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硅藻4共66页文档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2

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2
通3个轴.在细胞上可以确定3个主要的面: 即由贯壳轴和壳面长轴所决定的面,称为长轴面 (apical plane); 由贯壳轴和壳面短轴所决定的面称为短轴面 (transapical plane); 由壳面长轴和壳面短轴所决定的面称为盖壳面 (valval plane) 又称平断面或细胞分裂面。
连接上、下壳面中心点的线为: “贯壳轴”(pervalvar axis)
连接壳面两端的线为: “壳面轴”(valvar axis)
非圆形壳面的壳面轴又分为: “壳面长轴”(apical axis) “壳面短轴”(transapical axis)
6
贯壳轴代表硅藻细胞的长度(或称高度);壳面长轴 代表硅藻细胞的宽度;壳面短轴代表硅藻细胞的 厚度。
观察到硅藻细胞的壳环时,称为: “壳环面观”(girdle view)
4
•1:环面观 •2:壳面观 •P:贯壳轴 •D:直径 •vs1、vs2分别为 上、下壳的壳面 •vm1、vm2分别 为上、下壳的壳 套 • cb1,cb2分别 为上、下壳的环 带 •e:上壳 •h:下壳 •g:壳环
5
壳面为非圆形的硅藻物种,有: “宽环面观”(broad girdle view) “窄环面观”(narrow girdle view)
④网纹(areola),通常是由多边形的小室相互 排列成蜂窝状的花纹,室的中央孔向细胞腔内 开口。
28
29
30
31
32

33
10)壳缝或称纵沟(raphe):
是羽纹硅藻纲中.能运动物种的壳壁上才有 的特殊构造。
①纵沟(raphe),从壳面上看,有中央节、端节和 两者之间的裂缝组成。裂缝分外沟(outer fissure) 和内沟(inner fissure),两者截面呈‘>’形,位于 壳面外的称为外沟,位于壳面内的称为内沟。原生 质在内外沟中流动。

硅藻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汇总

硅藻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汇总

第一章硅藻和硅藻土第一节硅藻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它的形体极为微小,一般只有十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上最小的硅藻只有一微米,最大的硅藻有三、四千微米。

由于硅藻壳体十分微小,所以直到显微镜问世以后,人们对它才逐渐有所了解。

因为硅藻的微小,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至于对它的形态、微细结构的研究,就得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对其作更深一步的研究。

硅藻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有水的地方都有它的存在。

由于硅藻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有机物,加上其繁殖速度快,数量大,所以它也是水中的动物的氧气的提供者之一。

水产品如渔业的兴衰与它的存在有着间接关系。

在不同的水体(如淡水、咸水)中,硅藻的组成不同,并且它生存时代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生活在这些水体的硅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例如淡水、阳光充足、水中有大量的火山爆发后产生的二氧化硅可溶性硅质来源和富含二氧化硅的岩石经风化分解为可溶性硅质来源时,生活在水体中的硅藻能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繁殖,它们的遗骸沉积到水底被埋藏起来,当其堆积到一定厚度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硅藻土。

适宜硅藻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是:①利于光合作用和沉积作用发生和进行的浅水盆地;②有丰富的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来源;③有丰富的营养物供应。

硅藻是组成硅藻土的主要部分,而硅藻堆积时共生和伴生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与其一起堆积,一张办公桌几天不清扫一下,也会落上一层灰尘,何况漫长的堆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杂质也将与硅藻堆积在一起,成为硅藻土,为此,可以说硅藻土除了含有硅藻外,不可能不含有其他杂质。

而我们优选硅藻精土,就是把原土中的硅藻富集起来,把其共生的杂质出去。

第二节硅藻的形态和结构每一个活的硅藻细胞都有上下两个壳,它的上壳比下壳稍大,互相扣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硅藻细胞(如图 1 所示)。

