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区域概况

合集下载

伊犁地理知识概述

伊犁地理知识概述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然地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境内分布着许多高山峻岭,又有广阔的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三山两盆两谷”组成自治州的主要地貌单元。

阿尔泰山,蒙古语意为“金山”,因产金而得名。

它绵延于中俄、中蒙边境,全长1000多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是亚洲的宏伟山系之一。

主体在蒙古国境内,自治州东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系阿尔泰山中段南坡,长约500公里。

天山山脉及其支脉婆罗科努山横亘于自治州南部,西起伊犁地区,东至星星峡,长约1700公里,在自治州长约450公里。

分水岭山脊海拔4000-6000米,最高的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

山势西高东低,西宽东窄。

西段宽达400公里,东段宽仅100公里。

平行山脉之间为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谷地。

伊犁河谷位于天山西部,呈东南直向,三面环山,有婆罗科努、科古琴、乌孙山和那拉提山,谷地呈三角形,东部顶点为特克斯河与巩乃斯河交汇处,西部底边朝向中哈边界,东高西低,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西长170公里。

伊犁河两岸为洪积冲积平原,伊犁河谷地南部为昭苏--特克斯盆地,呈东窄西宽的楔形,主要为特克斯洪积冲积平原。

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有准噶尔盆地。

其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盆地轮廓呈不等边三角形。

西面有萨吾尔、塔尔巴哈台、巴尔鲁克、阿拉山等低山;东面有北塔山;西面还有几个地势较低的缺口,故被称为半封闭性内陆盆地,海拔高度起伏不一,平均海拔不到500米,最低处艾比湖一带为189米。

盆地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宽约380公里,总面积约38多万来访公里。

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绝大部分是固定或半固定的沙丘。

沙漠和干燥剥蚀平原占盆地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众多气势雄伟、蜿蜒不断的群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冰山雪峰融汇成大小河流,纵横奔腾,主要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乌伦古河等。

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他都属于内陆河,流入盆地的低洼部位。

其中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游为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在雅玛图汇合后称为伊犁河,流经伊宁县、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县境,至国界同霍尔果斯河汇合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

我的家乡新疆伊犁

我的家乡新疆伊犁
我的家乡新 疆伊犁
-
01
历史沿革
05
经济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2
地理环境
06
文化
03
自然资源
07
美食
04
人口民族
08
总结
我的家乡新疆伊犁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首府伊宁 市,西邻霍尔果斯市,北接博乐市,辖塔城地区乌苏市,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6个县 (市),以及伊犁州伊宁市、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 斯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个县(市),是中国唯一以"新 疆"命名的自治州
3
动植物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有野生动物300余种,其中 珍稀动物有雪豹、紫貂等;野生植物有2500多种,其中珍贵植物有雪莲、
4
人参等Βιβλιοθήκη 人口民族截至2021年3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常住人口为 684958人;其中汉族373766人,占54.75%;哈萨克族189955人,占27.75%;维吾尔族 95220人,占13.83%;回族38963人,占5.63%;蒙古族11590人,占1.68%;其他民族34874 人,占5.06%
的那达慕大会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盛会,也是游客们体验哈萨
克族文化的好机会
美食
美食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美食 以哈萨克族特色为主,同 时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风

其中最著名的美食是羊肉 和奶制品
羊肉是哈萨克族人的主要 肉类来源,可以烹饪成各 种美食,如烤全羊、羊肉
串、羊杂碎等
奶制品也是哈萨克族人的 重要食品,包括奶茶、奶

伊犁谷地知识点

伊犁谷地知识点

伊犁谷地知识点伊犁谷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中国最大的谷地之一。

该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而闻名。

下面将逐步介绍伊犁谷地的知识点。

第一步:地理位置伊犁谷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南临天山山脉,北临塔里木盆地。

它横跨伊犁河流域,是伊犁河的上游地区,河流从南向北流经谷地。

伊犁谷地的面积约为40,000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谷地之一。

第二步:气候特点伊犁谷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寒冷而干燥。

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由于谷地地势较低,盛夏时温度往往高达40摄氏度以上,而且谷地内部缺乏天然湿地和水源,因此干旱是伊犁谷地的主要气候特点之一。

