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中风的发病机理及注意事项样本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
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
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
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
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引起脸部中风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脸部中风的原因是什么脸部中风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面瘫问题,给患者的外观会造成巨大的改变和影响,它的出现是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歪斜,口角不正常等等。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引起脸部中风的原因吧。
引起的原因面部中风就是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病因常与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过冷风、冷水刺激,生活中过度疲劳、精神心理压力大、精神抑郁、睡眠不规律、病毒感染、颈椎疾病等有关。
1、风寒引起的。
许多患者是由于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到风寒而引起。
面部受风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面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造成面部缺血、缺氧引起面部神经麻痹、发炎、甚至坏死。
这些原因导致大脑不能控制面部肌肉,致使面部肌肉松弛下垂。
2、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
Bell麻痹的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
3、肿瘤。
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
4、神经源性。
由于脑血管病,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引起。
5、创伤性。
比如颅底骨折、颞骨骨折、面部外伤、外科手术等都有可能造成脸歪。
6、感染。
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
面部中风导致的面瘫发生都较突然,其典型症状为患侧不能皱额,额部皱纹消失,眉下垂,不能闭眼,睑裂扩大,鼻唇沟消失,人中嵴偏向对侧,龈颊沟易积存食物,颊黏膜常不自主地被咬伤,口角下垂,张口时下唇向对侧歪斜,喝水或漱口时水从口角流出来,不能吹气、鼓腮,发唇齿音时吐字不清,以及多数病人面瘫侧的耳垂后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
治疗小偏方1.治中风不省人事,吐字不清晰。
急用针刺十指角离甲1韭叶许,出血立苏。
2.治中风、痰厥、昏迷卒倒,气欲绝者。
用巴豆去壳,纸包捶油出尽,去豆,用纸作捻,或加牙皂末捻烧熏人鼻内即醒可治。
3.治中风闭证,牙关紧闭,气粗痰喘,两手握拳。
用老姜汁、童便灌之最妥,盖姜能豁痰开闭,便能降火下气故也。
4.治中风。
芹菜洗净后打取汁,每服3次,连服一周左右5.紫皮洋葱,清水洗涤干净。
中风病因病机
治
1.针灸疗法
(1)中风先兆
疗
治则:疏通阴阳,理气活血。
处方:百会、曲池、合谷、风市、足三里、
绝骨。 方义:督脉总督诸阳,调和气血,取百会调 诸阳之气;曲池、合谷、足三里调和阳明经气 血;风市、绝骨理气活血。诸穴相配,则肢麻、 乏力等诸证可除。
(2)中经络 治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处方: 1)半身不遂
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 以回阳固脱。 操作:关元大艾炷灸,神阙隔盐灸,灸至 四肢转温为止。
2.其他疗法
(1)头针 选穴: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 操作:选用28~30号长1.5~2.0寸毫针,针
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皮下,快速捻转 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 捻转2~3次。治疗时让患者活动肢体,一般 隔日1次。
(3)中脏腑
1)闭证 治则:平肝熄风,清心豁痰,醒脑开窍。 处方: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劳宫。 方义:十二井穴、水沟醒脑开窍,开闭泄热;太冲 平肝熄风;丰隆蠲化痰浊;劳宫清心泻热。 操作:十二井点刺放血,余穴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脱证 治则:回阳固脱。 处方:关元、神阙。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
附
注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满意,急性期应采
取综合治疗措施。 2.针灸治疗后遗症应配合功能锻炼。
(2)耳针 选穴:肾、肝、心、三焦、皮质下、脑干、枕、 额。 操作:毫针中等强度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留针 30分钟,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电针 选穴:选取上述四肢穴位2~3对。 操作:毫针刺入,得气后加电针,采用疏密波或 断续波,志流强度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日 1次, 每次20分钟。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
医学PPT
4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以“ 内风”立论。
刘河间主“ 心火暴甚”; 李东垣主“ 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 湿痰生热”; 张景岳倡“ 非风”之说,提出“ 内伤积损”的论 点;
叶天士创立“ 肝阳化风”之说; 王清任创立“ 气虚血瘀”之说。
医学PPT
5
三、范围
中风类同西医脑血管疾病:
暂脑缺短血发作
脑血管病
缺血性
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性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学PPT
6
【病因病机】 1、正气虚弱,内伤积损 <正气虚弱>
年老 气虚 脑脉瘀滞不通
体弱 虚
脑脉失养 中风
久病 阴血亏虚 风痰瘀血上扰
医学PPT
7
<劳倦内伤>
(1)慢性
房劳 肾精暗耗 脏腑损伤 气血逆乱
忧思 心血亏损 气血不足
中风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医学PPT
11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体麻木等先兆。
