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
实验室生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生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4c64b469dc5022aaea00bf.png)
实验室发生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规范检测活动,建全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控制实验室感染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以预防和减少实验室感染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确保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层层落实责任制,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生实验室感染,生物安全空发事件,采取应急处置控制措施如下:
1、当发生实验室感染,生物安全事件时,责任科室沉着应对做好控制工作,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并在短时间内报办公室,办公室报领导,领导组织专家对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事件类型制定控制措施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保证。
2、责任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配合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a、封闭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源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b、对接触者进行医学检查,对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等进行病源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接触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措施:包括对接触者作适当治疗,必要隔离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对事故场所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e、分析调查资料,对发生感染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作出评价,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当确诊为传染病的实验室感染,中心疫情管理科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实验室感染感染处置预案
![实验室感染感染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f4de4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6.png)
一、总则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师生及实验室周边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实验室感染的发生、传播和扩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实验室及所属相关区域发生的实验室感染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领导小组(1)组长:实验室主任(2)副组长: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安全管理员(3)成员: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应急处置、协调相关部门等。
2. 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小组(1)组长:实验室安全管理员(2)副组长:实验室安全员、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处置、隔离、消毒、报告等。
3. 相关部门职责(1)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实验室安全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3)实验室安全员负责实验室感染事件的现场处置、隔离、消毒等工作。
(4)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感染事件的报告、信息收集、资料整理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发现(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达现场,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隔离与控制(1)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隔离,避免其与其他人员接触。
(2)对实验室进行封闭,限制人员进出。
(3)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认感染病原体。
3. 消毒与防护(1)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实验台、设备、墙壁、地面等。
(2)对疑似感染病例的接触人员进行防护,确保其安全。
(3)对实验室进行封闭期间,加强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
4. 报告与信息发布(1)将实验室感染事件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卫生部门等相关单位。
生物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
![生物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99ae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1.png)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生物实验室感染事故,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生物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3. 严格规范,科学操作。
4. 保护人员,减少损失。
四、应急处置组织1. 成立生物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小组成员:(1)组长:实验室主任(2)副组长:实验室副主任(3)成员: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卫生员等。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1)发现感染事故后,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涉及人员、事故严重程度等。
2. 现场处置(1)立即隔离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进入。
(2)对事故现场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3)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3. 调查分析(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2)对实验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信息报告(1)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涉及人员、事故严重程度等。
(2)根据事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信息发布。
5. 后续处理(1)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清理,消除感染隐患。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现场处置(1)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进入。
(2)对事故现场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3)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4)对接触过感染物质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
2. 消毒措施(1)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家具、设备等。
(2)对空气进行消毒,确保空气质量。
(3)对感染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
3. 人员救治(1)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23e8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7.png)
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背景介绍二、应急处理预案目标1.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预防感染扩散。
3.快速、有效地处理感染事件,减少损失和影响。
三、应急处理预案内容1.组织机构和责任人(1)建立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2)指定应急处理的责任人,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应急响应流程(1)感染事件的发现与报告:实验室人员应密切监测实验室环境和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2)现场处置和控制:立即暂停实验,并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封闭与隔离,以防止感染扩散。
(3)危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对感染源进行鉴定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以确保实验室环境及人员的安全。
(4)医疗救治和护理:受感染的人员应立即进行医疗救治和护理,以尽快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展,并确保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事故调查和总结:对实验室感染事件进行事故调查和总结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应急处置措施(1)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一般包括实验室环境的封闭、感染源隔离和消毒、人员的疏散与隔离、医疗救治等。
(2)对可能接触到感染源的人员,应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健康监测和隔离观察。
(3)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4.预案的实施和演练(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对应急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和改进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管理和可持续改进1.定期检查和评估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针对实验室感染事件的新情况和新动态,及时修订和改进应急预案,确保其科学有效性。
3.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4.根据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
