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调节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浓度、污泥的混合活性等参数,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运行要点等内容。

一、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厌氧和好氧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硝化硝酸盐等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而在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使带有氧的无机物还原为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前处理:包括进水调节和初级过滤等步骤,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杂质、调整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2、活性污泥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

通过不断的搅拌、曝气等方式,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3、沉淀池处理:活性污泥法中产生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使污泥与水分离,沉淀至池底。

4、出水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上方取出,经过二次过滤和消毒等步骤,最终实现出水的净化和回用。

三、运行要点1、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理设备及管道,确保正常运行和通畅。

2、活性污泥的管理:控制进水水量和水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和参数。

3、污泥的处理和回用:及时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可以通过浓缩、脱水等方式处理后用于农田肥料或填埋。

4、出水水质的监测与控制:监测出水的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根据环保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附件:1、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2、活性污泥法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精处理,以达到排放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2、活性污泥:一种富含微生物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厌氧: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过程。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5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CMAS)
原生污水和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内原有的混合 液完全混合

优点: – 能忍受较大的冲击负荷 – 充氧均匀
缺点: – 废水在池内停留时间较短,处理效果一
般比推流式处理差 – 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L/O/G/O
环境生物学
第六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
1废水Βιβλιοθήκη 好氧生物处理2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3 特定微生物处理及组合工艺
4
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
5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6
大气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第一节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15-60min 进水
沉降1h 出水
出水

优点: – 有利于提高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 有利于活性污泥的活化 – 调济平衡能力强,回流比大
缺点: – 吸附时间短,处理效率低 – 污泥回流量多,增加回流污泥泵的容量
• 对体系进行混合搅拌以增加接触和加速生化反应 传质过程
• 采用沉淀方式去除有机物,降低水中的微生物的 固体的含量
• 通过回流使沉淀池浓缩的微生物絮凝体返回到反 应系统
• 为保证系统内生物细胞平均停留的时间的稳定, 经常排出部分生物固体

(四)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组成。 • (2).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质 • 颜色以棕褐色为佳 • 含水率在99%左右 • 大小为0.02~0.2mm • 弱酸性(pH约为6.7)

2、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的过程主要包括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吸附阶段:因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
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污水中大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气味:泥土味;比重:略大于1,(1.002~1.006);粒径:0.02~0.2 mm;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①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我们平常说的悬浮物。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LVSS = M a + M e + M i ;(有机部分)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 0.75~0.85③ 污泥沉降比(SV 30):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大全

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大全

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大全迄今为止,在活性污泥法工程领域,应用着多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7)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8)浅层低压曝气活性污泥法;9)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10)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下面分别介绍活性污泥法的各种工艺,其设计参数见最后附表: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参数表1.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活性污泥法1)工艺流程:2)供需氧曲线:3)主要优点:A.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B.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4)主要问题:A.为了避免池首端形成厌氧状态,不宜采用过高的有机负荷,因而池容较大,占地面积较大;B.在池末端可能出现供氧速率高于需氧速率的现象,会浪费了动力费用;C.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弱。

5)一般所采用的设计参数(处理城市污水):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1)主要特点:A.可以方便地通过对F/M的调节,使反应器内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控制在最佳状态;B.进水一进入曝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C.适合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

2)主要结构形式:A.合建式(曝气沉淀池):B.分建式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1)工艺流程:2)主要特点:A.废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有机物负荷分布较均衡,改善了供养速率与需氧速率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B.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主要特点是将活性污泥法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个过程——吸附、代谢稳定,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

1)工艺流程:2)主要优点:A.废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接纳的仅是浓度较高的回流污泥,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2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2

活性污泥法一.二级处理的详细工艺流程污水的二级处理又称为生物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污水的有机物(少数以无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一种可控制的环境,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污水得以净化。

污水生物处理分类:好氧生物处理、厌(兼)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其中工艺有:(1)传统的SBR法:SBR工艺即间歇活性污泥法,它由一个或多个曝气反应池组成,污水分批进入池中,经活性污泥净化后 ,上清液排出池外即完成一个运行周期。

每个工作周期顺序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放 4 个工艺过程。

SBR工艺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调节均化功能,可缓解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对系统带来的不稳定性。

工艺处理简单,处理构筑物少,曝气反应池集曝气、沉淀、污泥回流于一体,可省去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统,且污泥量少,易于脱水,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可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但也存在自动控制和连续在线分析仪器仪表要求高的缺点。

