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合集下载

大唐电信集团出席“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伙计论坛”

大唐电信集团出席“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伙计论坛”

a a tv a lc t nsI d p ie pp iai .EEE .See t o J lc.Ar a Co es mm u 2 05, 3 n 0 2

f1 24 2 : 9—2 0 6

6 n e S n ,i t uN t e t f x e r w r o :a l h a 必将 引起 学 术界 和产 业 界 的重视 , 而 更好 推 动 【】Ha He o gLl Qi. eQu s e il f me ok fr 从
C mp t , 0 , () 15 o ue 2 33 1 4 - 0 r0 6 :
f】 J t sn r o e g ma ae n ise fr a tn mi 4 . r se. wld e Sa Kn n g me t st s o uo o c i
s se .0 y l ms2 05. Pr c Sx e nt I e n to a W oks )USA, o . it e h ntr a in l r h ̄
在 主 题 为 “ 新 发 展 的 融 合 型 宽 带 无 线 通 信 ” 本 次 论 坛 上 众 多业 界 专 家 学 者 还 针 对 移 动 通 信 业 务 创 创 的

新 、 动 信 息化 与 宽带 无线 应 用 、 动 通 信技 术 未 来 演进 等 业 内关 注的 热 点和 焦 点 问题进 行 了热 烈 交流 与 移 移
成 绩 同时他 指 出, 着新 一代 宽带 无线 移动通 信技 术 的 高速 发展 移 动 互 联 网将 为 移 动 通 信 产 业 带 来 新 的 随

机 遇 和 挑 战 , T )) 准 在 技 术 和 频 谱 方 面 的 优 势 将 更加有 力地 支撑 全球 宽带移 动 互联 网发展 . 而 I1标 这一 点也

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一、引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通信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二、新一代通信网络的特点新一代通信网络是指基于全球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通信网络,具有高速、高容量、高可靠和高智能的特点。

其中,我国提出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即5G网络,已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

新一代通信网络在带宽、速度和性能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然而,新一代通信网络也面临着新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挑战。

首先,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黑客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不断突破网络防御措施;其次,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大数据流量和数据交换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而这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三、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安全技术1. 密码技术在新一代通信网络中,密码技术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之一。

密码技术能够有效保护通信数据的机密性,为通信网络提供了安全的通信环境。

在新一代通信网络中,密码技术应用于多个环节,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以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安全技术之一。

它能够监控网络流量,控制网络访问权限,阻止潜在的网络攻击。

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防火墙技术不仅能够保护网络边界,还可以对内部网络进行安全检测和保护。

3.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是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安全技术之一。

它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行为和事件,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网络攻击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

四、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隐私保护技术1. 匿名通信技术匿名通信技术是新一代通信网络中的重要隐私保护技术之一。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二○一一年四月“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1年度网上公示的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五个项目: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项目3:新型无线技术项目4: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说明:“十一五”期间,LTE研发和产业化已作了较为全面的部署,大体完成了系统、芯片等关键环节的产品开发。

“十二五”期间,将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并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

2021年,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包括:为完善TD-LTE产业链,重点安排了TD-LTE面向商用的多模单待电话研发、TD-LTE TTCN扩展测试集仪表开发;针对TD-LTE-Advanced设备研发,启动了系统实验设备、终端基带芯片、终端射频芯片、TD-LTE 及TD-LTE-Advanced TTCN终端综合测试仪表课题。

课题1-1:TD-LTE面向商用的多模单待电话研发课题说明:TD-LTE电话产品研发是我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多模单待电话是TD-LTE面向商用国际主流的终端方式,开发难度较大,迫切需要尽快开发TD-LTE面向商用的多模单待电话。

研究目标:基于面向商用TD-LTE/TD-SCDMA/GSM终端多模单待基带芯片,开发面向商用TD-LTE/TD-SCDMA/GSM多模单待电话。

具体包括:开发TD-LTE/TD-SCDMA/GSM多模终端平台,采纳小型化设计、低功耗设计和系统的可扩展性设计,支持语音业务,解决终端产品的稳固性、低功耗、及内存的合理应用等技术问题。

