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螃黎明职业大学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蒈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为做好编制专业课程标准工作,特制订本要求。
芄一、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螄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芁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膇1. 系统性原则。
要着眼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切合高职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莄2. 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膅3. 实用性原则。
课程内容要符合企业、行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对接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羂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芀1.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
莄2. 依据职业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确定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
莁3.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办法。
蒀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羈1. 专题调研。
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等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高职《会计技能实训》课程标准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 的一种类型和层次 , 目标是 其 培养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 用型人才 , 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
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 完成这一层次学习的学生获
三 、会计 技 能 实训 》 程标 准 设计 《 课
( ) 一 内容 与 学时 分 配
2. 至 蔓 两种 点眇点抄 : 雾 蓑禁; 拄点 方; 黧笤 式嬷本法 手 别 : 钞鉴 别伪 : 翕 法 钞 持 莅 鉴基 式魁 本性 3 量方 : . 钞 掌 踟 与 伪 与 鉴
材 氩
配 验
机 点 抄
程的教育之后 的结果做的具体描述 , 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
一
书写 壤 舍计数字 : 擎 : 器 手
{ 匏 主 摇 3. ■ 金颤 幅 掌 规范
虬掌盒大写 矗颧小法
、
PI - o
计篁
辟 鼙
打
汁 簟
:
龉盲 .
I. 抖 至
:
撞术 器 盲
、
高职 课 程 标 准 的涵 义
P. o2
舞 两 伸手
高职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 , 对学生接受该课
及其框架结构作 了进一步的探讨 。 关键词 : 高职教育; 财务会计 ;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 72 G 1
文献标识码 : A
d i 0 9 9 .s.6 2 3 0 ( ) 0 20 . 文章编号 :62 30 (0 2 0 — 5 0 o: . 6/i n17 — 3 9 s. 1 . 1 1 3 js 2 46 17 — 3 9 2 1 )4 3 - 3
栏目 主持人: 汪振纲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附件1:专业核⼼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课程标准(⿊体,三号,居中,1.5倍⾏距)⼀、课程概述(⿊体,四号,加粗, 1.5倍⾏距。
下同)(⼀)制定依据(宋体,⼩四号,加粗,⾸⾏缩进2个字符,1.5倍⾏距。
下同)本标准依据《×××专业⼈才培养⽅案》中对《×××》课程培养⽬标的要求制定。
(正⽂:宋体,⼩四,⾸⾏缩进2个字符,⾏间距20磅。
下同)(⼆)课程性质与作⽤课程的性质课程是××专业的专业核⼼能⼒课程,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是校企(院)合作开发的基于⼯作过程的课程……课程的作⽤本课程在专业⼈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
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技能⼈才培养⽬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职业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撑或明显的促进作⽤,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语说明等。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医院”、“课堂与车间合⼀”等教学模式,以真实项⽬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四)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等)⼆、课程⽬标(⼀)总⽬标:经过课程学习,学⽣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作任务,对学⽣在过程与⽅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
(⼆)分⽬标:包括知识⽬标、能⼒⽬标、素质⽬标突出基本职业能⼒和关键能⼒培养要求,从专业能⼒(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法能⼒(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作⽅法及学习⽅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以确⽴积极的⼈⽣态度)三⽅⾯⼊⼿。
课程标准评价表(实验、实训课用)
4
2
1
课程类型
按课内实践教学占全部课时总数的比例,正确界左课程类型:理论课(课
内实践<30%).实践课(80%<课内实践)、理实一体化课程(30駅课内实践〈
80% )<>
2
1.5
1
0.5
前导与 后续课程
说明课程在第几学年、第几学期开设:正确列出其必备的前导课程、与其 关系密切的后续课程。
4
3
2
1
3
4
3
2
1
方法能力目标
正确列出课程培养学生哪些在职业生涯中获取新知识、信息以及掌握新方 法、新技能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能力。
4
3
2
1
社会能力目标
正确列出课程培养学生哪些职业生涯中所需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 组织能力、对工作本身的态度、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能力。
4
3
2
1
4
教学起点
(4%)
学情分析
能对学生学习本课程时的学习现状进行说明(包括学生的年级、学生已 经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而的情况);简要分析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 可能会在哪些方而遇到困难。
4
3
2
1
L
5
课程内容 与要求(22%)
教学内容选取
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要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 和选取教学内容;与“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髙职技能大赛联系紧密的课程, 能将必须涵盖的内容粪括在教学内容中。
若,根据课程特点说明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在
8
6
4
2
(12%)
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 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护理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16适用专业: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据技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岗位任务需求,采用工学结合、院校一体的深度递进组合教学内容,根据护理职业能力为依据,以临床实际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基本护理技术体系构成为主线。
通过基本的护理技能训练、技能考核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考核、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基本护理技能的职业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信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为顶岗实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临床环境下护理工作岗位需要整合操作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情景案例。
以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为框架,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达到护理目的。
并利用训练目标和思考题,引导学生在训练中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力;引入行业岗位标准,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的要求,从职业素养、操作护理程序、质量标准、知识问答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总学时16,理论学时0,校内实训学时16。
学分1分。
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第一模块为出入院患者的护理;第二模块为住院患者的护理;第三模块为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第四模块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与护理操作相关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学会应用护理程序,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实训、考核、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基本护理技能的职业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信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一)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护理操作技能的目的。