(2)CASS工艺:CASS工艺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不仅具有SBR工艺简单可靠、运行方式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且除磷脱氮效果明显。

这一功能主要实现于CASS池通过隔墙将反应池分为功能不同的区域 ,在各分格中溶解氧、污泥浓度和有机负荷不同 ,各池中的生物也不相同。

整个过程实现了连续进、出水。

同时在传统的SBR池前或池中设置了选择器及厌氧区 , 提高了除磷脱氮效果(3)MSBR 法:MSBR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工艺,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最新的工艺是第三代工艺。

二.工艺设计和运行参数1.污泥负荷在活性污泥法中,一般将有机污染物量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F/M),也就是曝气池内单位质量(1kg)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1 d)内,能够接受,并将其技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BOD)的量,称为污泥负荷常用N s 表示。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

► 5.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污水经物化预处理后与二沉池回流污 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搅拌作用, 使污泥呈悬浮态并和污水完全混合,污水 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并降解或同化, 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剩余污泥,污水因 而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在 二沉池中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溢流排放, 沉淀浓缩的污泥一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 到曝气池,另一部分则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及合成代谢及其产物的模式图
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
► 3.絮凝与沉淀 3.絮凝与沉淀
絮凝体是活性污泥的基本结构,它能够防止 微型动物对游离细菌的吞噬,并承受曝气等不利 因素的影响,更有利于与处理水分离。 沉淀是混合液中固相颗粒同废水分离的过程, 好坏直接影响出水水质。
3. 活性污泥的组成
► ►
活性污泥含水率一般都在99%以上,固体物质仅占1%以 活性污泥含水率一般都在99%以上,固体物质仅占1%以 下。而这1%固体物质由有机和无机两部分组成。 下。而这1%固体物质由有机和无机两部分组成。 有机部分包括: Ma——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Me——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残留的微生物有 ——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残留的微生物有 机体; Mi ——由原污水挟入的不可生化的有机物质 ; ——由原污水挟入的不可生化的有机物质 无机部分包括: Mii——由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 ——由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各种内酶 → 进行代谢反应 胞外酶(水解酶) 透膜酶催化作用 大分子 → 小分子 → 透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体 内 小分子 透膜酶催化作用 → 透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体 内
1〉氧化分解 2〉合成代谢(合成新细胞) 3〉内源代谢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它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和去除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首先,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进流水箱,经由增氧设备进行氧化还原作用,使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无机物质。

然后,将污水引入曝气池中,并加入活性污泥,通过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降解,同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被氧气搅拌扩散,增加微生物与有机物质接触的机会。

接着,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一起进入沉淀池中,由于活性污泥附着在废水中悬浮物的表面,其密度大于水,因此可以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活性污泥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经过沉降后的清水被排放出去,而沉淀下的活性污泥则返回至曝气池中,继续参与下一轮的污水处理。

最后,通过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调节,确保排放出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的废水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进流水箱预处理、曝气池中的氧化处理、沉淀池的分离及清水排放等过程,通过这些步骤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使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净化。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ppt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ppt

完全混合法
完全混合法
1 简介
完全混合法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用来处理高负荷工业污水,尤其是含有抑制性有 机物的工业污水。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是指污水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回流污泥及池内原有 混合液充分混合,起到了对污水进行稀释的作用的一种方法。曝气方式多采用机械曝气,也 有采用鼓风曝气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与二沉池可以合建也可以分建,比较常见 的是合建式圆形池。
活性污泥法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类型
课程:专业技能竞赛 (水环境)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
短时曝气法
短时曝气法
1 简介
短时曝气法又称渐减曝气法,是污水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良型。改变传 统活性污泥法的等距离均量布置扩散器的缺点,而是合理的布置空气扩散器, 使布气沿程变化,以提高处理效率。
为适应曝气池进水口至出水口之间混合液中有机负荷不同的需要,对曝 气池的不同部分供给不同空气量,入口处供给空气量较多,出口附近则较少, 使得空气量与混合液的需氧量大致成正比。
完全混合曝气法其运转过程是:将污水与一定量的回流污泥(作接种用)混合后流入曝 气池,在通气翼轮或压缩空气分布管不断充气、搅拌下,与池内正在处理的污水充分混合并 得到良好的稀释,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毒物就被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群所降解、氧化 和吸附,微生物群也同时获得了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经一段滞留时间后多余的水经溢流方 式连续流入一旁或外围的沉淀池。在沉淀池中,由于没有通气和搅拌,故在处理后的清水不 断溢出沉淀池的同时,活性污泥团纷纷沉入池底,待积集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污泥排放。 污泥可进一步作厌氧消化处理。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
谢谢
阶段曝气法
进水
曝气池 回流污泥

