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画面设计的美学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课件画面设计的美学原则
1、画面背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般来讲,多媒体课件画面背景应该追求色彩、风格、形式的统一性。多媒体课件组合了多种媒体表现的教学内容,为了美观,也为了主体表现不让人感觉突兀,安排适当的背景非常必要。
背景的颜色、图案要根据课件整体形象风格的要求来制作,原则是色彩尽量单一,形象尽量简洁,避免喧宾夺主。背景可以是单色,可以是图案性简单排列,可以是某种环境,也可以是根据其它画面要素。比如说标题、主体文字、图形、按钮等安排在适当的位置,对教学内容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包围、装饰的效果。统一的背景,传达给人们节奏感、安静感、韵律感、简洁感。
为突出教学课件内容所要表达的层次感或某种对应关系,可以在同一背景下切割、重叠出不同的色快或图案,用以衬托所要表达内容的层次或对应关系。
2、基本构图的整体性与目的性
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设计,应该把握基本构图的整体性和目的性。针对某一篇课文,要从基本风格去把握课文的主题与意境,要将课文的教学诉求溶入课件画面的整体设计中。例如课文解读古诗《登黄鹤楼》,如果设计成典雅、古朴、空旷、宁静的风格,我们应该选择的画面背景是统一、淡雅的浅蓝色、浅灰色或浅褐色,而不宜使用红色、黄色等作为画面背景色。
同样,在文字色彩、字体等因素的使用中也要有整体选择,比如选择与背景色协调(注意可辨性)或对比(不要破坏风格)的颜色。通过整体性的把握,避免课件画面表述的内容和风格出现残缺不全或支离破碎。
与此同时,要注意基本构图的目的性,无论是文字、色彩或图片,一切选择均要确保无损于意思的表达。对于中学生而言,课件画面的设计应该简洁、流畅和清晰,对于小学生而言,画面应该溶入更多的振奋人心的形状或图片,这也是目的性。
一张图片用于画面中,也要注意目的性,为了节省画面空间,为文字的清晰,有的图片只要可以表达内容、原理或意境就可以,对于图片中多余的部分可以裁剪,只保留特征性部分或主题部分;同时,对图片的裁剪也要考虑画面的风格。在前面讲过,水平的图片有开阔的感觉,竖式的图片则有挺拔的感觉。
3、字体设计的可辨性与艺术性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
效的传达作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为了保证文字的可辨性和艺术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文字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以标题为例,放在画面的上部或中上部,给人平衡的感觉;也可以放在画面的顶端,显得比较醒目;还可以放在画面的下方,产生稳定的效果。当然,为追求某些效果,也可以竖排。青少年学生还可以排列成曲线,产生动态的效果。
(2)注意文字在画面中的层次
为突出重点,美化版面,标题和正文在画面中应该以不同的层次来表达,既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又能够呈现不同的重点。标题和正文可以选择一样的字体,以大小的差异来区别,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强调;必要时用不同的字体来区分。文字的行距和大小非常重要,以PPT课件宋体文字为例,为了达到清晰的辨读效果,又不导致粗野的夸张,用Word 编辑文挡时,标题文字适合选择32-44号并且加黑,正文选择20-28号字加黑,行距1.2左右。
(3)注意文字在画面中的色彩
色彩带来视觉效果、情感效果和象征效果。首先,色彩的选择要符合标题或正文的需求,描写蓝色海洋的标题或正文一般不要使用红色;需要让画面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则可以用绿色、蓝色或红色文字来表现。将文字赋予色彩的个性,可以显著丰富文字的表达力,例如激情、火热的红色;富丽、华贵的黄色;冷静、典雅的蓝色;沉重、稳定的黑色等等。当然,文字色彩的使用要兼顾画面背静的色调,避免发生冲突。
(4)注意文字在画面中的个性
不同的字体可以强化文字的不同含义,比如想表达优美、清秀、典雅的精神内涵,可以选择宋体、仿宋体或楷体;表达凝重、粗犷、壮美的情境,可以选择黑体、魏碑等;表达轻松、飘逸、欢快、滑稽的情绪时,可以使用海报体、新潮体、中变体等。
(5)注意文字在画面中的统一
文字主要发挥记录、表达思想的作用,而不是画面的装饰性元素,因此,寻求文字的字体、色彩在画面中的统一非常重要。一般而言,要与其它元素协调。
4、图片选择的关联性与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画面中图片的作用一般有三个方面:其一,诠释教学信息,例如对学科原理、概念的图解,对事物状态、现象的呈现;其二,营造教学情境,例如对文学艺术类作品中文字所描述情境的烘托;其三,发挥装饰功能,例如利用图片对画面整体效果的均衡、稳定起到补充、平衡的作用。
在图片的选择上,必须重视其关联性,兼顾其趣味性。在课件画面中发挥诠释信息、营造情境的图片,必须注意所选对象与内容的关联性;图片的使用要切实发挥诠释教学信息的作用,例如有助于描述事物的状态,有助于营造情境,而不是点缀画面、猎奇或其它。趣味性应该服从于关联性,同样具有关联性的一类图片,由于针对年龄层次的不同,可以倾向于选择趣味性强的,这种趣味性应该以强化印象、体现个性为选择目标。作为装饰、平衡画面的关联性较小的图片,应该在画面中占极小的位置,同时可以赋予它某些功能,例如链接、导向等作用。对于背景的选择同样需要关联性,有些多媒体课件以不同色彩、不同装饰为背景,不仅导致内容与背景的脱节,而且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5、色彩搭配的协调性与易视性
色彩具有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作用。为了准确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必须重视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同时注意其易视性。
色彩在画面中的使用首先应该协调,协调是美感的基础。一幅画面中可能具有多种构成素材,例如背景、文字、图形、图像等,都涉及色彩问题,因此,要处理好画面背景与素材之间、素材与素材之间的色彩关系。人对各种色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从感受情绪来说,红色、橙色、黄色使人感到温暖,蓝色、青色、白色使人感到寒冷;从感知速度上来说,感知最快的依次是红色、绿色、黄色,最慢的是白色。所以,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画面时,要根据内容的主次、风格以及学习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色彩作为主体色调,如内容活泼的常以鲜艳、亮丽的色调来表现;柔性诉求的则以粉色、紫色系列来传达;政治、文化类的以暖色、绿色来衬托;一些科技类内容则以蓝色、灰色来定调。背景的色彩基调就是课件的整体基调,一般来说,一部课件要有一个整体基调,不管层次多么复杂,课件整体基调的色彩都不能杂乱无章,否则课件内容将首先从画面上失去整体感。多媒体课件背景常采用深色或浅色调,一方面便于衬托素材,更重要的是为了装饰和美化的方便,如在深色或浅色的背景上可做一些过渡色及边框修饰,镶钳一些图案、材质和花纹等,起到美观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而白色背景在装饰上就受到限制。为了使字幕和图形显得清晰,背景要和文字及图形的颜色产生反差并得到清晰的显示。在和谐的背景衬托下显得清爽明亮,整幅画面从色彩上达到和谐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