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

合集下载

白蛇传戏曲观后感

白蛇传戏曲观后感

白蛇传戏曲观后感
《白蛇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都有着精彩的演绎。

戏曲版的《白蛇传》也是其中的佳作,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独特的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白娘子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首先,本剧的演员们非常出色,他们在表演中把每个角色都塑造得非常生动。

白娘子被演员刻画得非常美丽、高贵而神秘,让人不禁为她倾倒;许仙则被演员刻画得憨厚、善良而可爱,使人对他产生深深的同情。

此外,其他角色如法海、小青等也都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本剧的音乐也非常出色,它既体现了南方民族音乐的特点,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使得整个剧目更加具有现代感。

同时,音乐也很好地配合了演员们的表演,给人以视听上的双重享受。

总之,这场戏曲表演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还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关于生死、轮回等深刻哲学思想。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精彩的戏曲表演,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京剧观后感600字范例

京剧观后感600字范例

京剧观后感600字范例京剧观后感600字5篇范例京剧观后感600字范例篇1《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

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

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京剧观后感600字范例篇2中央戏曲学院导演的这一部《霸王别姬》剧很短,大概只有五十几分钟。

介绍说这个剧获得了亚洲大学生戏剧节的优秀作品奖。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京剧。

和第一部看的京剧《倾国》一样,都是在繁星戏剧村坐在第一排超近距离看的。

看了这两部剧,发现中国的戏曲文化真的有一种别样的优美,演员精致的妆容、挥舞衣袖时翩翩起舞、配乐中琵琶等乐器动听的声音、演员没说完一句台词后鼓给它增加更多动感。

白蛇的读后感范文

白蛇的读后感范文

白蛇的读后感范文白蛇的读后感范文白蛇的读后感篇一:观《白蛇传》有感看完了白蛇传,留下无尽的震撼,情感天地,而天地无情。

情满人间,而世人迷惑,最终爱情的真谛被葬在了雷锋塔。

爱情结局又该如何? 雷锋塔究竟困住了白娘子,还是困住了我们?那些向往着纯美爱情的痴人。

痴人的爱情也怕辜负,我们终究不是许仙,碰不到那白娘子。

徒留伤感罢了。

有人说,我们现代人都是唯物主义者,所以少了人世间的那一份期待,也就少了生命中的那样一份美丽。

你救我一命,我还你一生!只是一生不够长,不够对你的爱。

也不够远,始终在心里缭绕。

不要你还,只要你爱,此生余愿足矣。

就是这样的一份爱情。

在我20年的生命里就看过2场京剧,一场是讲忠义的《截江救斗》,另一场就是讲述爱情的《白蛇传》,我知道这是一幕悲剧,我同时也有一种羞愧的感觉,对于这样一份日渐凋零艺术,即使我不能亲自去传承,也应该进我说能的去支持、去眷顾、去保护。

而不是漠视它的存在,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我认认真真地欣赏着这最美的艺术,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不停地跟着观众叫好。

那一刻,我知道那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呐喊,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喜欢。

喜欢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喜欢那唯美的爱情故事,喜欢那天籁之音,喜欢那漂亮的衣裳,那恍如仙境的舞台? 我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白素贞,千年的蛇妖,有最简单的目的,修炼成仙,那时,成仙是每个妖的“正果”。

只是,在半步多碰见了许仙,那个男人让她明白了爱。

她开始蜕变,不懂爱的白蛇,为爱放弃千年道行,为爱反那满天的神佛却势如破竹。

为爱甘愿走进雷峰塔。

那一刻,是神赢了,还是妖胜了?最终,是爱穿越了生死,穿透了法术,穿透了那高高在上的佛,爱之永恒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妖的大道不是成仙,而是沉爱。

“你救了我一命,我还你一生!”此时,白素贞已不是妖。

雷峰塔见证了惊天动地的爱恋。

许仙,一个书生。

无意闯入半步多,那刻,命运因一个女子彻底的改变,因为他爱上了那个女子,绝美的容颜,姣好的个性,她的一切,都使他目光流连。

白蛇传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白蛇传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白蛇传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我喜欢白娘子和许仙的善良;喜欢他们敢于和法海妖怪斗得勇敢精神;喜欢他们对天下百姓的爱心。

