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1、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

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2、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

3、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

2、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3、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

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

6、(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

7、真菌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养分,必须像动物那样从其他生物或环境中吸收(有机养分)。

8、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9、(蘑菇)和(木耳)都是大型、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10、使食物发霉的是另一类真菌——(霉菌)。

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1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2、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

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

第二单元循环的水1.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

2.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

和雾的成因一样,也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3.实验-模拟雾的形成:①用温水的目的:制造更多的水蒸气(用冷水不行,水蒸气不够,无法形成雾)②水杯上方的冰块:模拟冷的环境,使水蒸气发生凝结。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准备单元《投实心球的诀窍》知识点:1.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含研究背景(问题与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

2.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平投出去,实心球会很快落地,投出的距离就很近;如果竖直向上投,实心球会落在原地地,所以角度太小或者太大都投不远。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一般以以40°~42°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

第一单元《生物的家园》知识点:1.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2.丹顶鹤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滩等环境,那里的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繁多,为丹顶鹤提供了必要的食物。

而大熊猫爱吃箭竹,所以喜欢栖息在茂密的竹林里。

3.金丝猴的栖息地以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最为合适。

这些地方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野果、嫩芽、苔藓植物繁多,不仅能满足金丝猴的生存条件,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食物、水、适宜的温度等必要的生存条件。

5.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

,被污染的水注入湖泊,,水藻疯长,使得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7. 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不同的植物通常喜欢生长在温度不同的环境里。

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针叶植物喜阴。

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一般会比山下低。

植物的生长,,所以才有了让诗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

11.地球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动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最新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最新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验方法有(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 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 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6、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7、五彩玻璃具有变色效果、调光玻璃根据需要调节透明程度,从而改变透进光的强度.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9、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传动器由电脑控制,接收器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等.10、美国研制开发的“太阳能窗”,是由嵌入两个大玻璃天窗的多个透明塑料板构成的.每个小塑料板都有几十个小金字塔的模块.11、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12、1870 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13、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周围的物体.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2、我国古典《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 1977 年8 月 22 日发射到外太空.3、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 ,如小提琴;(管乐器) ,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声.5、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6、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或音量)、音高(或音调)和音色. (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 .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7、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8、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9、什么叫音乐疗法?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音乐,使其产生治疗的作用.如:悠扬欢快的旋律,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于乐曲之中,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帮助驱散烦闷,减轻人们工作、生活上的压力.10、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0分贝是人能听见的左微弱的声音.落叶声10 分贝,耳语声 30 分贝,图书馆中 40 分贝,正常谈话 65 分贝,吸尘器工作 80 分贝,摩托车发动 95 分贝,耳机的最大音量 100 分贝,民用喷气式飞机起飞 120 分贝,军用喷气式飞机起飞 140 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分贝.11、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 米,在水中时每秒 1400 米,在钢铁中是每秒 5000 米.真空不能传递声音.13、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14、什么叫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15、噪声有什么危害?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比较强的噪声,使人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极强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假如一个人突然置身于极强的噪声中,听觉器官就会发生急性外伤,并且整个肌体会受到严重损害,双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甚至会造成脑震荡、休克或死亡.16、如何控制噪声?(一、在声源处控制:如禁止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二、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如在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三、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17、怎样改变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快,声音高,物体振动频率慢,声音低.)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1、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全身各处.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3、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4、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5、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6、青春期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个人考虑问题、自我感觉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许多青少年对自己经历的一些变化有许多复杂的感受.有时自我感觉良好.有时又感到害羞和困惑.有的青少年会提出存在心中已久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有的青少年开始尝试新的体验,如无偿地帮助他人、交朋友或打扮自己,穿一些时髦的衣服等.7、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1、蛋白质,2、糖类和脂肪,3、维生素,4、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水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8、什么叫做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但医学检查并无明确的疾病,这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 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第五单元1、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2、我们进行科学探究过程包括: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验题:一、“人工彩虹”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制造人工彩虹的设想实验器材:(三棱镜)、手电筒实验设计:(1)把三棱镜放在阳光下,探索三棱镜怎样分解白光. (2)比较一下自己设计的“人工彩虹”实验结论:设计说明:在长通道中间天花板上,安装一个带有弧度的反光板,用平面镜把一束光反射到反光板上,光就可以分散射到长道里……设计优点:取材简单,改装方便;设计缺点:改进的光线不是非常充足,平面镜的位置和角度需要手动才能调整;设想:运用“阳光跟踪器”.五、实验探究题.实验目的:探究尺子振动时的音高变化.问题:改变尺子伸出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我的预测:我的理由:我的结论:六、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是什么?七、现代健康的含义是什么?八、光反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九、说一说令你难忘的科学探究经历.。

