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选择和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方法;2. 让学生了解课题选择和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2. 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步骤;3. 课题选择和设计的实践案例。

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课题设计的过程;3. 开展评价和反馈活动,让学生反思和提升课题选择和设计的能力。

三、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指导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指导的重要性和方法;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2.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方法和技巧;3.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实践案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3. 开展评价和反馈活动,让学生反思和提升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能力。

四、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展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2.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展示的技巧和要点;3.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问题引导的方法
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 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 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
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
反思与总结
主题可行性
评估主题的可行性,确保 具备足够的研究资源和时 间。
主题明确性
确保主题明确、具体,能 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的 方向。
设计研究方案
01
02
03
04
研究目的
明确研究目的,阐述研究的意 义和价值。
研究方法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调查 法、实验法等,并确定具体实
施步骤。
时间安排
合理规划研究时间,确保研究 进度按计划进行。
意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推动教 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02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理 念
以学生为中心
01
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教学设计的 重要依据,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 性差异和全面发展需求,设计符 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
0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 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和 终身学习的能力。
强调问题解决
创设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 案。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 识别、信息收集、策略选择、方案实 施和效果评估等环节。
注重合作与交流
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集体智慧解 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流程;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4. 研究性学习的流程;5.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方法和流程;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表现。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2. 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2.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方法;3.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过程;4.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能力;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展示能力;5.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3. 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提出与解决;4. 研究性学习中的团队合作与信息搜集;5.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它有什么特点呢?”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就问题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动。

讲解(15分钟):1. 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并给出几个案例进行说明。

让学生了解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2. 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提出、信息搜集、数据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施和成果展示。

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选择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

2.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信息搜集,并教授学生如何筛选有效信息和整理数据。

3. 指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4.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积极合作,相互支持与协作,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2. 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比赛或科技创新比赛,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和展示平台。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2.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3.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4.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并介绍项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2. 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3. 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和执行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与意义2.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3. 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步骤与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主要内容和制定步骤,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计划,并介绍计划的主要内容;三、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标】1. 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 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场景;3.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分类2. 常见研究方法的原理与运用3. 研究性学习技巧的掌握【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需要哪些方法和技巧;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分类,常见研究方法的原理与运用,以及研究性学习技巧的掌握;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并介绍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四、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2. 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3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3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3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一、教学设计思想:“以学生为本”作基础,以环保意识提高、个性特长发展为目标,以青少年科学爱好者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关心身边环境,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以探索提高中学活动课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高一化学兴趣小组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在让学生了解地球水资源及水污染的概况之后,指导他们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身边河道、溪流的水质,用测试结果和共同讨论的结论对水环境作客观的评价。

既是科教兴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也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水资源及水污染概况;2、能力目标:通过课内水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掌握部分离子的鉴定方法和技能,以期为课后进行水质监测和进一步探究做准备;3、情感目标:通过课前观察,课内分析、讨论,了解学校附近水域污染情况。

增强青少年对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激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4、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思想和科学研究的认知思想。

三、教学准备:1、水样:自来水、光前街池塘水2、试剂:AgNO3(aq)、BaCl2(aq)、稀HCl、稀HNO3、K4[Fe(CN)6] (aq)、K3[Fe(CN)6] (aq)、PH试纸3、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四、教学过程:一、水资源及分布状况概述淡水占地球水资源不到3%,真正能利用的为2万亿m3,亚洲只有26.6%。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位居第六。

但人均不足世界平均的1/4,位居127位。

二、水污染及防治(一)水污染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约4260亿立方米,造成40%稳定流量的河流被污染。

而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工业废水占268亿吨,全国各大江河12%的干流、55%的支流受到污染。

(二)水污染的防治针对水资源紧缺局面,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环保法规定,工程建设必须与环保设施同步进行。

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一、教案设计理念1.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学科交叉,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4. 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概述: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意义。

2. 研究性学习方法:文献调研、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

3. 研究性学习步骤:选题、制定计划、实施、总结与反思。

4. 研究性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

5. 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分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方法、合作等。