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活性污泥是一种污泥状的絮凝物,是在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过一定时间后,因好氧微生物的繁殖而形成的,其上栖息着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这种污泥状絮凝物称为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也称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其核心单元是曝气池。

此外,还有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以及曝气等系统,如图6-5-1所示。

其基本流程是:废水经初沉池(初次沉淀池)后和从二沉池(二次沉淀池)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装置通入空气,一方面由曝气向活性污泥混合液供氧,保证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正常代谢。

另一方面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水与活性污泥得到充分接触。

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亦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利用而得到降解,使废水得到净化。

然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活性污泥沉淀下来,与水分离。

而水从二沉池溢出,为
净化处理出水。

二沉池底部污泥浓缩,一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再另行妥善处理。

活性污泥法系统有效运行是: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的、易降解的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混合液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要使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呈悬浮状态与废水充分接触;活性污泥要有足量连续回流;剩余污泥亦需及时排出;保持曝气池中稳定的活性污泥浓度;防止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流入。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第五章活性污泥法第一节基本原理与分类第二节活性污泥法参数第三节曝气第四节曝气池的构造与设计第五节运行与管理第一节基本原理与分类一、基本原理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三、活性污泥指标四、活性污泥法的分类一、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这种生物絮体叫做活性污泥,它由好气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显示生物化学活性。

图13-1 活性污泥形状图活性污泥法净化废水的三个主要过程1、吸附废水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充分接触,形成悬浊混合液, 废水中污染物被比表面积巨大且表面上含有多糖类粘性物质的微生物吸附和粘连。

是胶态的大分子有机物被吸附后,首先被水解酶作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这些小分子与溶解性有机物一道在透膜酶的作用下或在浓差推动下选择性渗入细胞体内。

2、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的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反应而被降解,一部分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氧化为最终产物CO2和H2O等。

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新的有机体,使细胞增殖。

一般地说,自然界中的有机物都可以被某些微生物所分解,多数合成有机物也可以被经过驯化的微生物分解。

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的有机物其代谢途径各不相同,对同一种有机物也可能有几条代谢途径。

3、凝聚与沉淀产生凝聚的主要原因:细菌体内积累的聚β-羟基丁酸释放到液相,促使细菌间相互凝聚,结成线粒;微生物摄食过程释放的粘性物质促进凝聚;在不同的条件下,细菌内部的能量不同,当外界营养不足时,细菌内部能量降低,表面电荷减少,细菌颗粒间的结合力大于排斥力,形成线粒;而当营养物充足时,细菌内部能量大,表面电荷增大,形成的线粒重新分散。

沉淀是混合液中固相活性污泥颗粒同废水分离的过程。

固液分离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水质。

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1、产生:从间歇式发展到连续式2、基本工艺流程:废水经过适当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作为有较长历史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系统,在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根据水质的变化、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特点和运行管理、技术经济及排放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又发展成为多种运行方式和池型。

其中按运行方式,可以分为普通曝气法、渐减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吸附再生法(即生物接触稳定法)、高速率曝气法等。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又称为传统活性污泥法。

推流式曝气池表面呈长方形,在曝气和水力条件的推动下,曝气池中的水流均匀地推进流动,废水从池首端进入,从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与后段液流不发生混合。

其工艺流程图见图2-5-18所示。

在曝气过程中,从池首至池尾,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反应速度是变化的,F/M值也是不断变化的,微生物群的量和质不断地变动,活性污泥的吸附、絮凝、稳定作用不断地变化,其沉降-浓缩性能也不断地变化。

推流式曝气的特点是:①废水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②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③对废水的处理方式较灵活。

但推流式曝气也有一定的缺点,由于沿池长均匀供氧,会出现池首曝气不足,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

推流式曝气池一般建成廊道型,根据所需长度,可建成单廊道、二鹿道或多廊道(见图2-5-18)。

廊道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5:1,以避免短路。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推流式曝气池的各项设计参数的参考值大体如下:BOD 负荷(Ns) 0.2~0.4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Nv) 0.3~0.6kgBOD5/(m3.d)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r、ts) 5~15d;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1500~350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1200~2500mg/L;污泥回流比(R) 25%~50%;曝气时间(t) 4~8h;BOD5去除率 85%~95%。