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精选10篇)
![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9e572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9.png)
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介绍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
应急预案几大重要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从文体角度看,应急预案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二、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精选10篇)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或“应急救援预案”,我们常说的“应急处置方案”均属于应急预案的范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1一、组织管理为顺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成立核酸检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参检人员有序与医务人员对接(登记组、检测组)开展检测工作。
确保检测工作安全有序展开,核酸检测领导小组由参检查人员排队组、引导登记组、引导检测组、检后蔬导撒离组和安全保障组等组成。
组长负总责,各小组为责任人。
二、保障措施设置参检查人员排队障碍式廊道,(根据医务人员检测1人的时间,设置长度大于3分钟等候廊道);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设置登记台、检测台数量;备应急车辆一台;设置外围警戒线;协调公安警察现场值勤。
三、责任分工核酸检测领导小组组长为总指挥;参检查人员排队组2人(首尾各1人),负责组织参检人员有序进出障碍式廊道;引导登记组每组织1人(根据医务登记组数量设置),负责将参检人员从排队检测廊道引导至登记台(每组人数由医人员决定);引导检测组负责从登记台将登记完毕组引导至检测组检测;检后蔬导撒离组1人,负责将检测完毕人员蔬导撒离;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安全保障工作。
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2为强化我镇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现拟定本预案。
请各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村(社区)、全体机关干部高度重视,按要求落实。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ac5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d.png)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一、总则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病患的安全与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实验室感染应急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由实验室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实验室各部门负责人、感染防控专家、公共卫生医师等。
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配;对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进行监测、预警、报告及现场调查和处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等工作。
2.实验室感染应急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专家组由感染防控专家、生物安全专家、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
工作职责:负责对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进行诊断、评估、制定控制措施和预警建议;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撰写事件总结和技术报告。
三、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1.实验室应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标准,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如隔离衣、护目镜、手套、口罩等。
2.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剂和防护设备,如紫外线灯、消毒液等。
3.储备一定数量的实验器材和试剂,以满足实验需求。
4.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严格的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隔离衣、护目镜、手套等。
5.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四、监测与预警1.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建立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4.对实验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对实验室环境和实验器材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应急响应与处置1.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后,工作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家组开展现场调查、诊断和处理工作。
实验室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实验室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a686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a.png)
优化应急预案中的处理流程和操作步骤,练
组织实验室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应急处理能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异常事件报告流程
发现异常
01
实验人员发现传染病职业暴露或其他安全隐患时,立即报告实
验室负责人。
初步评估
02
实验室负责人对异常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件性质和影响
范围。
上报处理
03
如确认为传染病职业暴露,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至上级主管
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配合开展调查处理。
预警级别划分及发布
预警级别划分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照明和通讯,维持实验室内的安全撤离 和应急响应能力。
04
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
日常监测工作
实验室环境监测
定期对实验室空气、表面、设备 等进行采样检测,确保环境安全
。
人员健康状况监测
实验室人员每日上报健康状况, 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实验操作规范监测
定期检查实验人员操作规范,确 保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封锁与隔离措施
封锁实验室
立即关闭实验室,确保人员不再进出,防止病原 体扩散。
隔离暴露人员
将暴露人员与其他人员隔离,减少接触,防止进 一步传播。
标识警示区域
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暴露人员初步处理流程
立即脱去污染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手套、鞋套等,避免病原体进一步扩散。
用流动水冲洗暴露部位
根据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 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 重(Ⅰ级)四个预警级别。
预警发布
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62e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e.png)
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判定和预案的启动实验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应立即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召集实验室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所发生的实验室差错或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实验室差错或事故性质和后果,并对受暴露的实验人员采取医学观察或隔离治疗等措施,最后根据所造成的后果的危害大小和严重程度进行感染事件等级认定。
发生实验室感染后由实验室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时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判定。
医院目前各实验室为P1、P2 实验室,不进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菌种保存等工作。
当在处置一般标本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启动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1.1 实验人员在检测含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过程中,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导致病原微生物外溢,且数量较多或样本病毒浓度较高时,并有实验人员防护不到位,造成直接暴露,极有可能导致感染时;1.2 在操作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实验室,遇突发事件,如突然断电,导致送排风系统无法运转,或遇到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病原体外泄,造成严重污染,使实验人员直接暴露时;1.3 因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安排未经安全培训和不具备专业能力进修学习人员,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实验操作人员个体防护措施存在缺陷时;1.4 实验过程中,发生病原微生物器容破损外溢或扩散,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人员,未经预防接种,且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能够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情况时;1.5 操作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扩散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实验人员发现个体防护措施存在缺陷,并直接暴露,且实验人员未经预防接种时。
二、实验室感染的应急响应一旦发生实验室感染,首先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把感染事件控制在最小程度。