支持IPv6。

考核指标:(1)提供500部TD-LTE/TD-SCDMA/GSM多模电话;(2)支持数据和语音业务;(3)TD-LTE模式下:至少支持和频段,支持最大20MHz射频带宽;(4)最大上行、下行数据吞吐率指标应达到3GPP标准终端品级3的要求;(5)支持下行2 x 2的MIMO方式;(6)支持TD-LTE与TD-SCDMA/GSM的系统间PLMN搜索、系统间测量、系统间小区重选、系统间切换;(7)功耗指标和稳固性应知足面向商用的要求;(8)申请发明专利 10项;(9)终端支持IPv6功能,具体包括支持IPv4/IPv6双栈运行,支持IPv4,IPv6及IPv4v6 双栈PDN,支持IPv6优先,为终端上应用开发提供IPv4/IPv6无关的API等。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doc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doc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二○一二年四月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说明:“十一五”期间,LTE研发和产业化已作了较为全面的部署,基本完成了系统、芯片等关键环节的产品开发。

“十二五”期间,将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并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3年,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包括:为继续完善TD-LTE产业链,重点安排了TD-LTE小型化天线、空口监测仪表、多模商用基带芯片、多频商用射频芯片、多天线无线信道模拟器等开发;针对LTE-Advanced设备研发,启动了终端综合测试仪等课题;在前期课题已取得进展的前提下,开展TD-LTE公网集群、高频高速室内接入样机开发等课题。

课题1-1:TD-LTE基站小型化智能天线研发课题说明:多制式共天馈,灵活的天线部署方式以及天面设备的小型化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需要产业继续实现TD-LTE基站天线的宽带化、多模化、多频化、电调化、一体化等要求。

研究目标:解决LTE基站多天线系统的小型化技术难题,开发TD-LTE 小型化高增益的FAD频段的宽带基站天线,并进一步开发支持基于3G/LTE网络独立调整要求的小型化多模多频段基站天线。

考核指标:(1)TD-LTE多天线系统小型化的基本要求( 1.8GHz-2.6GHz频段):天线高度小于0.7米(不含外露的接头长度),天线迎风面积小于0.3平方米,天线厚度小于0.1米,天线重量小于7公斤,含有电调和内置多频合路器的天线重量不超过10公斤(不含安装配件);(2)开发多模多通道双极化TD-LTE基站天线,主要指标要求:以8通道设备为主,单元波束增益F/A频段>13.5dBi,D频段>15dBi;广播波束F/A频段增益>13.5dBi,D频段增益>15dBi;D频段单元波束达到65°±15°,垂直面波束宽度≥9.5°;极化隔离度/通道隔离度均不小于26dB,前后比不小于27dB, 上旁瓣抑制不小于15dB,交叉极化比不小于-15dB(轴向);(3)开发FAD频段内置多频合路器的小型化基站天线,隔离度不小于30dB,并支持与多频、多模基站或RRU设备的外挂式一体化, 支持盲插接口;(4)在前述产品技术基础上开发相应的电调化天线产品;研究在保持小型化目标下支持多频多模基站的一体化天线实现独立电调(电倾角可调范围2-12°)的可行性方案,并开发出一种TD-SCDMA 与TD-LTE独立电调的一体化基站天线样品,各项电气指标基本符合(2)的要求;各项机械指标在(1)基础上可放宽30%以内;(5)完成支持多频多模基站以及8天线MIMO技术的LTE小型化基站天线企业标准和行业推荐标准的研究报告,完成设计方案、行业推荐标准的研究报告不少于5个;(6)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度新增课题申报指南二○一一年八月“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期间安排的课题分属5个项目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项目3:新型无线技术项目4: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本次发布的新增智能终端课题属于项目2,具体内容如下: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项目说明:本专项已部署了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网络开放平台、终端中间件平台、网络和信息安全、云计算的安全、端到端流量管理和优化、智能终端安全评测等课题。

为支持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研发,发挥重大专项协同推进作用,电子信息板块重大专项(包括核高基、集成电路和本专项)拟在2012年统筹安排智能终端研发课题,其中本专项侧重移动应用和智能终端整机研发。

课题2-1:基于C语言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课题说明:目前基于Linux、面向C语言进行应用开发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业已成为国际主流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Native(主要是C/C++等)模式开发的程序执行效率较高,但相较于JAVA等解释性语言而言,开发门槛也较高,我国在此领域的应用仍然相对匮乏且缺乏相关技术人才,亟需通过构建一批安全可靠、示范性应用进行市场引导和人才培养,并在繁荣应用的同时,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研究目标:面向国内主流、以Linux为基础自主开发、基于C语言进行应用开发的移动智能终端平台,结合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及用户的需求,开发典型、安全、面向C/C++的移动应用软件。

