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览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要求 (4)1.3 文档结构 (6)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概述 (7)2.1 平台定义 (8)2.2 功能定位 (9)2.3 架构设计 (10)三、需求分析 (11)3.1 政务数据来源分析 (13)3.2 数据共享需求分析 (14)3.3 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15)3.4 性能与可靠性需求分析 (16)四、平台架构 (17)4.1 总体架构 (19)4.2 分层架构 (20)4.3 系统组件 (21)4.4 数据流 (22)五、功能实现 (24)5.1 数据采集与整合 (25)5.2 数据存储与管理 (27)5.3 数据交换与路由 (28)5.4 数据清洗与标准化 (28)5.5 安全与隐私保护 (29)5.6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31)六、技术实现 (32)6.1 技术选型 (34)6.2 开发环境搭建 (35)6.3 编码规范与测试策略 (36)6.4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38)七、平台部署与实施 (39)7.1 部署模式选择 (40)7.2 安装与配置步骤 (41)7.3 数据迁移策略 (42)7.4 实施团队组建与培训 (43)八、平台运行与维护 (44)8.1 运行监控与日志管理 (45)8.2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46)8.3 安全性与故障处理 (47)8.4 定期评估与优化 (49)九、案例分析 (50)9.1 国内外成功案例介绍 (52)9.2 案例对比与借鉴 (53)9.3 成功因素总结 (55)十、未来展望 (56)10.1 发展趋势 (57)10.2 新技术与新应用 (58)10.3 政策建议与展望 (60)一、内容概览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优化行政效率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灵活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环境,以满足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交流与业务协同需求。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方案的系统平台建设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方案的系统平台建设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方案的系统平台建设背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交换和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同组织间的数据交流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创新和支持决策制定。

为了更好地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搭建一个系统平台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整合服务是必要的。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数据交换共享整合方案的系统平台建设,以满足以下目标:1. 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平台应具备强大的安全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泄露。

2.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平台需要支持常见的数据格式,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以满足不同组织的需求。

3. 实现快速数据处理和整合:平台应具备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地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转换,以便后续分析和利用。

4. 提供实时数据交换:平台应支持实时数据交换,能够及时传输最新的数据以满足实时决策和应用需求。

5. 提供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平台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地管理和控制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

方案基于上述目标,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步骤来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整合方案的系统平台建设:1. 需求分析:首先,与不同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合作,明确他们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需求,包括数据格式、安全性要求以及处理和整合的时间和容量要求等。

2. 平台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系统平台架构,包括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流程,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

3. 系统开发:基于平台设计,进行系统开发工作,包括前端和后端的开发,安全机制的实现,以及数据处理和整合功能的开发。

4. 测试和优化: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漏洞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5. 部署和培训:在测试通过后,将系统部署到实际环境中,与不同组织进行协调和联调工作,确保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顺利进行。

同时,提供相关培训,使用户能够熟练地使用系统平台。

结论通过建设一个数据交换共享整合方案的系统平台,我们可以提供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数据处理和整合服务,促进不同组织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

东方通——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东方通——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交换平台技术方案二〇一三年二月一、建设概况数据交换平台是用于解决多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问题。

技术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来看,它包括了组件技术、中间件技术、XML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当今最成熟的计算机技术。

功能上主要是实现数据抽取、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更新变化跟踪、数据加工、数据可靠传输、数据路由、数据流量监控、断点续传、传输队列保障等。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当前已经十分成熟,从技术上必须基于成熟、可靠的中间件产品,包括应用集成产品和消息中间件产品。

同时要考虑数据交换项目建设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工程,需要提供一定的实施服务能力。

从安全可靠的角度出发,目前科学的做法是采用前置机的模式实现数据采集,与原有业务系统分离采集模式。

将所需要采集的数据桥接到前置机上,再通过前置机上的数据交换软件适配器将数格式化数据转换为XML,同样采集回来的数据可以双向的同步回业务系统中去。

数据到达前置机后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技术上的操作以及业务上的数据加工合并等操作。

数据交换平台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交换性能需求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必须基于成熟、可靠的平台产品。

数据交换平台是系统的核心基础服务模块,负责实现跨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统计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服务。

这些系统必须基于成熟、可靠、遵循国际、国内通行标准的相关平台产品。

同时符合国家、福建省有关数据交换规范要求。

(2).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是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工程数据交换平台由于系统规模大,业务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本着‘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项目建设。

