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名胜简介
晋祠建筑介绍
晋祠建筑介绍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区西南,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是中国唯一保存有完整的、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
晋祠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
现有28座建筑,其中主建筑为圣母殿、大雄宝殿、献殿、鱼沼飞梁、九曲桥等。
圣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着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圣母像——唐叔虞的母亲——邑姜。
大雄宝殿是晋祠最主要的建筑,也是整个晋祠建筑群中最宏伟壮丽的一座。
它高12米,进深15米,面积1250平方米。
殿内原供有佛、菩萨、金刚、天王四像。
大殿分三层台基,第一层是用石板铺成的长方形平台;第二层有两个长方形石洞,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第三层是平台和门洞。
圣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
殿内塑像共39尊,其中有唐代名画家张萱所作《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韩熙载、张萱父子和唐代雕刻大师赵大等人的作品。
—— 1 —1 —。
太原晋祠简介
太原晋祠简介篇一:晋祠简介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其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汉文化特色。
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1961年3月公布晋祠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
[1篇二:晋祠简介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
据《史记·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
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
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
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年或472年?——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
”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
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
南北朝时,北齐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
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大为改观。
晋祠简介
晋祠简介(一)::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2014年3月7日,李克强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谈到改善民生时,现场吟诵多年前在晋祠看到的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二):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
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取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
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三)::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
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
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
晋祠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
南北朝天保年间(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又一次扩建。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依山枕建正殿,是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邑姜亦供奉于正殿之中。
晋祠简介(精选5篇)
晋祠简介晋祠简介(精选5篇)晋祠简介篇1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2014年3月7日,李克强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谈到改善民生时,现场吟诵多年前在晋祠看到的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简介篇2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
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取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
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简介篇3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
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
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
晋祠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
南北朝天保年间(550至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又一次扩建。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依山枕建正殿,是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至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邑姜亦供奉于正殿之中。
太原晋祠景区介绍