3.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嗜好烟酒、膏粱厚味及素有肝 阳上亢,痰湿素盛等,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 诱发。
肝郁化火 烁津成痰 挟风
医学PPT
10
病因:生活失节、情志过激、年龄体质、久病失调。 诱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 病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
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
中医中风知识点总结
中医中风知识点总结一、中风病的病因病机1. 病因:中风病常见的病因有多种,包括外感风邪、肝肾亏虚、气血不和等。
外感风邪是指因外感风寒或湿邪入侵引起的中风病;肝肾亏虚是指由于身体肝肾功能失调引起的中风病;气血不和是指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中风病等。
2. 病机:中风病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不畅、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等。
气血不畅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导致气血不能供养脑部神经,从而引起脑部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是指由于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病机,阻塞了脑部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脏腑功能紊乱是指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脑部功能障碍。
二、中风病的临床表现1. 中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瘫、言语不清、肢体乏力、意识障碍等。
面瘫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面部出现麻木或不能正常表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言语不清是指患者言语表达不清楚,甚至不能言语表达;肢体乏力是指患者肢体出现乏力、不能正常活动;意识障碍是指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2. 中风病的不同分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中风病根据脏腑经络受损,可分为中风中经、中风中脏、中风中络等类型,每种类型的中风病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
比如中风中经型以肢体麻木、言语不清为主要表现;中风中脏型以头晕、胸闷、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中风中络型以四肢不遂、面瘫、失语为主要表现。
三、中风病的中医治疗1. 中医治疗中风病的基本原则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
中医治疗中风病首先要疏通经络,通畅气血运行,使脑部神经得到足够的供养;其次要调和气血,使气血平衡,保证脑部神经的正常功能;最后要恢复脏腑功能,调理患者的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2. 中医治疗中风病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
针灸是指利用针刺和灸疗的方法来调理患者的经络,疏通气血,恢复脑部功能;中药是指通过服用中药来调和气血,调理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推拿是指利用推拿手法来促进患者气血运行,恢复脑部功能;气功是指利用呼吸和运动的方法来调理气血,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
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早识别中风的症状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简单的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
第一步:观察面部表情
中风患者的面部表情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他们的嘴角会歪向一侧,眼睛也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如果你发现有人的面部表情出现了这种变化,那么他可能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第二步:检查肢体活动能力
中风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僵硬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有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出现了这种变化,那么他可能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第三步:询问语言表达能力
中风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清、语速变慢、语调变化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了这种变化,那么他可能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通过以上三步,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在遭受中风的困扰。
如果你发现有人出现了以上症状,那么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及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中风对患者
身体的损害,提高治愈率。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及早发现并治疗中风。