在相关业务系统中,有一些业务系统内部已经建成了独立的网络信息系统,未来的系统必须能够与它们互连并进行信息交换。

再就是系统建设要有充足的灵活性,满足业务关系不断变化需求。

(3).要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各类资源在信息交换平台的设计中,充分利用现在已经建成的网络平台及信息资源,对这些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系统的建设周期,还可以降低系统的总体造价。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

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

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1.1平台功能结构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

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管理、控制、配置、传输管理、安全接口数据需方数据库应用数据层接口应用层接口数据转换传输管理接口适配共享交换数据供方数据库应用数据层接口应用层接口数据转换传输管理接口适配传输传输数据压缩加解密故障检测协议管理传输控制连接共享数据解析数据转换数据模板服务管理运行管理部署管理数据路由会话控制会话策略会话模式系统日志共享交换共享交换共享交换功能流程说明:数据供需方的接口数据系统:为了满足应用层交换和数据层交换,交换代理必须有应用层和数据层的连接和接口适配功能,数据代理必须有数据格式的转换功能。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一、方案背景和目标: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是为了解决组织内外数据交换、共享和整合的问题,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个安全、高效、可靠的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实现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

2.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标准,便于数据共享和对接外部系统。

3.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重复数据输入和处理,降低人工成本。

4.支持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组织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洞察。

二、方案步骤:1.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1)进行组织内外数据流程分析,明确数据交换和整合的需求。

(2)设计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包括数据输入、处理、存储、查询和分析等。

(3)确定数据接口和标准,以及数据安全和权限控制机制。

2.系统平台搭建:(1)选取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搭建系统的基础设施。

(2)部署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存储和管理机制。

(3)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和整合模块,确保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和数据交换。

3.数据清洗和转换:(1)对组织内部的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根据需求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标准化,方便数据整合和共享。

4. 数据安全和权限控制:(1)建立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数据。

(2)实施数据加密和备份策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数据共享和应用开发:(1)设计和开发数据共享接口和服务,支持外部系统和合作伙伴的数据交换。

(2)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为组织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洞察和决策支持。

(3)配置数据报表和可视化工具,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

6.测试和上线运维:(1)进行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配置系统日志和监控工具,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3)建立系统运维和维护机制,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和维护。

三、实施考虑因素:1.需要与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外部系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数据交换和整合的顺利进行。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随着企业间业务交互的日益复杂,数据交换已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之一。

然而,传统的数据交换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传输效率低下、数据安全无法保障等。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安全、易用的数据交换平台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需求分析在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中,首先需要对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数据交换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平台应支持多种常见的数据格式,如XML、JSON、CSV等,以便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2、高传输效率:平台应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确保数据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换。

3、数据安全保障:平台应采用加密技术和其他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易用性:平台应具备简单的操作界面和灵活的配置方式,方便用户进行配置和管理。

5、可扩展性:平台应具备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能够支持更多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

二、设计方案基于上述需求分析,以下是一种可行的数据交换平台设计方案:1、架构设计: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平台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三个核心模块。

这种架构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数据采集:采用插件式架构,针对不同的数据源和数据格式,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插件。

这些插件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接口与平台进行交互,从而实现数据的动态加载和解析。

3、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方面,平台应支持多种数据处理方式,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聚合等。

同时,平台还应提供可视化配置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处理流程的配置和管理。

4、数据传输:平台应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如FTP、SFTP、HTTP 等。

在实现上,可以采用插件式架构,针对不同的传输方式开发相应的传输插件。

同时,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可以采用多线程或异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5、安全保障:平台应采用SSL/TLS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同时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一、架构设计1.总体框架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包括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应用支撑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和系统管理平台等,并与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库和业务应用发生关联。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可对分布在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共享、统计分析,并将其统一展示。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各行业信息化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将现有的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有价值的数据交换到信息资源中心,在整合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过滤、安全传输,构建完整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将来可以在信息资源中心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等综合应用系统。

从各相关单位的信息资源库提取出业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编目形成企业信息资源元数据,注册到信息资源元数据库中,生成企业信息资源目录,并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对外提供目录查询等服务。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系统的管理维护贯穿系统的各个层面,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标准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共享管理、授权控制、运维管理、平台管理等。

