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地区地热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中国的自然资源-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能源资源
----水熊
水能资源蕴藏量大 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可开发量为3.8亿千瓦,居世界 第一位。
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按地区来说, 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是在 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而经济发达 的东部沿海地区水能资源较少。按 河流来说,长江流域蕴藏量最丰 富,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53%。
能源资源
危害 措施
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 人们健康
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
土地资源
5.解决措施
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 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依法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注意土 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 资源的建设和保护。
森林资源
1.特点:①森林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21.63%),林木蓄积量小;③森林 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自然资源概况
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③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工农业生产对资源的利用率较 低,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30%~ 4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至4 倍④。自然资源短缺日益严重 。我国目前正处于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对自然资 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庞大的人口压力、 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长期存在。
土地资源
1.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 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等。 2.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 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 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 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 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 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土地资源
3.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 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 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 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 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 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 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 藏高原。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PAGE 77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开发利用地热能不仅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
地热能通常分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干热岩型地热能。
资源情况浅层地热能。
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大陆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可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320亿平方米,其中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适宜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水热型地热资源。
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1.25万亿t,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18.65 亿吨标准煤(回灌情景下)。
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高温为辅。
受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控制,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依据构造成因可分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
隆起山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胶东、辽东半岛等山地丘陵地区。
隆起山地型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和藏南、滇西、川西等地区。
由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板块地热带的西太平洋岛弧型板缘地热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陆-陆碰撞型板缘地热带的交汇部位,受构造活动的控制,该区域孕育有大量的水热活动,是我国最主要的高温温泉密集带。
西南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530万t,高温地热资源发电潜力712万kW。
干热岩资源。
干热岩在地球内部普遍存在,但有开发潜力的干热岩资源分布在新火山活动区、地壳较薄地区等板块或构造体边缘。
我国陆区地下3~10km 范围内干热岩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t。
根据国际干热岩标准,以其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约为2015年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000倍。
鉴于干热岩型地热能勘查开发难度和技术发展趋势,埋深在5500米以浅的干热岩型地热能将是未来15~30年中国地热能勘查开发研究的重点领域。
现代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现代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1 中国地热资源发展现状1.1 地热能源发展方向。