对感染的实验人员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和治疗外,还应对实验室污染的场所和可能受污染的场所、空间和器具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以消除感染源。
医院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方案
![医院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7af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4.png)
医院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方案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实验室成为了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场所。
然而,实验室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感染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二、目的1.快速、有效地识别和处置实验室感染事件。
2.降低感染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建立健全实验室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院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架构1.成立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小组,由实验室负责人、安全管理员、感染控制人员等组成。
2.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发现感染事件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发现疑似感染事件时,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2.确认感染事件实验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对感染事件进行初步确认。
确认感染事件后,立即向感染控制部门报告。
3.启动应急预案感染控制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15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4.现场处置(1)隔离感染源:将感染患者或疑似患者转移至隔离区,避免交叉感染。
(2)采样送检:对感染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样本进行采样,送检确认感染病原体。
(3)消毒处理:对感染现场进行彻底消毒,包括空气、物体表面、设备等。
(4)个人信息登记:详细记录感染患者或疑似患者的个人信息、接触史、症状等。
5.信息报告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小组应在30分钟内向上级领导报告感染事件,并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向相关部门报告。
6.跟踪监测感染控制部门应持续关注感染事件的发展,对感染患者进行跟踪监测,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六、应急物资与设备1.防护用品: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2.消毒用品:消毒液、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等。
3.采样用品:采样管、采样棒、采样袋等。
4.通讯设备:对讲机、手机等。
5.其他设备:急救箱、担架、移动医疗设备等。
实验室感染处置预案
![实验室感染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7704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4.png)
一、预案背景实验室感染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接触病原体或污染物而导致的感染。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实验室感染防控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实验室感染防控体系,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实验对象的健康安全。
2. 提高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感染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
3. 加强实验室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从事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等实验活动的实验室。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实验室感染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感染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实验室感染防控办公室:负责实验室感染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实验室感染防控监督小组:负责对实验室感染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五、防控措施1. 实验室感染防控培训: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能力。
2.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严格按照国家生物安全标准和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活动,确保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3. 实验室消毒与清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4.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5. 实验室通风与空气净化: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空气净化设备正常运行。
六、应急处置1. 感染事件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应立即向实验室感染防控办公室报告。
2. 初步调查与评估:实验室感染防控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确定感染事件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
3. 应急处置措施:(1)隔离感染病例:将感染病例隔离在单独的房间,防止病原体扩散。
(2)密切接触者筛查:对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
(3)消毒与清洁:对感染病例所在的实验室、隔离房间及可能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de5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c.png)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一、总则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实验室突发感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实验室感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
2.实验室感染应急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实验室负责人任组长,实验室专业人员为成员。
负责制定和实施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并对实验室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应急响应与处理1.实验室感染事件报告发现实验室感染事件时,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按照单位内部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实验室感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分类与响应根据实验室感染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分为以下四类:•类实验室感染事件:指实验室发生疫情、烈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和病原检测阳性,或者其他原因引起传染病传播扩散;•类实验室感染事件:指实验室发生罕见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病例;•类实验室感染事件:指实验室发生一般性传染病或疑似病例;•类实验室感染事件:指实验室发生污染、职业暴露等。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采取以下相应响应措施:•一类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控制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二类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控制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三类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控制措施,并开展病例调查;•四类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控制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
3.人员隔离与医学观察发现疑似病例或接触过病毒或病人血液等污染的人员,应及时进行隔离,并对接触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了解疫情变化情况。
4.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处置发生疫情后,要立即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传播途径和范围,制定防控措施并落实。
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756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4.png)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受试动物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感染事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指挥部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指挥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办公室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制定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演练,收集、整理、分析实验室感染事故相关信息,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调查、隔离、消毒、人员救治等。
