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期末论文
植物生理学论文
浅议逆境下植物叶性状的变化摘要:在逆境下,植物的叶片形态、解剖构造和内含物质等方面产生变化,以保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解剖构造与树木的抗旱性关系密切,渗透调节是一个重要的抗旱性和抗盐性机制。
植物在阴蔽的环境中,通过大的叶面积等方式保证在弱光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
在干旱和盐胁迫下,叶片变小或消失,叶片表皮角质化,在叶片或细胞外形成一些机械组织,叶肉质化,白天叶片气孔关闭等方式增加耐盐性。
多年生落叶树木和不落叶的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加抗寒力.叶性状的差异可能是对不同环境的反映,或者是它们的年龄和基因引起的。
最后,对叶性状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叶性状、抗逆性、展望植物对环境变迁和不良环境有足够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这种抗逆性既受其系统发育的遗传基因所控制,又受其个体发育中的生理生态状态制约。
叶片是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陆地植物生态系统功能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状特征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
叶性状包括叶的形态、面积、构造、养分和渗透调节物质等。
早期的叶性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理研究,如:叶片的光合、呼吸和叶中物质含量。
随着与叶性状相关的特性和应用研究的加深,叶性状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几年来生理生态学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内容包括叶的基本性状和它们大范围的格局关系,文章就逆境条件下植物叶性状的生理生态变化和抗逆性的关系进行介绍,这对了解植物在逆境中的生存机制,寻找林木抗逆的适宜调控措。
1 、抗旱条件下的叶性状抗旱一般表现为避免脱水和忍受脱水。
植物通过各种方法减少干旱时水分的散失。
植物一般采用较高的叶组织密度,较大的叶厚度和很小的叶面积来适应干旱.干旱的时候,植物减小叶面积和单位面积内的叶生物量,减少新叶的产生,增加老叶的脱落和减少叶的大小。
常绿植物采用皮质硬叶来面对干旱,这是保护功能的一种特点;这一特点表现为叶的寿命很长,不大量消耗叶中的氮,同化作用率比较低,能常年地固碳。
虽然植物在干旱季节或干旱地区可通过脱叶或产生细小叶子来减少植株表面水分的蒸腾,但一些缓解干旱的途径也可发生在叶结构的变化上,例如植物产生较粗的叶脉、较小的表皮细胞、较多的叶毛以及较厚的角质层等。
农学类 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论文
低温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抗寒性的影响王帅孙宇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学院,哈尔滨,150030)摘要为了了解低温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抗寒性的影响,以室温做对照组,在-20℃的低温下,对市售的小麦叶片做胁迫处理,分别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相对电导率,计算出伤害率作为指标,比较相关的指标数据表明,低温处理的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下降。
说明低温胁迫会降低小麦幼苗叶片抗寒性。
关键词:低温;小麦;冻害;抗寒性本次试验主要讨论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低温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细胞膜,从而影响膜系统所维持的生理功能。
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大部分以小麦为主要作物的地区都处于温带,冬夏温差巨大,因此研究低温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小麦(学名):市售1.2方法将小麦叶片置于-20℃冰箱中冷冻处理10分钟作为处理,另一份小麦叶片置于室温做对照。
分别用愈创木酚法和电导率仪法测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外渗电导率。
1.3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愈创木酚法[1]外渗电导率测定:电导率仪法[1]2 结果与分析表1 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各生理指标的测定相对电导率(L) 伤害率(%)品种温度(℃) 过氧化物酶活性(U·g-1·min-1)小麦-20 64 0.3974 13.7室温147 0.51232.1外渗电导率的变化外渗电导率岁低温胁迫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外渗电导率都是反映生物膜通透性的重要参数,、而膜的通透性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植物低温冻害中最核心的伤害还是膜系统被低温破坏。
从而使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胞内部离子外渗,从而使外渗电导率增加,外渗电导率随冻害而升高,表明了低温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细胞的破坏。
2.2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过氧化氢将愈创木酚氧化为茶褐色产物,此产物在470nm下有最大吸光值,股通过测470nm下的吸光值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20℃大幅度降低3 讨论低温胁迫会破坏生物膜,造成生物膜失效,降低植物的生理活性。
植物科学 植物生理学 大学期末论文
植物科学植物生理学大学期末论文植物科学与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物学科学领域,旨在揭示植物生命的奥秘和其无与伦比的适应性。
本论文将全面探讨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农业与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应用。
植物科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进化、分类以及结构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演化历程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机制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植物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研究结果,使我们对植物界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为植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植物生理学关注植物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我们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代谢等方面的机制,进而改进农业生产和保护环境。
例如,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有助于我们设计更高效的育种策略,以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农作物的抗逆性。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了解植物的适应性机制,我们可以寻找培育适应恶劣环境的新品种,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研究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与昆虫、细菌和真菌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害和害虫侵袭。
