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合集下载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和无限可能的地方。

他们的内心世界构建于他们对外界的观察和感受之上,包含了他们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解读。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情感和成长的过程。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纯真而美丽的。

他们天真地相信世界上没有坏人和恶意,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心态。

他们没有太多顾虑和担忧,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

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非常直接和简单的,不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

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我们一种纯洁和乐观的感受。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可以畅游于各种奇幻的场景和故事中。

他们可能是一位勇敢的超级英雄,或者是一位美丽的仙女。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制造出美好的事物和情节,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快乐和满足。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一切都可以实现。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敏感而脆弱的。

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和影响非常敏感,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经历都可能对他们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句话、一次失败或者一次伤害而受到很大的打击。

在这个时候,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我们才能够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关爱。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

我们也应该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求。

只有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和支持。

与孩子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和理解去陪伴他们成长。

如何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

如何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

如何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1.和孩子分享你的喜怒哀乐有哲人说过: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痛苦,痛苦就会减半。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更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

父母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分享喜怒哀乐,那么孩子就能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就会更加尊敬父母,向父母敞开心灵。

2.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状况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量入为出、自私自利等等。

但是父母却从来不会把工作、生活的艰辛告知孩子一点,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所以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做的什么工作,工作内容是什么,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等。

现在许多父母的确都很忙,但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3.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小孩,什么也不懂,很多事情告诉他们也没用,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而且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

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愿意跟自己分享隐私和秘密,便会更加的信任父母,父母也就能更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4.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量入为出、自私自利等等。

但是父母却从来不会把工作、生活的艰辛告知孩子一点,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所以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5.寻找合适的机会要多找一些对孩子没有压力,和父母一起活动的机会。

比如,和孩子一起打完篮球、接孩子回家的路上,这都是不错的机会。

如果你以“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开始你们的谈话,那么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交流不会很好地进行下去。

6.间接地提出问题太多的问题,会让孩子怀疑你的真实目的,间接婉转的做法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她的丈夫死后,孩子很伤心,她去安慰儿子,可儿子总是闭口不谈。

用说话走进孩子内心的秘诀

用说话走进孩子内心的秘诀

用说话走进孩子内心的秘诀
1.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

无论是开心还是沮丧,孩子都需要有人倾听并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

2.用简单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不要使用过于复杂或高深的词汇,让孩子能够理解你的话语。

3.表达真实的情感。

与孩子交流时,不要掩饰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能够让孩子更容易相信你。

4.给予肯定和赞美。

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赞美,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重视。

5.关注细节。

注意孩子的表情、动作和语气等细节,能够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6.耐心倾听。

无论孩子说什么,都需要耐心倾听并尽可能理解孩子的意思。

7.给予支持和温暖。

孩子需要得到支持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和帮助。

8.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能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独立。

- 1 -。

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一心灵的声音

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一心灵的声音

的行 为意 向 , 能迅速准确地从幼儿发 出的 等各 种情感 , 并对 自己的教学行 为作 出适
当及 时的反应和调整。
二、 耐心倾听。 走 进孩 子 的 内心 世 界
要学会透过话语 的表面 。了解 内在含义 , 而且会从语气 、 手势 、 动作 、 表情 中发现 幼 儿 的愿望 、 态度 、 目的等信息 。 幼儿 的语 言 表达能 力是有限的 , 抽象思维能 力也 比较
走 进 孩 子 的 内. I