图 1 硅藻细胞纵切面A 、表面,B 、下壳,C、环壳面, D 、上下壳连接带每个壳都由壳面,环壳面,上下壳连接带三部分组成。

实验二硅藻门中心纲

实验二硅藻门中心纲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实验二 硅藻门中心纲常见种类 及细胞形态观察
1.圆筛藻 2.小环藻 3.直链藻 4.冠盖藻 5.根管藻 6.角毛藻 7.盒形藻
8.双尾藻 9.弯角藻 示教:骨条藻
1.圆筛藻
2.小环藻
3.直链藻
4.冠盖藻
示教:骨条藻
5.根管藻
6.角毛藻
7.盒形藻
8.双尾藻
9.弯角藻
混合藻样品一












混合藻样品二
பைடு நூலகம்
双尾藻
盒形藻
作业
1.分别绘圆筛藻、小环藻细胞结构图,并绘制 其中任意一种藻壳环面结构。
2.绘直链藻丝状群体结构图,并示细胞的连接 带结构。
3.绘冠盖藻结构图,示细胞间连接方式小刺的 结构。
4.绘角毛藻结构图,示角毛结构。 5.绘双尾藻结构图,示长刺结构。
谢谢欣赏

硅藻

硅藻

常见赤潮硅藻
海洋环境如果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它原因, 常使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 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等生殖过盛,形成 赤潮,使水质恶劣,对渔业及其它水产动物 带来严重危害。 有些硅藻(如根管藻)生殖太盛并密集在一 起,可阻碍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降低渔 获量。

硅藻的工业价值

(d)休眠孢子: 沿岸性的中心硅藻多产生休眠孢子。首先,
细胞内原生质收缩,集聚于中央,然后分泌两瓣厚壳将其包 围,壳上常有刺状
1细胞分裂
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细 胞核进行有丝分裂。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两壳分开为上壳,各再生一新的半壳 为下壳。两个子细胞一个与母体大小相等,另一个较母体为小。如此连续分裂下 去,多数个体将越来越小。硅藻以复大孢子(auxospore)的方式恢复其大小。
辐杆藻 Bacteriastrum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细胞呈圆盘形,以一条胶 质线相连成串,或埋在胶 质块内。群体,极少数单 个生活。壳面点纹,壳缘 有许多小刺。间生带明显, 呈环纹状或领纹状。本属 为近海浮游种类,我国记 录的有4种,诺氏海链藻T. nordenskioldi为我国北方 沿岸性种类。细弱海链藻 Thal.subtilis黄海、东海和 南海均有分布。
6、三个轴三个面

三个轴:纵轴(长、顶)、横轴(短、切顶)、冠壳 轴(壳环轴) 三个面:壳面、长轴带面、短轴带面

7. 羽纹硅藻细胞壁结构
羽纹硅藻纲细胞的壳面长形至椭圆形、带面多数 为长方形、具壳缝(纵沟)或假壳缝、假纵沟)) 或具管壳缝,在壳缝或假壳缝的两侧具由细点 连成的横线纹,或具横肋纹 。 1.中轴区和中心区 细胞中部或偏于一侧具1条纵向的

温度、硅藻

温度、硅藻

1.4.1.2温度温度是影响藻类细胞生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变化能够迅速导致藻细胞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变化。

硅藻多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生长繁殖,适温范围在10~25 Cohn等[[35]在研究4种底栖硅藻时发现,藻细胞的运动速度在35℃以下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研究发现,相对于营养盐配方、光照和盐度而言,温度变化对底栖硅藻的影响最为明显。

培养的底栖硅藻应选用当地海区常见种类,其对本地区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

高温和低温都会对底栖硅藻的生长造成危害,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高温对生物体的破坏是化学性的和不可逆的;低温对生物体的破坏是机械性的。

底栖硅藻理化成分的合成也存在一个适宜的温度,且因种而异,在极端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合成受限可能是相关的酶发生不可逆损伤所致。