2.功能架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功能包括六部分:共享管理、授权控制、运维管理、平台管理、目录服务、交换服务。

2.1.目录服务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包含目录服务和目录管理两部分内容:目录服务提供目录、元数据注册、发布、审核、修改、维护以及编目服务等相关内容。

目录管理通过将现有各类资源(元数据)的合理分类,通过共享资源目录、共享需求目录等多种方式排列、重组资源,并通过ML Tree以资源导航树的方式完成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2.2.共享管理共享交换平台提供基于工作流的共享需求管理功能。

当共享资源需求方需要共享其他单位的资源时,向系统管理员提交共享申请,申请内容包括:所需信息资源清单、用途、保密条款等要求。

提交完成后,进入共享申请的审批阶段,经过领导审核通过后,平台管理员通过平台赋予申请方相应的权限,实现信息的交换。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设计方案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成为各行各业重要的建设项目。

本文将重点介绍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设计方案。

该方案将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整合策略、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实施计划等内容。

二、系统架构设计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平台建设的基础。

该方案采用三层架构,分为前端用户界面层、中间业务逻辑层和后端数据存储层。

用户界面层提供友好的界面给用户进行操作和查询;业务逻辑层负责数据的业务逻辑处理和整合;数据存储层负责存储各个数据源的数据。

三、功能模块设计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包括数据上传、数据整合、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等模块。

数据上传模块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系统中;数据整合模块负责将各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数据查询模块提供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报告生成模块根据用户的要求生成相应的报告。

四、数据整合策略
数据整合是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该方案将采用ETL(抽取、转换、加载)的方式进行数据整合。

通过抽取各个数据源的数据,然后进行转换和加载到数据存储层,实现数据整合的目的。

五、安全保障措施
六、实施计划
七、总结
本文以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为背景,提出了一套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整合策略、安全保障措施和实施计划等方案。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严格的安全措施,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有效的整合,实现数据交换共享的目标。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本文旨在提出一个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的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可靠、高效、安全的数据交换系统平台,为公司的业务运营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分析,提高公司的数据决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一、建设目的1. 实现数据交换:建立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

2. 提高数据质量: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可信度。

3. 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处理。

4. 提高数据安全性:采用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建设方案1. 基础设施建设(1)硬件设施:建设高效、可扩展的硬件设施,包括存储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用于支持数据存储、处理及交换。

(2)软件系统:建立具有可扩展性的大数据管理系统,支持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等功能。

系统应具有易用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遵循标准安全规范和数据交换协议。

(3)网络架构: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数据交换,通过云计算平台管理数据资源,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换,确保数据传输的正常进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2. 数据规范化处理数据规范化是建立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洗、处理、整合等步骤,处理结果应该包含数据的数据质量(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可靠性等)和标准化程度(格式、模型、管理等)。

3. 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数据交换平台是数据交换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数据集合、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等。

(1)数据集合:建立数据集合机制,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数据集合应该包含管理呈现层、数据呈现层、数据计算层、数据支持层等。

(2)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应该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建立大数据存储中心,并在其中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将数据分类存储、整合、备份和恢复。

(3)数据传输:建立数据传输机制,通过数据的传输达到数据的交换目的,应该保证数据的传输快速、高效、稳定和安全。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的设计方案。

该系统平台旨在解决数据交换共享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功能1. 数据交换接口管理:设计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于管理数据交换接口的配置和维护,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2. 数据格式转换: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统一数据的表示形式,提高数据交换的互操作性。

3. 数据质量验证:对交换的数据进行质量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交换过程中发生数据错误。

4. 数据安全保护:设计数据安全保护机制,确保在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5. 数据交换监控:监控数据交换的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交换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架构1. 前端界面:采用现代化的用户界面设计,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配置、管理和监控数据交换接口。

2. 后端服务:设计高可用、高性能的后端服务架构,处理数据交换和格式转换等核心功能,并提供安全保护措施。

3. 数据存储:选择适合大规模数据存储的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交换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4. 数据交换引擎:开发数据交换引擎模块,实现数据交换接口的管理、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质量验证等功能。

四、系统流程1. 配置接口参数:用户通过前端界面配置数据交换接口的参数,包括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连接信息、数据格式等。

