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全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1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第二章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第三章章谨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第四章章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第五章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归,道两亏凡取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望,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第七章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第七章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涩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凊,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爆,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全文版

《弟子规》全文版

《弟子规》全文版1、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一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第二章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第三章章谨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第四章章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第五章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归,道两亏凡取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望,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第七章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第七章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涩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凊,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爆,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古代启蒙的书籍,讲的是什么,又是有哪些意义。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精品】[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

【精品】[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

【精品】[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第一章勤有功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人不见,心不念,人见善,即修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章孝于父母2、孝顺父母重如山,永久怀念在心间。

3、宜赡多情重敬意,奉养始终不曾懈。

4、慈母多败儿,孝子公庇亲。

5、念馀报母恩,宜勤向学校。

第三章弟子好学弟子规,圣人训,读书神,借力扶,有遗闻,补于敦,左右手,持之端,适口气,先朗声,字字珠玑,句句瑰留,若患言之不尽,复述陈情1、好学不亦乐乎,不学之乐,不如乐学之。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学不可以已,青春不再来,一日线过,再难重来。

5、三人行必有我师,择从中取,熟读唯有字,不熟读百不如。

第四章多思弟子规,圣人训,三思而后行,学而时习之。

1、心有所思,先思而后行,事有所待,先待而后行。

3、多虑多得,少虑少得,不虑不得,故有所得。

4、一分钟的沉思,胜过一小时的空谈。

5、不得半日闲,谋思等闲。

第五章言语慎弟子规,圣人训,言为心声,犬吠也惊,不可不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言语虽落在空气里,其影响却如铅沉于大海。

2、言行举止须慎重, 一言一行皆能显露。

3、言而有信则人不疑,不言不信则疑众所矣。

4、未许诺而言,勿妄允以恼人。

5、言多必失,言少必巧,知止而后有益。

第六章行必果弟子规,圣人训,赏罚必明,信手拈来绝不差,谓执行必果。

1、行动如走路,目标如登山,只有踏实一步步的走,方能到达巅峰。

2、行动之果,为朝三暮四之弊,得之不足,失之有余。

4、实践出真知,不能假借,道理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5、行之结果,必须加以检讨,总结中得失,以修身齐家,敬天爱人。

译文:弟子礼仪的圣人教诲,孝道和尊敬排在头位。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

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全)

弟子规全文(全)

弟子规全文(全)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一本古代的儿童教育读物,也是儿童修身养性的重要手册。

它以简练的语言,直接明了的表述了儿童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一、弟子规:听话、尊敬师长、行为得体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作为弟子,首先要遵守孝悌之道,尊敬和顺从师长,举止得体。

同时,要保持谨慎和诚信的品格。

对待他人,要以广泛的爱心,亲近仁善的人。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二、孝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亲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时,要立即响应,当他们吩咐你时,要立刻行动,不要懒散。

孝敬父母,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教导,接受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要照顾好父母的生活。

早晨要起床时节省时间,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

外出时必须告知,回来时要与父母见面。

在生活中要有规律,做事不可变卦。

哪怕是小事,也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失去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三、言语:说话文明、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在言语表达方面,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不随便发脾气。

在家中教养,要遵循父母的期望和教导,以诚挚的心听从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要对待父母像冬天温暖他们一样,给予关怀,对待他人要像夏天凉爽一样,让人感受到友善。

早晨起床要节省时间,晚上上床睡觉要按时,不要拖延。

外出时要告知,回来要与父母见面。

在家中要保持常规的生活,不要频繁改变,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虽然是小事,也要承担责任,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影响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最为经典的启蒙读本之一,被称为“孩子的家规”。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儿童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的完整版。