2.掌握常见护理操作技能的步骤。
3.掌握常见护理操作技能的评价要点。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鉴定培训》课程标准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鉴定培训》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技能鉴定培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7413〕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8〕审核〔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批准日期〔2022.10.23〕(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技能训练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高速铁道工程技术的施工员、测量员、线路工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掌握铁路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的施工和施工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验收交接、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速铁路线路与车站设计》、《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高速铁路信号与通信》等,后续课程有《毕业综合实训》、《社会顶岗实践》。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验收交接、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及各部分、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责任范围、工作方法、作业程序和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明白了铁路技术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铁路信号的显示方式和执行要求,明白了铁路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掌握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相关规定,并将这些概念科学组织,使相关知识系统化。
二是养成严格的职业素养,懂得铁路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铁路规程的规定,在自己的职务范围内,以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保证安全生产。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按照课程目标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课程开发中,坚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原则,实现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并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考核要求,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专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
《XXXX 》课程标准课程承担单位: 课程实训学时: 学制: 制定日期: 年 月合作人:审核日期: 年 月 一、果程定位1 .课程对应的岗位及其任务{对闵位、岗位任务和职业标准进行描述}2 .课程性质:指专业基础潺或专业技能课。
3 .课程地位和作用{用简块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具体指出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前导课程和后绘课程等。
)在课程体系中,该课程前导课程有XXXX 课程,后犊课程有XXXX 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珞要求:{按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即岗位生产技术和工作过程)、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按照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XXXXX o②熟悉XXXXXo③掌握XXXXX 。
4 .能力目标{具体描述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①能熟练使用XXXX 及XXXX 仪器设备。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适用专业:制定人:合作单位:审核人:②能熟炼应用XXXX等软件。
③能熟练运用XXXX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则。
④会熟炼编制XXXX文件。
⑤能熟练运用XXXX做XXXXX。
5 .素质目标{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四、课程内容和要求指时某一个具体课程模块的实施设计。
根据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按学习领域(或任务任务/项目/学习情境》:五、实施要求及无议1.师资要求{对教师职教能力要求进行描述}6 .实训设施配备要求《对开展课程教学所需的基本实训条件进行描述}7 .考核评价{各主要教学项目的试题类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总评成飨的组成及评定标准,运用多个评价主体蛛合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考核内容应与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上岗条件相结合,与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8 .教材端写或选用建议{教材编写或选用的思路、原则与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等J9 .教学建议{按教学内容和项目顺序描述教学方法选择、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邈、教学组织等内容,要体现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要强调工学结合。
高职 课程标准模板
高职××××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是×××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技术标准、规则等有关知识和×××××、×××××、×××××等技能。
本课程是×××、××等课程的前修课程。
三、参考学时60学时。
四、学分4学分。
五、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成为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人才,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能熟练使用×××××及××××设备。
能熟练应用××××等软件(仪器)。
能熟练运用××××××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则。
会熟练编制××××文件。
六、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开发与建设
程系统进行调试; 掌握万用表 、 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等常用仪表的使用 ;掌握单元 电路的调试 ;掌握现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1 0
机械 、电气识 图知识 ; 常用 电工 、电子元器件基 础 知识 ; 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 ; 知识 模拟 电路基础知识 ; 与先 脉冲数字 电路基础知识 ;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 修课 电工 无 线电测量 基础知识 ; 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 ; 电子设备基础知识 安全用 电基础 知识。
试 ( 报告 三 ) 。其 中 ,报告 一 的任 务 是 , 自行 选 择 合 适 的仪 器 仪 表 和 检 测 方 法 ,对 有 源 音箱 各 个 元 器 件散 件 进 行检 测 , 判 断 出元 器 件 的 好坏 。 报 告 二
与检验课程 的先修课之 间的关系 ,如表 l 所示。在 先修课的基础上 ,课程补充介绍常用 电子测量仪器
国家 职业标 准 ,确定 电子 产 品调 试 与检验 课程 的课
、
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标准
职业 资格 标准 是在 一定 的技术 发展 与经 济 发展 阶段 ,对 某一 具体 的职业 或 岗位 的工作 内容 、 技能 水平 及知 识水 平 的明确规 定 。根据 职业 的工 作 内容 和 工作难 度 ,职业 等级 常分 为 中级 、高级 、技 师和 高 级 技师 等 。高职 教 育 的课程 标 准 是从 课 程 定位 R I 硎
职 业 时 空
基 于 职 业 资格 标 准 的课 程 开发 与建 设
勾 荣 ,刘伟彦 ,姜春 艳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1 9 )
摘 要 :探 讨 了基 于 国家行 业职 业资格 标准 的高 职课 程建 设 中关于课 程标 准 、教 学内容 、实 践技 能、 考核 评价体 系 以及 教 学团 队等主要方 面 的建 设思 路。 并 以江 苏城 市职业 学院应用 电子技 术专业 的技 术 应用课 程—— 电子产 品调试 与检验 为例 , 阐述 了该课 程基 于 国家 行 业职业 资格标准 开发 与建设 的 具 体情 况 。 关键 词 :高 职教 育 ;国家行 业职 业标 准 ;课 程开发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职业资格技能实训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学时:32 学分:2(-)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专业基础课及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岗位,进行线路和桥梁维修大修养护常用机具操作,已达到熟练掌握铁路机具的使用方法。