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领域在地热发电、地热制冷及热泵等方面。
未来地热能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筑物采暖、供热及提供生活热水等。
尤其在北方的许多寒冷地区,寒冷天气几乎覆盖全年的一半时间,利用热地能的发展节能、环保的特点,为老百姓解决供热和采暖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的方向之一。
另外,地热能的发展还表现在开发温泉旅游、疗养、娱乐等方面。
例如,许多旅游城市已经帅先开发利用地热能,在温泉旅游、养生疗养和娱乐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2 地热能源开发利用领域。
结合国内地热能源开发的特点和国外对其利用的现状,目前在地热能利用中的前沿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地热能源泵技术;②地热制冷空调技术;③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技术。
2 中国地热资源应用领域2.1 种植和养植。
我们知道我国的地热能源尤其是中低温能源覆盖范围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可以利用地热井的温度和蒸气,在周围建造种植园、养植园,尤其是对室温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动植物,这种环境下的农作物和动植物产量也将节节攀高。
2.2 供暖。
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供暖时间较长,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取消小锅炉作坊,禁止燃媒排放有毒、有害气体。
随后替代它的天燃气和燃油应运而生,可它的造价成本非常高,动作起来普及范围较窄。
因此,地热资源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气温较低,温差大地区的供暖问题提供了方便之门。
2.3 医疗保健。
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重视起来,地热水资源中拥有许多低矿物质能量,比如铀、氟等稀有矿物质含量,常期浸泡、洗浴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3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特殊性3.1 地热田规模较小。
在已勘查738处的地热田中,大、中型地热田仅55处,占7.5%,占勘查地热田可利用热能的76.7%;小型地热田683处,占总数的92.5%,其可利用热能仅1008.05MW,占总量的23.3%。
3.2 地热资源分布面广。
地热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综述
4 )大 西洋 中脊 地热带 它 包括 吉 布提 、埃 塞俄 比亚 、肯尼 亚等 国的地
除 了在 板块 边 界部 位形 成地 壳 高热 流 区而 出现 高 温 地热 田外 ,在 板块 内部 靠 近板块 边 界部 位 ,在
作 者 简 介 :毕 玉荣 , 20 年 毕 业 于 北 京 石 油大 学 ,助 理 工程 师 ,从 08 事 钻 完 井 技 术 科 研 工 作 , E m i: — al ysc ag iafn,地 址 : i w n @s . l a n t o
大量研 究 成果 表 明 ,世 界 范 围 内地 热 资源 的分 布有 着 明显 的规律 性 。高 温地 热资 源都 集 中在分 布
相 对 较狭 窄 的地 壳活 动地带 ,即公认 的全 球板 块 的
P I年第 1 期 n1 口 石 区惠 宾 街 9 号 长 城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院 ,1 4 1 。 1 2 00
—一
Tsn et g&R sac i ee r h
值 大 于 大 陆 平 均 热 流 值 1 6热 流 单 位 , 而 达 到 . 4
就全 球来 说 ,地 热资 源 的分 布是 不平 衡 的 ,主 1 . 7~20 .热流 单 位 ,如 中 国东 部 的胶 、辽 半 岛 ,华 要 分 布 在 板 块 生 长 、开 裂 一 洋 扩 张 脊 和 板 块 碰 北 平原 及东 南沿 海等 地 。 大 撞 、衰亡一 消减带部位 。环球性的地热带主要有4 : 个 1 )环 太平洋 地热 带 地 热是 由于火 山 活动 、岩 浆作 用 、地震 及其 他
地热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综述
毕 玉荣 ( 长城钻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地热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
地热资源开发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摘要:地热资源由于具有节能减排、价格低廉、数量稳定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我国地热资源量大,已广泛应用于发电和供热领域。
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评价程度低、补给量小、不重视勘探等问题,对干热岩的利用和地热信息系统的建立缺乏相应的研究,这就导致了我国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地热资源;勘察;开发引言地热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与其他能源矿产资源相比,地热资源具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节能环保。
地热资源的开发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炭和石油资源,有利于改善当前的能源结构;第二是高效利用。
地热资源利用广泛,利用率高,在所有可再生资源中利用系数最大;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相比,地热资源的建设成本较低,不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1地热资源勘察常用技术手段1.1地质测量地质调查是地热资源勘查的基础工作。
在勘探过程中,可以利用本区现有的石油勘探和地质资料,提前了解勘探区的下伏时代、地质条件、构造和岩性特征,避免重复工作。
1.2地球物理调查地球物理勘查是整个地热资源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查阶段进行。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地热异常的范围和热储层的空间分布,并对地热能可能丰富的地区进行二次调查和确认。
以重庆市为例,该区地热资源具有层状储热的特点。
首先,利用人工地震方法确定了该地层的断层位置和储热构造。
一般来说,物探与地质调查规模相一致,根据物探成果研究布井方式。
1.3钻井根据地热勘察重点,明确温度、水位、压力等基本热储信息,在勘察过程中需要保持勘探井垂直,100m深度内倾斜角不得大于1°,根据测井取样需求确定勘探井口径。
每个热田至少要保证1个探测井全部取芯,钻井时需要做好钻井液录井、钻时录井等工作,同时钻进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泥浆槽液面的变化情况,时刻关注涌水、井喷等现象的出现,并针对性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洛阳市的地热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分析
洛阳市的地热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分析洛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以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本文将从洛阳市的地热资源概况、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洛阳市地热资源概况洛阳市位于中国大陆地壳构造复杂的地区,地热资源非常丰富。
据测算,洛阳市地表及近地下层的温度大多在40℃以上,地热异常明显。
尤其是洛阳市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存在较为丰富的热储层,研究表明,这些地区的热储层温度可以达到80℃以上。