2. 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报告、展示等。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收获。

六、教学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预习。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国内外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与评价。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研究性学习指导书籍、案例集等。

2.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性学习网站、论坛、学术论文等。

3. 视频资源: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讲座等。

研究性学习教案-前言原创

研究性学习教案-前言原创

研究性学习教案-前言原创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创新实践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3.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4.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课题——研究性学习。

你们听说过这个词吗?那你们知道研究性学习是什么意思吗?生:略师:很好,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2.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师:我们来看看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一种学习方式。

师:那么,研究性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3.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事物、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问题。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4)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态,借鉴研究成果。

4.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1)选题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目标。

(2)准备阶段:查阅资料,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阶段: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调查等。

(5)交流阶段: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接受评价与反馈。

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师:我们来谈谈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研究成果,更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

评价方式包括:(1)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成果进行评价。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4.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5. 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过程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章、案例、视频等。

3. 研究性学习工具:如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软件等。

六、教学活动1.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指导。

八、教学难点1.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合作,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本教案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并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确定课题: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节水、环保等,让学生感到身边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组织学生进行调研:让学生自主分组,确定调研的目标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得相关信息。

3.整理调研结果:学生将所获得的信息整理成报告或小组讨论。

在整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进行深入探讨。

4.问题解决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5.实施问题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方案。

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实施。

6.总结与展示:学生将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进行展示。

可以采用报告、展示板、PPT等形式进行展示。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3.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看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调研和展示环节。

4.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给予积极鼓励和指导。

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意义;3.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4.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5.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6.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目标、意义等概念;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学生能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意义;3. 学生能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让学生掌握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让学生能够独立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2.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步骤;3.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制定步骤和内容;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4.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练习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学生能掌握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学生能够独立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I.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提升学生的信息和整理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培养学生的报告和展示能力。

II.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能够合作并沟通有效地开展研究。

3.学生能够向他人报告和展示研究成果。

III.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可以是一个实际问题或学科知识的延伸。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初步探究。

3.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20分钟)学生讨论并提出他们的研究问题,并设计相应的研究方案。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问题进行指导,确保问题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4.资料与整理(30分钟)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相关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筛选和评估资料的可靠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5.实验、观察或调查(40分钟)学生实施他们在研究设计中的实验、观察或调查,并记录数据。

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6.数据分析与结果报告(40分钟)学生分析他们收集的数据,并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结果。

学生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解释。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7.报告和展示(3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需要向他人清晰地阐述他们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教师提供评价和反馈。

IV.教学工具与资源1.计算机和网络2.图书馆和科学实验室3.数据收集和处理工具4.图表和表格绘制工具V.教学评价1.学生研究报告和展示的质量和可靠性。

2.学生合作与沟通的程度。

3.学生的研究设计和实验操作是否符合科学方法。

4.学生的思辨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从今年秋季实施的新课程计划中,将“ 综合实践活动” 纳入必修课程。

“ 综合实践活动” 是由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组成,并重点突出了其中的研究性学习。

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何重要意义?实施研究性学习应具备哪些条件呢?一、什么是“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情景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及启发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学生个人自主完成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深入理解:(一)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其自尊心、自信心已逐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能力亦渐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

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为了打破以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 和学生“ 聆听、接受、模仿” 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推向主体学习、自主学习的地位。

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只是从理论、研究程序、方法上提供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深入研究,总结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培养学生自主自求自得的能力,大胆革新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开创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

在教学课题学习调查“ 你是怎样处理废电池” 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复印足够份数,走上街头实施调查,收回调查问卷后,学生自主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从而得出结论,并针对怎样处理废电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受益程度远远大于课堂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研究性学习虽然打破了整齐划一的课堂学习方式,但也决非完全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共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使他们更自觉主动地投入,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八年级下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4.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5.掌握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包括论文格式、数据整理、结论分析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方式提升研究能力: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借鉴经验,培养创新思维。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建立研究性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做好情感准备。
3.教学方法:
-采用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确保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一个共同的研究问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需要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方法、步骤等。
2.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
3.撰写一篇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内容可包括:研究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等。
-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4.阅读一篇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分析其研究方法、论证过程和结论,撰写一篇阅读笔记。
-目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他人研究成果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的贯彻研究性学习,在这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本学年计划如下:一、课程设置目的: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激活学生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