一、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仁者爱人,义者治事。

智者知人,信者成事。

五官所司,昼则眠,夜则寤。

左右眼开,左手开提。

右手开挥,两目视前,口中常闭。

势著肘,按著腕尽力除。

三、文章第三呼吸均匀不使急,用力忌猛乱。

四、文章第四步伐练熟气不喘,解头颈,放松腰臀。

五、文章第五矮背,不急,腰下牵。

步伐稳健方有力,上下慢动步伐小。

头稍后倾效逍遥,一切动作皆慢缓。

六、文章第六走路时,消偏墙,中间过,不碰撞。

挑东西不沾人,车辆与行人互不干。

七、文章第七滚来绕去谦恭顺,心中恶愿全放下。

如物坠地作者反,如呼吸水皆平和。

成人八肢要稳重,站立而行求自信。

弯腰俯前身一变清,屈膝转体脚先行。

九、文章第九头,身伤不可数,人生重事莫满头。

手脚动作要安抚,踩踏时,轻快走。

十、文章第十飞针者,相机。

飞筷者,乱食。

妄动者,目错。

失小者,数秒。

飞车脚,穿纱裙。

飞车者,能生存。

飞车看点,原本度大准定。

感觉机动车,车流冲撞,危险预评。

高速机动,急弯感忧疑。

油门太狂躁,遥知柔中。

十一、文章第十一空腹洗澡,刷牙漱嗽。

用刷子洗两次,有刷发,颧发,背发。

十二、文章第十二夜晚九点睡,早上六点起。

晚上睡觉有准时,结果醒来又睡迟。

十三、文章第十三尊师重道是起点,敢想敢问勇向前。

读书是养心怡志业,时时处处讲礼貌。

小心对别人看待你,敢恶啄从人共牙笑。

十四、文章第十四偷字者,劝勤,避坏事,贪走云帆。

犄角之事,勿妄亲。

莫谈朝仪。

十五、文章第十五小名喊救命信号,一住手,两慢跑,三是不行。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完整版)《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1-28)徒孝第一父母呼,应立即,父母命,行勿迟,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事无大小,悉心为。

弟悌第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飞觥,或醉卧,难言欢,心易伤。

防微杜渐,小节胜大节,柔能克刚,水能灭火。

先学第三师友所交,乃学之始,童蒙之时,学业四终。

读诗书,明史礼,精神疏通,性自端庄。

黄发垂髫,必读圣贤书,缺月无闻,不看文章句。

勤学第四问则撰笔,问不止则为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死学无补于己,宜解笺墨,以时增益。

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思过第五昨夜夢境,犹历历在耳。

醒来怀念,仍思苦哉!指其不远,谓自非人。

深衷自省,如登高山,自见小大;如观明镜,自明是非。

愧非圣贤,悔无德行。

相机立志,改过自新。

修身第六人有四肢,根本在躯。

躯有四时,保养在身。

春宜多睡,夏宜多息,秋宜多行,冬宜多食。

按时进食,勿待饥饿;虽饱必戒,勿至饱满。

行必规方,言必信践;穿必整洁,发必齐面。

齐家第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诲,须先遵。

家有常礼,出入以时,上下有分,长幼有序。

使我日益,增广辉烈。

治国第八君为臣纲,臣为君纪。

爱人以德,天下归仁。

霜降千里,早荷含露。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管窥蠡测,鉴别人情;立身以立言,传家以身后。

平天下第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教之诰曰严。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常恶乎世之无道,恭己正南,又何嫌于尧、舜?三事第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天生鸟翔,麟游万里,无人不有容颜之美也。

去我十恶第十一鄙夷淫佚,戒奢侈泛滥。

小人斗气,忌诟谤讥讽。

窃盗狼藉,不足与人交;妄言恶语,孤立而自伤。

非分之财,勿取也;践约之道,勿失也。

出言有章,句读清晰;合衣有度,载饮有仪。

弟子规全文、注释

弟子规全文、注释

目录:一、《弟子规》全文第一章入则孝第二章出则悌第三章谨第四章信第五章泛爱众第六章亲仁第七章余力学文编辑本段《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原文: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原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注:【首孝弟】“弟”为“悌”的古字,读tì。