研发的软件既可以是面向基础性、工具性的大型应用软件如兼容所有主流音视频格式的音视频播放软件、面向HTML5等未来web标准的新型高性能浏览器、文字图片视频编辑及处理软件等,也可以是面向用户广泛需求的大型娱乐、消费类应用软件。

从应用形式上主要面向两个方向:(1)典型Web类基础应用软件,面向复杂云服务(如移动支付、地图)的应用软件;(2)大型本地下载类应用软件,如复杂交互的游戏类软件;考核指标:(1)在以上建议的研发方向中开发三款移动互联网应用;(2)应用满足国内相关安全标准要求;(3)研发的软件应达到当期国际一流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4)至少运用位置服务、3D、多点触摸、增强现实、移动支付、SNS、多样化传感器、HTML5、语音交互、真实触感触摸屏等重要趋势性应用技术中的6项,也鼓励其它创新性应用技术,但需要充分说明其创新的意义。

5G介绍PPT

5G介绍PPT

Part
2
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1 峰值速率需要达到10-20Gbit/s,以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 2 空中接口时延低至1ms,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 3 具备百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设备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 4 频谱效率要比LTE提升3倍以上 5 连续广域覆盖和高移动性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00Mbit/s 6 流量密度达到10Mbps/m2以上 7 移动性支持500km/h的高速移动
5G发 展 背 景
移动通信延续着每十年一代技术的发展规律,已历经1G、2G、3G、4G的发展。每一次 代际跃迁,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1G到2G,实 现了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过渡,移动通信走进了千家万户;从2G到3G、4G,实现了语 音业务到数据业务的转变,传输速率成百倍提升,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繁荣
5G
1
5G发展背景
2
性能指标
3
关键技术
4
应用领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5G与WiFi6
Part
1
5G发展背景
5G发 展 背 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 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 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 的网络基础设施
3 5G移动性强,跨区连接速度快,可实现跨区网络无缝切换。WIFI 6跨区建立连接慢
4 5G系统复杂、成本高,WIFI6系统简单、成本低。因此,在系统建设投入方面,WIFI 6优于5G
感谢观看
20XX年XX月
应用领域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

下一代PON将迎来大规模发展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势头强劲

下一代PON将迎来大规模发展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势头强劲

由于 电信 宽带 市场对 速率 的需 求
越 来 越 高 , D L ( e ihBt r e V S V r Hg i—a y t
多 业务 提 供 者 如 A & 、 w s、 T 德 T T Q etB 、
国电信 等都 从 A S D L升 级到 V S D L技 术, 采用 丌T 与 V S 2 x D L 相结 合的技术
21 1/ 012世界电 S e il o u 信f p ca c s特别报道 F
下一代 P ON将 迎来大规模发展 无线 / 移动通信技 术势头 强劲
■ 特约作者 李晖 胡海波
由于用户对在 线视频、 社交网络和其他 网络应 用的需 求迅猛 增长 , 业务提供商迫切需 要 升级 其网络以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 的服 务 , 同时 由于各国政府积极推 出宽带政策 , 扶持
立信 、 罗拉等 。华 为在全球 E O 摩托 PN 和 GO P N设 备的销量领先 , 阿朗 G O PN
设备收入位居第二 ,是 V r o ’ 兀’ i n s r P 网络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 P N是所有 GO 宽 带设 备 中销 量 增 长 最 快 的 ,高 于 V S 、 al C S和 E O 。 D L C be MT P N 21 0 0年 全 球 删 , I部 署 发 兀T ; , I 丌’ _ B 展势 头强劲 ,亚洲依 然是 删
… .
u ■ ■ ■ ● ■
2l 年 O1
21 年 o2
21 年 o3
21 年 o4
21 年 o5
图 l 全 球 D L端 口出货量预测 S 数据来源:v 公司.A RR r Ou C T e。 c ah
21. 1 01 2世界电 S e il o u 1 信 p ca c s特 别 报 道 F

