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课件
2024版《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发展经济学概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目录•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01发展经济学概述发展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以及相关政策与战略的学科。
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重视政策分析与实证研究。
01 02 031 2 301 02 030102起源20世纪50年代至60…20世纪70年代至80…20世纪90年代至今未来展望030405发展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0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增长迅速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从以农业为主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和旅游等领域。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贫困和不平等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卫生问题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A B C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03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经济发展的概念、特点、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发展的定义与内涵从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演变。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等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经济发展理论的流派经济发展理论概述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政策的实践与效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东亚奇迹、拉美债务危机、非洲贫困化等案例的分析。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政策援助方式、援助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基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经济增 长《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0世纪50年代,索洛对哈罗 德—多马模型做出了修正, 其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增 长模型或索洛模型,有时也 与另一位学者斯旺的贡献一 起被称为索洛—斯旺模型。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一)总量生产函数
假定总产量Y是由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出来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四)技术进步
假定技术进步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了纳入技术进步因素,我们 将生产函数改写成 Y=F(K,AL) 其中A即为劳动生产率。AL是以效率单位计算的劳动量(简称为有效劳 动)。这一新生产函数表示Y决定于资本K的数量和有效劳动量AL。
假设技术进步导致劳动效率以某种固定速度增长,这一类技术进步被称 为劳动扩大型(labor augmenting)技术进步,设劳动效率增长的速度为 λ。于是有效劳动的增长率是 n+λ。
资本存量水平被称为资本的稳态水平,以 k*表示。
图 4-1 投资、折旧和稳态
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 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 要走向稳态。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假定经济从稳态开始,储蓄率为s1 ,资本存量为k1*,储蓄率从s1提高 到s2,使sf(k)曲线向上移动。在 初始储蓄率为s1和初始资本存量为 k1*时,投资量恰好补偿折旧数量; 储蓄上升后,投资增加,超过折旧 ,因此,资本存量将逐渐上升,直 到经济进入新的稳态k2*为止。此时 ,资本存量和产出量水平都比原来 的稳态水平要高。
第四章 经济增长
•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及其动力因素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 PPT课件
k 0
k*
k 0
实际资本存量仍
然会增加,但是
与人口增长同比 例增加
0
k 0
k*
k
y (n+d)k sy k
k
10
索洛模型的稳态性质
索洛模型具有稳态的性质,也就是说,能够自动的达到均衡状态。
如果一个经济,最初的劳均资本,不在k*上,
在k*的左边
劳均投资将会超过广义折旧,资本k将会增加。由于总投 资曲线斜率下降,随着k的增加,两条曲线的差距不断缩
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定。 实际上,随着经济发展,资本-产出比不可能不变。增量资本-产出比
一般趋于上升。投资增加不一定带来相应的产出增长。
只有资本(储蓄)一个变量,实际暗含假定资本-劳动比例不变。 这也是不现实的。 即使投资所需的资本品能够得到满足,因缺乏有技能的劳动力和合格
管理者而不能形成实际投资,或者投资效率低下。 此外,还意味着不能用劳动来代替资本,这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十
方程两边同除以L,即得到一个劳均生产函数 y=kα
公式中,y=Y/L, k=K/L。因为假定α<1,即资本边际报酬递减。 表示产出是资本的增函数,但以递减的比率增加。
7
2.资本积累方程
资本来自储蓄,即一个社会总产品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扣除一个
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一个净投资,这就是资本的增加。
K sY dK
每个时期增加的总储蓄中必须扣除掉新增劳动力的人均资本以及折旧,剩下部分 才是资本的净增加。
8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态
k sy (n d)k
右边的两项都是劳均资本的函数
第一项sy 劳均投资函数
随着劳均资本增加而上升。s被假定不变,与生产函 数曲线形状是一样的,以递减的速率增加,由于s<1, 位于生产函数曲线下方。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 PPT课件
二、索洛模型
4.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进入稳态以后,人均产出量以的速度增长,总产量以
+ 的速度增长。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只决定于技术进步的
速度。
如果各国经济都采用相同的技术,各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将趋于一致。它是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推断。
25
二、索洛模型
4.技术进步
变量
符号
增长率
长阶段,波特则主要强调了不同阶段增长的要素特征。我
们可以将两者综合起来,从增长的要素特征和产业结构这
两个方面来确定经济增长的阶段。
41
模型中所有的人均变量均以相同的速度增长。此时,任意
人均资本存量都是模型的稳态。
30
三、新增长理论
2.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
模型的结论:
(1)模型是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2)模型中的长期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
术水平等;
(3)模型认为不存在不同经济趋向一致的趋势。
长模型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
以“内生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诞生了。
27
三、新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
✓ 干中学和知识外溢(阿罗)
✓ 人力资本(卢卡斯)
✓ 研究与开发(R&D)——技术变迁 (罗默)
28
三、新增长理论
2.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
生产函数:
1.总量生产函数
资本存量变动方程:
资本存量的变动=投资-折旧
投资=储蓄
= · ()
则人均资本存量变动方程为:
△ = · () −
14
二、索洛模型
2.资本积累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 经济增长
