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1完善规范的完整性,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构方案”结构抗倒塌设计” 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3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4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制。

5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6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7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8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

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及相关规定。

9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

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

适当得到扩展,10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11 完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12 补充、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 任意截面”“ 简化计算”13 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任意截面”移至正文,简化计算”移至附录。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混凝土应变e c
混凝土应力s c/MPa
素混凝 土试件 纵筋配 筋率 0.89% 纵筋配 筋率 2.5%
◆以往教科书: f y′ =Es×e 0 =200000×0.002 =400MPa
3608.26
3183.34 5602.09 4573.50 3765.37 3183.34
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δgt不应小 于表4.2.4规定的数值。
表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限值
普通钢筋 钢筋 品种 HPB300 10.0 HRB335、(删去HRBF335) HRB400、HRBF400、 HRB500、HRBF500 7.5 预应力筋 RRB400 5.0 3.5
1830.40 1830.40 2059.20 2059.20 2059.20 2059.20 2173.60 2173.60 2173.60 2173.60
54
18 0 108 54 18 0 108 54 18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简介 及高强钢筋的工程应用
郑州大学 刘立新 2015年12月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年局部修订)简介
(一)修订背景和过程 ●根据“四节一环保”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2010局部修订的函”(建标标函[2013] 29号的要求,于2013年启动,2015年8月通过审查、2015 年9月颁布,目前正在出版社印刷。

a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a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研究 ★ 偶然作用下结构抗灾性能(如抗连续倒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研究
4
修订原则
5
总原则:补充、完善、提高、不做大的改动
适当增加结构的安全储备以及抗火性能,注重结构的整体性 从以构件计算为主扩展到结构体系的设计,强调概念设计的
重要性 逐渐淘汰低强度材料,推广应用高强高性能材料,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完善耐久性设计内容,补充既有结构设计的原则 拓展结构分析内容,补充、完善构件截面计算及连接构造措
◆2009年11月29日~12月2日 第四次全体工作会议(北京 ):讨论修改《送审稿》初稿,形成《送审稿》 ◆ 2009年12月25~26日 召开了《送审稿》审查会,并通 过审查
◆ 2010年5月 形成《报批稿》
7
章节组成
1~3 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计算规定 4 材料 5 结构分析 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8 构造规定 9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一般规定,损失值计算,
构造规定) 11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附录A~K(10个)
8
谢谢
9
10
宝山壁画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 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一。宝山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贵妃教鹦鹉图》。 该画高0.7米、宽2.3米,用于笔重彩绘制,最突出的表现 了 晚唐风格。唐代擅长绘贵妇仕女的大师周昉绘制了《杨 贵妃教鹦鹉图》,不仅享誉中原,而且还影响全国各地。 发现于阿旗宝山古墓里的这幅画,就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 家按照周氏风格绘制的, 技法深得周氏画风的真传。在唐 人真迹稀如星风的今天,能够从中完整了解唐代人物画的 杰出成就,堪称美术史研究的辛事。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 馆之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目录前言1总则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1 材料性能3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2 结构方案3.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3.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3.5 耐久性设计3.6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3.7 既有结构设计原则4材料4.1 混凝土4.2 钢筋5结构分析5.1 基本原则5.2 分析模型5.3 弹性分析5.4 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5.5 弹塑性分析5.6 塑性极限分析5.7 间接作用分析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1 一般规定6.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4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6.5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6.6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6.7 疲劳验算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7.1 裂缝控制验算7.2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8构造规定8.1 伸缩缝8.2 混凝土保护层8.3 钢筋的锚固8.4 钢筋的连接8.5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9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9.1 板9.2 梁9.3 柱、梁柱节点及牛腿9.4 墙9.5 叠合构件9.6 装配式结构9.7 预埋件及连接件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10.1 一般规定10.2 预应力损失值计算10.3 预应力混凝土构造规定11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材料11.3 框架梁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5 铰接排架柱11.6 框架梁柱节点11.7 剪力墙及连梁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11.9 板柱节点附录A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附录B 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附录C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C.1 钢筋本构关系C.2 混凝土本构关系C.3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C.4 混凝土强度准则附录D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D.1 一般规定D.2 受压构件D.3 受弯构件D.4 局部构造钢筋D.5 局部受压附录E 任意截面、圆形及环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附录F 板柱节点计算用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附录G 深受弯构件附录H 无支撑叠合梁板附录J 后张曲线预应力筋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附录K 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前言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文)要求,本规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修订内容介绍及学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修订内容介绍及学习