弟子规全文(全)

弟子规全文(全)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第一章<总序 >● 弟子规,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劝,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敬、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誉。

●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密有仁德的人。

假如道德培育差不多了,就能够去学习汲取经典的知识。

第二章<入则孝 >● 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

译:父亲母亲叫我们,不可以够慢悠悠的;父亲母亲交代事情,要勤劳仔细,不可以够懒散懒惰。

● 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

译:父亲母亲亲有所教育,要恭顺听取;父亲母亲有所责怪,也要肩负采取。

●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怀父亲母亲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准时的问候父亲母亲起居安好。

●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亲母亲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必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常常改换。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固然是小事情,也不行擅作主张;假如私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固然是小东西,也不行私自珍藏;假如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亲母亲亲悲伤悲伤了。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亲母亲亲所喜爱的事物,我们要全力准备稳当;父亲母亲亲不喜爱的,我们要留神防止。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假如受伤了,会让父亲母亲亲担忧;道德假如败坏了,会让父亲母亲亲蒙羞。

●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亲母亲亲喜爱我,要孝敬一点都不难;父亲母亲亲不喜爱我,我仍旧孝敬那才是真贤良。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亲母亲亲有过失,想方法劝谏让他们更正,可是要怡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假如父亲母亲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呜咽来求父亲母亲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牢骚。

● 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及解释 全文

弟子规及解释 全文

弟子规及解释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

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有恒。

【解释】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为父母扇凉床枕。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所及。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当子女的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俗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弟子规全文(全)

弟子规全文(全)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它教导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备注:备注:六艺:①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

②乐:音乐。

③射:射箭技术。

④御:驾驶马车的技术。

⑤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⑥数: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

《广雅》:“数,术也。

”即技术、方法、技巧而已。

】孔子教学,讲四门教育: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四门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规》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课本,这个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家教是最重要的扎根教育。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爱好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都起着根本作用。

没有家教的小孩,即使学校教育再优秀,一生都不会有大成就。

小孩在三岁以前离不开母亲,母亲的一言一行,小孩都在模仿与记忆,以母亲的仪表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这叫母仪母教。

如果父母自己不自尊、不严格要求自己,你的小孩将向你学习什么呢?所以真正要让家庭教育有很好的进展,必须从家长开始提升。

《易经》里有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孩子小时候就要给他培植正确处事待人的态度,养他的浩然正气,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

你把小孩教好了,这个功德最神圣。

为什么呢?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那么将来必定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孩子如果是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毒品。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习性就不一样了。

因为人受的教育不同、受的熏染不同,在社会里受不良风气的熏染,他就变成坏人了,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就变成好人了。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全文【解释】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纵自大;不要喜新厌旧;65、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解释】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66、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解释】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的隐私,切记不要去宣扬;67、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68、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解释】宣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69、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解释】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70、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解释】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71、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解释】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72、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解释】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73、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解释】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74、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解释】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而亲仁75、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解释】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76、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解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察色献媚;77、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解释】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78、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弟子规大全全文

弟子规大全全文

弟子规大全全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经典之一,全文如下:【弟子规第一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事必躬,勿背前。

【弟子规第二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爱父母,爱师尊,爱故乡,爱祖国。

爱友朋,爱同学,爱妻子,爱儿女。

立身处,静心闲,善思考,明是非。

【弟子规第三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污言秽语,转眼即过。

损人利己,莫此为甚。

斗筲之人,不足与谋;橛纽之人,不足与期。

【弟子规第四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谏不听,退以敬,谏不入,再以礼。

人不见,胜如见,见多误,惟是躬。

【弟子规第五篇】:三思而后行,再思而后言。

言多必失,事少必反。

姑息养奸,必招后患。

小不忍,则乱大谋。

【弟子规第六篇】:有恒者,无难事。

功到自然成,磨杵成针,不择细木。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弟子规第七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弟子规第八篇】:师不严,道何以明。