通过以上三步识别中风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面部中风,又称“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周围性面瘫又分为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中枢性面瘫(核上性)与周围性面瘫(核下性)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面神经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分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多数表现为面部额纹变浅、眼不能闭、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以下介绍面部中风的针刺治疗:!针刺患侧穴位前,建议先针健侧20分钟;对侧合谷:在头面部下针之前,要先刺对侧合谷,刺合谷有麻醉作用,可减轻在头面部针刺的痛感;地仓透颊车:3寸针透刺,平补平泻;!面瘫所致的嘴歪、流涎,在针刺地仓时必须用透针,eg:地仓透颊车;But半身瘫痪所致的嘴歪、流涎,针刺地仓的方法有所不同:单刺地仓,张口进针,穿透脸颊,像“拉锯”一样行针,如此刺地仓 2-3次即可改善;太阳:眼尾与眉尾延长线交点凹陷处,直针浅刺;阳白透鱼腰:将阳白下皮肤捏起,针尖从阳白穴入,刺到眉毛中间的鱼腰;!一说阳白位于眉上1寸,以“离穴不离经”为原则,二者皆在瞳孔直上;对侧解溪:久病者,用迎随补泻--补法,随经向下斜刺;!上眼睑闭合由足阳明胃经管理,解溪为胃经母穴,久病=虚症,“虚则补其母”;对侧内庭:新病者,迎随补泻--泻法,逆经向上斜刺;人中(水沟):向上斜刺,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界;(编者注:人中位置一说于上、中1/3交界)承浆:唇下正中凹陷,舌强不语、语言不利,下针时张口;廉泉:对着舌根方向刺入1寸--1.5寸,舌强不语;!经治疗面部回正后,需再刺人中、承浆几次,起固定作用,不然容易歪向另一侧;偏方:用新鲜的鳝鱼血涂在患侧面部,可拉着歪的脸回正;!满头大汗,并对着冷气(电风扇)吹,易患面部中风,so流汗就要透发,不要让汗水停滞在皮下,否则不要流汗;!中风后针刺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一周之内效果最佳,针灸+中药对面部中风的治疗效果→“百发百中”;。
中风病因病机.ppt
4.情志所伤
情志失调、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络;或暴怒伤肝,肝阳 暴动,引动心火,或五志过极,郁而化火,心火暴盛,风火相煽,气 与血并走于上,可发为本病。
5.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或形盛气衰,痰湿素 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可致口呙僻不遂。
此外,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外风,又称真中风或真中;无外 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内风,又称类中风或类中。就临床而言,本病以 内风引发者居多。本病常见诱发因素多为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 过极及饮酒饱食、劳力房劳等。
4.病理因素
• 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 痰、湿痰、热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上述六端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兼夹。
4.预后
• 中风为中医四大难治病证之一,多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恶化 常在瞬间。初起病时,不要以一时判预后。
• 中经络与中脏腑之间可相互转化,一般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 重。中经络者向中脏腑发展,预后较差;中脏腑者向中经络转变, 预后多较好。
2.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气血上逆, 壅阻清窍;纵欲过度,房事不节,耗伤肾精,伤及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
风动。
3.饮食不节
嗜酒肥甘醇酒,饥饱失宜,脾伤不运;或形盛气虚,中气亏虚,脾虚运 化无权,聚湿生痰,痰郁化热,或与肝风相合,终至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经 络,蒙蔽清窍。
• 中脏腑者若出现呃逆频频,呕血,壮热,喘促,瞳孔大小不等,或 出现脱证者,病情危笃,预后多不良。
• 多次中风者预后亦较差。 • 总之,中风的预后,主要受体质的强弱,正气盛衰,邪气的浅深,
病情的轻重,诊治是否及时正确,调养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影响, 其结果相差甚远。THANK YOU源自中 风的 病因病机
中医中风ppt课件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选择低脂肪、低盐的蛋白质来 源,如鱼、瘦肉、豆类等。
THANK YOU
中风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 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等因素有 关。
中风可导致突然昏仆、半身不 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高热 等危象。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采用 活血化瘀、熄风化痰、通 络止痛等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针灸、推拿、拔罐、艾灸 等中医治疗方法,以疏通 经络、调和气血。
态。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
复训练。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中风 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 中检查,评 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中风是体内气血逆乱,产生风 、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导 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有中风家族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以及 相关生理功能测试。
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实 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中风。
中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溶栓 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
药物、降血糖药物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部血管阻塞或出 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取 栓、去骨瓣减压等。
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 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 疗、言语治疗等,以帮助患者 恢复功能。
中医治疗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 ,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中风的康复与护理
中风病因病机ppt课件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意识是否清楚?