此外,洛阳市还具有高温地热资源,岸山热水温度超过100℃,具备开发高温地热能源的潜力。
二、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地热供暖:洛阳市可利用地热能源进行供暖,实现清洁能源的替代,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地热供暖还能节约能源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2.地热发电:洛阳市可以开发地热发电,利用地热能源来驱动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这种方式可以发挥洛阳市富集的高温地热资源的优势,增加新能源发电比例,满足城市能源需求。
3.地热旅游开发:地热旅游是洛阳市地热资源的另一种合理利用方式。
可以开发地热温泉、地热景区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养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技术问题: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地热资源勘探、地热井钻探、地热电站建设等。
洛阳市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2.环境影响: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地热富集区域的地表沉降、地壳运动等问题,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破坏。
3.经济投入: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
洛阳市需要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政府引导和民生投入,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洛阳市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以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地热供暖、地热发电和地热旅游是洛阳市地热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
然而,地热开发利用仍然面临技术问题、环境影响和经济投入等挑战。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自然界的资源有三种,即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
矿产资源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非再生自然资源,它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无论生产创造的财富属于哪一个门类,其起始点都必定是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铁器时代,正是以矿产资源利用主体的变更来划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阶段。
工业革命以来,又经历了煤、铁器时代和石油、有色金属时代以及核能与电子硅产品时代,带来了先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百年强盛,继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百年强盛。
正是资源分布和利用格局,再加上技术经济条件运动的格局,也决定了现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开放经济体系的一体化。
矿产资源状况一直都是影响国内经济布局和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生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在地球上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能是越来越少,由于矿产资源的耗量在急剧增长,使得有限的矿产资源呈现出衰竭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意识到矿产资源总有一天要枯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
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人类的需求却仍然在不断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耗竭,而且耗竭的前景已不容乐观。
矿产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的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
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1. 引言1.1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的重要性地热能是一种源源不断产生于地球深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潜力和价值。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热能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严重的背景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地热能是一种稳定持久的能源形式,不受外界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可以实现全天候供热供电。
这对于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应对能源供给的紧张局势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能源保障问题。
地热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用于供热、供电等生活和工业领域,还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实现低温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拓展其应用领域。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绿色低碳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对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地热能的潜力,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还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2 地热能的定义与特点地热能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热量来产生热能的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特点包括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地热能源源不断,不受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地热能可以长期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定义与特点使其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地热资源分布情况地热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受地质构造和地球内部热流强度等因素影响,主要集中在地热带和地震带。
新能源 蓝天梦——聚焦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
三是 干 热 岩的 热能 潜 力 已经 初步 国 土 资 源 部 和 住 建 部 等 四 部 门发 布