太原晋祠景区介绍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0公里处的汾河之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
因晋国开国君主晋文公(姬重)而得名,为纪念周武王之弟姬虞(姬厚)而建。
它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面积300公顷,以大量精美的古建筑、古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于世。
晋祠现有古建筑60余处,主要有: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介公祠、三清阁、唐叔虞祠等。
其中以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为代表的祠庙建筑群,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晋祠博物馆珍藏了许多珍贵文物。
其中有泥塑四大天王像,我国现存最早的彩塑像之一;晋祠出土了许多唐代陶器、瓷器等文物。
晋祠公园是太原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之一,素以“山清、水秀、石美、洞奇”四绝著称于世。
它位于太原市区西北部汾河之滨,占地面积300公顷,其中水面100公顷。
早在2500多年前,晋人就在这里辟建了规模宏大的“晋水森林公园”。
东晋时,始称晋祠山;北魏时始称晋祠;隋代称晋王祠庙;唐代以后改称“晋祠”。
—— 1 —1 —。
晋祠景点介绍
晋祠景点介绍晋祠景点介绍2011-02-20 21:17:37| 分类:名胜古迹 |字号订阅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的晋水源头。
相传为祭祀西周晋国开国诸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
周成王“剪桐封弟”,叔虞封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尊叔虞为晋王。
始建年代不详。
曾名叔虞祠、晋王祠,俗称晋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
”《魏书?地形志》载:“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
”由此可知,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代,晋祠已是享有盛名的名胜之地。
高欢、高洋父子推翻东魏,建立北齐,以晋阳为别都,并于天保年间(550年~559年)大兴土木,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使晋祠更盛于北魏之前。
北齐后主高纬,于天统五年(569年),改晋祠之名为大崇皇寺,成为一座佛教沙门。
宋代之前,晋祠多次修建扩建,均以祭祀唐叔虞为主,建设布局以叔虞为祠主体。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大兴土木,扩建晋祠,镌碑刻石,宣扬文治武功。
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晋祠西隅叔虞祠南畔,面西向东新建了规模宏大、盛冠全祠的圣母殿,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于其中,并赐封她为“显灵昭济圣母”,翻修了鱼沼飞梁。
宋之后的金、元、明、清历代,相继以圣母殿为中轴线,由西向东先后建起献殿、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会仙桥、水镜台、景清门。
改变了宋以前晋祠以唐叔虞祠为主的建筑格局,圣母邑姜成了晋祠供奉的主神。
现在的晋祠,除了上述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外,在其两侧还有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后创建的许多殿宇祠堂、楼亭台榭,形成了拱卫中轴线的北线、南线古建筑群。
北线西起枕山依势而起的有三圣阁、待凤轩、七十二台、苗裔堂、松水亭、善利泉亭、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钧天乐台、昊天神祠、东岳祠、文昌宫以及人工山岳。
南线有台骀庙、公输子祠、水母楼、难老泉亭、不系舟、真趣亭、王琼祠、三圣祠、傅山纪念馆、胜瀛楼、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白鹤亭。
太原晋祠介绍
太原晋祠介绍
《太原晋祠介绍》
太原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晋代文化的精髓。
晋祠是晋代政治、文化的象征,也是山西省的重要文物。
晋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当时的晋朝将其作为一种礼仪,以表彰晋朝的统治者。
晋祠的建筑精美,其建筑风格是汉唐式的,即汉唐风格的结合体。
晋祠的建筑物有晋祠正殿、晋祠前殿、晋祠后殿、晋祠殿堂、晋祠宫殿、晋祠侧殿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晋祠正殿,它有三层,外墙上有晋文化的精美图案。
晋祠是山西省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它不仅是晋朝的历史记忆,而且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晋祠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前往太原晋祠参观,欣赏它的历史文化。
太原晋祠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旅游胜地,值得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山西晋祠的介绍
山西晋祠的介绍
晋祠,原名唐叔虞祠,为纪念周武王弟唐叔虞(即周成王)而建。
它位于山西省晋中市赵树理故居“赵家庄”院内。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园林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皇家园林”,享有“华夏第一古名祠”的美誉。
晋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它不仅有丰富的古建筑,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
晋祠内原有建筑共六十五处,其中主要建筑有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钟鼓楼、介福院等。
这些建筑多为明代所建,殿内塑像均为宋代遗存。
晋祠这一组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群,是由唐叔虞祠、献殿、圣母殿等六大建筑组成。
整个建筑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180米。
整个建筑群坐北面南,分前、中、后三个部分。
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圣母殿(又称鱼沼飞梁)、献殿(又称唐叔虞祠);东、西两侧依次为钟楼和鼓楼。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分布着二十多座古建筑。