1.辨 中经络 中脏腑
中经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 不利、但意识清楚。
中脏腑:昏不识人,或神志昏糊、迷 蒙,伴见肢体不用。
2.中 脏腑辨 闭证与 脱证
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 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脱证:属虚,症见神志昏愦无知,目 合口开,四肢松懈瘫痪,手撒肢冷汗多、 二便自遗,鼻息低微。
17
【辨证论治 】
二、 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 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泻热 脱: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醒脑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乃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 ,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痰与滋养肝肾、 益气养血并用
18
【辨证论治 】
三、 证治分类
素体阴亏血虚年老体衰将息失宜素体阴亏血虚年老体衰将息失宜烦劳过度房事不节烦劳过度房事不节肥甘厚味辛香炙煿饮酒过度肥甘厚味辛香炙煿饮酒过度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病因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在心脑与肝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肾密切相关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阴阴虚虚11概述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结语临证备要12诊查要点1特定的临床表现
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 张素体阳盛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侵; 痰湿素盛
9
【病因病机】
二、病机
在心脑,与肝 肾密切相关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风 火 痰 气 虚 瘀
肝 肝 风 气阴 血 风 火 痰 逆虚 瘀 外 心 湿 气血
病机关键:总风属阴阳火失调、痰气血逆滞乱 虚 病性及转归: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
中风病的病机及辨证论治
祛邪,标本兼顾
症治分类 (中经络)
(一)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二)肝阳暴亢,风阳上扰 (三)阴虚风动 (四)气虚血瘀 (五)痰热腑实 (六)风痰瘀内,闭阻经络
(一)风火上扰清窍
症治分类 (中脏腑)
中风病的
病机及辨证论治
禹州市中医院
内容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辨证论治 4 现代研究 5 个人经验
一、概述
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喎僻不遂等为主 要的病症,因发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里风性 善行而数变相似,古人类比风邪如矢石之中人,故曰 中风。” 又因发病突然,亦称为“卒中”。
至此,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趋于深化。
中风的病因
1.内伤积损 2.劳欲过度 3.饮食不节 4.情志所伤 5.气虚损中
西医的病因
病因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选 择二级预防措施。
当TOAST病因分型,缺血性脑卒中分为: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2心源性栓塞型 3小动脉闭塞型 4其他明确病因型 5不明原因型等5型。
中脏——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二)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
脱证
病性
实
虚
病机
邪气内闭清窍
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 将离决
神志昏迷、牙关紧 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
症状
闭、口噤不开、两 手握固、肢体强痉
开、四肢松懈瘫软、手 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
鼻息低微等
治疗原则
1、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2、中腑──通瘀泄热 3、中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
中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中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种类型。
中风是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风护理的问题和护理措施。
中风护理问题中风患者通常会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需要进行特别的护理。
1.生理问题:中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肌肉无力、感觉障碍、吞咽困难、尿潴留等生理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护理的难度。
2.心理问题: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思维障碍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也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
3.康复问题:中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
中风护理措施针对以上的中风护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生活。
1.生理护理(1)肢体功能锻炼:对于肢体无力的患者,可以进行定向的肌肉运动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床位护理: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定期翻身、按摩,预防压疮的发生。
(3)饮食护理: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要提供易于吞咽的软食物,并且细心照顾进食的过程,以防止误吸。
(4)排泄护理:对于尿潴留的患者,可以进行膀胱按摩、按摩腹部等辅助排尿的护理。
2.心理护理(1)情绪支持:对于抑郁和焦虑的患者,需要给予关怀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
(2)认知训练:对于思维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认知训练,如数学题、记忆游戏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3)心理咨询:对于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3.康复护理(1)康复训练:对于肢体无力的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
(2)语言治疗: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的语言治疗,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3)社会支持:对于康复过程中的患者,需要给予家庭和社会上的支持和关怀,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2024年度中风病讲座PPT课件
9
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中风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作用。头颅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以迅速排除脑出血并初步判断缺血 性脑卒中的部位和范围。头颅MRI对于早 期脑梗死和TIA的诊断更为敏感,可以显 示缺血半暗带和脑水肿等病变。
VS
2024/3/23
12
