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疗法

合集下载

药物疗法名词解释(一)

药物疗法名词解释(一)

药物疗法名词解释(一)药物疗法名词解释1. 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指通过药物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例如,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疗法,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来治疗感染性疾病。

2. 治疗剂量•治疗剂量是指药物在治疗中使用的剂量。

•例如,某种抗癌药物的治疗剂量为每天口服200毫克。

3.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不良或不希望发生的反应。

•例如,某种镇静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

4.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

•例如,某种抗高血压药物与某种降血糖药物的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5.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指将新药物或治疗方法应用于人体进行测试和评价的研究。

•例如,某种新型抗抑郁药物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6. 常见副作用•常见副作用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例如,某种常用的退烧药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常见副作用。

7. 遗传药物学•遗传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与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例如,根据个体基因型的不同,某种药物在人体中的处理和作用可能存在差异。

8.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是指某些特定情况下,某种药物不能使用或应慎用的禁忌情况。

•例如,某种药物在怀孕期间禁止使用,因为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

9.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例如,某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揭示其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变化规律。

10. 用药剂型•用药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给药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例如,某种药物可以制成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等不同的用药剂型供患者选择。

以上为关于药物疗法常见名词的解释和举例说明,这些名词在理解和应用药物疗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液体疗法和药物治疗 (2)

液体疗法和药物治疗 (2)
精准医疗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预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分析
医疗资源分配
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医 疗资源的分配将更加合理,使得 更多患者能够获得高效、安全的
治疗。
医疗成本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可能会增 加医疗成本,但随着技术的进步 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有望逐渐降
用。
镇痛药
用于缓解疼痛,通过抑 制疼痛感受或缓解炎症
来发挥作用。
抗肿瘤药
用于治疗癌症,通过抑 制肿瘤细胞生长、扩散 或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
作用。
药物治疗的适用范围
01
02
03
04
细菌感染
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药物治 疗通常是首选,可以快速有效
地控制病情。
病毒感染
对于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 疱疹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液体疗法和药物 治疗的需求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 身体状况、治疗费用等因素,选择最 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 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 龄、病情、身体状况、治疗费
用等。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 该注重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便 利性,选择副作用较小、使用
液体疗法和药物治疗
• 引言 • 液体疗法 • 药物治疗 • 液体疗法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 液体疗法和药物治疗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液体疗法和药物治疗是医学领域 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补 充体液、电解质或使用药物来治 疗疾病或缓解症状。
02

肿瘤治疗药物疗法的利弊分析

肿瘤治疗药物疗法的利弊分析

肿瘤治疗药物疗法的利弊分析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大量患者需要接受治疗。

药物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对肿瘤治疗药物疗法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

一、药物疗法的优势1. 高效性:药物疗法通过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能够迅速减少肿瘤负荷。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肿瘤和一些高度敏感的肿瘤类型尤为有效,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恢复健康。

2. 方便性:相比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予患者,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手术或较长时间的住院观察。

患者可以在家中或工作环境中继续接受治疗,减少了对日常生活的干扰。

3. 可逆性:药物疗法通常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即当治疗完成后,可以停止使用药物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这使得医生和患者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药物疗法的劣势1. 副作用:药物疗法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副作用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并且,患者之间对药物疗法产生的副作用的反应各有差异,有些人可能无法忍受副作用导致治疗无法继续进行。

2. 耐药性:药物疗法容易引发耐药性问题,即肿瘤细胞对治疗药物逐渐失去敏感。

一旦患者产生耐药性,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将大大降低,甚至无法继续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从而需要改用其他治疗手段。

3. 高成本:药物疗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药物采购、治疗费用和检测费用等。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负担得起这种治疗方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三、药物疗法的展望尽管药物疗法存在一些劣势,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看到药物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和希望:1. 靶向治疗:随着对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深入了解,靶向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研发能够精确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的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提高治疗效果。

疗法的名词解释

疗法的名词解释

疗法的名词解释疗法,作为一个广泛应用于医学、心理学、康复等领域的术语,其本质是一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恢复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它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可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来促进身体和心理上的康复。

下面将从不同领域的角度来探讨几种常见的疗法。

1.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是指通过使用药物来治疗或缓解疾病和症状的方法。

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如口服、注射、贴片等。

常见的药物疗法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抑郁药等。

它们通过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然而,药物疗法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2.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治疗疾病和康复的方法。