四、预防措施1. 实验室感染事故风险评估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办公室应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感染事故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实验室感染事故防控培训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办公室应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感染事故防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3. 实验室感染事故防控设施设备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感染事故防控设施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消毒液等。
4. 实验室感染事故防控制度实验室应建立健全感染事故防控制度,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感染事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等。
五、应急处置程序1. 现场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发现感染事故后,应立即向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办公室报告,并详细描述事故情况。
2. 现场调查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调查,了解事故原因、范围和影响。
3. 隔离与消毒根据事故情况,对受感染区域进行隔离,对相关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4. 人员救治对感染事故中的伤者进行救治,根据需要送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5. 事故调查与处理对感染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实验室感染突发应急预案
![实验室感染突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dd9c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4.png)
一、指导思想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发生的各类感染突发事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实验室主任副组长:实验室安全员、实验室管理人员成员: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2)组织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应急演练;(3)组织开展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4)向上级部门报告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信息。
3. 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消毒、隔离、防护等工作;(2)医疗救治组:负责伤员救治、隔离观察等工作;(3)信息报告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报告等工作;(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2)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隔离污染区域;(3)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原体扩散;(4)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2. 医疗救治(1)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止痛等;(2)对疑似感染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原体传播;(3)根据病情,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信息报告(1)立即向学校、卫生部门报告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信息;(2)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3)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事故情况。
4. 物资保障(1)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2)及时调配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实验室感染突发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5e196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b.png)
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但由于实验涉及到各种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科研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实验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示范预案:一、应急管理组织机构1.1领导小组由实验室主任或相关领导担任组长,实验室安全员、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师和科研人员代表等组成,负责协调和决策应急处置事宜。
1.2应急队伍设立应急小组,成员包括实验室安全员、实验师和科研人员代表,他们应参加相关培训,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二、预防措施2.1安全培训所有实验室人员需接受安全培训,包括化学品和生物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实验室设备操作方法、应急处置等知识。
2.2工作规范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规范,禁止私自更改实验设备的设置和参数。
使用化学品和生物品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事故发生。
三、事故预警与报警3.1应急预警实验室应设立监测装置,对化学物质的浓度、温度、湿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过阈值,发出预警信号。
3.2报警装置实验室设有紧急报警装置,方便实验室人员在危险情况下发出求救信号。
四、事故分类与应急处置4.1化学品泄漏事故4.1.1一级应急处置一级应急处置对象应尽快撤离事发区域,并进行全面排查和情况报告,及时通知主管部门。
4.1.2二级应急处置二级应急处置需要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立隔离带,严禁靠近。
实验室应急小组应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封堵泄漏点、使用吸收剂清除泄漏物等。
4.2生物品泄漏事故4.2.1一级应急处置一级应急处置对象应立即撤离事发区域,并进行污染物隔离、紧急通报和交叉感染防控。
4.2.2二级应急处置二级应急处置需要在事故区域设立隔离带,严禁进入。
实验室应急小组应穿戴好防护装备,进行事故现场的紧急处理,如完成简单封堵、污染源转移等。
五、处置后的安全评估与处理5.1安全评估事故处置结束后,应对事故区域进行安全评估,确认是否完全排除隐患,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清理。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c7f1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f.png)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实验室感染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中,由于操作不当、实验装备出现故障、极少数实验物质泄漏等原因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感染应急预案。
以下是一份针对实验室感染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持续进行。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减少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和物质泄漏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2.原则:预防为主,防控结合,迅速响应,专业处理。
二、责任划分1.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定和更新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协调应急处置工作,保证预案的有效运行。
2.安全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实验室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3.实验室工作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实验中的紧急情况。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实验室感染的防范措施-建立实验室内部的防护措施,包括戴好实验室制式防护衣、戴好防护手套、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维护实验室内的通风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避免因空气流通不畅造成实验室内物质积聚。
-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意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情况。
2.应急响应措施-当发生实验室感染时,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和安全员,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确定感染源的性质和范围,采取隔离措施,限制感染的扩散。
-安全员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如卫生部门、环保部门等,寻求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3.感染处置流程-事故发生后,立即停止实验室操作,确保人员安全。
-判断事故的紧急程度,根据事故区域的特点和感染源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处置方法。
-尽量将感染源置于密闭容器内,防止进一步感染。
-协调事故处理队伍进行事故处置,必要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清理和消毒事故现场,彻底处置废弃物,确保实验室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四、应急培训和演练1.安全员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定期组织实验室感染应急演练,加强实战能力。
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882d1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目的为规范实验室工作,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我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科实验室工作中发生的感染及安全事故,是实验室感染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文件。
三、工作原则1.安全第一:实验室工作中安全是第一位的。
2.预防为主:对实验室可能出现的事故提前预防和控制。
3.立即处置:实验室发生事故要立即处置,恢复正常工作。
四、应急预案1.实验室感染事故预案(1)防范措施:a.实验前佩戴防护用品。
b.实验后认真洗手,并按照规定消毒工作。
c.实验室布局、通风设备、介质的选择等要满足安全要求。
(2)应急处置:a.发生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实验。