2. 数据交换:根据配置的接口参数,系统自动进行数据交换,将源系统的数据转换为目标系统所需的格式,并进行质量验证。

3. 监控和日志记录:系统实时监控数据交换的状态和性能,并记录相关日志,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故障排查。

五、系统优势1. 灵活性:系统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交换接口和数据格式,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定制化。

2. 可靠性: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和格式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1.引言2.系统架构-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个数据源中收集数据,并进行初步清洗和处理。

-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采集的原始数据以及处理后的数据,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

-数据服务层:提供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查询的接口,同时负责数据的安全和权限控制。

-数据处理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包括数据清洗、转换、计算和分析等。

-数据展示层: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操作。

3.技术组成在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中,常用的技术包括:- ETL(Extract-Transform-Load)技术:用于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将数据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提取出来,进行格式转换和清洗,然后加载到目标数据存储中。

-数据存储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用于存储采集的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并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接口。

-数据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和数据备份等,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集成技术:用于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整合,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冗余和数据重复等问题。

-数据可视化技术:用于将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理解和分析。

4.技术流程-数据采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从不同的数据源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初步清洗和处理。

-数据存储: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目标的数据存储系统中,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

-数据处理: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等。

-数据整合: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整合,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冗余和数据重复等问题。

-数据服务:提供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查询的接口,同时负责数据的安全和权限控制。

-数据展示:将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理解和分析。

5.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在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挑战,如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冗余和数据重复等问题。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10
功能介绍
性能
1. 单节点最大配置数据交换流程≥2000个; 2. 单节点并发交换数≥500; 3. 单节点数据吞吐率> 40M/秒; 4. 结构化数据加工速度> 3000行/秒; 5. 系统资源平均消耗不大于50%; 6. 支持对TB级数据进行数据交换。
以上指标在以下测试环境测得: 服务器(CPU 8核2.20GHz;内存 48G;64位Windows),网络(1000Mbps),数据库(oracle 11g)。
纵向数据交换
横向数据交换
SG-UEP
批消同服
数据中心
营销系统
协同办公
ERP
量息步务
横向数据交换
… …
5
平台简介
整体功能架构
6
平台简介
技术特点
分布式高可靠文件传输; 数据库数据抽取、转换、传输、装载; 基于数据库日志的低延迟、低影响同步复制; 高性能分布式企业级消息中间件; 面向服务的企业级服务集成总线。
系统A
系统B

子公司
系统A
系统B

子公司

子公司
3
平台简介
海迅数据交换平台简介
海迅数据交换平台(HSP-EXG)旨在提供复杂环境下、异构系统间企业数据孤岛问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平 台集合了业内主流的数据交换产品功能,提供ETL、ESB、MQ、文件传输、数据库同步复制等产品的整体功能实现 ,各组件能够按照需求组合或裁剪,从而一次性满足中大型企业各类型数据集成共享需求,并进行统一的数据交换 监测与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五大子系统:
统一监测子系统(HSP-EXG-MS )对平台各组件提供统一的可视化状态监测、统计分析、告警、报表导出等 功能。以全局视图方式展示企业数据集成情况以及数据流向。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与意义 (4)1.3 文档范围与目标 (5)二、需求分析 (6)2.1 组织架构与角色定义 (7)2.2 数据交换需求 (9)2.3 数据共享需求 (10)2.4 系统平台功能需求 (11)三、技术架构设计 (12)3.1 总体架构 (13)3.2 技术选型 (15)3.2.1 数据库技术 (16)3.2.2 中间件技术 (18)3.2.3 安全技术 (19)3.3 系统平台模块划分 (20)四、功能设计 (21)4.1 数据采集与整合模块 (23)4.2 数据交换模块 (24)4.3 数据共享模块 (26)4.4 管理与监控模块 (28)五、数据库设计 (29)5.1 数据字典 (30)5.2 表结构设计 (31)5.3 关系数据库设计 (33)5.4 非关系数据库设计 (34)六、接口设计 (36)6.1 数据接口设计 (37)6.2 应用接口设计 (39)6.3 API设计规范 (40)七、安全策略 (42)7.1 数据加密与解密 (43)7.2 权限管理 (44)7.3 日志审计 (45)7.4 安全防护措施 (46)八、项目实施计划 (48)8.1 项目阶段划分 (49)8.2 任务分配与时间节点 (49)8.3 项目风险管理 (50)九、预算与成本分析 (52)9.1 软硬件采购成本 (53)9.2 开发与实施成本 (55)9.3 运维与培训成本 (56)9.4 预期效益分析 (58)十、总结与展望 (59)10.1 方案总结 (61)10.2 发展前景 (62)10.3 后续工作建议 (63)一、内容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交换与共享已成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手段。