第三步:自然资源伊犁谷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

伊犁河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为当地的灌溉、农业和工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矿产资源方面,伊犁谷地蕴藏着大量的煤炭、铁矿石、金、铜等矿产资源。

农业资源是伊犁谷地的主要优势,该地区的温暖气候和丰富的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苹果等作物。

第四步:多元文化伊犁谷地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这里生活着多个民族,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

各个民族之间保持着相对和谐的关系,并共同促进了伊犁谷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和交流,丰富了伊犁谷地的文化内涵,也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第五步:旅游资源伊犁谷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伊犁河谷、天山天池、喀里克湖等。

伊犁河谷风景秀丽,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天山天池是中国最高的高山湖泊之一,被誉为“天山明珠”,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喀里克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咸水湖,湖泊呈现出迷人的蓝色,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综上所述,伊犁谷地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都为伊犁谷地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伊犁的美景介绍

伊犁的美景介绍

伊犁的美景介绍
伊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谷北依天山,南临伊犁河。

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8%。

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邻喀什和田,西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现为师)。

因《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霍去病》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而名扬四海。

伊犁是中国四大草原之一——新疆草原的主要产地。

伊犁草原的主要特点是:地势平坦开阔、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牛羊马多;气候凉爽,年均气温在6℃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7℃,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30℃;年降雨量约在50~2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土质肥沃,是新疆优质牧草的主要生产基地。

伊犁草原还是新疆著名的“三大湿地”之一。

伊犁河谷地自然风光优美,既有原始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河流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 1 —1 —。

伊犁资料总结

伊犁资料总结

伊犁的资料整理一: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一)自然条件1.地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境内分布着许多高山峻岭,又有广阔的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三山两盆两谷”组成自治州的主要地貌单元。

2. 地质条件伊犁河谷出露地层为古生界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其中第四系黄土广泛分布于伊犁河谷中低山区,极易产生滑坡。

此外,在地质构造上,伊犁谷地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带的伊犁地块,主要有尼勒克深断裂和阿瓦提深断裂。

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境内地震动峰值在0.2-0.4g之间。

伊犁河谷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横贯新源、巩留、特克斯、尼勒克等县南北两侧的中低山带,这一地带主要是牧业草场和牧民定居地。

由于该地带地形地貌变化大,地形陡峻,水系发育,地表黄土覆盖广,土层厚,加之冬季积雪厚度大,受暖冬天气影响,汛期降水量又多,诸多因素决定了伊犁中低山区域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的局面。

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和往年地质灾害发生变化规律以及2003年伊犁州直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分析预测,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仍以东四县为主,主要在以下地段:巩留县的莫乎尔乡、吉尔格郎乡南部中低山黄土发育区以及塔斯托别乡南侧伊勒给代沟地段、东部中低山区的达根别里北侧山区、莫乎尔山间盆地、大小莫乎尔沟、博图沟及西部山区伊什格里克山伊里格代沟。

莫乎尔农场、牛场、东买里乡、良繁场、阿尕尔森乡及野生核桃自然保护区。

新源县以东、以南山区,阿乌拉勒山中山区及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区,特别是则克台镇、阿勒玛勒乡、阿热勒托别乡、那拉提镇、吐尔根乡、别斯托别乡以及卡普河石灰岩矿等地段。

特克斯县沿特克斯河以北的乎吉尔图蒙古乡、喀拉达拉乡、托斯曼牧场、二乡和齐勒乌泽克乡的苏阿苏-乌尔塔米斯林区以南中低山丘陵区,北山阿克塔斯以西基岩山区、军马场-六乡政府、喀拉达拉牧场南山坡一带以及特克斯县西北中低山区的萨尔阔布-莫因台一带和穷库什台、库尔代河两侧。

伊犁的区位优势

伊犁的区位优势

伊犁的区位优势
伊犁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以下是伊犁的区位优势:
1. 边境地位:伊犁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拥有边境国家的优势地位,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

2. 跨境交通便利:伊犁地处中国的通道枢纽,东临中国内地,西临中亚地区,交通便利,是中国与中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3. 交通网络发达:伊犁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伊犁有伊宁机场、伊犁河南机场等多个机场,同时有新疆南疆铁路、乌鲁木齐-伊宁高速公路等重要
交通干线。