不以礼,失述鲜矣。

子不学,断知之者,督之以学,几可已矣。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中和下致民意。

谁令乘风归去,赋与新词强说愁。

【弟子规第九篇】:事父母,顺父母,见危莫怠,见难莫懈。

有子七岁,女掌儿童,左传孔传,必读诸史。

名人写传,待子方读,彼既仙,宜传灵奇。

【弟子规第十篇】:人见善忘之,独见不忘。

言不信,行不果,空言恶向,实行好远。

过有篡改,借人损益,如此良心,岂是君子。

【弟子规第十一篇】:言必信,行必果,务要开口,说与中肯。

人不闲,心不静,人不明,心不清。

事有大小,到我必须,成事不说,遂必有序。

【弟子规第十二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听言需思骞,识器要有朴。

事无大小,必有可观,量力而行,不失可享。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

弟子规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shèng r én xùn shǒu xi ào t ìcìj 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f 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 én yǒu yúl ìzéxué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r ùz éxi ào入则孝f ùmǔhūyìng wùhuǎn f ùmǔmìng xíng wùl 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 ùmǔji oàxūj nìg t īng f ùmǔzéxū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dōng zéwēn xi àzéj ìn g chén zéxǐng hūn zé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chūbìgào fǎn bìmiàn j ūyǒu cháng yèwúbi 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shìsuīxi ǎo wù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dào kuī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wùsuīxi ǎo wùsīcáng gǒu sīc 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qīn suǒhào l ìwèi j ùqīn suǒwùj ǐnwèi q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shēn yǒu shāng yíqīn yōu déyǒu shāng yíqīn xi 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qīn ài w ǒxi ào h én án qīn z ēng wǒxi ào f āng xi á 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qīn y ǒu gu òji àn sh ǐg ēng yíwús èr óu wúsh 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ji àn b úr ùyuèf ùji nàhào q ìsu ít àwúyu àn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qīn y ǒu j íyào xi ān ch áng zhòu y èsh ìbùl íc hu áng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sāng s ān ni á n cháng b ēi y èj ūch ùbi à n ji ǔr òu ju é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sāng j ìn l ǐj ìj nìch éng shìs ǐzh ěr úsh ìsh ēng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chūz ét ì出则弟xi ōng d ào y ǒu dì d ào g ōng xi ōng d ìmùxi ào z ài zh 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cái w ùq īng yuàn h ésh ēng yán y ǔr ěn f èn z ì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huòy ǐn sh íhuòzu òz ǒu zhǎng zh ěxi ān yòu zh ěh ò u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zhǎng h ūr é n j íd ài ji oàr én b ùz ài j ǐj í d à o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chēng z ūn zh ǎng wùh ūmíng duìz ūn zh ǎng wùxi àn n éng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l ùy ùzh ǎng j íq ūy īzhǎng wúy á n tu ìg ōng l ì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qíxi àmǎchéng xi àj ūguòy óu d ài bǎi b ùy ú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zhǎng zh ěl ìyòu wùzu òzhǎng zh ězu òmìng n ǎi zu ò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zūn zh ǎng qi á n shēng y ào d īdīb ùwé n què f ēi y í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j ìn b ìq ūtu ìb ìch íwèn q ǐdu ìshìwùy í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shìzh ūf ùr úsh ìf ùshìzh ūxi ōng r úsh ìxi ōng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j ǐn谨zhāo q ǐz ǎo yèmi án ch íl ǎo y ìzh ìxīc ǐsh í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chén b ìgu àn ji ān sh ùk ǒu bi àn ni ào hu ízhéj ìng sh ǒu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guān b ìzh èng ni ǔb ìji éwày ǔl ǚj ùj ǐn qi è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zhìgu ān f úyǒu d ìng wè i wùlu àn d ùn zhìwūhu ì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yīgu ìji ébúgu ìhu áshàng x ún f èn xi àch èn ji ā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duìy