倾 听 灵 的 声 音
河北省 迁 安 市五 重安 乡旭 阳幼儿 因 李 小艳
要: 幼 儿 固中的师 幼交往 是一种特 殊的人 际交往 , 某种意 义上说 是一种“ 不平等 ”的 交往 , 教 师要从 各 个方 面去 了解 幼 儿, 与 幼儿进行 心
灵 的沟通 , 而 倾 听是 教 师 了 解 幼 儿 , 走 进 幼 儿 内 心 深 处 的 最佳 途 径 。
差, 很 多时候都会 出现词 不达 意 、 表述 不
人 际交往 。 交往 的双 方在 知识 、 阅历 、 经验 各 种声音 中听 出悲哀 、 疑惑 、 快乐 和喜 悦
教 师在倾听 中, 可 以了解到 孩子们 的 兴趣和 爱好 , 欲望与需求 , 快乐与痛 苦 , 可
以发 现幼儿 的优点和不 足 , 这样 , 更 便于 心地倾 听 ,可以使教 师抛开表面现 象 , 深 入到儿 童的内心 深处 . 可 以使教 师对 幼儿 的发展水平有更为准确的评价 , 从而 促使 的心中 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教 师的倾 听 ,无形 中会 给孩子 以巨大 的鼓 舞 和 帮 助 。耐 心 的倾 听体现 着教 师对 儿童 的 尊 重, 也体 现着教师儿童的平等。
手工课上 , 秦晴小朋 友拿着 自己的纸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
1. 给予关注和关心:孩子需要感受到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用真诚的关心和爱心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被接纳。

2. 创建安全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中才能敞开心扉。

创造一个没有批评、指责或恐惧的空间,孩子才能愿意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

3. 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倾听他们说话的方式,不打断或批评他们的观点。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学习倾听技巧: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孩子的声音,还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意图。

倾听技巧包括积极聆听、发问和重述孩子的话语,以确保理解。

5. 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使与我们不一样也应该受到尊重。

它们展示了孩子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6. 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赞扬和认可他们的勇气,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是重要的。

7. 提供适当的支持:在孩子表达内心声音时,他们可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问他们是否需要我们做什么,提供适当的建议和资源。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怎样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怎样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怎样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陪伴孩子是拉进亲子关系最好的礼物,随着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和孩子谈心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给自己孩子补偿,满足孩子的物质必须求越来越多,其实孩子必须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给予他们更多关爱。

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一生的陪伴,不管在做错事情是,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方式去叱责。

父母要学会原谅关系呵护孩子,和朋友一样的〔沟通〕了解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拥有自由空间,父母都给予孩子希望,在节假日给孩子报个各种的辅导班,让孩子天天都在强制性的去学习,让孩子失去了游玩的时间,导致厌学心理,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所以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防给足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吧。

不要让孩子仰视父母,让孩子仰视无论什么角度,让孩子总是处在下方,给孩子的感觉是父母不可侵犯的。

孩子存在害怕心理,也不会跟你好好的沟通,更别说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平等相待,尊重孩子的看法,让孩子参加家庭的重大事件,让孩子感知自己也属于家庭中的一份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也能更好的进去孩子内心的好办法。

带孩子外出游玩,抽出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外出吃饭,一起如动物园或者游乐场,都是让孩子放下警惕心理,拉进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走进孩子心灵深处比较见效的方法。

2怎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关注细小。

和孩子之间优良关系是在平常一点一滴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平常不注意小事情的参加,不珍惜孩子的小互动,不用心于孩子的小事件,怎么能建立优良融洽的关系,又怎么期望协助孩子生命中的大事情?敢于事后坦诚。

和孩子相处不免会碰到自己处理问题不恰当的时候,此时你一定不要纠结自己的处理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而是敢于去承当,去改变自己。

事后和孩子坦诚的理性的说明状况。

更会让孩子无形中学会敢于认错与负责,学会维护关系。

说话简短。

长时间无意义的话语会让孩子失去注意的焦点,结果孩子什么也没有记住。

所以一定要注意说话要简短明确,才干让孩子听明白你讲的重点是什么。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需要用心沟通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需要用心沟通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用心沟通1、运用谈话的技术用平静严肃的表情对孩子讲话,用词应简单,避免不必要的体温。

2、认知孩子的内心体会首长要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接受家长所讲的话。

讲话时不应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不要居高临下如果父母想要接近利了解孩子,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和新的谈话方式。

4、适度的迁移孩子心情很坏地向家长讲述一件事情时,家长最好不要与孩子谈论事情的本身,而可以围绕该事情谈些自己的感受。

5、体会孩子的体温中暗含的意思孩子的话题往往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对外界发出的信息也常常令人费解,必须通过一番琢磨才能悟出他的意思。