[35] Cohn S A ,Farrell J F,Munro J D et al.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mixed species composition on diatom motility and adhesion.Diatom Research ,2003 ,18 (2) :225一243.1.5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底栖硅藻具有较强的附着性,不像浮游微藻那样能立体地利用水体,高效率利用营养物质,生产性大规模培养十分困难。

目前国内收获底栖硅藻饵料的方法主要靠自然海区挂板附着或刮砂淘洗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质量不能保证。

关于单一底栖硅藻饵料的研究报道甚少,使得此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国内对底栖硅藻类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陆续有对底栖硅藻详细研究的报道。

目前仅有几家单位对底栖硅藻的研究较深入,而大部分的研究工作都放在了优化培养条件等基础工作上,对底栖硅藻体内理化成分和其它应用价值的研究等,还少见报道。

国外对底栖硅藻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有些己经应用在水产业和工业化生产中。

国内目前有关海洋底栖硅藻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金属离子、胞外多糖等)的研究近年来才有发展[f621,而对小分子有机酸的研究少见报道。

硅藻页岩的调湿性能的比较研究和结构分析

硅藻页岩的调湿性能的比较研究和结构分析

- 65 -硅藻页岩的调湿性能的比较研究和结构分析姜广明1,马海旭1,肖凯巍1,韩方超2,崔奕帆3,胡 水4(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2.山东省泥博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山东 淮坊 262400;3.北京元晟万利通贸易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4.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 首先描述 5 种不同的硅藻页岩原矿和硅藻页岩粉体的外观和微观形貌,然后利用红外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分析硅藻页岩的化学成分、晶体形态和组成等。

比较 5 种硅藻页岩的调湿性能,提出热失重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分辨和筛选高调湿性能的硅藻页岩。

【关键词】 硅藻页岩;硅藻土;X 射线衍射分析;热失重分析;调湿性能;调湿材料 【中图分类号】 TQ630.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3702(2021)04-0065-050 引言硅藻土作为一种无机的调湿材料,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装饰中[1];但是与硅藻土来源相近的硅藻页岩,目前还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

硅藻页岩是由硅藻土在地球内部地核热能的作用下演化而成的矿物。

与硅藻土相比,硅藻页岩的比表面积更大,调湿能力更强[2],是更高端的无机调湿材料。

本文分析不同产地的硅藻页岩的外观、层理和微观形貌;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热失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硅藻页岩的成分、结构;对比了多种不同产地和不同处理方法的硅藻页岩的调湿性能。

1 原材料收集了产自日本北海道地区和肯尼亚的 2 种硅藻页岩原矿石,粉碎成硅藻页岩粉体(以下简称硅藻页岩),同时还收集了产自中国东北的 3 种硅藻页岩,给样品编号,其产地、颜色、处理方式和白度等信息,如表 1 所示。

作者简介:姜广明,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

Comparative Study and Selection of Diatom Shalewith High Humidity Control PerformanceJIANG Guangming 1,MA Haixu 1,XIAO Kaiwei 1,HAN Fangchao 2,CUI Yifan 3,HU Shui 4(1.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China ;2.Shandong Ni Boss New Material Co.,Ltd.,Weifang Shandong 262400,China ;3.Beijing Yuansheng Wanlitong Trading Co.,Ltd.,Beijing 100013,China ;4.Beijing University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China ) Abstract :Firstly,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appearance and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five different diatom shale ore and diatom shale powder,and analyzed chemical composition,crystal form and composition,etc. of diatom shale by means of infrared analysis,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thermal gravity analysis. The humidity control performance of 5 kinds of diatom shale was compared,and the thermal gravity analysis method could also be used to distinguish and screen diatom shale with high humidity control performance. Keywords :diatom shale;diatomite;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thermal gravity analysis;humidity control performance;humidity control material- 66 -2 实验设备SEM 使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经喷金处理。