除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之外,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还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
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研究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森林、湿地和草原等生态系统。
此外,研究植物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演化。
综上所述,植物科学与植物生理学在现代农业和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机制,为农业生产的改进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加强对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理学论文--缺钾
缺K+溶液培养对玉米生长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摘要:实验小组以玉米幼苗为材料,经过水培法培养3周后,分别以其根尖、叶片作为材料,测定完全液苗与缺素苗在根系活力(TTC法)、SOD活力(NBT法)、可溶性蛋白质含量(Folin-酚法)测定、叶绿体色素定量测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实验周期后,我们发现缺素(K+)培养与完全液培养使玉米根系活力下降了49.5%、使叶片的SOD活力下降较大、叶绿素含量下降接近一半、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下降等结果。
关键词:玉米无土培养根系活力叶绿素 SOD活力可溶性蛋白引言:我国耕地普遍缺钾,严重缺钾耕地(速效钾<50mg/kg)和一般缺钾耕地(速效钾为50~70mg/kg)总计2267万多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2.6%。
各地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无论南方或北方,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呈下降趋势,年降幅为0.58~3.32mg/kg。
而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故研究缺钾现象有利于农业生产。
郭焕茹[1]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根系在缺钾条件下,对钾离子的吸收能力与根形态有较大的相关性。
即耐低钾植株在K+吸收能力上优于不耐低钾者。
高清华[2]等人也研究发现钾素可以通过影响气孔开度而对光合起作用。
另外,王垠敦[3]等人研究得出结论,钾能健壮番茄植株的生长势,增强抗逆性,延迟早衰。
钾肥能促进番茄根系发达,保持一定值的K+浓度。
提高番茄对盐和干旱的胁迫。
增强抗旱性和水分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
因此,本实验组的研究结果将会作为理论指导应用于农业生产。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于2012年4月7日以水培法种植2株玉米幼苗,分别为完全叶培养和缺素液培养。
3周后取其功能叶、根尖,置于冰箱备用。
1.植物的无土培养与缺素症状观察水培法可人为地添加或减少某一种元素,以观察植物生长的状况,出现缺素症状后,可加入这种元素,观察植物是否恢复正常生长。
相比于土培,可目的明确地观察某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故经常用于确定矿质元素作用的研究。
植物生理学论文..
题目:紫杉醇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学院:林学院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班级:水保122学生姓名:徐永服指导教师:江龙2014年5月摘要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
同位素示踪表明,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
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目录1简介 (1)2发现缘由 (3)提取方法 (3)4功用作用 (4)5药理毒理 (4)6药代动力学 (4)7适应症 (4)8用法用量 (5)9不良反应 (5)10禁忌症 (6)11注意事项 (6)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6)13药物相互作用 (6)14药物过量 (6)15规格 (6)16贮藏 (7)17分离方法 (7)1简介【药物名称】紫杉醇【结构式】【药物别名】泰素,TAXOL,紫素,特素【英文名称】 Paclitaxel【说明】注射液:每支30mg(5ml)。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
【化学名称】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分子式】C47H51NO14【分子量】853.92【CA S NO】33069-62-4【产品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干燥根、枝叶以及树皮。
【规格含量】99.6%【物理性质】白色结晶体粉末。
无臭,无味。
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鉴别】a.红外吸收:红外光谱图中的主要吸收带与对照品一致。
b.HPLC鉴别:在含量检测中,检测制备的色谱图中主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制备色谱图中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纯度】99-100%,以无水无溶剂的干燥品计.【有关物质】相关物质总≤2.0%有机挥发性杂质:符合美国药典 (USP)和中国药典(CP)有机挥发性杂质要求.【比旋度】[α]20 D=-49.0°~55.0°(10mg/mL的甲醇溶液),以无水无溶剂的干燥品计。
植物生理学论文
植物生理学论文(2008-06-04 20:05:04)转载标签:杂谈光合作用的反应——碳同化植物不同于动物,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机制比较复杂,但总的来看总反应仍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但实质上包括一系列的光化学步骤和物质转变问题。
光合作用需要光,但并不是光合作用中任何过程都需要光,它能笼统的分为两个反应,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光下才能进行,暗反应则是在暗处进行的,根据现代资料,光合作用大致分为下列三个步骤,即: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CO2同化。
1. 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光化学反应,通过原初反应把光能转变为电能(高能态电子)。
2. 电子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传递的同时伴随有光合磷酸化,把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ATP 和NADPH + H+中。
3.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是通过CO2同化过程完成的。
这里我就主要讨论光合作用的第三步,碳同化。
绿色植物碳同化是利用光合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形成的同化力,还原CO2合成碳水化合物,是活跃的化学能进一步。
途径:C3途径、C4途径和景天酸代谢。
其中C3途径是绿色植物碳同化最基本的共同途径。
其他两条碳同化途径所固定的CO2,最终都必须通过C3途径才能被还原成糖(一) C3途径(C3pathway )也称为卡尔文循环还原磷酸戊糖途径( RPPP )等RuBP羧化酶 ATP和NADPH+HRuBP CO2→ 2分子PGA → GAP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运转器” 运到细胞质中去合成蔗糖,也可以在叶绿体的间质中合成淀粉,暂时积累。
RuBP 的再生和光合产物的形成GAP 经过C4糖、C5糖、C6糖、C7糖等多种糖的转化,形成核酮糖-5-磷酸( Ru5P )后再生,使整个途径形成一个循环。
其中有部分C6糖转变为光合产物(淀粉、蔗糖)。
参与C3途径的酶类很多。