促 进 地 热 能 开 发 利 用 的 指 导 意 题 之 一是 成本 高 ,钻 井成 本 约 占6 0 % 见 ,给地 热 能这 一 新能 源 的开 发利 以 上 。李 克文 表 示 ,利 用油 田伴 生 中 低 温地 热 发 电可 以很 好地 解 决这 一 问 0 多 万 口 ,只需 与 会 专 家 提 出 ,要 立 足 现 有 基 题 。中 国石油 共 钻井 2 础 ,大 力开 发 油 区地 热资 源 ,加 快 油 对 其 中 的部分 探 井稍 加 改造 ,即可 用 区地 热 资源 评价 ,进 一步 摸 清资 源 家 于 地热 开 发 。 国际上 ,尤其 是 中 国 ,
功 转换 的热能 直 接发 电装 置来 利用 地
瞄准未来 ,专家提 出开发建 议 热 资源 ,该技 术具 有 与 光伏 发 电类 似
的 优 点 ,最低 可 利 用的 资源 温 度可 至 4 0 ℃ ,是 解 决地 热 发 电发展 缓 慢 的途 径 之一 ,具 有指 数式增长 的潜 力。
查清 的 中低 温大 型优 Fra bibliotek热储 不够 。
源 有待 进 一 步落 实 。 目前 ,一 些 油 田
已经开 展 了伴热输 油 、建筑 物 供 暖及 发 电试 验 ,但规 模 化开 发 利用 不够 。 特 别是 地 热 发 电刚 刚起 步 ,仅 羊八 井 地 热 电站 一枝独 秀 。 查 明 ,已有 战略 框 架 ,但 是 ,下 一步 勘 探方 向不清 ,亟待 优选靶 区 。 用配 套技 术 体 系 尚未形 成 ,中低 温 、 干 热 岩地 热 发 电配 套技 术 尚需 攻 关 , 国家扶持 政 策尚需进 一步落 实 。 为 促 进 我 国地 热 能 开 发 利 用 , 2 0 1 3 年2 月 ,国 家能 源 局 、财 政 部 、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王鸿雁张葵叶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
地热资源既属于矿产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温能、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流体以及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
在全球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地热能开发及利用取得较快发展,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全球地热储量十分巨大,理论上可供全人类使用上百亿年。
据估计,即便只计算地球表层10km厚这样薄薄的一层,全球地热储量也有约1.45×1026J,相当于4.948×1015吨标准煤,是地球全部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几百倍。
[1]世界上已知的地热资源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三个主要地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的地热带;二是从大西洋中脊向东横跨地中海、中东到我国滇、藏地热带;三是非洲大裂谷和红海大裂谷的地热带。
这些地带都是地壳活动的异常区,多火山、地震,为高温地热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
[2]图1所示为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图1 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来源:鹿清华, 张晓熙, 何祚云. 国内外地热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2, 2(1): 39-42(二)全球地热资源利用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热水型、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和岩浆热能四种类型;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又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非发电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是直接利用,多用于采暖、干燥、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
此外,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温,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制冷。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分析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分析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全国经正式勘察并经储委审批的地热田共103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
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
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m,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
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
这些地区1000—3000m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概述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 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
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
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地热开发与利用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
地热利用方式及意义01
地热利用方式及意义摘要:我国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应用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地热能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很大程度上解决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应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制定地热发展规划,在资源品质较好的地区发展地热发电,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种地热直接利用技术,采用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地热;开发利用;前景1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意义1.1我国地热能资源及应用潜力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
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一个地热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主要集中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1-2]。
2009—2011年,国土资源部在系统收集中国基础地质、地热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石油地质等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浅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
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量相当于3.5亿吨标准煤。