这包括热疗、冷疗、电疗、按摩疗法等。

例如,热疗能够通过增加局部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和炎症。

电疗则利用电流的刺激来改善神经功能。

物理疗法一般是无创的,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和疾病治疗中。

3.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改变个体的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来缓解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是受他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的。

因此,通过解构和重建思维模式,人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这种疗法常用于治疗焦虑、抑郁和应激反应等心理问题。

4.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一种通过催眠状态来治疗身心问题的方法。

在催眠状态下,个体会更容易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催眠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改善睡眠和情绪问题。

然而,催眠疗法的效果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并且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监督。

5.手法疗法手法疗法是一种利用手部动作和技巧来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的方法。

这包括推拿、按摩、针灸、整脊等。

手法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或部位,调节气血流通和神经功能,以达到疗效。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按摩、物理康复等领域,并在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循环系统问题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目录一、给药的基本知识概述 (2)1. 给药的定义与重要性 (3)2. 给药的种类与方式 (3)二、药物剂型及用药方式 (4)1. 口服药物剂型 (6)1.1 固体剂型 (7)1.2 液体剂型 (8)2. 注射药物剂型 (10)2.1 静脉注射 (11)2.2 肌肉注射 (12)2.3 皮下注射 (13)3. 其他用药方式 (14)3.1 吸入给药 (15)3.2 眼部给药等 (16)三、药物剂量与用药时间间隔 (17)1. 药物剂量计算原则 (18)2. 药物剂量调整因素 (19)3. 用药时间间隔注意事项 (21)四、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22)1.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3)2. 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4)3. 用药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25)五、特殊人群给药知识 (26)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给药知识 (28)2. 儿童给药知识 (28)3. 老年人给药知识 (29)六、给药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30)一、给药的基本知识概述药物种类: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

处方药需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一般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需要特殊监控的药物。

非处方药则可在药店或超市自由购买,通常用于缓解轻度症状或自我治疗。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吸入、皮肤给药等。

不同的药物和疾病需要不同的给药途径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口服药物适用于大多数疾病的治疗,而注射药物则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药物无法通过口服吸收的情况。

剂量计算:药物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计算的。

正确的剂量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医生或药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当的剂量建议。

药物配伍:在给药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相互影响,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不适当的药物配伍。

给药的基本知识是药物疗法中的基础内容,对于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第10章药物疗法

第10章药物疗法
第十章
药物疗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内容:
安全给药的原则 安全有效用药指导 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 注射原则及注射方法 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 过敏反应的预防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破伤风脱敏注射法
药物抽吸技术 各种注射技术 皮试液的配制 常用外文缩写
需难点突破的内容:
环丙沙星
bid
氨茶碱
tid
奥美拉唑
qd或qm
58
15-43
Medical Errors (1)
1)患者 医嘱
女,27岁 0.9% NaCl 30 ml + 罗氏芬2g iv tid
护士执行 10%KCl 30 ml + 罗氏芬2g iv tid
病人反应 推注部位疼痛
分析:A.未查对药名和浓度-------针剂相似 B.吸针后未留下安瓿及未请第二者查对 C.药品放置不规范 D.未在推注前查对
22
15-35
6、生物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疫苗、胎盘球蛋白) 抗生素---干燥阴凉处、2-10度保存
15-36
(三)药物的保管
药柜 药物
通风干燥,整洁明亮,光线勿直接照射 分类放置,麻药加锁,列入交班
标签明显,字迹清晰
药瓶
根据药性,妥善保管
不用:没有标签、标签模糊、变质、 过期药物
24
巡回护生 NS 20 ml +催产素 5u iv
A、先领先用 B、有明显标记
D
C、定期检查质量

D、专人负责,加锁保管
35
15-39
新颖剂型
15-40
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
操作中 操作后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 用药时间 一注意:用药后病人的反应(还应查药物的质量)

第16章 药物疗法(1.2.3节)