你是否看过白蛇传这部作品,如果看过,你是否有许多不一样的感悟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白蛇传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方便大家学习。

白蛇传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1我读了《白蛇传》这本书有说不完的感悟,今天就选一点跟大家分享一下吧!《白蛇传》这本书主要是讲:清明时节在西湖底悄悄升上来的两个已经修炼成人形的蛇精的故事。

她们只因太想在人间生活便一个取名白素贞,一个取名小青。

突然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的无处藏身。

正在发愁的时候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为他们遮风挡雨。

白素贞和那位年轻书生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不久之后他们就结成了夫妻,并开了一家保和堂药店。

他们保和堂药店的生意异常火爆。

因为在保和堂医治好的人越来越多,来金山寺求菩萨烧香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所以法海和尚悄悄把年轻书生叫到寺中对他说:“你的娘子不是凡人,而是蛇精所变。

”年轻书生听后,并没有生气。

法海和尚见年轻书生不相信便把年轻书生关在了寺中。

白素贞得知这件事,苦苦哀求法海放人,可法海却依旧我行我素。

白素贞见法海不放人,便拿出头上的金钗,掀起滔滔大浪。

法海最终用计,把白素贞压在了雷峰塔下,最后却被小青打败了。

所以有这么一句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法海和尚因为罪恶被打败了,所以我们心中一定不要心存嫉妒之心,否则就会遭到法海一样的遭遇。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嫉妒别人的人,比如我身边就有一位——我的邻居。

他每次买了新玩具,他都会拿在手里玩,边玩边用不屑的语气对我说:“过几天我也要去买新玩具了,到时候你的玩具就成旧的了,就out了!”过了几天果然见他抱着个玩具在门口站着,好像专门在等我。

果然,他一看见我的身影就使劲的挥着手喊我的名字:“郭家硕,快来看你啊!我买新玩具了,比你的好哦!”边喊边跑了过来。

可能是因为太想超过我,跑太快了,没有注意到脚下,一不小心趴在了地上,玩具扔出去好远……人摔伤了,玩具也摔坏了!看看吧,果然不能嫉妒别人,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

白蛇传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白蛇传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白蛇传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千锤百炼的传世剧本《白蛇传》原是梅派剧目,文武兼备。

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如果看过,你是否有许多不一样的感悟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白蛇传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白蛇传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1这部《白蛇传》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国民间流行的四大传说之一。

现今流行的版本多数并非是原版的《白蛇传》,是经过几百年流传加工的版本,内容与原版白蛇传略有差异,但大体都保留了故事情节,这并不影响原版的艺术效果,毕竟又没人敢说原版的一定就是最好的,能经过劳动人民筛选下来的故事,想必也有一定的价值。

不过言归正传,都是文学的光芒,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无非是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废话少说,既然是读后感,重点自然在一个“感”字,下面就来说说我个人的感受。

故事的情节乃是众所周知。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白素贞,又被叫做是蛇妖,因为她本是在人间修炼了上千年的蛇精,最后幻化成了人型。

另一个主人公是许仙,他只是人间的一个凡夫俗子,是一个书生,既不会呼风唤雨之术,又手无缚鸡之力,一次山上采药遇见一条危难的白蛇,变动了恻隐之心,救了这白蛇,这白蛇便是前面说的蛇妖白素贞。

于是白素贞感激在心,幻化成人型,来到人间,和许仙搭讪,在一间药房里作卖药生意,四周的邻居都来向他们买药,生意也算红火,小日子过得很甜蜜。

可好景不长,雷锋山上有一和尚,名曰法海,曾是天上仙池里的一只乌龟,一日吕洞宾在宴会上不小心吐了一颗汤圆,这颗汤圆被池里的白蛇给吃了,增长了五百年的功力修为,而乌龟法海却因没抢到而怀恨在心,一直想报复这白蛇,见这白蛇下了凡间,幻化成人型,自己也跟了下去,成了寺庙里的一个和尚法海,于是便处处想要迫害这白蛇。

他一日下山为寺庙买药时,发现了白蛇,心中察觉白素贞不是凡人,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仇人蛇妖。