ǐn sh íwùji ǎz néshísh ìk ěwùgu òz é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ni án f āng sh à o wùy ǐn ji ǔyǐn ji ǔzu ìzuìwéi ch ǒu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bù c ōng r óng l ìdu ān zh èng yīsh ēn yu á n bài g ōng j ìng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wùji này ùwù b ǒy ǐwùj īj ùwùy áo b 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huǎn ji ēli á n wùy ǒu sh ēng kuān zhu ǎn wān wùch ùl éng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zhíx ūq ìr úzh íy ín g r ùx ūsh ìr úy ǒu r é n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shìwùmáng máng du ōcu òwùwèi n án wùq īng l üè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dòu n ào ch ǎng ju éwùj nìxi ép ìsh ìju éwùwèn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ji āngùrmén wèn sh úc ún ji āng sh àng t áng shēng b ìy áng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r én wèn shu íduìy ǐmíng wúy ǔwǒbù f ēn míng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yòng r én wùxūmíng qi út ǎng b ùwè n j íwéi t ōu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ji èr én wùj ísh íhu án hòu y ǒu j íji èb ùn án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xìn信f án ch ūy á n xìn wéi xi ān zhày ǔwàng xīk ěy ān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huàshu ōdu ōbùr úsh ǎo wéi q ísh ìwùn ìng qi ǎo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ji ān qi ǎo y ǔhuìwūc íshìj ǐng q ìqi èji èzh ī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ji àn wèi zh ēn wùq īng y á n zhīwèi d ìwùq īn c g h uán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shì f ēi y íwùq īng nu ògǒu q īng nu òj ìn tu ìcu ò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f án d ào z ìzhòng qi ěsh ūwùj íjíwùmóh ū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bǐshu ōch áng cǐshu ōdu ǎn bùgu ān j ǐmòxi án gu ǎn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ji nàr én sh ànj ís īq ízòng q ùyu ǎn yǐji àn j ī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ji àn r én èj ín èi x ǐng yǒu z ég ǎi wúji āj ǐng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wéi d éxu éwéi c ái y ìbùr úr én dāng z ìl ì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ru òy īf úru òy ǐn sh íbùr úr én wùsh ēng q ī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wén gu òn ùwén y ùl èsǔn y ǒu l á i yìy ǒq uè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wén y ùk ǒng wén gu òx īn zhíli nàg sh ìji àn xi āng q īn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wúx īn f ēi míng wéi cu òyǒu x īn f ēi míng wéi è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guòn éng g ǎi guīy úwút ǎng y ǎn sh ìzēng y ìg ū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f àn ài zh òng泛爱众f án sh ìr én ji ēx ūà i ti ān t óng f ùdìt óng z ài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xìng g āo zh ěmíng z ìg āo r én su ǒzh òng f ēi m ào g āo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cái d àzh ěwàng z ìd àr én su ǒf ú f ēi y án d à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yǐy ǒu n éng wùz ìs īr én su ǒn éng wùq īng z ī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wùch ǎn f ùwùji āo p í n wùy àn g ùwùx ǐx īn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r én b ùxi án wùsh ìji ǎo r én b ùān wùhu àr ǎo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r én y ǒu du ǎn qi èmòji ēr én y ǒu s īqi èmòshu ō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dào r én sh àn j ísh ìsh àn r én zh īzh īyùs īmi ǎn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yáng r én èj ìsh ìèj ízh īsh è n huòqi ězu ò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shàn xi āng qu à n déji ēji à n guò b ùgu īdào li ǎng ku ī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f