将(2)式代入(1 将(2)式代入(1)式并稍作整理可得: Kt- Kt-1 =sf(Kt-1 )- nKt-1 由此得到索洛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k= sf(k)-nk sf(k)其中,⊿ 其中,⊿k代表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 令⊿k=0,可解出均衡的人均资本存量,或称均衡 k=0,可解出均衡的人均资本存量,或称均衡 的资本-劳动比率:k=k* 的资本-劳动比率:k=k* 当k=k*时,k的增长率为0,则K、L的增长率相等, k=k*时,k的增长率为0,则K 均为n 均为n;Y的增长率也为n。 的增长率也为n
在索洛模型中,存在着唯一的资本在索洛模型中,存在着唯一的资本-劳动比 率k*,使⊿k=0,在这一点上,总产出、总 k*,使⊿k=0,在这一点上,总产出、总 资本、劳动都以相同的不变比率(n 资本、劳动都以相同的不变比率(n)增长。 就是说,经济存在着一条平衡增长路径。 不管经济处于什么初始位置,最终都将回 到平衡增长路径上。
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应使有保 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 但是经济中并不存在任何一种机制使这二 者必然相等。 哈罗德发现,即使国民经济在某个时期可 以达到充分就业,在以后的时期也会达不 到,因为劳动力与产出和资本马模型以简洁的方式强调了储蓄 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其政策主张是认为政府应该尽可能采取措 施提高储蓄率,促进资本形成,以达到经 济增长的目标。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 的组合形式。 包括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 (内含)型经济增长方式两种形式。
粗放(外延) 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
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在原来技 术水平基础上投入的数量扩张,即土地、 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我 们称为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四、金融生态理论
金融生态是指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 抽象,反映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 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
金融生态环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全局与宏观层 面的生态环境,包括政府、立法、司法环境等, 从法律体系上讲,有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 法,还有票据法、担保法,以及其他的法规规章 等;二是地方层面上的生态环境。
9
2、从均值-方差理论到CAPM 夏普于1963年对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有风险 的情况下扩展了M-V理论并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 的均衡理论。
10
(二)CAPM的基本假设 存在着大量投资者,每个投资者的财富相对于所有投资
者的财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投资者的价格的接受者, 单个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不会影响证券的价格。这一假设 符合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 投资者的投资都有一个相同的证券持有期,即投资期限 均相同,他们只考虑投资期内的投资行为,不考虑投资 期外的情况。这种行为是短视的,因为它忽略了在持有 期结束的时点上发生的事件的影响。短时行为通常为非 最优行为。
14
持有期限。标准CAPM没有明确指出投资者持有证券 或证券组合的时间长度,在实证研究中,大多数对 CAPM的检验采用阅读数据。怎样选择合适的收益率 的时间期限,应视具体的实证检验和实际金融市场 的发展程度及时间长短而定。 实际收益问题。标准CAPM是关于实际价格和实际收 益率的模型,但实际上能观察到的数据只是名义价 格,更遗憾的是CPI数据具有明显的之后特征;另外, 在分析中还需要预期通货膨胀数据而不是实际的通 胀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用名义超额收益率替 代实际的超额收益率。
11
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仅限于公开金融市场上交易的 金融工具。这一假设排除了可投资于非交易性证 券如教育(人力资本)、私有企业、政府基金证 券如市政大楼、国际机场等。此外,还假设投资 者可以在固定的无风险利率基础上自由接入或贷 出任何额度的证券,即允许卖空无风险证券,交 易的证券资产是无限可分的。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 幸福感(perceptions of wellbeing)指标
➢ 可持续发展指标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 第一节 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 第二节 自由与发展 • 第三节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 第四节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显著 成绩
已实 现
无法 实现
(二)中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预定期限 消除极端贫困与饥饿 实现普及初等教育 降低儿童死亡率
安全饮用水
2015 贫困人口比例降到4%
已实现
提前实现
基本实现
第四节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2015年通过联合国各成员国批准的未来15年的全球性发展目标,是对千年发展 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包括五大主题:人口、地球、繁荣、和平和伙伴关系,17大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
• 第一节 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 第二节 自由与发展 • 第三节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 第四节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一节 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 加。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总收入(GNI)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增长率来表示。用实际的GNI或GDP除以一国总人口,便得到人均GNI 或人均GDP。它常常成为反映一国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
人同时兼具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 精神属性。鉴于人的这种多重属性, 人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包括物质 上的、精神上的和文化上的。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发展。
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二是社会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实现全面发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课件pptx-2024鲜版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 、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产 生重大影响。
16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选择
能源转型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 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 气体排放。
2024/3/27
循环经济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 物排放。
绿色技术创新
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 ,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和升 级。
定义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 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以 及相关政策与战略的学科。