10/342
17.调整了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 的轴压比要求。 18.补充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受弯承载力及小跨高 比连梁、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 19.修改了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有关设计要求,增加了三 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相关规定。 20.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 21.增加了冲切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11/342
1.3 试设计分析
1) 试设计的工程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9年7月开始进行试设计。试设 计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提供设计软件,7个单位对7种结构 形式的10个工程进行设计及分析、对比。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框架-筒体结构(办公楼)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框架结构(办公楼)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框架- 剪力墙结构(多层厂 房)、排架结构(单层厂房)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板柱结构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框架结构(教学楼)、框架-剪力墙结 构(商住楼)、剪力墙结构(商住楼)。
5.对于荷载及内力很大,由承载力确定配筋的情况(例 如梁),由于适当放松了裂缝控制的制约,应用高强 钢筋的效果明显,省钢可达10~20%。 6.抗震柱中箍筋体积配箍率改以抗拉强度计算后,采用 高强箍筋的效果也很明显,省钢可达20%以上,但应 解决高强箍筋弯折加工等工艺问题。 7.高强钢筋带来锚固、搭接长度等问题,通过采用机械 锚固、机械连接等手段解决,并未明显引起用钢量增 加,但还应加强浆锚等新施工工艺、技术的开发应 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主要修订内容介绍及学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_宣讲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_宣讲教材