án q ǔy ǔguì f ēn xi ǎo yǔy ídu ōqǔy ísh ǎo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ji āng ji ār é n xi ān wèn j ǐj ǐb úy ùj ís ùy ǐ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ēn y ùb ào yuàn y ùwàng bào yu àn du ǎn bào ēn ch áng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dài b ìpúshēn gu ìdu ān suīgu ìdu ān cíér ku ān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shìf úr én xīn b ùr á n l ǐf úr é n f āng wúy á n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qīn r é n亲仁t óng sh ìr én l èi b ùq íli ús úzh òng r én zh ěx ī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guǒr én zh ěr én du ōwè i yán b úhu ìsèb úmè i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néng q īn r é n wúxi àn h ǎo dér ìj nìguòr ìsh ǎo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bùq īn r é n wúxi nàh ài xi ǎo r én j ì n bǎi sh ìhu à i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yúl ìx u éwén余力学文búl ìxín g dàn xu éwén zhǎng f úhu áchéng h ér én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dàn l ìx ín g bùxu éwén r èn j ǐji à n mèi l ǐzh ēn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dúsh ūf ǎyǒu s ān d à o xīn y ǎn k ǒu xìn ji ēy à o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f āng d ú c ǐwùmù b ǐcǐwèi zh ōng bǐwùq ǐ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kuān wéi xi à nj ǐn y òn g n g gōgōng f ūd à o zhìs èt ōng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xīn y ǒu y ísuízh áj ìji ùr én wèn qi úqu èy ì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f áng sh ìq īng qi áng b ìj nìg j īàn ji ébǐy àn zh èng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mòmópi ān xīn b ùdu ān zìb új nìg xīn xi ān b ìng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li èdi ǎn j íyǒu d ìng ch ùdúk àn b ìhuán yu án ch ù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suīy ǒu j íju àn sh ùq íyǒu qu ēhu à i ji ù b ǔzh ī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f ēi sh èng sh ūbǐng wùsh ìbì c ōng míng huài x īn zh ì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wùz ìb ào wùz ìq ìshèng y ǔxi á n kěx ún zh 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部分读音注释:◇「首孝弟次谨信」:「弟」读音t ì,通「悌」;◇「出必告反必面」:「告」读音ɡù为古音,今音ɡà;o◇「对尊长勿见能」:「见」读音xi àn,通「现」;◇「骑下马乘下车」:「车」读音j ū为古音,今音chē;◇「老易至惜此时」:「惜」读音xī,另有读音xí;◇「便溺回辄净手」:「溺」读音ni ào,通「尿」,指小便;◇「上循分下称家」:「分」读音 f èn,指身份;「称」读音chèn,意为相称;◇「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阈」读音yù第四声,意为门槛;「跛倚」读音bǒy,ǐ「跛」是指一只脚斜站着;「跛倚」是指身子歪曲斜倚;「箕踞」读音j ī,j ù是指坐着时双脚展开像簸箕或是虎踞的样子;「摇髀」,是指抖腿或摇臀,「髀」读音bì,指大腿;◇「人问谁对以名」:「谁」读音shuí,另有读音shéi;◇「知未的勿轻传」:「的」读音dì第四声,意为真实、确实;◇「勿急疾勿模糊」:「糊」hū,另有读音hú、hu;◇「纵去远以渐跻」:「跻」读音j ī,意为上升;◇「行高者名自高」:「行」读音为xìnɡ第四声,意为德行;◇「人所能勿轻訾」:「訾」读音为zī第一声,意为口毁;◇「非圣书屏勿视」:「屏」读音bǐnɡ,通「摒」,意为放弃,除去;◇「圣与贤可驯致」:「驯」读音xún 第二声,意为逐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档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力为具亲所好精选文档
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忿自泯言语忍精选文档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夜眠迟朝起早.精选文档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忙多错事勿忙.精选文档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
勿轻传知未的.精选文档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
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
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
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
增一辜倘掩饰.精选文档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
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德皆建善相劝精选文档
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过日少德日进精选文档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有定处列典籍
精选文档
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
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
敝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