4. 丰富的资源:伊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这些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5. 多元的产业基础:伊犁拥有农牧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制造、能源等多个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基础,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6. 文化交流:伊犁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有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优势,可以促进文化旅游和人文交流的发展。

伊犁地理知识概述

伊犁地理知识概述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然地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境内分布着许多高山峻岭,又有广阔的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三山两盆两谷”组成自治州的主要地貌单元。

阿尔泰山,蒙古语意为“金山”,因产金而得名。

它绵延于中俄、中蒙边境,全长1000多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是亚洲的宏伟山系之一。

主体在蒙古国境内,自治州东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系阿尔泰山中段南坡,长约500公里。

天山山脉及其支脉婆罗科努山横亘于自治州南部,西起伊犁地区,东至星星峡,长约1700公里,在自治州长约450公里。

分水岭山脊海拔4000-6000米,最高的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

山势西高东低,西宽东窄。

西段宽达400公里,东段宽仅100公里。

平行山脉之间为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谷地。

伊犁河谷位于天山西部,呈东南直向,三面环山,有婆罗科努、科古琴、乌孙山和那拉提山,谷地呈三角形,东部顶点为特克斯河与巩乃斯河交汇处,西部底边朝向中哈边界,东高西低,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西长170公里。

伊犁河两岸为洪积冲积平原,伊犁河谷地南部为昭苏--特克斯盆地,呈东窄西宽的楔形,主要为特克斯洪积冲积平原。

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有准噶尔盆地。

其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盆地轮廓呈不等边三角形。

西面有萨吾尔、塔尔巴哈台、巴尔鲁克、阿拉山等低山;东面有北塔山;西面还有几个地势较低的缺口,故被称为半封闭性内陆盆地,海拔高度起伏不一,平均海拔不到500米,最低处艾比湖一带为189米。

盆地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宽约380公里,总面积约38多万来访公里。

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绝大部分是固定或半固定的沙丘。

沙漠和干燥剥蚀平原占盆地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众多气势雄伟、蜿蜒不断的群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冰山雪峰融汇成大小河流,纵横奔腾,主要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乌伦古河等。

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他都属于内陆河,流入盆地的低洼部位。

其中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游为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在雅玛图汇合后称为伊犁河,流经伊宁县、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县境,至国界同霍尔果斯河汇合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

新疆伊犁简介

新疆伊犁简介

新疆伊犁简介新疆伊犁,作为新疆地区最南端的一个行政单位,是一个既充满历史文化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地方。

伊犁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连接着东西方的各种文明,所以这里兼具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与亚洲欧洲文化的特征,这里有着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食品和艺术。

下面,我将对伊犁进行分类的简介。

历史文化伊犁是历史传统的穆斯林聚居区。

伊犁为中亚和伊斯兰文化区域的重要地带,已经有几个世纪的时间。

这里充满着宗教氛围,也是丝绸之路上宗教交流的重要节点。

这里的清真寺,是当地人心灵寄托的地方,也吸引大批游客观赏。

此外,伊犁还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如康乐高昌、橙花、长江瑶族等,这些古迹代表着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是了解古代文明的好去处。

伊犁清真寺是很有特色的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和里面的装饰是体现穆斯林文化的重要标志。

自然美景伊犁地处中亚大陆和太平洋沿岸的干旱区之间,四面环山,自然风光优美。

伊犁河谷是中国唯一从圣母峰脚下流经内陆的大河,伊犁河穿过内亚山脉,形成了壮观的峡谷和地貌景观,对旅游者来说是非常值得一游的。

除了河谷之外,伊犁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其中,天山北麓的赛里木湖在整个天山地区属于极为罕见的高山大草原海拔湖泊,被誉为北疆第一美景。

湖岸边上有芦苇和鲫鱼,还有羊和野马。

此外,许多山区都有原始森林和绝壁峭壁,是远足和探险爱好者的天堂。

现代发展伊犁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快速的进展。

经济特别是农业、水利和矿业发展迅速,工业化程度高,是新疆地区独特的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不仅有新的建筑物,还拥有现代化的交通和教育设施。