7.与国外规范一致,方便钢筋密集构件施工,提出了并筋(钢筋 束)的配筋方式、等效直径的概念及设计方法。
8.对结构侧移的二阶效应(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增大系 数的简化考虑方法;
9.完善了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以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 则的有关内容,适应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
10.统一了一般受弯构件与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计算公式,调整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箍筋抗力项的系 数,适当增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安全储备;
14/342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5. 严格按提供程序计算,不考虑设计习惯及技术措 施,以客观反应规范修订的变化。 6. 考虑发展趋势,采用高强材料(500MPa级钢筋等), 并进行材料用量的比较。 7. 报告要求介绍工程的基本参数及按构件(板、梁、 柱、墙等)计算结果的详细比较。 8. 报告要求对试设计结果的对比及变化原因提出意 见,供规范修订参考。
5/342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淘汰低强材料,采用高强高性能材料,提高资源的 利用效率; 保证建筑结构的防灾能力,适当提高安全储备; 扩展结构分析的内容; 加强构造与连接的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完善了耐久性设计内容,适当提高结构设计耐久 性,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补充、完善构件截面设计的有关内容; 参考国外有关先进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与相关规范合理分工和协调工作。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分析及补充试验,完成了规范修订初稿(第一稿)。2008年12月 完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初稿(第二稿)。200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修订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对征求意见初稿进行了讨论,形成 了修改意见。2009年7月20日完成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三 稿),修订组发送征求意见稿280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 见,并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上予以公示,至2009年9月 10日共收到5个施工单位、8个研究院所、16所高校,27个设计院 共计56个单位近200余名技术人员的1500条反馈意见。修订组于 2009年11月完成反馈意见汇处理,并对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 改,形成了规范送审稿初稿(第四稿)。
4.增加了楼盖舒适度的设计要求,控制楼盖结构的竖向 自振频率。
5.修订了环境等级划分,完善了耐久性设计(环境类 别、建材质量、构造措施、维护管理等的定性要 求)。
8/342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6.淘汰了235MPa级低强钢筋,增加500MPa级高强钢筋,并明确将 400MPa级钢筋作为主力钢筋,提倡应用500MPa级钢筋,逐步淘汰 335MPa级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要求;
补充、完善构件截面设计的有关内容; 参考国外有关先进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与相关规范合理分工和协调工作。
6/342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7/342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主要修订内容介绍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轴压比 0.8 N/kN 1830.40 e01/mm 108 Cm 1.00
hns
1.135
x
0.674
As=As′/mm2 1599.67
实配As/mm2 1599.67
N0400/kN 3146.74
0.8
0.8 0.8 0.9 0.9 0.9 0.9 0.95 0.95 0.95 0.95
1830.40
◆ 用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将其规 格限于直径6mm~14mm,主要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 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构造配筋。对既有结构进行再设计 时, 235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可按原规范取值; ◆ 取消HRBF335牌号钢筋; ◆ 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 值发挥受到限制(360MPa),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MPa 级的钢筋。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 配箍或封闭焊接箍等)时,钢筋的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 发挥,采用500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牌号 HPB300 HRB335 HRB400、HRBF400、RRB400 HRB500、HRBF500 抗拉强度设计值f y 270 300 360 435 抗压强度设计值f y′ 270 300 360 435(原410)
◆局部修订中将500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从
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 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 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 400N/mm2。
1.911
2.731 1.256 1.443 1.863 2.640
0.809
0.897 0.690 0.748 0.821 0.9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3
9 扩充了结构分析内容—分析模型 楼盖刚度
5.2.3 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时,对于现浇结构或装配整体式结构, 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当楼盖开有较大洞口或
其局部会产生明显的平面内变形时,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其影响。
【说明】一般的建筑结构的楼层大多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有现浇面层
的预制装配式楼板,可近似假定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以减少结 构的自由度数,简化结构分析。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对大多数建筑结构进行分 析,其分析精度都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说明】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在出现塑性铰的情况下,会发生内力重分布。可 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构件截面之间的内力调幅,以达到节约的目的。
5.4.2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应选 用符合本规范4.2.4条规定的钢筋,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的要求,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要求不出现裂缝、三a、三b类环境,不考虑。
5 试验分析方法。——剪力墙及孔洞周围,疲劳,框架桁 架主要节点等。 2
9 扩充了结构分析内容—分析模型(单独列出)
5.2.2 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简图宜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梁、柱、杆等一维构件的轴线宜取为控制截面几何中心的连 线,墙、板等二维构件的中轴面宜取为控制截面中心线组成的平 面或曲面。 2 现浇结构和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梁柱节点、柱与基础连接处等 可作为刚接;非整体浇筑的次梁两端及板跨两端可作为铰接。 3 梁、柱等杆件的计算跨度或计算高度可按其两端支承长度的 中心距或净距确定,并应根据支承节点的连接刚度或支承反力的 位置加以修正; 4 梁、柱等杆件间连接部分的刚度远大于杆件中间截面的刚度 时,在计算模型中可作为刚域处理。 [计算简图中的基本问题的处理方法]
【说明】采用基于弹性分析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弯矩调幅时,调整的 幅度及受压区的高度均应满足本条的规定,以保证构件出现塑性铰的位置有 足够的转动能力并限制裂缝宽度。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8.补充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以及装配式楼 板、梁、柱、墙的有关构造要求。
19.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相关 规定。
20.调整了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 的轴压比要求。
11/342
21.调整了混凝土柱的最小截面尺寸要求和最小配筋率 规定,适当提高了安全度。
22.补充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受弯承载力及小跨高 比连梁、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
4/342
1.2 修订原则
规范的修订总原则为“补充、完善、提高、不作大 的改动”。
按照上述原则,补充了既有结构改造设计与结构防 连续倒塌的原则等内容,将规范从以构件设计为主适当 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要求;贯彻落实 “四节一环 保”、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5/342
淘汰低强材料,采用高强高性能材料,提高资源的 利用效率;
10/342
16.修改了钢筋锚固长度的有关规定,提出了不同情况 下钢筋锚固长度的修正系数以及端板锚固等机械锚 固方式和要求。
17.调整了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 要 求 。 400MPa 级 钢 筋 比 现 行 规 范 适 当 有 所 提 500MPa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与现行规范400MPa级钢 筋相当,适当提高了安全储备。
自振频率。 5.修订了环境等级划分,完善了耐久性设计(环境类
别、建材质量、构造措施、维护管理等的定性要 求)。
8/342
6.淘汰了235MPa级低强钢筋,增加500MPa级高强钢筋,并明确将 400MPa级钢筋作为主力钢筋,提倡应用500MPa级钢筋,逐步淘汰 335MPa级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要求;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老规范变化汇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老规范变化汇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规范)VS《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老规范)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4.1.2 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 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HPB300—ΦHRB335—B HRBF335—BFHRB400—C HRBF400—CFHRB500—D HRBF500—DFRRB400—C增加了以下几条:4.2.7当采直径50mm的钢筋时,宜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

直径2 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

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4.2.9当构件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新老规范变化(二)基本构造变化1、混凝土保护层:图中1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老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 +8d新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2、钢筋锚固:新规范中增加了基本锚固lab的计算方式:lab=a*fy/ft*d但其中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改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以适应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