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 经济现象、指导经济政策制定以 及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4
张培刚教授及其贡献
张培刚教授简介
张培刚教授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发 展经济学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发 展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024/3/27
12
国际贸易体系变革及影响
1 2
国际贸易规则重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规则不断重构 ,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
非关税壁垒的兴起
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逐渐成为国 际贸易的主要障碍,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了 较大影响。
数字经济与贸易变革
3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 格局,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和挑战。
主要贡献
张培刚教授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实证研究以及政策倡导等方面做出 了杰出贡献,为推动中国及全球发展 经济学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3/27
5
课件内容与结构
课件内容
本课件主要涵盖了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实践经验以及前沿动态 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与实践 应用。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课件
技术创新的扩散 与传播
技术创新扩散是指新技术在 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传播和应 用。政府可以通过推广示范 项目、建立技术转移平台等 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和传播。
技术创新的风险 与挑战
技术创新也伴随着风险和挑 战,如技术研发的高成本、 市场接受度不确定等。因此 ,政府和企业需要建立有效 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教育水平、卫生条件等社 会问题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04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实践应用
政策制定与经济增长
政策制定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政策 制定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 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财政政策的应用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可以影响经济增长 。例如,减税可以刺激消费和 投资,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 增长。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假设的局限性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基于一系列假 设,如资源无限、技术恒定等, 这些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完全成立
,限制了理论的Biblioteka 用范围。缺乏动态性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对经济变化的反 应不够灵活,难以解释不同国家或 地区经济增长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未考虑制度因素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未能充分考虑制 度、政策、法律等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这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 要作用。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 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知识 水平,人力资本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增长。
人才流动与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 住高素质人才。政府可以通过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等方式,吸引 国内外优秀人才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 (一)经济发展速度 ▫ (二)经济发展结构 ▫ (三)经济发展质量 ▫ (四)经济发展的波动及周期
第三节 经济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 (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1.浪费资源 2.污染环境 3.效益低下 4.影响技术进步
第三节 经济发展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
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一,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类的各类需
要为根本目标。 第二,可持续发展否定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概念,追
求人类全面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展
第三,可持续发展把环境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有着一系列的原则,其中主要包括: 第一,公平性原则。 第二,可持续性原则。 第三,共同性原则。
第三节 经济发展
•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第一,经济增长的内涵比较狭窄,而经济发展的内涵 较为宽泛。
▫ 第二,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 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 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
▫ 第三,经济增长是手段,而经济发展是目的。
第三节 经济发展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
•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标准
▫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总量 的增加,即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它意味着国民经济 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
▫ 但是,用GDP衡量经济增长也有其不足之处
第一节 经济增长
•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 (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章 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人力资本的积累一方面对生产率有直接 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还有提高劳动和 物质资本生产率的外部效应,从而保证 了要素收益递增。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三)研究与开发(R&D)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研究与开发(R&D)来把技术进步内生化。R&D可以分为工 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四、增长理论与发展理论的融合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的,而发展经济学主要以不发达国 家为研究对象。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 上打破了这种划分。
• 新增长理论研究的问题是一些国家为什么比另一些国家富有,一些国家的经济增 长为什么比另一些国家快,这就把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研究融 为一体了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四)技术进步