光调节酶( light negulator engyme )RuBP羧化酶、NADP GAP脱氢酶、FBP酯酶、SBP酯酶以及Ru5P激酶等在光下活化,以适应光合作用的需要;在黑暗中钝化,以减少底物的消耗。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论文试验名称: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比较姓名:**学号:2011&&&&&&所在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年级专业:11园艺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比较*** 2011******* 园林园艺学院 2011级园艺摘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如根菜类:胡萝卜;署类:洋芋;叶菜类:白菜、莲花白;瓜类:黄瓜、小瓜等含有含量不等的硝酸盐,利用硝酸根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峰(219nm),测定提取液的消光值,从标准曲线可查得相应浓度,从而得到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
关键词:叶菜类和根菜类;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危害;蔬菜品质指标前言:硝态氮是植物重要的氮源之一,也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可以反映土壤氮供应情况,因此常作为施肥指标,特别是叶菜类和根菜类中常含有大量硝酸盐,在烹饪和腌制过程中可转化为硝酸盐而危害健康,因此硝酸盐又成为蔬菜及其加工的重要指标。
测定植物体内的硝酸含量不仅能后反应出植物的氮素营养状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及其加工品的品质也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比较,我们又一次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学习培养操作的同时以补充和完善对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的认识,为更好地食用蔬菜提供科学依据。
本组中的实验由2人共同完成,本人做黄瓜和白菜硝酸盐鲜重含量测定的工作,以下是方法和操作介绍,实验结论为所有实验的共同分析。
1 实验方法1.1实验材料根菜类:胡萝卜署类:洋芋叶菜类:白菜、莲花白1.2实验方法步骤①称叶菜类黄瓜、胡萝卜,各1克;瓜类:黄瓜、小瓜各1克,署类:洋芋1克;瓜果类1克,叶菜类:白菜、莲花白各0.5克,分别于乳钵中磨碎;②用330ml蒸馏水冲入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氨缓冲溶液,加入蒸馏水,再加入0.5克活性炭,均匀静置20min;③加入蛋白质沉淀剂I液1ml,蛋白质沉淀剂II液2ml,均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刻度摇匀;④倒入比色杯比色,读取C值,代入公式计算,比较分析。
改进植物生理学实验评价体系探讨论文(大全五篇)
改进植物生理学实验评价体系探讨论文(大全五篇)第一篇:改进植物生理学实验评价体系探讨论文摘要:从加强对实验预习阶段、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改进对实验报告及学期结束考核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传统的植物生理学实验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改进,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端正的科学态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评价体系;科学素养植物生理学是生物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
实验课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标准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导向性作用。
植物生理学实验成绩的评定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学期结束考核成绩。
以往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主要依据实验报告,一份书写工整、实验结果正确的报告往往能得到高分。
期末考核仅仅是检查学生对做过的实验原理的掌握和仪器的使用。
这样的评价标准会引导学生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学生极力回避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更有甚者更改实验结果或拼凑实验数据,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为了提高师范专科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对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做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1改进对平时成绩的评价1.1增加对学生实验预习的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课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对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从头到尾讲述一遍,反复强调易出错的环节,尽量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
然后,学生利用实验室精心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试剂、仪器按照板书一步一步完成整个实验操作,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得出所要验证的结论,最终完成实验报告。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实验,很多时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实验过程遇到问题时只能依赖老师,学生被动地做实验,难以激发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植物生理学实验期末论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设计)论文题目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班级 2012及生物本科班队员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指导老师胥老师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27日目录摘要: (i)引言 (1)1.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1仪器药品 (2)1.1.1研究仪器 (2)1.1.2研究药品 (2)1.2研究材料 (2)1.3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结果记录 (2)2.1.1 结果与讨论一 (3)2.1.2 结果与讨论二 (4)3. 结论 (5)4. 结果分析 (5)参考文献 (6)致谢 (7)附录 (8)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作者姓名: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专业班级:2012级生物本科班指导教师:胥献宇摘要:为了探讨pH是否对气孔开度有所影响,配置了柠檬酸—磷酸缓冲液pH为3 4 5 6 7 五个梯度,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在光照培养箱中25℃培养1小时显微镜测得各个pH处理的气孔开度,结果表明:气孔纵径在pH=3—4有所上升。
在pH=4—5下降,pH=5—6又上升,pH=6—7时有所下降。
横径在pH=3—7慢慢的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气孔的开闭随着pH的升高慢慢关闭。
因此pH会影响气孔的开闭。
关键词: pH ;气孔开度;菠菜引言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属苋科藜亚科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高可达1米,根圆锥状,带红色,较少为白色,叶戟形至卵形,鲜绿色,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
影响气孔开度的因素有很多。