轴压比 0.8 0.8 0.8 0.8 0.9 0.9 0.9 0.9 0.95 0.95 0.95 0.95
N/kN 1830.40 1830.40 1830.40 1830.40 2059.20 2059.20 2059.20 2059.20 2173.60 2173.60 2173.60 2173.60
RRB400 5.0
预应力筋 3.5
4.2.5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s可(原应)按表4.2.5采用。
◆局部修订中,刪除了HRBF335钢筋脾牌号,取消了原表注, 正文中的”应”改为”可”。
◆由于制作偏差、基圆面积不同以及钢绞线捻紧程度差异的影 响,实际受力后的变形模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不同程 度地偏小。因此,必要时可通过试验测定钢筋的实际弹性模量, 用于设计计算。
实配As/mm2 1599.67 772.73 320.00 320.00 2037.98 1123.06 452.66 320.00 2260.99 1302.45 605.38 320.00
N0400/kN 3146.74 2563.25 2243.81 2243.81 3456.01 2810.45 2337.41 2243.81 3613.37 2937.02 2445.17 2243.81
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δgt不应小 于表4.2.4规定的数值。
表4.2.4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限值
钢筋 品种
δgt(%)
HPB300 10.0
普通钢筋
HRB335、(删去HRBF335) HRB400、HRBF400、 HRB500、HRBF500
7.5
1630.07
163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_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_50010-2010

台风、暴雨下的抗倒塌设计 屋面积冰的抗倒塌设计 罕遇地震的抗倒塌设计 抗倒塌设计的范围,地质灾害等不包括在内
26
2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概念设计
3.6.1 混凝土结构宜按下列要求进行防连续倒塌的概念设计: 1 采取减小偶然作用效应的措施; 2 采取使重要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避免直接遭受偶然作用的措 施; 3 在结构容易遭受偶然作用影响的区域增加冗余约束,布置备 用传力途径; 4 增强重要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疏散通道及避难空间结构的 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5 配置贯通水平、竖向构件的钢筋,采取有效的连接措施并与 周边构件可靠地锚固; 6 通过设置结构缝,控制可能发生连续倒塌的范围。
14
2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基本思想
结构的冗余特性
结构冗余特性是指结构在初始的局部破坏下改变原有的传力路径, 并达到新的稳定平衡状态的能力特征。充分的结构冗余特性允 许结构“跨越”初始的局部破坏而不向外扩展, 从而避免连续性 破 坏或倒塌的发生。 结构的冗余特性首先取决于结构体系的类型。比如, 无支撑框架 主要取决于梁柱连接的刚度、楼层数和跨数; 有支撑框架主要取 决于支撑的数量和分布, 以及适量的刚性梁柱连接构成的双重 防御机制。
(1) 结构连续性倒塌控制与设计的基本思想
★突发事件是难以预测的, 其发生的概率小但危险大, 且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正逐渐增加, 减小结构遭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值得 学者与设计人员广泛关注和慎重考虑; ★加强局部构件或连接对减小结构遭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是有益 的, 但更重要的是提高结构整体抵抗连续性倒塌的能力, 从而 减少或避免结构因初始的局部破坏引发连续性的倒塌, 而一般 情况下要求结构在突发事件下不发生局部破坏是不可取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混凝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2010

混凝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_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引用标准名录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规范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 总则31.0.1 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保证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1.0.3 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的原则制定。

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2 素混凝土结构plain concrete structure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修订的主要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修订的主要

四、修订的主要内容(3)
——完善设计计算方法
1.应力设计及非线性分析 2.本构关系及混凝士多轴强度准则 3.简化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P-δ二阶效应计算 5.调整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复合受力计算 7.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8.调整裂缝宽度—挠度的验算
四、修订的主要内容(4)
——完善基本构造要求
1.放宽伸缩缝间距控制 2.调整钢筋保护层厚度 3.控制钢筋锚固长度 4.钢筋连接设计 5.最小配筋率调整 6.特厚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9.规范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垃圾专利及广告性标准 对科技创新及规范应用的影响。
三、本次修订的原则(1)
1.适当增加结构的安全储备以及抗灾性能,注重结构 的整体稳定性;
2.规范从以截面配筋计算为主扩展到结构体系的设计, 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3.淘汰低强材料采用高强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落实“四节一环保”;
六、既有结构再设计
1.适用范围
• 安全复核、改变用途、延长年限按原规范执行 • 改建、扩建、加固、改造须重新设计
2.既有结构的检测
• 须全面检测既有结构,确定既有部分的设计参数 • 既有材料设计强度按实测分析取值 • 反映既有几何参数及已有缺陷。
3.后浇结构及设计
• 后加部分与时俱进,取现行规范值 • 进行整体分析,加强结构整体稳固性 • 按两阶段成形的叠合结构设计
八、构造规定(2)
——钢筋的锚固
1.锚固设计的原则 • 锚固的意义:实现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及变形协调,是
钢筋受力和两种材料构成的结构构件承载受力的基础。 • 矛盾和难度:太短难以满足受力要求,太长不经济且不易施
工。 • 形式变化:多种机械锚固的开发和应用。 • 修订原则:依托技术进步,挖掘锚固潜力。 2.锚固设计方法: • 增加了机械锚固的形式 • 最小锚固长度:不小于0.6倍基本锚固长度、15d及200mm。 •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的细化。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参考文档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订)参考文档
5.00 0.00
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混凝土应变e c
素混凝 土试件
◆以往教科书:
e 纵筋配
筋率
f y′ =Es× 0
0.89% =200000×0.002
纵筋配 筋率
=400MPa
2.5%
◆混凝土内配有纵向钢筋也可使混凝土的变形能力有一定提高, 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变化不大,但峰值 应变有较明显增大,由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很好的粘结,当 混凝土应力接近或达到峰值时,纵筋起到了一定的卸载和约束 作用。 ◆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徐变,变形增大(1.25) ◆欧美等国的规范取 f y′ = f y
HRBF400、HRBF500、HRB335、RRB400、HPB300钢筋; 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 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2 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RB335、HPB300、 HRB500、HRBF500钢筋。
3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 筋。 (原4款合并为3款)
极限强度标准值 f ptk 800 970 1270 1470 1570 1860 1570 1720 1860 1960 980 1080 1230
抗拉强度设计值 f py 510 650 810 1040
1110 1320 1110 1220 1320 1390 650 770 900
抗压强度设计值 f py′ 410
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 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 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 总则1.0.1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保证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1.0.3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定。