伊犁这个富有历史、自然风光优美、现代化程度高的地方,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也让它跻身新疆地区最受欢迎的城市之一。

伊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它有着如此多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具有如此多的自然美景,还有着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是值得旅游者前来探访的美丽城市。

伊犁调研报告

伊犁调研报告

伊犁调研报告伊犁调研报告一、简介伊犁是新疆地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北部。

伊犁地处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情况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

二、经济发展状况伊犁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畜牧业。

在农业方面,伊犁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水果等经济作物,其中以苹果种植最为广泛。

在畜牧业方面,伊犁地区的奶牛养殖业发达,产奶量较高,奶制品产业也相对成熟。

此外,伊犁地区还发展了一些轻工业和旅游业,比如纺织业和温泉旅游等。

总体来说,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好。

三、农业情况伊犁地区的农业以果树种植为主,尤以苹果种植最为典型。

伊犁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的生长,同时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为苹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统计数据显示,伊犁地区种植的苹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

此外,伊犁地区还有一些葡萄、蔬菜和大豆等农作物的种植,为当地经济增加了不少效益。

四、环境问题伊犁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环境问题。

首先是水资源的问题,伊犁地区虽然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增加,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

其次是土地沙化问题,部分地区的土地因过度利用或不当管理而出现沙化现象。

还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问题,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较大,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五、建议针对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划分水资源利用指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工作,采取措施防止土地沙化,并进行土地恢复和改良。

此外,应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加大对伊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使其成为伊犁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六、结论伊犁地区是一个具有较好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农业作为其主要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成立于1954年11月,下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首府设在伊宁市,是全国唯一的哈萨克族自治州,也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

全州总面积26.91万平方公里,通常所讲的伊犁是指伊犁州直区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北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相邻,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南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人口291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2.8%,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七师及所属19个团场。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素有“塞外江南”美誉,是历史上著名的“天马之乡”和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这里有丰富的资源、瑰丽的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伊犁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

自西汉以来,伊犁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见证了张骞出使西域、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成吉思汗西征、左宗棠收复疆土、林则徐治水、锡伯营大西迁等重要事件。

在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包括哈萨克、维吾尔、汉、回、蒙古、锡伯等13个世居民族在内的47个民族共同孕育了一体多元、融合开放、独具特色的伊犁文化。

伊犁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

这里年均降水量为465.4毫米,伊犁河年径流量167亿立方米,约占全疆水资源量的20%;拥有天然草场5100多万亩,森林面积1097万亩,耕地800余万亩,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已探明矿种9类63种,煤、铁、金、铀、石灰岩储量居新疆前列,其中煤炭远景储量4772亿吨,已探明储量564亿吨;石油探明储量7.6亿吨。

伊犁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边境线长475公里,伊宁市距乌鲁木齐6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原首都阿拉木图436公里,是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国际大通道。

沿边设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3个国家一类口岸。

其中,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公路口岸,具备中哈国际铁路、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伊宁机场、西气东输管道四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正在建设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在新疆设立的两个“特区”之一,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全国唯一的跨国经济合作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讲解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讲解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讲解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啊,说起这个地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

别急,咱慢慢来聊。

这里是新疆的一块宝地,地理位置特别特殊,紧挨着哈萨克斯坦,周围环境也是超级迷人,风景美得让你觉得自己是不是进了画里。

伊犁的名字其实就挺有意思的,伊犁这个词,原本是“伊利”的音译,意思就是“富饶的地方”。

要我说,咱们这片土地,确实是富饶得很。

想象一下,蓝天白云,广袤的大草原,风吹过来,草浪滚滚,这就是伊犁的日常。

是不是很有画面感?你看,那些浩瀚的草原上,牛羊成群,偶尔还能看到一群骏马在风中飞奔,真的是美得没话说。

伊犁的气候也蛮有特色的,夏天温暖,冬天寒冷,四季分明,最重要的是那天高云淡,空气清新,给人一种特别放松的感觉。

尤其是春天一到,花开得那叫一个烂漫,简直能让你忘记所有的烦恼。

说起伊犁,肯定少不了它的民族特色。

这里的哈萨克族朋友们,热情好客,特别淳朴。

你要是去到伊犁,随便走进一个村子,看到当地人,肯定会被邀请喝茶、吃马肉,来几串烤羊肉串。

那味道,嘿,简直就是一场味觉盛宴!而且哈萨克族的文化也很有意思,传统的舞蹈、歌谣,几乎成了伊犁的文化标签,谁去过,谁都知道。

你要是听到那种清脆的马头琴声,能把你带进一种奇妙的境地,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