6、态度严谨语气始终如一父母拒绝孩子时,即便不说“不”,也要态度严肃、语气坚定。

同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面部表情也应当严肃。

让孩子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表情意味着“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最好给我停下!”同样,在教育孩子的礼貌上,也需要有好的技巧。

7、使孩子二挑选一给孩子选择机会,会让小家伙感觉自己有“权力”控制局面。

鼓励1-3岁的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有助培养其独立性。

但是选项不宜过多,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而言,“二选一”即可。

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

你选择哪个?”8、亲自示范点并告诉孩子有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恼人的事,其原因就是小家伙不知道还有啥别的事情可做。

这时,父母最好能给予示范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更好。

比如,2岁的亨利老是爱戳小妹妹,家长可以告诉亨利,“亲亲妹妹”或类似的提示,下次小亨利就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9、用“可以”替代“没用”听到父母说“不”时,一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

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怒气冲天。

如果父母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种表达方式,孩子会乐于接受。

10、冷静表述讲出体会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

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

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神秘的,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本文将介绍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方法一:倾听是关键孩子有时候需要发泄情绪,他们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要时刻保持耐心,给予孩子足够的倾听空间。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要打断或者质疑,而是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理解。

这样,孩子会更加信任你,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方法二: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基础。

要让孩子相信你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需要用行动去证明。

与孩子相处时,要保持积极的互动,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同时,遵守与孩子的约定和承诺,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当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他们会更加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方法三:观察和关注细节孩子的内心世界常常通过细节和举止表露出来。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要观察和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语,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当孩子展现出异常的情绪或者行为时,我们要及时察觉并与他们沟通。

通过观察和关注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方法四:鼓励表达情感有些孩子不擅长表达情感,他们可能会把负面情绪埋藏在内心深处。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处理情绪。

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内心世界。

同时,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方法五:提供学习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给予孩子学习的机会。

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如绘画、音乐、运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要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提供学习机会,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父母和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走进孩子内心,看见孩子成长感想

走进孩子内心,看见孩子成长感想

《走进孩子内心,看见孩子成长》感想通过观看教研组讲评的《走进孩子内心,看见孩子成长》,也经过专业团队的老师们指出了以往老师写学习故事存在的问题:注意——两多两少(知识技能多,品质注意少;主观预测多,客观描述少);识别——两个不能(不能辨清学习品质,不能走进孩子内心);回应——大空(宏大活动,宽泛空洞)。

让我明白在写学习故事时我们不能单单的只靠我们的主观来写,要考虑孩子的内心世界,要以幼儿的自主游戏为切入点,从幼儿的内心世界去考虑。

当在讲到“识别”时要求大家要注意孩子的个性品质(勇敢、自信、灵活、独立、乐观、同情、合作、信任、责任感…)、学习品质(好奇心、主动性、专注、坚持、想象与创造、探究和尝试、解决困难)、技能(五大领域)等,还对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孩子,对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如何运用学习故事的模式对幼儿进行评价互动等问题也做了
详细指导,明确了我们以后的教学方向。

同时还要求我们在观察孩子的游戏时,不能一味观望,要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想法,点燃孩子的探索欲望,让游戏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专业水平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次研修可谓一场及时雨,让我受益匪
浅,这也将不断指引和促进我不断学习,从而丰富自己,使自己在以后不断的提升。

2017年12月4
李莹。

倾听—— 走进孩子内心的金钥匙

倾听—— 走进孩子内心的金钥匙

倾听——走进孩子内心的金钥匙作者:唐燕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第6期唐燕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一幼儿园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能否理解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能否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个别差异,那就必须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加以筛选、综合、评判,由此做出的相应回应,及时指导纠正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优点得以发扬。

同时,教师也在这个过程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技能,促进了专业化发展。

一、倾听——知道孩子内心里在想什么案例1:云龙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性格有点内向。

