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P152原装东芝光藕中文资料及电路图
TLP521光耦合详解
![TLP521光耦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9dd31a14791711cc79179e.png)
TLP521-4四路光耦合一、简介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TLP521-1,-2和-4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二、引脚图T LP521-2提供两个孤立的光耦8引脚塑料封装,而TLP521-4提供4个孤立的光耦中16引脚三、原理分析1脚:正极 2脚:负极 3脚:发射极 4脚:集电极一般系统中如上图图进行光耦设计(只标明一组,其余组均按此设计)。
光耦的输入端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加电阻是为了限制电流,不加电阻容易烧毁。
加二极管(IN4148)主要为了保护光耦。
四、输入输出介绍左图为上拉电阻,此时光敏三极管构成反相放大器,即当无输入信号时,发光二极管截止,其因无电流流过不发光,故使光敏三极管因无无光照而截止,即其集电极电流Ic=0,集电极输出TD5=VCC - Ic*R2=VCC- 0*R5=VCC,此时输出TD5为高电平(VCC)。
当有输入信号时,发光二极管因流有足够电流而发光,此时光敏三极管因有光照照而饱和导通,其R2的电压降VR5=VCC,故使其集电极对地电压=0V,此时输出TD5为低电平(≈0V)。
右图为下拉电阻,即: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VCC,而发射极接电阻R2,R2下端接地,即构成射极跟随器形式,由发射机输出。
此时输出相位与上1、2相反,即:当无输入信号时,发光二极管截止,其因无电流流过不发光,故使光敏三极管因无无光照而截止,即其发射极电流Ie=0,故发射极对地输出电压=0V。
当有输入信号时,发光二极管因流有足够电流而发光,此时光敏三极管因有光照照而饱和导通,其R2电压=VCC,即发射极对地电压=VCC。
电器元件
![电器元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4b99ec9b89680203d825d8.png)
1、2脚是发光二极管(1脚为正,2 脚为负),3、4脚为光敏三极管(3脚为发射极,4 脚为集电极)东芝光耦TLP521四个角哪个是输入哪个是输出?潮光光耦网回答:下面有圆点的是1脚,然后就按这个面朝上看,逆时针数,分别是2 、3 、4脚。
1脚是输入高电平,2脚是输入低电平;3脚接输出低电平,4脚接输出高电平。
工程师补充:带小点的一边的1脚,是控制另一边导通与不导通的关键。
1、2脚是控制端,3、4脚是执行端1)接近开关有两线制和三线制之区别,三线制接近开关又分为NPN型和PNP型,它们的接线是不同的。
请见下图所示:PNP电感式接近开关工作原理电感式传感器由三大部分组成:振荡器、开关电路及放大输出电路。
振荡器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金属目标接近这一磁场,并达到感应距离时,在金属目标内产生涡流,从而导致振荡衰减,以至停振。
振荡器振荡及停振的变化被后级放大电路处理并转换成开关信号,触发驱动控制器件,从而达到非接触式之检测目的。
PNP的接近开关棕色的线接+24V,蓝色线接0V, 黑色线是输出线(输出高电平)。
黑色线与蓝色线之间接负载!光耦的工作原理(2011-10-12 12:46)分类:未分类在一些实验室或高要求场合,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一般将实验的输入电源采用1:1的工频变压器与市电进行隔离,这样一来,实验室实验人员无论碰到线路的哪一根线都不会有触电的危险,因为隔离电源与大地是没有连接的。
在工业控制设备中,有时候要求两个系统之间的电源地线隔离,如隔离地线噪声、隔离高共模电压等,采用带变压器的直流变换器,将两个电源之间隔开,使他们相互独立。
在一般的隔离电源中,光耦隔离反馈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式。
但对于光耦反馈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到比较深入的研究。
而且在很多场合下,由于对光耦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光耦接法混乱,往往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本研究将详细分析光耦工作原理,并针对光耦反馈的几种典型接法加以对比研究。
TLP521中文资料
![TLP521中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aecd5b2960590c69ec376d5.png)
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TLP521-1,-2和-4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该TLP521-2提供了两个孤立的光耦8引脚塑料封装,而TLP521-4提供了4个孤立的光耦中16引脚塑料DIP封装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55V(最小值)经常转移的比例: 50 %(最小)隔离电压: 2500 Vrms (最小)图1 TLP521 TLP521-2 TLP521-4 光藕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图2 TLP521-2 光电耦合器引脚排列图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绝对最大额定值(Ta = 25℃)注:使用连续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高温/电流/温度/电压和重大变化等),可能会导致本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明显甚至损坏。
Recommended Operating Conditions建议操作条件*1: Ex. rank GB: TLP521−1 (GB)(Note): Application type name for certification test, please use standard product type name, i.e.TLP521−1 (GB): TLP521−1, TLP521−2 (GB): TLP521−2Individual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单独的电气特性参数(Ta = 25℃)Couple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耦合电气特性参数s(Ta = 25℃)Isolation Characteristic 耦合电气特性参数(Ta = 25℃)Switching Characteristic 开关特性参数(Ta = 25℃)图3 TLP521-1 封装图图4 TLP521-2 封装图图5 TLP521-4 封装图图6 开关时间测试电路特性曲线图:应用电路:图7 打开或关闭12V直流电动机的TTL控制信号输入电路图74HC04 特性:∙缓冲输入∙传输延迟(典型值): 6ns at V CC = 5V, C L = 15pF, T A= 25°C∙扇出(驱动)能力: (在温度范围内)- 标准输出 . . . . . . . . . . . . . . . 10 LSTTL Loads- 总线驱动 . . . . . . . . . . . . . . . 15 LSTTL Loads ∙宽工作温度范围 . . . –55°C to 125°C∙对称的传输延迟和转换时间∙相对于LSTTL逻辑IC,功耗减少很多∙HC Types- 工作电压:2V到6V- 高抗扰度: N IL = 30%, N IH= 30% of V CC at V CC = 5V∙HCT Types- 工作电压:4.5V到5.5V- 兼容直接输入LSTTL逻辑信号, V IL= 0.8V (Max), V IH = 2V (Min)- 兼容CMOS逻辑输入, I l1μA at V OL, V O该74HC04/74HCT04是高速CMOS器件,低功耗肖特基的TTL(LSTTL)电路。
TL431与TLP521的光耦反馈电路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之欧阳数创编
![TL431与TLP521的光耦反馈电路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之欧阳数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831e8d7ef524ccbff12184da.png)
在一般的隔离电源中,光耦隔离反馈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式。
但对于光耦反馈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到比较深入的研究。