于是便趁白蛇不在之时,偷偷告诉许仙这一事实。

许仙当然不相信自己贤惠温柔的妻子是一条白蛇,也没去在意这回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
《白蛇传》是中国戏曲名剧,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那么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京剧《白蛇传》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白蛇传》观后感
《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

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

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白蛇传》观后感
作为一名青年观众,有幸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白蛇传》。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剧场里欣赏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深受震撼颇有感触,因此不禁想一畅胸怀,谈谈自己的观剧感想和一点体会。

1、演员在戏台上的表演十分投入,声情并茂入戏很深,感染力很强,给观众很强烈的带入感,让在场的观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具体表现在演出中有些对白是演员的临场发挥,根据剧情的需要自然而然的说出,虽然和字幕有些出入但是这种临场发挥的效果让人十分满意。

2、演出中演员的肢体语言十分到位,一些场景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体现的惟妙惟肖,很是生动形象,让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

具体表现在许仙与白素贞小青在西湖首次相遇遇到大雨一起乘船的桥段,虽然没有船这个道具但是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很好的表现了上船、乘船、下船时的情景,演的十分到位,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除此之外在许仙逃出金山寺与白素贞小青相见的桥段中,肢体语言表现的也十分到位,许仙的悔不当初、白素贞对许仙的又怨又恨又不舍、小青对许仙的愤怒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尤其当许仙给白素贞下跪白素贞扶他起来的桥段,两人相对互相抽泣的情景表现的更是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3、戏中对白设计贴近大众,很“接地气”,不会让人觉得太文绉绉而拒人千里,虽然演的是古装戏但是没有距离感,让观众容易欣赏。

并且尤为难得的是对于尺度的把握又没有过于现代,毕竟这是古装戏要符合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分寸拿捏确实是恰到好处。

4、演出服装设计精美华丽,每一章演员出场的服装都有所不同,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赋予美的享受。

同时演出道具设计精美巧妙,配合服装相得益彰。

并且在武戏的章节对道具的使用也很恰到好处,当然这也是和演员的演出功底密不可分,例如在白素贞在金山寺与神将对打的武戏中,两人手握红缨枪攻守互换的桥段,两人手中长枪相互击打的声
音铿锵有力,这种兵器相互击打的声音真实且富有临场感,让观众觉得演员们是在真刀真枪的对打而不是单纯的演戏做做样子,这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心潮澎湃。

1、舞台布景略显陈旧,和演员服装道具相比有些差距,如能加以改善则显得更加协调统一。

2、提字器在演出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下字幕跟不上演员的戏词和对白,等字幕出现时演员已经在唱下一句戏词,让观众有些跟不上演员演唱的节奏。

3、在观众视角舞台右侧负责现场奏乐的区域,戏台大幕收起时偶尔会碰到舞台右侧的演奏人员,需要演奏人员手动协助收起大幕,是否会影响演奏人员的演奏。

4、在武戏的一些细节中,在白素贞盗仙草的桥段,白素贞与鹿童交手时,鹿童不敌白素贞,手中兵器被白素贞击落,此时白素贞用脚两次才把兵器勾起还给鹿童,不禁让观众莞尔。

《白蛇传》的演出精彩纷呈,观众的掌声、叫好声贯穿整场演出,这是对演员们精彩表演最充分的肯定,体现了观众对这次《白蛇传》复排重现首场演出的高度认可。

演出结束后我遇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家长带着小女儿正要往外走,在下楼梯的时候小女孩的爸爸问他女儿:“这场《白蛇传》好不好看呀?”小女孩大声的回答道“好看!”爸爸又问:“以后想不想再来看京剧呀?”“嗯,想!”
听到这儿我会心的笑了,同时也倍感欣慰,这场演出不仅仅是精彩的表演,更是一种影响和传承。

演出中青年演员把从老一辈京剧艺术家身上学到的技艺与精髓通过戏台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从他们的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老一辈京剧艺术家当年的风采,在继承经典的同时让传统京剧艺术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又焕发出新的光芒。

与此同时,他们的精彩演出也深深的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个青年人和祖国的下一代,在他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京剧的种子,待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京剧文化又将枝繁叶茂代代相传。