第16章 药物疗法(1.2.3节)
15-24
15-25
二、给药的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七对:(八对) 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 用法、时间、 (有效期) 一注意:
检查药物的作用(疗效)与不良反应。 五准确:药物、剂量、途径、时间、病人
15-26
三查:
操作前查
操作中查
操作后查
15-27
15-32
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3、给药的途径:
AV>吸入>舌下含服>直肠>肌内>皮下>口服>皮肤
4、给药时间:取决于药物的血浆半衰期 (t1/2)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T1/2表示。
15-33
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5、联合用药: 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拮抗作用,减少药物副作用
15-34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体重与年龄
1.生理因素
2)性别(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
3)遗传异常
四环素牙
15-35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2.病理状态 :肝肾功能↓----中毒
3.心理因素:(如情绪、语言、暗示) 高敏性
4.个体差异
耐受性
习惯性
15-36
(三)饮食方面
1.促进吸收、增加疗效:酸性食物—铁剂 脂溶性维生素—高脂饮食
❖熟练掌握给药方法和技术,能与病人有 效沟通并给予用药指导。
❖注意配伍禁忌。
❖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15-18
二、安全给药的原则
(一)根据医嘱给药(最主要原则)
1.必须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 2.对有疑问的医嘱,应立即提出,询问清楚; (病情、剂量、给药时间、次数、方法、剂型)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护理学基础课件)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护理学基础课件)

(五)指导患者 合理用药
❖做好宣教,利于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减少 毒副反应
27
三、药物治疗原则
28
四、给药途径
• 常用的给药途径
- 口服、舌下含化、吸入、外敷、直肠给药 - 注射(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
• 给药途径的选择
- 药物的性质、剂型 - 机体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情况和治疗需要
• 给药途径的吸收顺序
-动、静脉注射>吸入>舌下含化>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29
五、给药的次数与时间间隔
• 决定因素
-药物的半衰期,以能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 -药物的特性 -人体的生理节奏
30
外文缩写与中文译意
•qd
每日1次
•12n
中午12点
•bid
每日2次
•12mn
午夜12点
•tid
每日3次
•ac
2.中心药房 中心药房的护士负责病区病人的日间用药,病区护士 负责核对领回。
3.联网管理 一些医院采用电子计算机联网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17
二、药物的领取与保管原则
(二)药物的保管
1.药柜放置
通风干燥、光线充足,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确保安全。
2.分类放置
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药等分类保管。 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使用。 剧毒药和麻醉药,双柜双锁保管,实行三专 (专人管理、专用处方、专本登记)每班交接。 个人专用的特种药物,单独存放。
24
三、药物治疗原则
(一)根据医嘱给药
▪必须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更改 ▪对有疑问的医嘱,应立即提出,询问清楚 ▪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
(二)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

最新版的药物疗法指南

最新版的药物疗法指南

最新版的药物疗法指南前言药物疗法指南的发布旨在为医疗机构中的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最权威、最实用的药物治疗指导。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证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各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更新。

本指南的发布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目录1.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神经系统疾病3. 内分泌系统疾病4. 呼吸系统疾病5. 消化系统疾病6. 泌尿系统疾病7. 抗感染药物8. 抗肿瘤药物9. 血液系统疾病10. 免疫系统疾病11. 抗凝血药物12. 疼痛治疗药物13. 其他常见疾病1. 心血管系统疾病1.1 高血压一线降压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CCB):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莫洛尔、卡维地洛- 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二线降压药物- 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中枢性降压药物:甲基多巴、可乐定- 外周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间羟胺1.2 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抗凝药物- 肝素- 华法林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甘油- 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2. 神经系统疾病2.1 癫痫抗癫痫药物-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 拉莫三嗪- 左乙拉西坦2.2 阿尔茨海默病胆碱酯酶抑制剂- 多奈哌齐- 利斯的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 Donepezil3. 内分泌系统疾病3.1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齐特- 非磺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胰岛素- 常规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状腺药物- 硫脲类: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 碘制剂:复方碘溶液4. 呼吸系统疾病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抗胆碱能药物- 异丙托溴铵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 氟替卡松5. 消化系统疾病5.1 溃疡病抗酸药- 氢氧化铝- 碳酸氢钠胃酸分泌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胃黏膜保护剂- 磷酸铝- 替普瑞酮5.2 肝病抗病毒药物-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保肝药物- 还原性谷胱甘肽- 肝素6. 泌尿系统疾病6.1 慢性肾炎降压药物- ACEI:依那普利- ARB:厄贝沙坦贫血治疗药物- 促红细胞生成素:地贝波特7. 抗感染药物7.1 β-内酰胺类- 头孢噻肟- 阿莫西林7.2 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7.3 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8. 抗肿瘤药物8.1 化疗药物- 顺铂- 表阿霉素8.2 靶向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9. 血液系统疾病9.1 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 地贝波特铁剂- 硫酸亚铁- 右旋糖酐铁10. 免疫系统疾病10.1 系统性红斑狼疮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 美洛昔康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 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11. 抗凝血药物11.1 凝血酶抑制剂- 肝素- 达比加群11.2 凝血因子抑制剂- 抗凝血酶抑制剂:华法林12. 疼痛治疗药物12.1 麻醉药物- 利多卡因- 丙泊酚12.2 镇痛药物- 阿片类:吗啡、芬太尼-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美洛昔康13. 其他常见疾病13.1 精神病抗精神病药物- 奥氮平- 利培酮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䓬类:地西泮、阿普唑仑- 非苯二氮䓬类:坦索罗辛、布桂嗪---以上内容仅为最新版药物疗法指南的部分节选,指南中涉及的各类药物使用时,请严格遵循医生的处方和指导,合理用药,切勿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免疫系统疾病的药物疗法