如全部有效开发利用则每年可节约2.5亿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约5亿吨;全国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8530亿吨;每年可利用的常规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6.4亿吨标准煤,每年可减少CO2排放13亿吨。
最新中国及世界能源分布情况
Made by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9
地热资源分布温泉几乎 遍及全国各地,多数属中低 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福 建、广东、湖南、湖北、山 东、辽宁等省。中国400万 km2的沉积盆地的地热资源 也比较丰富,但差别十分明 显,除青藏高原外,总的来 说盆地的地温梯度是由东向 西逐渐变小。
新型能源
核能资源 1986年世界铀矿总储量为397.2万吨, 其中北美储量占20.4%;拉美储量占7.5%,西欧储量 为占8.1%;非洲储量占30.8%;亚洲储量占25%;计 划经济国家储量占8.2%。西方90%的铀矿资源集中在 澳大利亚、南非、尼日尔、加拿大、美国、巴西、纳米 比亚、法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据1987年底统计、澳大 利亚铀矿资源最多,其次是南非、尼日尔、巴西、加拿 大、美国。
中国及世界能源分布情况
概述
通常把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 新能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石油、 煤炭、天然气和水力等,后者包 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 能和核聚变能等。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 下浅层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中国煤炭资源 的种类较多,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动力 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 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 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高硫煤主要集中 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 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水力发电
新型能源
太阳能资源分布:中国地处 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 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 的太阳能资源。
风能资源分布:中国10m高度 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 kW,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 能资源储量为2.53亿kW。东南沿 海及其附近岛屿;新疆北部、内 蒙古、甘肃北部 ;黑龙江、吉林 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是风 能资源丰富地区 。
地热及其利用
地热及其利用摘要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清洁环保能源,我国是一个地热资源分布比较丰富的国家。
利用地热发电、采暖、进行工业加工、农业和水产养殖、洗浴及医疗保健等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地热即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也是一种特殊的矿产资源。
随着对地热资源的不断开发与研究,地热能必将成为继水力、风力和太阳能之后又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
1 地球中的热能从何而来地球内部赋存着巨大的热能,据联合国有关资料介绍,地下热能的总蕴藏量为地球上煤全部燃烧所放出热量的1.7亿倍。
这么巨大的热能赋存是与地球的发展过程分不开的,是地球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热能的主要来源有:放射性热能、重力位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过程能、构造变动的机械能、冷缩—膨胀能等,特别是放射性热能在其中占主导地位。
地球内部广泛分布着各种放射性物质,尤其在地下500km-1000km的范围内分布最多。
放射性物质不断地进行衰变,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
例如:一克镭完全衰变后,能产生370万千卡的热量,相当于烧掉500kg煤所产生的热量。
有人估计,在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平均为每年5万亿亿卡。
2 地热在地球中的分布地热在地球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无论是在纵向深度上还是在横向空间上都是如此。
在深度方向上,大体是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根据地壳中地热的分布,划分为变温层、常温层、增温层。
增温层以“地热增温率”来表示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深度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数值即为地热增温率(单位:℃/100m)。
在正常情况下,地热增温率为3℃/100m。
但在地壳15km以下,地热增温率逐渐减小。
在横向空间上地热的分布同样是不均匀的。
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向地表方向平均放散的地热流会富集起来,成为可利用的地热资源。
富集地区的地热增温率就大于3℃/100m,出现异常现象,这样的地方被称为地热异常区。
在该区内,如果有十分好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就能形成富集大量热水或蒸汽的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地热田,在这里地热会以温泉、热泉、沸泉、喷汽孔、冒汽地面、热水湖、间歇泉等显示类型出露地表。
地热资源的概念、来源及分类
地热资源的概念、来源及分类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寇伟前言:地热资源是近几年国家倡导大力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很多人对于地热资源的概念、来源、分类、开发利用等还不够了解。
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VCT成像深部地热构造探测仪的研制厂家,有义务为大家系列介绍有关地热资源的知识、助推地热能的加速开发利用。
一、地热资源概念“地热”是地热资源的简称,常指能够经济地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能量资源。
地球内部蕴藏有由放射性物质衰变作用等原因所产生巨大的热,地核本身就是一个由地壳和地幔层包裹着的“大热球”,时时刻刻通过各种方式向地球表面传播热量并散发到大气中。
地球表面上可看到的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o C~1300o C,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 o C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 o C~140 o C。
这足以说明地球内部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
这种热能传播到地表或传至人们可以采集到的地壳上层,就形成了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