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是废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因此池内混合液的组成、F/M值、微生物群的量和质是完全均匀一致的。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物降解与活性污泥增长
微生物的增殖是通过微生物合成与内源代谢两项生理活动完成的。 微生物增殖的基本方程式: dX dX dX 上式 变形为:△XV=Y(Sa-Se)Qd/Vt - gKd.Xvdt s dt e 剩余污泥量计算: △Xv= Y(Sa-Se)Q- Kd.Xv BOD-污泥去除负荷:Nrs=Q.Sr/V.Xv 1/θc=Y.Nrs-Kd Y、Kd的取值:经验数据,城市污水:Y取0.4-0.6;Kd取0.05-0.1
(S0-Se)/x.t=k2.Se可按Y=aX形式作图 VmaxKs的确定 K2的取值:0.0168—0.0281
对完全混合曝气池的应用
计算BOD—污泥去除负荷率Nrs Nrs=Q(S0-Se)/X.V=(S0-Se)/x.t=k2Se
计算容积去除负荷率: Nrv=Q(S0-Se)/V=(S0-Se)/t=k2XSe
曝气与空气扩散系统
进水 来自初沉池
V、X
曝气池
出水
Q-Qw 、Xe
二沉池
回流污泥 Xr
Qw、 剩X余r污泥
污泥龄定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VX)与每日排放的污泥量(△X )之比。
c
XV X
X QW X R
泥负荷与BOD容积负荷
在具体工程应用上, BOD—污泥负荷以F/M表示。 F/M=Ns=Q.Sa/X.V(kg/kgMLSS.d)
弧状菌
葡萄球菌
变形虫
丝状菌
草履虫 吸管虫属
小口钟虫 累枝虫
圆筒盖虫
轮虫
3、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增殖规律用增殖曲线表示。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整个曲线
对数增殖期(增殖旺盛期):增殖速度达最大,且为常数,所以又称 减速增殖期(稳定期或平衡期):增殖速度变慢,直至为0,细菌总数 内源呼吸期(内源代谢期或衰亡期):细菌进行内源代谢,细菌总数 4、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有多种学说。

一口气看完 污水处理技术之活性污泥法全总结

一口气看完 污水处理技术之活性污泥法全总结

一口气看完污水处理技术之活性污泥法全总结!活性污泥法基本上是人工强化天然水的自净化。

它可以去除污水和悬浮固体以及其他可被活性污泥吸附的物质中溶解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并具有对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

由于其广泛的性质,灵活的操作方式和良好的可控性,已成为生物处理方法的主体。

1 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混合而成的絮状污泥颗粒。

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

由于其生化活性,被称为活性污泥。

泥浆。

活性污泥的性状:从表面上看,活性污泥就像明矾花絮颗粒,又称生物絮体。

絮体直径为0.0 2-0.2mm,站立时可立即凝结成较大的天鹅绒颗粒并下沉。

活性污泥的颜色因污水的水质而异,一般为黄或茶棕色,供氧不足或无氧状态时为黑色,供氧量过大时为灰白色,含少量酸性、微土壤气味和带有霉变气味。

活性污泥含水率很高,一般在99%以上。

活性污泥的比重随含水率的不同而变化。

曝气池混合物的相对密度为1.002-1.003,回流污泥的相对密度为1.004-1.006。

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积一般为20~100 cm2/mL。

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中的固体物质小于1%,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其组成比根据未加工污水的性质而变化。

有机成分主要是居住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群,还包括一些惰性“难降解有机物”,其被进水污水中的细菌摄取和利用,以及微生物自氧化的残留物。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是以好氧菌为主的混合类群。

其他微生物包括酵母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正常活性污泥的细菌含量一般为107-108/ml,原生动物的细菌含量约为100/ml。

在活性污泥微生物中,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后生动物以原生动物和细菌为食。

它们形成食物链,形成生态平衡的生物种群。

活性污泥菌多以细菌胶束的形式存在,游离较少,使细菌具有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

游离细菌不易沉淀,但可以通过原生动物进行捕食,因此沉淀池的出水更清晰。

4.2活性污泥法流程及降解有机物过程--正本

4.2活性污泥法流程及降解有机物过程--正本

4.2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及降解有机物过程活性污泥法基 双击图标,点“打开”,播放视频,进入下段文字,一直播放至下段文字讲完1.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是污水经过适当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

