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经典专题课程集锦》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案目录

小学数学教案目录

小学数学教案目录第一课:认识数字
1.1 数的概念和特点
1.2 数的读法和写法
1.3 数的大小比较
1.4 数的排序和排列
第二课:整数和自然数
2.1 正数和负数
2.2 整数的加减法
2.3 自然数的性质和运算
第三课:分数
3.1 分数的概念和特点
3.2 分数的简化和扩展
3.3 分数的加减乘除
第四课:小数
4.1 小数的概念和表达
4.2 小数的加减乘除
4.3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第五课:几何图形
5.1 点、线、面的概念
5.2 度量、面积和周长的认识
5.3 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
第六课:数据统计
6.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6.2 数据的图表表示
6.3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第七课:时间和钟表
7.1 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7.2 时钟的读法和表示
7.3 时间的计算和比较
第八课:长度和容积
8.1 长度和容积的概念
8.2 长度和容积的单位换算
8.3 长度和容积的测量
第九课:金钱和零钱
9.1 金钱的概念和单位
9.2 零钱的种类和面值
9.3 金钱的加减和换算
第十课:整体和部分
10.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0.2 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0.3 探索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备注:以上内容为例,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30讲含答案 (20)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共30讲含答案 (20)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本教程共30讲列表法在四年级讲还原问题(逆推法)和逻辑问题时,我们使用的就是列表法。

对于一些计算比较简单,而且多次重复计算的问题,使用列表法,表达简洁,不易出错,如例1;有些问题,条件不断变化,不便统一列式计算,也应采用列表法,如例2、例3;还有些问题,无法列式计算,只能采用列表推演,如例4、例5。

总之,使用列表法可以解决许多复杂而有趣的问题。

例1一个运动队进行翻山训练,往返于一座山两侧山脚下的A,B两地。

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3000米,每分钟行75米;下山每分钟行100米,用42分钟到达B地。

如果上、下山的速度不变,那么从A地到B地,再从B地返回A地,共需多长时间?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只需利用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就可以得到结果。

因为从A地到B地,要先上山再下山,从B地返回A地,又要先上山再下山,中间经过四次变化。

为了减少计算错误,可以利用列表法。

先将已知的数据填入下表: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从上到下,由已知的两个求出另一个,边计算边填表,得到下表:由上表得到往返所需时间为40+42+56+30=168(分)=2时48分。

例2 有100个人,第一位带了3元9角钱,以后每位都比前一位多带1角钱。

每人把自己的钱全部用来买练习本。

练习本有每本8角与每本5角的两种。

如果每人尽可能买5角一本的,那么这100人共买了多少本每本8角的练习本?分析与解:因为每人带的钱数不同,所以不可能统一列式计算。

可以采用列表法,然后从表中发现规律。

填表计算时注意,一要尽量多买5角一本的,二要把钱用完。

由于44角比39角多5角,所以可多买1本5角的,而8角1本的买的数量相同。

类似地,45角比40角多5角等等。

由此看出,所买8角一本的本数随钱数增加呈周期规律,一个周期内有五个数:3,0,2,4,1(本)。

所以100个人共买8角一本的(3+0+2+4+1)×(100÷5)=200(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完整30讲)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完整30讲)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完整30讲)
第一讲:整数与负数
教学目标
1. 知道整数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正确地比较和排序整数。

3. 了解负数的概念,并熟练运用负数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1. 整数的概念与特点介绍。

2.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

3. 负数的引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利用实例引入整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整数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练,培养学生比较和排序整数的能力。

3. 利用具体生活场景,引入负数的概念,并和整数进行对比。

4. 练负数的加减运算,巩固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
1.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6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和练题。

第二讲:小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小数进行计算。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温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练小数运算的相关题目,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实际场景,让学生应用小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6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和练题。

(以下省略,共计30讲)。

小学数学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数学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数学教学专题讲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课标、教材和教法。

这些变化让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然而,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我们需要反思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研究和算法多样化等。

我们需要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的误区,不要过于追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几年的课改之后,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材、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这些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例如,在一年级的“20以内退位减法”中,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