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热能,传播到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地壳深度以上就成为了地热资源。
和煤、石油、天然气及其它传统矿产资源不一样,地热能与太阳能、风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相对而言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而且,地热能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都在、到处都有。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二、地热来源假说关于地热的来源,有多种假说。
主流假说认为,地热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热能,有人估计,在地球的历史中,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平均为每年5万亿亿卡路里。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地热来源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以及重力分异、化学反应,岩矿结晶释放的热能等。
除此之外,在地球形成过程中,这些热能的总量超过地球散逸的热能,当形成巨大的热储量上升到低温、刚硬的岩石圈底部时,受到岩石圈的阻挡而逐渐积累起来,使地壳局部熔化形成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从而导致该部位最终形成温度高达1300 o C以上的软流层。
关于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探析
马 荣 刚 MaR n g n o gag
( 龙江 和 通建筑 工程 有 限公 司 , 尔滨 10 0 黑 哈 5 0 0) ( i n j n ntu t nE gn e n o, t.Habn 10 0 hn ) Hel gi g srci n ie r gC .Ld, ri 0 0C ia o a Co o i 5
wihg ohe a e o re sp e e td t e t r l s uc si r s ne . m r
关 键词 : 热资 源; 地 开发 利 用 ; 展 发
Ke ywor : e t em a e o r e ; x otto n t iain; e eo me t ds g oh r lrs u c s e pli in a d ui z t a l o d v lp n
中 章 编 号 :o 6 4 1( 0 0 0 — 0 6 O 1o - 3 12 1 )3 04 一 1
1 中国 地 热 资 源 发 展现 状 酸性侵入体有关 的地热系统 。 相反世界 各国进行商业性地 热发 电的 1 . 热 能 源 发展 方 向 。地 热 能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技 术 比 较 成 熟 的 热源, 1地 几乎均 与浅成年轻酸性侵入体有关 , 而且均 属具有高孔隙率 、 领 域 在 地 热 发 电、 热 制冷 及 热 泵 等 方面 。 未 来地 热 能 开 发 利 用 需 高渗透率 的地质下境中的水热系统。菲律宾、 地 印度尼西亚等则 为这 要解 决 的主 要 问题 是 : 筑 物采 暖 、 热及 提供 生活 热 水 等 。 其 在 类 热 源 , 种 尚 未冷 凝 的岩 浆 囊体 主 要 出露 在 特 定 的地 质 构 造 条 件 建 供 尤 这 北方 的许 多寒 冷地 区 , 冷天气几乎覆 盖全年 的一半 时间 , 用热 下 , 如 大 洋 中 脊 、 敛 板 块 边 缘 、 陆 裂 谷 和 板 内 热 点 等 , 组 分 寒 利 诸 聚 大 其 时 我 均 地能的发展节 能、 环保 的特点 , 为老百姓解决供热 和采暖 问题 已成 属 酸性 或 中酸 性 。 至 今 目 , 国大 陆 已探 明 的 高温 地 热 中 , 不 属 为其 发展 的 方 向之 一 。 外 , 热 能 的发 展 还 表 现 在 开 发 温泉 旅游 、 于 这 类地 热 系统 。 另 地 疗养 、 乐 等 方 面 。例 如 , 多 旅 游 城 市 已经 帅 先开 发利 用 地 热 能 , 娱 许 42分 布局 限性 导 致 它普 及 面 小 。 地 热 能 最 大 特 点 之 一 就 是 其 . 在 温 泉旅 游 、 生 疗养 和娱 乐 等 方面 取 得 了较 好 的成 绩 。 养 出 露位 置 受控 于 区域 地 质 构 造 , 源 分 布 具 有地 域 性 。 它不 同于 可 资 1 . 热 能 源 开 发 利 用领 域 。 结 合 国 内 地 热 能 源 开 发 的 特 点 和 以 远 程 运 输 的化 石 能 源 , 能 就地 就 近 开 发 利 用 , 以 这 也 在 一 定 2地 只 所 国外对其利用 的现状 , 目前在地 热能利用中的前沿领域主要有三个 程度上制约其发展 。 国大陆惟一的藏滇高温地热带扛要分布在藏 我 川西 上 人 经 方面 : ①地热能源泵技术 ; ②地热制冷空调技术 ; ③地热能梯级综合 南 、 I 印 滇 西 , 述 地 区 均 属 地 势 高 、 烟 稀 少 、 济 相 对 落 后 的 利 用 技术 。 偏 远 高 原 地 区 , 一 地 区 同 时 也 是 我 国 水 力 资 源 富 集 区 , 比 之 下 这 相 2 中 国地 热 资 源 应 用领 域 当 前 的地 热 电不 但 未 能 显 示 出与 水 电相 竞 争 的 优 势 , 反而 逐 步 被 以 21供 暖 。 我 们 知 道东 北 地 区冬 季 气 温 较 低 , 暖 时 间较 长 , . 供 国 水 电为 主 的 大 电 网覆 盖 。 家三令 五申的要求取消小锅炉作坊 , 禁止燃媒排放有毒、 有害气体 。 43勘 探 风 险 性较 高 。 过 目前 我 国高 温 地 热 钻 井 的揭 示 , . 通 高温 随 后 替代 它 的 天燃 气 和 燃 油 应 运 而 生 ,可 它 的造 价 成 本 非 常 高 , 动 热 储 与 地 质 构 造 密 切 相 关 。 除 羊 八 井 浅 层 热 储 具 有 层 状 分 布 特 征 作起来普 及范 围较 窄。 因此, 地热资源恰恰解决 了这个 问题 , 为气温 外 , 藏 革 八 并 北 区 、 易 、 泉 河 及 云南 腾 冲 、 源 等 地 的 钻 井 资 西 羊 狮 洱 料显示均为屉向热储 ( 基岩裂 隙或破碎 带 ) ,这类热储的勘探难度 较低 , 温差大地 区的供暖问题提供 了方便之门。 风 成 22医疗保健。 . 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 重视起来 , 热水 资源 中拥 大、 险高 、 井率低。 地 4 . 制 问题 。 中 国 自从 改 革 开 放 ,经 济 发 展 的脚 步 已经 很快 4体 有许 多低矿 物质能量 , 比如铀 、 氟等稀有矿物质含 量 , 常期浸泡 、 洗 了。 但是 , 与许 多发达 国家相比仍然或有不足。 地热资源的前期勘探 浴对身体 健康 非常有益。 根 无 2 . 植 和 养 植 。 我 们 知 道 我 国的 地 热 能 源 尤其 是 中低 温 能源 开 发 需 要投 入 巨 额 的资 金 , 据 我 国 目前 的 经 济 发 展 趋 势 , 法 满 3种 18 覆盖范围广 ,越来越 多的人 发现 可以利用地热井的温度和蒸气 , 在 足 庞 大 的开 发 资 金 投 入 。因 此 ,9 6年 我 国 取 消 了对 这项 新 能 源 的 周 围 建 造 种 植 园 、 植 园 , 其 是 对 室 温 要 求较 高 的农 作 物 、 植 资 金 投 入 。当然 , 养 尤 动 这并 不等 于 我 们 放 弃 了 对 这项 能 源 的开 发 利 用 , 只 是 把 它 投 放 到 市 场 , 用 市 场 经 济 的 市 场 机 制 的激 励 政 策 , 吸 引 利 来 物 , 种环 境 下 的农 作 物 和 动 植 物 产 量 也 将 节 节 攀 高 。 这 些想 要 和 需 要 地 热 资 源 的 开发 商 。 完 全 推 向 市场 化 , 也 是 我 国 这 3 中 国地 热 资 源 开发 利 用 特 殊 性 好 伴 31 热 资 源 分 布 面 广 。 据 地 质 学 家 的 勘 查表 明 , 国 几 乎每 目前 资 金 投 放 量 在 这 一块 少 的 弊端 。由此 可 见 , 的体 制 和 政 策 , .地 根 我 个省 区都 有可供开发利用 的地热资 源,这真是一件 可喜可贺 的事 随着 巨额 的资 金 投 入 支 持是 新能 源 发 放 的有 力 保证 。 5 结 束 语 情。 总 而 言 之 , 结 合 各 种 资 料 研 究 分 析 得 出 : 国 的地 热 资 源 丰 我 我 32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 . 据现有 7 8处地热勘查资料统计 , 3 富 , 然 高 热 资 源 不 多 , 区局 限性 比较 大 , 是 , 热 资 源 的 开 发 虽 地 但 地 中 国 高 温 地 热 田仅 2处 ( 藏 羊 八 井 、 易地 热 田 )其 余 大 部 分 地 西 羊 , 区均 为 中 低 温 地 热 田。 