而且在很多场合下,由于对光耦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光耦接法混乱,往往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本研究将详细分析光耦工作原理,并针对光耦反馈的几种典型接法加以对比研究。
1 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1、PC817等。
这里以TLP521为例,介绍这类光耦的特性。
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
副边三极管电流Ic与原边二极管电流If的比值称为光耦的电流放大系数,该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作反馈用的光耦正是利用“原边电流变化将导致副边电流变化”来实现反馈,因此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场合,由于放大系数的温漂比较大,应尽量不通过光耦实现反馈。
此外,使用这类光耦必须注意设计外围参数,使其工作在比较宽的线性带内,否则电路对运行参数的敏感度太强,不利于电路的稳定工作。
通常选择TL431结合TLP521进行反馈。
这时,TL43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部基准为2.5 V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所以在其1脚与3脚之间,要接补偿网络。
常见的光耦反馈第1种接法,如图1所示。
图中,Vo为输出电压,Vd为芯片的供电电压。
com信号接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脚,或者把PWM 芯片(如UC3525)的内部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同相放大器形式,com信号则接到其对应的同相端引脚。
注意左边的地为输出电压地,右边的地为芯片供电电压地,两者之间用光耦隔离。
图1所示接法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出电压升高时,TL431的1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上升,3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脚)电压下降,光耦TLP521的原边电流If增大,光耦的另一端输出电流Ic增大,电阻R4上的电压降增大,com引脚电压下降,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减小;反之,当输出电压降低时,调节过程类似。
光耦参数及资料
![光耦参数及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2704bf9b89680202d82513.png)
光电耦合器(光耦)参数及资料市场常见光耦内部图:4-Pin Phototransistor Output; GaAs Input型号(规格) 厂牌CTR @10 mA I F (%)BV CEO(V)minBV CBO(V)maxV CE (sat)(V)maxt ON/ t OFF(uS)maxV ISOAC[RMS] min maxTLP521-1TOSHIBA506005572/3TLP521-2TOSHIBA506005572/3TLP521-4TOSHIBA1006005572/3TLP621-1TOSHIBA506005572/310kV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
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
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100K bit/S:6N138、6N139、PS87031M bit/S: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10M bit/S: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
(完整版)TPL521中文资料 光耦
![(完整版)TPL521中文资料 光耦](https://img.taocdn.com/s3/m/f7d8c3bf910ef12d2af9e799.png)
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TLP521-1,-2和-4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该TLP521-2提供了两个孤立的光耦8引脚塑料封装,而TLP521-4提供了4个孤立的光耦中16引脚塑料DIP封装集电极-发射极电压:55V(最小值)经常转移的比例:50 %(最小)隔离电压:2500 Vrms (最小)图1 TLP521 TLP521-2 TLP521-4 光藕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图2 TLP521-2 光电耦合器引脚排列图Characteristic 参数Symbol符号Rating 数值Unit 单位TLP521−1TLP521−2TLP521−4LED Forward current 正向电流IF70 50 mA Forward current derating 正向电流减率ΔIF/℃−0.93(Ta≥50℃) −0.5(Ta≥25℃) mA/℃Pulse forward current 瞬间正向脉冲电流IFP 1 (100μ pulse, 100pps) A Reverse voltage 反向电压VR 5 V Junction temperature 结温Tj125 ℃接收侧Collector−emitter voltage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O55 V Emitter−collector voltage 发射极集电极电压VECO7 V Collector current 集电极电流IC50 mA注:使用连续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高温/电流/温度/电压和重大变化等),可能会导致本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明显甚至损坏。
(Note): Application type name for certification test, please use standard producttype name, i.e.TLP521−1 (GB): TLP521−1, TLP521−2 (GB): TLP521−2。
TLP521-4中文说明
![TLP521-4中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88b8de9f46527d3250ce001.png)
TLP521-4中文资料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TLP521-1,-2和-4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该TLP521-2提供了两个孤立的光耦8引脚塑料封装,而TLP521-4提供了4个孤立的光耦中16引脚塑料DIP封装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55V(最小值)经常转移的比例: 50 %(最小)隔离电压: 2500 Vrms (最小)图1 TLP521 TLP521-2TLP521-4 光藕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图2 TLP521-2 光电耦合器引脚排列图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绝对最大额定值(Ta = 25℃)Characteristic 参数Symbol 符号Rating 数值Unit 单位TLP521−1TLP521−2 TLP521−4LED Forward current 正向电流IF7050mAForward current derating正向电流减率ΔIF/℃−(Ta≥50℃)−(Ta≥25℃)mA/℃Pulse forward current 瞬间正向脉冲电流IFP1 (100μ pulse, 100pps)AReverse voltage 反向电压VR5VJunction temperature 结温Tj125℃接收侧Collector−emitter voltage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O55VEmitter−collector voltage 发射极集电极电压VECO7VCollector current 集电极电流IC50mACollector power dissipation (1 circuit) 集电极功耗PC150100mWCollector power dissipation derating (1 circuit Ta ≥ 25℃) 集电极功耗减率ΔPC/℃−−mW/℃Junction temperature 结温Tj125℃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储存温度范围Tstg−55~125℃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工作温度范围Topr−55~100℃Lead soldering temperature 无铅焊接温度Tsol260 (10 s)℃Total package power dissipation整体功耗PT250150mWTotal package power dissipation derating (Ta≥25℃) 整体功耗减率ΔPT/℃−−mW/℃Isolation voltage 隔离电压BVS2500(AC,1Min 最小, .≤60%)Vrms注:使用连续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高温/电流/温度/电压和重大变化等),可能会导致本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明显甚至损坏。