晋祠内的圣母殿(又称鱼沼飞梁)是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 1 —1 —。
太原晋祠的导游词介绍5篇
太原晋祠的导游词介绍5篇建荟萃、名木杂布、风景绮丽、闻名遐迩的太原晋祠,地处市区西南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古建园林明珠。
其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已有记载,说明晋祠在一千五百余年前,已有一定规模了。
晋祠即晋侯之祠,原是祭祀西周初年唐方国开国诸侯姬虞(即唐叔虞)的祠堂。
后因晋水发源于此,改国号为晋,故名晋祠。
晋祠占地4万多平方米,祠内林木荫翳,业经千余年的补葺修扩、开发建设,已由最初祭祀春秋晋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而发展成为包括各类寺庙在内的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落,有宋、金、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百余座,是一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且有着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园林,在海内外久负胜名。
祠内的古建筑群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
中部建筑以圣母殿为中心,形成一条东西向之中轴线。
由祠东大门入内,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布列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系祠内建筑的主体部分。
这组建筑布局严谨,造型别致,以风格独特、艺术与历史价值甚高而著称于世。
北部建筑东自文昌宫起,有锁虹桥、东岳庙、昊天神祠(关帝庙)、三清洞、钧天乐台、贞观宝翰亭、唐叔虞祠、莲池、善利泉亭、松水亭、苗裔堂、朝阳洞、开原洞、云陶洞、老君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顾亭及静怡园等。
这组建筑依地势错综排列,崇楼高阁,参差叠置,以宏丽壮观、幽静飘逸取胜。
南部建筑东自胜瀛楼起,有流碧榭、双桥、白鹤亭、同乐亭、傅山书画馆、三圣祠、真趣亭、分水堰、张郎塔、曲桥、洗耳洞、不系舟、难老泉亭、水母楼、台骀庙、公输子祠等。
这组建筑既有楼台耸峙、亭桥点缀,又有泉水穿流、风光绮丽,颇具园林特色和诗情画意。
南向又有王玉祠、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奉圣寺、留山园等。
祠内整体布局疏密有致,严谨得体,既有寺观院落之特色,亦富皇室宫苑之韵致,恢弘壮阔,独具匠心。
晋祠旅游景点
晋祠旅游景点
晋祠,原名为“唐叔虞祠”,是纪念周武王次子、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的祠庙。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祠堂建筑之一,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晋祠占地面积约为42000平方米,其中水面约1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
景区以古建筑为主体,有大小殿阁30余座、亭、台、楼、阁等100余座,是中国古代园林中一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
我去过很多景点,比如: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杭州西湖等。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北20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
它原为周武王之子、晋文公重耳之弟——夷吾(子乔)的祠堂,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庙”。
因当年晋文公曾在此隐居,所以取名为“晋祠”。
晋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祠内古树、祠前古庙、祠后古池。
我们先来看看圣母殿。
圣母殿又称三真祠,为宋代建筑。
—— 1 —1 —。
晋祠简单简介三宝三绝三匾
晋祠简单简介三宝三绝三匾
晋祠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晋祠镇。
它是中国古代祭祀晋国始祖的重要场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晋祠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宝”、“三绝”和“三匾”。
“三宝”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包括周柏、圣母殿和鱼沼飞梁。
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位于圣母殿北侧,距今已有3000多年,是晋祠的标志性古树之一。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供奉着晋国的始祖母亲邑姜,殿内有许多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鱼沼飞梁是一座古桥,横跨于鱼沼之上,因其精美的石雕和历史价值而备受游客推崇。
“三绝”是指晋祠内的三处独特的景观,分别是难老泉、水镜台和宋塑侍女像。
难老泉是晋祠内最著名的泉水之一,四季不涸,清澈甘甜,因寓意难老而闻名。
水镜台是古代的戏台,也是晋祠内最早的建筑之一,其外观精美的石雕和壁画令人叹为观止。
宋塑侍女像是晋祠内最珍贵的文物之一,是一组由宋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彩塑,生动地展现了宋代女性的形象和生活状态。
“三匾”是指挂在晋祠内三处古建筑上的匾额,分别是圣母殿、献殿和鱼沼飞梁。
圣母殿的匾额上写着“显灵昭济圣母”,献殿的匾额上写着“先泽维远”,鱼沼飞梁的匾额上写着“临流可亭”。
这些匾额不仅是装饰性的艺术品,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总之,晋祠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其中“三宝”、“三绝”和“三匾”是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值得游客前去一探究竟。
晋祠简单简介三宝三绝三匾
晋祠简单简介三宝三绝三匾【原创版】目录一、晋祠简介二、晋祠三绝1.周柏2.宋代彩塑3.难老泉三、晋祠三宝1.圣母殿2.鱼沼飞梁3.献殿四、晋祠三匾1.难老匾2.对越匾3.水镜台匾五、总结正文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晋祠三绝是指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博物馆之内的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