先修课:铁路轨道及维护、铁路桥维护与加固技术、铁道概论、结构设计原理等后续课:毕业综合实践、地铁工程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和预算等课程(-)课程内容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本门课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2.课程设计思路(1)目标设计《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从事铁道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专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目标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技能操作的训练,通过实践任务的引领,培养本专业学生掌握铁道维修技能;仪器的操作使用;维修计划制定;能使用国家现行铁路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铁道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
(2)内容设计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铁道工程所包括的各个系统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2个情景:线路施工管理实务(线路、道岔捣固实务;线路、道岔打磨实务;线路道岔轨缝调整实务;①钢轨探伤实务;钢轨接头探伤实务;利用液压起拨道机进行拨道实务;利用内燃扳手松紧螺栓实务;线路道岔轨距高差测量,检查实务)②桥梁施工管理事务(上部结构维修实务、下部结构维修实务,支座维修实务,附属结构维修实务)。
《养老护理员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养老护理员技能训练》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420201总学时数:54(理论课学时数:27;实践课学时数:27)学分数:3适用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一、课程性质1、必修课2、专业(理论+实践)课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按照“循环教学、学做合一”模式建设的课程。
本课程坚持面向老年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面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目的,坚持前瞻化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优质化、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老年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对接)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校(学院)企(医院、社区、老年院)合作共建”模式,本着技能型和人文关怀为原则,构建“嵌入式”社区课程体系。
根据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紧紧围绕老年护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以职业认知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医院、养老院合作设计面向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院护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养老服务技能基础知模块、老年人生活照料模块、老年人基础护理模块、老年人康复护理模块、老年人心理护理模块等四大模块,主要有绪论、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常见疾病护理、心理与精神健康护理等内容的教学;紧扣课程整体思路,本着“基础在前、专业在后”;“通用在前、专项在后”;“专项在前、综合在后”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排序,按照从正常到衰老,从衰老到疾病,从疾病到临终设计项目课程教学;课程表现形式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实训计划、文档教案、多媒体课件、自测习题库、虚拟动画、录像、电影、典型案例库、特色教材等。
四、课程基本目标1、知识目标: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老年人日常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
其次,能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提出健康问题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制度,鼓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三条劳动者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权利。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开发计划。
第五条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关工作。
第六条行业组织应当结合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制定本行业技能人才需求计划和培养规划,指导和推动本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并按照规定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七条国家鼓励行业组织、用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以及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职业技能标准第九条国家建立职业分类制度。
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对职业进行分类,制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职业技能标准,并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对从事特定技能类职业活动的人员,根据其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水平,分为初级技能(五级)、中级技能(四级)、高级技能(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五个职业技能等级。
技术较为简单的职业,其技能等级可以少于五个。
第十一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应当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一)体现职业性原则课程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进行编写,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编写,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不能只凭编写人的主观想象,或只依据某一教材进行编写,更不能将教材的目录作为课程标准的内容提纲。
(二)突出能力原则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学习成果。
突出能力就是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要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着眼于探索建立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三)可学习性原则“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四)规范性原则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达要规范,技术要求和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力求文字严谨、术语规范、简明扼要,公共基础课等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可对统一格式进行调整。
(五)可操作性原则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应清晰明确,尽可能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便于任课教师参照执行。
(六)创新性原则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约束,构建适合现代职教理念的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体职业生涯的需求。
二、课程标准的制订程序1.课程标准的制(修)定由课程所属系(部)负责,在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主持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学校制订课程标准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执笔起草。
课程标准模版
一、课程标准的内容课程标准的内容一般由以下7个部分组成:1. 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适应对象、总学时、学分、教学条件、建设团队,审定机构、审定日期等信息。
2.课程理念包括课程定位、课程改革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是编写课程标准的依据,说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的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地位和作用等,确定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2)课程改革理念主要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说明支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重点、突破方向、预期目的。
(3)课程设计思路主要说明课程标准总体框架及建立的方法,突出如何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目标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总体要求。
(2)具体目标将总目标具体化,详细列出课程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4. 内容标准(1)选择方案:教学内容解构和重构的理念、思路、逻辑、形式及内涵。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环境、职业道德为核心整合、序化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及公共素质课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任务/项目或坏境,所有教学活动围绕学生今后的工作内容。
(2)教学内容:按照课程内容的载体(项目/模块/任务)列出具体教学内容。
在选择课程具体教学内容时,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习要求:与总目标、分目标相一致的学习单元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
(4)建议学时:根据总学时和教学内容确定的各项目/模块/任务的单元教学时间。