为此有学者提出气孔运动的机理有K+积累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淀粉与糖转化学说。
认为影响气孔开放的渗透物质代谢有三条途径:1、伴随着K+的进入,苹果酸和Cl-也不断地进入,以维持电中性;2、淀粉水解或通过卡尔文循环形成的中间产物转变为蔗糖,同时也形成苹果酸;3、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从之外提进入保卫细胞。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植保素[摘要]植保素(phytoalexin,简称PA,又称为植物防御素或者植物抗毒素)是植物受病原微生物侵害时自身产生的一类起防卫作用的化合物.植保素是由美国科学家发现的,并提出了植保素假说。
通过植保素假说和大量的实验发现了植保素的作用机制和类别.现在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大规模的运用了植保素,来提高多种植物的产率。
[关键字]植保素来源作用机理种类农业运用1、植保素的发现1、1植物保卫素假说的由来在1940年由德国科学Muller和Borger,他们用马铃薯晚疫病菌接种在马铃块茎上,进行一系列试验。
第一:他们将非致病小种接种在薯块切片上,一天后接种致病小种,生长的结果发现,后者的生长受到抑制;第二:薯片的一半接种非致病小种,另一半接种致病小种,结果发现非致病小种的一半产生过敏性坏死,而致病小种这一半表面上菌丝生长茂盛并产生大量饱子囊;第三:先接种非致病小种,3天后产生过敏性坏死现象,然后切除表层的坏死组织,在新的表面上接种致病小种,致病小种的生长同样受到抑制。
经过多次的实验,都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因此,他们推测接种过非致病小种的植物组织内能够产生某种能抑制致病小种生长的化学物质。
然后他们又联想到健康植物对非致病菌是低抗的或免疫的,然而这些非致病菌却能在坏死的组织上营腐生生活,他们进一步推断具有抑菌作用的化学物质一定存在于健康的植物组织中,而不存在于死亡的组织。
基于上述的一系列试验,便建立了最初的植物保卫素假说。
其要点如下.1.抑菌物质仅在寄主细胞和寄生物接触时才能形成或活化2.抑菌物质仅在活细胞中发生保卫反应3.抑菌物质是寄主细胞坏死过程中的产物4.植物保卫素的毒性不是专化的5.在抗病和感病反应中都有植保素的产生,抗病和感病反应的区别在于植保素形成的速度不同6.保卫反应局限于真菌定殖及其周围的组织中7.抗病性反应是在病菌侵染之后产生的。
[1]1、2植保素的含义在1956年Muller给植物保卫素下了定义“寄主和寄生物两个不同代谢系统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抑制植物病原物生长的抗生素"但后来发现某些植物保卫素同样存在于未受病毒侵染的健康植株内,只是数量较少,或存在部位有别于受侵植物。
植物生理生化论文
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对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和细胞差别透性的影响张中元(西南大学环境生态类2010级10班学号222010*********)摘要: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会生成一些复杂产物,其中丙二醛(MDA)可与蛋白质和核酸反应,改变其结构,或使之产生交联反应,从而丧失功能,还可使纤维素分子间的桥键松弛,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故而,以MDA含量来反映植物膜脂过氧化水平和对细胞膜的伤害程度。
本实验采用吸收光谱发来测定MDA浓度进而得其含量。
实验表明: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使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
说明植物虽然受到了逆境胁迫的伤害,但仍具有通过自身生理调节缓解这种伤害的能力。
当植物细胞首到高温或低温处理后,细胞膜差别透性就会改变或丧失,导致细胞膜内的物质(尤其是电解质)大量外渗,导致组织浸出液的电导率增大,通过测定外液电导率的变化即可反映出质膜受害程度和植物抗性的强弱。
本实验采用电导仪法测定外液电导率。
实验表明:高温和低温都对质膜产生伤害,且高温胁使植物细胞的抗性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增强。
关键词:高温低温胁迫;丙二醛(MDA);膜脂过氧化作用;电导率;细胞差别透性The Efect of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of Plant’s Cell and Differential DermeabilityZhang Zhongyuan(Resourses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code:222010*********)Abstract:The plant cell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may generate some complex product, wherein the malondialdehyde (MDA ) and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reaction, changes in its structure, or to produce cross-linking reaction, resulting in loss of function, also can make cellulose intermolecular bond relaxation, or inhibi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Therefore, in order to MDA content to reflect the plant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and cell membrane damage. This experiment using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o determine the MDA concentration and its cont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stress, the leaf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malondialdehyde ( MDA ) content and relative conductiviti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Plant in spite of the stress of injury, but still have through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alleviate the damage capability.When plant cells by high temperature or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the cellmembrane differential permeability will change or loss, leading to intracellular membrane material ( especially the electrolyte ) massive extravasation, resulted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creases,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extracellular fluid conductivity changes can reflect the quality of membrane damage degree and plant resistance. This experiment adopts the conductance instrument method determination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flui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on membrane damage and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he plant cells resistant to some extent to enhance.Key words: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Stress; MDA;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ell Differential Permeability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遭受伤害时,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题目:烯效唑(S-3307)浸种处理对小麦的影响专业年级:林学10-2班姓名:王飞、林剑学号:20101862、20106559指导教师:刘帆日期:2012.11.07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的影响王飞,林剑摘要:试验以小麦品种“川麦11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呼吸速率提高明显;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明显发生变化,在根系活力中40mg/L烯效唑效果最好,20 mg/L、60 mg/L烯效唑相对次之,都促进了小麦的根系活力增长。