周柏,又名齐年柏,树龄达 2600 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宋代彩塑则是指晋祠内的宋代彩色泥塑侍女像,其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难老泉是晋祠内的一处泉水,因其泉水清澈、流量稳定、千年不竭而得名。
晋祠三宝是指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
圣母殿是晋祠内最大的建筑,内供奉着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后的塑像。
鱼沼飞梁是晋祠内的一座古桥,结构独特,造型优美。
献殿则是晋祠内的一座大殿,用于祭祀和庆典活动。
晋祠三匾是指难老、对越、水镜台三匾。
难老匾位于难老泉上方,为明代所刻,意为“泉水永驻,岁月难老”。
对越匾位于对越楼内,为清代所刻,意为“对越致远,自强不息”。
水镜台匾位于水镜台上,为明代所刻,意为“以水为镜,可以正身”。
总的来说,晋祠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晋祠简介介绍
旅游开发策略与措施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0304保护优先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 护晋祠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多元化发展
通过开发多种旅游产品,满足 不同游客的需求,包括文化体 验、休闲度假、户外探险等。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 旅游服务质量,包括导游服务 、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
05
晋祠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自然景观
晋祠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包括山水、植物等自然元素,为游客提 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人文景观
晋祠是山西省著名的古建筑群,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 殿堂、楼阁、亭台、石桥等建筑,以及碑刻、壁画等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
晋祠周边的民俗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 艺等,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安全保障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包括景区安全、食品安全等。
06
晋祠保护与传承工作展望
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及挑战
现状
晋祠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群,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目前,晋祠已经得到 了较好的保护和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文物本体保护不力、游客数量过 多等。
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祠文物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自然灾害、环境污 染、人为破坏等。同时,由于晋祠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价值,保护难度也较大。
碑亭
晋祠内有许多碑亭,其中最著名的是“贞观宝翰”碑亭。该亭内陈 列着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钟楼和鼓楼
晋祠的钟楼和鼓楼分别位于拜殿的左右两侧,为古代的计时和报时 建筑。
戏台
晋祠内有一座古戏台,是古代酬神演戏的场所,也是晋祠的一大特 色。
太原晋祠的导游词介绍(六篇)
2.新祠:新祠是晋祠最新的建筑,始建于清代,如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新祠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结构严谨,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
3.太庙:太庙是晋祠区域中的一座庙宇,用来祭祀历代帝王的神位。太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其设计构思和艺术装饰都极为讲究,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4.燕子峪:燕子峪是晋祠附近的一座山峡,以其美丽的风景而闻名于世。燕子峪山峡蜿蜒曲折、峰峦叠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是旅游者们徒步远足的理想场所。
”〈东京梦华录〉栽北宋汴京城外神保观神诞时的盛况:“廿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庙在万胜门外一里许,敕赐神保观。廿三日……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廿四日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宋元时期戏曲勃兴,为适应迎神赛社时的演出需要,在露台、乐亭的基础上分前场后幕,单面开敞的戏台。场地也由四周围观,进而形成有固定方向的戏场,并在各祠庙中普遍出现了。
2.瓷器展区:晋祠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瓷器,其中包括唐代三彩和青瓷等代表性作品。唐代三彩以其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精致细腻的雕刻工艺而闻名于世,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杰作之一。
3.书画展区:晋祠博物馆还收藏了一批唐代和晋代的书画作品,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和艺术追求。这些作品以勾勒传神的线条和独特的笔墨风格为特色,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太原晋祠简介
太原晋祠简介太原晋祠,又称太原国粹祠,是史上最大的地方无字碑群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殿堂,为太原的著名景点。
一、历史沿革太原晋祠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今天太原大明商街的宋代,当时已经修建了太原城楼,这里也是宋朝南渡、留禅院族之所。