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两类:1、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

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主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

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质疑和创新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

课程实施基本要求: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

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之间的联系。

2、要面向全体学生。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题。

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3.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步骤4.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案例分析5. 研究性学习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步骤,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基本方法和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研究性学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基本方法和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研究性学习。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了解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教材或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包括案例、文章和视频等。

七年级上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设计富有特色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注重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探究报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堂上讨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小组的探究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记录探究过程,分析结果,撰写小组探究报告。
3.阅读一本与科学探究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激发自己的探究兴趣。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4.结合课堂练习,自主设计一道科学探究题目,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实践价值。学生需列出详细的探究步骤,包括所需材料、方法、预期结果等。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次家庭科学实验,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究,培养孩子在家中也能发现科学的习惯。实验结束后,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作者:周蕊蕊;安峰;王旭飞
作者机构: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盘锦124010;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盘锦124010;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盘锦124010来源:新课程研究(上旬)
ISSN:1671-0568
年:2011
卷:000
期:009
页码:24-26
页数:3
中图分类:G423.0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认识;参与;实施
摘要: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概念、背诵差别,而是让了解"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特点、实施方式和它们的关系,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明确“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方式;了解学生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程度,对课题研究的兴趣所在,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形式,让学生初步接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内容,培养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掌握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言1.对学生完成“自读练习”的情况作简要小结。

肯定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指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研究性学习性质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许多学生的自信心不够强,主体意识还不够明确。

2.对学校的总体计划作简单介绍。

简述学校的“实施方案”,并补充强调:所举办的研究性学习系列讲座是从学生提出的“讲一些理论”的要求出发,强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但是这还不是“研究型课程”的本身;与这个讲座并行组织的科研方法、研究动态等一系列讲座,主要作用是由各方专家介绍一些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等,其主要目的是“教授方法、拓展视野、启发思路”,但是这也不是“研究型课程”本身!3.交代任务:本节课我们将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

二、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1.揭示误区。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三类:①看作“课内的延伸”;②等同于“课外活动”;③认为是另一种“积累知识”的方法。

2.说明三种“片面的理解”:①是“实践性很强的课”;②是“迎合兴趣、脱离题海的课”;③是“研究至今仍无法理解的问题的课”。

3.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

(1)从“学习的革命”切入――教育面对着“信息爆炸”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

其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明确“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方式;了解学生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程度,对课题研究的兴趣所在,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形式,让学生初步接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内容,培养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掌握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言1.对学生完成“自读练习”的情况作简要小结。

肯定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指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研究性学习性质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许多学生的自信心不够强,主体意识还不够明确。

2.对学校的总体计划作简单介绍。

简述学校的“实施方案”,并补充强调:所举办的研究性学习系列讲座是从学生提出的“讲一些理论”的要求出发,强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但是这还不是“研究型课程”的本身;与这个讲座并行组织的科研方法、研究动态等一系列讲座,主要作用是由各方专家介绍一些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等,其主要目的是“教授方法、拓展视野、启发思路”,但是这也不是“研究型课程”本身!3.交代任务:本节课我们将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

二、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1.揭示误区。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三类:①看作“课内的延伸”;②等同于“课外活动”;③认为是另一种“积累知识”的方法。

2.说明三种“片面的理解”:①是“实践性很强的课”;②是“迎合兴趣、脱离题海的课”;③是“研究至今仍无法理解的问题的课”。

3.明确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

(1)从“学习的革命”切入――教育面对着“信息爆炸”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

其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

因此,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习的革命》一书就是这个思路。

但“高效的学习”只是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

它强调“授人以渔”,但实际上并不关心打到的是什么“鱼”。

高效的学习所追求的是掌握知识的量,而不是质,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时代注重单位时间效率的观念。