再说说伊犁的历史背景,哎,别看它今天这么美丽,历史上可是有不少的故事呢。

这个地方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不仅是中国与西方交流的桥梁,也是很多文化交汇的地方。

那时候的伊犁,不仅有商人,甚至还有很多学者、文化人,甚至是外交使节往来穿梭,简直是一个大杂烩,什么人都有。

那时候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买卖的地方,更是文化碰撞的地方,各种风俗、技艺、语言在这里交织成一张五彩斑斓的网。

说到经济,伊犁也是不输的。

你看,它的农业特别发达,尤其是水果。

伊犁的苹果、葡萄,简直就是新疆的骄傲,甜得让你没法拒绝。

而且这里的水利资源丰富,像那条流经伊犁的伊犁河,就是给这片土地带来生命的源泉。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

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11月,管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首府设在伊宁市,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

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408.33万,有哈、汉、维、蒙、锡伯等47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25.5%,汉族占45.2%,维吾尔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锡伯族占0.83%。

自治州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七、八、九、十师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新疆卷烟厂、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企业。

一、自然资源概况水土光热资源丰富。

自治州有可耕地200万公顷,现已开垦利用90多万公顷,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境内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额敏河等大小200多条河流;有冰川2906条,总面积3432平方公里,储水量1166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363亿立方米,占新疆总径流量的41%。

水能蕴藏量1248亿千瓦,占新疆的37%,可建梯级电站81个,电能蕴藏量1094亿千瓦时。

气候温和,无霜期103--191天,年日照时数在2699--3158小时之间,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天然草场总面积约2000多万公顷。

森林面积1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9%。

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目前已发现矿种9类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铜、金、硫铁矿、钴等23种矿产储量居新疆之首,煤炭远景储量约为4771亿吨。

州内有新疆最大的金矿阿希金矿,全国规模最大的铜矿阿舍勒铜矿。

石油勘探正在加紧进行。

旅游资源独特。

伊犁是新疆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当今世界旅游业追求的阳光、水域、沙滩、绿色、空气五大要素,自治州应有尽有;地理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休闲求知健身等六大旅游资源类型一应俱全。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地理位置,为开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人文历史旅游、跨国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伊犁介绍-伊犁简介PPT(经典版)

伊犁介绍-伊犁简介PPT(经典版)

伊犁
西邻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境内驻有伊犁师范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七、八、九、十师和新疆 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新疆卷烟厂、 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单位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新疆褐 牛、中国美利奴羊的主要培育和生产基地,沿边有 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等9个国家一类口岸, 主要旅游地有恰西、唐布拉、那拉提等草原民俗旅 游区。
3、旅游景点
火海草原
发源于天山北部冰川的夏塔河,从祟山峻岭中 一泻而出,划开平坦的草原,向北汇入特克斯 河。站在夏塔草原上,可以远眺云雾缭绕中闪 现出的海拔近7000米高的 汗腾格里峰的雄姿。 “汗腾格里”,蒙古语“天王”之意。
3、旅游景点
夏塔峡谷
溯夏塔河上行,就进入了夏塔峡谷。峡谷状如 甬道,两旁山岭松林叠翠,夏塔河水清澈见底, 游鱼可数。由于地处僻壤,夏塔峡谷仍保持了 自然原始的状态。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不 时可见松鼠、旱獭、雪兔、野鸡等动物,有时 还可见雪豹、北山羊、盘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 出没。
3、旅游景点
新疆夏塔
夏塔草原辽阔坦荡,宛如烟波浩森的大海一望 无际。这里草场丰美,颇有“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夏塔风景旅游区位于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脉北麓 昭苏县夏塔柯尔克孜民族乡境内,是以山口、 古道、古遗址和自然景观组成的一条古文化风 景线,是伊梨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胜地。
伊犁西邻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境内驻有伊犁师范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七八九十师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新疆卷烟厂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新疆褐牛中国美利奴羊的主要培育和生产基地沿边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等9个国家一类口岸主要旅游地有恰西唐布拉那拉提等草原民俗旅2城市概况伊犁城市概况268593平方千米