虽然刚入小班,但他的情绪却很稳定。

当别的孩子哭闹着不愿离开爸爸妈妈时,他已能安静地玩自己的玩具,很让我们欣慰。

可是入园一个多月后,当其他孩子很少哭闹时,云龙却变得爱哭了。

一连几天都这样,偏要老师抱他一下,才不会哭闹。

孩子怎么啦?我等孩子不哭时悄悄问他:“云龙,你每天为什么要哭一会呢?”云龙先是不作声,见我态度比较诚恳才说:“我也想让老师抱抱,哭的小朋友你才抱的。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云龙为了得到老师的关爱,不惜天天早上“哭”一下。

看来,我“抱”孩子、安慰孩子的做法还是不尽完善。

我诚心地告诉孩子:“不哭了,老师才会抱。

进步了,老师才会抱。

”云龙似乎听明白了。

这以后,云龙入园时再也不哭闹了,我也会适时地抱抱他和其他孩子。

把“哭的,老师抱。

”改为“进步了,老师抱。

”并且把“抱抱孩子”作为每天的一个活动环节。

孩子们都盼着老师的拥抱,班上哭闹的现象渐渐消失了,从而帮助小班孩子顺利度过入园初期。

孩子是特别敏感又弱小的群体,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陌生的环境里更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向,通常是通过肢体、表情来表达。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细节,将孩子一连串的状况联系起来,分析孩子、倾听孩子、把握症结、解决问题。

上述案例中,若是一味地指责云龙退步了,开始不哭,现在却在哭,曲解了孩子的意图,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后感

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后感

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后感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嘛,就是小不点儿,他们的想法能有多复杂?但是这本书就像是给了我一个重重的耳光,让我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

孩子的内心啊,那简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宇宙,里面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东西。

书里提到,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首先就得放下咱大人那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这一点可太重要了!咱平时老是觉得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还多,就不自觉地开始指挥孩子干这个干那个,还总是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可孩子呢,就像一群小刺猬,咱们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把自己缩起来,把内心世界的大门关得死死的。

就像我家那小调皮,之前我老唠叨他学习,结果他越来越不爱跟我说话,我还纳闷呢,现在才明白,是我这当爹(当妈)的太不讲究方式了。

还有啊,得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这可不像咱们大人聊天,光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插上话。

孩子说话的时候,咱们就得像个忠诚的小跟班,眼睛盯着他,耳朵竖起来,全神贯注地听。

哪怕他说的是那些在咱们看来特别幼稚的事儿,比如说什么“今天我在学校看到一只小蚂蚁在搬比它大好多的面包屑”,咱们也得表现出超级感兴趣的样子。

因为在孩子眼里,这就是他们世界里的大事件。

我现在就开始试着这么做了,结果发现孩子变得特别爱跟我分享他的小秘密,什么谁谁今天在班上放了个响屁啦,他都一股脑儿地告诉我,感觉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另外,书里还说要和孩子一起玩。

这可不仅仅是陪着他玩玩具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地融入进去。

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不能老是想着让孩子按照咱们的规则来,得跟着他们的思路走。

我之前陪孩子玩搭积木,我就想着搭个高楼大厦,规规矩矩的那种。

可孩子呢,他非要搭一个歪歪扭扭的怪物城堡,我还想纠正他呢。

现在我就知道了,这就是孩子的创意啊,我得跟着他一起把这个怪物城堡搭得更酷才对。

通过一起玩,孩子会觉得你是他的小伙伴,而不是那个整天板着脸的家长,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让咱们走进他们的内心。