CYTLP521规格书CN
![CYTLP521规格书CN](https://img.taocdn.com/s3/m/09bde90748d7c1c709a1453f.png)
概述CY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四引脚封装,三种形式(DIP 、DIP-M 、SMD )特性∙ 电流转换比 (CTR)范围: 50~600% (I F =5mA ,V CE =5V ) ∙ 输入-输出隔离电压 (Viso=5000 Vrms) ∙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 CEO ≥80VApplications∙ 开关电源,智能电表 ∙ 工业控制,测量仪器 ∙ 办公设备,比如复印机∙家用电器,比如空调、风扇、热水器等结构原理图和封装34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Ta=25︒C)光电特性 (Ta=25 C)C FCTR分级表图.1 测试电路INPUTTest C ircuit f or Response Time图.2电流转换比CTR(%)正向电流 I F (mA) 图.3 正向电流 vs. 正向电压曲线图正向电流IF(mA)正向电压 V F (V)图.4集电极电流IC(mA)CE图.5相对电流转换比 (%)图.6 饱和压价 V C E (s a t) (V )图集电极暗电流 I C E O (n A )图.8 响应时间 vs. 负载电阻曲线图响应负载电阻R L (k Ω)图.9 频率响应曲线图电压增益A v (d B )频率 f (kHz)图饱和压降 V C E (s a t ) (V )F外形尺寸Unit: mm (inch)0.52.31.2回流焊温度曲线图T e m p e r a t u r e ()℃25包装■ DIP-4 条管包装1)每箱数量:60000只2)内包装:i.每条管100 只,采用防静电条管,条管上有商标、防静电标志。
ii.每盒60条管3)示意图:■ SMD-4 编带包装1)每卷数量:2000只. 每箱数量:40000 只.2)内包装:每卷盘2000只.3)示意图:卓睿研发有限公司地址:邮政编码:电话Tel: 传真Fax: 电邮Email:卓睿研发有限公司保留在任何时候修改此规格的权利,以改善设计性能和提供更好的产品,恕不另行通知。
TL431与TLP521的光耦反馈电路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TL431与TLP521的光耦反馈电路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7dbf7cba0d4a7303763a1b.png)
在一般的隔离电源中,光耦隔离反馈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式。
但对于光耦反馈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到比较深入的研究。
而且在很多场合下,由于对光耦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光耦接法混乱,往往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本研究将详细分析光耦工作原理,并针对光耦反馈的几种典型接法加以对比研究。
1 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1、PC817等。
这里以TLP521为例,介绍这类光耦的特性。
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
副边三极管电流Ic与原边二极管电流If的比值称为光耦的电流放大系数,该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作反馈用的光耦正是利用“原边电流变化将导致副边电流变化”来实现反馈,因此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场合,由于放大系数的温漂比较大,应尽量不通过光耦实现反馈。
此外,使用这类光耦必须注意设计外围参数,使其工作在比较宽的线性带内,否则电路对运行参数的敏感度太强,不利于电路的稳定工作。
通常选择TL431结合TLP521进行反馈。
这时,TL43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部基准为2.5 V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所以在其1脚与3脚之间,要接补偿网络。
常见的光耦反馈第1种接法,如图1所示。
图中,Vo为输出电压,Vd为芯片的供电电压。
com信号接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脚,或者把PWM 芯片(如UC3525)的内部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同相放大器形式,com信号则接到其对应的同相端引脚。
注意左边的地为输出电压地,右边的地为芯片供电电压地,两者之间用光耦隔离。
图1所示接法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出电压升高时,TL431的1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上升,3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脚)电压下降,光耦TLP 521的原边电流If增大,光耦的另一端输出电流Ic增大,电阻R4上的电压降增大,com 引脚电压下降,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减小;反之,当输出电压降低时,调节过程类似。
光耦参数及资料电子教案
![光耦参数及资料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c3893b52acfc788ebc97a.png)
光耦参数及资料光电耦合器(光耦)参数及资料市场常见光耦内部图:4-Pin Phototransistor Output; GaAs Input型号(规格) 厂牌CTR @10 mA IF(%)BVCEO(V)minBVCBO(V)maxVCE (sat)(V)maxtON/ tOFF(uS)maxVISOAC[RMS] min maxTLP521-1 TOSHIBA 50 600 55 7 0.4 2/3 2.5kV TLP521-2 TOSHIBA 50 600 55 7 0.4 2/3 2.5kV TLP521-4 TOSHIBA 100 600 55 7 0.4 2/3 2.5kV TLP621-1 TOSHIBA 50 600 55 7 0.4 2/3 10kV TLP721 TOSHIBA 50 600 55 7 0.4 3/3 4.0kV PS2501 NEC 80 600 80 7 0.3 3/5 5.0kV PS2561 NEC 80 400 80 7 0.3 3/5 5.0kV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
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
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日本东芝光耦
![日本东芝光耦](https://img.taocdn.com/s3/m/ccbbcd928762caaedd33d44d.png)
日本东芝光耦深圳市美特光有限公司为日本东芝品牌光耦代理商。
TOSHIBA光耦中文名:东芝光耦。
东芝在日本东京都的总部大楼东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旗下。
我司供应东芝全系列光耦合器,东芝光耦从功能分有逻辑输出,可控硅输出,光电二极管输出,固态继电器,高速输出,MOSFET输出,晶体管输出等。
高速光耦TLP115A描述:东芝光耦合器TLP115A是一个小外形耦合器,适合表面贴装。
TLP115A由一个高输出功率GAAℓAs发光二极管,光耦合到一个集成的高增益,高速光屏蔽检测器的输出是一个集电极开路肖特基钳位晶体管。
其中分capacirively加上常见的噪音到地面,提供1000V/μs的保证瞬变抗扰度规范。