08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3

08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3
45
羽纹藻
隶属 羽纹藻纲 羽纹藻属 羽纹藻是羽纹藻纲的代表
种类.其壳有长圆形和线 条形等,颜色由金黄到浅 黄色,“内腔”有宽而强 劲的肋,是淡水中常见的 硅藻。 羽纹藻约有200多种;海 水中不多见。 大羽纹藻是最大的类型, 其细胞像绿羽纹藻一样, 长达180微米。
46
太阳漂流藻
半沟亚目

单面沟亚目

双面沟亚目
27
四、硅藻的分布
和养殖上的关系
28
硅 藻 的 分 布 - 01
1、硅藻分布较广;海洋、半咸水、淡水湖泊、 鱼塘都有,甚至在潮湿的土壤表面、冰川地带 也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2、一般海洋种类比淡水多,多数浮游性; 3、有的附于岩石或淤泥表面;也有附生在水
生动植物体上,繁殖旺季每升水中常达数百万 个。 4、淡水种类常大量繁殖于春秋二季,海生者 随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而决定其种类和数量。
18.7. 无 配 生 殖,两 细胞接近 后,包 在 胶质 内,不经过接 合各自 形 成 一 个复 大孢 子。
11
19、小孢子繁殖
为中心硅藻中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 其细胞内,核和原生质进行多次分裂,成为8、16、
32、64、128个的小孢子,每个孢子具有l-4条鞭毛, 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然后每个合 子萌发成为新个体。
12
20、休眠孢子
一般沿岸性的辐射硅藻类多产生休眠孢子。 20.1. 首先,细胞内的原生质收缩,集中于中央 ,然后
分泌两辩厚壳将其包围,壳上有刺状突出物,一般每一 细胞中仅形成一个休眠袍子。在群体中相邻的细胞可同 时形成休眠孢子。
13
休 眠 孢子
20.2. 据根实验证明,休眠孢子的形成有 三种因素:

03硅藻

03硅藻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细胞圆盘状,壳面有大 的孔纹,呈六角形,辐 射状排列 本属是最常见的浮游硅 藻之一,为海产仔幼鱼, 毛虾、贝类的主要饵料。
种类多达300种以上




星脐圆筛藻
小环藻属Cyclotella

单细胞或2-3个细
胞相连 细胞圆盘形 壳面花纹:外围区: 肋纹;中央区:无纹 或具点纹 主要生活在淡水
针杆藻属Synedra
细胞:长线形,头状, 壳面中央常有方形或 长方形的无纹区。 单细胞或群体 假壳缝,两侧具横线 纹或点纹
分布广,淡水、海水 皆有,浮游或着生。
脆杆藻属Fragilaria
细胞以壳面相互连成 带状群体,或以每个细 胞的一端相连成“ z ” 状群体。 壳面长披针形或椭圆 形 线形假壳缝,线纹或 点纹。带面长方形。 主要分布淡水中。

1、无壳缝目

细胞壳面无壳缝或仅有假壳缝。单细胞或连 成带状、星状群体。壳面常为披针形或线形, 有的一端大或具波纹状边缘,两侧对称,常 具间生带和隔片。

常见种属:星杆藻属、针杆藻属、脆杆藻属、 等片藻属
星杆藻属Asterionella
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通常一端扩大。细胞以一端连成星状、 螺旋状等群体。假壳缝不明显。色素体多数,呈板状或颗粒状。 浮游种类,海、淡水均osira、圆筛藻属 Coscinodiscus、小环藻属Cyclotella、骨条藻属 Skeletomema
直链藻属Melosira
细胞:圆球形或圆柱形 丝状群体
环带上有点纹或孔纹
环沟、假环沟 棘、刺、龙骨突 早春、晚秋生长旺盛 在淡水湖泊易构成优 势种。同化产物是脂肪, 饵料价值比较高