免疫系统疾病的药物疗法

免疫系统疾病的药物疗法一、免疫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概述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和变态反应等。

这类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对正常组织或外部刺激产生异常反应,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是目前管理和控制免疫系统相关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抗过敏药物治疗1. 抗组胺类药物抗组胺药物通常作为过敏性鼻鼻塞、喉咙肿胀及皮肤刺激等轻度过敏反应的首选处理方法。

这些药物通过防止组胺与其受体结合,并减少神经传递和血管扩张,从而缓解过敏反应。

2. 糠氨酸肽酶抑制剂对于严重呼吸道过敏反应如哮喘和支气管舒张不良,使用肠溶涂层型或口服型的糠氨酸肽酶抑制剂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这些药物通过防止糠氨酸肽酶的释放,减少组胺和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缓解过敏反应。

三、免疫调节药物治疗1. 糖皮质激素作为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之一,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机体对自身组织的免疫攻击,并抑制免疫系统中多种重要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然而,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水肿、高血压等。

2. 其他免疫抑制剂除了糖皮质激素外,还有其他多种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免疫系统异常性疾病,包括细胞毒性药物、针对特定靶点的生物制剂以及某些化学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细胞或相关信号通路,从而调节或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1. 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DMARDs 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

它们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关节组织的损伤和相关临床表现。

一些典型的 DMARDs 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和氯喹等。

2.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或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蛋白质类新型药物,能够干扰特定信号分子或受体,从而干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

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银屑病等。

五、移植抗排斥治疗1.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为了降低机体对异体器官的排斥反应,常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中医治病的三大方法

中医治病的三大方法

中医治病的三大方法
中医治病的三大方法是药物疗法、针灸疗法和中草药疗法。

1.药物疗法:中医药学认为人体得病是由于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造成的,通过选用具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药物,来治疗病症。

中药可以通过药物的化学成分对疾病进行治疗,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调整人体气血循环,改善免疫功能,对疼痛、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一定疗效。

3.中草药疗法:中草药疗法是中医药的核心部分,通过使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来治疗疾病。

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于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等具有一定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综合考虑了全身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因此同样的病症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疗法名词解释

疗法名词解释

疗法名词解释疗法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来治疗疾病、改善健康状况的一种手段。

它可以分为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两种形式。

药物疗法是指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而非药物疗法则是指通过非药物手段来进行治疗。

首先,药物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疗法之一。

它基于现代医学的研究和理论,通过给患者使用特定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贴剂等方式给予患者。

药物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感染性疾病、慢性疾病、肿瘤等。

药物疗法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减轻疼痛,甚至治愈疾病。

然而,药物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药物的副作用、耐药性等。

其次,非药物疗法是一种与药物疗法相结合或相对独立的疗法。

它主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运动锻炼、心理干预等手段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非药物疗法在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促进康复、改善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健康;针灸、按摩等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来改善身体健康。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特定疾病的治疗。

比如放射疗法是指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激活和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

这些特殊疗法是在深入研究特定疾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总之,疗法是目前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包括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以及一些特殊的疗法。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治疗疾病,确保患者能够恢复健康。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疗法进行干预,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疗法,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调整和监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疗法的名词解释

药物疗法的名词解释

药物疗法的名词解释药物疗法是一种通过使用药物来治疗或缓解疾病的医疗方法。

药物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药物疗法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医疗手段。