特点:输入电流阈值:IF = 5mA (max.)切换速度:10MBD(典型值)共模瞬变抗扰度:± 1000V / μs (min.)最佳性能温度。
:0~70°C隔离电压:2500Vrms (min.)UL认证:UL1577, file no. E67349运用:高速,长距离隔离线路接收器微处理器系统接口数字隔离的A / D,D / A转换电脑外设接口接地回路消除参数:东芝高速光耦型号有:TLP550(F), TLP116A(E), 6N137F,TLP2166A(F), 6N136F,TLP2630(F),,TLP118(TPL,E),,TLP715(F),,TLP105(F), TLP108(F),,TLP557(F), 6N139(F), TLP719(TP,F), TLP2200F,6N138F,TLP559(IGM,F), TLP2309(E), TLP2631(F),TLP2098(F), TLP118(E), TLP558(F), TLP2601(F), TLP117(F), TLP718(F), TLP559(F), TLP2530(F), TLP2531(F), TLP2368(E), TLP512(F), TLP2105(F), TLP116(F), TLP2366(E), TLP115A(F), TLP716(F), TLP716(TP,F), TLP719(F), TLP714(F), TLP2118E(F), TLP2108(F),TLP2418(F), TLP2160(F), TLP2631TP1F TLP2168(F), TLP2355(E,TLP2362(E),TLP2200(TP1,F), 6N138(TP1,F), TLP2601(TP1,F), TLP2303(E TLP2303(TPR,ETLP109(IGM,E), TLP2468(F), TLP109(E), TLP2408(F), TLP104(E), TLP2409(F),TLP2358(E), TLP2301(TPL,E,TLP2303(TPL,E TLP555(F), TLP754(F), TLP2631(LF5,F), TLP2404(F), TLP2405(F), TLP2301(E,TLP2116(F), TLP2403(F), 6N137(TP1F),TLP116A(E,6N136(TP1F), TLP2630(TP1F), TLP2601(LF1,F), TLP104(TPR,E),TLP2362(TPR,E,TLP2531(TP1F), TLP2358(TPL,E), TLP2530(TP1F), TLP2116(TP,F), TLP2468(TP,F), 6N135(F), TLP559(IGM-TP5F), TLP2368(TPR,E,TLP2355(TPL,E,TLP751(F), TLP109(TPR,E), TLP2098(TPL,F), TLP2166A(TP,F), TLP118(TPR,E),TLP117(TPR,F), TLP2358(TPR,E), TLP2309(TPL,E), 6N139(TP1F), TLP109(IGM-TPR,E), TLP117(TPR,F),。
tpl521
![tpl521](https://img.taocdn.com/s3/m/a6f9e251f01dc281e53af024.png)
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
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55V(最小值)
经常转移的比例:50 %(最小)
隔离电压:2500 Vrms (最小)
图1 TLP521 光藕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
注:使用连续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高温/电流/温度/电压和重大变化等),可能会导致本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明显甚至损坏。
Recommended Operating Conditions建议操作条件
图3 TLP521-1 封装图。
TLP521-4中文说明
![TLP521-4中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88b4d3ba417866fb84a8ef1.png)
TLP521-4中文资料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TLP521-1,-2和-4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该TLP521-2提供了两个孤立的光耦8引脚塑料封装,而TLP521-4提供了4个孤立的光耦中16引脚塑料DIP封装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55V(最小值)经常转移的比例: 50 %(最小)隔离电压: 2500 Vrms (最小)图1 TLP521 TLP521-2TLP521-4 光藕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图2 TLP521-2 光电耦合器引脚排列图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绝对最大额定值(Ta = 25℃)Characteristic 参数Symbol 符号Rating 数值Unit 单位TLP521−1TLP521−2 TLP521−4LED Forward current 正向电流IF7050mAForward current derating正向电流减率ΔIF/℃−0.93(Ta≥50℃)−0.5(Ta≥25℃)mA/℃Pulse forward current 瞬间正向脉冲电流IFP1 (100μ pulse, 100pps)AReverse voltage 反向电压VR5VJunction temperature 结温Tj125℃接收侧Collector−emitter voltage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O55VEmitter−collector voltage 发射极集电极电压VECO7VCollector current 集电极电流IC50mACollector power dissipation (1 circuit) 集电极功耗PC150100mWCollector power dissipation derating (1 circuit Ta ≥ 25℃) 集电极功耗减率ΔPC/℃−1.5−1.0mW/℃Junction temperature 结温Tj125℃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储存温度范围Tstg−55~125℃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工作温度范围−55~100℃Lead soldering temperature 无铅焊接温度Tsol260 (10 s)℃Total package power dissipation整体功耗PT250150mWTotal package power dissipation derating (Ta≥25℃) 整体功耗减率ΔPT/℃−2.5−1.5mW/℃Isolation voltage 隔离电压BVS2500(AC,1Min 最小, R.H.≤60%)Vrms注:使用连续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高温/电流/温度/电压和重大变化等),可能会导致本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明显甚至损坏。
TLP521中文资料
![TLP521中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34239f0f90f76c661371a9f.png)
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TLP521-1,-2和-4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该TLP521-2提供了两个孤立的光耦8引脚塑料封装,而TLP521-4提供了4个孤立的光耦中16引脚塑料DIP封装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55V(最小值)经常转移的比例: 50 %(最小)隔离电压: 2500 Vrms (最小)图1 TLP521 TLP521-2 TLP521-4 光藕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图2 TLP521-2 光电耦合器引脚排列图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绝对最大额定值(Ta = 25℃)注:使用连续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高温/电流/温度/电压和重大变化等),可能会导致本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明显甚至损坏。