硅藻概述

硅藻概述

一、中心硅藻纲(中心纲)的特点
• • • • • 单细胞,或内壳面相连接成链状群体。 花纹辐射对称排列。 细胞圆盘形、圆柱形或三角 形、多角形等。 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有助于浮游生活。 多数种类营浮游生活,少数种类 营附着生活, 可分泌粘胶附着在海藻、底栖动物或其他物体 上,被浪打之后,常带入浮游生物 群中。 • 大多数海水,淡水种类少
• 单细胞,或以壳面相连成链状或靠胶质 丝连成链状,或埋 于胶质内。 细胞常为圆形、鼓形或圆柱形、透镜形 等。横断面圆形。 壳缘平滑,有的种类壳缘具 小刺。


1.直链藻科Melosiraceae
• 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水中,淡水种类不多,却是湖泊、 池塘最常见的浮捞 硅藻之一。本科有4属,直链藻属 最为常见。 • 直链藻属Melosira:细胞圆球形或圆柱形,内壳面连接 成链状或念珠状群体。壳面圆形 细胞一般很厚,有细 点纹或孔纹。有的种类相连带上有一线形的环状缢缩, 称环沟,两细胞之间的沟状缢缩称假环沟。有的种类 壳面具棘或刺。 • 常见种有:具槽直链藻M.Sulcata,为我国沿岸水域 常见种,分布很广;颗粒直链藻M. granulata 为湖泊 池塘的普生种,可形成优势种群;变异直链藻在海、 淡水中均有分朽。
1.脆杆藻科
壳面有假壳缝或无。壳面扁卵形全披针形。 常形成群体。淡水、 海水均有分布。
(1)星杆藻属: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通常—端扩大。细胞以— 端连成尽星状
脆杆藻科
脆杆藻科
脆杆藻科
脆杆藻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平板藻科:细胞内有隔片是本科的主要特征。隔片2一5片 细胞常以 胶质相连成带状或曲折的链。
平板藻科
2 窗纹藻科
3 双菱藻科
三角褐指藻

硅藻

硅藻

硅藻【摘要】硅藻是真核藻类的主要类群之一,是常见浮游植物。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藻类,属金藻门,硅藻纲,个体微小,约1-2000μm。

硅藻大多都是自养,繁殖能力强,体内储存的养分为脂肪和金藻淀粉,油类常多于淀粉,所以死后容易使水体腥臭。

当大量繁殖时可使海水变红形成“赤潮”——藻华。

地质时期硅藻残骸沉积水底,构成硅藻土。

本文主要从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生殖方式、硅藻的分类、硅藻的生态分布以及其应用和作用方面对硅藻做一个总体的了解,文章会对硅藻的作用做一个比较详尽的阐述。

1 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1.1硅藻的细胞壁结构硅藻的细胞壁薄而透明,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

硅藻形态多样,但其结构基本一致。

每个细胞的壁由大小两个壳片互相套合而成,类似于肥皂盒或培养皿的形态。

上面较大的壳片为上壳,套在里面较小的壳片为下壳。

两个壳片又可以分为盖面和侧面。

上下壳的盖面分别为顶、底面,上下壳之间的侧面称为壳环或壳环带,壳面周边向侧面弯曲的部分为壳套,上下壳互相套合的壳环部分为相连带(图1-1细胞壁结构)。

图中从左到右分别为中心目硅藻与羽纹目硅藻的细胞壁结构构造模式图。

图1-1 硅藻细胞壁结构 1.2 硅藻的细胞壁构造硅藻的细胞壁构造(图1-2)主要指的是硅藻所具有的壳面纹饰、纵沟、间插带。

壳面纹饰有点纹、线纹、肋纹、孔纹。

点纹包括真孔和拟孔,都可分泌胶质。

细的点纹紧密排列成为线纹,粗的点纹排列成为肋纹,孔纹为蜂窝状。

多数硅藻两壳面皆具有纵沟。

间插带是在壳面与相连带之间发育的一种环状片。

1.3 硅藻的体形及定向硅藻多数表现为单细胞,也有许多种类借由细胞分泌的胶质形成丝状体、群体,形状有纺锤体、弓形、舟形、线性、圆柱形、提琴形、新月形、圆形和椭圆形。