假定技术进步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了纳入技术进步因素,我们 将生产函数改写成 Y=F(K,AL) 其中A即为劳动生产率。AL是以效率单位计算的劳动量(简称为有效劳 动)。这一新生产函数表示Y决定于资本K的数量和有效劳动量AL。
假设技术进步导致劳动效率以某种固定速度增长,这一类技术进步被称 为劳动扩大型(labor augmenting)技术进步,设劳动效率增长的速度为 λ。于是有效劳动的增长率是 n+λ。
4
成熟阶段
5
大众高消费 阶段
6
追求生活质 量阶段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
“起飞”是罗斯托阶段论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变
起
高投资
• 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5%或5%以下上升 到10%以上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1251.5
1.2.3 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
❖ 1.世界银行使用人均GNP这一简单的指标来衡量各 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优点:易于操作;缺陷:因为 它只是一个平均值,因此不能反映收入的分配状况。
Industry
Services
2005 13 0 4w 22 10
2005 46 10 28w 28 37
2005 41 90 68w 50 53
13
41
46
7
32
62
12
36
52
13
45
42
8
32
60
8
32
60
11
41
48
19
27
54
17
32
51
2
26
72
Household final cons. expenditure
1.1.3.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收入水平低下 2. 生活水平低下 3. 生产率水平低下 4. 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 5. 失业问题严重 6. 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7. 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而且品种单一 8. 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9. 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9
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6
7
Note: This table classifies all World Bank member economies, and all other economies with populations of more than 30,000. Economies are divided among income groups according to 2006 GNI per capita, calculated using the World Bank Atlas method. The groups are: low income (LIC), $905 or less; lower middle income (LMC), $906–3,595; upper middle income (UMC), $3,596–11,115; and high income, $11,116 or mor8e.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改革与开放总是连在一起,改革促进开放,开放也倒逼改革,而且改革 本身也包含了开放。因此,改革与开放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把改革开放贯穿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而且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把“全面 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
(四)开放发展 • 开放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开放的内涵更丰富,开放的层次更高。 (五)共享发展 •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三)转变发展方式着重点的转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影响巨大,为了 应付需求下滑,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把调整 需求结构也就是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首要战略任务 。扩大国内需求主要是大规模增加投资,为遏制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趋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 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
十九大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 发展目标,即在第二步目标实 现之后的“两步走”战略
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
叶,在基本实现现代
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从 2020 年 到 2035 年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再奋 斗 15年,基本 实现
15年,把我国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全面需要。
供
从供给方角度看,主要矛盾的表述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取代了“落后的社会生
给
产”,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的科学判断。
发展经济学课件0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贫困问题
增长理论的模型分析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问题
1. 狭义的发展:经济增长
2. 普遍的发展:经济发展
3. 广义的发展:人类全面发展
2.1.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首先,环境保护需要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上, 发展中国家是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费用的,简言之,环境保护是 一种奢侈品,发展中国家是享受不起的。
2) 其次,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应是优 先考虑的目标;而要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当然就 比较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退化。这就 是说,环境恶化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发 展不起来。
4. 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和 参与性的增长模式能够培育和增强文化传统,从而能 够为人们以相互丰富的方式享受他们的文化打开无限 的机会;但是,一种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却 能够毁灭文化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 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不顾自然资源耗 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能持续下 去的,也不值得持续下去。
2.2.2.3.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最有影响的发展度量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它 是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 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其后进行了一些 修正。这个指数也是由3个指标构成:寿命、教育程 度与生活水准。①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 ②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 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给予成人识字率 三分之二权数,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 ③生活水 准以调整的人均GNP来表示。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 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计算出每个指标的 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 的人类发展指数。