另一种思路是“研究性学习”。

其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供研究性的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研究性学习与高效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但从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无疑应该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是研究性学习加上个别化的集体教学,并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中教学形式的主要特征。

(2)“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即接受性学习的不同。

①让学生阅读“研究学习指南”、“写给学生的话”的内容。

②“电脑幻灯片”展示,明确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为核心;做到五点:批判的精神、亲身的实践、真实的体验、能力的综合、合作的锻炼(3)“研究性学习”。

定义:(ppt)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研究专题(课题、主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其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那种单纯地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开展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技能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

理解: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应该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现行的所有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引入,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在新编制的各门课程中,已经安排并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内容。

例如(ppt):生物――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调查,对社区的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物理――调查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研究用电量与电路负荷的矛盾,雷电通过电磁感应对计算机等电器的破坏等问题;讨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氟利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氟利昂中某些物质与臭氧的作用,臭氧层与人类的关系,“臭氧层空洞”问题对策。

历史――分析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世界近现代史上著名科学家传略、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化学――调查市场补钙保健品的种类、钙的存在形式和钙元素的含量;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价格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价格比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价值。

地理――观测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尝试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找两幅或两幅以上不同时期的家乡地图,看地理要素的变化,结合该式域面积、人口等统计资料,分析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了解家乡种植结构的变化,为学校设计一个绿化方案。

数学――分析说明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等。

(4)研究型课程(ppt)。

对于研究型课程,目前学术界有以下三种界定:目标界定:所谓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

所谓研究型课程,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过程界定: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研究型课程是一种通过儿童对研究型课程作业的探究活动,旨在培养与发展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件及问题进行主动、积极、科学的探究的基本素养;研究型课程是一种旨在为儿童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与时间,使儿童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研究型课程不仅仅在于使儿童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由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上,一些课程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从过程的角度分析的含义。

)目标与过程结合界定:有研究者认为,可以这样来描述研究型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研究型课程指向培养儿童或学习者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在课程的内容上,它涉及各类学科领域及学科间交叉的领域;在课程的实施和组织中,它主要通过组织一些探究性的课题研究活动来进行;在课程评价上,研究型课程主要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来进行。

教师强调:无论如何界定其含义,“研究型课程”最突出特征是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5)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除了在各学科教育中予以实施外,还必须有规定性课程的实施渠道,即必须有列入课程计划,作为一种有目标、有实施要求、有评价的课程实施渠道,这就必须设置研究型课程。

通过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的研究型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

研究型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物质载体,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

总之,设置研究型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实施“研究型课程”1.内容:明确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就是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教师强调:这门课程学习的来源应该是生活中的问题。

围绕着这些问题,调动已经掌握的、还未掌握但已有方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学习、提高自己。

(举例说明)2.方式。

在此要解决“应该怎么学”的问题。

介绍成功实例:如《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4日第1版的报道,国际青少年科学研究者大会是由莫斯科大学等俄罗斯100所大学发起的、面向学生和青年科学研究者的世界大会,每6年举办一次,凡28岁以下的科学研究者都可以参加。

来自世界各国的1000多名青少年带着近千个科研项目参加了今年的大会。

我国是首次应邀参加这次大会。

代表我国参加大会的6名中学生分别来自北京、上海两地。

据介绍,在这次大会上,生命、环境科学组总共只有5个项目获奖,我国占了3个,其中来自上海吴淞中学的胡欢、张军、张翼等提交的项目《自清河污染治理的生态模型筛选》获得生命、环境科学组的一等奖,来自北京101中学的陈炜和人大附中的洪哲分获二、三等奖。

另外,来自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周一凡提交的研究项目《基于矢量特征提取的彩色图像景物识别》获得信息科学组的特别参与奖。

最后,归纳成“流程图”(ppt),要求学生对照“指导手册”的内容自己分析。

本节课我们明确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具体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下一步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参与学习,请同学们牢记这十六个字(ppt):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踏踏实实,力求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