关键词:烯效唑;小麦;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前言:烯效唑(S-3307)又名特效唑、高效唑,化学名(E)-1-对氯苯基-2-(1, 2, 4-三唑-1-基)-4, 4-二甲基-1-戊烯-3-醇,烯效唑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1]。
研究结果和生产上使用表明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具有很好的壮苗和增产的效果,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
烯效唑是2O世纪9O年代开发应用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属低毒物质,具有生物活性高、调节、杀菌和除草等作用。
小麦株高与倒伏具有密切关系,分蘖与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具有相关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能力和光合速率,对小麦千粒重至关重要[3]。
该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通过研究其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综合反映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烯效唑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川麦11号、0.1%二氯化汞、84.84%烯效唑1.2方法:选取健康、饱满的小麦种子,用0.1%二氯化汞消毒15-20 min,自来水冲洗4-5次,分别用0mg/L(CK)、20mg/L、40mg/L、60 mg/L的烯效唑浸种24 h。
种子洗净后于瓷盘中培养,催芽3 d后移栽到布有纱网的水杯中继续培养,选用水培法培养两周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论文《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院:学号:姓名:摘要:植物在其自养生活中,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必须吸收矿质元素,并将吸收的矿质元素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加以同化利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N、P、K、Ca、Mg、Fe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寡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用植物无土培养法,对二叶一心得玉米幼苗进行缺素培养。
配制完全营养液以及缺N、P、K、Ca、Mg 、Fe元素的缺素培养液进行无土培养,培养3周后,取出对玉米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量。
测定根冠比、RGB、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吸收面积、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在六种缺素培养下的玉米幼苗,生长情况明显差于全素培养的玉米幼苗,且各缺素症状表现在不同部位。
缺素培养下,植物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对植物生长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缺素培养缺素症状生理指标叶绿素前言: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尽管不一样,但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的生命代谢中各自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间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
将植物必需元素按一定比例配成培养液来培养植物,可使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如缺少某一必需元素,则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并影响其生长速率和根冠比。
本文以N、P、K、Ca、Mg、Fe这6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利用营养液培育方法,分析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症状。
如缺乏这些元素可产生特有的缺素症状;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根的活力及物质、积累受影响等,进而对生理指标测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习无土栽培的技术,观察N、P、K、Ca、Mg、Fe元素的缺素症状,加强对元素的生理功能。
本组中的实验由8人共同完成,分别为完全培养Ⅰ、完全培养Ⅱ、缺N、缺P、缺K、缺Ca、缺Mg、缺Fe。
本人做完全培养Ⅰ的工作,以下方法和操作介绍以完全培养为对照,实验结论为本组所有实验的共同分析。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矿质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第一篇~~植物无土培养、缺素症状观察摘要:本综合性实验是以缺素(N)玉米苗和完全玉米苗为材料,配制完全营养液以及缺N、P、K、Ca、Mg 、Fe元素的缺素培养液进行无土培养,培养4周后,分别观察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以及SOD活性。
在综合分析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明确植物必须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无土培养缺素根系活力叶绿素SOD 玉米种子引言:无土栽培具有十分诱人的广阔发展前景。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4%;水资源贫乏,60%的城市主要因农业用水而淡水供应不足;设施园艺连年种植,土传病害已无法解决;目前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明显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农业出口创汇的需要。
基于这种国情,无土栽培将成为改进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方向。
正文:本实验通过对缺素症植物的观察、对比、记录各种缺素植物的症状,对各种缺素症状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文以缺N素玉米苗和完全培养液的玉米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无土栽培方向和玉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培养与处理精选高活力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用消毒水消毒后按如图示表1配制完全与缺素培养液,用以培养实验材料。
表1完全培养液与缺N素培养液配制贮备液每100ml 培养液中各种贮备液的用量(ml)完全缺NCa(NO3)2 3.0 -KNO3 3.0 -MgSO4.7H2O 3.0 3.0KH2PO4 3.0 3.0K2SO4 - 3.0CaCl2 - 3.0NaH2PO4 - -NaNO3 - -Na2SO4 - -EDTA-Fe 3.0 3.0微量元素0.6 0.6取两个陶瓷培养钵,分别装入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并标记。