中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辨证论治
预防为主
根据中风病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 中药方剂或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强调“治未病”,提倡通过饮食 、起居、情志等方面的调节,预防中 风病的发生。
整体调节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节,通过调理气 血、阴阳平衡等,改善患者的全身症 状。
2024/3/23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2024/3/23
11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急性期治疗
以挽救生命、降低残疾率 为主要目标,包括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降纤、神 经保护等治疗。
2024/3/23
恢复期治疗
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 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 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等。
并发症防治
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深静 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中风病讲座PPT课 件
2024/3/23
1
目录
• 中风病概述 • 中风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 中风病预防与康复措施 • 中风病患者心理干预与护理 • 中风病研究进展及展望
2024/3/23
2
01
中风病概述
2024/3/23
3
定义与发病原因
2024/3/23
定义
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 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 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中风形成的原因整理
中风形成的原因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很多人都关注中风是怎么引起的的问题,及时做好预防中风很重要。
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中风的相关知识。
病症病因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
造成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屡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
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
吸烟、过度饮酒者中风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中风的并发病症脑出血或大面积的脑堵塞后,常会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常见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肿、褥疮、中枢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呃逆、脑卒中后抑郁等,分述如下:1、肺部感染:脑部病损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局部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
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局部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
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
护理健康教育主题30个
护理健康教育主题30个护理健康教育主题:预防中风字数:6000+引言:中风是一种常见、严重且具有高残疾率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然而,中风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降低发病风险。
本文将以预防中风为主题,介绍预防中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一部分:中风的定义和发病机理(1000字)1. 中风的定义: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发生破裂或者脑血流供应不足引起的疾病,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
2. 中风的发病机理:中风的发病机理包括脑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形成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供不足,进而引发中风的发生。
第二部分:中风的危险因素(1500字)1. 不可修改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种族等因素。
2. 可修改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过量、缺乏锻炼等。
第三部分:预防中风的措施(2500字)1.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等。
2. 控制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按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
3. 控制高胆固醇和血糖: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措施维持正常水平。
4.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5. 预防血栓形成:积极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如规范用药、避免长时间久坐等。
6. 预防心血管疾病:控制血脂、降低血压、保持心脏健康等。
7. 进行高危人群筛查:定期检查血脂、血糖、血压等,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危险因素。
第四部分:中风的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1000字)1. 早期识别:快速识别中风的常见症状,包括面部或四肢突然无力、言语困难、视力突然模糊、头痛、眩晕等。
2. 紧急处理: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给予必要的溶栓药物、手术治疗等。
结论:预防中风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通过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
个体和社会都应意识到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起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提高中风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能力,共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的基本病机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的基本病机是什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缺血缺氧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血栓形成和出血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缺氧缺血,从而使神经细胞受到损害。
二、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元功能障碍当局部缺氧缺血时间较长时,会导致神经元死亡。
而在缺氧缺血初期,则会发生神经元功能障碍。
这些障碍表现为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影响,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等。