其 中 平 均 温 度 西 藏 最 高 , 8 .℃ ; 南 最 及 利 用 工 作 已经 走 上 轨 道 。 老 百 姓 对 地 热 资 源 的 认 识 �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整理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整理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整理据了解,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部分有很多知识点,例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西藏藏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界线。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整理一、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区1.风能我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分布于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辽东半岛、青藏高原北部。
2.太阳能我国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3.地热能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分布于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的台湾省,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的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
利用率较大的是西藏羊八井地热站。
二、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主要海水水产;主要渔场和盐场的分布。
1.概况大陆海岸线世界第四;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海域;跨热带、亚热带、温带;滩涂面积广大,岛礁林立,大陆架广阔。
2.主要渔场、盐场主要渔场有渤海渔场、黄海渔场、东海渔场、南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的渔场).盐场主要分布在北方沿海地区辽宁、长芦、山东、江苏盐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高温少雨、日照强、多风的时期一致,这里的海岸又多为泥质海岸,海岸平直、坡度平缓、渗透性小,适宜晒盐,海盐生产条件优越。
长江以南盐场较小如海南莺歌海盐场、台湾布袋盐场。
中国地理必背地理分界线意义1.秦岭——淮河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是我国一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是我国积温4500℃经过地区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我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1.地理位置特征(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浅析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地区浅析一、中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概况中国地热能分布示意图(来源/中国科技网站)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已发现水温在25℃以上的热水点(包括温泉、热水孔及矿坑热水)计有2600处以上,分布广泛;我国温泉出露最多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台湾省、广东省及福建省,温泉数约占全国温泉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其次是辽宁、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每省温泉数都在50处以上。
我国温泉之分布明显呈现出藏滇、台湾、东南沿海及滇川四个温泉密集带。
在我国广大平原地区即广泛发育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表没有温泉出露,但在地下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热水及热卤水资源,已相续由油气井和地热井所揭露……由此可见,我国南方至北方,从长白山到天山,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着地热资源,说明我国特有的地质构造、地壳热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都有利于各种类型地下热水和蒸汽的形成和分布,为我国开发利用地热能资源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
至于中国温泉之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章鸿钊先生早在1926年就曾著文论述。
二、中国高温地热能资源的分布我国高温地热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滇西及台湾地区,呈现出两条沿板块边界展布的高温温泉密集带,目前被划为两个地热带——藏滇地热带及台湾地热带。
藏滇地热带又称为喜马拉雅地热带。
藏滇地热带及台湾地热带分别构成环球地热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及西太平洋岛弧型地热亚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发利用高温地热能资源的远景地区。
(1)藏滇地热带位于印度、欧亚两大板块的边界。
著名的雅鲁藏布江深断裂带,为大陆板块碰撞的结合带,也称为地缝合线,在我国境内长达二千公里。
在该带内,目前西藏已发现水热活动区600余处,其中有350余处已经初步调查。
著名的滇西腾冲火山温泉区,位于本带的东南端,这里的水热活动十分强烈,有大量热泉、沸泉和喷气孔等,水温多接近或超过当地沸点。
(2)台湾地热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型地热亚带的一部分。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与资源评估
地热能的地理分布与资源评估地热能,即利用地壳内部热量转化为能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
在地球上的分布广泛且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利用仍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资源评估的相关问题。
一、地热能的地理分布特点地热能的产生与地球内部的地热活动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地球上的地热带和地震带。
全球范围内,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理区域:1. 环太平洋地区:环太平洋地区是最大的地热资源集中区之一。
该地区包括太平洋火山带、日本、菲律宾、印尼、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这里存在着丰富的热液资源、高温地热储层以及火山地热等。
2. 大西洋沿岸地区:大西洋沿岸地区包括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格陵兰岛等地。
冰岛是一个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极高。
3. 美国西部:美国西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俄勒冈州等地。
这里的地热能主要来源于大断层带和热液系统。
4. 亚非大陆中部:包括东非大裂谷、中东以及中亚地区。