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标准不统一,严重制约了数据的流通与共享。

建设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对于提升数据价值、推动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对接方案

系统对接方案

系统对接方案系统对接是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旨在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接方案:需求定义阶段:1.确定系统对接的具体需求和目标,明确需要对接的系统和数据对象。

2.分析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流程和业务逻辑,确定数据交换的方式和频率。

3.确认数据格式和接口要求,包括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数据量等。

技术准备阶段:1.确定系统对接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如API接口、Web服务等。

2.对各个系统进行调研和评估,了解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支持的数据交换方式。

3.确定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需求,考虑使用加密、身份验证等技术手段。

接口设计和开发阶段:1.根据需求定义阶段的结果,设计并定义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协议。

2.开发接口和数据转换模块,实现数据的格式转换和映射。

3.进行接口的测试和验证,确保数据在系统间的正确传递和处理。

数据交换和同步阶段:1.配置系统对接的参数和设置,包括数据传输的频率、时间点和数据量。

2.进行初步的数据交换和同步,确保数据能够在系统间实现正确的传递和同步。

3.监控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异常处理和优化阶段:1.建立异常处理机制,对接口调用和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理。

2.针对性地优化系统对接的性能和稳定性,如优化数据传输速率、增加并发处理能力等。

3.定期对系统对接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文档编写和培训阶段:1.撰写系统对接的操作手册和技术文档,包括接口使用说明和故障排除指南。

2.为相关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系统对接。

通过以上系统对接方案的实施,可以实现系统间数据的高效交换和互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需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进行优化,保证系统对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编写相关文档和进行培训也能提高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对系统对接的理解。

《数据融合平台》系统集成方案

《数据融合平台》系统集成方案

《数据融合平台》系统集成方案总计页数版本编号V1.0.00编制人员受控状态评审人员编写日期评审日期发布日期修订历史备注:主版本号修改为重要改版,要产生新文档。

不可沿用本文档只做修订记录。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数字化平台建设因其业务管理方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根据业务划分、管理角度等分为了多个子系统,多个系统使用带来操作的复杂性、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系统切换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数据融合平台旨在解决多系统间使用存在的问题,为打通各个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提供多样的交互通道,提供统一的用户认证模块用于各个系统之间的用户安全认证。

1.2 目的此方案的编写主要便于业务系统在接入数据融合平台前,了解接入的基本流程以及自身系统需要具备的相关功能。

为业务系统接入的开发提供相关文档支持。

1.3 预期阅读者本文的预期读者项目经理、项目开发人员、参与集成的第三方系统项目经理、参与集成的第三方系统开发人员等。

1.4 名词解释系统集成:是数据融合平台对既存系统、建设中系统的整合,便于进行统一的管理。

数据集成:是数据融合平台和其他系统之间数交互,包括了数据的接收、发送等。

第二章系统功能2.1 系统集成2.1.1集成方式针对当前多系统的环境及系统的复杂性,使用单点登录进行集成是最优解决方案。

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简称为SSO,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

SSO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2.1.2系统架构以《数据融合平台》作为整个SSO认证管理的基础系统,负责对所有系统的用户数据、部门数据做统一的管理,负责对所有系统进行统一的认证管理,作为多个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

用户须在基础系统中进行认证后才可访问其他业务系统。

2.1.3系统流程系统注册:每个需要接入单点登录的系统需要在基础平台中进行系统注册,填写系统编号、系统名称、系统单点登录接口等信息,注册成功后会为每个系统生成一个独立的密钥,用于进行单点登录的认证登入与登出。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通信网络技术DOI:10.19399/j.cnki.tpt.2023.04.050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池永波,付芳洁(中国电信集团数据中心,北京100032)摘要:随着电信集团业务飞速发展,异构数据库类型越来越多,传统点对点数据同步工具已经不能满足数据交换的需求,多环境之间数据交换已经成为电信内部不可缺少的基础需求。