时间分配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列出各教学模块(章、单元)的理论/实践/理实一体教学时数等。
5、教学手段与方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实训课程标准
焊接专周实训教学标准
1.实训总体目标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电弧焊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常规电弧焊方法焊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熟悉各类基本焊接方法的焊接过程、实质、特点、适用范围,熟悉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及其行为、质量保证措施,了解常用典型电弧焊设备的结构组成、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再通过实训教学环节,能正确选择、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焊接设备,能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和具体的焊接结构及其技术要求,正确选择焊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工艺措施;初步能提出焊接工艺的改进、提高方案;能分析焊接过程中常见工艺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电弧焊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常规电弧焊方法焊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的能力,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建设一开始就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0%以上能直接通过职业考证。
2。
实训总学时
1周(30学时)
3。
实训项目
项目1:电焊安全教育
项目2:气割
项目3:引弧、运条及平焊
项目4:平角焊
项目5:平对焊
4.学时分配。
岗课赛证 课程标准修订
岗课赛证课程标准修订一、背景介绍岗课赛证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将岗位需求、课程设置、职业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然而,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原有课程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亟待修订和完善。
本文将对岗课赛证模式下课程标准修订进行探讨。
二、修订原则1. 突出职业性:新的课程标准应更加突出职业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紧密结合职业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 强调实用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应更加强调实用性,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持续性:课程标准修订应注重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趋势,保持课程标准的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4. 强化综合性:新的课程标准应强化综合性,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
三、修订内容1. 岗位分析: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深入了解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岗位需求和职责,为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2. 课程设置:根据岗位需求和职责,结合职业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对原有课程进行优化和重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升级,及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内容。
3.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和质量。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4. 考核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同时,要将职业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成绩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关于职教本科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开发的思考
关于职教本科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开发的思考文/贾湘琳 熊晓熙摘 要:本文以职教本科试点学校为例,阐述了综合实训课程的属性和定位,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观为指导,借鉴实践课程开发的相关理念,对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要素,以及课程标准开发的管理与保障进行了系统思考,为试点学校制定综合实训课程标准提供了相关指导,有利于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为其他职教本科试点学校的课程开发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教本科 综合实训课程 标准开发课 题: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职教本科实习实训课程标准开发实证研究”(ZJGD2021299)的成果。
课程标准是学校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它是对某门具体科目的纲要性描述,即具体阐述一门课程的设计思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学习的核心内容,以及要按照什么方式学习这些内容,并需要提供哪些支持条件等。
我国自2019年正式批准部分高职专科升格学校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除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专业设置1号文”)和教育部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学校设置1号文”)两个指导性文件外,执行层面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课程标准。
对于每所试点学校而言,都应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标准体系。
相应的,每一门课都应有课程标准。
一、综合实训课程设置现状(一)设置依据按照“专业设置1号文”中提出的“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50%,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达到100%”要求和“学校设置1号文”提出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等具体规定,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6个本科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5~6门不等的综合实训课,每门课40学时,分别开设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学期,旨在让学生掌握职业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知识、职业素养、技能方法和岗位迁移相应的知识能力等,突出职教本科特色。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一.课程标准的内涵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内容。
它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以及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附件1:课程标准的体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学分:参考学时: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训学时:适用对象:XXXXXXX专业(专业名称要求全称)(一).前言1.1 课程性质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
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对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参考样板:该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能力。
它要以…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课程的基础。
1.2 课程的基本理念参考样板:课程的基本理念:1.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2.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3.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对高等级技术人才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高职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在高职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例如,过程性评价应关注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编制依据1、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方案。
2、改革目标:引入交通行业工程质检员、试验检测员、浙江省公路施工管理员等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结合国家测绘局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标准,与省内特级企业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合作,确定企业人才需求规格,研究专业定位,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标准;3、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注:以上职业资格培训证书至少获得一项。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岗位生产能力,具有较强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职业技能,能在所在岗位进行熟练操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工程测量与放样、路桥工程施工、工程常规试验与检测、工程材料试验、工程常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编制、工程现场管理等相关专业技能。