b.立即联系医院,并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
c.将病人隔离,做好紧急转运工作。
d.对实验室所有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
(3)应急措施:a.紧急转运病人。
b.进行实验室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
2.实验室安全事故预案(1)防范措施:a.实验室工作要认真循规蹈矩。
b.使用实验装备时要认真检查装备,进行安全操作。
c.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监测实验数据,及时处理异常。
(2)应急处置:a.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停止实验室操作。
b.立即联系专业机构处理,经专业人员确认后进行处置。
c.将事故现场隔离,确保不会对其他人员造成危害。
(3)应急措施:a.迅速扑灭火源。
b.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查并排除隐患。
c.对受伤人员及时就医,安排好人员后续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发生事故后,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制定应急处置计划。
2.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3.紧急联系专业机构处理事故。
4.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5.整理清场,彻底排除隐患。
六、应急处置措施1.立即停止实验、处理现场。
2.立即设立隔离区,并用警戒带划定范围。
3.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4.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组织召开应急处置会议。
2023年实验室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2023年实验室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d26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6.png)
2023年实验室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一、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实验室中的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频繁发生,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有效应对职业暴露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2023年实验室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后的应急预案进行详细规划和分析。
二、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1. 快速反应:实验室在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2. 个体防护:对于有可能接触到病原体的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并加强个人卫生。
3. 暴露评估:对于职业暴露事件,要及时进行暴露评估,确定暴露的危险性和可能的感染路径,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4. 医疗救治:对于职业暴露人员,要及时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包括病原学检测、治疗和康复等。
5. 信息共享:实验室要及时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其他实验室共享信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应对措施的优化。
三、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 应急组织设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应急工作。
并设立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和通讯设备。
2. 职业暴露事件的甄别与报告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事件甄别和报告机制,对于发现的职业暴露事件,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3. 紧急处置(1)对职业暴露人员进行个体防护,并将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2)尽快进行暴露评估,确定暴露的危险性和可能感染的病原体,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对职业暴露人员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时发现感染状况,确定治疗方案。
(4)对职业暴露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包括抗病毒治疗、康复护理等。
4. 环境清洁和消毒对实验室环境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消除潜在的污染源。
5. 员工健康监测和心理援助对职业暴露人员进行一定期间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感染室爆发感染紧急预案
![感染室爆发感染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43e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3.png)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室爆发感染事件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定义1. 感染室爆发感染:指在感染室范围内,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 感染流行:指在感染室范围内,感染发生显著高于常规水平的现象。
三、组织领导1. 成立感染室爆发感染紧急处置领导小组:(1)组长: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担任。
(2)成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医疗、护理、药学、后勤等部门负责人及临床科室专家。
2. 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感染室爆发感染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
(2)组织专家对感染室爆发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3)负责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感染室爆发感染事件。
四、应急预案1. 监测与报告(1)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感染室进行日常监测,包括感染病例的收集、分析、报告等。
(2)报告:发现感染室爆发感染病例后,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领导小组报告。
2. 紧急处置(1)隔离: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2)调查:对感染室爆发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包括病例来源、传播途径、感染源等。
(3)控制措施:①加强感染室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感染室空气、地面、物品的消毒。
②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③调整感染室布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感染室布局,确保隔离效果。
④加强物资保障:确保感染室所需物资充足,如防护用品、消毒剂等。
3. 信息发布(1)内部通报:将感染室爆发感染事件信息及时通报全院医护人员。
(2)外部通报: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及时报告感染室爆发感染事件。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实施程序(1)接到感染室爆发感染报告后,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
(2)根据预案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应急处置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058b9ce2f0066f53322d6.png)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实验室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实验室感染分级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较大(Ⅲ级)三个等级。
Ⅰ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非常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死亡,或危害范围涉及到整个实验室,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Ⅱ级重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相对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致残,或危害范围涉及到实验室的一部份,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Ⅲ级较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比较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人身造成一定伤害,或危害范围涉及到实验室的一部份,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二、实验室感染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一)成立医院实验室组成安全管理及应急小组:组长: XXX副组长: XXX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人员分工:组长负责、指挥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处置。
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事故报告、人员抢救、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调查等。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事故原因调查。
实验室内各项突发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XXX、XXX、XXX、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抢救。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撤离。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上报。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现场消毒隔离。
三、实验室感染报告1、突发事件的报告实验室任何人员有义务、有权利向实验室、科室及医院应急办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隐患,有权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科室及个人。
实验室新冠应急预案方案
