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完美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金黄色的沙漠
3.这些地方原来是怎样的?现在 却是怎样的?
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在这里作者用哪两个词语把原状和现
状连接在一起?
本来——可是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比。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 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 活不得安宁。
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
。
享受春天 蔚蓝的大海 金黄色的沙漠 蓝得发黑的夜空 绿茵茵的草地 我们在鲜花中读书 享受春天„„ 是海鸥们的乐园 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属于星星和月亮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 一样享受春天……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祈盼?最后用了省略 号,什么意思?总体可以概括为哪两个字? • 这是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 祈盼,一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 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 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 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
阻碍了绿茵场上孩子们的脚步。
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虽然仅仅只 是一张平稳的课 桌,一间洁白的 教室,如果没有 和平,连人类生 存最基本的要求 都是空想.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祈盼?最后用了省略号,
什么意思?总体可以概括为哪两个字?
这是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
一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 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 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 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二个字概括,就是“和平”!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美好的道理: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就去享受它吧。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原文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们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这究竟是为什么?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这究竟是为什么?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这究竟是为什么?绿茵茵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练习题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wèi lán hǎi ōu xún yì xī yìpín fán lǜ yīn yīn qí pàn zhàn jiàn二、我能根据诗歌内容来填空。
( )的大海 ( )的教室( )的沙漠 ( )的脚步( )的草地 ( )的课桌( )的战舰 ( )的坦克( )的导弹 ( )的地雷碎片三、我会加量词而且不重复。
一( )课桌一( )教室一( )鲜花一( )草地一( )星星一( )海鸥一( )坦克一( )家园四、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近义词:巡弋( ) 阻挡 ( ) 祈盼( )梦幻( ) 欢乐 ( ) 平稳( )反义词:洁白( )五、我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能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本文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的视角,揭示了,发出了2.诗歌的前四节序数结构形似,将与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这究竟是为什么?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这究竟是为什么?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这究竟是为什么?绿茵茵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教学前,师生共同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生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那里和自己同龄的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引发学生对这些地区和儿童的关注和同情,激发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
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以朗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始终,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汇报交流,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朗读。
还要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感情。
课后的“阅读链接”的《儿童和平条约》要组织学生认真读,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从不同的语言形式感受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1、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
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有关的录像片。
2、本诗的教学,不宜逐词逐句讲解,可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生活状况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为理解诗歌的意思作铺垫。
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表达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3、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 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体会、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的含义。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学准备:战争资料片、图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
)1、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地生活。
)你有什么感想?2、全班交流感受,提升情感。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导语,交流自方法。
2.学生自读诗歌。
3.交流读后感受。
4.理请诗歌的整体线索。
5.了解每一节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
注意:“茵”的读法。
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3、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学习一至四小节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五、学习第五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六、总结课文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韵律和节奏。
3、“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学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3、组织学生办小报《战争与和平》。
4、学习读选读课文《黄继光》板书设计: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有洁白的教室世界和平的期盼平稳的课桌鲜花中读书……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诗,再采取多种形式诵读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挤走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打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平静而美丽的天空
蔚蓝色的大海
绿茵茵的草地
蓝而发黑的夜空
金黄色的沙漠
同学们,现在 我们正处于春天, 你会怎样享受美好 (齐读)享 受春天 的时光和景色?请 蔚蓝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你说一 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说。
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上,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在鲜花中读书, 我们享受春天„„
据联合国统计
1.目前全世界共有25万“娃娃兵”,而 各类战争冲突已导致200万儿童死亡, 600万儿童致残。 2.全球饥饿人口达10.2亿, 每6秒饿死1个 孩子
?
找找 画画
• 这首诗前四小节描写了哪几个地方?
请用直线画起来。
• 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 这些地方原来是怎样的?现在却是
怎样的?画出来完成活动二的表格。
蔚蓝色的大海,
பைடு நூலகம்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 下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 碎片
蔚蓝色的大海,
是海鸥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 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
熙熙攘攘的大街, 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
你仿佛看到 了什么?
郁郁葱葱的森林,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是鸟儿们歌唱的天地。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们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为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wèi 蔚蓝 yīn 绿茵茵
yì 巡弋
qí 祈盼
pí n 频频 xī yì 蜥蜴
理解词义
• 巡弋:(军舰)在海上巡逻。 •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 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 祈盼:祈祷、盼望。 • 蜥蜴[xīyì]:一种爬行动物,俗称四脚蛇。
两伊战争是一场时间超过第二次世界 大战。伤亡人数超过朝鲜战争、经济损失 超过越南战争的大规模消耗战。它吞噬 了 无数的生命财产,给两伊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也给国际政治、经济带来严重的不利 影响。据最新估计,两伊双方死亡约10 0万 人,伤约15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9000多亿 美元。在袭船战中,有574艘商船在海湾遭 到袭击,有420名船员 死亡,452人受伤, 船主损失在2O亿美元以上。
想想诗歌写了什 么内容?
• • • • •
1、这首诗有多少节?可以分成几部分? 这首诗有5节。可以分成两部分。 怎样分?请同学说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4节) 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 宁。 • 第二部分:(5节) • 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 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春天的消息(节选)
• • • • •
• • • •
春天的消息(节选)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 本来——可是 •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对比。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
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 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阻拦着孩子们奔跑的脚 步,
战争的罪恶之处仅仅是这些么? 还会造成怎样的灾难?
战争,让我们无家可归!
战争,让我们缺胳膊少腿!
战争,让我们家破人亡!
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家园
战争,让我们失去亲人
战争,让幼小的花朵过早凋零了!
战争,让小孩子成了杀手
1939~14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 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二次世 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 的一次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 及20亿人口,战火燃及欧、非、大洋洲和印度洋、 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 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 军人和平民超过550万,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 出占其国名总收入的60%~70%,直接军费开支总 计1.3万亿美元。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 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 年价值)。这场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摧 残。
是啊!春天代表着美好,代表着幸福, 代表着希望,大家每天都在享受着春天。可 是,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却饱受战乱之苦。他 们在战争中 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双手,失 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甚 至失去了如花一般灿烂的生命!让我们一起 对那些战火硝烟中的孩子们说一声:和我们 一样享受春天!
请同学们尝试着 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活动二 我们的学习卡
地 点 原先的美好景象 现在的状况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 为不速之客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 破了它们的梦幻
频频的导弹发射把星星 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满是散落的地雷碎片阻挡 着孩子们打奔跑的脚步
大海
沙漠
海鸥的乐园
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夜空 草地
星星和月亮的家园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 在这里作者用哪两个词语把原状和现状 连接在一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 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 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中国二战死 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 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 代以后,数据渐渐明了:约1800万。其中 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其中国军135万, 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 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