为了正确地观察和描述硅藻,确定了3个基本轴向,分别是长轴(纵轴)、切顶轴(短轴)、贯穿轴。

分别相当于几何坐标系中的Y 、X 、Z 轴。

06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1

06海洋生物学04硅藻门01

26
盒形藻 Biddulphia alternans
27盒形藻 Biddulp来自ia alternans28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弯角藻属物种是由细胞壳面两侧对应长角相连成螺旋状群体。
12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骨条藻属、冠盖藻属等物种是由相邻细胞壳面边缘一圈小刺相连成直的 链状群体。
13
骨条藻 Skeletonema sp.
14
15
16
17
18
19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9
2、有的群体形态是由若干细胞共同分泌胶质, 所有细胞都包埋在一个不定形的胶质团块内 或者形成假丝体。
胶质团块 细弱海链藻 Thalassiosira subtilis
10
(假丝状 桥弯藻Cymbella sp. )
11
3、有的是由细胞壳面直接相连成为群体。
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 danicus
29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30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31
32
4、有的群体形态是由细胞壳面细胞壁衍生出 的刺、角毛、角、突起等特殊构造相连而成 的长短不一及直的、曲折或者螺旋状的链状 群体。
角毛藻属物种是由细胞壳面两侧对应角毛基部相交而成的直链状或者螺 旋状群体。

硅藻--

硅藻--

色素体: 色素体:硅藻的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叶 绿素a、、 、、c1 以及β胡萝卜素 绿素 、、 、c2以及 胡萝卜素, 以及 胡萝卜素,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色素体呈黄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ⅠExteral features ⅡCytologic features
Ⅲ Reproduction and life history ⅳ Movement
•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细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贯壳轴长短不同 而有不同的形态。 而有不同的形态。群体是依靠细胞分泌胶 质、细胞壁或细胞壁的衍生物直接连接而 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成。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第一节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硅藻概述
•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藻类植物一门。硅藻由褐藻演 化而成。 硅藻普遍分布于淡水、海水中和湿土上,生境非常广 泛,地球上凡是有水滞留的地方,都会有硅藻的踪迹;为 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食料。硅藻死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 成硅藻土,可作耐火、绝热、填充、磨光等材料,又可供 过滤糖汁等用(孔隙率、低导热性、高熔点和化学惰性的 特点)。约16000种。淡、海水中均有分布,为海水中的主 要藻类。分布广,喜在较低温的硬水水体中生活,游、底 栖或着生,在岩石、墙、树皮上也能附生,在干燥处以休 眠状态过旱季,在热带的潮湿地区与蓝藻共生。春秋两季 出现高峰,水温60°温泉中某些藻能正常生长、繁殖。

第2章硅藻4

第2章硅藻4

曲舟藻 Pleurosigma spp.
舟形藻 Navicula spp.
膜状缪氏藻 Meuniera membranacea
蜂腰双臂藻 Diploneis bombus
羽纹藻 Pinnularia spp.
藻形菱氏洛 藻形菱长
7.管壳缝目 Aulonoraphidinales
菱形藻
Nitzschia Nloitrzesnczhiaianalongissima
2. 色素: Chla 、c、β-胡萝卜素、 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等
色素体: 黄绿或黄褐色, 粒状、片状、分枝或星状
3. 同化产物 : 脂肪
4. 繁殖方式: 营养、无性、有性
1、细胞分裂
2、复大孢子 auxospore
3、小孢子: 中心硅藻 4、休眠孢子:沿海种类
三、分 类
? 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 缝----------------------------- 中心硅藻纲 Centriae
? 细胞形状,细刺,长链 ? 饵料:硅质少、易消化,缢蛏和牡
蛎 ? 在河口港湾由于有机质的污化,常
常大量繁殖而形成赤潮。 ? 本属我国只发现一种,中肋骨条藻
S. costatum ? 水质污染的生物指标:能在其它海
洋硅藻不能生活的恶劣条件下生存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 danicus
(6)棘冠藻
脆指管藻 Dactyliosolen fragilissimus
Corethron criophilum
藻冠棘
2. 管状硅藻目 Rhizosoleniales
根管藻