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应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
辅导老师:封剑飞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专题一:数的认识
1.整数的认识
2.分数的认识
3.小数的认识
4.百分数的认识与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5.负数的认识
专题二:数的运算
6.整数的四则运算
7.分数的四则运算
8.小数的四则运算
9.计算方法与计算工具
专题三:常见的量
专题四:式与方程
10.用字母表示数
11.简易方程
专题五:比和比例
12.比
13.比例
专题六:探索规律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专题一:基本图形
14.线
15.角
16.线与角的测量
专题二:平面图形
1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18.三角形
19.梯形
20.圆和圆形、扇形
21.平面图形的测量
专题三:立体图形
22.长方体和立方体
23.圆柱、圆锥和球
24.立体图形的测量
专题四:图形与位置
专题五:图形与变换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
专题一:统计
专题二:可能性
第四部分实践与综合应用
专题一:一般复合实际问题
专题二:典型实际问题
专题三: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专题四:比和比例的实际问题
专题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专题六:列方程解应用题
专题七:综合应用
以上专题,家长、学生可以参考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

(六年级)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30讲全

(六年级)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30讲全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第1讲比较分数的大小……………………………………2-3 第2讲巧求分数……………………………………4-7第3讲分数运算的技巧……………………………………第4讲循环小数与分数……………………………………第5讲工程问题(一)……………………………………第6讲工程问题(二)……………………………………第7讲巧用单位“1”……………………………………第8讲比和比例……………………………………第9讲百分数……………………………………第10讲商业中的数学……………………………………第11讲圆与扇形……………………………………第12讲圆柱与圆锥……………………………………第13讲立体图形(一)……………………………………第14讲立体图形(二)……………………………………第15讲棋盘的覆盖……………………………………第16讲找规律……………………………………第17讲操作问题……………………………………第18讲取整计算……………………………………第19讲近似值与估算……………………………………第20讲数值代入法……………………………………第21讲枚举法……………………………………第22讲列表法……………………………………第23讲图解法……………………………………第24讲时钟问题……………………………………第25讲时间问题……………………………………第26讲牛吃草问题……………………………………第27讲运筹学初步(一)……………………………………第28讲运筹学初步(二)……………………………………第29讲运筹学初步(三)……………………………………第30讲趣题巧解……………………………………第一讲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学们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有比较数的大小问题。

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简单,而比较分数的大小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对于两个不同的分数,有分母相同,分子相同以及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三种情况,其中前两种情况判别大小的方法是: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小。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30讲全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30讲全

第一讲:数的认识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数的编写方法和数的顺序等内容。

通过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讲:数的比较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比较,包括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序等内容。

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和排序,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讲:数的加减法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加法和减法,包括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等内容。

通过加减法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运算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讲:数的运算律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运算律,包括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借位等内容。

通过学习运算律,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运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讲:数的乘法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乘法,包括数的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等内容。

通过乘法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乘法运算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第六讲:数的除法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除法,包括数的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等内容。

通过除法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除法运算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讲:数的整除和余数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整除和余数,包括整除的概念、整除的规律和余数的计算等内容。

通过学习整除和余数,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整除和余数的理解和掌握。

第八讲:数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包括倍数的概念、倍数的计算方法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第九讲: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包括约数的概念、约数的计算方法和最大公约数的求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帮助学生培养对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理解和掌握。

第十讲:数的分数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分数,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计算等内容。

通过学习分数,帮助学生培养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第十一讲:数的比例本讲主要介绍了数的比例,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和比例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比例,帮助学生培养对比例的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精讲课程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精讲课程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精讲课程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1. 教学内容概览
学习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小数、分数、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的初步认识、比例的应用、方程的解法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

2. 具体课程讲解
小数部分: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讲解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小数的近似计算等。

小数的四则运算: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如何处理小数点位置,如何处理进位、退位等。

分数部分:
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如分母、分子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等。

分数的加减法: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如何处理通分、约分等。

比例部分:
比例的意义与性质:解释比例的定义,如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的性质等。

正反比例:讲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

方程部分:
方程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和联系。

方程的解法:教授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3. 教学方法建议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改进。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

目录第一课小熊开店 (2)第二课巧测金字塔高度 (3)第三课硬币问题 (4)第四课挂钟上的数学 (5)第五课牛吃草 (6)第六课数字之间的故事 (7)第七课老寿星故事 (8)第八课请示国王 (9)第九课找规律 (10)第十课高僧下棋 (11)第一课小熊开店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

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

”小熊回答。

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小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正是,正是。

”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

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

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想一想:一元钱哪里去了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

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

那一元钱到哪去了?从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第二课巧测金字塔高度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

金字塔建成后,国王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

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进了尼罗河。

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崐的时候,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喝令刽子手们住手。

国王说:“难道你能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吗?”塔利斯说:“是的,陛下。

小学数学讲义专题讲义15讲(基础+提高)