然后把选好的植株去除胚乳,洗净,并用棉花缠绕住茎基部小心通过圆孔固定在瓶盖上,使整个根系浸入培养液中,装好后放置阳光充足、温度适宜(20~25℃)的地方,培养4周。
植物生理学论文
源流库理论及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植物体内有机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与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
作物的产量,一般是指经济产量而言,其中90%以上是光合产物所构成的。
因此,光合产物向经济器官的运输与分配数量的多少对经济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依赖源库代谢对光合产物的合理运输与分配。
目前,源库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源库流对做无产令的限制:群体、个体水平上的源库关系的比值分析;源库端的生理特征和装入与卸除的机制:激素对源库及两者关系的调控等。
1 源库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用1.1 源限制的观点源(source)是指向其他生长器官或组织输送光和产物的器官和组织,在作物中主要是指绿色叶片。
片。
C E.斯卡斯布鲁克和 B .D.多斯(1 9 7 3 ) 通过对两个玉米杂交种在3种不同密度下种植的结果,认为叶面积指数( LAI ) 的提高可使籽粒产量增加:凡特逊等也认为叶片是主要的光台源,要增加产量必须提高适宜的叶面积指数( L AD.基于此,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增加光台产物的供痘.即增加产量源.先是提倡增加密度,以提高群体LAI 但后来发现当密度超过一定值后,由于空秆数量的增加以及穗粒数和粒重的下降.结果玉米产量并不象预料中的增加而是下降了。
s .R.温特等(1 9 7 3 ) 用人为固定的方法改变玉米上部叶片的叶角度,用群体密度来调节LAI 。
试验结果表明,在高L AI 群体下,比较直立的叶片会获得较高的产量温特的这个重要试验引导了对紧凑型株形研究的重视和以紧凑型为主的株形育种,特别是象玉米这样的高秆作物。
【1】源是库的有机养料供应者,源是产量形成和充实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许多作物上进行的剪叶(减源)、遮光(减源限流)、环割(截流)等试验证明,认为的减少叶面积或降低叶片的光合效率,会造成源的亏缺,均会引起产品器官的减少(如花器官退化、不育或脱落等),或是产品器官发育不良(如粒重下降)。
可见,要争取单位面积上较大的库容能力,就必须从强化源的供给能力入手。
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
番茄幼苗的缺Mg培养引言:番茄是我国主要栽培蔬菜作物之一,是改善人民生活,出口外贸的重要物质之一,对发展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除农业栽培技术和作物育种的技术外,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中外界环境条件之一的营养物质对番茄影响十分重要。
关于番茄苗缺素症状已有大量报道,但关于缺素造成的形态的变化则报道较少,且仅限于某一元素缺乏时的报道。
为了较全面掌握番茄生长发育对各元素的需要,本实验利用会普遍种植的番茄,从种子开始,在其出现2叶1心时用不同的营养液加以处理,培养出完全、缺镁的不同幼苗,通过对其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状况观察,做出实验分析,用以补充和完善对缺乏各种元素症状的认识,也为番茄的生产中的营养管理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摘要: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外,还需要矿质元素,否则植物就不能很好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死亡。
植株缺乏某一种或几种元素将会表现相应的缺素症状,运用溶液培养技术,可以观察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必须性;用溶液营养做植物的营养实验,可以避免土壤里的各种复杂因素。
本实验通过溶液培养的技术,探究并证明氮、磷、钾、钙、镁、铁诸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在对农业,林业,园林等领域的植物缺素的预防和恢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无土栽培不仅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而且成为新的生产方式,在蔬菜、花卉生产中开始大规模应用。
关键词:番茄;缺Mg培养;症状;恢复Abstract: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 except need full sun and water outside, still need to the mineral elements, otherwise the plants cannot very good growth, severe and even death. Plants lacking one or several elements will show the corresponding deficiency symptoms, by using solution culture technique, can observe the mineral elements for plant growth must; solution nutrition plant nutrition experiments, can avoid the soil of various complex factors. This experiment by solution cultur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ving that the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calcium, magnesium, iron elements for plant growth and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gardening, and other areas of the plant nutrient deficiency prevention and restor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soilless culture not only as a research method, but also become a new mode of production, in vegetables, flowers production in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1、器材与试剂1.1.实验仪器:分析天平培养缸(瓷瓶)量筒烧杯移液管1.2.实验试剂:按表一储备液的配制1.3.实验材料:番茄幼苗2、实验步骤2.1.材料准备此实验用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番茄种子粒小,从种子带来的营养元素少,容易出现缺乏症。
植物学期末课程论文
外来化合物对细胞生理代谢的影响—急性Zncl2染毒对小麦幼苗SOD活力影响学院:专业:年级: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外来化合物对细胞生理代谢的影响—急性Zncl2染毒对小麦幼苗SOD活力影响生命科学学院级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本实验以小麦幼苗为实验对象,从Zn2+毒性的氧化损伤出发,测定染不同浓度的Zncl2(浓度依次为100mg/L、200mg/L、400mg/L、800mg/L和1600mg/L)后小麦幼苗茎叶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变化,来讨论ZnCl2对小麦幼苗茎叶组织SOD酶活性的影响,为研究细胞分子水平毒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Zncl2浓度为100mg/L与Zncl2浓度400mg/L、800mg/L及1600mg/L相比,SOD酶活的差异极显著,说明Zncl2浓度为100mg/L与其他三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极大。
当Zncl2浓度分别为100mg/L、200mg/L时,与对照组相比,SOD酶活的差异显著,说明该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明显。