Recommended Operating Conditions建议操作条件*1: Ex. rank GB: TLP521−1 (GB)(Note): Application type name for certification test, please use standard product type name, i.e.TLP521−1 (GB): TLP521−1, TLP521−2 (GB): TLP521−2Individual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单独的电气特性参数(Ta = 25℃)Couple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耦合电气特性参数s(Ta = 25℃)Isolation Characteristic 耦合电气特性参数(Ta = 25℃)Switching Characteristic 开关特性参数(Ta = 25℃)图3 TLP521-1 封装图图4 TLP521-2 封装图图5 TLP521-4 封装图图6 开关时间测试电路特性曲线图:应用电路:图7 打开或关闭12V直流电动机的TTL控制信号输入电路图74HC04 特性:∙缓冲输入∙传输延迟(典型值): 6ns at V CC = 5V, C L = 15pF, T A= 25°C ∙扇出(驱动)能力: (在温度范围内)- 标准输出 . . . . . . . . . . . . . . . 10 LSTTL Loads- 总线驱动 . . . . . . . . . . . . . . . 15 LSTTL Loads ∙宽工作温度范围 . . . –55°C to 125°C∙对称的传输延迟和转换时间∙相对于LSTTL逻辑IC,功耗减少很多∙HC Types- 工作电压:2V到6V- 高抗扰度: NIL = 30%, NIH= 30% of VCCat VCC= 5V∙HCT Types- 工作电压:4.5V到5.5V- 兼容直接输入LSTTL逻辑信号, VIL = 0.8V (Max), VIH= 2V (Min)- 兼容CMOS逻辑输入, Il 1μA at VOL, VO该74HC04/74HCT04是高速CMOS器件,低功耗肖特基的TTL(LSTTL)电路。
光耦原理介绍
![光耦原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bcc1cafbceb19e8b8f6ba46.png)
光电耦合器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TLP521-1,-2和-4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该TLP521-2提供了两个孤立的光耦8引脚塑料封装,而TLP521-4提供了4个孤立的光耦中16引脚塑料DIP封装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55V(最小值)经常转移的比例: 50 %(最小)隔离电压:2500 Vrms (最小)图1 TLP521 TLP521-2 TLP521-4 光藕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图2 TLP521-2 光电耦合器引脚排列图注:使用连续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如高温/电流/温度/电压和重大变化等),可能会导致本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明显甚至损坏。
Recommended Operating Conditions建议操作条件*1: Ex. rank GB: TLP521−1 (GB)(Note): Application type name for certification test, please use standard product type name, i.e.TLP521−1 (GB): TLP521−1, TLP521−2 (GB): TLP521−2Individual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单独的电气特性参数(Ta = 25℃)Couple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耦合电气特性参数s(Ta = 25℃)Switching Characteristic 开关特性参数(Ta = 25℃)图3 TLP521-1 封装图图4 TLP521-2 封装图图5 TLP521-4 封装图图6 开关时间测试电路特性曲线图:应用电路:图7 打开或关闭12V直流电动机的TTL控制信号输入电路图74HC04 特性:∙缓冲输入∙传输延迟(典型值): 6ns at V CC = 5V, C L = 15pF, T A= 25°C∙扇出(驱动)能力: (在温度范围内)- 标准输出 . . . . . . . . . . . . . . . 10 LSTTL Loads- 总线驱动 . . . . . . . . . . . . . . . 15 LSTTL Loads ∙宽工作温度范围 . . . –55°C to 125°C∙对称的传输延迟和转换时间∙相对于LSTTL逻辑IC,功耗减少很多∙HC Types- 工作电压:2V到6V- 高抗扰度: N IL = 30%, N IH= 30% of V CC at V CC = 5VHCT Types- 工作电压:4.5V到5.5V- 兼容直接输入LSTTL逻辑信号, V IL= 0.8V (Max), V IH = 2V (Min)- 兼容CMOS逻辑输入, I l1μA at V OL, V O该74HC04/74HCT04是高速CMOS器件,低功耗肖特基的TTL(LSTTL)电路。
光藕型号、电路大全
![光藕型号、电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11e32ad336c1eb91b375d58.png)
型号-引脚功能说明脚位内部结构电路图AQY210 4引脚位,单组AQY214 4引脚位,单组AQY210S 4引脚位,单组AQY214Sx 4引脚位,单组AQV210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2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5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7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4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6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414 6引脚位,单组器件HCPL2530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531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4502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503 高速光耦HCPL2533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601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611 高速光耦8引脚位8引脚位HCPL2630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631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731 高速光耦8引脚位K1010 三极管输出4N2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9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8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9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40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6N137 逻辑高速输出TTL兼容6N138 高增益高速光耦6N139 高增益高速光耦CNX62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72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82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83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F-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F-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6 CNY30 单向晶闸管输出CNY34 