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储藏与物流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玉米贮藏及物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课程名称:食品贮藏与物流学
任课教师姓名:徐俐
研究生姓名:陈明珍
学号:2011021639
年级:2011级
专业:食品工程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玉米贮藏及物流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作者:陈明珍学号:2011021639
摘要:通过分析玉米在贮藏过程中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玉米贮藏的方法和技术,为我国玉米贮藏保鲜探索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玉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玉米物流过程中的优秀做法及其对我国玉米物流的启示,为推动我国玉米现代化物流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玉米贮藏物流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以及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原料。我国玉米的种植区域分布很广,但玉米的主产区集中在东北、华北及西南等地区,形成一个由东北到西南的区带。尤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玉米产量逐年增加。适量、安全地储藏玉米对于社会稳定和维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物流是指玉米在生产、收购、储运、加工和销售服务的整个过程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玉米物流发达国家已形成基础设施完善、自动化水平较高、政策规划体系完备的玉米物流管理模式;而我国的玉米物流依旧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设施、技术手段等,相对落后,建立现代化科学的玉米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玉米贮藏中的特点,主要介绍玉米贮藏保鲜的方法与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玉米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国内外玉米物流的优秀做法和应用效果及其启示,为建立现代玉米米物流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一、玉米储藏中的特点[1]
玉米的成熟度也不很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授粉时间较晚,致使顶部籽粒产生不成熟粒,加之玉米原始水分高,脱粒时容易损伤,所以玉米的未熟粒与破碎粒较多,这些因素都给玉米的安全储藏带来不利影响。
玉米的耐藏性差,有以下特点:
1.玉米胚大,生理活性强,玉米的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5%。玉米胚部大的特点给储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
玉米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约含有全粒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由于具有这些亲水物质,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大8-11倍。玉米吸收及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干燥玉米胚部含水量小于全粒或胚乳,而水分大的玉米(超过20%),其胚部含水量则大于全粒或胚乳。
2.玉米胚含脂肪及可溶性糖多,易于变质
玉米粒内所含脂肪及水溶性糖,主要集中于胚部。因此储藏中胚部首先遭受虫、霉为害。特别是胚部含脂肪高达30%占整粒脂肪含量的77-89%,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而且温度愈高、湿度愈大,产生的游离脂肪酸愈多,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在储藏期间不论常温常湿或高温高湿,都是胚部酸度增
加速度较快。
3.新玉米组织松散,原始水分高
新收玉米水分一般在20-35%之间,最高可达38-40%以上。即使秋雨少、日照好、成熟度高的情况下,玉米水分也在17-22%左右,加上目前杂交玉米粉质多、角质少、组织松散、玉米生理活性强,储藏稳定性自然就会降低。
4.玉米易生虫
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脱粒时易受损伤,产生破碎粒,还有未熟粒等因素,容易感染害虫,受害虫侵蚀。
5.玉米胚部带菌量大、易霉变
玉米胚部富含营养物质,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且玉米胚部组织松散,易感染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期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如正常稻谷携带孢子个数,一克干样约为9.5万个以下,而正常干燥玉米却携带9.8-14.7万个孢子。
引起玉米发热、霉变的主要原因是入库水分高、或在储藏过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局部水分增加(如表层结露、地坪和仓墙返潮等),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附着于粮粒上的微生物即开始繁殖和生长。如玉米堆内混有水分高的籽粒或受损伤的籽粒,未到高温季节,也能引起生霉。
根据对玉米霉变的观察,玉米霉变的早期可以发现籽粒表面湿润(俗称出汗),色泽鲜艳,有轻微甜味,胚部或破碎面出现白色菌丝(俗称生毛),有轻霉味,粮温上升。此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处理。
随着粮温升高至20℃左右时,籽粒表面的白色菌丝体发育成孢子,可观察到胚部出现绿色霉点(俗称点翠),继而呈灰色,产生腥辣味,霉变后期,粮温继续升高,籽粒点翠部位变成黑色或灰色,全粒变为黄褐色,以至霉变结块,人、畜不能食用。
常规储藏的玉米,入库时水分较均匀,但受仓内温度、湿度的影响,在粮堆上层的30-60厘米处也会出现发热现象。砖园仓和露天囤的玉米,容易发热部位一般也在顶部及向阳面。
二、玉米储藏保鲜技术
国内
1.玉米的降水
由于北方玉米生产及气候的特殊性,除了采取日晒、自然通风及机械烘干降水外,在收获前采取田间扒皮晒穗方法也是降低收获后玉米水分的一个重要途径。
1.1田间扒皮晒穗
田间扒皮晒穗即站杆扒皮晒穗,通常是在玉米生长进入腊熟中、末期(定浆)包叶呈现黄色,捏破籽粒种皮籽实呈现腊状时进行。田间扒皮晒穗的时间性很强,要事先安排好劳力,适时进行扒皮。扒皮时用手把果穗上的包叶扒掉(一扒到底),让玉米果穗暴露在外,充分利用日光暴晒(晒15天左右),使果穗的水分迅速降低。这种降水方法已在东北各地广泛应用,一般可使玉米水分比未扒皮晒穗的降低5~7%,并能促使玉米提前7—8天成熟,使其营养成分逐渐增加,籽粒饱满,硬度增强,脱粒时不易破碎,明显提高质量与产量。实践证明,推行田间扒皮晒穗,玉米成熟早、质量好、产量高、水分低,是实行科学种田,促进庄稼早熟、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