无论是平时听到还是网上看到最多还是说《弟子规》这本书,以前只是看到别人写的怎么好,却从来没有走进过,有一种过河找桥的感觉。

可是通过我和孩子诵读,从中真的是受益匪浅,对孩子的行为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

我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心灵也从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根据当时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的。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礼、义、忠、信。

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列举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

是道德教育、规范言行、防邪存诚,培养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以“六字美文”著称,它朗朗上口,寓教其中,在简捷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在声声朗读、自然记忆的过程中让孩子受到渗透性的教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我的孩子做事总爱磨蹭,什么事说了好几遍,虽然嘴上不停地应着,但并没有行动,自从背了《弟子规》后,每当有一个人听了父母让做事后,却没有行动,总会不由自主地背诵: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因为我在和他们一起诵读的时候,就告诉孩子这两句话意思是说:父母呼唤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地拖延;父母有事要自己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能故意偷懒。

在这种句子的影响下,孩子慢慢地就改掉了很多不良的习惯。

对于孩子吃饭只吃青菜不受吃肉这种现象,虽然原来也没有少给孩子讲道理,但我总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也只是每次强调去吃,而在《弟子规》中就这样写道: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也就是说平时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挑三拣四,每餐的进食量适时适量,不要暴饮暴食。

当孩子明白了这些基本的道理后,每当孩子再去挑食时,或者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不好吃的就不吃或者少吃。

我就会和孩子就一起回顾书中的经典名句,用这些经典名句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就更有说服力。

一本经典,我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和孩子一起诵读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高着自己修养和学识。

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大人的讲解下,不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停地检验,哪些地方合适?哪些地方不合适?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需要继续努力?真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弟子规》中的句子短小精悍,句句中蕴含着生活的真谛,让我和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精神的洗礼。

特别是在每一个小短篇之后,都附有一个小故事,更是有助于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原文的内容。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的言行就是孩子效仿的榜样。

在教学中我总会让学生签午休条、作业条、背书条等,有的学生明明不会背书,而条子上却签的却是会背,家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受老师的批评,可是一旦老师一检查,一些学生却是不会,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但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反而助长了一部分学生坏习惯的养成。

于是我总会引用这本书中古代一个故事《曾子杀猪》来教育。

这个故事是说曾子为了一句戏言把家里的猪杀了,给家里的小孩上一堂要守信的课。

那典故是说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肉。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

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对孩子失信,家中的猪虽然保住了,但却会在孩子的纯洁心灵上留下不守诚信的阴影。

曾子不但以诚信的思想严于律而且还以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下一代。

我们做家长的人,应该好好地向这位古人学习。

一本《弟子规》教育两代人,最重要是的孩子在诵读的过程,结合自身的实际做法,找到努力的方向。

正是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也许这才是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魅力所在。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每当翻开《弟子规》,一种历久弥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那千百年前的朗朗书声,又再一次在耳边萦绕……我有时会暗暗惊叹,几千年前的古人,居然会写出令人终生受益的书。

《弟子规》真是一部经典的书籍,它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细节,我要天天读、时时谨记对照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为高尚的人。

《弟子规》真是一部经典的书籍,它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细节,我要天天读、时时谨记对照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为高尚的人。

不是因为学校的白校长和李老师倡导同学们在早读时朗诵《弟子规》,不是因为李老师在期末考试的家长会上就这篇文章做了精彩的演讲,不是因为老师也要求作家长的写出读后感,真的从来没有接触到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三字经》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惭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

按照中国的传统,百事孝为先,《弟子规》因此也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

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

对亲人至孝,为国尽忠,也是“仁义礼”的表现。

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章里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指出父母的过失所用的方法,过于消极,放到今天来讲就是迂腐、愚孝和愚忠。

应该有怎样的骨肉情、兄弟情?如何做到长幼有序?应该如何看待钱财?在“出则悌”这一章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应该就是儒家遵循的“礼”了,有“礼”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起居休息时应该怎么样?饮食时应该怎么样?穿衣戴帽时应该做到什么?走路时的步伐体态是如何的?碰到人时如何?独处时如何?借人东西时如何?“谨”这一章规定了言行举止的准则。

我认为是“礼”的又一个延伸,将它的内涵扩大,应该还有“慎独”的意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

这一章同样有我不能苟同的地方,那就是“斗闹场,绝勿近”,如果是正在进行的一场的以强凌弱的斗争,我们能袖手旁观吗?“路见不平一声吼”是否是我们现代这个社会应该倡导的行为呢?“信”应该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弟子规中讲述比较深刻的一部分。

承上部分的“出则悌”、“谨”,启下部分的“泛爱众”。

“信”更应该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如果大家都能诚实守信,就不会有农民工的工资需要总理的过问才能发到手;如果大家都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见利忘义,往奶粉里面掺三聚腈氨,造成千千万万的儿童遭受病痛的折磨,家庭蒙受巨大的痛苦;如果大家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大灾大难袭来时,国家也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损失;如果官员时刻把信义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毕生的信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出现;如果大家视诚信为自己的生命,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信”这一章不光讲述一诺千金,还讲述了向别人应该学习什么,怎么样对待批评,怎样“朝闻过夕改之”。

“信与智义”是相通的。

“泛爱众”这一章重点讲述了儒家“仁”的主题,那就是对待一切大众应该平等关爱,对待穷人不歧视,对待富人不巴结及怎样礼尚往来。

我的理解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及孙中山先生倡导“博爱”,爱天下的芸芸众生。

从小处说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把这个“仁”延伸出来那就是除了爱家人老师朋友,还要爱人民,爱祖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之要胸怀祖国,心忧天下。

“亲仁”则阐述如何向有仁德的人学习,事实上是儒家的交友观,即要交怎样的朋友,向真正的朋友学习什么。

最后一章“余力学文”在以上应该尽自己本分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给我们指出了直到今天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藏书的陈列等等。

读罢这千余字的文章,感慨万千,仔细想来,这和当前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今天的人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应该有怎样的道德情操。

在21世纪的今天,我想我们向外输出的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商品和劳动力,咱们中国人给人家的印象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吃苦耐劳方面,还应该向世界展示的是我们灿烂悠久的文明。

附儿子的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们达到的准则,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学习,如何讲究文明和礼貌。

《弟子规》全篇十分短小,仅1080字,却蕴含丰富,它总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

亲人有病,要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

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样,为人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

“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小事上也可以体现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使别人眼中的我们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谦谦君子。

“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要直言不讳,不要喜怒无常。

“泛爱众”告诉我们,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厌旧,要爱每一个人,要心胸宽广。

“亲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不要勾心斗角,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余力学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听讲时要认真,学习时要努力,写作时心态要端正,要心无旁物。

但这一章中说的“非圣书,屏勿视”我不能认同,如果光看儒家的著作,难免使人知识面过于狭窄,失去读书的乐趣。

弟子规用平实的语言讲了很多大道理,让今天的我们深受启发。

国学如潮,向着我们澎湃而来,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冲洗着我们的心灵。

读《弟子规》,我进一步得到了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

从接受启蒙的孩提到现在热血沸腾的青年,一路的成长,我们都离不开国学思想的摆渡。

《弟子规》,读它千遍万遍也不倦。

《弟子规》是以孔子言论为核心的思想启蒙教材,中国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通过它所蕴含的优秀传统道德伦理来规范举止言行,激发引导人性向善发展是在这个多元化的全新社会的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