![实验室新冠应急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5138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0.png)
一、背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在实验室的传播,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迅速采取隔离、消毒等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 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感染风险。
3. 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确保科研、教学等任务不受影响。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实验室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2. 设立实验室新冠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日常疫情防控工作。
3. 各部门、各课题组设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课题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新冠病毒防控意识。
(2)严格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环境消毒和通风。
(3)加强个人防护,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
2. 应急措施(1)发现疑似病例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疑似病例,并立即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2)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后,立即隔离确诊病例,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隔离和核酸检测。
(3)消毒措施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所在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实验室、办公室、卫生间等。
(4)信息报告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信息。
五、恢复措施1. 确认实验室环境安全后,恢复正常工作。
2. 对隔离人员实施隔离期满后的健康监测,确保其健康状况。
3. 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防疫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实验室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实验室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实验室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实验室感染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较大(Ⅲ级)三个等级。
Ⅰ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非常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死亡,或危害范围涉及到整个实验室,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Ⅱ级重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相对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致残,或危害范围涉及到实验室的一部份,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Ⅲ级较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比较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人身造成一定伤害,或危害范围涉及到实验室的一部份,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二、实验室感染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成立医院实验室组成安全管理及应急小组:
组长: XXX副组长: 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人员分工:组长负责、指挥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处置。
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事故报告、人员抢救、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调查等。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事故原因调查。
实验室内各项突发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
XXX、XXX、XXX、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抢救。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撤离。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上报。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现场消毒隔离。
三、实验室感染报告
1、突发事件的报告
实验室任何人员有义务、有权利向实验室、科室及医院应急办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隐患,有权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科室及个人。
2、报告形式、时间
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应按有关规定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实验个人以电话或书面形式报告。
被认定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报至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医院应急办。
3、报告内容
相关突发事件发生的事由、时间、地点、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是否有人员伤亡、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突发事件报告的部门和个人、联系方式等。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其发展,减少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四、实验室感染应急响应
1、实验室各部门或现场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恰当的应急处理的同时,迅速上报实验室安全应急小组及实验室及科室负责人,并同时上报医院应急办。
2、在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医院应急办及医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处理突发事件。
3.立即停止实验室中所有相关的实验,并及时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该突发事件的扩散势头。
4.如有实验人员受伤,根据相关应急措施进行应急救护,然后送医院的相关临床科室医治。
5.必要时,由医院及时召集相关医务专家、人员、保健人员对伤亡人员进行救护工作。
6.实验室负责人应对该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害、处置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总结,并报医院应急办。
7.对该特别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相关隐患,应及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宣教,提高每一个实验人员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做到防微杜渐。
五、实验室感染善后处理
对患者血标本感染、污染或生物因素等引起的事故,要对事故点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生物样品迅速销毁,并查清原因。
对不同患者血标本或体液暴露的人员要采取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监测处理、救治。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要全力救治。
六、实验室感染调查总结
突发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做好防范工作。
事故当事人应向实验室、科室、医院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写详细的事件发生经过的书面报告。
附: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1、接触肝炎病毒阳性血标本/体液的职业暴露
立即挤压伤口,清水冲洗;立即报告实验室及科室负责人,负责人再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备案、处理;受伤人员立即抽血进行病原学检测,并保留血清;然后每隔三个月抽血一次进行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标本的暴露,由医院保健科给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处理,并随访。
2 、眼睛溅入感染性物质
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并护送至保健科找医生进一步治疗。
3 、大型仪器故障及玻璃器皿刺伤或切割伤
受伤人员马上脱下工作服,消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并纪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保留完整的原始纪录。
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溢出污染
立即戴上手套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物质污染或受感染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
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让其作用30分钟后清理污染场所。
所用于清理的抹布、纸巾按医疗垃圾处理。
5 、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试管
裂
如果机器正在运行,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30分钟使气溶胶沉积;工作人员戴上手套使用镊子清理玻璃碎片;离心机内用。
6 、手部污染
如果是一般污染,先用清水冲洗双手,再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至少10秒钟),用清水冲洗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如果是重度污染时,先用1%消毒水浸泡双手(5-10分钟),再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
7 、火灾和自然灾害
实验室要常年保持安全消防通道的通畅,实验室工作人员预先要清楚安全通道所在位置,发生火灾必须马上报警(实验室主任、科主任、保卫科、消防队)。
由电器引起的火灾要马上关掉电源,使用科室备用的灭火器灭火,有浓烟时戴上防毒面具,并沿着消防通道紧急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