1G到5G无线通信的发展

1G到5G无线通信的发展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网络(4G)--VOLTE语音
LTE网络语音通话基于分组数据通道承载,就是VoLTE(Voice over LTE)。VoLTE业务的开展需要手机和网络设备均要 支持。
满足用户正常使用volte功能的条件: 1、用户手机卡已开通volte业务 解决办法(发短信 DGVOLTE到10010开通volte功能) 2、用户手机终端支持volte功能,且手机终端设置已打开 volte 3、用户所在区域有4G网络覆盖
判断用户是否正常使用volte功能方法: 用户拨通电话的时候手机信号那里是否还显示4G。 安卓机不通话的时候显示有"HD"表示开成功了,苹果机不 显示“HD”通话时显示4G表示也开成功了。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
• 5G应用三大场景 • eMBB、mMTC、URLLC
• 5G关键技术(NFV/SDN/网络切片/Massive MIMO等)
➢ 火爆“江湖”的大哥大是1G时代 “最贵最 靓的仔”——它只能进行语音传输,接打电 话,还有距离的限制,容易出现串号、盗号 的现象,不久就被淘汰了,如今,只能成为 很多人的回忆了。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网络: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式蜂窝电话迅速发展,也开始显现出它的缺点,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模拟式蜂窝电话采 用的频分多址技术造成频率资源严重不足,同时,模拟式蜂窝电话易被窃听和码机(山寨),造成对用户利益的危害。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任务是制订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GSM本来是欧洲成立的一个移动通信 小组的简称,这个小组在欧洲 的蜂窝移动通信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对8个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论证,最后制定了泛欧 洲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用该研究小组名字的缩写“GSM”命名,GSM移动电话系统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 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采用EFR(增强全速率编码)后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 密、抗干扰能力强、用 户设备小、成本低等优点,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千里眼”和“顺风耳”我国移动通信高速路越走越宽广

“千里眼”和“顺风耳”我国移动通信高速路越走越宽广

焦点纵横“千里眼”和“顺风耳”我国移动通信高速路越走越宽广自从有了移动通信,人类就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1G有了,人们可以在走动中通信,2G实现了移动通信的覆盖,3G带领人们走入宽带时代,4G让宽带体验更加顺畅,5G在向人们招手,峰值速率可达10G以上,现在100秒才能完成的下载未来只需短短1秒。

从技术空白到全产业链发展当第一代移动通信兴起时,我国是空白的,第二代移动通信GSM的时候,我们才逐渐跟随,2008年,我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正式启动实施。

“当时没有仪表、没有软件,条件非常困难。

但正是这样的一无所有给了我们一个建立全新产业链的机会。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以运营商为龙头,以应用带动系统,以系统带动设备。

中国的移动通信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推进。

从受制于人到引领标准2G、3G时代,我国移动通信仍处于跟随地位,虽然在产品上的产业能力不错,但在专利上经常受制于人。

如今,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国际标准参与度显著提升。

业内人士称:“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成为4G国际标准之一。

不光如此,我们还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衍生,如传统的对讲机只能按住来说话,你说一句他说一句,而现在以4G为基础的多媒体的对讲机,标准叫做B-Trunc,不光能说还能看,这个标准也成为了国际标准。

”从4G的并跑到5G的超越“现在高铁时速只有300公里,还常常出现信号不佳的状况,高铁提速可至500公里,这时如何保障流畅的通信就是5G时代要解决的问题。

”邬贺铨说。

我国先于国际上启动了5G的研发,2013年,率先推出了5G的推动组IMT-2020推进组。

之后组织产学研用各个方面率先提出了5G概念、技术路线,完成5G的愿景与需求研究,并发布了5G无线和网络技术架构等白皮书。

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明确将3.5GHz作为5G试验频率,加速推进技术、标准、研发和业务应用的协同发展。

专项引领中国无线移动通信弯道超车

专项引领中国无线移动通信弯道超车

SPECIAL FOCUS封面文章专项引领中国无线移动通信“弯道超车”文/本刊记者 侯霁恒2012年4月,工信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通知,《“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度课题开始申报。

通知一经发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一直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简称为“专项三”。

专项三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起源于“十一五”时期,承载着国家在网络通信领域突破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重大使命。

历史沿革:为了向世界先进水平跨越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被列为第7个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下又列出了7个重点子领域,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便是其中之一。

2007年12月,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和重大新药创制三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经过“科学、民主、严格的论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和重大新药创制16C H I N A 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SPECIAL FOCUS封面文章“三个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已基本成熟,具备了启动实施的条件”。

会议并且说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代表了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实施这一专项将大大提升我国无线移动通信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向世界先进水平跨越。

”于是,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之下,2008年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正式启动立项。

据介绍,该专项是一个面向2020年的长期规划。

包括了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后续演进,包括通常所说的LTE(长期演进)技术、HSPA(高速分组接入)技术、4G等;第二个是宽带无线接入,即像Wimax这样的技术的发展;第三个则是近短距离的无线互联系统与传感器网络的发展。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与规范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与规范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与规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5G时代。

5G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

然而,与此同时,这些技术的实施需要遵守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和规范。

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标准是现代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