小学数学讲义专题讲义15讲(基础+提高)

小学数学讲义专题讲义15讲(基础+提高)1. 引言本文档是小学数学讲义的专题讲义,共包括15个讲座,涵盖了基础和提高的内容。

该系列讲座旨在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讲座目录以下是本讲义专题的15个讲座的简要概述:讲座1: 数的认识和计数法- 数的基本概念- 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讲座2: 加法和减法基础-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讲座3: 乘法和除法入门-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讲座4: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分数的比较和运算讲座5: 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讲座6: 数字的位置和顺序- 数字的位置-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讲座7: 数量和图形的关系- 重量和容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图形的分类和性质讲座8: 时间和日历的应用- 时间的表示和读写方法- 日历的使用和应用讲座9: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讲座10: 长度和面积的计算- 长度的计量单位和换算- 面积的计算和应用讲座11: 三角形和四边形-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讲座12: 时钟和角度的测量- 时钟的读取和应用- 角度的测量和运用讲座13: 整数的认识和运算-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讲座14: 平均数和比例的应用- 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比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讲座15: 图形的坐标和对称- 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 图形的对称和判断方法3. 总结本文档涵盖了小学数学基础和提高的15个专题讲座。

通过学习这些讲座,小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提升数学能力,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希望该讲义专题能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汇编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汇编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教学策略提问表面上看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都是老师每天要做的,通过提问能得到更好的反馈信息,更希望教出的学生也能提问,然而,提问也有不容忽视的地方,跟大家作简单的交流。

一、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生提问题教师得先会提问题。

在我们的新教材数学课本中,题目都没有很多文字叙述,都是给你一幅画或一个表,要求学生按要求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如果学生会提问题解答起来就比较轻松,如果不会提问题就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使学生解答这道题目望而却步。

教师提问的方向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这时候比如说一堂课,一开始通过教师的提问把学生引入到数学课堂里面,先让学生入课,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时候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去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关键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然后在课后的时候,让学生有一个概括提升,有很多时候也是通过老师的提问达到的。

学生的提问是深入思考问题中发现的不太理解的问题,或者说这里面学生觉得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问出来,我们希望学生有一个提问题的好习惯。

所以有句话说的是:“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问题的课堂,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问题的课堂,”在一节课上学生把不懂的问题都问了他就掌握了,做练习就没问题了,而一节课上学生都没有提问题,表面上看人人都懂了,而课后的练习,考试呢学生又做不起了。

2、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过于笼统、过大。

我记得在我们刚流行用课件上课的那几年,老师的准备都比较充分,要把课件准备的很美、很全面,还配上和谐的音乐,确实增添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 有一次在听一年级老师的10以内的减法公开课时,该老师准备的课件确实很美,课件上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房子、小河、河里有鸭子。

课的开头,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就带进了这一幅主题图,老师的潜意识问题是:河中有10只鸭子,有2只鸭子游走了,还剩下几只。

而老师的问题是:同学们,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一年级的同学人人都在举手,抢着回答,把图上的都说完后,老师不甘心呀,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问题,又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呀? 学生又回答了,老师,我发现了今天的天气很好,有蓝天白云,老师我发现了花很漂亮,就这样默默的过了十几分钟。