正确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
正确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有无区别,经济学家各有各的看法。
有的把这两个概念并列起来,有的似乎在应当用“发展”一词的地方却使用了“增长”一词,有的则在指出它们的某些区别时,又说这两个词可以交换使用。
例如,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雷诺兹就认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可视为“互相替代使用的两个名词”。
不过,在传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中,一般是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
其实,从现有人类社会的实践看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为范畴的区分是必要的;对于某一个具体国家的特定时期或以增长为主,或以发展为主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企图将二者截然割裂开来,并认为增长只属于发达国家,而发展只属于发展中国家,则是不可取的。
因此,有相当多的发展经济学家是不赞同传统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的,即认为增长问题只属发达国家,发展问题只属发展中国家。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Ki ndleberger,C.P.和赫里克(Herrick,B.在谈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就曾说过:“在通常使用中包含的意思和在行文中明确表明的意思是,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
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
经济发展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投入分布的改变”。
但与传统西方发展经济学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在其所有方面关联着所有国家,并非只是穷国而已”。
又说,“很难设想没有增长的发展”。
有鉴于此,金德尔伯格和赫里克进一步指出:“功能的变化总是自然而然地包含规模的变化”。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都追求个人所得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三章-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化
一、经济发展
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度量
1、人类发展human development
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人类发展才是经济 活动的终极目的,一切都要以人为中心。
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 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 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商品 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
包括三个变量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社会教育水平 (成人识字率+初、中、高各级入学率)、调整 过的人均收入,再取平均值
人类发展指数分三组:
低人类发展指数(0~0.5) 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51~0.79) 高人类发展指数(0.8~1)
HDI计算
step2
Step 3
Step 4
二、农业与经济发展
贝利(1979)等的实证研究
贝利(R. A. Berry)等1979年对巴西、 肯尼亚、墨西哥、印度等20个国家的农业 进行了横向比较,对巴西、哥伦比亚、菲 律宾等6个国家农业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农场比大 农场更有效率
对农民积极性的激励
如果以居住所有制的小农场代替不在所有制的大 农场,对农民积极性的激励是巨大的
4、 政府农业政策
价格政策 投资政策 信贷政策 工业反哺农业
4.1 价格政策
以往剪刀差价格政策的前提假设是站不住 脚的
改善农业贸易条件的好处 实施的难度 政策的选择
前提假设是站不住脚的
假设:农民对价格变化几乎没有反应;因 此可以以农业剩余补贴工业化
但贝尔曼(1968)等的研究表明农民对 经济刺激的反应是有意义的和很大的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除 了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甚至社会结构的变化
发展经济学课件
目录
• 发展经济学概述 • 经济发展理论 • 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 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发展经济学概述
发展经济学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的学科。
内涵
发展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关注经济结构、社会 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 展。
社会不平等
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如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别差距等。
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挑战
经济波动
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如通货膨胀、通货紧 缩、金融危机等。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巨大 挑战。
全球化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全球 化趋势并利用机遇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绿色发展成为主流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将成 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低碳、循环、可持续发 展将成为主要模式。
未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01
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
02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
罗默模型
提出内生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 是由经济系统内部因素决定的。
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进展
人力资本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新领域
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提出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人力 资本水平。
包括贫困和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全 球化和贸易等新领域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济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结构转变、工业化和城 市化。劳动力逐渐从农业部分向制造业部门和第三产业转 移,农业部门所占比例下降(克拉克) 。
17
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增加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量,保证这些必 需品的公平合理分配。
(二)提高生活水平。
(三)把人们从奴役和依附中解放出来,扩大个 人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
2019/7/31
18
经济发展的度量
一、GDP度量指标 二、贫困程度指标
三、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四、综合性发展指标
发展经济学 第二讲
2019/7/31
1
什么叫经济增长?