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近孩子 走进童心三篇

走近孩子 走进童心三篇

走近孩子走进童心我对遥远逝去的童年知之有限所以我将允许儿童来教导我我不是圣人有时也会犯错所以我将容忍孩子的错失之举我并非全知所以我无需强求孩子如此我需要爱与被爱所以我将对无邪的孩子开放自己我喜欢被表扬的滋味所以我会肯定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我需要安全的庇护所以我也要为孩子们撑起一方晴空我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我认可孩子们一切个性张扬的举动我害怕孤独无助所以我将以善良亲和温柔之心轻触弱势儿童的内心世界我是成熟的大人常渴望童真再现所以我会永保一颗不老的童心与其同行走近孩子走进童心一起感受阳光的明媚一起承受风雨的侵袭孩子伴着爱成长我携着童心相随走近孩子走进童心走近孩子走进童心我对遥远逝去的童年知之有限所以我将允许儿童来教导我我不是圣人有时也会犯错所以我将容忍孩子的错失之举我并非全知所以我无需强求孩子如此我需要爱与被爱所以我将对无邪的孩子开放自己我喜欢被表扬的滋味所以我会肯定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我需要安全的庇护所以我也要为孩子们撑起一方晴空我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我认可孩子们一切个性张扬的举动我害怕孤独无助所以我将以善良亲和温柔之心轻触弱势儿童的内心世界我是成熟的大人常渴望童真再现所以我会永保一颗不老的童心与其同行走近孩子走进童心一起感受阳光的明媚一起承受风雨的侵袭孩子伴着爱成长我携着童心相随带着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受权月亮船教育资源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月亮船教育资源网同意。

带着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河北省滦平县第二幼儿园尹文利摘要:永远带着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那么你将是一个永远让孩子喜爱的老师。

童心拉近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用童心接近孩子,拉近了教师和幼儿的心里距离。

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幼儿会主动亲近老师。

童心沟通了师幼之心,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而师生的沟通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幼儿会主动亲近老师。

童心建起了游戏的桥梁, 童心让心中多了许多宽容。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幼儿园教育论文之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是作为幼儿园老师所要努力的方向。

一、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每一个孩子都有需求,不但是物质上的需求、而且心理上也有需求,但是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往往得不到或者实现不了。

有些孩子心理上需要什么,一般人难以猜测,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犹如一面多棱镜,基本上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和想法。

如何对孩子全面的了解和深入地了解呢?第一,我们应该去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孩子的需求往往挂在稚气的脸上,如我园有一个小班的孩子叫邹浩杰,刚来小班时由于语言能力薄弱,性格内向,对事情的表述不清楚。

有一天,我看她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双脚不停地摩擦,一副快要哭似的表情,我见了马上问孩子:“是不是要尿尿了”,只见他点点头,原来孩子要尿尿了不会直接告诉老师或者自己不会主动去厕所,心理上带来了恐惧,之所以老师要学会观察。

第二,师幼心连心。

只有老师和孩子的心灵是沟通的或者相互关联的,才能深入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又如小朋友在玩桌面游戏搭积木时,那些胆怯的小朋友往往自己不会动手去拿自己所喜欢的积木玩具,有时候不声不响地双目注视着老师,心里好像在说:“老师我要玩XX玩具等”,因此,我会认真周到地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欲望,孩子的欲望往往在老师的耐心观察中得到实现,从而让孩子接近老师,相信老师。

二、认真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倾听能力,学会倾听既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在倾听他人说话时不插嘴,不说空话等,这也是一种对人尊重的表现。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老师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点点滴滴、犹如细碎的小事、繁琐事等,就像“大海捞针”式的,细心聆听,慢慢地去化解孩子的心理行为,特别是幼儿园开展的语言故事活动,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进行讲述和表现,发现孩子们会非常安静地聆听故事,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讲解游戏规则时,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倾听游戏规则,在音乐欣赏时,孩子们会用心灵倾听美好的音乐节奏,在科学探索中,如让孩子们听听动物的叫声时,孩子们会仔细聆听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青蛙的呱呱声等。

《洞悉小孩的内心》心得体会

《洞悉小孩的内心》心得体会

《洞悉小孩的内心》心得体会洞悉小孩的内心心得体会
引言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曾是孩子,而如今我们又成为了父母。

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分享我对洞悉小孩内心的一些心得体会。

尊重与理解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们的感受和情绪。

孩子们有着自己的独特思维和情绪体验,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不要轻易贬低或忽视他们的感受。