小学数学教学课题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课题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课题大全
1.点线面的概念
2.早期的几何图形
3.基本几何图形的变形
4.基本几何图形的构成及其性质
5.常见平面图形的形状
6.三角形的性质
7.多边形的分类
8.图形的空间移动
9.折线图及其应用
10.直线及线段的性质
11.线图的用途
12.线图的基本性质
13.圆的性质及应用
14.比的定义与运算
15.比例的概念
16.数轴的应用
17.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18.分数的四则运算
19.小数的四则运算
20.乘法的应用
21.除法的应用
22.开方的概念
23.次方的概念
24.百分数的概念
25.数组运算
26.数表运算
27.因式分解
28.等比数列
29.等差数列
30.函数概念及其应用
31.正方形及其外围矩形
32.矩形的特性及其外接圆
33.形状转换及其性质
34.椭圆及其外接圆
35.向量概念及其运算
36.向量场概念及其运算
37.展开视角概念
38.空间透视概念
39.数列的基本性质
40.概率概念及其玩具
41.统计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
42.概率概念的应用
43.数的可视化处理
44.数的几何表达
45.几何演绎证明
46.几何图像描绘
47.几何证明的方法
48.数的字面表示
49.数的性质及其利用
50.网格及其应用。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专题讲座10个专题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专题讲座10个专题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专题讲座目录第一讲逻辑推理初步⋯⋯⋯⋯⋯⋯⋯⋯⋯⋯⋯⋯⋯⋯ 2 第二讲循环小数化分数⋯⋯⋯⋯⋯⋯⋯⋯⋯⋯⋯⋯⋯ 4 第三讲分数计算〔一〕⋯⋯⋯⋯⋯⋯⋯⋯⋯⋯⋯⋯⋯10 第四讲分数计算〔二〕⋯⋯⋯⋯⋯⋯⋯⋯⋯⋯⋯⋯⋯13 第五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17 第六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22 第七讲生活中的经济问题⋯⋯⋯⋯⋯⋯⋯⋯⋯⋯⋯⋯27 第八讲工程问题⋯⋯⋯⋯⋯⋯⋯⋯⋯⋯⋯⋯⋯⋯⋯⋯29 第九讲圆的周长与面积⋯⋯⋯⋯⋯⋯⋯⋯⋯⋯⋯⋯⋯32 第十讲不定方程⋯⋯⋯⋯⋯⋯⋯⋯⋯⋯⋯⋯⋯⋯⋯⋯401第一讲逻辑推理初步学习提示:本讲主假如逻辑推理问题,这种问题极少依靠数学观点、法那么、公式进行计算,而主要是依据某些条件、结论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推理,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之为逻辑推理问题。

典型题解下边介绍一些逻辑推理问题以及逻辑推理的根本方法和根本技巧。

例 1 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此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一位老师取出这五座山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出数字,他让五位同学来划分,每人说出两个。

学生回复以下:甲:2 是泰山,3 是华山乙:4 是衡山, 2 是嵩山丙:1 是衡山, 5 是恒山丁:4 是恒山, 3 是嵩山戊:2 是华山, 5 是泰山。

老师发现五个同学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例 2 甲乙丙三人对小强的藏书数量做了一个预计,甲说:“他起码有 1000 本书〞。

乙说:“他的书不到 1000 本〞。

丙说:“他起码有一本书〞。

这三个预计只有一句是对的,那么小强终究有多少本书?例 3 以前有三个和尚,一个讲实话,一个讲谎话,另一个有时讲实话,有时讲谎话。

一天,一位智者碰到这三个和尚,他问第一个和尚:“你后边是哪一个和尚?〞和尚回复:“讲实话的〞。

他又问第二位和尚:“你是哪一位?〞获得的回复是:“有时讲实话,有时讲谎话〞。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ppt课件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ppt课件
学习态度与习惯
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 ,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 预习、课后复习等。
教师反思与改进建议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练
习等。
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
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应用题解题思路
01
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已 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列式计算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
03
02
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数量之间的关 系,找出解题关键。
检验答案
将计算结果代入原题进行检验,确 保答案正确。
04
05 小学数学考试评价与反思
CHAPTER
考试形式及评价标准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 算题和应用题等多种题型。
评价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 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 ,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包括概念、公式、定理等。
解题能力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是否清晰 ,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提高正确 率。
验证答案
将所选答案代入题目进行验证,确保 答案正确。
填空题答题策略
仔细阅读题目
分析空格前后内容
了解题目背景和要求,明确需要填写的内 容。
根据空格前后的信息,推断需要填写的内 容。
注意单位换算
如果涉及单位换算,要确保换算正确。

《小学数学经典专题课程集锦》

《小学数学经典专题课程集锦》

《小学数学经典专题课程集锦》梁老师奥数培优目录行程综合????????????????????? 3 圆的周长和面积??????????????????14 解决问题的策略?????????????????? 21 行程问题????????????????????? 34 探索规律????????????????????? 47 工程问题????????????????????? 54 小学方程与应用题专题解析????????????? 66 小升初应用题解题指导课程????????????? 791 梁老师奥数培优行程综合【知识梳理】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基本类型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流水问题:关键是抓住水速对追及和相遇的时间不产生影响;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也就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个量中只要有2个就可求另外2个)时钟问题: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具体是: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1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时针速度:每分钟走12小格,每分钟走0.5度。

其他问题:利用相应知识解决,比如和差分倍和盈亏;复杂的行程 1、多次相遇问题; 2、环形行程问题;3、运用比例、方程等解复杂的题;【典例剖析】2例1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3,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B地、2 梁老师奥数培优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

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2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此题为直线型的多次相遇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图形和比例解题。