基本流程的主要组成①曝气池②二次沉淀池③污泥回流系统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⑤供氧系统(曝气设备)二沉池①②③④⑤①曝气池a.生物反应器,在其内有机物被去除,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

b.基本设计参数:(城市污水)悬浮固体(MLSS )浓度(污泥浓度,X ):2000--3000mg/L 污泥负荷率:0.3—0.5kgBOD 5/kgMLSS ·d 溶解氧(DO ):1--2mg/L基本流程各组成的基本功能二沉池①②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和水进行分离,a.保证出水水质;b.得到浓缩污泥;二沉池②二沉池③③污泥回流系统:a.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b.曝气池中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称为回流比。

污泥回流比的大小一般为20%~50%。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a.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b.去除有机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沉池④⑤供氧系统:a.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代谢所需的溶解氧;b.使得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

二沉池⑤2.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曲线①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可见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在较短时间( 图中是5h左右)内就基本完成了。

9曲线②反映活性污泥利用有机物的规律,可见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的过程比较缓慢。

10曲线③反映了活性污泥吸附有机物的规律,可见吸附作用在相当短的时间(图中是45min左右)内就基本完成了。

可见污水中的有机物先是转移(吸附)到污泥上(见曲线③),然后逐渐为微生物所利用((见曲线②))。

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分为两个阶段:①吸附阶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在近几十年来,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如普通曝气法、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降解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

1、传统活性污泥法⑴工艺流程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是:经过初次沉淀池去除粗大悬浮物的废水,在曝气池与污泥混合,呈推流方式从池首向池尾流动,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连续完成吸附和代谢过程。

曝气池混合液在二沉池去除活性污泥混合固体后,澄清液作为净化液出流。

沉淀的污泥一部分以回流的形式返回曝气池,再起到净化作用,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⑵曝气池及曝气设备曝气池为推流式,有单廊道和多廊道形式,当廊道为单数时,污水进出口分别位于曝气池的两端;当廊道数为双数时,则位于同侧。

曝气池的进水和进泥口均采用淹没式,由进水闸板控制,以免形成短流。

出水可采用溢流堰或出水孔,通过出水孔的流速要小些,以免破坏污泥絮状体。

廊道长一般在50〜70m,最长可达100m,有效水深多为4〜6m,宽深比1〜2,长宽比一般为5〜10。

鼓风曝气池中的曝气设备,通常安置在曝气池廊道的一侧。

⑶活性污泥法系统运行时的控制参数主要控制参数包括:曝气池内的溶解氧、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

①溶解氧的浓度;②回流污泥量;③剩余污泥排放量的确定⑷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①优点:工艺相对成熟、积累运行经验多、运行稳定;有机物去除效率高,B0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 ;曝气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低;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②缺点:需氧与供氧矛大,池首端供氧不足,池末端供氧大于需氧,造成浪费;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停留时间较长,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电耗大;脱氧除磷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

阶段曝气法(多类进水法)针对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负荷在池首过高的缺点,将废水沿曝气池长分数处注入,即形成阶段曝气法,它与渐减曝气法类似,只是将进水按流程分若干点进入曝气池,使有机物分配较为均匀,解决曝气池进口端供氧不足的现象,使池内需氧与供氧较为平衡。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2)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2)

⽔污染控制⼯程作业标准答案(2)⽔污染控制⼯程(下)课后作业标准答案⽔污染控制⼯程作业标准答案11、试说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的联系和区别。

答:⾃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扰,颗粒各⾃单独进⾏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

发⽣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之间有清晰的泥⽔界⾯。

⼆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撑,下层颗粒间的⽔在上层颗粒的重⼒作⽤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沉池污泥⽃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和区别:⾃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

2、设置沉砂池的⽬的和作⽤是什么?曝⽓沉砂池的⼯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答:设置沉砂池的⽬的和作⽤:以重⼒或离⼼⼒分离为基础,即将进⼊沉砂池的污⽔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的⽆机颗粒下沉,⽽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流带⾛,从⽽能从污⽔中去除砂⼦、煤渣等密度较⼤的⽆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

平流式沉砂池是⼀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作稳定,将进⼊沉砂池的污⽔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的⽆机颗粒下沉,⽽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流带⾛,从⽽能从污⽔中去除砂⼦、煤渣等密度较⼤的⽆机颗粒。