标准可以为商业活动提供框架,确保产品互操作性和质量、安全性。

在移动通信网络方面,国际电信联盟(ITU)是主要的标准制定组织。

ITU已经制定了5G无线网络规范,称为“IMT-2020”。

IMT-2020涵盖了5G无线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频段、容量、多用户支持、数据速度和耗电量等。

IMT-2020的基本目标是提供超高速率、定制化服务、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可靠性。

这样,用户就可以享受更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不仅ITU,其他国际和国家组织也推出了相关标准。

在中国,5G规范是由中国电信标准化研究院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的。

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确保5G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促进全球5G市场的有效发展。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范除了标准,移动通信网络还需要遵守各种规范。

规范是制定标准所依据的法律和政策性文件。

规范可以保护用户在线隐私、安全数据和财产,以及确保运营商和其他组织的合规行为。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例子中,规范可能包括政府和行业监管机构制定的法律、隐私协议和安全协议等。

例如,欧盟规定了一系列法律,以确保在线消费者的数据保护和隐私。

这些法律和规则不仅要求商家和运营商遵守特定的标准,而且还要求他们披露用户隐私行为,以确保透明度和用户信任。

在5G中,规范将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和免受竞争性影响。

这些规范还包括应对网络安全隐患和防范潜在的网络犯罪活动。

规范化对于大规模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规范化体系的建立、落地将能让新技术更好地落地,为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结论移动通信催生了信息时代,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

新一代警用移动通信中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系统与电信网互通技术

新一代警用移动通信中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系统与电信网互通技术
表 1 号码映射表
2 电话 线互联方式 .
通 过 电 话 线 方 式 跟 电 信 网 互 联 ,如 图 3 示 。 所
G W只需要 与 P X 代 的模拟 电话线 相连 接 ,即可 以实 B提
现与 电信 网的互通 。
集群号码
8 01 8 88 2 0
电话号码
87 5 321 64 8 65 3 7 4 22
电话 业务 方面 ,P T 提供 给最终 个人 用户 或者集 团客 SN
户 的主要 接 口有两种 。 第 一种 :普 通 电话 线 接入 。最 终用 户 的电话机 通 过 电 话 线 与 PT S N中 的 P X( P iae r n h B r t B a c v
方式 。因此 ,如果要实现 集群系统 与电信网的互通 ,需
◎在 集群 系 统 侧 ,主要 可 能 存 在 编码 ,P M 、 C A
P CMU、AMR、低速编码 等。 因此互联 网关 ,需要 在呼叫过程 中 ,对不 同的编码 形式进行 转化。
协 议很多 ,典 型的有 以下 四种 。 ◎中国 1 号信令 。我 国 国标 规定 的局 问随路 信令 ,
I舀 /
单模终端 多模终端 数据终端 车载终端
分为线路信令 和记发器信令 。线路信令 用于各种接续 控
制信令 ,记发 器信 令用于号码 的检测发送等 。 ◎P I r r ae lt r c R (P i yR t nef e)信 令 ,速 率 为 ma a
l T NVIE
ACM
1 0 r gig 8 i n n
2 Oo 0 k
三 、互 通 网 关 关 键 技 术
( ) 一 号码 管理
ANM
REL

中国及部分省市无线通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

中国及部分省市无线通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

中国及部分省市无线通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
无线通信(英语:Wirelesscommunication)是指多个节点间不经由导体或缆线传播进行的远距离传输通讯,利用收音机、无线电等都可以进行无线通讯。

无线通讯包括各种固定式、移动式和便携式应用,例如双向无线电、手机、个人数码助理及无线网络。

其他无线电无线通讯的例子还有GPS、车库门遥控器、无线鼠标等。

国家层面无线通信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无线通信行业的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

鼓励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大超高速光纤传输、下一代光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的研发投入,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强团体标准研制,形成中国“双千兆”网络技术核心竞争力。

2017年-2021年国家层面无线通信行业相关政策
地方层面无线通信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无线通信行业发展,如江西省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新型近距离无线通信产品、传感节点的研发产业化,研究推进现有不同物联网网络架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标准化。