小学数学教案的目录

小学数学教案的目录

小学数学教案的目录第一课:认识数字
- 1.1 数字0-10的认识和写法
- 1.2 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
- 1.3 数字的顺序排列
第二课:加法和减法
- 2.1 认识加号和减号的意义
- 2.2 加法口诀表的学习
- 2.3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
第三课:认识形状
- 3.1 认识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 3.2 组成形状的基本图形
- 3.3 形状的对称性
第四课:长度和重量
- 4.1 认识尺子和称量的工具
- 4.2 长短、高低、轻重的概念
- 4.3 利用尺子和秤量的练习
第五课:时间
- 5.1 一天的划分
- 5.2 时钟的使用方法
- 5.3 学习小时和分钟的转换
第六课:分数
- 6.1 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
- 6.2 分数的简单化和化为最简分数
- 6.3 分数的加减运算
第七课:圆、球和长方体
- 7.1 认识圆、球和长方体
- 7.2 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 7.3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八课:整数
- 8.1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
- 8.2 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
- 8.3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九课:图形的运动和旋转
- 9.1 图形的平移和对称
- 9.2 图形的旋转和变形
- 9.3 利用图形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课:二次方程
- 10.1 认识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
- 10.2 解二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 10.3 综合运用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行程综合 (3)圆的周长和面积 (14)解决问题的策略 (21)行程问题 (34)探索规律 (47)工程问题 (54)小学方程与应用题专题解析 (66)小升初应用题解题指导课程 (79)行程综合【知识梳理】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基本类型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流水问题:关键是抓住水速对追及和相遇的时间不产生影响;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也就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个量中只要有2个就可求另外2个)时钟问题: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具体是: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112小格,每分钟走0.5度。

其他问题:利用相应知识解决,比如和差分倍和盈亏;复杂的行程1、多次相遇问题;2、环形行程问题;3、运用比例、方程等解复杂的题;【典例剖析】例1 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32,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B 地、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

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2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此题为直线型的多次相遇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图形和比例解题。

【解】如图:C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D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将AC作为3份,则CB是2份第一次相遇,甲、乙共走一个AB,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甲、乙共走2个AB,因此,乙应走CB的2倍,即4份,从而AD是1份,DC是2份(=3-1)。

但已知DC是20千米,所以AB的长度是20÷2×(2+3)=50(千米)答:A、B两地相距50千米。

反馈练习: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

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原地,途中又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

求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

例2 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少米?【分析】这是择校考常考题,本题有两种解答方法。

【解】解法一依题意,作线段图如下:A乙丙遇到乙后2分钟再遇到甲,2分钟甲、丙两人共走了(50+70)×2=240(米),这就是乙、丙相遇时乙比甲多走的路程.又知乙比甲每分钟多走60-50=10(米).由此知乙、丙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240÷10=24(分).所以,A、B两地相距(60+70)×24=3120(米).解法二甲、丙相遇时,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就是乙、丙相背运动的路程和,即(60+70)×2=260(米).甲、乙是同时出发的,到甲、丙相遇时,甲、乙相距260米,所以,从出发到甲、丙相遇需260÷(60-50)=26(分).所以, A、B两地相距(50+70)×26=3120(米).答:A、B两地相距3120米例3 甲、乙两名同学在周长为300米圆形跑道上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练习跑步,甲每秒钟跑3.5米,乙每秒钟跑4米,问:他们第十次相遇时,甲还需跑多少米才能回到出发点?【分析】这是一道环形跑道的多次相遇问题。

要知道甲还需跑多少米才能回到出发点,实质上只要知道甲最后一次离开出发点又跑出了多少米。

我们先来看看甲从一开始到与乙第十次相遇时共跑了多远。

不难知道,这段时间内甲、乙两人共跑的路程是操场周长的10倍(300×10=3000米)。

因为甲的速度为每秒钟跑3.5米,乙的速度为每秒钟跑4米,由上一讲我们可以知道,这段时间内甲共行14003.5(3000)3.54=⨯+米,也就是甲最后一次离开出发点继续行了200米知道甲还需行100(=300-200)米。

1400÷300=4(圈)……200(米)300-200=100(米)答:甲还需跑100米才能回到出发点.反馈练习:2、如下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甲在A点,乙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两人在C点第一次相遇,在D点第二次相遇。

已知C离A有80米,D离B有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例4 有一路电车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