一、药物分类1.西药:西药是指源于国外各种研制单位生产的药物,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以及生物技术药品等。

化学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药物,常见的有抗生素、止痛药等。

生物制品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或制造的药物,如人胰岛素等。

生物技术药品是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制造的药物,如单克隆抗体药物。

2.中药:中药是指源于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和经验,经过制备和炮制的药物。

中药通常采用多种药材组合,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治病。

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煎煮方法,如煎汤、煮膏等,制成各种剂型,例如颗粒剂、丸剂等。

二、药物治疗方法1.症状治疗:该治疗方法是通过药物来缓解疾病的症状,而并非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

例如,感冒时使用退烧药来降低体温,使用止咳药来缓解咳嗽等。

2.根本治疗:根本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来直接针对疾病的病因或机制进行干预,以达到治愈或控制疾病的目的。

例如,使用抗生素来杀灭细菌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等。

三、药物给药途径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后发挥药效。

该给药途径方便、易行,常见于临床实践中。

2.注射给药:注射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到体内。

通过注射给药,药物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快速发挥药效,常用于急救、重症监护和手术等情况。

3.其他给药途径:还有一些其他给药途径,如贴片给药、吸入给药等。

贴片给药是指将药物贴在皮肤上,通过皮肤渗透的方式发挥药效。

吸入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四、药物剂型1.片剂:片剂是指通过将药品粉末压制成片状,并添加辅料使其固化而制成的剂型。

2.胶囊:胶囊是指将药物装入胶囊壳中,形成固体剂型。

药物疗法--复习用

药物疗法--复习用
22
几种药物
抗生素 健胃类药 对胃粘膜有刺激性药、 助消化类药 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 作用的药 磺胺类药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
强心甙类药物
应准时服药 宜在饭前服 宜在饭后服
服用方法
服后勿立即饮水
服后要多饮水 吸管吸服,服后漱口 服前应测量脉率<60次/分 应暂停发药,通知医生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定义:利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形成细小雾滴,通过鼻或口 腔吸入呼吸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重点
• 药物疗法的基本原则 • 安全用药指导 • 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 • 口服和雾化给药 • 药物过敏试验
难点
• 合理遵循查对制度、无菌原则、 消毒原则
• 注射技巧 • 对病人的关爱和隐私保护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五节 局部给药法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第六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 2. 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 脱落等异常情况。
• 3.药液随着深吸气的动作经口腔吸入,尽可能延 长屏气时间,最好坚持10S左右,然后再呼气。
• 4.每次1~2喷,两次使用间隔时间不少于3~4h。
三、超声波雾化吸入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1.定义: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的方法,达到诊断、预
(三)药物的保管
药柜 药物
通风干燥,整洁明亮,光线勿直接照射 分类放置,麻药加锁,列入交班
药瓶
➢ 标签明显,字迹清晰
➢ 根据药性,妥善保管
➢ 不用:没有标签、标签模糊、变质、 过期药物
7
根据药性妥善保管


受热易破坏
遇光易变质
易挥发潮解 易燃、易爆 有使用期限

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之传承与创新

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之传承与创新

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之传承与创新药物疗法作为中医典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两个关键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的传承与创新。

一、传承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1. 经典方剂的传承中医典故中的方剂是医家智慧的结晶,经过了数百年不断传承和实践。

例如《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多种经典方剂,如桂枝汤、葛根汤等。

这些方剂被视为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石,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

2. 草药的传承与应用中草药作为中医药治疗的核心,其传统用法经过了世代传承。

比如《本经》中所记载的草药,如黄芪、枸杞、决明子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医者通过学习经典文字和传统经验,将这些草药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以传承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

3. 医学典籍的传世中医药发展依赖于医学典籍的传世。

《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记录了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这些典籍是中医药传承的基础。

从典籍中,医者学习到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使得中医药在传承中发展壮大。

二、创新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1. 科技与中医中药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中药也得以创新。

科技手段的引入,为中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例如,药物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药效物质的定量检测技术等都能加速中医中药的研究与开发。

2. 中医药材的研究与优化传统中药材的研究与发展是中医典故中药物疗法创新的关键。

通过对中药材的研究,我们可以发掘其有效成分,进一步优化制剂和剂型。

这样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3. 临床研究的创新临床研究是中医典故中药物疗法创新的重要手段。