三、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在中风发生过程中,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会被释放出来,这些物质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
细胞因子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自由基则会引起氧化损伤,使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受到损害。
四、血液-脑屏障的破坏中风后,血液-脑屏障的通透性会增加,导致血浆成分向脑内渗透。
这些成分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在脑内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
五、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在中风后,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是不可逆转的。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周围健康神经元可以通过重新连接来恢复功能。
此外,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新的神经元和辅助细胞,参与脑部再生和重建。
六、遗传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中风的发生率。
一些基因与中风有关联,如APOE基因、MTHFR基因等。
这些基因的不同变异型可能会影响中风的发生和预后。
总之,中风的基本病机涉及多方面,包括脑血管病变、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血液-脑屏障的破坏、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等。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目录 介绍中风 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中风的康复与护理 中风的生活建议
介绍中风
介绍中风
什么是中风:中风是指脑血管突发 疾病,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破 裂,使脑细胞受损甚至死亡。
中风的分类:根据中风的原因和病 理特点,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 性中风。
介绍中风
中风康复的方法:康复治疗包 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 咨询等。
中风的康复与护理
中风护理的注意事项:给予患 者合理的饮食安排、定期药物 管理、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等。
中风的生活建 议
中风的生活建议
饮食建议:遵循低盐低脂的饮 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控制摄入的糖和饱和脂肪。
生活方式建议:保持适量的体 力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建 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中风的预防与 治疗
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中风的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 ,定期体检等。
中风的急救方法:如果发现中风症 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平躺患 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中风的康复与 护理
中风的康复与护理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中风患者 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功 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风的生活建议
心理调适建议:帮助患者建立积极 乐观的心态,参与社交活动,寻求 社会支持等。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中风的症状:中风的常见症状 包括突发性头痛、面部偏斜、 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
中风的危险因 素
中风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增加中 风的风险。 吸烟: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和 斑块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
中风的危险因素
高血脂:血液中高脂肪含量会 增加中风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人中风 的风险较高。
面部中风的发病机理及注意事项
面部中风的发病机理及考前须知一、面部中风的发病原因面部中风俗称面瘫,常见原因有外伤〔也包括掏耳朵、剔牙、补牙、拔牙等〕、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饮酒、生气、心情不好、劳累、冲风、受凉或带状疱疹等,尤其是熟睡当风是平时面瘫最常见原因,在此根底上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收缩,使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中风,导致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
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过大、睡眠缺乏、疲劳,免疫力低下、有过中风史、颅出血、颅肿瘤、感染、耳源性疾病、外伤中毒、代障碍、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都能导致面瘫的发生。
面瘫在临床上是一种比拟常见的疾病,加强对面瘫发病原因了解。
可以防止病情的加重。
1、感染:约占15.3%,又具体分为:1〕神经Lyme病多见于夏季,呈区域性。
是一种蜱媒传染病。
乡村和森林容易发病。
2〕乳突炎、中耳炎、颞骨化脓性炎症、迷路炎。
3〕感染性病变:大局部是由潜在的面神经感觉,神经节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的。
之外局部感染、疟疾、猩红热、多发性颅神经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脑膜炎等都可以引起。
2、中毒:约占1.3%,常见的有一氧化碳和酒精中毒。
3、神经源性:约占13.5%,由于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脑血管病引起。
4、创伤性:约占8.2%,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
5、医源性:约占1.7%,由扁桃体切除手术、牙科治疗、乳突手术、腮腺手术等引发。
6、特发性面瘫:约占总数的49.5%,特发性面瘫的病因为耳后受凉、面部受风疲劳引起。
7、肿瘤:约占10.5%,外科切除肿瘤和肿瘤本身〔颈静脉球肿瘤、原发性胆脂瘤、腮腺瘤、听神经瘤〕都可以引起。
以上就是面瘫患者的发病病因,面瘫发病的病因对面瘫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对面瘫患者有作用。
二、物理辅助治疗的建议:本病属于神经科畴的面积痉挛和面神经麻痹。
治疗参考的原那么性建议:1、中医治疗优于西医2、贴膏药优于针灸,针灸优于按摩,牵正散很有效,不管采用什么疗法这种药都可以用。
面部中风(面瘫)古月中医探究
面部中风(面瘫)古月中医探究展开全文十、面部中风(面瘫)1、面部中风属于无菌、无炎症,属于中医痹症范畴。
2、以中医针灸调理为最佳(尤其碰到针灸高手)效果更加明显。
3、针灸调理之后,最好在把面部的风、贼风、寒邪驱除体外,才更加稳妥,防止二次面部中风(面瘫)。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论述淫邪贼风侵害人体,首先侵犯皮肤岐伯说:至于大自然风寒暑湿之邪气浸淫邪之后的发展变化,其复杂的情况是难以数计的......所以淫邪贼风侵害人体,首先侵犯皮肤,是由于皮肤的松弛而致腠理开泄,腠理开则邪从毛孔而入侵,侵入后则逐渐向深处侵犯,这时会出现寒栗,毛发竖起,皮肤疼痛;1、症状原因:1)感受风、寒之邪气侵袭面部(包括空调、风扇)入之表里,长期滞留面部,使之脉络不畅或痹阻,面部筋经失养,引发此症。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形,论述面部中风岐伯说:邪气侵入面部,就由此下入于足阳明胃经;邪气侵入项部,就由此下人于足太阳膀胱经;邪气侵入颊(双侧脸绯红)部,就由此下入于足少阳胆经。