新疆伊犁简介概况

新疆伊犁简介概况

新疆伊犁简介概况
伊犁,又称伊宁、伊犁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

位于中国西部天山南麓的伊犁河谷内,伊犁河两岸。

东邻昌吉回
族自治州、昌吉市、呼图壁县;南接吐鲁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
治州、阿克苏地区;西与塔城地区乌苏市、托里县、裕民县毗邻。

介于东经82°50′~83°16′,北纬42°33′~44°40′之间,
东西长约640千米,南北宽约432千米。

总面积17.96万平方千米。

伊犁河是伊犁河谷的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

伊犁河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2.9℃。

在春季时,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时,雨量充沛,但天气
多变;秋季时天气逐渐变冷;冬季时天气寒冷。

伊犁历史悠久。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两次征战西域,将原居西域的月氏、乌孙等部落
迁至河西走廊一带,开辟了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即以此地为中心建立的四个国家——武威国、金吾国、都
护国和甘泉国。

—— 1 —1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理概况与生态环境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理概况与生态环境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理概况与生态环境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理概况与生态环境王友文(1.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新疆伊宁 835000;2。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摘要: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天山北路,土地广阔,水草丰美,耕牧兼宜,清代历史上曾是全疆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

文中从四个方面全面系统介绍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地理概况与生态环境: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行政区划;二、伊犁州的地形地貌;三、伊犁州的气候条件;五、伊犁州的冰川、河流、湖泊。

作者简介:王友文 1949-,男,陕西蓝田人,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伊犁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实施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联动战略研究》(批准号:11BJY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行政区划(一)地理位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成立于1954年10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理位置处于北纬40°14′--49°10′45″,东经89°9′42″--91°01′,国土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五分之一。

从东北至西南与蒙古、俄罗斯、西面与哈萨克斯坦为邻,北面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相连;东面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南面与阿克苏地区连接。

以南部天山(天山山脉)为天然分置线。

伊犁州地缘区位优势突出,是新疆和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埠和国际大通道。

边境线长2019公里,其中与蒙古国边境线长628公里,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边境线长1391公里。

在边境线上,有霍尔果斯、巴克图、吉木乃、都拉塔、木扎尔特、阿黒土拜克、塔克什肯、红山嘴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过货能力1000万吨。

伊犁

伊犁

可克达拉草原
“可克达拉”位于 新疆霍城县境西南, 西距国门霍尔果斯口 岸20余公里。自古以 来,这片沙漠与绿洲 交错的平坦荒原,一 直是蒙古、哈萨克等 游牧民族的徙居之地。 每到春夏之交,旷野 上碧草繁生、满眼尽 染,于是就有了“绿 色的原野”(哈萨克 语谓之“可克达拉”) 这一令人心醉的美名。
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
果子沟
• 果子沟的另一个 名字是“塔勒奇达 坂”,是一条北上赛 里木湖,南下伊犁河 谷的著名峡谷孔道, 全长28千米。1218年 成吉思汗西征,命次 子察合台率军,凿石 理道,刊木为桥,始 成车道。该沟古为我 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 丝路北新道的咽喉, 有“铁关”之称。
从乌鲁木齐乘 车到伊宁,果子沟 是必经之路,312 国道就在山谷中曲 折盘旋的延伸。到 了春夏,这里是新 疆西部最美丽的山 谷,时间会从每年 的5月下旬持续到9 月份。登上果子沟 的任一座斜坡都可 以拍到林带和山脊 漫无边际的层次。
福寿山庙
福寿山庙,坐 落在霍城县西北的 大西沟乡境内,距 县城50千米,是清代 新疆最大的道教活 动场所。 从1763年始, 经过5、6年时间先 后在福寿山上修建 了37座神龛,大小 庙依山傍水,庙庙 相连,环绕在福寿 山腰。
每年庙会从农历6 月20日开始,到7月7 日止,长达17天,庙 会期间香客络绎不绝。 该庙毁于1945年,现 在山上存有一个弯月 形天然石洞及部分洞 龛,依山而建的拾级 小路及菜圃依稀可见。