SkyWi无线移动宽带通信网简介

SkyWi无线移动宽带通信网简介
双模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定制终端(具备PTT功能)
政企通终端 行 业 智 能 终 端 视 频 终 端
监控摄像头 全景摄像头
4G手机
平板电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G上网卡
数 据 终 端
4G热点
物 联 终 端
烟雾传感器 智能燃气表 水质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财务数据
总体预测
天津市、上海市总体用户发展预测
天津市、上海市总体利润测算
北讯时空 是北讯电信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品牌,以政府公务人员为主,提供 便捷有效的信息交流、在线支持服务,主要包括北讯信息、北讯服务、北 讯博客。提供政策宣传、党政学习、教育培训、政务公开、预案演练、社 交博客等功能模块。
业务应用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是宽带网的用户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口与接入系统相连。 自由通终端 智 能 终 端 4G 4G
领先优势
资源特许优势 本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无线数据通信跨省经营资质和800 MHz 频段及1400 MHz频段无线移动宽带数据通信网(LTE)使用频 率资源。 技术领先优势 本公司致力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4代 (LTE)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从2G网络直接到 4G网络的演进创新跨越,始终保持技术和业务的领先地位。 市场先发优势 本公司长期专注于无线移动数据通信服务和M2M行业应用,具 有市场先发优势。
四大 领先 优势
运营经验优势 本公司有20年无线移动数据通信网运营经验。
无线宽带
网络概述
SkyWi无线移动宽带数据通信网是采用4G移动通信技术(LTE),以无线移动宽带数据 和物联网为核心应用,具有大数据吞吐量、全IP网络架构、安全可靠、支持全业务等 优势的新一代宽带数据融合网络。 该网络作为实现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个人生活、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键基础设施。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1. 绪论宽带移动通讯技术指的是在移动通讯网络中,利用高比特率无线电频段,实现对高速数据传输的支持,同时不影响语音信号的传输质量。

其特点是高速、高效、便捷,非常适合于现代社会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在过去几年中,该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讯技术已经进入实用推广阶段,将给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将从新一代宽带移动通讯技术的相关背景入手,详细讨论其技术的进展和应用,探讨其发展趋势。

2. 技术进展(1)历史回顾宽带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

1990年代中期,移动通讯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移动通讯技术标准。

这一时期的移动通讯技术标准以2G为主,其数据传输速率在100kbit/s的范围内。

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对信息传输速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2001年,3G无线通信标准诞生,标志着移动通讯技术发展进入了“宽带”时代。

该技术可以实现每秒数百千比特以上的数据传输速度,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4G手机等宽带移动通讯设备逐渐进入市场。

4G技术旨在提高移动网络的带宽,将网络速度从以前的几十兆提高到了数百兆,数据传输速度得到极大提升。

(2)5G技术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其核心是利用高比特宽带、低时延和大连接的无线网络连接大量设备。

与4G相比,5G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网络延迟更低,同时还能够支持更多的终端设备,如VR、AR、是车辆通讯、工业互联网等。

与此同时,5G技术还引进了MIMO、D2D等技术,突破了传统移动通讯技术的限制,扩大了移动通讯的应用领域。

(3)技术优势5G技术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更高的数据速率5G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

它可以提供双倍于4G技术峰值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20Gbps,让许多移动应用更加流畅,更具实时性。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创新及发展方向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创新及发展方向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创新及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也在持续变革和创新。

当前,5G移动通信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有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创新及发展方向。

一、5G网络的局限性当前,5G移动通信网络成为了各国争相发展的热门领域,但它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

首先,5G网络建设覆盖范围有限,需要在较长的周期内不断铺设网络基础设施。

其次,5G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面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和市场状况,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因素。

再者,5G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也需要更高的加密技术来加以改进。

另外,在移动通信网络和物联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5G网络也面临着通信效率低下、频谱资源稀缺等问题。

尤其是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引入下,对5G网络的速度、延迟、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创新方向面对5G网络的局限性,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创新:1. 实现全时空覆盖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需要实现全时空覆盖,可以实现全球通讯、实现移动办公等功能。

在城市、乡村、高速公路、铁路、海洋、空域,以及建筑、山区等人迹罕至之地,都需要覆盖到信号。

同时,为了实现全球通讯的目标,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协调和规划。

2. 提高通信速度和传输效率为提升通信速度和传输效率,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需要采用一系列新技术。

首先,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需要实现前向纠错技术,用于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其次,要采用多天线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以提高信号覆盖面和数据传输的效率。

还需要使用更为高级的调制技术和迭代解码技术,来提升系统的速度和传输效率。

3. 加强网络安全和无线接入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要在保证传输速度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安全和无线接入技术。

首先,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需要采用更加安全的通信技术,包括随机性加密技术、公开密码技术、自适应安全机制等。