倾听与沟通
与孩子们进行密切的倾听和沟通是理解他们内心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我们也需要主动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才能真正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

创造安全的环境
创造一个安全和包容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们的内心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家庭背景和充满爱的氛围。

当孩子感到
安全时,他们会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

鼓励自我表达
我们应该不断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尊重他们的
选择和决策。

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和提高自尊心,从而更好地
了解和洞悉自己的内心。

小结
洞悉小孩的内心需要我们持续的尊重、倾听和理解。

只有通过
创造安全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同时,我
们也应该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洞
悉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成为
独立、自信、有爱心的人。

以上就是我对洞悉小孩内心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
所启发和帮助。

看待孩子的内心想法作文

看待孩子的内心想法作文

看待孩子的内心想法作文《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是世界上最纯真、最无邪的存在。

他们的内心世界犹如一座神秘的花园,充满了奇思妙想和细腻的情感。

然而,作为成年人,我们是否真正走进过这座花园,去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想法呢?孩子的内心想法往往简单而直接,却又饱含着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爱的渴望。

当他们用稚嫩的笔触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也许那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当他们因为一件小事而哭泣,或许那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委屈在宣泄。

然而,我们有时会因为忙碌,因为所谓的“大人的思维”,而忽略了这些细微的情感表达。

我们总是习惯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期望他们乖巧、听话、成绩优异。

但我们却忘了,他们还是正在成长的幼苗,需要的是理解、包容和引导,而不是生硬的要求和批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充满爱心。

我们应该尊重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将他们都塞进同一个模具里。

要走进孩子的内心,需要我们蹲下身子,与他们平视,用平等的姿态去交流。

倾听他们的话语,无论是天真的幻想还是小小的烦恼,都给予认真的回应。

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他们才会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分享更多。

同时,我们也要多一些耐心和细心。

孩子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往往是内心的反映。

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次陪伴玩耍,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从而建立起信任的桥梁。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脆弱敏感的。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呵护,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就能看到他们独特的光芒。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哎,说真的,想要了解孩子的心思,真的跟解数学题一样,没有固定的公式,全靠平时积累的经验和观察!就拿我儿子小明来说吧,这小子从小就鬼精鬼精的,嘴巴甜得很,说的话听着挺让人舒服的,但你要是真信了,那就等着被坑吧!记得有一次,他放学回家,一脸兴奋地跟我说:“老爸,我今天在学校表演节目了,超棒的!”我一听,顿时来了兴致,追问他:“什么节目呀?表演得怎么样啊?”小明眼睛眨巴眨巴,神秘兮兮地说:“秘密!你猜猜看!”我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这小子平时可不是这么爱玩神秘的。

我笑着说:“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你老爸我好奇心很强,受不了!”小明这才嘿嘿一笑,说:“我今天在学校表演了相声!哈哈哈!”我顿时就愣了一下,心想,这小子什么时候学的相声?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然后我就问他:“你什么时候学的相声啊?怎么没听说过呢?”小明眨了眨眼睛,说:“嘿嘿,这是我最近偷偷学的,为了给你一个惊喜!”听完他的解释,我心里还挺高兴的,没想到这小子还会玩这一手。

然后我就问他:“你表演的什么内容啊?讲得有意思吗?”小明就开始绘声绘色地给我表演起来,一边表演一边还点评:“我演得还不错吧?哈哈!”看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我忍不住就笑了出来。

虽然我知道他可能在夸大其词,但看到他这么开心,我也跟着高兴。

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准备这个节目,偷偷地上了很多网课,还专门去图书馆借了相声剧本来看。

看到他为了这次表演付出的努力,我真的挺感动的。

从这件小事,我发现想要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光靠问是不够的,还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行动和表现。

就像这次,如果我仅仅只是问他“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估计他最多只会说“没什么,就上课了”,根本不会透露他在学校表演相声这件事。

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学会像个侦探一样,从他们的细微举动中寻找线索。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安全感,让他们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建立起真诚的沟通。

学会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会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会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长海县幼儿园尹晓明孩子是天生的疑问家、哲学家,总喜欢问许许多多的问题。