能正确运用国家现行标准、设计规范、规程解决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勘测设计、养护、试验检测、工程监理等技术问题。
通过培养,使学生获得适应交通行业职业岗位需要的各项职业能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我院毕业生具有参加工程生产的职业资格。
三、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课程设计从交通土建类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通过对交通企业从事测设、施工、检测、监理等岗位必须具备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结合认知的顺序,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遵循“职业性、规范性、实践性”为原则,以“学工一体、校企融合”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核心,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载体,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交通土建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情况,通过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施工、工程管理、试验检测等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资格技能实训与素质要求、知识结构等关系,糅合各职业技能要求,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思路是从“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施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出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符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与考核评价相结合、技能培养与素质培养一体化”。
(1)目标设计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国家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通过开发项目课程,重组、整合课程内容等,将施工、检测、管理等岗位的有关应知、应会内容融入本课程,把岗位适应性培养、操作与动手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项目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内容设计基于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以证书考核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本课程按照工程建设的基本顺序即工程勘测、施工(检测)及监理等工作环节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四个学习情境:①公路施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②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③工程测量员培训,④工程监理员业务知识培训。
通过“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与考核,使学生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
通过试验检测员的培训,分别掌握《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等科目知识及岗位操作能力。
通过测量员培训掌握公路工程的测量、数据处理、仪器设备维护知识。
通过工程监理员业务知识培训,使学生全面了解监理制度及相关规定,系统掌握工程监理理论及相关知识,进一步明确监理员的岗位职责,提高学生的监理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适应监理工作,为走向监理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3)项目设计以证书考核的需要组织教学。
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结合证书考核要求,组织有一定工程经历的老师,综合多门课程知识,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辅导,要求学生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考取相关证书。
(4)考核评价设计以取得相应证书为根本目的和评价标准。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是用职业能力表达课程目标,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通过理论与实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解职业资格技能实训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1.能力目标➢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测量员岗位;➢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试验检测员岗位;➢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监理员岗位;➢能适任路桥施工企业的施工员岗位。
2.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思想观点;➢具有系统化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职业资格技能实训2.课程内容要求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备注:课程7个子项目考核均合格才能达到子项目总评合格(即任一项目考核不合格,总评即为不合格)。
7个子项目总评成绩占50%,综合考核成绩占50%。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考核方式:参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大纲》2009.《材料试验》、《工程检测》、《交通工程》各科总分均为150分,上机答题部分100分,60分合格;实际操作部分50分,30分合格。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职业资格技能实训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鉴定时间: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min;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时间为120min。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六、实施建议职业资格技能实训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通过课程设计方案、工地现场参观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训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路桥涵工程地基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和创新。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进行常用原材料及混合材料检测、常用混合材料组成设计。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生产实践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多媒体、投影和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通过电子讲稿、现场图片、录音、录像等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网上资源和网上答疑实现学生的课后复习。
帮助学生熟悉工地现场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一线。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学评价(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课程设计、平时测验、试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职业资格技能实训(3)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4)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教学设施与实训环境校内应有“多媒体教室”、“土工试验室”、“地质实训室”、“沥青实训室”和“建材实训室”等。
6.课程考核与评价(1)考核目的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考核原则➢体现高职“教、学、做”结合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
(3)考核形式参加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证书考试。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施工员培训教材:1.文德云.《公路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刑凤歧.《公路工程定额与统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贺晓红.孙重光.《公路工程材料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张美珍.《公路工程试验与检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5.刘培文.《公路施工测量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文德云.《公路施工安全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试验检测员培训教材采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及相关规范等,具体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8.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规范;9.公路路基现场测试规程;10、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