单向晶闸管输出CNY35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B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C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QY80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A1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A2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A3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A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V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V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V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B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B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B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4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5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6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1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2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3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4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1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2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3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G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G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G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4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L1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H11L2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H11L3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H11L4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光藕型号引脚内部结构图IL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L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L5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L7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LD1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5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74 三极管输出6,8,16引脚位,4组器件ILQ1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LQ2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LQ5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LQ7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5-1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5-2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6 三极管输出IS357 三极管输出IS4N46 高压达林顿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IS600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0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1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1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3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51IS607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8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9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IS610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11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D201 三极管输出 8引脚位ISD202 三极管输出 ISD203 三极管输出 ISD204 三极管输出 ISD5 三极管输出 8引脚位 ISD74 三极管输出光偶8引脚位ISP3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 4引脚位,单组ISP321-2 三极管输出 8引脚位ISP321-4 三极管输出 16引脚位,4组器件ISP5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 4引脚位,单组ISP5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620-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620-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620-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16引脚位,4组器件出ISP6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6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624-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624-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624-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14-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1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2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3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7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817-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7-2 三极管输出 4 Pin4 Pin ISP817-3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2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3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1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2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3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4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45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47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D64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5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Q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Q201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2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3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5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7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MCA22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23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255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3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A255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S2400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7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E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1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8引脚位MCT6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OC3009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1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1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1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5007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5008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5009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802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2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5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8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0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1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1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1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PS250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50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S2502-1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502-2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PS2505-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505-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505-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SFH609-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10-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0-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0-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A-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A-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A-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20A-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3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6-3 AC Input , Single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6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7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9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9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IL191A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IL191B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IL19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2A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2B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3B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TIL194A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4B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5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TIL195A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5B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6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TIL196A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6B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7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7A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7B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