至唐代,两宋遗迹已经发展到城镇规模,宋诗人王安石曾在此游历。
唐故宫、晋太原发展,唐宋后此地正式命太原晋国故都、中央政治文化中心。
而今,太原晋祠除了传承历史,也开展了新的文化活动,成为记忆太原晋文化的重要游览去处。
二、文化景观太原晋祠位于晋陵西山,四面山景叠翠,有“园中谐兮徐流水”的古玩家称叹。
其主要内容有“八大碑”和“九千碑”两个部分,八大碑为唐武宗李治题写的文景碑,九千碑则由宋代明文化家(士人)在太原故都废墟上刻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三、开发历史太原晋祠经历了几代的建设,发展到目前,晋祠已经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开发历程,其间经历着太原变迁的历史事件。
其中,唐朝的修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清朝以来,当地官府曾多次招募众多牙匠,将太原晋祠的碑文板重新翻刻,保存碑文。
到19世纪末期,户部将太原晋祠定为“全国文物珍品”,并且提出了把该祠补建成“中唐书院”;新中国成立后,又于1962年正式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迄今,太原晋祠已经保存完毕,已成为重要的无字碑文化遗产。
四、现状特色整体结构属法式建筑,体量雄伟,高低起伏,各条碑以灰墙为背景,墙外有磨石拱桥,富有江南水乡的秀极气息,是深受外来游客青睐的景点。
太原晋祠集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宗教价值为一体,是太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太原市的著名景点。
经过多年的保护,太原晋祠现已保藏完整,已成为保存优美文化底蕴和文明气质的历史遗址,其中古风碑、晋明元年碑、慈航碑等,更是太原古碑中的稀世珍宝,也是国内少有的珍贵资料资料史料。
太原晋祠风景区介绍
太原晋祠风景区介绍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东北约25公里处,是国家AAAAA级旅游
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晋祠景区
有三绝:一绝是圣母殿,二绝是鱼沼飞梁,三绝是柏木干栏式建筑。
这里的建筑都是依山而筑,层层上升,最高处达60多米,
远远望去,犹如一座高大的宫殿矗立在山顶。
走进圣母殿,就仿
佛走进了古代宫廷。
殿内正中供奉着晋祠的开山祖师圣母文殊像,两侧侍立着她的四大弟子:金人、银人、铜人和铁人。
圣母像旁
边还有一座八角亭,亭子后面就是晋祠的著名景观鱼沼飞梁。
鱼
沼飞梁长60米,高20米,用巨石砌成拱形桥面,两侧有石护栏。
桥上有铁铸铁制的鱼龙雕像一条,游人可在桥上踏鱼、观龙。
鱼
沼飞梁下面有四尊塑像:一是文殊菩萨;二是普贤菩萨;三是韦
驮菩萨;四是关公。
这四尊塑像高达6米多,体态丰满,神态逼真。
当年由于这些塑像全部用花岗岩雕成,故称“石质”,因此
被称为“石质”鱼沼飞梁。
—— 1 —1 —。
太原晋祠寺的简介
太原晋祠寺的简介
晋祠寺,即晋王祠,俗称圣母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15公里的晋水西岸。
晋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
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寺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由晋
国大夫赵武的夫人——赵姬之父赵简子建立。
至今已有一千七百
多年历史。
据《晋祠志》记载:“祠内有圣母、圣母池、圣母殿、献殿等建筑”。
晋祠寺内主要建筑有:圣母殿、献殿、晋王亭、
碑亭等。
此外,还有许多历史传说故事,如:狐假虎威、狐女送子、三英战吕布等。
晋祠寺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据《晋书》记载:“晋水主出
晋阳”。
赵武灵王出巡到此,见晋水水流湍急,难以行船,便将
晋水改道。
于是,这里就成了泽国胜境。
传说“晋水”之名的由
来是因为: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到过这里,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就在此设立了“晋祠”。
圣母殿是祠庙中最大的建筑,也是祠庙中最古老的建筑。
—— 1 —1 —。
晋祠美景介绍
晋祠美景介绍
晋祠,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一座古老的名祠,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园林。
它始建于西周时期,春秋时称“叔虞庙”。
晋祠的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建筑艺术,代表了我国古代
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晋祠的主体为一组古建筑群。
有圣母殿、鱼沼飞梁等四十余处古建筑,以圣母殿最为突出,殿内供奉着圣母像,这位圣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叔虞的母亲。
圣母殿北面是一组建筑,它们分别为老君堂和三清殿。
这三座古建筑均为两层木结构,一层中间为回廊,二层为献亭、金坛两阁和钟楼、鼓楼等建筑。
它们之间以东西对称的方式排列着。
圣母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
殿内正中供奉着圣母娘娘塑像,这位娘娘就是周成王的母亲。
圣母殿后面是鱼沼飞梁。
相传在周朝时期,周成王在一次狩猎时受伤了,当时他正在晋祠附近休息。
这时有两条鱼从水里跳了出来,其中一条就是周成王当时所养的那条鱼。
—— 1 —1 —。
晋祠公园导游词介绍(通用6篇)
晋祠公园导游词介绍(通用6篇)晋祠公园介绍篇1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
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
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
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
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
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
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
"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感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
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晋祠公园导游词介绍篇2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
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