赛里木湖湖面海拔 2073米,东西长约30公 里,南北宽约25公里, 周长90公里,水域面积 455—460平方公里,呈 椭圆形,最大水深92米, 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 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 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 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 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 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 发量较小,湖水矿化度 为3克/升左右 ,略带 咸味,属微咸湖。

新疆最富庶的地方-伊犁

新疆最富庶的地方-伊犁

新疆最富庶的地方-伊犁伊犁(全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级行政区,又辖县级行政区的自治州,也是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

伊犁西邻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中国陆路最大的通商口岸霍尔果斯口岸位于州境西部。

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七、八、九、十师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新疆卷烟厂、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单位。

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花城”,伊宁市是伊犁州的首府。

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因雨量较充沛被称为中亚湿岛或塞外江南。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

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

冬季的巩乃斯河静静地穿越巩乃斯林场,早晨河水里散发出的水汽凝固在河畔的一排树上,形成白色如纤丝的树挂。

再远处是松树林和天山中段山脉。

伊犁河谷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而在伊犁山区,每到10月进入冬季,大雪覆盖,开始封山,这时的山区进入生物的休养期,成为可望而不及的冰雪世界。

伊犁地区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与西南-东北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部低东部高,开口向西的三角形区域。

伊犁谷地在中国境内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

两大山脉之间由东西向的中天山山脉分割成山、河谷、盆地相间的格局,形成了伊犁河谷、喀什河谷、特克斯河谷、巩乃斯河谷四大谷地。

而喀什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最终汇成伊犁河,于是伊犁河谷成了伊犁地区最大的河谷。

每年春季湿润的西风气流进入伊犁河谷,由低向高处爬升,气流由暖变冷,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的降水,迎风坡可达到600-800毫米,而西部的河谷平原区的平均降水也在200-350毫米,所以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

夏季丰富的降水和春季天山融雪使伊犁河谷不仅水源丰富,而且丰水时间很长,不愧为新疆最富庶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犁区域概况
伊宁市是是副省级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所在地,2010年5月伊宁市被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中国十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

2008年伊宁市所在的伊犁河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紧随成都平原和台湾嘉定平原后。

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物产丰富,享有“塞外江南”、“苹果之乡”以及“天马故乡”之美誉。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也是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北岸,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702千米。

东与伊宁县相邻,南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相接,西北与霍城县相依。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科古琴山,南部为伊犁河冲积平原。

伊犁河沿市区南侧流过。

属温带亚干旱气候,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年均气温8.4℃,年均降水257毫米。

全市总面积675.5平方公里,市辖8乡、1镇、1场、8个街道办事处。

截止2005年底,辖区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5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49.24%,汉族占35.13%,回族占7.57%,哈萨克族占4.49%。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解放路,邮政编码:835000,电话区号:0999 ;代码:654002;拼音:Yining Shi。

伊宁市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优旅游城市”,2009被建设部评选为“中国园林城市”,并同成都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

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望无际的草原和神秘的森林。

市内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
荫流水的少数民族人家,比较出名的景区有阿拉木图亚风情园、城市海景乐园、汉家公主纪念馆、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伊犁河大桥、拜图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维吾尔民居一条街、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等,以及遍布周围的雪岭冰川、高山湖泊、森林公园、草原毡房,都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伊宁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文化风俗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但又各自保持了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

维吾尔族的伊犁赛乃木、锡伯族的贝伦、俄罗族的踢踏舞、哈萨克族的赛马、叼羊、姑娘追以及具有民族音韵的阿肯弹唱、伊犁麦西来甫等少数民族传统娱乐活动,为这个西北边
城增添了无穷魅力。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的“恰克恰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38。

伊宁市是东西陆路交通的要冲,地缘优势突出,对外开放的条件优越,是新疆和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埠。