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可以从孩子提出的各类问题中,意外地发现人类在哲学方面所具有的内在秉赋。

事实也证实这一点,我们常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这就需要我们多倾听,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我曾看过这样一段对话:孩子:妈妈,人死后都能到天堂去吗?妈妈:是的(妈妈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突然,不知道怎样回答,于是顺口敷衍了一句)。

孩子:(突然扑到在妈妈的怀里大哭)我不要你们死,不要你们去天堂,你们比我大,你们先去了,我去晚了,就找不到你们了呀!妈妈:……(感到很惊讶,一个六岁的小男孩竟说出如此的话,被孩子的悲伤和不安的情绪感染地掉下了眼泪)孩子:(继续伏在妈妈的腿上哭)妈妈,其实我老早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了,我要和妈妈在一起。

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父母不知道要遇到多少类似简单、而又充满哲学的意味,值得深思却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

比如说,他们看到天上的星星、月亮时,会问为什么会亮?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他们看到小动物时会问为什么他们不会说话?水为什么会流动?而这些问题都是在成人眼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孩子来说这一切是多么不可思议!每一个幼儿都好比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在看若顽石的表层间,潜藏着耀眼的闪光点,潜在智商和情商的优势,他们会对眼中这个绚丽多彩的充满神奇的世界产生困惑,而对于孩子们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天真,就给予严厉地斥责,不能用“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样庸俗的话语代替。

如果这样,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天真,孩子们的思想,同时也失去了倾听孩子们心声和学习哲学的机会。

现代教育学家提出:要把孩子当作一个正常人来看待,也就是说要尊重理解孩子,给他们应有的权利。

在孩子的生活里总有一句话围绕在他们身边,伴随他们不断成长,那就是他们最喜欢问的:为什么?正因为如此,孩子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摘要: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哪些地方是他们的不足之处,哪些地方又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从而创造必要的条件,给予相应的指导。

一家人每天生活在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父母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全然的接纳和支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个性特质,相信每个生命都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

那么,怎样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呢?
1、父母无法给与孩子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若手上没有糖,如何给孩子一颗糖?如果本身不快乐,如何带给孩子快乐?如果对自己也不能接纳,那便无法对孩子接纳。

所以做好父母的重要前提是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是个有能量给与的父母。

2、孩子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
孩子的情绪并不属于你,不要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用心倾听,并表达理解,反映孩子的当下状态,协助孩子觉察自己的感受与行为。

如果随着孩子的情绪起舞,自己也情绪起伏、言行失控,不但无法协助孩子,还会加深对抗。

3、珍贵的关系是由细小处点滴累积而来的
要珍惜与孩子的每一个互动,不是等待大事发生时才出面处理。

总期待等待更重要的事件才去参与孩子的世界,反而失掉许多小而珍贵的机会。

珍惜每天细微的相处,就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不能用心于孩子的小事件,就不能去期望协助孩子生命中的大事件。

4、重要的不是当时做了什么,而是事后你做了什么
父母不是完人,总有判断不当、处理不周的情况。

但是父母不要为内疚所困,担心会对孩子造成长期影响。

重要的是去学习,如何改变自己。

如何在事后理性响应、说明,在坦诚中让孩子学习勇于认错与负责的行为,也同时示范了如何修补、维护关系的态度。

5、当无法接纳事实时,给予想象的空间
孩子常会有许多负面的情绪与攻击力要发泄,因此表现出一些不当的行为。

孩子可以藉由想象得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获得的东西,表达出真实生活中不会被接受的情绪和希望。

因此,如果不是有具体的破坏性行为,透过游戏、画画、说故事等,可满足孩子具破坏力的“想象”。

不过度限制孩子的想象,就能帮孩子的压力找到出口。

6、精简说话
过于冗长的陈述常流于说教,也让孩子失去注意的焦点。

所以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别让孩子听了一大篇,结果什么也记不下来。

让重要讯息能够进入孩子脑中的方法就是要精简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