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我们可以评估和验证中药疗效,并为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传统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相反,二者可以相互促进,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在传承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保留传统,可以将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挥出更大的疗效。

结语通过传承和创新,中医典故中的药物疗法在当代得以发展和应用。

心理疾病的药物疗法与治疗进展

心理疾病的药物疗法与治疗进展

心理疾病的药物疗法与治疗进展近年来,心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要议题。

药物疗法作为心理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正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并介绍当前心理疾病治疗进展。

一、抗焦虑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是治疗焦虑症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和阿普唑仑能快速缓解焦虑症状,但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

而SSRI类药物如氟西汀和帕罗西汀能有效减缓焦虑,且在长期治疗中不易产生依赖性。

然而,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对于治疗焦虑症的根本还需结合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二、抗抑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常见的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和丙咪嗪对于中度至重度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常常伴随着较多的副作用。

而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且相对副作用较少。

近年来,一些新型抗抑郁药物如氟伏沙明和沙利度胺也陆续问世,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和奋乃静对于精神分裂症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易产生运动副作用。

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和奥氮平则安全性较高,对于负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和阿利普肼的研发开发,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四、其他药物治疗除了上述常见的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药物治疗方式。

例如,利巴韦林是治疗双相障碍的首选药物,对于稳定情绪具有良好疗效。

甲氧氯普胺可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此外,一些复杂的心理疾病如进食障碍和强迫症等也需要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也正在取得新的进展。

药物免疫疗法

药物免疫疗法

药物免疫疗法药物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药物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它在癌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和感染性疾病防治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药物免疫疗法的原理、应用及前景。

一、药物免疫疗法的原理药物免疫疗法的原理基于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疾病的重要系统,但它有时候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异常,导致疾病的产生。

药物免疫疗法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来修复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药物免疫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药物可以调节活化和抑制免疫系统的细胞。

比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抑制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控制过度的免疫反应。

其次,药物能够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能力,比如通过提高NK细胞的活性。

最后,药物还可以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增加其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二、药物免疫疗法的应用药物免疫疗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和感染性疾病防治等领域。

1. 癌症治疗药物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药物免疫疗法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疾病的症状和炎症反应。

3. 感染性疾病防治药物免疫疗法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也显示出潜力。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治疗艾滋病的主要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感染。

此外,靶向免疫调节剂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结核等,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抵抗感染。

三、药物免疫疗法的前景药物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罕见病的综合治疗方案

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罕见病的综合治疗方案

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罕见病的综合治疗方案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于每10万人中5例的疾病,由于其病例数量较少,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相对较慢。

对于罕见病的治疗,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结合是一种常见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在罕见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一、药物疗法在罕见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药物疗法是治疗罕见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于一些罕见病,药物疗法可以通过抑制病因、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等方式起到治疗作用。

例如,对于一些遗传性罕见病,药物疗法可以通过基因治疗、酶替代治疗等方式来纠正或改善患者的遗传缺陷。

对于一些免疫性罕见病,药物疗法可以通过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

二、非药物疗法在罕见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非药物疗法是指除药物疗法以外的其他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对于一些罕见病,非药物疗法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修复受损器官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对于一些运动障碍类罕见病,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可以通过运动训练、物理疗法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在罕见病综合治疗中的优势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结合在罕见病综合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 1. 综合治疗效果更好: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可以互相补充,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手术治疗后,药物疗法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在药物疗法无效或副作用较大时,非药物疗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 减轻药物副作用:一些罕见病的药物治疗可能存在副作用较大的问题,而非药物疗法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等方式来减轻药物副作用。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合治疗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运动功能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综合治疗方案的具体应用综合治疗方案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罕见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疾病的病因、病情、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四肢浅静脉注射 (二)小儿头皮浅静脉注射 (三)股静脉注射(一Biblioteka 四肢浅静脉注射[ 目的 ]
1 、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 2 、需迅速发挥作用等情况,尤其在
治疗急重症时。 3 、诊断性检查,如:肝、肾、胆囊
拍片。
[ 部位 ] 四肢浅静脉(头静脉,贵静脉,正中静脉) 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大、小隐静脉
二、皮内注射法(ID)
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 之间的方法。
二、皮内注射法(ID)
[ 目的 ]
1 、药物过敏试验 2、预防注射 婴儿接种卡介苗,流感疫苗 3、局部麻醉起始步骤
[ 计划 ] 用物准备:注射盘,1ml注射器,4号或
5 号针头,所需药液,急救药 品等。
病人准备:了解病人用药史及有无过敏史。 操 作 者: 洗手,戴口罩。
着杯壁影响剂量,防止药液剩余药杯内。
(二)配药
1、查对: 服药本,[小实药施卡 ]
2、配药: 先配固体药,再