传统点对点数据同步工具需要在每个源端和目标端间单独部署、单独运维,已经不能适应一对多、多对多的数据交换场景。

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能够集中完成多源与多目标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将大幅提高电信集团数据交换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异构数据库;多环境;数据同步;数据交换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Exchange Sharing PlatformCHI Yongbo, FU Fangjie(China Telecom Group Data Center, Beijing 100032,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lecom group busines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types of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The traditional point-to-point data synchronization tool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data exchange.Data exchange between multiple environment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basic requirement within telecom.Traditional point-to-point data synchronization tools need to be deployed and operated separately between each source end and target end, and can no longer adapt to one-to-many and many-to-many data exchange scenarios. Research and design a new data exchange and sharing platform, which can centralize the data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multi-source and multi-target databases,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ta exchange services of telecom groups, an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Keywords: heterogeneous database; multi-environment; data synchronization; data exchange0 引 言电信业务中具有大量的数据,随着电信业务的升级和国产数据库的崛起,电信内部新老数据库和新老环境间等数据交换场景越来越多,数据作为电信业务的核心资产,如何保障数据资产的高效稳定传输越来越重要。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标准
统一数据格式
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能够被正确解析和整合,需 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
数据交换协议
为了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需要制 定通用的数据交换协议。
数据质量评估
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标准,以确保共享的数据具有 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交换技术
ETL技术
用于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平台架构与组成
架构
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 交换层和数据管理层等多个层次,各 层次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平台功 能。
组成
主要包括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处理系 统、数据交换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 多个组件,各组件之间相互配合,确 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
02
CATALOGUE
数据交换标准与技术
API接口技术
通过API接口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数据交互的 灵活性和效率。
数据虚拟化技术
通过数据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像访问单一数据源一样访问多个数 据源的数据,提高数据访问的便捷性。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01
02
03
数据加密技术
对共享的数据进行加密处 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 的安全性。
企业数据交换
总结词
促进企业间数据流动,提升业务合作效率。
详细描述
企业数据交换是指企业之间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业务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提升企业间的业务合作效率。 通过数据交换,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合作伙伴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提升供应链管理 。
科研数据共享
总结词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
、教育、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数据交换共享中心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中心设计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中心设计案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

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

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1.1平台功能结构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

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功能流程说明:数据供需的接口数据系统:为了满足应用层交换和数据层交换,交换代理必须有应用层和数据层的连接和接口适配功能,数据代理必须有数据格式的转换功能。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架构方案,总体建设思路整体解决方案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架构方案,总体建设思路整体解决方案
21
功能介绍
3、同步复制子系统介绍
业务应用服务器
业务数据库服务器
灾备数据库服务器
应用 程序
oracle 复制节点
复制节点 常见数据库
应用程序A
业务应用服务器
应用程序B
业务 数据 库服 务器
写 oracle
复制节点

灾备 数据 库服 务器 复制节点 常见数据库
同步复制子系统(HSP-EXG-Sync)实现了基于oracle数据库日志解析的低延迟、非侵入式 同步复制功能,当源库发生变化时系统将通过解析数据库日志(而不是访问数据库,对源数据库 性能影响小)识别变化并将变化同步到目标库,从而实现oracle数据库的秒级同步复制。系统保 证数据的事务性,支持全量、增量同步方式,主要用于灾难情况下的数据库准实时备份、高压力 情况下数据库的读写分离/负载均衡、以及数据共享数据分析的数据同步。系统源端支持oracle数 据库,目标端支持oracle、mysql、db2等常见数据库。
用程序之间或分布式系统中互发消息,支持高达30000条/秒的高效异步通信。本系统一般用作企业级高性能数
据集成总线,通信应用不需要知道彼此物理位置使得应用集成实现松耦合,不需要知道彼此间怎样建立通信从
而简化应用底层通信复杂度,不需要同时处于运行状态由总线保障消息的可靠到达,不需要在同样的操作系统
或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跨平台跨系统通信。系统支持一对一、一对多、请求应答三种通信模式,提供了java、
管理服务器对多个引擎节点进行管理,用户通过管理工具连接到管理服务器进行图形化开发管理,管理服 务器将用户开发的服务/流程下发到涉及的引擎。引擎分布式部署在不同机器上,他们按照服务/流程信息相互 协作对数据在各节点上进行抽取、转换、传输、装载等处理以完成数据交换任务。第三方系统通过平台提供的 API、URL、定时调度等方式调用总线上配置好的服务或流程完成数据交换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