当Zncl2浓度分别为400mg/L,800mg/L时,SOD酶活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该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不明显。
本实验说明不同浓度的Zncl2对小麦幼苗SOD酶的活性的影响不同。
且对Zncl2影响SOD酶的活性的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外来化合物细胞生理代谢影响急性Zncl2染毒小麦幼苗 SOD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别名肝蛋白、奥谷蛋白,简称:SOD。
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补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中,能清除自由基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O2具有细胞毒性,可使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引起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能促使机体衰老。
植物生理学实验论文-学生模板
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论文试验名称: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姓名:罗子春学号:2010310689所在学院:烟草学院年级专业:10烟草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题目可以自拟】罗子春 2010310689 烟草学院2010级烟草班摘要:用水培法把三叶期玉米苗进行缺素(N、P、K、Ca、Mg、Fe)处理培养,缺素症状出现后进行症状观察与生长测量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玉米幼苗在六种缺素处理下明显表现出六种不同的症状,其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
证明N、P、K、Ga、Mg、Fe等诸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玉米幼苗;缺素;生理指标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矿质元素的摄入,无土培养是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基本方法。
我们通过学习溶液培养的技术,证明了氮、磷、钾、钙、镁、铁等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叶绿素是植物吸收光能进行光合的色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强度随其含量增加而加强,因此它是反映植物丰产性能的生理指标之一。
对于植物缺素影响,我们又一次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学习培养操作的同时以补充和完善对缺乏各类元素症状的认识,为更有效地掌握玉米生产中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组中的实验由7人共同完成,本人做缺Mg培养的工作,以下方法和操作介绍以缺Mg为主,实验结论为所有实验的共同分析。
【说明:该段落是前言,主要说明你所做实验研究的现状(或背景),以及你做此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1 实验方法1.1实验材料三叶期玉米幼苗1.2实验方法1.2.1缺素培养的实验在500ml棕色光口瓶中加入200ml蒸馏水,根据表1加储备液,边加边搅拌,以防沉淀,加完储备液后再补足蒸馏水至500ml,并用1%稀盐酸调整PH至5.5~5.8,即为完全培养液或缺乏某元素的培养液,贴上标签,写明缺素。
然后选择7株生长一致(株高、根长、叶片数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去掉胚乳,在吸水纸上轻轻吸干根部水分,测量株高、根长、叶片数和整株鲜重,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实验(设计)论文题目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班级 2012及生物本科班队员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指导老师胥老师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27日目录摘要: (i)引言 (1)1.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1仪器药品 (2)1.1.1研究仪器 (2)1.1.2研究药品 (2)1.2研究材料 (2)1.3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结果记录 (2)2.1.1 结果与讨论一 (3)2.1.2 结果与讨论二 (4)3. 结论 (5)4. 结果分析 (5)参考文献 (6)致谢 (7)附录 (8)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作者姓名: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专业班级:2012级生物本科班指导教师:胥献宇摘要:为了探讨pH是否对气孔开度有所影响,配置了柠檬酸—磷酸缓冲液pH为3 4 5 6 7 五个梯度,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在光照培养箱中25℃培养1小时显微镜测得各个pH处理的气孔开度,结果表明:气孔纵径在pH=3—4有所上升。
在pH=4—5下降,pH=5—6又上升,pH=6—7时有所下降。
横径在pH=3—7慢慢的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气孔的开闭随着pH的升高慢慢关闭。
因此pH会影响气孔的开闭。
关键词: pH ;气孔开度;菠菜引言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属苋科藜亚科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高可达1米,根圆锥状,带红色,较少为白色,叶戟形至卵形,鲜绿色,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
影响气孔开度的因素有很多。
为此有学者提出气孔运动的机理有K+积累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淀粉与糖转化学说。
认为影响气孔开放的渗透物质代谢有三条途径:1、伴随着K+的进入,苹果酸和Cl-也不断地进入,以维持电中性;2、淀粉水解或通过卡尔文循环形成的中间产物转变为蔗糖,同时也形成苹果酸;3、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从之外提进入保卫细胞。
影响气孔的因素有蓝光、温度、CO2、脱落酸。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气孔的开闭[1]。
以上的气孔运动机理中K+积累学说中提到pH的升高会会驱动K离子从表皮细胞经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钾通道进入保卫细胞,在进入液泡。
脱落酸会引起胞质pH升高,激活外向钾离子通道,导致钾离子从保卫细胞流出,引起保卫细胞丧失膨压,气孔变关闭。
由此可见pH会对气孔的开度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较少,田秀红等[2]研究表明植物经历逆境胁迫时,木质部汁液pH常常升高。
pH升高本身可诱导气孔开放,导致过度失水,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危害作用。
然而,木质部汁液pH升高与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低浓度ABA交互作用,却使气孔开度减小,蒸腾速率下降。
张华等[3]干旱胁迫后pH升高很可能通过改变组织和器官之间ABA含量比例,使叶片ABA达到足够浓度,从而调节气孔关闭,调控蒸腾速率。
杨毅[4]以蚕豆为实验材料,运用细胞压力探针技术在不同pH值下对单个保卫细胞的弹性模量进行了直接测定,发现:(1)保卫细胞壁在相同pH(4.50)下随着气孔开度的增加(5.55μm增加到15.20μm),弹性模量发生了相同趋势的变化(20.95bar增加到87.78bar)。
(2)相似的气孔开度(8.43μm与9.76μm)下随着保卫细胞壁的酸化(pH8.60到pH6.50),弹性模量有明显的下降(从70.98bar下降为56.90bar),由此可见pH会对气孔的开度有影响。