早在汉代,就已形成了一条古丝绸通道,不仅沟通中亚各地和西亚,也有许多支线联接南亚和欧洲各地,历史上的伊宁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繁华商埠。

1989年元月,伊宁市被国务院定为开放城市,1992年又被确定为沿边进一步开放城市,并在市区内设立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使这一古丝绸商埠重镇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的伊宁,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连接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木扎尔特口岸的中心城市,是祖国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

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中心,临近霍尔果斯(霍尔果斯口岸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公路口岸,年过货能力200多万吨,过境人数300万人次)、都拉塔、木扎尔特三个一类口岸(其中伊宁市距霍尔果斯口岸96公里,距都拉塔口岸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重要城市,也是中亚五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阿拉木图市48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内地与中亚、西亚的交通咽喉和商贸集散地,扼东西交通之要冲。

1992年被中央确定为沿边开放城市,是祖国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西部桥头堡和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是向西开放的主要门户。

客观地讲,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伊宁市还具有以下比较优势。

一是节点优势。

已与霍尔果斯口岸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有机构成联结中亚东欧与祖国内陆沿海的重要的经济枢纽和主要通道,优越的地理区位成为打造伊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条件。

二是高地优势。

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汽车组装项目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建陶为主的建材业、煤电煤化工产业、以纺织、服装、家电等其他轻工类产品为主的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正在加紧建设的“三园一区”(建材园、轻工业园、汽车园、国际商贸物流区)将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的打造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进而将使伊宁市成为国家主要面向中亚市场的重要的制造业和商贸业基地;辖区现有的国家重点师范院校―伊犁师范学院和州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远程教育培训中心等优质教育资源,可为“中心”的打造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市场网络逐步完善,城市商圈已具雏形,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
加速向伊宁市集聚的态势,又为“中心”的打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7年,伊宁市在州直八县二市中,GDP占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第一位,批发零售额占第一位,
财政收入占第一位。

其中,周边八县一市人口近218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占州直的63%。

可见,与周边兄弟县市相比,伊宁市具有一定高地优势。

三是通道优势。

区域的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

西部大开发以来,伊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口岸服务功能明显完善。

精伊霍铁路的通车,将使伊宁成为欧亚大陆桥通道枢纽;清伊高速公路的贯通将使伊宁市至乌鲁木齐的距离由原来12小时的行程缩短到7小时;正在筹划扩建的伊宁机场项目的完工,大大拉近了我们伊宁市与内地的直接距离;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加速建设,加快了通向中亚的经贸合作发展,拓宽了商贸通道。

目前,以公路、铁路、民航为框架,东西贯通、南北交汇的开放性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为伊宁市吸引投资和扩大贸易规模创造了新的条件,伊宁市将成为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联运枢纽,欧洲贸易的最大通道,进而使伊宁真正成为能够适应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需要,承接东部沿海经济增长区和里海沿岸经济增长区经济连接互动非常重要的枢纽和桥梁。

这些特殊优势及其效应的逐步释放,将使伊宁市处于一个新的具有很强后发优势的地位,稳居伊犁河谷区域经济圈的核心区,同时也将成为新疆乃至西部最具潜力的经济新区。

在中国进军中亚、西亚的开放格局中,伊宁市所具有的这些区位、资源、市场等各要素的绝对优势,自然使伊宁市成为西部大开发热潮中的
投资热点首选之地,直接进入了区域性经济大循环中,并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枢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与此同时,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西梯次转移,大企业大集团寻求低成本扩张,给我们带来参与企业重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实施“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策略的现实机遇。

目前,伊宁市承接东部发达地区整体产业转移,建设面向中西南亚和欧盟市场的以建材、汽车、轻工类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和国际商贸物流区的时机已经成熟,原动力已经具备.
伊宁市是新疆西部交通枢纽,被国家列为全国公路枢纽之一。

现已形成铁路航空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

伊宁火车站是新疆第二大火车站,全疆唯一按空港理念设计的车站。

伊宁机场是中国28个中型机场,70个主要机场之一,客流量连续十年排在新疆前三甲,每天都有数千人进出伊宁空港。

伊宁客运站规模新疆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