大象版2019年秋学期、六年级《科学》知识要点详细总结

大象版2019年秋学期、六年级《科学》知识要点详细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详细总结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植物的各种“喜好”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2、(环境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比如: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空气、肥料、土壤等;生物因素:鼠、蝗虫、麦蚜等)。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4、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所以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植物的(茎)运输水和矿物质到叶片上,叶片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植物的茎和叶片生长具有(向光性);一部分水分在叶片上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空气)是所有植物生长共同依赖的条件。

6、竹、松、柏、云杉能适应低温环境;仙人掌能适应干旱的沙漠;而菱离不开水;苹果树喜欢阳光,苔藓植物喜欢阴凉的环境,可见各种植物对光的需求不同。

7、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1个条件,其他都相同。

8、成功实验需要反复实验和论证,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

9、在水面加一层植物油能防止水分的蒸发。

10、探究活动的步骤:a、观察与提问;b、猜想与假设;c、计划与组织;d、事实与证据;e、模型与解释;f、表达与交流。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光照少,阴暗的环境有:背阴的房间、地下车库、交通隧道、大楼背后等。

对我们的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健康。

2、光被不透明物体遮挡就会形成影子。

3、采光方案要做的准备:弄清楚环境阴暗的原因、查阅资料、制定研究计划。

4、对光进行研究过的科学家:a、17世纪的法拉第和牛顿,战国时期的墨翟(最早记载光);b、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5、光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篝火、亮的蜡烛、亮的台灯。

(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自然光源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的光源,人造光源是靠人的智慧自己生产出来的光源。

6、放大镜又叫凸透镜,能会聚光线到一点,使光线发生偏折,(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投影仪都有)。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 全册资料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 全册资料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资料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资料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向人类的祖先“提问”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为了有效抵御敌人,古代人类选择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1.猿类是通过上帝进化而来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性c、祖先2.在劳动实践中,人类祖先逐渐认识到(b)a、炼铁b、狩猎C和疾病治疗3和(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毫无根据的B,合理的C,武断的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能说B语言,有耳廓和四肢C语言,能使用工具工作IV.简单回答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祖先是如何进化成成人的?(2)人类祖先是如何生活的?鉴于上述问题,我的猜测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大量事实和证据来证实。

在收集事实和证据之前,我们必须先计划和组织,并做好专题研究的充分准备。

获取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步骤是对各种数据和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一、多项选择题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d)a、找到事实B,找到证据C,找到理论基础D。

最新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最新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验方法有(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 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撰写报告并表达观点
06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精神的培养
尊重事实和证据 独立思考和判断 追求创新和进步 合作与交流
科学道德规范
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编造、不歪曲数据和事实 独立思考: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跟从或传播未经证实的观点 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勇于探索: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科学知识
05
科学思维与表达
科学思维方法
观察与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 验获取科学数

归纳与演绎: 从个别到一般
的推理方法
类比与对比: 通过比较相似 和不同点来理
解事物
分析与综合: 将事物分解为 各个部分,再 将其整合起来 进行全面分析
科学表达技巧
准确使用专业 术语,避免口
语化表达
逻辑清晰,条 理分明,层次
感强
图表、图片等 可视化工具的 使用,直观展 示数据和实验
结果
引用权威资料 和数据,增强
说服力
科学论文写作指导
确定研究问 题:选择一 个具体、明 确的问题, 并对其进行 深入的研究。
查阅文献: 收集相关的 资料和研究 成果,了解 该领域的研 究现状和进
展。
设计实验: 根据研究问 题设计实验, 并确保实验 的可行性和
科学伦理问题探讨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在进行科学 研究时应该考虑到对人类、社会和环境 的长期影响,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伦理审查:科学研究应该经过严格的伦理 审查,以确保研究不会对人类、社会和环 境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研究的利益冲突:科学家应该避免在 研究中存在利益冲突,例如接受资助方的 影响或受到个人偏见的影响。
探究案例分析
探究主题: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实验设计:设置对照组,分别在阳光充足和阴暗处种植同一种植物 实验过程: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如高度、叶绿素含量等 实验结论:阳光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充足阳光有助于植物生长茂盛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知识重点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知识重点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