这场精彩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国粹京剧的魅力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京剧的魅力正是在这种影响和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在此对付佳、张兵等演员精彩的演出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白蛇传》。

同时表达对杜近芳、叶少兰这两位艺术指导老师的感谢,感谢你们为京剧《白蛇传》复排重现做出的不懈努力,在此向两位京剧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白蛇传》观后感
近日,在上海图书馆观看了拍摄于20XX年,由京剧程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女士主演的京剧电影《白蛇传》的视频播放,接受了一次为时两个多钟头的传统文化熏陶,并被演员精湛的表演和精美的京剧艺术形式
所深深吸引与打动。

这是一部有传承、有创新的作品。

《白蛇传》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与“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白蛇传”故事的影响力之所以较大,还与现代文化巨匠——鲁迅先生有关,他曾在1924年发表过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给予故事中的主人公白娘子白素贞极大的同情,同时也对施以佛法将其压在雷峰塔下的法海和尚表示了厌恶与谴责,并以雷峰塔的倒掉寓意被压迫者终将获得解放,文章还借法海最终被禁锢于螃蟹腹中的故事,得出压迫者绝无好下场的结论,给这段民间传说赋予了反抗封建压迫的新含义,并蕴含着对美好社会及生活的向往。

这部京剧电影《白蛇传》,是根据剧作家田汉先生创作的,有关这一题材的第二个剧本展开剧情的:包括借伞相识、婚后惊变、盗草救夫、索夫水斗、断桥再聚、合钵痛别、塔倒团圆等桥段,配以表演者感情丰富、细腻的唱段和情真意切的动作表情,加上优美的舞台美术设计烘托,能够引观者入戏,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

可能是上了岁数,比较容易动感情的原因,在观看过程中自己情绪几度有所起浮,即为许仙的懦弱和抵制蛊惑能力不足而遗憾;更为白素贞的忠贞不渝和奋不顾身而感动;也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小青而感到痛快……特别是白素贞
即将入钵,与许仙和幼儿告别前的那一大段唱,表达了亲人之间生离死别的难舍情怀,真的是催人泪下,让人难以自制。

好在电影结尾出现了“雷峰塔轰然倒塌,白娘子重现人间,她与许仙和小青在西湖边断桥处再度重逢”的画面,为这一悲剧性的故事增添了一丝暖意,不仅契合了鲁迅先生那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愿,也满足了大多数老百姓祈盼家庭团圆的念想。

原本在田汉创作的第一个剧本《金钵记》中,最后还有“祭塔相会”的桥段。

写的是若干年后,许仙与白素贞生下的儿子许仕林长大成人,他前来塔前祭拜母亲,进而感动上苍,让白娘子出塔,母子得以相见……显然,这一情节,远没有现在的结尾情节来的紧凑和感人。

这部京剧电影各方面表现的都很完美。

无论是情景切换、人物表情及动作的细节演示,还是环境渲染等环节,电影镜头的运用十分贴切和到位,把京剧表演艺术的精髓演绎的细致入微,让观众看到了与剧场舞台演出时的不同效果。

同时,也放大了电影艺术与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差异性,比如同样是白素贞入钵前与亲人悲痛离别的那场戏,舞台表演讲究的是唱工和做功,必须严格按照戏剧程式化要求,做到一板一眼,唱腔和动作到位即可,而电影则要求演员的表情,特别是面部细微变化也要能够按照剧情变化体现出来,特别是当一些特写镜头运用时,演员要倍加注意。

有些遗憾的是,在电影里看到,当白娘子悲痛欲绝地与丈夫和幼儿告白,此时出现许仙面部的一个特写镜头竟显得有些木讷、平淡,没能表现出即将失去自己妻子的那种痛彻心肺的悲伤感觉,这可能是受戏曲程式化所限,扮演者不得随意改变而为之吧。

从电影镜头里看,确实让人觉得此时的许仙有些游离在现场那种悲悯的氛围之外,没有体现出呼应、烘托的表演效果。

瑕不掩瑜。

不管怎样讲,这部京剧电影拍的还是十分成功,尤其是它用镜头全方位记录了“白蛇传”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也使得京剧艺术得以更加普及与传播,值得赞扬与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