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

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1.1 平台功能结构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

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管理、控制、配置、传输管理、安全接口数据需方数据库应用数据层接口应用层接口数据转换传输管理接口适配共享交换数据供方数据库应用数据层接口应用层接口数据转换传输管理接口适配传输传输数据压缩加解密故障检测协议管理传输控制连接共享数据解析数据转换数据模板服务管理运行管理部署管理数据路由会话控制会话策略会话模式系统日志共享交换共享交换共享交换功能流程说明:数据供需方的接口数据系统:为了满足应用层交换和数据层交换,交换代理必须有应用层和数据层的连接和接口适配功能,数据代理必须有数据格式的转换功能。

数据传输: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传输性能,必须有传输管理功能,包括了传输协议管理和控制,传输过程控、数据传输加密、压缩、网络故障检测和连接共享等功能。

数据整合协同平台:会话管理:为了能提供数据的交换方式如主动(推)、被动(拉);支持定时和实时策略,支持超时控制管理等功能,数据交换平台必须有会话策略、会话控制和管理功能。

数据管理:为了数据能按标准进行交换,能按照部署的路由规则进行交换,必须有数据路由、数据模板管理、数据解析、数据转换等功能。

系统管理功能:同时数据交换平台还应该提供服务管理功能,包括运行管理,部署管理,服务管理,系统日志等功能为了和安全平台结合,还必须有与安全平台的接口设计功能。

1.2 设计原则1.2.1 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换XMA整合协同平台底层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在应用层基于服务,实现数据交换,必须支持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数据分发、数据更新通知、数据转发、数据转换。

支持实时、定时、按需的数据交换方式。

支持多种数据源,提供身份验证、用户授权、传输加密、数据完整性、数据可信性、数据有效性的支持。

支持数据分段传输、数据压缩/解压缩、数据缓存等。

1.2.1.1 规范的数据共享访问共享数据是一个公共的资源,可以供多个业务系统同时使用。

对公共数据的访问必须经过用户的验证授权访问。

此外,还需要从数据中心运作的流程、规程制度等方面确保共享数据不被用于非法途径。

1.2.1.1.1 安全可靠性由于各个业务部门间交换的数据文件含许多敏感信息,所以对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就十分严格。

XMA整合协同平台必须提供安全机制保证数据交换信息的完整性、数据交换信息的机密性。

XMA整合协同平台必须能有效的与安全认证平台结合。

通过安全认证平台和XMA整合协同平台,能够保护交换信息内容免遭拦截或非法修改。

1.2.1.1.2 高可用性随着项目工程的推进,需要数据交换的部门会越来越多,XMA整合协同平台需要对负载平衡的支持,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上可以添加主机的方式提高整体计算能力,进行面向服务的适应性负载平衡。

1.2.1.1.3 可维护性XMA整合协同平台具有日志监控功能,通过数据服务日志可以记录、跟踪数据交换的细节。

日志可以用于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亦可以用于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故障处理、系统开发调试、交易跟踪。

对数据服务进行监控管理,用户权限管理,运行日志查看,性能统计。

1.3 信息共享功能1.3.1.1.1 数据汇总支持各个分支数据源汇总数据到数据中心。

采集公共数据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汇总的过程,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将各业务部门的公共数据采集回来,汇集到数据中心的缓存数据库。

经过数据管理系统的比对、校验、转换得到一致的数据。

1.3.1.1.2 数据分发数据分发是从数据中心的角度,主动向各数据使用方提供数据的过程。

通过公开数据服务,依照数据使用权限的规则,从数据中心把数据分发到各个数据使用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信息联动。

1.3.1.1.3 数据存取访问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实时按需的数据存取访问服务,通过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以XML作为标准数据格式,通过标准的Web服务对各种技术平台提供访问支持。

1.3.1.1.4 数据转换数据交换服务可以把某个数据库的数据转换成标准XML数据集。

通过数据转换模块,实现对各种异构数据转换到统一标准规范、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公共数据。

1.3.1.1.5 任务定制数据接口系统应该允许用户自己配置和管理相关的服务,如:数据提取服务、数据发送服务、数据接收服务、数据存储服务等。

1.3.1.1.6 支持用户自定义接口数据接口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提供一些可扩充的接口以及二次开发接口,支持用户基于这些接口来定义自己的特色服务。