中国的5g标准

中国的5g标准

中国的5g标准
中国的5G标准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

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5G通讯设施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1.增强移动宽带(eMBB)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
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

2.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
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

3.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
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

为满足5G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5G的关键性能指标更加多元化。

ITU定义了5G八大关键性能指标,其中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成为5G最突出的特征,用户体验速率达1Gbps,时延低至1ms,用户连接能力达100万连接/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 ❖ (2) 固定(Fixed)帧结构、通用(Generic)
帧结构
❖ 2. 基本传输和多址技术的选择
❖ (1) 下行——OFDM ❖ (2) 上行——SC(单载波)+FDMA
❖ 3. 基本参数设计
❖ (1) 数据传输延迟——单向延迟小于5ms ❖ (2)OFDM和SC-FDMA子载波宽度选定为
4. 核心技术
❖ (1) 空中接口与物理层技术 ❖ OFDM技术——系统物理层下(上)行传输 ❖ MIMO技术——提高系统输率 ❖ QPSK、16QAM、64QAM等高阶调制技术 ❖ Turbo信道编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技术
(2) eNodeB 技术 (多模基站、多频基站、绿色基站) ❖ (1)宽频带设计 ❖ (2)OFDM和高阶调制技术 ❖ (3)多天线技术
9. 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 采用增量冗余(IncrementalRedundancy) HARQ
❖ 10. 功率控制
❖ 系统在每个子频带内分别进行“慢功控”
❖ 11. 小区搜索
❖ 小区搜索要获得的信息包括:符号时钟和频 率信息、小区带宽、小区ID、帧时钟信息、 小区多天线配置、BCH带宽以及SCH和 BCH所在的子帧的CP长度。
❖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每个子信 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
❖ 每个子信道的带宽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 得相对容易。
❖ 结合分集,时空编码,干扰和信道间干扰抑制以及智能天 线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系统性能。
MIMO系统
❖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2. LTE的主要技术特征
❖ (1) 通信速率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 50Mb/s (2) 提高频谱效率,下行链路5(bit/s)/Hz(3--4倍于R6HSDPA); 上行链路2.5(bit/s)/Hz (2--3倍R6HSUPA)。
❖ (3) 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在整体架构上基于分组交换。 ❖ (4) QoS保证,通过系统设计和严格的QoS机制,保证实时业
❖ (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3) 近短距离的无线互联系统与传感器网络技术 ❖ 重点:海量通信能力的新一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