王晓黎等[5],以黄瓜品种'中农203'(Cucumis sativus L.cv.Zhongnong 203)幼苗为试材,采用SA溶液根部施用和子叶表皮浸泡两种方式,显微观测了不同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处理对其子叶表皮气孔开度的影响,溶液低pH值,增强了SA对气孔开度的抑制作用,且SA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0.1 mmol/L SA处理后,pH为8、7、6溶液的气孔开度抑制率分别为90.2%、93.8%和96.3%,即SA溶液对气孔开度的抑制率随着溶液pH降低而升高.可见,外源SA能够促进气孔关闭,其作用随着SA浓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和溶液pH值降低而增强,相对于磷酸缓冲液,以蒸馏水作为溶剂的SA溶液促进气孔关闭的作用更大。
由此可见pH对气孔的开度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实验就是为了探究不同pH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希望会对农业以及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材料及方法1.1 仪器药品1.1.1 仪器: RXZ型智能人工气候箱宁波东南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上平仪器有限公司;大烧杯6套培养皿小烧杯6个容量瓶250mL 100mL 各1个显微镜电脑1.1.2药品:柠檬酸分析纯国营重庆无机化学试剂厂;磷酸氢二钠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1.2研究材料新鲜菠菜叶1.3研究方法柠檬酸—磷酸缓冲液(0.1mol/L柠檬酸、0.2mol/L磷酸氢二钠)详细配置见植物生理学指导[20]。
配置pH为3、4、5、6、7的溶液各50mL。
在6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50mL pH为3、4、5、6、7的溶液,取菠菜叶撕取下表皮若干分别放在上述6个培养皿中。
培养皿放入25℃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个小时,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度。
蒸馏水做空白对照。
记录2. 结果与讨论2.1 结果记录不同pH处理气孔开度记录如下:pH=3 pH=4 pH=5 pH=6 pH=7编号横径纵径横径纵径横径纵径横径纵径横径纵径① 5.742 15.303 4.185 13.324 3.490 7.060 3.157 17.727 2.140 12.259② 3.939 14.812 2.333 14.392 3.536 6.696 2.423 16.856 1.354 13.465③ 2.871 11.602 2.775 13.106 3.743 4.830 2.140 14.543 1.696 18.535④ 3.779 7.060 3.427 13.337 5.439 11.983 2.321 12.158 2.190 16.600⑤ 2.321 12.786 3.283 16.164 4.152 7.071 2.298 18.635 2.871 17.655⑥ 6.168 15.273 3.670 14.887 2.321 7.207 2.647 17.149 2.140 13.619⑦ 3.513 10.949 5.091 16.299 3.750 10.281 2.341 15.880 2.140 14.183⑧ 3.018 7.230 3.994 14.431 4.785 10.912 2.909 19.467 3.946 15.104⑨ 2.368 14.631 3.891 15.432 3.626 9.215 2.432 16.755 2.298 11.202 ⑩ 4.880 12.311 4.830 17.337 4.483 10.489 2.190 16.389 5.303 17.632总和38.599 121.957 37.479 148.709 39.325 85.744 24.858 165.559 26.078 150.254平均值 3.860 12.196 3.748 14.871 3.933 8.574 2.486 16.556 2.608 15.025 (注释:其中以蒸馏水为对照组的记录由于气孔大多关闭因此没有记录)2.1.1 结果与讨论一由表1可以看出各个pH处理的气孔开度有所不同,其中纵径最大的是pH=6时,横径最小。
其中横径最大为pH=5时,纵径最小。
由此看出pH对气孔开度可能有所影响蒸馏水处理的菠菜叶气孔也有一定的开度,因此水分也是影响气孔开度的因素之一。
把蒸馏水处理的与用pH处理的相比较,能够看出用pH处理的气孔开度较大,猜测是由于缓冲液中有Na+存在所致。
3 4 5 6 7横径 3.86 3.748 3.933 2.486 2.608纵径12.2 14.87 8.574 16.56 15.032.1.2 结果与讨论二由表二可以看书气孔在pH=5时开度最大,而其他的则相对较小。
可能与植物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有关。
对于酸度过高时会影响植物的吸水。
由图1可以看出气孔的开度有一定的曲线,纵径在pH=3—4有所上升。
在pH=4—5下降,pH=5—6又上升,pH=6—7时有所下降。
纵径在pH=3—7慢慢的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气孔的开闭随着pH的升高慢慢关闭。
随着pH的升高缓冲液中Na+浓度也逐渐升高,但是气孔的开度并没有随着Na+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由此可见:影响此时气孔开度的因素主要是Ph.3. 结论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pH是影响气孔开度的一个因素。
气孔的开闭随着pH 的升高慢慢关闭4. 结果分析菠菜是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为肾形,内壁厚而外壁薄,微纤丝从气孔呈扇形辐射排列。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壁易于伸长,向外扩张,但微纤丝难以伸长,于是将力量作用于内壁,把内壁拉过来,于是气孔张开[1]。
气孔是会运动的。
一般来说,气孔在白天开放,晚上关闭。
气孔的开闭原因的实质是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或失水,受到保卫细胞膨压的调节。
保卫细胞体积比其它表皮细胞小得多,少量的渗透物质积累就可使其渗透势明显下降,降低水势,促进吸水,改变膨压。
气孔运动机理中“K+积累学说”中提到pH的升高会会驱动钾离子从表皮细胞经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钾通道进入保卫细胞,在进入液泡。
脱落酸会引起胞质pH升高,激活外向钾离子通道,导致钾离子从保卫细胞流出,引起保卫细胞丧失膨压,气孔变关闭。
因此支持该学说。
保卫细胞的质膜上也存在Na+/H+离子交换泵,但数量比K+/H+泵少;钠离子对气孔的开度的影响是通过扩散作用或其他物理过程而进行的。
会导致保卫细胞水势降低吸水。
气孔张开因此Na+也能影响气孔的开度水分的多少直接与水势有关,蒸馏水的水势比细胞的水势要高,因此会导致细胞吸水,从而使气孔张开。
关于pH是否会影响苹果酸代谢、淀粉与糖转化来引起气孔的开闭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潘睿炽, 王小箐, 李娘辉,等. 植物生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23-27.[2] 田秀红, 李广敏. pH作为逆境胁迫信号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 2001, 18(4): 466-472[3] 张华, 刘子会, 马春红,等. 干旱胁迫下玉米木质部汁液pH和ABA含量变化及其与气孔关系[J].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8(2): 35-39.[4] 杨毅. 气孔保卫细胞壁弹性模量ε与pH的关系[D]. 中国农业大学, 2006.[5] 王晓黎, 崔世茂, 张志刚,等. 水杨酸对黄瓜子叶表皮气孔开度的调节作用[J].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31(2): 305-314.[6]张志良, 瞿伟箐, 李小芳,等.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 288-299.致谢感谢胥献宇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教学,对该实验的建议为我们实验成功提供了最好的帮助,衷心的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该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找全仪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