水生生物学硅藻门

水生生物学硅藻门
• 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在海底, 形成的硅藻土 (diatomaceous earth) ,含有 83 . 2 %的二氧化硅。它在工业上用途很 广,可以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过滤剂、 吸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 充剂,以及保温材料等。化石硅藻对石油 勘探有关的地层鉴定以及对古地理的研究 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D、假壳缝: 壳面上无壳缝,仅在 壳面中央或偏壳面一侧 有纵向无纹平滑区。 E、管壳缝: 为1条纵走或围绕着壳 缘的管沟,以极狭的裂 缝与外界相通,以小孔 与内部相通。
2.原生质体:
(1)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 还具有岩藻黄素和硅藻黄素。 (2)颜色:黄褐色、黄绿色 (3)色素体:1—多个,盘状、板状、分 枝状、颗粒状、星状等。 (4)贮存物质:油滴(脂肪) (5)细胞核:1个,通常位于细胞中央。
二、体制及细胞形状
• 单细胞:大多数为单细 胞种类。 • 群体:
• 圆柱形、鼓形、圆盘形、 小盒形、线形、披针形、 长棒形、舟形、偏舟形、 卵圆形等等。
三、形态构造
1 细胞壁: • 壁的成分:外层—硅质,内层—果胶质。 • 壁的构造:壳体坚硬,由上下两个半壳套 合而成
• A.半壳:整个细胞 由两个半壳套合而成, 故断面象一个小盒子, 大的半壳在小的半壳 上面。 • 壳面:有上、下壳面 (或称盖板)。 • 壳环(带面):壳壁 的侧面。 • 壳套:壳面与壳环的 连接处(壳面的边缘 略有倾斜的部分)。
• 间生带:附 加在壳面与 增 壳环之间的 强 插入连接带, 与壳面方向 细 平行,起加 胞 固壳的牢固 壁 作用。 的 • 隔片:间生 带向细胞内 作 腔伸展成的 用 片状体。
B.壁上突出物: 胶质线、胶质块、刺、棘突、角毛、 龙骨突等等。 有连接细胞和增加浮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形态构造
1. 具硅质细胞壁,内层果胶质,外层硅质 2. 细胞壁:上下两壳,大-上壳,小-下壳。 3. 上下壳:壳面、壳套、相连带、间生带、隔片
间生带: ✓ 节间带、间插带 ✓ 数目、花纹的形状
隔片:假隔片 真(全)隔片
4、细胞表面花纹
点(条)纹、线纹、 孔纹、肋纹
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5、细胞表面突出物
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单细胞或壳面与壳面相连成链状或共同套在一胶质管 中。细胞圆盘形或鼓形,壳面圆,辐射对称,壳面无 角状突起和结节,有的种类壳缘具小刺。
骨条藻属Skeletomema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小环藻属Cyclotella 直链藻属Melosira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1 (2) 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形。壳面多为圆形--------------------------------------------------------------------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2 (1) 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3 (4) 细胞长圆柱形,冠壳轴很长,具间生带-------------------------------------------------------------------------------------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 4 (3) 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具有突起---------------------------------------------------------------------------------------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
盒形藻属B的形状, 个体生态
羽纹硅藻纲Pennatae