配水剂,粉剂用
纸包,婴幼儿、
鼻饲应研碎。
3、再查对:全部药物配完
后,根据服药本
的要求核对一遍
,然后再请另一
位护士核对一遍
保证无误准备发
药。
(三)发药: 1 、核对分发 2、帮助自理有
困难的病人
? 3、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 注意 ]
? 1、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 2、痰阻塞气管时,可拍背部,必要时吸痰。 ? 3、水的入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肺水肿及水
中毒。 ? 4、检查电晶片及透声膜是否完整,操作轻稳。 ? 5、水槽内水温超过 50℃或水量不足应关机。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3 、检查药物质量
医院给药常用的外文缩写
co 复方
am 上午
pm 下午
12n 11:30am 0:30pm 中午12时
12mn 11:30pm 0:30am 午夜12时
qd 每日一次 bid 每日二次
tid 每日三次 qid 每日四次
qn 每晚一次 qh 每小时一次
prn 必要时(长期医嘱)
sos 需要时(限用一次)
(二)小儿头皮浅静脉注射
[? 目的 ] 方便患儿肢体活动及护理 [? 部位 ] 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
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
特征 颜色 搏动 管壁薄 血流方向 血液颜色 注药阻力
[ 鉴别 ]
头皮静脉 微蓝淡
无 易压瘪厚
多向心 暗红 小
头皮动脉 红色或与皮肤同色
有 不易压瘪
多离心 鲜红 阻力大 局部血管树枝突 起,颜色苍白, 患儿疼痛,尖叫。
[ 实施]
? 核对 → 抽药 → 选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在前 臂掌侧下1/3 段,预防接种在三角肌下缘 ) → 70%乙醇局部消毒皮肤 → 待干 → 吸药 → 排气 → 左手绷紧病人局部皮肤 → 右手持注 射器,针头斜面向上 → 与皮肤呈5°角刺入 皮肤内,深度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 → 放 平注射器 → 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 右手轻轻 推注药液0.1ml → 皮丘隆起(皮肤变白,毛 孔变大) → 拔出针头,勿按压,清理用物。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其他给药法
第 一 节 概述
第 一 节 概述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 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联合用药。
[
计划 ]
用物准备: 除一般注射用物外,另
备大小型号合适的头皮
针(4? ~6号)及注射
用药物。
病人准备: 病儿仰卧或侧卧位,如
有需要,先将注射部位
头发剃去。
[ 实施 ]
? 2%碘酊、70%乙醇消毒皮肤 → 待干 → 固定病儿头部 → 术者用一手拇指和食指 固定静脉两端,另一手持头皮针小柄 → 沿静脉向心方面平行刺入 → 见回血后, 再推进药液少许,如无异常 → 胶布固定 针头 → 缓缓推进药液 → 完毕 →拔出针 头,按压穿刺点,防止出血。
[ 注意事项 ]
1 、进针不宜过深,以免刺入肌层。 2 、强刺激药物不宜选择皮下注射。 3 、长期需皮下注射的病人,应经常变
换部位,以利于吸收
四、肌内注射法 (IM)
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
内的方法
四、肌内注射法(IM)
[ 目的 ]
1 、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2 、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
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 射。 3 、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物大, 不适于皮下注射。
间内发生药效时。
[ 计划 ]
用物准备: 注射盘 2ml 注射器 5 ? 或6号针头 药液等
病人准备: 坐位或卧位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大腿前外侧 腹部 后背
[ 实施 ]
核对 → 选部位 → 皮肤消毒2%碘酊、 70%乙醇 → 待干 → 吸药 →排气 → 左手绷 紧皮肤 → 右手持注射器→ 食指固定针栓 (右手) → 针头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 30~ 40°角进针 → 深度为针梗的 2/3到皮下 → 松开左手 → 右手固定注射器 → 左手抽吸无 回血后 → 缓缓推注药液 → 完毕,干棉球按 压针孔处皮肤,迅速拔针 → 安置好病人 → 清理用物 。
? 2、减轻支气管痉挛性收缩,解除痉挛: 如支气管痉挛,喘息病人。
? 3、减轻和控制呼吸道炎症。
【药物】
? 1 、控制感染,消除炎症: 抗生素,庆 大霉素等。
? 2、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用α靡蛋白 酶,痰易净等。
? 3、解除痉挛:用氨茶碱,舒喘灵等。
【方法】
1、超声雾化吸入法
2、氧气雾化吸入法
服药 3、发药后的处