这里由于地球板块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5. 其他地区:在世界其他地区,如意大利、墨西哥、菲律宾、印度、中国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地热资源。
二、地热资源评估地热资源评估是指对地热区域的地热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可开发利用程度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资源评估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温度与流量: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和流量要求。
对于热岩层的资源评估中,需要考虑热岩的温度、含水量以及裂隙等因素,以确保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潜力。
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地热能资源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地质因素包括断层、裂隙岩体、热稳定性等,对地热储层的可开发利用性起到重要的影响。
3. 经济效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
从经济角度出发,需要评估地热能开发的成本、建设投资、发电效益等,以确定地热资源的经济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
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
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①水热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的热水或水热蒸气;②地压地热能,即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或含油气)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③干热岩地热能,需要人工注水的办法才能将其热能取出;④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体中的巨大热能,但如何开发利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上述4类地热资源中,只有第一类水热资源在中国已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分布在中新生代大中型沉积盆地如华北、松辽、四川、鄂尔多斯等。
这类资源又往往跟油气或其他矿产资源如煤炭等处在同一盆地之中。
上述三类地热资源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并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一、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
目前在西藏羊八井热田已建起装机容量为25.18MW的地热电站,由于西藏地区传统能源如油气、煤炭缺乏,而高温地热资源又颇为丰富,因此在解决当地能源供应问题上起很大作用。
羊八井地热电站从1977~1991年的14年内共装机25.18MW,最后一台3MW机组于1991年初投入运行。
自1993年以来,年发电均保持在1亿度左右,截至2002年5月,羊八井地热发电总量达16亿度,电站年平均运行4300小时(羊八井地热电厂生产科,2002)。
羊八井地热电站全年供应拉萨的电力为41%,冬季超过60%。
另外两个较小的地热电站也已在朗久和那曲建成,其装机容量分别为2MW和1MW,对当地经济发展也起到相当作用。
据估计,滇藏地热带的发电潜力为5817.65MW。
表1我国大陆地区地热电站装机容量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西藏羊八井925.18那曲11郎久22续表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广东丰顺10.3湖南灰汤10.3总计28.78
二、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非电直接利用
如供暖、制冷、水产养殖、旅游疗养等。
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地热兴起了直接利用的高潮,尤其在高纬度寒冷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加大了以地热供暖(采暖和生活用水)为主的开发力度。
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减少了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还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截至1999年底,用于非电直接利用的热水流量为64416L/s,相当于每年提供162009MJ 的热能。
这一数字说明中国的地热直接利用水平已居世界之首。
全国
地热供暖1990年为190×104m2,到2000年就增加到1100×104m2。
主要在华北地区的天津市塘沽、汉沽、大港等地。
共有50余口地热井,有的单井最大流量可达300m3/h,水温最高97℃,其供暖面积达80.5×104m2。
整个华北地区地热供暖面积达131.38×104m2。
除此之外,目前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正在利用热泵技术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工程并逐渐推广。
西部的云南、西藏、新疆、四川、陕西等省正在着手开发当地的地热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增添新品种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温泉地热水疗养院200余处,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之中。
东南沿海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利用地热进行制冷和烘干。
全国地热温室面积目前已超过100×104m2,其中22%在河北省。
全国有17个省区在进行地热水产养殖,鱼池面积达160×104m2,其中广东、福建主要养殖鳗鱼,并出口到日本等地区。
需要特别加以指出的是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中低温热水在全国正以强劲势头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
特别在北京为保护环境及2008年的“绿色奥运”,地热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
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达2282MWt,其年产出能量为10531GWh,在全球58个地热直接利用国家中位居第一。
三、结论
我国是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近10年来地热直接利用均以每年10%速率增长,目前以直接利用设备装机容量的产
量居世界之首。
地热发电10几年来虽没有增容,但羊八井地热电站在拉萨电网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向21世纪,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主要是直接利用,大中城市有地热资源的应优先列为详细勘查与重点开发区,城市地热供热和地热旅游则是首选开发的重点项目,以此带动地热的综合利用。
2000年全球地热直接利用类型比例中地热采暖占35%,地热旅游占42%,由此可见,上述两项是当今世界各国地热直接利用的主要发展重点。
国际能源专家普遍认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21世纪将得到快速发展的能源。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加速地热的开发,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能源工业及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