• 财富和福利? • 财富的增加?什么能代表财富? • 人口增加? • 人均收入增加? • 生活水平改善? • 国民收入总值增加? • 国家力量增强? • 环境的改善? • 。。。。。。
2019/7/31
2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2•019不/7/31能反映一个经济的财富集中程度
12
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对 经济发展的理解内容上存在差异
• 50-60年代,经济发展基本上等同于经济增 长,及GDP的增长(创造就业)
• 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GDP的增长并意味 着经济发展
2019/7/31
13
经济发展含义的变迁
2019/7/31
15
经济发展的内容具体包括: 1.投入结构的变化 2.产出结构的变化 3.产品构成的变化和与质量的改进 4.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分配状况的改善
2019/7/31
16
世界银行报告中指出的五种有增长无发展 的状况:
无工作的增长
无声的增长
无情的增长
无根的增长
无未来的增长
2019/7/31
2019/7/31
6
内涵式增长
• 斯密式内涵增长
• 通过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贸易来实现增长
–更大市场实现地区剩余产品价值,市场交易扩大导致 分工形成,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10-11世纪北宋末年,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整个经 济范围内出现斯密式的经济增长。
– 15世纪-18时期中期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导致西欧各国的 经济增长。
得到福利的情况。
(四)GDP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
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2019/7/31
20
二、贫困程度指标
人们满足其基本需要所必需的最低水平,被 视为处于贫困状态。这个最低水平通常被称为 “贫困线”。
若用贫困线上限370美元去估计,那么1985 年发展中国家有11.15亿人口出于贫困状态,在 这些人口中有6.3亿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年消费 水平低于275美元。
2019/7/31
10
经济增长的度量
• 国内生产总值(GDP)
Y CI G X M
• 人均GDP
2019/7/31
11
GDP和人均GDP的缺陷
• GDP不能充分反映一个经济的总产出
• 汇率影响GDP的可比性
• 不能反映物价结构上的差异
• 不能反映产业结构的差异
• 没有考虑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
2019/7/31
14
经济发展的定义
• 经济发展是通过提高和扩大生产力水平,实现国 民生产总值可持续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水 平提高,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结构变化,减 少和消除贫困。
•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是充分必 要条件,经济增长侧重对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 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
– 18-19世纪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
变革所带来经济增长
2019/7/31
9
经济增长率的分解
Y Y (N,L,K,Z)
dY Y dN Y dL Y dK Y dZ
N
L
K
Z
g N gN LgL K gK Z gZ
人类贫困指数(HPI)=[(P13 +P23+P33 )/占的比例。 P2:成人识字率。 P3:建立在没有达到安全生活水平的人口数的百分 比、没有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口百分比、五岁以 下儿童体重低于平均水平的百分比3个变量平均数 基础上的剥夺指数。
• 增长和经济增长度量
•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 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度量
2019/7/31
3
经济增长的定义
• 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和 人均收入变量持续增加的过程。
• 国家的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依赖自然资源 禀赋(N)、人力资源(L)、资本(K)、 企业家才能和技术( Z)。
2019/7/31
19
一、GDP度量指标
GDP衡量的是一国经济总量的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 方法存在着许多缺陷:
(一)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发展中国家的许
多产品和服务是不计入GDP的。
(二)走私毒品等地下经济是秘密进行的,无法计
入在GDP中。
(三)它不能准确反映人们从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2019/7/31
4
经济增长的分类
• 外延式增长
• 内涵增长
2019/7/31
5
外延式增长
• 生产技术不变,要素数量增加而引起生产 总量的增加
• 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是外延式增长
• 中国18-19世纪对“关东”地区开发 • 明代以来对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 • 美国农业早期的发展 • 俄罗斯的农业发展
2019/7/31
21
表2.1 发展中国家的贫穷状况(1985年)
2019/7/31
22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 类贫困指数(HPI),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贫困程度, 它把人类发展定义为“扩大人类选择的过程”,不仅取决 于收入,而且还决定于寿命预期、教育识字率和保健服务 等其他社会指标。
2019/7/31
7
诺思式内涵增长
• 制度改革而导致的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产权制度的完善---激励 机制,管理水平的提高。
– 15世纪,西欧庄园制度向资本主义农庄过渡。
–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9/7/31
8
普洛米休斯式的内涵增长
• 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
– 技术革新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新产品出现导致新 市场开拓(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