1.3.1.1.7 支持监控管理对数据服务进行监控管理,用户权限管理,运行日志查看,性能统计。

通过数据服务日志可以记录、跟踪数据交换的细节。

对数据交换节点进行管理,提供安全策略指南、服务器安全管理配置。

1.3.1.2信息交换方式XMA整合协同平台可以支持不同方式的机构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协同,主要包括:基于Web Services服务的方式用于外部机构与中心平台间的实时交换;基于数据库接口的方式用于内部系统间实时或非实时交换;基于文件交换的方式用于外部或内部系统间非实时批量交换。

1.4 基于Web Services服务的方式基于WebServices服务的数据交换方式主要用于外部机构部门与数据中心间实时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应用。

基于WebServices技术的应用集成通过主流的WebServices协议如SOAP、XMLRPC等协议的无缝集成,支持这些应用系统的接口,提供基于WebServices的应用系统整合适配器,并提供快速整合WebServices应用的工具和接口API。

数据提供方定义公开数据服务,以服务的形式封装数据交换的内容和协议。

数据使用方调用数据提供方的公开数据服务以获取所需的数据,并且按照一定的数据转换和数据更新规则,把数据更新到本地数据源。

通过本地数据服务和公开数据服务的交互实现数据提供方和数据使用方之间的数据交换。

1.4.1.1.1 基于数据库接口的方式基于数据库接口交换的方式主要用于内部系统间的实时或非实时数据交换方式。

交换的双方通过定义发送和接收任务来进行数据库接口的交换。

根据交换的数据格式的不同,这种数据交换方式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落地的数据共享,一种是数据不落地的数据交换。

基于标准XML元数据和数据字典的数据交换由XMA整合协同平台自动从前置机交换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按照定义好的模板打包生成标准的XML数据包,由定制好的发送路由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接收到XML数据包后自动进行解包处理,并将数据存储到接收方的前置机交换数据库中。

1.4.1.1.2 基于文件交换的方式基于文件交换的方式主要用于外部或内部的非实时批量数据交换方式。

交换的双方通过定义发送和接收任务来进行数据文件的交换。

根据交换的数据文件的不同,这种数据交换方式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标准XML 文件的数据交换,一种是基于其他文件格式的数据交换。

基于标准XML文件的数据交换由XMA整合协同平台自动从前置机交换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按照定义好的模板打包生成标准的XML文件,由定制好的发送任务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接收到XML文件后自动进行解包处理,并将数据存储到接收方的前置机交换数据库中。

基于其他文件格式的数据交换由业务系统将需要交换的数据文件放置到前置机上的规定路径下,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发送到目的地交由接收部门自行处理。

第二章平台接口设计制定的接口规范内容为整合协同平台和各接入部门之间,系统互联所涉及的数据交换接口。

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交换通过计算机系统互联网络来完成。

数据接口“信息平台”与接入部门信息系统之间通信的通用接口模型如图所示。

运输层以下层次的通信协议选用合适的标准协议,运输层和网络层建议选用统一的TCP/IP协议,便于各节点之间组网传输,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可根据实际通信条件情况灵活选用,如ADSL、E1。

“中心平台”与接入部门之间通信的通用接口模型在整合协同平台,按照对信息的各种需求,维护一个用于数据共享的标准数据注册中心,采用标准化数据的方式向各接入系统及各应用系统提供共享的信息;各接入系统在整合协同平台处对应维护一张数据字典,用于完成非标数据和标准数据的翻译,从而向共享的标准数据库提供标准化的数据信息;对于单一功能领域的特殊数据信息,系统提供在各子系统之间直接进行交换的途径,满足特定功能的应用需求;系统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维护和管理机构,分别对系统的数据字典、标准共享数据库进行增添、更新等维护管理,以满足新的接入系统接入和系统发展的需求。

2.1.1.1.1 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中,由于系统数据的异构特性,在数据发送接口和接收接口需要对数据格式按照数据字典的要求进行转换,统一于标准的数据格式满足应用的要求。

2.1.1.1.2 接口扩展数据接口的分层次、模块化、规范化设计,将有利于系统的扩展性,对扩展性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层协议的分层设计,各层功能明确,层之间可通过规范化的接口进行调用和传递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