2)睡觉挨着窗户及风口处。
3)睡觉或平时,面部汗出对着空调、风扇吹。
4)在遇新的的风、贼风、寒邪侵袭面部,新邪与旧邪相遇,患面部中风的概率增大。
5)饮酒后睡觉(不是正常的睡眠,而是昏睡),最容易感受风、贼风、寒邪侵袭面部,引发面部中风。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岐伯说: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现在的人图一时之爽,违背自然法则、规律,迟早要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部中风的发病机理及注意事项
一、面部中风的发病原因
面部中风俗称面瘫, 常见原因有外伤( 也包括掏耳朵、剔牙、补牙、拔牙等) 、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饮酒、生气、心情不好、劳累、冲风、受凉或带状疱疹等,特别是熟睡当风是平时面瘫最常见原因, 在此基础上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收缩, 使神经缺血, 水肿, 受压而中风,导致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
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疲劳, 免疫力低下、有过中风史、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耳源性疾病、外伤中毒、代谢障碍、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都能导致面瘫的发生。
面瘫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加强对面瘫发病原因了解。
能够避免病情的加重。
1、感染: 约占15.3%, 又具体分为:
1) 神经Lyme病多见于夏季, 呈区域性。
是一种蜱媒传染病。
乡村和森林容易发病。
2) 乳突炎、中耳炎、颞骨化脓性炎症、迷路炎。
3) 感染性病变: 大部分是由潜在的面神经感觉, 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的。
之外局部感染、疟疾、猩红热、多发性颅神经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脑膜炎等都能
够引起。
2、中毒: 约占1.3%, 常见的有一氧化碳和酒精中毒。
3、神经源性: 约占13.5%, 由于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脑血管病引起。
4、创伤性: 约占8.2%, 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
5、医源性: 约占1.7%, 由扁桃体切除手术、牙科治疗、乳突手术、腮腺手术等引发。
6、特发性面瘫: 约占总数的49.5%, 特发性面瘫的病因为耳后受凉、面部受风疲劳引起。
7、肿瘤: 约占10.5%, 外科切除肿瘤和肿瘤本身( 颈静脉球肿瘤、原发性胆脂瘤、腮腺瘤、听神经瘤) 都能够引起。
以上就是面瘫患者的发病病因, 面瘫发病的病因对面瘫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希望对面瘫患者有作用。
二、物理辅助治疗的建议:
本病属于神经内科范畴的面积痉挛和面神经麻痹。
治疗参考的原则性建议:
1、中医治疗优于西医
2、贴膏药优于针灸, 针灸优于按摩, 牵正散很有效, 不
论采用什么疗法这种药都能够用。
3、输水几乎没有用, 如果是脑血管病引起的的则能够输
水其它没有必要。
4、不要三天无效就赶紧换地方, 这样不利于治疗, 只会耽误事。
5、一周内是快速治疗的最佳时期, 经过针灸贴膏药一般都很快恢复, 一周以外的病人可能要慢一点。
治疗参考的具体建议:
1、自我按摩
现介绍沿着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 枕额肌额腹患者或她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
按摩时能够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 或缓慢地揉搓。
2) 眼轮匝肌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
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 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
先让患者闭眼后, 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
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 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 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
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
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
重度病变型面瘫, 能够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
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 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
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
嘱患者闭眼, 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 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 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
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 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 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
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 提上唇肌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 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 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
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 其它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
因此, 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 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
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 颧肌颧肌分为颧大、小肌, 起于颧骨止于口角。
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 可沿着肌纤维, 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 口轮匝肌上口轮匝肌: 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 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 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
下口轮匝肌: 用示指及拇指指腹, 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 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 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 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2、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 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
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
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 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