细胞壳面线形、椭圆形、卵形、菱形、新月 形、弓形、“S”形或棒形,细胞表面没有刺 毛和突起。花纹为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 具壳缝、假壳缝或管壳缝。
1 (2)细胞壳面无壳缝或具假壳缝-------------无壳缝目Araphidiales 2 (1)细胞壳面具壳缝 3 (4)细胞仅一壳面具壳缝,另一壳面具假壳缝------------------------
角毛藻属Chacetoceros 双尾藻属Ditylum 盒形藻属Biddylphia
角毛藻属Chaetoceros
细胞:扁椭圆,环面:四角形或长方形,刺毛,丝状体, 常见而重要的浮游硅藻之一,常作为人工培养的对象
双尾藻属Ditylum
壳面中央,有一条 粗直中空的长刺, 壳面四周有很多小 刺,单生个体,环 面随间生带的多少 而有长短。
✓ 细胞圆盘状,壳面有大 的孔纹,呈六角形,辐 射状排列
✓ 本属是最常见的浮游硅 藻之一,为海产仔幼鱼, 毛虾、贝类的主要饵料。
小环藻属Cyclotella
✓ 单细胞或2-3个 细胞相连
✓ 细胞圆盘形 ✓ 壳面花纹: 外围区:肋纹 中央区:无纹或具点
纹 ✓ 主要生活在淡水
直链藻属Melosira
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等
色素体: 黄绿或黄褐色,
粒状、片状、分枝或星状
3. 同化产物: 脂肪
4. 繁殖方式:营养、无性、有性
1、细胞分裂
2、复大孢子auxospore
3、小孢子: 中心硅藻 4、休眠孢子:沿海种类
三、分 类
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 缝-----------------------------中心硅藻纲Centriae
✓ 细胞形状,细刺,长链 ✓ 饵料:硅质少、易消化,缢蛏和牡蛎 ✓ 在河口港湾由于有机质的污化,常
常大量繁殖而形成赤潮。 ✓ 本属我国只发现一种,中肋骨条藻
S. costatum ✓ 水质污染的生物指标:能在其它海
洋硅藻不能生活的恶劣条件下生存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突起、刺、 毛、胶质线(块)等
增加浮力、 相互连接
6、三个轴三个面
三个轴:纵轴(长、顶)、横轴(短、切顶)、冠壳 轴(壳环轴)
三个面:壳面、长轴带面、短轴带面
7. 羽纹硅藻细胞壁结构
二、 主要特征
1. 体制: 多单细胞,丝状体、
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
2. 色素:
Chla、c、β-胡萝卜素、
--------------------------------------------单壳缝目Monoraphidinales 4 (3)细胞壳面均具壳缝 5 (6)壳缝不发达,很短,仅位于壳面两端的一侧---------------------
-------------------------------------------------短壳缝目Raphidionales 6 (5)壳缝发达,贯穿壳面 7 (8)壳缝线形,位于壳面中轴区-----------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 8 (7)壳缝管状,为管壳缝,常位于壳缘---------------------------------
✓细胞:圆球形或圆柱形 ✓丝状群体 ✓环带上有点纹或孔纹 ✓环沟、假环沟 ✓棘、刺、龙骨突 ✓早春、晚秋生长旺盛 ✓在淡水湖泊易构成优 势种。同化产物是脂肪, 饵料价值比较高
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
细胞长圆柱形,具角状凸起及棘刺。壳面 呈斜锥形突起,贯壳轴很长,并有很多间 生纹。
根管藻属Rhizosolenia
✓ 单细胞或链状群体 ✓ 细胞管形 ✓ 壳面:截形或鸭嘴形,
小刺 ✓ 间生带:环形,半环形
或鳞片状 ✓ 分布广,多暖海种类,
少淡水种类,富营养型 水体中
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
细胞小盒形,形状如面粉袋,具角状凸起及棘刺。 壳面扁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或半月形。
花纹左右对称,羽状排列,具有壳缝和假壳 缝-----------------------------羽纹硅藻纲Pennatae
中心硅藻纲Centriae
单细胞,或由壳面相连结成丝状或链状,细胞表面有刺毛或突起。 壳面圆形、多角形或椭圆形,花纹呈辐射状排列,无壳缝和假壳缝, 不能运动。主要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