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

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路线骑车前往甲站。

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

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才到达甲站。

这时候,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

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解】因为电车每隔5分钟发出一辆,15分钟走完全程。

骑车人在乙站看到的电车是15分钟以前发出的,可以推算出,他从乙站出发的时候,第四辆电车正从甲站出发。

骑车人从乙站到甲站的这段时间里,甲站发出的电车是从第4辆到第12辆。

电车共发出9辆,共有8个间隔,于是5×8=40(分)答: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40分钟。

例5 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分析】常见钟表(机械)的构成:一般时钟的表盘大刻度有12个,即为小时数;小刻度有60个,即为分钟数.所以时针一圈需要12小时,分针一圈需要60分钟(1小时),时针的速度为分针速度的112.如果设分针的速度为单位“l”,那么时针的速度为“112”.【解】在10点时,时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0,分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2;当两针重合时,分针必须追上50个小刻度,设分针速度为“l”,有时针速度为“112”,于是需要时间:1650(1)541211÷-=.所以,再过65411分钟,时针与分针将第一次重合.第二次重合时显然为12点整,所以再经过65 (1210)6054651111-⨯-=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二次重合.答:再过65411分钟,时针与分针将第一次重合,再经过56511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二次重合.反馈练习:3、现在是3点,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例6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25%,则可以提前40分钟到达。

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分数百分数相结合的行程问题【解】车速提高20%,速度比为5:6,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时间比应为6:5,所以以原始速度行完全程的时间为1÷(6-5)×6=6小时。

以后一段路程为参考对象,车速提高25%,速度比为4:5,所用时间比应该为5:4 ,提前40分钟到达,则用规定速度行驶完这一段路程需要40×5=200分钟,所以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

反馈练习: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

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7 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下午一点出发,走了一段平坦的路,爬了一座山,然后按原路返回,下午七点回到学校。

已知他们的步行速度平地为4千米/时,上山为3千米/时,下山为6千米/时。

问:他们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分析】运用方程解题【解】方法一:设下山用t时,则上山用2t时,走平路用(6-3t)时。

全程为4(6-3t)+3×2t+6×t=24(千米)。

方法二:设山路有X千米,则上山用时间X/3小时,下山用X/6小时,计算平均速度为2X/(X/3+X/6)=4千米/小时,与平地速度一样。

所以一共走了6×4=24千米。

答:他们一共走了24千米【过关练习】1、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几点出发?2、王明回家,距家门300米,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是每分钟5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小狗遇到王明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往返于王明与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米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3、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少米.4、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4点多少分第一次重合?5、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客车行完全程需10时,货车行完全程需15时。

两车在中途相遇后,客车又行了90千米,这时客车行完了全程的80%,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提高练习】1、甲、乙、丙三辆车先后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5分,出发后45分追上丙;甲比乙晚出发15分,出发后1时追上丙。

甲出发后多长时间追上乙?2、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

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

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

求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

3、在9点与10点之间的什么时刻,分针与时针在一条直线上?5、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到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课本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

这样,小明就比独自步行提早了5分钟到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分钟?6、某体育馆有两条周长分别为150米和250米的圆形跑道〔如图〕,甲、乙两个运动员分别从两条跑道相距最远的两个端点A、B两点同时出发,当跑到两圆的交汇点C时,就会转入到另一个圆形跑道,且在小跑道上必须顺时针跑,在大跑道上必须逆时针跑。

甲每秒跑4米,乙每秒跑5米,当乙第5次与甲相遇时,所用时间是多少秒?答案:反馈练习1、24千米2、360米3、490(60.5)1611÷-=4、450千米过关练习1、7 点2、580米3、3120米4、11920211211÷=5、450千米提高练习1、75分2、2400米3、1270(60.5)4911÷-=4、1233分5、1800秒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梳理】知识点 圆的周长和面积S :面积 C :周长 π:圆周率 d :直径 r :半径(π是圆周率,是个常量,通常题目中圆周率取3.14,如果题目有特殊要求就按题目的具体要求取值。

)1、圆的周长公式:C = πd 或C = 2πr2、半圆的周长公式:C =21πd+d 3、四分之一圆的周长公式:C =41πd+d 4、圆的面积公式:S = π2r 5、四分之一圆的面积公式:S =41π2r 6、半圆的面积公式:S =21π2r 7、圆环的面积公式:S =πR 2-π2r =π(R 2-2r ) 【典例剖析】例1 一个人要从A 点到B 点(如图),他可以按①号弧形所表示的路线走,也可以按照②号弧形所表示的路线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