(四)注意 :
1 、发药前收集病人有关资料,如:特殊 检查,手术等。
2 、发药时病人提出疑问,应虚心听取, 重新核对无误后再服药。
3 、按药物的性能,掌握服药中的注意事 项:
? 1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用吸水 管,服后漱口。
? 2)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喝 水。
[ 评价 ]
? 1 、进针过深,影响局部反应结果的观 察和判断。
? 2、按时观察试验结果(20分钟),作 出判断并记录。
? 3、剂量要准确。 P263 注意事项
三、皮下注射法(H) 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三、皮下注射法(H)
[ 目的 ]
1 、局部供药 如局部麻醉。 2 、预防接种注射 各种菌苗,疫苗。 3 、不宜经口服给药,要求在一定时
药物经胃肠道 粘膜吸收而产生疗 效。
[ 实施]
(一)取药:
1、固体药:用药匙来取,不能直接倒在手上。
2、水 剂: 摇匀 → 左手持量杯,拇指置于所需刻度 →举量杯与视线平 → 右手持药瓶,瓶签朝 上向掌心 → 倒药至所需刻度 → 倒毕 → 以湿毛巾擦净瓶口 → 药瓶放回柜中
3、不足1ml时: 用滴管吸取计量(1ml=15滴)所需药液。 4、油 剂: 可在药杯中先加入少量冷开水,以免药液
职责:见 246页 (一)严格遵守准确、安全用药的原则 (二)熟练药物的基本知识 (三)运用护理程序给药 (四)指导病人合理安全用药 (五)参与药物管理
职责:
(一)严格遵守安全用药的原则
1 、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查
“七对” 床号,姓名,药名,浓度 剂量,用法,用药时间
(二)机体的因素 1、生理因素 (年龄与体重、性别) 2 、病理状态 3 、心理、行为因素
三、病区药物管理
(一) 药物领取
(二)药物管理原则
1、药物存放位置 5、药品保存
2、分类保管
6、中药存放
3、药瓶标签
4、药物质量
四、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
角色: 是药疗方案的 直接执行者 ,是安 全用药的 监护者。
收量也较准确。 2、可用于各种原因不能经口服用药的病
人。如:意识不清,不合作者。 3、疾病或手术影响胃肠道的病人。某些
药受消化液影响不吸收者。
不足:
1 、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疼痛及 潜在合并症发生(感染)。
2 、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迅速出现,处理难 度加大(注射吸收快)。
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注射原则
[ 实施 ]
? 病人取合适体位 → 常规消毒皮肤 → 排气 → 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 注射器 → 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呈 90°迅速刺入2.5cm → 右手固定针头, 左手抽动活塞 → 无回血 → 均匀速度注入 药液 → 完毕 → 用无菌干棉球按于进针处 皮肤,右手迅速拔针 → 病人取舒适卧位 → 清理用物。
[ 计划 ] 用物准备: 注射盘,止血带,药物,
7 ~8号针头 病人准备: 坐位,卧位,自远心端到近心
端选血管(保护作用)。
[ 实施 ]
? 吸药 → 排气 → 选静脉 →消毒皮肤 → 穿刺上方 6cm处扎止血带 → 病人握拳 →再次消毒皮肤 → 待干 → 左手拇指紧绷静脉下方 → 右手持注射 器,针尖斜面朝上,针头与皮肤呈 20°角 → 由 静脉上方或侧方平稳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 行刺入 → 见回血,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 → 再 顺静脉推进少许 → 松止血带、松拳 → 一手固定 针头,一手缓缓推药 → 完毕 → 干棉球按压穿 刺处 → 右手迅速拔针 → 再按压穿刺点片刻, 止局部血 →清理用物。
? 3)刺激食欲的健胃药应在饭前服,易于吸收。 ? 4)助消化的或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
如(阿司匹林)。
? 5)磺胺类药物和发汗药服后多喝水,尿少时易析出 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