8B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TIL199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9A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9B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3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3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3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5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5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5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620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LP620-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6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6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624-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4-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721LTV702VA 三极管输出形式6引脚位,单组器件LTV702VB 三极管输出形式6引脚位,单组器件LTV702VC 三极管输出形式6引脚位,单组器件LTV702VD 三极管输出形式6引脚位,单组器件LTV817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A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B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C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D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PC355NT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C357 三极管输出 4 Pin4PC817PC1138PC829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C849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16引脚位,4组器件PS2701-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702-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702-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S2705-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C817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TLP12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LP126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LAA110 8引脚位LBA110LCA1106引脚位,单组器件LBB110 8引脚位。
TL431与TLP521的光耦反馈电路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之欧阳德创编
![TL431与TLP521的光耦反馈电路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之欧阳德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2025b9546529647d26285209.png)
在一般的隔离电源中,光耦隔离反馈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式。
但对于光耦反馈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到比较深入的研究。
而且在很多场合下,由于对光耦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光耦接法混乱,往往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本研究将详细分析光耦工作原理,并针对光耦反馈的几种典型接法加以对比研究。
1 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1、PC817等。
这里以TLP521为例,介绍这类光耦的特性。
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
副边三极管电流Ic与原边二极管电流If的比值称为光耦的电流放大系数,该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作反馈用的光耦正是利用“原边电流变化将导致副边电流变化”来实现反馈,因此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场合,由于放大系数的温漂比较大,应尽量不通过光耦实现反馈。
此外,使用这类光耦必须注意设计外围参数,使其工作在比较宽的线性带内,否则电路对运行参数的敏感度太强,不利于电路的稳定工作。
通常选择TL431结合TLP521进行反馈。
这时,TL43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部基准为2.5 V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所以在其1脚与3脚之间,要接补偿网络。
常见的光耦反馈第1种接法,如图1所示。
图中,Vo为输出电压,Vd 为芯片的供电电压。
com信号接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脚,或者把PWM 芯片(如UC3525)的内部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同相放大器形式,com信号则接到其对应的同相端引脚。
注意左边的地为输出电压地,右边的地为芯片供电电压地,两者之间用光耦隔离。
图1所示接法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出电压升高时,TL431的1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上升,3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脚)电压下降,光耦TLP521的原边电流If增大,光耦的另一端输出电流Ic增大,电阻R4上的电压降增大,com引脚电压下降,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减小;反之,当输出电压降低时,调节过程类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用光伏电源微型逆变器 等离子平板显示器(PDP) 通用逆变器、AC伺服驱动器 工业缝纫机
电路实例
轮廓图
TOSHIBA深圳部:恒信宇
1
2012-09-14 Rev.3.0
IGBT/MOSFET栅极驱动耦合器:TLP152
TLP152是SO6封装的IC光耦,可以直接驱动中型IGBT或功率 MOSFET。本产品可以达到SO6封装的工业最低输出电流2.5A。与 现有的产品TLP700(SDIP)相比,本产品的安装面积降低了50%。 而且,由于本产品与前一型号的产品相比,其工作电源电压从 15V(最小值)降到10V(最小值),所以其功耗有所下降。 凭借着可以保证的5mm的最小间隙和爬电距离以及0.4mm的内 部绝缘厚度,该产品符合加强绝缘类的海外安全标准。本产品可 以应用于众多要求减少尺寸的产品中,包括光伏电源微型逆变 器、数码家电、工业设备以及控制器件,本产品有助于减小产品 组件大小和降低成本。 *:由功率器件直接驱动的光耦,截止于2012年9月(根据东芝 的调查)
特征
峰值输出电流:IOP=±2.5A(最大值) 传播延迟时间:tpHL=190ns(最大值), tpLH=170ns(最大值) 宽广的工作温度范围保证: Topr=-40°C至100°C 工作电源电压:VCC=10至30V 隔离电压:BVs=3750Vrms 已取得EN60747-5-5标准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