麦蚜,蝗虫,鼠等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2、对猜想我们可以运用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准备进一步研究。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4、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有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性,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6、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7、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和向地性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9、能在寒冷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有竹、松、柏、云杉;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在十摄氏度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菱能生活在水中,苹果树喜欢得到更多的阳光,苔藓喜欢在背阴的环境里生长。

10、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11、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1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

1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1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在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一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

15、实验是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有效途径。

16、普通的白光有七种颜色组成:赤、橙、黄、绿、青、蓝、紫。

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例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其它光则被它吸收了。

17、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

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这个原理。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资料附答案2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资料附答案2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毕业复习题〔五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年_____季1六年级毕业总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内容〕一、填空题1、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2、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万亿千米。

3、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6、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火星的内部结构跟地球一样。

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8、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9、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10、我们共搜集了9种计时工具。

按时间分4大类。

第一类是古代钟,有日晷,沙漏,水运、仪象台,水钟。

第二类是机械钟,怀钟,机械摆钟,第三类是石英手表,第四类是原子钟11、它们是怎样计时的?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时,铁针投下的影子计时。

机械钟是利用齿轮的转动来计时。

摆钟是利用摆有规律的摆动来计时的。

石英表是利用石英晶体有规律的震动来计时的。

1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根底而创造的。

1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长,摆动越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对于科学问题的猜想,我们可以运用(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进一步研究。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

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6、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7、五彩玻璃具有变色效果、调光玻璃根据需要调节透明程度,从而改变透进光的强度。

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

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9、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

传动器由电脑控制,接收器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

这种装臵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等。

10、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

1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周围的物体。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2、我国古典《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 年8 月22 日发射到外太空。

3、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声)。

5、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或音量)、音高(或音调)和音色。

(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

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6、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

7、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

共鸣使得声音变大。

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8、什么叫音乐疗法?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音乐,使其产生治疗的作用。

如:悠扬欢快的旋律,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于乐曲之中,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帮助驱散烦闷,减轻人们工作、生活上的压力。

9、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0分贝是人能听见的左微弱的声音。

落叶声10 分贝,耳语声30 分贝,图书馆中40 分贝,正常谈话65 分贝,吸尘器工作80 分贝,摩托车发动95 分贝,耳机的最大音量100 分贝,民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20 分贝,军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40 分贝。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分贝。

10、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 米,在水中时每秒1400 米,在钢铁中是每秒5000 米。

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12、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

13、什么叫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14、噪声有什么危害?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

比较强的噪声,使人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

极强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假如一个人突然臵身于极强的噪声中,听觉器官就会发生急性外伤,并且整个肌体会受到严重损害,双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甚至会造成脑震荡、休克或死亡。

15、如何控制噪声?一、在声源处控制:如禁止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二、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如在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三、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

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1、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

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全身各处。

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

3、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4、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5、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6、青春期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个人考虑问题、自我感觉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

许多青少年对自己经历的一些变化有许多复杂的感受。

有时自我感觉良好。

有时又感到害羞和困惑。

有的青少年会提出存在心中已久的问题,比如“我是谁”。

有的青少年开始尝试新的体验,如无偿地帮助他人、交朋友或打扮自己,穿一些时髦的衣服等。

7、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1、蛋白质,2、糖类和脂肪,3、维生素,4、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水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8、什么叫做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但医学检查并无明确的疾病,这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

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1、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2、我们进行探究过程包括: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一、填空。

1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取食物,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我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2、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中国北京( 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龙骨山)被誉为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火)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一、填空。

1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取食物,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我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2、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中国北京( 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龙骨山)被誉为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火)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4、中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中华曙猿化石),由此可以推测人类祖先更可能起源于( 中国)。

5、(1936年10月)中国古生物学家( 贾兰波)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

6、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我们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那里靠近赤道,干燥而火热;白种人主要居在(欧洲),那里光照较少;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东部),那里光照适中。

7、人类皮肤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8、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9、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人们学习。

10、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他还写出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12、人是动物分化来的,是(动物)的后代,从猿到人是生物进化史上最大的(飞跃);“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3、现在还存活的类人猿有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我国南方的(长臂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