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structure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2素混凝土结构 plain concrete structure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2.1.3普通钢筋steel bar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非预应力筋的总称。

2.1.4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结构。

2.1.5预应力筋 prestressing tendon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应力的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等的总称。

2.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配置受力的预应力筋,通过张拉或其它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7现浇混凝土结构 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在现场原位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1.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1.9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受力的混凝土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
1
完善规范的完整性,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
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构方案”结构抗倒塌设计” 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3
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
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4
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制。

5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6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7
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8
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

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及相关规定。

9
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

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

适当得到扩展,
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11 完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12 补充、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 任意截面”“ 简化计算”13 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任意截面”移至正文,简化计算”移至附录。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

14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15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改进了16 改进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

17 补充在拉、弯、剪、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

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8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9 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验算的相关公式。

20 增加按开裂换算截面计算在荷载效应准永久或标准组合下的截面应力。

21 宽度大于
0.2mm 的开裂截面,增加按应力限制钢筋间距的要求。

22 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的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
23 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方法。

增加了
24 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
环境下大幅度增加。

25 提出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考虑厚保护层、机械锚固等方式控制锚固长度。

机械锚固等方式控制锚固长度
26 框架柱修改为按配筋特征值及绝对值双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稍有提高。

框架柱修改为按配筋特征值及绝对值双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稍有提高。

27 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适当降低。

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适当适当降低。

28 增加了板柱结构及现浇空心楼板的构造要求。

29 在梁柱节点中引入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

30 补充了多层房屋结构墙体配筋构造的基本要求。

31 补充了二阶段成形的竖向叠合式受压构件(柱、墙)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32 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以及装配式楼板、粱、柱、墙的构造要求。

墙的构造要求
33 提出了预制自承重构件的设计原则;增补了内埋式吊具及吊装孔有关要求。

提出了预制自承重构件的设计原则;增补了内埋式吊具及吊装孔有关要求有关要求。

34 补充、完善了各种预应力锚固端的配筋构造要求。

35 调整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新材料、新工艺预应力损失数值计算。

调整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新材料、新工艺预应力损失数值计算计算。

36 调整先张法布筋及端部构造,后张法布筋及孔道布置的构造要求。

37 调整、完善后张法锚固区局部受压设计及间接钢筋、防裂钢筋的配置要求。

38 增加曲线预应力筋弯弧曲率限制及凹面防崩配筋计算及有关的构造要求。

39 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协调,取消房屋高度表、内力调整等的具体规定。

40 加严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各类框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延性性能要求。

4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的上限不再做强制性规定。

42 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

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相关规定。

43 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的其轴压比限值。

44 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扩大到三级抗震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

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扩大到扩大到三级抗震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

45 补充了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规定。

补充了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规定规定。

46 补充了跨高比小于
2.5 的连梁以及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

连梁以及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规定。

47 补充了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相关规定。

48 增加了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连接时的相关设计规定。

增加了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连接时的相关设计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连接时的相关设计规定。

49 增加了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增加了板柱节点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