5.2 LTE —— 新一代无线宽带网络
❖ 1. LTE 内容 ❖ 2. LTE 主要技术特征 ❖ 3. LTE 网络结构 ❖ 4. 核心技术
❖ (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长期演进)
6. 多天线技术
❖ 6.1下行MIMO和发射分集 ❖ 适应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各种环境的MIMO技术。 ❖ 下行MIMO将以闭环SDM为基础,支持MU-MIMO(或空
分多址SDMA) (不采用宏分集技术) ❖ 6.2上行MIMO和发射分集 ❖ 上行MIMO的基本配置是2X2天线,发射分集、SDM和预
OFDM技术
❖ OFDM ——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基本思想——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 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 行传输。
❖ 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分开,可以减少 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
务(如VoIP)的服务质量。 ❖ (5) 系统部署灵活,能够支持1.25MHz-20MHz间的多种系统
带宽,并支持“paired”和“unpaired”的频谱分配。保证了将 来在系统部署上的灵活性。
❖ (6) 降低无线网络时延:子帧长度0.5ms和 0.675ms,解决了向下兼容的问题并降低了网络 时延,时延可达U-plan<5ms,C-plan<100ms。
引进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 (7) 发展趋势
❖ 用户期望运营商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高移动速 率环境下的全网无缝覆盖服务。
❖ 业务要求超出了现有网络的能力,寻找突破性的 空中接口技术和网络结构势在必行。
❖ 移动宽带业务的高速发展。
移动宽带将紧随固定宽带
2.5G
bps
下行容量 (每个家庭)
100
Mbps
❖ (2)调度和链路自适应、HARQ根据下述信息调整: ❖ ——QoS参数和测量; ❖ ——NodeB有待调度的负载量; ❖ ——等待重传的数据; ❖ ——UE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 ❖ ——UE能力; ❖ ——UE睡眠周期和测量间隙/长度; ❖ ——系统参数,如带宽和干扰水平。
❖ (3)调度可以灵活的在localized和distributed方 式之间切换,并将考虑减小开销的方法。
3. LTE的网络结构
❖ (1) 采用由NodeB构成的单层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 小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
❖ (2) 对3G的演进,但事实上它对3GPP的整个体系架构作 了革命性的变革,逐步趋近于典型的IP宽带网结构。
❖ (3) 演进型UTRAN结构(E-UTRAN)。 ❖ (4) 接入网主要由演进型NodeB(eNB)和接入网关(aGW)两
FTTH VDSL
下行容量 (5MHz扇区)
40
Mbps
4G IMT Advanced
xDSL2+ 24
xDSL2 11
xDSL 8
SHDSL 3
1998
2004 2006 2008
3G LTE 20
WiMAX
12
HSPA +
HSPA 5
UMTS 1
2000 2005
2010 2012
2. 国家发展战略
15kHz ❖ (3)上、下行系统分别将频率资源分为若干资源
单元(RU)和物理资源块(PRB),RU和PRB 分别是上、下行资源的最小分配单位,大小同为 25个子载波,即375kHz
❖ 4. 参考信号(导频)设计
❖ (1) 下行参考符号设计
❖ 下行参考符号(即导频)设计系统采用TDM(时分复用) 的导频插入方式。采用MIMO时须支持至少4个正交导频。 在一个小区内,多天线之间主要采用FDM(频分复用)方 式的正交导频。在不同的小区之间,正交导频在码域实现 (CDM)。
❖ MIMO系统中有多个天线和多个接收机,它利 用多径效应的优势, 发射信号通过不同的传输 路径到达接收机。
❖ 新一代的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系统采用MIMO技 术,即在基站端放置多个天线,在移动台也 放置多个天线,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形成MIMO 通信链路。
5.3 3GPP LTE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 1. 双工方式和帧结构
系统 ❖ (2)低成本广泛覆盖的宽带无线通信接入系统 ❖ (3)近短距离无线互联系统与传感器网络 ❖目标 ❖ (1)掌握关键技术 ❖ (2)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主流技术标准所涉及的知识产
权占有比例 ❖ (3)加大科技成果的商业应用 ❖ (4)形成产业
4. 技术研究
❖ (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后续演进技术——LTE(长期演 进)技术、HSPA(高速分组接入)技术、4G等
❖ (2) 上行参考符号设计
❖ 上行参考符号位于两个SC-FDMA短块中,用于NodeB的 信道估计和信道质量(CQI)估计。参考符号的设计需要 满足两种SC-FDMA传输——集中式(Localized)SCFDMA和分布式(Distributed)SC-FDMA的需要。
❖ 5. 控制信令设计
❖ (1) 下行控制信令设计
❖ (7) 增加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 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小区边界比特速率。如 MBMS(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在小区边界可提供 1bit/s/Hz的数据速率。
❖ (8) 强调向下兼容,支持已有的3G系统和非3GPP 规范系统的协同运作。
❖ LTE技术优势: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 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
❖ (4)对话音业务一次性调度相对固定的资源 (persistent scheduling)。
❖ (5)上行调度与下行相似,但上行除了采用调度
来分配无线资源外,还将支持基于竞争 (Contention)的资源分配方式。
8. 链路自适应
(1) 下行链路自适应 ❖ 链路自适应的核心技术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 ❖ 对AMC技术采用频率资源相同的AMC配置(RB-
部分构成。aGW是一个边界节点,若将其视为核心网的一 部分,则接入网主要由eNB一层构成。 ❖ (5) eNB不仅具有NodeB功能,能完成物理层、MAC层、 RRC、调度、接入控制、承载控制、接入移动性管理和 Inter-cellRRM等功能。 ❖ (6) Node B和Node B之间将采用网格(Mesh)方式直接互连。
(1)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代表了信息技术的主
要发展方向,提升我国无线移动通信的综合竞争 实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 向世界先进水平跨越。
(2)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属于《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 定重大科技专项。
❖ 3. 内容和目标
❖内容 ❖ (1)研制具有海量通信能力的新一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
1. 通信技术的发展
❖ (1) GSM等移动网络在全球语音通信业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移动语音用户已超过了18亿。
❖ (2) 个人通信设备的微型化和多样化。 ❖ (3) 业务多样化——多媒体消息、在线游戏、视频点播、音
乐下载和移动电视。 ❖ (4) GSM网络演进到GPRS/EDGE和WCDMA/HSDPA网络。 ❖ (5) CDMA通信、3G的核心专利被少数公司持有。 ❖ (6) 移动通信市场的巨大诱惑、宽带无线技术快速普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