曝⽓沉砂池的⼯作原理:由曝⽓以及⽔流的螺旋旋转作⽤,污⽔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泡上升时的冲刷作⽤,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阶段:①进水,①反硝化作用, ②硝化作用,②出水
第二阶段:①进水,①硝化作用, ②出水
第三阶段:①进水,①硝化作用, ②反硝化作用,②出水
第四阶段:②进水,②反硝化作用, ①硝化作用,①出水
氧化塘的特点
①停留时间很长 ②负荷较低 ③微生物量较低 ④不需要曝气 ⑤下层有厌氧分解 ⑥生物以藻菌共生为主,并起主要的净化作用
长繁殖快的酸化细菌大量增加,提高了对有 机物降解的能力,具有较快的生物繁殖速率
• (5)通过缺氧-厌氧-好氧的过程,能降解难 降解的有机物;
7、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包括深水中层曝气法和深井曝气法)
深水中层曝气法:池深不超过10m ,
池内没有导流隔墙或导流筒,曝气装置 位于水下4m
深井曝气法:池深达50~150m,池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ppt
第六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
1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2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3 特定微生物处理及组合工艺
4
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
5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6
大气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第一节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在有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 作为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微 生物,也有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 物)的营养基质而被氧化分解, 使污染物的浓度下降。是废水生 物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大类 方法。
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污水中大
部分有机污染物是通过吸附去除的。
第二阶段是摄取、分解阶段:微生物将被吸附的污
染物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一部分在氧的作用下,将其 转化为菌体本身的结构组分和新的细胞,另一部分则完全 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二)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
活性污泥法通常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 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如图1所示。
不同类型的转刷
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CAS)
废水和回流污泥从曝气池一端同时进入
2 短时曝气法(又称溅减曝气法)
优点:曝气设备数量和动力消耗有所减少
通气量逐渐减少
3 阶段曝气法SAAS (也称多点进水)
优点:降低池子前端的耗氧速率,避免缺氧情况,提 高空气的利用率和曝气池的工作能力,可使曝气池体 积缩小30%左右。
图1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
• 利用生物絮凝体为生化反应的主体物
• 利用曝气设备向生化反应系统分散空气或氧气, 为微生物提供氧源
• 对体系进行混合搅拌以增加接触和加速生化反应 传质过程
• 采用沉淀方式去除有机物,降低水中的微生物的 固体的含量
• 通过回流使沉淀池浓缩的微生物絮凝体返回到反 应系统
• 为保证系统内生物细胞平均停留的时间的稳定, 经常排出部分生物固体
(四)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普通推流式曝 气法演变而来
1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CAS) 2 短时曝气法 3 阶段曝气法(SAAS) 4 生物吸附法(AB) 5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CMAS) 6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 7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 8 氧化沟(氧化塘)
内有隔墙,加压曝气
主要特点
• 曝气池深,提高了混合液的饱和溶解氧浓 度,加快了氧传入混合液的速度,利于有 机污染物的降解与除去。
• 占地面积小 • 节约动力消耗 • 剩余污泥少 • 利用水压所形成的强供氧能力,可进行高
负荷运行
8、氧化沟(氧化塘)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
• 反应器为环型沟槽式
• 在狭长的氧化沟内,供氧点一 般只有一个,可根据需要自由 调整供氧量,在水路流动方向 上形成一定的的溶解氧浓度梯 度,相继存在好氧、缺氧和厌 氧阶段
• (1).组成 • 好氧微生物及其代谢和吸附的有机的、无机的固体杂质
组成。 • (2).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质 • 颜色以棕褐色为佳 • 含水率在99%左右 • 大小为0.02~0.2mm • 弱酸性(pH约为6.7)
2、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的过程主要包括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吸附阶段:因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
般比推流式处理差 – 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6、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
• 程序化自动控制:充水、反应、沉淀、排水 排泥 和停置五个阶段
进水
反应
沉淀
排水
闲置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工艺的特点
• (1)可获得沉淀性能好的活性污泥;
• (2)极大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利于提高处理 效果和容积负荷;
• (3)静水排水,活性污泥活性明显提高; • (4)无氧或低氧状态,促进世代时间短、生
一、活性污泥法
• 最早于1914年由英国人Ardern和Lockett创 建,是目前最成熟的并迅速发展的废水处 理技术之一。
•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 (即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类好氧1 活性污泥的组成和性质
多种微生物和有机物颗粒的聚集体,分解、 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和pH缓冲力巨大
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15-60min 进水
沉降1h 出水
出水
优点: – 有利于提高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 有利于活性污泥的活化 – 调济平衡能力强,回流比大
缺点: – 吸附时间短,处理效率低 – 污泥回流量多,增加回流污泥泵的容量
优点: – 能忍受较大的冲击负荷 – 充氧均匀
缺点: – 废水在池内停留时间较短,处理效果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